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浅谈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千年根基不会被推倒

发布时间:2024-09-25 来源:史海钩沉录作者:关中来客

\

中医是根植于中华文明之上的一种传统医学,它和中华文明相伴相生,源远流长,脉络清晰,传承有序。

汉族医学习惯上被称为中医,而中国传统医学还应包括藏医、蒙医、壮医、彝医等等。

中医最早的文字记载,源自甲骨文。

据相关学者研究考证,在甲骨文中,有30多种不同疾病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在甲骨文之前,中医就已经存在。
 

早在原始社会,先民同大自然和猛兽的斗争中,逐步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

燧人氏钻木取火,使人们脱离茹毛饮血的生食时代,从而保护了肠胃。

有巢氏构木为巢,使人们避开了禽兽虫蛇的侵扰与外伤。

原始先民为了庆祝打猎的胜利,常常模仿动物的各种跳跃,从而形成的舞蹈,最终发展为后世的“导引”、“五禽戏”等医疗练功方法。

在中医学中,最有影响的医药神话,是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

神农氏,即为炎帝。
 

相传,炎帝为了解决子民常因误食毒草,不治而亡的问题,决心亲尝百草,别药毒,定药性。

在这期间,炎帝也多次中毒,幸而有茶解毒。

经过炎帝不断地尝试,最终发明了药草疗疾,这是中药的重要起源。

随着后世不断地反复实践和积累,并加以验证,这些药物知识逐步丰富,并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了《神农本草经》。
 

伏羲氏,乃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伏羲氏探索发明了针灸,当然这个针不是后世所见的金属尖针,而是砭石,一种有尖、有刃、有圆的石头。

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高寒地带,“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

灸法,是因应北方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习惯,以及发病特点而产生的。
 

中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即是借黄帝与岐伯之口,来传达中医学流传千古的理论体系。
 

汤剂的创始者伊尹,为商汤之相,“以滋味说汤”。

《吕氏春秋》中记述,伊尹答商汤有关烹调问题时,曾有“阳朴之姜,招摇之桂”之说。

姜、桂既是调味品,又是常用药,故有“医食同源”之论。

以上的这些人,基本都生活在黄河流域。可以说,中医发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黄河流域。
 

此外,古代的巫医和中医,可以说是系出同源。
 

中国的传统医学,一方面诞生于早期人类的探索,同时也与远古时期人类的神灵崇拜、宗教起源糅合在一起。

远古的先民,对大自然认知有限,在原始宗教的驱使下,一切事物都祈求“神灵”的保护。

因此,消灾灭疾的占卜由此产生。

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巫师,除了用祈祷、占卜等办法外,也有使用药物。

巫师还会运用原始的医工具,如箴石、骨针、骨锥、牙刀等,进行某些医疗活动。

因此,巫师也被称为“卜医”。
 

早期的中国,医和巫密不可分,医必巫,巫必医,致两者往往连称为“医巫”。

再后来,医学转向临床与学术,巫则基本上转向神秘主义。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从巫术中分离,确立了自己独立的地位。

西周时期的宫廷中,医家已经从巫师中分离出来,并且有了明确的分工。

有负责饮食安全的食医,治疗内科的疾医,治疗外科的疡医,以及治疗动物的兽医。

当时的医生,已经开始为治疗对象建立病历,交由医师存档,以便后人查阅,总结经验。
 

周公旦所著的《周礼.天官》中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其生死
 

大意是,根据五气、五声、五色,可以诊断患者的病是不治之症还是可治之症。

书中还记载:“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脏之动”。

意思是说,反复细致地观察患者头部的眼、鼻、耳(各两窍)、口(一窍),再详细询问下部前阴、后阴各一窍,共九窍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和反应,以及人体内肝、心、脾、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等九脏中某一脏或几脏,所表现在体表的病象或所出现的症状,从中寻找病因,作出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切脉诊断的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难经》。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此时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独立的哲学体系也极为盛行。
 

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法医诞生于秦朝,称为史。
 

令史专司死因不明案件的尸体检验,并详述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入册。

西汉时期,中医理论逐渐完善,将阴阳五行学说纳入医学体系,是医家的必备基础。

西汉末期《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的确立。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司马迁之前,已经存在很多医学著作。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很多医学方面的内容,唯独没有《黄帝内经》。

在《史记》成书七十多年后的王莽时期,刘歆所著的《七略》中,首次出现了《黄帝内经》的记载。

因此,《黄帝内经》成书的年代应该是西汉末期。
 

东汉时期,出现了医圣张仲景以及神医华佗,他们成了中医史上抹不去的一笔光辉。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方面的灵魂人物。

张仲景总结出“八纲辨证法”和“六经论治”,确立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张仲景广泛收集药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是当时世界医学水平最高的医学专著。
 

华佗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麻醉药物,即麻散,比西方的麻醉剂早了1600多年。
 

与张仲景善于内疾不同,华佗擅长外科手术,是第一个使用麻醉术进行手术的人。

华佗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他还创立了我国第一套健身体操“五禽戏”,用茵陈蒿治疗黄疸病的方法也是由华佗所创。

可以说,华佗开启了中医临床的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脉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晋代名医王叔和,在其所著的《脉经》中,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医学有重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

这一时期,中医各科的专科化逐渐趋于成熟。

诞生了针灸的专著《针灸甲乙经》;炼丹的代表著作《抱朴子》和《肘后方》;制药方面的著作《雷公炮灸论》。

 

涉及到外科的专著有《刘涓子鬼遗方》,病因专著有《诸病源候论》。
 

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医学院。隋唐时期,完善了这一医学教育机构,并命名太医署
 

太医署分为医,药两部,说明医与药已分别教授。

唐代的太医署,是已知世界上建立时间最早、建制规模最大的医药学校,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代有个道士叫孙思邈,他还是一名医药学家。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地积累走访,并及时把这些药方记录下来。
 

孙思邈前后搜集药方5300多个,并完成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太医精诚》三部医药经典。

孙思邈还参与编修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全书载药850余种,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孙思邈是第一个提出对妇女和儿童单独设科,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人。

孙思邈还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第一个创建巴豆排毒,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第一个发明导尿术。

孙思邈因医德最高,被后世尊为“药王”。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至此,中医开始流传海外,远播世界。

中医在日本称为汉医或东洋医学;在朝鲜、越南称为东医,已成为这些国家具有其民族特点的传统医学。

在龙门石窟的药方洞内,刻有150多种唐代的药方。

这些药方涉及到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而且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
 

这些药方既有治疗常见病的药方,也有治疗疑难杂症的药方,其中的疗噎方就是专治食道癌的药方。

这些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

龙门石窟药方洞150余种药方中,有95种药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

龙门石窟药方洞中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代时期,儿科专著《颅囟经》诞生,《小儿药证直诀》问世于北宋。
 

这一时期,儿科已成为独立学科,并有“儿科之圣”钱乙专精少儿疾病。

北宋时期,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还成立了太平惠民合圣药局,这是国家标准用方。

北宋时期,针灸教学也有了重大改革,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名医王惟一,设计制造了等身大的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的针灸发展影响很大。
 

南宋时期,宋慈著作的《洗冤集录》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

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洗冤集录》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

《洗冤集录》曾先后被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金、元以来,中医开始没落。

明清时期,中医出现了温病派和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所谓的经方派,是后世医家称《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中的方剂为经方,其立方用药的法度比较严谨。

医家有宗于此,在学术观点上自成一派者为经方派。
 

病派,是一种中医理论学说。
 

明清以来,医家在古代治疗伤寒病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温热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医家在温热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原则方面,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

温病学说的形成,对传染病的防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倡和赞同这一学说的医家,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温病派。

凡是东汉名医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制之方,称之为时方。

后世医家主张,可用古典医方之法而不必拘泥于它的药物组成。临床治疗处方多用宋以后的时方,或按病症之实际情况自行处方用药,称为时方派。
 

明代的太医院设十三科,即大方脉(相当于内科),伤寒(即热病),妇人,小方脉(相当于儿科),口齿,咽喉,眼,疮疡,接骨(或正骨),金创,针灸,按摩,祝由。
 

这一时期,眼科专著《银海精微》问世。

清初,从小方脉中更分出痘疹科。

明代的李时珍,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历时27年,最终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种。
 

附药物形态图1100种,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补充了不足,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

李时珍《本草纲目》之后漫长的300年中,中医药学几乎无大进展。

此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时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明代开始,就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瘟疫等病区分开。

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了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近代,由于西洋医学的输入和旧政府对中医的歧视和排挤,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而停滞不前。
 

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甚至一度主张废除中医,遭到了中医界的强烈反对。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特别重视中医的复兴。

毛主席曾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经方中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的新冠疫情,中医又起到了关键作用,表现突出。
 

中医开始在中国复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医药根植于中国文化,离开了中国文化,中医药很难得以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医理论的灵魂,受限于封建思想的影响,解剖学无法在中医中有深入的发展。

为了临床经验的升华和理论的规范,中医引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这也正是中医有别于其他传统医学的根本所在。

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学还渗入天文、地理、社会、心理等学科。

中医、中药联动发展的路径不能更易,中国文化的要素要据理力争尽量保留。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