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工人农民

“以房养老”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发布时间:2016-01-29 来源:先锋杂志作者:

近期,“以房养老”问题成为国人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围绕这一话题,砖家、叫兽、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普通百姓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好像这个问题打开了一个牵扯各方利益的潘多拉魔盒。

所谓“以房养老”即“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金保险”或“倒按揭”,是指老年人把已付清贷款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数据统计和精算,综合考虑房主的年龄、预期寿命、房产若干年后的价值等因素,定期发给房主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房主去世后,房产出售用于归还贷款和利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关于这个已被讨论十多年而今终被政府正式推行的养老方式,虽然目前国内争论的很激烈,但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的并不多,而且质量也不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笔者认为必须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这样才能认清本质,得到正确的认识,提出我们的解决之道。

一.“以房养老”产生及推行的原因

首先,直接原因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众所周知,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靠的是出口和投资,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但自2008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和西欧的债务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贸需求减少,这对于以“世界工厂”著称的中国的经济肯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投资方面,一方面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中国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过多过滥的投资又会进一步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由此,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所起的拉动作用愈益有限,不得不祭起消费这面大旗。但由于中国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极高的通货膨胀,导致一般老百姓一方面不敢消费,另一方面消费水平也在逐年降低,因而妄图通过“以房养老”,把老年人的房屋倒按揭,一方面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金,另一方面减少年轻人的养老压力,以此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其次,根源则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尤其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该阶段金融资本成为控制一切的力量。“以房养老”模式虽然讨论了十多年,但今年才最终决定推行,这是符合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的。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一直到2010年左右,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1998年朱镕基就任国务院总理,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的国企改制、贱卖国有财产的方式,在银行、能源、通讯等领域形成了以官僚垄断资本为绝对主体的大的垄断资本集团;另一方面通过房改,造成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产业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些行业也形成了大的垄断资本集团。这些垄断资本之间通过国家投资的方式与银行资本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以银行资本为主体的金融资本。因此,在这期间,金融资本主要投向银行、房地产、电子通讯和能源等资本增殖迅速的产业和部门,根本没有多少剩余的资本投向养老行业等增殖相对较慢的行业,进行所谓的倒按揭。而现在不同了,中国的金融资本已经发展到相当的地步,有了大量的剩余资本,而这些剩余资本虽然有一部分已经走出去了,但由于中国国力有限以及欧美日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限制和竞争,仍有相当一部分留在国内;而国内的剩余资本又没有很好的投资场所,因此只能投向至少目前来说风险比较大的倒按揭等行业。所以,“以房养老”是在为中国的剩余资本投资寻找出口,这也是其作为金融产品的实质。

第三,这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形而上学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恶果。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严格的一胎化政策,造成现在出现了大量4+2+1模式的家庭,一位夫妻要赡养四位老人和抚养一个小孩,根本承担不起,造成传统的养老模式濒临崩溃,迫使老人只能另谋出路。

第四,本届政府指导思想——小政府思想的必然产物。李克强自今年上台以来,谈得最多的就是改革,其核心就是要进一步市场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及该承担的责任。“以房养老”实质上就是将养老问题推向市场,进一步推卸政府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以房养老”的阶级分析,对各阶级的影响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以房养老”需要满足的条件,然后再按条件与各阶级对号入座。

“以房养老”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老年人的养老金和子女的赡养费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正常养老需求;第二,养老家庭必须对其居住的房屋拥有完全的产权,这样才有权也有可能对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转让的处置;第三,老年人必须与子女分开居住,拥有独立住房,否则,老人亡故后,子女便无处可居。(注:前两个条件是“以房养老”自始至终都必须满足的条件,而第三个条件,将随着资本主义对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进一步摧残和传统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崩溃而失去作用)

在分析了条件之后,接下来便按这三个条件与各阶级对号入座。

首先来看看中国的最高统治阶级——官僚垄断资产阶级、非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肯定拥有产权,而且产权肯定不止一处,可能拥有N处,也肯定与子女分开居住,拥有独立住房。对他们的房屋进行倒按揭,不仅升值空间大,而且更安全,最符合银行的胃口。但可惜的是他们不满足第一个条件。他们这些人,通过掠夺国有资产、剥削全国人民,每一个都是腰缠亿贯,根本不存在什么养老难的问题。所以“以房养老”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相反地,他们作为这个国家的真正主人,是各种垄断资本的所有者,通过“以房养老”,可以进一步剥削人民,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其次来看看中产阶级。他们的状况与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差不多,拥有产权,拥有独立住房,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也不存在什么养老难的问题。与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不同的是,他们从这一政策中分得的利益要少,甚至根本分不上。

再来看看小资产阶级。对于第二个条件,他们对其所居住的房屋基本上都拥有产权;第三个条件也基本上是满足的,他们与子女多是分开居住,拥有独立住房。那就要看看是否满足第一个条件了。为了弄懂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中国的小资产阶级主要是由哪些人组成的。他们主要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一般公务员以及一些做小生意的有点积蓄的人。如果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一般的公务员,他们的养老金主要是他们的退休金以及一些积蓄;如果是做生意有些积蓄的人,他们的养老金主要就是他们的储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的几年,由于物价比较稳定,他们的退休金和积蓄基本上还能维持其基本的生活并有结余;而现在,由于长时期的通货膨胀,退休金上涨的速度和存款的利息率根本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他们的养老金和子女的赡养费越来越难以支撑他们正常的养老需求了,这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将房子倒按揭,以获得养老金。

    接下来看看工人阶级。目前中国的工人分为老工人和新工人两个部分。老工人主要是毛泽东时代的国企工人,其年龄一般都在50岁以上。他们的住房多是原单位分配的福利房,经过1998年房改,基本上都获得了房屋的产权。老工人又可细分为正常退休的和买断工龄的两个部分。正常退休的老工人,目前基本上都已步入老年,他们的养老金主要是他们的退休金,但企业职工的退休金一般都比较低;被买断工龄的老工人,他们当时的补偿金很低,下岗后一方面由于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也由于不掌握什么技术,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家庭经济条件很差。再加上连年的通货膨胀,他们这些已经步入老年的和即将步入老年的老工人基本上都面临养老难的问题。对于新工人,即农民工,我们只讨论已经留在城市不再回农村的农民工,而只在城市打工,年老后又会返回农村的农民工,则放在对农民的分析中。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并转化为城市居民,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对于老一代农民工,现在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他们在城市定居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城市买了房,所以对房屋拥有完全的产权;他们的子女也多少在外面打工,很少与子女住在一起,即拥有独立的住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基本上都是没有退休金的,养老保险等也十分不完善,他们的养老都是靠自己那一点微薄的收入以及子女的赡养费。所以,这些老一代农民工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遇到养老难的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工人阶级必将成为“以房养老”的主力军。

最后,再来看看农民。农民的养老问题比较复杂。农民的养老问题一直是最突出、最严重的,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农村的老年人口多,中国的老年人口主要散居在农村;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对农民的养老问题长期以来推卸责任,几乎没有任何投入。但是,农村的养老问题却没有演变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解决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农民还掌握着一小块土地,依靠这么一小块土地,再加上子女的一点赡养费,农民的养老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一方面,政府加快城镇化步伐,通过征地、拆迁等方式的城镇化,把大量农民从农村赶了出来,被迫进城;另一方面,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号角在今年已经正式吹响,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农民将会失去土地。依靠土地维持着的农村的特殊的养老模式将要土崩瓦解,再加上大量即将和正在返回农村的将要面临养老问题的老一代农民工,农村的养老问题愈益严重了。失去土地和劳动能力的农民,除了“以房养老”,难道还有其他的活路吗?广东的宅基地转让,不正是在探路、在搞所谓的试点吗?只是农村的这一过程会比较漫长,到来的也会比较迟。

三.“以房养老”将产生的影响

    首先,“以房养老”的大规模推行必将进一步加剧对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剥削,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进一步加强了。工人阶级一直是中国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大受害者,已经被剥削得所剩无几了。他们从国家的主人变成国家的奴隶,已经成为社会的最底层,不可翻身的被剥削的阶级地位已经确定下来,并且已经形成了代际传承,“以房养老”只是使年轻工人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更加安心地任由资本剥削。“以房养老”在农村的推行,一方面是响应城镇化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城镇化的一个具体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产物;同时,也斩断了年轻农民工回乡的可能性,迫使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这样,资本主义的触角就会进一步伸入农村,农村也就必然要瓦解了。农民沦为工人(既包括产业工人,也包括农业工人),被资本剥削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小资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补充而存在,其阶级地位是不稳固的,总的趋势是被抛到无产阶级的队伍当中,“以房养老”则加速了这一趋势。“以房养老”把年轻的小资产阶级妄图通过继承父母的一套房产而保全自己免受剥削甚至以此作为咸鱼翻身、进入剥削阶级行列、剥削其他劳动人民的妄想完全打碎了,为了生存,他们的不得不接受剥削。他们的经济地位逐渐下降,逐渐无产阶级化,被剥削、被奴役的命运逐渐代际遗传了。

其次,“以房养老”的大规模推行必将严重冲击中国城市土地的用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一定方面将城市土地私有化。关于制约“以房养老”在中国发展的原因,砖家、叫兽们列举了很多因素,如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房地产价格下行压力大、中国现有房屋70年产权等。对于这些因素,笔者认为第三个因素即中国现有房屋70年产权影响最大、最为根本。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的确根深蒂固,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当社会存在改变时它能不改变吗?虽然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不可能长期相对独立于社会存在。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把传统的养老方式摧毁时,传统的养老观念还能不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养老方式吗?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且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这种变化一般的还是比较快的。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大,下行风险比较大,这作为短期的影响因素还是可以站得住脚的,但若从长期来看,就根本站不住脚,而近于胡说了。为什么?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房地产的价格走势都是很难预测的,这其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就拿美国来说,“以房养老”模式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的一家银行创立以来,目前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且日趋兴旺。难道美国二十多年的房价一直都是上涨的吗?显然不是,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美国的房价几近崩溃,但“以房养老”依然兴旺不衰。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美国的住宅用地是私有的,当你买房以后,连同房屋所在的土地也一并买走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房价下降,但土地价格依然基本不变,有土地兜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依然稳赚不赔。所以,持此种观点的人,要么是肤浅无知,要么就是这些金融机构的帮凶,为它们掠夺人民财富的行为辩护,混淆视听。说到这,问题的关键就已经被揪出来了,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是中国现有房屋70年产权的这一制度。

目前中国的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当人们在购买商品房时,所获得的所有权实质上只是房屋以及房屋所在土地70年的使用权。虽然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产权到期后究竟如何处置仍然是个未知数,这就成为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瓶颈。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会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的。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而一定的上层建筑也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发展到要迫切地将土地私有化的时候,上层建筑也一定会利用自己掌握的全部国家机器来推动这一进程的加速实现。所以,“以房养老”在客观上所要求的住宅土地私有化,一定会成为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城市土地私有化也一定会由客观要求变成现实,这也是对农村土地私有化的一种呼应。(注:笔者认为,土地私有化并不会是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的唯一一种形式,而是私有与公有并存,以私有为主。政府会在保留一部分用于公共事业的国有土地外,如修建集体住宅、城市道路、政府用地等,其余的城市土地全部私有化,如企业、商业用地、独栋别墅等。对于“以房养老”涉及的住宅用地问题,集体住宅可以延长房屋的使用年限,如延长到100年,只要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利可图就行了;独栋别墅的土地就可以直接私有化,卖给房屋所有者。当然,这些都还只是一种猜测,具体情况如何,就只有看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况了)

除此之外,“以房养老”还会进一步摧毁已经被资本主义破坏得面目全非的家庭,加剧两极分化等,这里就不在一一详细阐述了。

四.路在何方?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呢?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重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解决当前中国绝大多数社会问题的唯一道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有当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重新建立起来时,一切由私有制带来的恶果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责任编辑:陈久艺)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