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焦点时评

美军擅闯南海 中国的反应比炮击还厉害

发布时间:2016-02-04 来源:米尔军事网作者:

美国近年来频繁以维护所谓“航行自由”为名插手南海事务,并多次派出军用舰机炫耀武力。继去年10月27日美国拉森号军舰擅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后,1月30日,美军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在未事先通报情况下驶入中国西沙海域的相关消息。中国守岛部队和海军舰机反应迅速且适当,对美军舰进行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但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中国官方的表态,既对美军舰擅入中国西沙领海表示严正立场、提出警告,又敦促美方尊重、遵守中国相关法律,重视中美互信和地区和平稳定。

观察中美双方在南海进行互动时,不难发现美军放着国际航道不走,专门跑到中国有关岛礁附近滥用“航行自由”的名义针对中国炫耀武力,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霸权行径。美军舰船进入中国西沙岛礁12海里内,挑战中国主权仅仅是手段,目的是不允许中国在自己主权范围内的南海建设军事设施,这实质是一种军事胁迫。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保持了相当的克制和忍耐,那么中国为何没有像土耳其击落俄战机那样强硬炮击美军舰擅闯南海呢?

                  

                                 中国海军三大舰队集结南海演习

首先是考虑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大局。自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以来,不断在亚太制造南海地区安全议题拉拢菲律宾、日本等盟友。即便在南海问题被横遭炒作的今天,南海飞越和航行自由也从来没有成为过一个问题。当前,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就“南海行为准则”进行磋商,各方均有意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在这个当口,美国跑到西沙抖威风,实际上就是要把南海问题军事化,并为菲律宾、越南等国撑腰打气。如果中国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行事,甚至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冲撞美军舰船,周边国家可能不得不在中美的冲突中被迫选边战,那么美方搅局南海,将南海问题军事化,复杂化,国际化的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中国此次的应对符合其“能伸能屈”的特点。就南海问题而言,中国始终是战略主动方,中国已经在南沙自己控制的岛礁上通过陆域吹填建出带有几千米跑道的岛屿,并成功进行了民航试飞。新增的土地面积与中国辽阔的幅员相比微不足道,但他们却把中国国土前哨前推了几千公里。一旦中国核心利益遭受严重威胁的情况,这些岛礁可以瞬间完成军事化部署,正是这一潜在的转化能力令美国感到焦躁不安。中国看似反应不够强硬,但实际上却以退为进,坚定地进行南海岛礁建设。

人们应该清楚,摆出打架的架势是一回事,是否愿意打架则是另一回事。在美国派军舰示威后,其再次申明,对南海地区的领土主权争议不持任何立场。这表明,美国不不是来与中国摊牌的,没打算与中国发生军事摩擦,这只是美国方面的一场政治秀。而对于中国而言,想完全控制盒收复老祖宗留下的南海失地的各种条件尚未成熟,只要维持住南海争端的现状,无碍大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考量战争冲突的选项。而且,历史的经验是,处于崛起战略机遇期的大国必须忍辱负重,必要时“忍气吞声”方能赢得未来的决定性转机。

 

再次,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仍存在一定的“短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上的岛礁分为三类,一是岛,适合人类居住,有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而是礁,露出水面一点,有12海里领海,没有专属经济区。第三类,低潮高地,潮落才露出水面,潮涨则看不见,没有12海里领海。

尽管南海岛礁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但中国并未明确标明南海相应岛礁的领海基线,基点,这就模糊了12海里领海基线的具体认定,美国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南海采取行动,这实际上是在打国际法的“擦边球”。当然,按照美国一贯的蛮横作风,即使中国占据法理依据,其还是会以各种名头进入南海的。

                  

                                                          美军驱逐舰

就此而言,未来美国一定会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继续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当然,如果美国不切实际的认为秀秀肌肉就能迫使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作出让步是十分可怕的。中国的克制不等于软弱。事实上,无论从历史上的朝鲜战争,炮击驱离美军战舰,还是当代的强势军演,中国从来都不怕美国。

中国的克制,对内是为营造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对外则是为营造亲诚惠容的国际关系,但若美国一意孤行的话,中国也绝不会介意让历史重演。南海在中国家门口,中国占据很大的地理优势。

而从技术上将,美军战舰进入南海,既无法有效震慑住中国,为其东南亚“扰华”盟友打气,更无法向国内示强以争取军费。届时,美军的“重返亚太”战略必将成为“烂尾工程”,进退失据。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