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理论争鸣

《资本论》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3-08-14 来源:四为读书会作者:陈沛文

\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论》的第一卷主要讨论资本的生产过程,马克思从商品开始分析,区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指出这种二重性是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同种类的商品之间可以交换,与蕴含在商品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形式都有关系,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马克思对货币的各种职能进行论述,指出货币是资本发展的最初表现形式。
 
早期商品交换的目的是可能是自发的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后,虽然在一次交换中卖者是为了获得货币,但是一方面,货币本身可以去购买商品,这也是为了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货币因为其一般等价物的形式,也和商品一样成为财富的代表,拥有货币等于拥有财富。从个人来看,此种情况下的交换是有了新的意图,即为了获得货币本身而非纯粹地为了用货币购买商品。不仅如此,当商品生产者用得到的货币重新投入到生产中,甚至在一个生产周期、流通周期还没结束之前就继续预付资本进行生产,此时他的身份就是资本家。马克思提到价值增殖是资本家的主观目的,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那么,显然这里描述的资本家参与商品买卖或流通的唯一目的是资本增殖,至少获取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目的占比很小,甚至只是为前面那个目的而存在。马克思区分了两种目的的不同,并且认为区分资本家的关键在于目的,但是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目的如何前进一步转化为以资本增殖为唯一目的,又或者说前者占比越来越小而被后者掩盖甚至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后者的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当认定一笔产业资本时,即这笔资本将要经过生产、流通、投入再生产等一系列的过程了,正是因为它参与或将要参与这样的循环而称其为资本,确定资本家的身份则出于他唯一的目的是追求资本增殖,但是不能得出个人是为了资本增殖而选择将财富投入资本的增殖循环当中的结论。从书中内容来看,一旦把财富投入资本生产、流通、再生产的循环中,资本增殖的性质就不再受资本家的控制,而是表现为一种客观的、不为资本家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因而不断地进行这个循环。
 
接下来,马克思开始对货币转化为资本,通过购买劳动力这一商品,从而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和规律进行论述。马克思将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两者的性质、所代表的部分和作用进行梳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就是可变资本,而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因为不变资本,并提出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的概念。不变资本虽然在其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生产剩余价值。用货币购买劳动力,使工人除了必要劳动生产的的价值以获得工资外,还产生不属于自己的剩余价值,使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中介是工作日。如果只是生产多少价值就获得多少工资,则剩余价值不可能产生,而工作日意味着资本家在预付了工资后,工人的劳动时间就由他掌控了。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按照工作日来支付,其购买的是劳动力在一定工作日的授权,这种授权意味着一定的工资下每个工作日的劳动时间由资本家决定。在分析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后,马克思又提出相对剩余价值及生产的过程。在分析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他也对资本家在延长工作日、工人为正常工作日的斗争、机器的价值转移和排挤工人、工厂引起的在工场手工业、手工业与家庭劳动革命进行了论述。
 
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是通过延长工作日来实现,而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是通过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来实现,工作日的出现实则为资本家“灵活地”调整剩余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工资(表现为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提供了条件。
 
前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进行分析后,马克思又对资本的积累过程进行了论述。短时间、单个的资本主义生产在获得了剩余价值后,再将这部分剩余价值重新投入生产中。于是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规模得到了扩大,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也变得连续了,向我们展现了资本投入、生产、产出剩余价值、再投入、再生产等一系列的连续不断的过程。至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的规律和秘密,以及他是如何从商品着手分析。在本卷最后,他论述了资本原始积累、殖民的历史。


2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

在第二卷中,马克思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马克思先是从资本如何通过形态的变化、流通得以参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都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形态。我们也能观察到的商品买卖、利润回流、用利润扩大生产的过程在马克思那里被解释为资本的流通。
 
流通过程是资本增殖重要的一环。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过程虽然实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但是这个价值还不属于资本家,资本家此时拥有的只是商品,或者说使用价值;只有当商品卖出去,转化为货币的那一刻,商品的价值才真正实现,剩余价值才真正属于资本家。甚至极端情况下商品全部损坏,则不仅意味着剩余价值没有归于资本家,其原本投入的资本也就损失了。此外,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从而再次转化为生产资本投入,也受到周转时间的影响,在流通领域越是迅速地把商品卖出,这个循环完成得也就越快,那么同样时间内一份资本的循环次数也就越多,积累的剩余资本也就越多。

3
社会总资本的生产过程

在第三卷中,马克思论述的是社会总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资本内部的平均利润率规律、银行资本的性质、地租等等。与第一二卷不同的是,第三卷为我们勾画的是社会总资本的生产过程,而不是为了说明资本生产和流通的规律使用的举例或者具有普遍意义的某种资本,因此就需要考虑不同生产部门、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各生产部门的利润最后平均了,这个平均利润率最终影响商品的价格。接下来,他又向揭示了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资本的不断增殖的性质和利润率必然下降的趋势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而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这个问题,这也就造成了危机的周期性发生。对于这个矛盾根源引起危机的过程,我并没能很好地理解。我的理解是:资本的增殖使得资本总量不断增大,而这个过程是不断发生的,越来越多的资本会投入这个过程,资本的增长量会越来越大,而利润率却表现为一种下降的趋势。资本增长自身要求增长加快,而利润却无法符合这种需要,这种差距像是步伐不一致的双腿,最终会导致跌倒。但是这种理解让我觉得并不足以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发生,或者说我无法想明白如何导致危机发生。此外,之前在思政课上,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描述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个基本矛盾的表现往往涉及产能过剩、生产与有效需求的不匹配、无序的市场竞争等等。然而,矛盾的各种表现不能解释矛盾的原因和发生,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还存在疑惑。
 
随后,在后面的篇章,作者对货币资本借贷、信用制度等等的性质做了分析,并且揭示了地租代表的剩余价值被土地所有者和租赁的资本家所分配的实质和规律。而后面的级差地租,则从简单的表现形式Ⅰ和在此基础上更复杂的表现形式Ⅱ来说明地租的市场价格如何调节、决定。在最后一个部分,马克思归纳出三位一体的公式,并且根据这个公式得出三种不同的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工人阶级被资产阶级压榨剩余价值,由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的斗争,最终将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瓦解。

4
读后感想
 

在阅读完《资本论》三卷后,我对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过程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解。应该说整体的逻辑是很清晰的,第一卷讲的是剩余资本如何从劳动者转移到资本家手中(商品),是生产领域中资本家压榨工人的现象,而第二卷则梳理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中(商品)再转化为再生产的资本(货币、生产资料)等,是资本家攫取掠夺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之一,并且剩余价值又变换形态回到生产领域扩大生产。第三卷继续阐述了作为整体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运转的,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要素以及现代的经济组织形态。
 
这三卷对我来说难度是逐步上升的,逐渐勾勒出了马克思理解的资本主义社会。阅读本书确实是一个挑战,书的内容逻辑性其实比较强,但是我读的时候容易感到烦躁,这是很影响阅读的体验的,经常思绪一断然后就连不上,进而难以继续深入了。所幸最后还是读完了,让我树立起了信心,畏难情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本期作者:陈沛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2022级研究生)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