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抗战被俘日军掀投诚八路热潮

发布时间:2016-02-23 来源:森林狼作者:

抗战被俘日军掀投诚八路热潮,竟是因为回去面对的不止是军事法庭

一份最新名为《有关归队俘虏的参考资料》的侵华日军战时文件集,这份出版于1941年2月的文件极罕见地记录了被八路军俘虏后又释放归队的日本士兵情况,半数以上的士兵供称被俘虏的经历是“耻辱”“不光彩”,侵华日军有“应当教育一旦成为俘虏就自杀”的记录。日军对待本国俘虏的这种心态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抗战被俘日军掀投诚八路热潮,竟是因为回去面对的不止是军事法庭

事实上,日军早先对待战俘的处理并不严厉。1905年日俄战争中,大约有1800名多日军官兵被俘虏。归国后,这些被俘人员受到严格调查。日军1908年颁布的《陆军刑法》中也没有专门规定对被俘作出的惩罚。但随着武士道精神的狂热化,对被俘后回国的日军的惩罚愈加严厉。在大肆宣扬“效忠天皇”的氛围中,为天皇而战死无上光荣成为这种武士文化被更极端和简单地概括,战俘则是“懦夫和叛徒”。

抗战被俘日军掀投诚八路热潮,竟是因为回去面对的不止是军事法庭

在这种心态下,1929年日本拒绝参加《关于战俘待遇问题的日内瓦公约》。二战期间,日军不但对他国战俘施以残酷折磨,而且对本国被俘人员的处置也十分不近人情。共同社称,八路军对日军采取厚待俘虏、不杀俘虏的方针,甚至还释放了部分俘虏。多数士兵接受日军调查都供称,被俘期间基本每天有餐食及香烟发放。还有部分士兵称获得回日军所需路费及受到治疗以。

抗战被俘日军掀投诚八路热潮,竟是因为回去面对的不止是军事法庭

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原本希望能打破日军关于“被俘后会被杀”等欺骗性宣传,并引起日军的厌战情绪。但大部分日军俘虏释放归队后,或被枪毙,或被逼自杀。这一点也在资料中获得证实。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太平洋战场,出于侵华日军长期对中国的歧视,被俘后抗拒心理更为强烈。后来八路军的俘虏政策转变为参加反战同盟,起到很好的效果。

抗战被俘日军掀投诚八路热潮,竟是因为回去面对的不止是军事法庭

如果被俘回国军人不进行自我了断的话,不但会受到日本军事法庭的严惩,而且家人也会被牵连。这些士兵家属甚至会被邻居称为“国贼的家属”。日军的酷刑也影响到反战同盟中的“日本八路”,为保护日本的家人,他们只有用假名。如反战同盟的日本军医“山田一郎”的真实姓名是佐藤猛夫。在反战工作中牺牲的今野博假名为中野博,宫川英男原名宫川启吉,这在当时不得已而为之。
(责任编辑:陈久艺)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