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历史辨析

驳“卫立煌是共谍拖死东北几十万国军”的谬论

发布时间:2015-09-16 来源:主人公网作者:


辽沈战役,国民党丢失了整个东北,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这么重的失败,如何为蒋介石推脱责任,是一项难巨的任务。将过失推到下层军官,是唯一的通道,屡试不爽。
 
近年,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即卫立煌是共谍,卫立煌拒不执行老蒋的撤兵命令,拖死了几十万国军。这种说法,不仅为国民党一方坚持,而且也被大陆某些人接受,拍入电影、电视剧中。
 
近年来忽然热起来的这种说法,其实都源自凤凰卫视,被网络推手们四处传播。
 
这种说法虽然有效,让很多人信以为真,但谎言能流行一时不能流行一世,不可能骗所有人。
 
卫立煌,的确多次对抗老蒋,拒绝下令撤离沈阳,但这丝毫不意味着他是错误的,蒋介石的主张是正确的。
 
一、卫立煌上任时的东北局势背景
 
卫立煌,1948年到东北主持,到9月爆发辽沈大战,总共7个月时间。
 
诽卫者,总是给人以这样的背景:神勇国军,兵精粮足,有著名的新一军、新六军两大主力,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果照老蒋的意思,撤离东北,将不可阻挡,顺利到达关内。
 
如果真是如此,何必撤离东北?直接下令,朝哈尔滨开进,消灭东北解放军,岂不更好?
 
事实上,当时的东北根本不是1946年的状态。经陈诚的经营,屡次大败,损兵折将十万人,去了五分之一。虽然剩下的人不少,但建制不全,卫立煌接下的,是没有人愿意接手的烂摊子,卫立煌是硬着头皮去上任的。是老蒋求着卫立煌,不是卫立煌求老蒋赏给一个高官。此时已经不可再战,再战必败,和陈诚一样失败。不搞清这一点,就没法谈以后决策之争。
 
当然,老蒋求卫立煌去接手,仍然可以解释为用人不当,但至少不要乐观地扯什么新一军新六军,新一军早就不成主力,只有空名,新六军也不再是从前的新六军,已经大伤元气。
 
这讲的是人,而地盘,则除了少数城市以外大部丢失,沈锦路已经被解放军截断,不是想走就走,要走就得打通沈锦路,虽然解放军的主力并不在那里,但不打,是走不了的。这是所有纠纷的背景。早期一切争论,都来自于打通沈锦路。
 
最重要的,是长春已经被包围,长春,成了后来一切争议的祸根。
 
二、卫立煌不是个人反抗
 
卫立煌多次拒绝老蒋的指点,并非是他个人意见,他的主张从来都是所有将领的意见,也包括杜聿明、傅作义这些外部参议者。反过来,老蒋的意见,基本上是孤家寡人,在东北一线没有一个人支持,支持的只有顾祝同等少数来自南京的人。如果讲卫立煌是共谍,那么大家都是,支持他的所有前线将领都有嫌疑。这一点非常重要,诽卫者总是讲他个人如何如何居心叵测,而不谈他有多少人支持。
 
三、卫立煌第一次拒蒋后做了什么
 
如前所说,卫立煌本人并不愿去东北,由于各方面的劝说,他才答应前往看看再说。
 
卫立煌到任后,先是采用了避战的方法,不再出去进攻解放军,而是收缩兵力固守几个据点。
 
卫立煌的决策是非常有效的,卫立煌是林彪的克星。林彪作战,惯于围点打援,惯于歼灭运动之敌,而惧于攻坚。卫立煌以不变应万变,成功破解了林彪的优势。林彪无奈卫立煌何,陈诚在职时,解放军不断的胜利和战果没有了,国民党军不断崩溃的趋势停止了。
 
很快,蒋就要他打通沈锦路,将所有军队带走。但卫立煌拒绝了。卫立煌拒绝的原因,是军队溃不成军,武器缺少,战斗力谈不上,没办法打仗。这是实情,也是所有将领的共识,老蒋很快同意了,没有太多的争论。
 
如果卫立煌是共谍,那么他应该做的正是相反,他应该采取攻势,象陈诚一样,不断派残缺不全的缺枪少弹战斗力低下的军队去给林彪消灭才是,他怎么会固守据点,害林彪一筹莫展?
 
如果卫立煌是共谍,那么他应该痛快接受蒋的指点,派兵去打通沈锦路,东北解放军的主力就在沈阳与长春之间梦想打援,他一出动,主力很快能赶到,吃掉沈阳出动之兵,再回头解放沈阳,这才合林彪的胃口。他为何要反对?
 
更重要的,是卫立煌之后做了什么。他力图恢复战斗力,他找关系,找美国人巴大维帮忙,运来了兵员和武器弹药,补充了被消灭的5个军10万人的建制,如果他是共谍,他不遗余力地做这些,图的是什么呢?当然,也可以解释为想让今后解放军有更大的缴获,但这种解释,也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卫立煌不仅是补充硬件,他还完善软件,对军队进行训练。趁林彪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僵持无战事的几个月里,他在沈阳多次举行军事演习,其中有空地协同的内容。而解放军并无空军,卫立煌训练这些,总不能解释为替东野提供一批懂空地协同的俘虏吧?
 
从卫立煌在这几个月里的补充、训练,其作为无论如何不能与共谍联系起来。
 
四、卫立煌第二次拒蒋的理由
 
补充训练之后,虽不可说兵精弹足,与1946年还不一回事,但毕竟强了许多,有所恢复。此时,蒋介石自5月起,一直到9月辽沈大战爆发,4个月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提出打通沈锦路,卫立煌仍然拒绝了。
 
力量补充了,也训练了,演习了,为什么还不能打仗呢?能打仗,与能打胜仗,不一回事。实力虽然有所恢复,但出去仍然有失败的风险,这一点,是诽卫得坚持回避的,他们刻意描绘的是无风险,而不谈解放军此时有多强大。
 
卫立煌认为出兵必败,蒋介石只好找人替代,但他找了廖耀湘、范汉杰等人来执行他的想法,这些人无一例外地拒绝了。因为这些统兵的将领,都知根知底,知道出动的结局是什么,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最重要的,还是长春,长春怎么办?长春被围,突围成功的可能性为零,即使突出来,也会被消灭在途中。撤离沈阳,即使能成功,丢失长春的责任谁来负?如果蒋介石通过正常程序,由国防部下一纸书面命令,并将行动方案公布于众,卫立煌作为命令的执行者,也不必计较那么多,而且他也没有理由抗拒命令,兵令如山。但问题就在于,蒋只是口述,并不发布书面命令,因此蒋的所有口舌,都是意见而已,称不上命令,所以卫立煌就可接受可不接受,大家平等交流了,尽管事实上这种交流还不平等。问题就在于,蒋非要卫来下命令,如果卫立煌真的下了命令,那么所有的后果都只能由他来承担。张学良就是例子,张学良没有文字依据证明他不抵抗是蒋的指示,又没有录音、视频,而后的事就查无实据,是非只能由后人来争论了。卫立煌不傻,他拒绝签发任何命令,坚决不当替罪羊。
 
如果卫立煌是共谍,他就没有道理去拒绝,同样,按蒋的指点去做,出兵打通沈锦路,正是配合解放军的最好策略。廖耀湘、范汉杰不愿意出兵,他应该逼他们出兵才对。
 
五、卫立煌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拒蒋的理由
 
林彪无计可施,延安指点他攻打锦州,经过一番电报战,林彪接受了这个方案,动手攻打锦州。当时,最初的设想,只是攻下锦州,消灭范汉杰,再去寻找傅作义作战,以免在打傅作义时,背后受到范汉杰的攻击,因此最初的方案只是辽冀战役,大战开始了。
 
蒋再次要求卫立煌出兵援锦,卫立煌再次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出兵必败,援锦应该由关内负责,沈阳的兵援不了锦,反而会自身灭亡。
 
这又回到老话题,出兵的风险有没有?有多大?诽卫者告诉大家无风险,一路直插锦州,林彪必败,至少是沈阳人马可安全撤到锦州,实现老蒋的方案。
这次,逼卫立煌出兵的,不止是老蒋独自一人,先后派来好几个人与卫立煌争辩,其中一个是顾祝同。争论到激烈处,卫立煌说援锦必全军覆没,你信不信?我可以给你画一个十字。这句话就让顾祝同不敢接招,如果顾祝同认为出兵援锦可行,他何以不敢跟卫立煌打赌?说明他虽然嘴上厉害,内心也深知其风险存在,不说必败,至少一半对一半,没有把握的事。
 
同样,卫立煌也不再是独自和下属将领抗拒老蒋,他也有了同盟者:傅作义和杜聿明。老蒋开会,找来傅作义和杜聿明一起商议,老蒋坚持沈阳出兵,傅作义和杜聿明都说:“东北情况不明,不便发表意见。”这是委婉的话,实际上就是不同意老蒋的主张,明知其风险的存在。
 
后来,杜聿明不再绕弯子,老蒋要他去取代卫立煌,他拒绝了。与老蒋单独商谈时,有了著名的算账之辩,他问老蒋,把握有几成,然后滔滔不绝地背诵古代兵法的话,说明有六成把握就去打仗,岂有不败之理。
 
此外,跟着老蒋起哄的,还有一个罗泽闿,蒋身边的参军。他口口声声顺着蒋介石的话发挥,说处处优势,出动必胜。杜聿明反唇相讥,说建议派罗参军去做卫立煌的参谋长,马上吓倒了罗泽闿。这个小插曲也说明,蒋手下的人,不论嘴上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内心都心知肚明没有成功指望。
 
综上所述,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卫立煌,是不对的。在军事上,卫立煌是正确的,蒋介石的主张是错误的。说卫立煌拖死了几十万国军,毫无道理。回避蒋的方案失败的风险,是站不信脚的。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