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工人农民

顽石:知青下乡与工人下岗

发布时间:2016-02-15 来源:作者:

  六十年来,中国有两个均涉及数千万人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值得铭记,尤其是将这两个事件对比来看,就会感觉它们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国企工人下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以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开始标志,到1978年10月中央明令禁止作为结束,文革中的68—69年达到高潮,时间跨度长达22年,涉及人数几千万。对于这项运动,以邓小平1978年讲的"国家花了三百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为准则,主流评价是基本否定,到今天依然如此。

  国企工人下岗从改革盛世的1998年伊始,两年间,下岗人数就达两千多万(官方数据),据说到现在已达五六千万。时间跨度近20年(还在延续),同样涉及几千万人。主流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是正面的,即使有负面影响,也都归咎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国企工人下岗都是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广大知青怀揣建设祖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崇高理想信念,“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代人的命运就此改变。上个世纪末,国企工人被告知要为国家分忧解难,要为改革开放做出牺牲,数以千万计的主人翁顷刻间变成了弱势群体。

  前面已经说过主流如何评价这两个重大事件,那么民间的看法是否和主流吻合? 就顽石的感觉而言,民间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负面评价居多,这和邓小平的讲话是契合的,或者说民间评价受到了高层观念较大的影响。当时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作家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知青,叶辛、梁晓声、张抗抗、陆星儿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忆上山下乡之苦,思改革开放之甜,其文学作品影响了几乎一代人,包括懵懂青涩的顽石。(知青作家中只有张承志等少数人属于另类,张承志始终讴歌曾为之献出青春的草原,赞美给了他大爱的牧民,其文字如诗如画,读来令人心醉神迷。张承志的创作立场注定他获不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题外话。)

  国企工人下岗可能是导致知青和关注知青者重新评价上山下乡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几千万下岗工人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回城知青,他们曾经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改革开放,可过了不到20年,大部分知青变成了赤贫,变成了社会的负累,而被遗忘在他们曾经魂牵梦绕的城市的各个角落。从那个时候起,知青和关注知青者开始重新反思,他们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看法和主流便渐行渐远。

  从近年来各地知青团体组织的座谈会、回乡见面会、文艺演出,到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我的生命曾为你燃烧》,再到近日吉林卫视播出的“中国知识青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可以感觉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青春无悔。作为知青个体而言,有声讨那个时代吃不上肉的,有控诉要逃荒的,也有谩骂毛泽东带给了他们无尽苦难的……但作为知青整体,在反思再反思、否定之否定后,他们不仅对自己的青春付出也对上山下乡运动以及对那个火红的时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终于喊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宣言——青春无悔。因此,知青春晚上最感人的一幕出现了:老歌唱家邓玉华纵情歌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台下的知青观众多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人跟着一起歌唱,一些人眼中泪光闪闪。他们将知识带到了贫瘠的乡村,他们用智慧改变了农村的面貌,他们用勤劳和勇敢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知青有理由为献身理想无怨无悔,有理由为一代人的不朽成就纵情讴歌!

  再来看看国企下岗工人,同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许多人已渐渐老去,但绝大多数还在为生存而忙碌奔波甚至苦苦挣扎。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会组织活动来讴歌自己由主人翁变成弱势群体?会赞美让他们沦为赤贫的时代?会由衷地喊出“下岗无悔”?会责怪“以往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今天不会,将来会吗?不用顽石做出回答,稍有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答案。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国企工人下岗,两个时代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当我们对比来看的时候,就能发现其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孰优孰劣,谁好谁坏,哪个是进步哪个是倒退,这不是一两个决议也不是几个人的重要讲话就能真正定性的,历史终将会给出(也正在给出)公正的回答。
(责任编辑:陈久艺)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