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文学艺术

赵剑斌:阳早、寒春红色传奇(三)——第3章 比尔·辛顿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发布时间:2021-10-28 来源:作者来稿作者:赵剑斌

作者简介:
 
赵剑斌,1948年生于哈尔滨,1969年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毕业,198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函授毕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文学创作所(编制外无薪)作家,原解放区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在哈尔滨市三大动力当过十几年一线工人,工厂企业报编辑,调到某大型国企商业部门担任经理后遭遇下岗。被企业职工推选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多年来领导职工维权,满足了全体职工的基本诉求,取得一定成果。2000年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并由《中华网》连载过反腐倡廉社会问题长篇小说《父恩难辞》(40万字),2004年在多家网站发表转型期剖析国企问题长篇小说《新潮旋风》(37万字)并由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出版,2010年采访某钢铁企业改制变局事件并创作长篇小说《钢城》,在多家网站连载,影响强烈,《阳早、寒春红色传奇》(24万字)是作者2004年春夏由魏巍老师介绍采访寒春,在整理阳早、寒春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创作编著的纪实文学作品。


 
目录
 
卷一  从美国到中国的心路历程
 
第1章  女核物理学家的青少年时期教育
 
第2章  一个女大学生和两个男大学生的志向
 
第3章  比尔·辛顿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第4章  在洛斯阿拉莫斯原子弹试验基地
 
第5章  回家务农的欧文•恩格斯特和筹办农民协会的比尔•辛顿
 
第6章  操纵“曼哈顿工程”的美国政要们
 
第7章  在阿拉莫戈多试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
 
第8章  投向日本的原子弹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抗议
 
第9章  比尔辛顿有幸会见重庆谈判期间的毛泽东
 
第10章  琼·辛顿送别去中国的欧文·恩格斯特
 
第11章  联合国救济总署专家眼里的中国国统区
 
第12章  辞别联合国机构,奔向中国解放区
 
第13章  阳早初到延安的印象
 
第14章  核研究“由军方控制”的事实,再次唤醒女核物理学家的良知
 
第15章  冲破体制,向往光明
 
第16章  撤离延安是为了保卫延安
 
第17章  转战陕北,保护奶牛群
 
第18章  阳早写给妈妈的信
 
第19章  琼·辛顿在解放前夕的上海
 
第20章  被围困在北平的日子里
 
第21章“万里良缘,圣地花烛”
 
卷二  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苦与乐
 
第1章  冷战对峙,核竞争开始
 
第2章  寒春写给费米教授的一封信
 
第3章  在瓦窑堡农具厂的民主生活和政治学习
 
第4章  改造世界观的新篇章
 
第5章  在三边牧场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第6章  虽苦犹乐的边寨生活
 
第7章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第8章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
 
第9章  草滩农场的牛奶风波
 
第10章  当渭河涨水的时候
 
第11章  依靠群众硬着头皮闯难关
 
第12章  不仅仅是计件工资的争议问题
 
第13章  阳早、寒春和孩子们
 
第14章  外国专家写的大字报与毛泽东的批示
 
第15章  文革中住不惯北京的专家楼
 
第16章  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待遇”
 
第17章  三个子女的革命情感教育
 
第18章  用延安精神搞四化
 
第19章  美国青年访问团在大寨搞“三同”
 
第20章  离别近三十年回到美国,宣传社会主义中国
 
第21章  他们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
 
第22章  标准最低,收获最大
 
第23章  美国老乡的事业与友情
 
第24章  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卷三  永不褪色的红旗在飘扬
 
第1章  成果卓著的两个顾问
 
第2章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
 
第3章  矢志不渝的“毛泽东情结”
 
第4章  华国锋到小王庄阳早、寒春家做客
 
第5章  身体力行对工作极端负责
 
第6章  养牛机械化和育种产业化的国际新水平
 
第7章  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个子女
 
第8章  阳早患病住院立下遗嘱
 
第9章  高举国际主义旗帜的一对老人
 
第10章  反对牛场搬迁,反对高消费,向国家领导人告御状
 
第11章  关注国企命运,  警惕新自由主义祸水
 
第12章  阳早去世,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表示沉痛哀悼
 
第13章  寒春继续为“全人类解放”而奔波
 
后记
 
有关参考文献
 
卷一  从美国到中国的心路历程
 
第3章  比尔·辛顿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
 
两年前,比尔·辛顿从哈佛大学往康奈尔大学农牧专业办理转学手续,在等待开学期间,他有一段时间呆在家里没什么事儿,便整天读一些文学作品和历史、哲学、政治方面的书籍。他有时也试着自己写点东西给几个小报投投稿件。
 
一个不知名的报纸聘用比尔·辛顿为临时的新闻记者。
 
艰难的岁月使比尔·辛顿 从小便感到生活的严峻,他勤于思考又喜爱幻想。大量的历史书籍在感染着他,他自己祖上先辈们遗传下来的那种勇于探险拓荒的精神在他心里时时萌动着。比尔·辛顿自幼神往外面的世界,他时常坐在波士顿的海滩上遥望远方:落日的余辉洒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金波碧澜瑰丽多姿,一艘艘从远方而来的船只给静谧的港湾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骚扰喧嚣,也带来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趣闻。
 
他从水手那里知道了中国:在遥远的东方,亘古以来流传着关于龙的传说,关于“羿射九日”,关于“女娲补天”等一个个神奇美妙的故事,使他沉缅入迷。水手们从中国带来的一件件工艺品使他眼花缭乱,而他经常光顾过的波士顿科学博物馆里,有一些关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发明史的介绍,越发激起他对这个文明古国的憧憬。
 
比尔·辛顿觉得“中国”这个充满魅力的名字仿佛一束光环潜入他年轻的心灵,蕴育着他的梦幻。
 
突然间有了一个采访的机会,比尔·辛顿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在一种急于了解外面世界的心理驱使下他启程去远东考察。
 
远洋客轮在大西洋海面飘荡。晨曦里,比尔·辛顿伫立船头眺望:海天茫茫,波涛滚滚,在天与海的相连处一束玫瑰的朝霞将整个天际映得色彩艳丽,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比尔·辛顿内心很昂奋,他知道这次旅行可能就俨然一部尚未揭开的书卷,充满了神奇和风险,然而他坚信只有在搏击风浪中才有自己欢乐的人生。
 
半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客船停靠在日本港口,比尔·辛顿踏上了日本的国土。
 
在日本东横须贺濒海的岸边,矗立着一块碑石,上面刻有四次出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亲笔书:“北美合众国水师提督伯理上陆纪念碑”。
 
寥寥几字,记录着日本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事件:1852年11月24日,美国国家邮船总监、海军准将、东印度舰队司令伯理从美国海军基地出发,组成远征日本的舰队,于1953年7月8日驶进江户湾的浦贺港。面对全副武装的舰队,当地日本官员和土兵惊慌失措。伯理一面通告日本地方当局,声称自己是美国总统特使,前来缔结通商条约,一面强硬要求幕府派出高级官员接受国书,进行谈判,并以开战相威胁。日本统治者欲战不敢,欲罢不能,束手无策,只好于次年与美国在神奈川签订了几个条约,不仅使美国夺得了租界和领事裁判权,而且剥夺了日本的关税自主权。1860年以后,英国、荷兰等也分别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迫使日本在面临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威胁下增加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在国内进行了明治维新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
 
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跟狭小的国内市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1890年日本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由于基础脆弱、资源贫乏,在资本主义世界又是后来者,因此它难以通过商品的竞争在世界市场上夺取英、美、法、德等西方列强的势力范围,这样,通过武力为经济扩张开辟道路便成为日本大资产阶级的基本国策。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世界资本主义爆发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日本在这场巨大的冲击中陷入困境。日本统治集团企图以“改造国家”,建立军人独裁摆脱这场危机。他们要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将国内矛盾转嫁到国外。这时的中国正陷入分裂内战之中,国民党新军阀连年混战,日本军部于是铤而走险,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妄图走上从此灭亡中国的道路。
 
日本的国内正处于一片军国主义的狂噪中,比尔·辛顿以新闻记者的身份通过广泛的接触,深深地感到日本已完全被一种狂妄的野心扭曲了,真理和正义在这里已无法找到传播的空间。于是他不得不放弃在这里继续工作的打算,他决定到中国东北看一看。
 
当时比尔·辛顿身上仅有几十美元,那是他给一家报馆写稿得到的稿酬,他购买了一张去中国大连的船票,兜里的钱已所剩无几。
 
从日本驶出的轮船停靠在大连港口,比尔·辛顿有幸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自从1931年的“9·18事变”,日本军国主义拉开了武力侵华的序幕:9月19日,日军攻占沈阳、营口、凤凰城、长春等地。张学良当时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指示东北军“绝对不抵抗”。东北军被迫撤到山海关内,到1932年1月,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
 
为进一步巩固对中国东北的军事占领和全面控制,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各地扶植汉奸政权。1932年3月1日,日本侵略者以“满州国”名义发表“建国宣言”,将清朝废帝溥仪扶为傀儡政权的“执政”,改长春为“新京”,年号“大同”;1934年3月,改为主宪君主制,“执政”改称“皇帝”,年号改为“康德”。
 
已经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中国东北,经济萧条,社会混乱,人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背井离乡的饥民四处流离失所,农村的土地一片荒凉,城市的工厂一片凋敝。日本军队及宪兵到处烧杀奸掠,无恶不作,国难当头,人民涂炭。被迫进入地下斗争的抗日游击队不时地对日军和伪军进行偷袭骚扰,抵抗侵略者的武装斗争风起云涌,日本人为镇压抵抗者四处出兵疲于奔命,白天夜晚都有不时响起的枪声,东北正处于战乱之中。
 
蒸汽机车在东北平原上吃力地爬行,透过车窗只见一望无际的荒野,枯树的干枝在呼啸的寒风中摇晃,偶而有一群群寒鸦在树梢上盘旋,扇动着黑色的翅膀,在铅灰色的天幕下制造出一片嘈杂。
 
战壕、弹坑把荒野勾画得支离破碎,时而有日本军车列成长队疾驶而过,大地上立刻卷起浓裂的烟尘,不时可见成群结队的饥民扶老携幼像潮水般涌动。
 
列车一开进沈阳站,没等停稳,两旁就有成群的讨饭者围上来。他们向车窗伸出一双双污垢干瘦的手,他们在绝望中寻找着一线生机,他们那无奈和饥渴的目光已深深地印嵌在比尔·辛顿的记忆中。
 
年轻的美国人心里难以平静,在日本几个月的感受和眼下这令人悲怜的情景使他明确地感到,中国正遭遇着一场劫难。面对着如此的不幸,中国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当时尚不能深入了解中国情况的比尔·辛顿免不了要忧心忡忡。
 
面对他当时所看到的一切,他在想: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吗?这就是他曾经所憧憬所梦幻的地方吗?他极扫兴极懊悔地离开了这个国度。
 
其实同情和担扰中国命运的比尔·辛顿也算是一个穷苦人,他当时的处境比那些四处乞讨的中国饥民们强不了多少:要经过欧洲到美国,他身上的钱已不够购买到莫斯科的车票了。他无奈地站在车站上徘徊,就在这时,一位美国老太太走了过来,主动热情地问:“怎么啦,小伙子,有什么难处吗?”
 
“买车票的钱不够了。” 比尔·辛顿如实的向老人家讲述了自己的来历。
 
“那好吧,我来帮你一回”。老太太给了他买车票的钱。
 
比尔·辛顿激动地拉起老人的手连声表示感谢。
 
列车经西伯利亚向北驶去,比尔·辛顿为节省仅有的几元钱,在四天五夜的旅途中只吃一顿饭。
 
从莫斯科经波兰到达德国时,比尔·辛顿的身上只剩有一美元。为了找到从德国开往美国的轮船,他来到码头,四处张望,终于寻觅到挂着一面美国国旗的货轮。他走过去对货轮的船长说:“我是美国人,要回家乡,钱不够,想在您的船上当水手,可以吗?”
 
船长很同情地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月以后贷轮到达美国的波士顿港。
 
比尔·辛顿就这样结束了他的第一次远行,就这样第一次认识了中国。
 
1939年入冬,康奈尔大学提前放了寒假,比尔·辛顿抽空回了一趟波士顿的家。姐姐瑾·辛顿买来一本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自己看了以后很激动,并将这本书推荐给他。
 
那是个飘雾的傍晚,凛烈的寒风掠过灰色的波士顿上空,掠过狭长的大街,发出阵阵呼啸。比尔·辛顿顶着一头雪花踏着夜色赶回家,饭也没吃便拿了姐姐的书进自己的房间,急匆匆地翻阅起来。
 
这是一本正在美国流行的书,许多青年都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比尔·辛顿出于对这几年中国命运的关注,更要认真地读读它。
 
“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哪个地方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更让人着迷!”
 
他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比尔·辛顿从这里第一次解到中国工农红军史诗般的6000英里(两万五千里)长征,那些由中国共产党率领的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战士们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饥饿、疾病、严寒以及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以超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迈开两腿横跨大半个中国,把红军那闪亮的五星带进了中国的西北角,开始了中国抗日革命战争的新阶段。
 
从斯诺的书里,比尔·辛顿了解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那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大众当家作主建立了红色政权。
 
一切都是全新的感觉,整本书洋溢着勃勃生机。
 
比尔·辛顿的心被震动了,这是何等非凡的壮举啊,这是何等宏伟的业绩啊!与此同时,许多新的问题又在他的脑海中浮现:进行着这次伟业的究竟是一些怎样的人物?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们奋斗,牺牲,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非凡的奇迹……
 
当比尔·辛顿读完最后一页时,晨曦已经映红了窗口,他依然没有倦意,他轻轻地合上书,伫立在窗前,一个强烈的意念撞击他的心头:以后有机后一定要再到中国去!
 
回到学校,他便将这本书又介绍给欧文·恩格斯特。
 
(责任编辑:林飞雪)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