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工人农民

劳务派遣背后的真相:工人收入差距惊人,社会公平何在

发布时间:2023-06-21 来源:百家号作者:假装有智慧

\
 

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的社会,工人越来越难过了?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的国企,工人越来越没有地位了?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的劳动市场,工人越来越没有保障了?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那么你是一个人。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工人阶级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他们的收入低、福利差、权益弱,他们的工作环境恶劣、风险高、压力大,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幸福感缺失、尊严受损。

\

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劳务派遣工。劳务派遣工是指具有法定经营资质的人才派遣服务机构与劳动者个人建立劳动关系,从而拥有人才的劳动力使用权并承担雇主责任,将签约人员外派至使用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从事相关工作,并向被外派的单位收取相关费用的盈利性经营行为。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工和国企没有直接的劳动合同关系,而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雇佣和管理。
\

这种用工形式本来是为了满足国企在一些特殊岗位或者临时性需求上的用工需求,比如一些技术性强、专业性高、稀缺性大的岗位,或者一些季节性、项目性、替代性的岗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国企却滥用了这种用工形式,将大量的普通岗位也采用劳务派遣方式进行招聘和管理。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节省成本和规避风险。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国企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比例不能超过10%,而且必须符合三性原则(即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国企违反了这些规定,使用了大量超过比例和范围的劳务派遣工。据统计,2019年全国有约6000万劳务派遣工,其中不少集中在国企央企。

这样做对于国企来说,可能可以节省一些钱,但对于劳务派遣工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因为他们和正式工相比,在待遇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他们的工资低、社保少、福利无;他们没有培训、没有晋升、没有保障;他们没有尊重、没有归属、没有尊严。他们就像国企里的长工,只能干活不能享受;他们就像社会里的弱者,只能忍受不能反抗;他们就像历史里的奴隶,只能服从不能抗争。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无奈,他们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这样的现状,不仅对劳务派遣工本身是一种伤害,也对国企的发展是一种危害。因为劳务派遣工的低收入、低保障、低幸福,会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效率、质量下降,会影响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会削弱他们的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社会责任。这些都会损害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而且,劳务派遣工的不稳定性、不忠诚性、不满意度,也会给国企带来各种风险和隐患,比如流动性风险、安全性风险、声誉性风险等。

所以,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不能让劳务派遣工成为国企的“瘟神”,也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的“弃儿”。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用工形式,不能让劳务派遣工成为正式工的替代品,而要让他们成为正式工的补充品。我们必须提高劳务派遣工的待遇和保障,不能让他们成为低收入群体,而要让他们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我们必须尊重劳务派遣工的尊严和权利,不能让他们成为二等公民,而要让他们成为平等公民。

这样做,不仅是对劳务派遣工的公平和正义,也是对国企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让劳务派遣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才能促进他们与正式工的协同和融合,才能提升国企的效率和质量。只有让劳务派遣工享有合理的收入和保障,才能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才能维护国企的稳定性和声誉。只有让劳务派遣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能释放他们的创新力和学习力,才能激发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才能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力。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