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文学艺术

赵剑斌:第16章 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待遇”———阳早、寒春红色传奇

发布时间:2021-12-17 来源:作者来稿作者:赵剑斌

阳早、寒春红色传奇
 
第16章  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待遇”
 
\
作为白种人的血统,阳早、寒春及其子女在长相、肤色上跟中国人迥然不同,然而阳早、寒春他们一家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饮食、服饰早已中国化。和平、建平、及平兄妹三人从小接受的是中国学校的教育。阳早、寒春在新中国成立前便奔赴延安,参加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和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奋斗了几十年。他们的儿女一直沐浴 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成长起来,已成为一代革命新人。按道理讲,他们在中国工作着,生活着,学习着,他们不把自己当作事实上的外国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跟中国老百姓没什么区别,可是实际上,确实有些事让他们想不通,让他们有一种还有人把他们当作外国人对待的感觉。
 
早在西安草滩农场的时候,组织上发给阳早、寒春一种商品供应卡,这种商品供应卡是国内商品紧缺时专门为照顾外国人买东西用的。但是阳早、寒春从来没有用商品供应卡买过什么东西,他们也从来不帮助别人搞什么缺门货。
 
有一次,农场从外国进口了一种电挤奶器,奶杯内壁的橡胶质量和规格不够理想,寒春检查了几项都认为应该换一种,可是西安当时不生产这种型号的橡胶产品。据说上海可能有一个厂家生产,但远水不解近渴,怎么办呢?负责后勤采买的同志跑了几趟西安,都没有跟厂家联系明白。
 
为了解决奶杯内壁的橡胶改进问题,寒春想到了自己久搁不用的商品供应卡,她把它找出来往桌子上一拍,说:“现在咱把外国朋友的牌子打出去,咱这个‘大鼻子’或许有点用!”
 
第二天,寒春带着她的商品供应卡和所需要的橡胶的技术资料,来到了西安一家橡胶制品厂。她向负责人讲明了来意,工厂的同志一听就明白了。他说:“你们农场的采买人员来过,因为我们厂没有生产这种橡胶的计划,而且生产这个品种还得进行新的设计和试验,麻烦事不少。”
 
寒春没有因厂家的婉言拒绝而丧失希望,她再三恳求并解释说:“我们知道你们有困难,所以特来求你们,我们到外地去,不但不保险,还得花很多时间和路费,这多么浪费啊!我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我和你们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搞好革命工作。”
 
寒春接着又讲了一遍改革奶杯对发展奶牛事业的有益作用。她神情那样激动,话语那样诚恳,终于把工厂的技术负责人说服了。过了不久,橡胶制品厂的同志就把农场需要的橡胶制品生产出来了。当新式挤奶器顺利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人们称赞寒春:“别人办不到的事情,咱们老寒办到了。”
 
寒春笑着说:“我也是百般恳求,人家看在外国‘大鼻子’的份上,才给了点面子,不过利用这点有利条件,就只能搞这么一次。”
在这种事上,寒春感到“大鼻子”让自己得到了特殊关照。但有些时候,寒春以及家人的“大鼻子”却让他们感觉受到了某种排斥和歧视。
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人因为他们家都是美国人,便无端怀疑阳早、寒春是美国派来的特务,一些政治活动不让他们参加。和平、建平、及平在学校不许参加红卫兵,不许听取有关文件传达,甚至在大批中学毕业生响应号召奔赴到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初期运动中,建平、及平兄妹再三请求去黑龙江、新疆农垦兵团,反修防修保卫边疆,去做兵团战士,有关部门答复他们:“你们的分配我们管不了!”
 
1971年“9·13”林彪反革命事件发生以后,正在中学上学的建平、及平遭遇了一件让他们兄妹难以忘怀的“特殊待遇”。那一天下午1时30分,建平、及平刚刚午休后回到学校,他们听到学校的广播喇叭在播放音乐,老师召集学生们到学校的大礼堂里开会,能装下1000余人的大礼堂坐满了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男女学生。当时只见偌大的礼堂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大家都在私下里咬着耳朵窃窃私语。建平、及平也感觉俨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公布出来。
 
这时候,大广播喇叭正在播放的音乐倏地停止下来,一个学校领导通过麦克风发出了指令:“请问阳建平、阳及平来了没有?如果你们正在会场,校方现在请你们马上离开,请你们马上离开这里!”
 
阳建平、阳及平兄妹俩不得不委屈地从各自的位置上站起来,十分不情愿地离开学校大礼堂。在这种时候,在中国出生并长大的兄妹深切地感到他们是中国的局外人,他们仅仅因为自己是“大鼻子”而被排除在普通中国人之外,他们深深为此而感到屈辱,感到自卑。
及平后来耿耿于怀地说起当年的情景,她说:不仅传达文件不让他们兄妹参加,而且在“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旁,一些学校组织的修建防空洞的义务劳动都不允许他们参加。他们兄妹俩在城里走路,经常要碰见一些盖着篷布的防空洞工地,他们兄妹俩不得不远远地躲开,自觉地防备有关嫌疑以免引火烧身。
 
阳建平说过:我们从不把自己当美国人看,但中国人时刻在提醒我们是美国人。他提到有一次,母亲带他出门办事,路经之地,有“外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寒春对守在门口的警卫解释了好半天,警卫执着地表示:“我在公事公办,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的公民不得入内。”寒春气愤地一把拉过建平,说:“你可以说他不是中国人,但没有权利说他已经是美国公民,他是在中国长大的,他不会说英语……”
 
因为自己在学校受到人为的孤立和排斥,小及平回到家里,曾一头扑在妈妈怀里哭诉过:“妈妈,我不想到学校去了,他们不信任我们。”
 
寒春明白了一切,因为她和阳早也都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这个同中国人民患难与共长期奋斗在一起的美国家庭,竟然不许革命了。在那些没有工作的日子里,阳早和寒春讨论了好多问题,逐渐提高了认识。他们告诉子女说:“你们不小了,要学会自己分析问题,革命者要相信自己的事业。”
 
阳早、寒春坚信,当时有些人的做法,不符合共产党历来的传统,不符合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思想和党的政策。真理的阳光一定会驱散来自极“左”方面的乌云。
 
1971年“9·13事件”以后,韩丁到中国来,周总理亲自接见韩丁时,特意找阳早和寒春一起坐陪。周恩来总理为全面介绍解释当时的形势和有关政策,谈了7个多小时,给韩丁、阳早、寒春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阳早说:“中国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不平常的,文革尤甚。”
 
1973年3月8日,阳早和寒春一起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三八”茶话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周恩来总理带病会见与会人员。周总理跟老朋友阳早、寒春热情握手,一再安慰他们说:“你们辛苦了。”阳早、寒春表示他们能够理解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经受考验,他们还要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周总理语重情长地说:“毛主席早就主张世界革命不分种族,中国人和外国人应该一样,主席很关心外国朋友们。”周总理还说:“你们、我们都在经受考验,我们一块干革命!”
 
这些充满真挚感情的话,使阳早、寒春非常感动。阳早想起了1947年他们从延安撤离时周恩来对于形势的那次谈话,他再一次深深地感到:由毛泽东同志亲手缔造和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值得信任的,自己和寒春还要在中国长期住下去。
 
(责任编辑:林飞雪)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