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工人农民

今年收获如何?未来前景怎样?“打工人”的这一年

发布时间:2024-01-03 来源:海报新闻作者:孙慧娟

\
 


“一辈子都在跟蔬菜打交道。”刘姐说,今年她靠这份工作攒了4万多元钱。
 
“感觉累了,就抬头望望远处的‘山东第一高楼’,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张哥说,高空作业虽有风险但薪资可观,“养活一家老小没问题”。
 
挥别2023,奔赴2024。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作为“打工人”的你,脑海里会浮现哪些画面?
 
身经百战的创业者加班时来不及吃的冰冷盒饭,外出务工者在风雪中挂满冰花的睫毛与头发,初出校园的大学生喜获中意offer时的人生畅想……不管是在外闯荡、在济打拼,还是初次踏入社会的“职场小白”,今年收获如何,未来前景怎样,你是否有了答案?
 
◆讲述者:张老板,51岁创业者 地道农村娃“在城里安了家”
 
“前几天下大雪,张老板给我们工作间换了窗户,更换了旧的防盗门,现在一进楼道都感觉暖和。”从菏泽来济打工的姚健民说。
 
25日一大早,记者来到姚健民所在的工作间,见到了他口中的“张老板”,在济创业多年的张修生。记者参观了他20多年的“劳动成果”:一家面积较大的汽修厂。
 
办公室的一角有一张早年间的照片,照片里的他头发凌乱、一身乌黑,脚上踩了厚厚的泥巴,“那年17岁,在河里帮种植户挖藕挣钱。”张修生说,自己来自滨州市惠民县清河镇的一个小村庄,是个地道的农村娃。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家里挺困难,早早就出来闯世界了。
 
“书念得不多,就是能吃苦。”张修生说,刚开始学修车时很累,恨不得24小时不睡觉都用来学技术,“耳朵都冻坏了,手裂得都是口子,一使劲就出血,但都不知道疼,有干劲。”他在这行一干就是几十年,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一般客户来了一说车子的毛病,他开一圈就能知道大概问题在哪儿。
 
现在,他在济南开了3家汽修厂,还在这里安了家,每每回老家,家里的亲戚都会说,“修生有出息了,在城里安了家。”
 
◆讲述者:王大姐,44岁外出务工者从“在家务农”到“6年北漂”
 
24日晚,寒风呼啸。在长清区某地铁站外,记者见到了如约而来的王大姐。身材偏瘦,略显文弱,当初只是为了和丈夫、女儿团聚才去北京打工的她,已经在北京打拼了6年。
 
王大姐名叫王孟云,来自长清区大刘村。前几年,她一个人种着几亩地,每到农忙,繁重的农活儿都压在她瘦弱的肩上。为了和家人团聚,她心一横,把地租给别人,踏上打工之路。
 
“年底姑娘要订婚,再加上最近活不多,我就请假回来收拾收拾老家的房子。”王孟云说起了她在北京某蔬菜产地的工作,一年下来省吃俭用也能攒下几万块钱。以后,她还想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了解更多种菜方法,到那时,收入还能涨。
 
“想回老家吗?”记者问。
 
“想!想回老家。好多乡邻开始种大棚了,村里正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王孟云说,她回济南后还专门找了村党支部书记,参观了“两菌一菜”的智慧种植。
 
6年北漂生活,为了省钱,她只能租住最便宜的简陋房子,每顿饭多是面条、烧饼凑合。她说,虽然自己积蓄太少,害怕生病也害怕变老,但能跟同样打工的丈夫、女儿相守在同一个城市里,和其他孤身一人在京务工的姐妹相比,她很知足。
 
◆讲述者:小丁,应届大学生“职场特种兵”喜提灵活就业保障
 
“白天在一家户外用品生产企业直播带货,晚上5点半到9点半送外卖,平时有订单时就去推销健身年卡。这3份工作,都能签订正式的合同呢。”应届毕业生丁睿走出校园后,身兼主播、外卖员、推销员3个职业。“感谢现在的好政策,3份工作收入稳定,而且都受到法律保护。”
 
“打算多行业闯闯,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也为未来创业做准备。”丁睿说,虽然收入较为稳定,但还是难免对薪酬、社保、劳动合同等问题担忧。
 
在前段时间,相关部门针对新业态就业人员慰问走访时,大家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人家一说,我们才知道,济南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我们灵活就业者的劳动权益。”
 
记者了解到,济南出台政策,健全完善用工余缺调剂机制,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缓解临时用工难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共享用工”,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通过签订共享用工合作协议,对企业之间、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社保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让企业和我们务工者都没有了后顾之忧。”丁睿说。
 
记者看到丁睿微信的“个性签名”:梦想照进现实,只因奋斗从未停歇,只因追梦永不止步。


\

 
社会观察
 
未来,他们会有更多“绿色通道”
 
年关临近,“打工人”终于能放慢脚步,准备踏上回家的路。回顾过去的一年,“打工人”收获不少,工资涨了、技能提升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他们仍面临不少困扰,在就业岗位选择、工作环境、工伤维权、子女教育、居住条件等方面还有许多期盼。
 
在建筑行业务工9年的王军冬表示,就拿农民工的就业岗位来看,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的岗位最多,其他领域的就业岗位较少,这就导致他们的就业选择范围大幅降低。
 
对此,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受访者认为,随着济南城市建设与发展,各产业的生产与服务要求不断提升,这与农民工的个人能力和学历水平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反差,导致一些企业出现用工荒,却依旧无法录用农民工就业。
 
另外,和王大姐一样的外出务工者表达了这样的期待:提供更加有效的技能培训,提高想返济人群的就业技能。
 
对此,一位知名品牌创始人表示,可围绕务工者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依托济南特色产业、优势行业,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另外,很多务工者没有完善的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城里的房子更是遥不可及。因此,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的社会保障亟待加强。
 
11月14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工作会议召开,解读了《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进行动员部署。
 
正因为济南的环境、服务越来越优质,如张老板一样的创业者,才会纷至沓来——全市市场主体超过153万户,86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来济投资落户,在中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列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今年,济南举办了首届“海右人才节”,组织策划了五大类206场活动,41名院士全部受聘为济南首批“海右伯乐”,是近年来济南市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的人才盛会。另外,近年来,济南不断会同高校、有关部门,组织创业大学生到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参观,积极对接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签订入驻孵化协议,享受优惠政策,推动济南市大学生创业项目快速转化落地。
 
未来,像小丁这样想创业或想高品质就业的应届大学生,会有更多的“绿色通道”。 (文/图本报记者孙慧娟)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