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前,封建地主所有制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3-08-14 来源:未央财经作者:

\
 


引用: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社会发展阶段,其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封建地主制经济为主。在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大部分为地主阶级所有,广大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少量土地。没有土地的农民只得充当佃户或雇工,为地主耕种土地,忍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过着贫苦的生活。
\

清代将全国除某些少数民族地区之外的全部耕地,分为民田与官田两大类型进行管理。至鸦片战争前,无论民田还是官田,基本上都是封建地主所有制
 
民田,指地主或自耕农私人所有的土地。民田一般须向国家缴纳田赋,国家允许买卖。鸦片战争前,中国共有耕地约八百万顷(每顷一百亩),大部分是民田。这些民田,多数为地主阶级所有,由佃户佃耕,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日益集中在一小部分豪强地主手中。地主与佃农之间,是通过租佃实现的封建剥削关系。因此,所谓民田,只不过是封建地主所有制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普遍的、典型的形式。
 
官田,指封建国家或皇室、贵族所有的土地,包括庄田、旗地、屯田、学田、牧地、祭田、赈田等。官田一般不向国家缴纳田赋,按照律例是不准买卖的。以屯田数量最多,约四十九万顷。次为庄田、旗地,约十九万三千顷。这些庄田和旗地,多数是清王朝刚入关时,以残暴的“圈地”手段圈占的京师附近州、县的老百姓的土地(约十六万顷),其余分布在盛京(今辽宁)、热河、归化城等地。其中仅清廷内务府管辖的皇室庄田,就有近四万顷。

\


这表明,清王朝在全国既是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总代表,又是最大的地主。官田中,庄田和旗地的生产关系有一个从农奴制到租佃制的发展变化过程。清王朝刚建立时,庄田大部分由庄头驱使世袭的“包衣”奴仆及壮丁耕种,壮丁人身依附于主人,实际上就是农奴。旗地一部分由八旗兵丁自耕自食,一部分也由将佐占有的“包衣”及壮丁耕种。后因“包衣”、壮丁大量逃亡,加上汉族地主制经济的影响,清皇室、贵族及八旗将佐等,不得不将多数庄田和旗地逐步改为招佃收租并允许“包衣”、壮丁出籍为民。
 
八旗兵丁使用的土地,也普遍租给汉族农民耕种。至鸦片战争前,这些庄田和旗地多数已是封建租佃关系,而且,多次出现了私下典当或买卖庄田和旗地的事件。其余屯田、牧地、祭田、赈田等官田上的生产关系,有的原来就是封建租佃关系,有的后来也转化成了封建租佃关系。因此,所谓官田,也不过是封建地主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这种封建地主所有制,构成了清代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着对于土地的大量占有,实现对农民的剥削的。土地兼并是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周期性爆发农民革命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清代的土地兼并也是严重的。

明末清初,经过几十年农民革命战争和清王朝镇压群众及各种反抗势力的战争,各地人口锐减,出现大量无人耕种的荒地。据粗略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由明末的七百多万顷降到清初顺治年间的五百多万顷。清王朝为了增加田赋收入,不得不招徕农民开荒垦种,并在某些地区承认垦种农民的所有权。这使得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矛盾有所缓和,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自耕农。但生产力刚得到一些恢复和发展,地主阶级就加紧了对农民的剥削,一些官僚、豪绅和富商巨贾等,并通过依势侵夺、接受投献、购买等方式,大肆兼并土地。
 
至康熙后期(18世纪初叶),土地占有的情况已经非常集中。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上谕”中说:“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所有几何?。约计小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耳,余皆赁地出租。”这就是说,只有十分之三、四的农民拥有小块土地,其余都是佃户。乾隆以后,更为严重。乾隆十三年(1748年)湖南巡抚杨锡绂上疏说:“近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土地高度集中的地区,如江苏,大部分土地掌握在只占人口10%的地主手里
 
这样,就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些大地主。特别是一些大官僚地主,占地之多,有达数千上万顷的。如乾隆皇帝的宠臣首席大学士和珅,有地八千余顷,他的两个家人也有地六百余顷,而当时全国耕地面积不过七百八十万多顷。

清代土地兼并的发展,使得土地日益集中在大地主手中,这在一方面巩固了当时的封建地主所有制,另一方面又激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为封建社会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危机。
 
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以后,又是怎样对农民进行剥削与压迫的呢?主要通过以下形式和手段。

\

 
1.地租 

地租是地主对农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清代地租以实物地租为主。在实物地租中,又有分成制与定租制之别。一般说来,定租制发展的水平更高一些。为了交纳方便,实物地租有以实物折合货币交租的。还有在收实物地租的同时,兼收一些货币的。这两种地租是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过渡的形态。真正意义的货币地租较少,主要是一些种植经济作物的地亩和官田这样收租,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其中特别是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

此外,农民在揽田时,还要以鸡、鸭等物送给地主,交押租,在契约上写明,如欠租不纳,扣押抵数。地主收租时,常常“大斗剥佃”,“巨斛收租”,“任仆者额外诛求脚米、斛面之类”。有的地方还收予租。这一切,形成了对农民的额外剥削
 
2、赋税
 
赋税是封建王朝对自耕农和佃农进行直接剥削的主要形式,也是它参与分割农民向地主提供的剩余劳动的主要形式。清代赋税以田赋为主。清初沿袭明制,对平民征收丁税。由于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清王朝不得已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乾隆时,又实行“摊丁入亩”,即按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将丁税摊入田赋之中征收。从此,田赋又称“地丁”。“摊丁入亩”削弱了封建国家对于劳动人民的直接控制,是有进步意义的。
 
但广大农民的负担,并不因而减轻。因为,当时不仅庄田和旗地等官田不交地丁,缙绅地主有优免赋税、徭役的特权,就是一般的地主、特别是大地主,也常常通过增租、隐瞒土地数额以及所谓“飞洒”、“诡寄”等办法将地丁转嫁到佃户或只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民头上。

清政府在收缴地丁时,除正额外,征收折色的,还要加增“火耗”、“平余”“重戥”等帮费及规费;征收本色的,还要加增“鼠耗”、“水脚”、“样米”等帮费及规费。加上经手官吏层层勒索,农民的实际负担常常大大超过正额。清代改良主义的先驱龚自珍曾经愤慨地说:“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此外,封建王朝还向农民及渔民等征收一些别的赋税,包括芦课、渔税等等。
 
3、徭役
 
清代取消了明代及明代以前各个封建王朝推行的匠籍制度,工匠不再编入匠户轮流当差,有了人身自由。同时,又将各种官差改为征收“力差银”,摊征于地亩,称“均徭银”。这有利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削弱手工业者和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但各种徭役还是名目繁多,成为封建王朝剥削、奴役农民及其它劳动人民的经常手段,也成为被剥削、被奴役者的沉重负担。如直隶省的杂差就有米车、煤车、酒车、委员过境车、递解人犯车、草料、麸炭、天棚、挑夫、壕墙、栅栏、井盖、井栏、劈柴、枝子、秫秸、船只、纤夫,等等。而豪绅富户不仅不当差,还经常和官吏勾结起来,借办各种差徭的机会加派加征,勒索贫民,从中渔利。

\

 
4、商业资本和高利货资本
 
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的资本形态。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与地主经济是紧密结合的,形成三位一体。商人和高利贷者常常从事地租剥削,地主也常常兼营商业和高利贷。因此,商业剥削和高利贷剥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的一个重要方面。
 
清代商业资本对农民剥削的方式,通常是在农作物刚上市时压价收买,囤积至青黄不接时高价出售。如乾隆年间,江浙一带富户秋收后“乘贱收买”稻谷,“迨至来春及夏末秋初,青黄不接,陆续出粜。是以小民一岁之收,始则贱价归商,终仍贵价归民。”在这样的一买一卖之间,地主、商人牟取了暴利,而农民却受到两次剥削。此外,商人还常常通过予购、赊销等方式,对农民进行高利贷剥削。

至嘉庆年间,广大农民“其得以暖不号寒,丰不啼饥,而可以卒岁者,十室之中,无二、三焉。”在这种条件下,农民自然没有力量也没有兴趣去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嘉庆年间,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江苏省某些地方的情况也是“佃客多毁家,渐至无力粪田,庄日芜秽”。加上土地兼并的发展,不少农民破产,成为流民。嘉庆初年,仅京师一地“流民散处城内外者,以万亿计”。这些流民,多半就是山东、直隶河间府一带的破产农民。有的跑到边远地区垦荒,特别是关外辽东地区和口外内蒙古地区,有清一代逃亡至这里的农民连绵不绝。有的漂流海外,充当苦力。
 
马克思在分析封建地租时曾经指出,实物地租“所达到的程度可以严重威胁劳动条件的再生产,生产资料本身的再生产。使生产的扩大或多或少成为不可能,并且迫使直接生产者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主要根源就在这里。清代农民反抗剥削和压迫的斗争长期不断,此起彼伏,原因也在这里。其中较大的如嘉庆时1796~1804年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1813年爆发的天理教起义,等等。

\

 
结语
 
沉重的封建剥削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促进了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由于农民依靠耕种不能维持生活,只得从事家庭手工纺织业予以弥补,即所谓“以织助耕”。如江苏松江、上海、青浦一带,“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只好“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农村中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结构非常牢固,严重地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