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四大家

发布时间:2023-11-10 来源:工农兵大道 作者:工人理论学习组

\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不同思潮、学派之间的论争,就是当时社会各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那时所谓的“诸子百家”,实际上只是两家。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儒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就是对垒中两军的主帅。论争的中心问题,是维护和复辟没落的西周奴隶制,还是建立和巩固当时新兴的封建制。
 
各个阶级的各种学派无不围绕着这个问题开展论争,明确地表示各自的态度。了解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各种学派的特征,对于我们坚持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是有帮助。为着这一目的,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供大家参考。


\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派——法家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学派。它为封建制的建立和巩固,同儒家的反动学说进行了激烈、反复的斗争。
 
殷、周时代,所谓的“礼治”就是奴隶主贵族专政。贵族依据“礼治”可以随心所欲地鞭打、屠杀奴隶,不受任何限制。这种血腥的“礼治”激起了奴隶的不断反抗。到了春秋中期,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兴起,“礼治”走上了崩溃的道路。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顺应历史潮流,把刑法浇铸在鼎上,公布全国。当时,守旧势力的代表晋国的大夫叔向坚决反对。隔了二十多年,晋国也铸刑鼎,儒家老祖孔子当时更是激烈地反对。他说什么:“民在鼎矣,何以尊贵?”民可以从鼎上知道刑法,怎么再会尊敬贵族呢?刑鼎的出现,是最早的“法治”思想对“礼治”思想的一次胜利。
 

\


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先后在韩、赵、魏、齐、秦等国夺取了政权。这一时期法家的特点是,在政治上积极推行社会改革,在思想上批判儒家的复古思想,为社会改革扫清道路。
 
早期法家代表的人物李悝(约公元前455年—前395年),在魏国任相,导“尽地力之教”,保护新兴的封建经济基础,增强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他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打击了当时奴隶主贵族无功受禄的世袭制度。
 
这时,楚国有吴起(?—公元前381年)变法。吴起从政治上打击奴隶主贵族,大力扶植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但由于楚国旧贵族的势力很强,不到一年,楚国的王公贵戚发动叛乱,吴起被杀,变法夭折。
 
当时,变法最有成效的是李悝的学生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那时,新兴地主阶级在秦国已取得政权,但变法还是受到旧贵族势力的顽抗。变法之前,开展了一场变法还是“循礼”的大辩论。奴隶主贵族竭力反对变法,说什么“法古无过,循礼无邪”,效法古代不会错,照着礼去办不会走歪道。商鞅针锋相对地反驳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国家制度随着时代变化的,如不及时变法,拘守旧礼,就一定要灭亡。商鞅在思想上击退复辟势力之后,在秦国主持了两次变法。主要措施是:“强公室(巩固地主政权),抑私门(打击奴隶主贵族),明法令(公布政策和刑法),务耕战(鼓励农耕,奖赏战功)。”由于商鞅在经济上“坏井田,开阡陌”,进一步瓦解奴隶主贵族的土地所有制,巩固和发展了当时新兴的封建经济。商鞅还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宗法统治,在秦国建立县制,使秦国走上了地主阶级中央集权的道路。
 
战国末期,封建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上层建筑领域内批判以儒家为代表的奴隶主的复古思潮,荀子和韩非两人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一前238年)是儒家的叛逆者。他从儒家中分化出来,批判了儒家的反动思想,他的思想体系基本上是属于法家的。荀子的思想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同儒家相对立的。
 
比如,是变革还是复古?儒家主张“法先生”,是反动的复古派。荀子向前看,主张“法后王”,欢呼变革。他揭露儒家赞美圣王的目的是欺骗群众。又如,是“天”支配人还是“人定胜天”?儒家把“天”说成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奴隶主是受了“天命”来压迫奴隶的。荀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春夏秋冬,草木荣枯都是自然的变化;只有靠人们的努力才能获得富足和幸福。荀子对“天”的否定,实际上是对奴隶制的否定。再如,人的社会地位能变吗?儒家说奴隶的“愚”和贵族的“智”是天生的,他们的地位不能变。荀子驳斥说: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后天的实践中获得的。所以人的地位是能够改变的,政治上能“贱而贵”,经济上能“贫而富”,文化上能“愚而智”,“小人”经过努力可以成为“君子”。荀子否定“天命”,强调“变位”,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荀子的思想给了韩非重大影响。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2年)在批判各种学派中,总结了法家思想,成了法家的集大成者。
 
那时,孔子、孟子虽然都已经死了,但他们的徒子徒孙依然在搞复辟活动,到处鼓吹“法先王”,“复礼治”。韩非把这批儒生称做“社会的蛀虫”。他讲了一个故事讽刺那些专门开历史倒车的儒生。他说:宋国有个人看见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树桩上,从此这个人就一直死守在树根旁,痴等有兔子来寻死。结果被宋国人当作笑话。当今的儒生用先王的政治来治理当代,这不就像“守株待兔”一样么!韩非还提出“法不阿贵”,大臣犯法同样判刑;即使一般人,只要有功于国,也应受赏,这是明显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韩非还发展了商鞅的“耕战”思想,提出了”当今争于气力”的口号,认为地主阶级必须靠“力”来和奴隶主斗争,才能取胜,因此他说:“故明君务力”,有眼光的国君都应强调“力”。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有“力”呢?那就是“耕战”:用垦荒播耕,抑制工商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巩固当时新兴的封建经济,使国家强大。韩非还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通过“耕战”、“气力”达到“兼天下”(统一天下)的政治目的。
 
韩非死后不久,秦王嬴政用法家思想作为自己制定政策的根据,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但儒法斗争并没有结束,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不久,又发生了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厚今薄古”和以儒生淳于越为代表的“颂古非今”的斗争。儒法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进行着。再论“焚书坑儒”和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本质


\

 
维护没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反动学派--儒家
 
​儒家是在奴隶制走向崩溃时产生的反动学派,它集中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与愿望,主张复古,反对革新。主要的代表是孔子和孟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前479年),名丘,鲁国人,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竭力鼓吹"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要求一切都按奴隶主贵族"周公之典”办事,让那些已垮了台的奴隶主贵族重新出来当政。他一生周游列国,到处流窜,就是为实现这个反动主张。然而,时代在前进,开倒车是没有出路的,他只能在失败中死去。他的学生把他的腐朽没落的反动思想整理成《论语》一书,后来历代的反动剥削阶级都把它奉为“经典”。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个“仁”字。《论语》中讲“仁”,有109次。什么“仁者爱人”,“泛爱众”,都是骗人的鬼话。其实,这并不是孔子创造的,“仁”本来就是殷周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殷周奴隶主统治者用“仁”作为团结奴隶主阶级的纽带,要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亲相爱,以达到其巩固反动统治的目的。孔子就是要袭用这个“仁”字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打击代表当时封建制的新兴力量,妄图使奴隶主的统治永远持续下去。


\

 
“仁”的具体阶级内容,集中地反映在“复礼”上。孔子想通过恢复“周礼",来实现他的反动政治主张,达到“仁”的境界。所谓“礼”,是确保奴隶主贵族压迫、剥削奴隶的上层建筑,是奴隶主贵族用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统治工具。“复礼”,就是要恢复血淋淋的奴隶主阶级的专政。怎样恢复这种摇摇欲坠的奴隶制统治秩序呢?孔子说要“正名”,就是要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各个阶级阶层都要规规矩矩地安于本份,不能“犯上作乱”,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下有道”的“仁”的境界,也就是他理想中的西周奴隶制“盛世”的局面。
 
孔子进行反动活动的时期,奴隶制的“秩序”已经打乱了。诸侯不听周天子的号令,大夫掌握了国政,奴隶们起来造反,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在这样大变革时代,孔子要“复礼”,要天下“归仁”,要“正名”,当然是痴心妄想。所以,他又借助所谓“天命”,编造人间等级都是上天安排、命中注定的谎言。说什么奴隶主贵族是“生而知之”者,而居于下位的被压迫的奴隶则是天生的愚笨者,这种状况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孔子以为只要一提到“天命”,奴隶就不敢动了。其实,那时的奴隶和新兴的地主阶级并不相信这一套。孔子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小人"(奴隶)不怕天了,竟然冒犯贵族,轻视圣人的教诲。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是鲁国孟孙氏的后裔。孟子是子思的门徒,子思就是孔子的孙子。孟子所处的时代,奴隶主的统治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孟子接过孔子的反动衣钵,提倡复古,妄图夺回奴隶主失去了的“天堂”,成为一个“守旧术,不知世务”的没落奴隶主阶级顽固派。
 
孟子和孔子一样,也曾带了一大串学生东奔西窜,游说各国,兜售所谓“法先王”的复辟主张,妄图在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内找到他的代理人。他公开反对取消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主张保存“世卿”,“世禄”制度。他咒骂法家是“民贼”,要求严厉镇压。他是儒家中把奴隶制度全面理想化的代表人物,竭力用奴隶社会的“古之制”,对抗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今之道”。他到道齐、魏(梁)、宋、滕等国。只有滕文公同他一起搞过一出短命的复辟丑剧,但最后失败了。其他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听他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当时,秦用商鞅,魏用李悝等法家,进行变革,力量强大了起来。而孟子讲述的什么尧、舜、禹、汤、文武的古道,看不见,摸不着,都是些发了霉的陈货,谁都不相信。就是滕文公的臣下,听了孟子的理论,也起来反对。所以最后,只能同孔子一样回到家乡。但是孟子并不甘心于失败,他和他的学生万章之徒,把自已的反动政治主张写成了一本书,做《孟子》。
 
《孟子》一书集中了孟子的反动思想。孟子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叫做“天人合一”。“天”怎样同“人”合一呢?他说每个人在娘肚子里就有“老天爷给的”善良的本性。这种善性,即做“仁、义”。人只有通过自我修养,“存夜气”才能把这种善性发挥出来。久而久之,人便能知道“天”的意志,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用孟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完全是神秘主义的说教。孟子还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天人合一”的,只有“先知先觉”的奴隶主贵族才能达到,成为天生的历史的主宰;而“小人”(奴隶)是根本不可能保存这种“夜气”的,只能永世被奴役做牛马。因此,他得出一条反动结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就用这种唯心论的先验论所引出的唯心史观,作为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思想武器的。
 
孟子所谓的“人性”一“仁、义”,就是孔子“孝悌”的同义语。在孟子看来,“仁”是“亲亲”,“义”是“敬长”,他把这种巩固奴隶主氏族内部关系的“仁义”推广到国家,就是要人们“忠君”,死心塌地效忠于奴隶主王朝。在国君方面,把“仁义"用到政治上,就是孟子三句不离本行的“仁政”。“仁政”并不是什么君主以仁爱的心肠对待天下人民,而是要把已经挣脱枷锁的奴隶,重新拉到苦难的深渊,实行历史的大倒退。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明白地要把被打破了的“井田制”,重新匡正过来,复辟奴隶制的生产关系。这也就是孟子一生的反动政治目的。
 
孔、孟就是这样一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固分子,是历代一切反动阶级妄想复辟倒退的祖师爷!


\

 
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的反儒学派--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反儒学派。它代表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对维护没落奴隶制的儒家学派进行了批判。
 
墨家的创始人叫墨子。墨子(约公元前478年—前392年),名翟,鲁国人。他出身“贱人”,可能是获得解放的奴隶或下层劳动人民。墨子领导的学派,有严密的组织,他们过着极其刻苦的生活,互相扶助,表现了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友爱。
 
墨子的政治理想是要建立一个“尚贤”、“尚同”的社会。“尚贤”,就是任人唯贤。他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提升)之,无能则下(降免)之”。“尚同”,就是主张各级官吏、直至国君都应该由人民选择“贤者”担任。
 
墨子的“尚贤”思想同孔子的“举贤才”完全不同。孔子的“贤者”,是指能够维护奴隶社会“秩序”的旧贵族。墨子的“贤者”,是指能打破这种社会“秩序”的人才。孔子主张“故旧不遗” (旧贵族要一个不留的任用),而墨子却认为这批“不贤无能”的人应该废弃。孟子攻击墨家说,墨氏主张不管什么人都爱,是不要父母;不要父母,就是禽兽。这正好说明墨子平等的主张击中了儒家的要害。
 
墨子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社会,同儒家在一系列问题上展开了争论。儒家用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来愚弄劳动人民。墨子就用“非命”来反对它。他说,从历史上看,“天命”论是不存在的,因为“天下治乱在于人事不在于天命”。墨子宣传“非命”,实际上就是鼓励奴隶打破迷信,争取自身的解放。当时,奴隶主贵族为了说明自身的高贵,还造出一种“偏鬼论”,说只有贵族死了才能变做“鬼”。墨子认为贵族和奴隶同是人,死了当然同是“鬼”。墨子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偏鬼论”,否定了儒家的等级观念,有它积极的一面,但他肯定了鬼神的存在,就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
 
墨子还针对儒家“仁”的说教,提出了“兼爱”说。墨子认为儒家的“仁”,只是“亲亲为大”,要贵族集团相亲相爱,“尊贤有等”,按血缘的远近分等级,只在“王公大人骨肉之亲”内实行,奴隶和下层劳动者是被排除在外的。墨子的“兼爱”主张,是“爱”无亲疏贵贱的分别,人与人之间“兼相爱,交相利”。它在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这一点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应该指出,墨子的这种主张带有阶级调和的味道。
 
墨子还用朴素的唯物论批判了孔子唯心主义的“正名”思想。“名”是事物的“名称”(概念),“实”是“存在”。孔子认为先有“名称”,然后才有客观“存在”。有了“贵族”的“名”然后才有贵族的“实”。孔子就用这种先验论来维护奴隶制。墨子认为先有“实”,才有“名”。他说瞎子看不见黑和白,并不等于没有黑白存在。
 
墨子的弟子,后期墨家,抛弃了墨子学说中鬼神等消极观念,对儒家的“仁”,“正名”等思想继续进行了批判,并且发表了墨子学说中的积极部分,特别是在唯物论的认识论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以名举实”的思想,认为五官得到的感觉经验:“名”,是认识的开端和基础。而这“名”只有符合于“实”才是正确的。由于墨家不是当时新的生产关系的体现者,所以他们只是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及其思想,而他们所理想的“尚贤”、“尚同”的社会,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

 
维护没落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另一反动学派--道家
 
春秋战国时代,没落奴隶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对当时封建制度的兴起深恶痛绝,为奴隶制的崩溃而感到无限绝望。因此,在他们中间就产生了一种逃避现实,消极厌世,保全生命的道家思想。其主要代表有庄子、“老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宋国人。与孟子同时,但年龄比孟子略小些。他出身于破落贵族,曾在家乡当过管漆园的小官吏,没有干多久就隐居了。庄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反对新兴的社会制度。他曾攻击齐国田成子夺取政权是“窃国”行为,并把他比作盗贼。他主张毁灭各种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人民“愚而朴”,把历史倒退到无知无觉的“浑噩”状态去。
 
有一次,楚威王派人去聘请他做宰相,他拒绝了,说: “你不看见祭祀用的牛吗?给他吃得好好的,打扮得好好的,舒服是舒服,但一旦用它作祭品时,这条牛要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牛,也已经来不及了。我不愿意为国事所束缚,宁愿终身不做官,以图精神上的愉快。”这种消极颓废的情绪说明他站在没落阶级立场,对现实的阶级斗争感到恐俱,悲叹于本阶级的灭亡。
 
他对人的生死问题的看法,也是这样。对生活丧失了一切希望,却又要继续活下去。怎么办?庄子幻想出一种境界:通过去掉知识、忘却自己的存在,能够同万物一样自生自灭。他认为是非、善恶没有客观的标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切是非的争论都是徒劳的。他鼓吹超脱现实,抛弃一切感觉,驰骋在人的心灵世界里,就能达到上述的境界。庄子的思想完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他幻想的忘却是非、爱憎、欲望的境界,其实不过是行尸走肉,苟且偷生,这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绝望的悲哀。
 
老子,又名老聃。据说,是春秋末期人,曾做过周朝的史官,还是孔子的老师。道家把老子捧为自己的开山鼻祖。其实,在老聃时并没有形成道家学派,老聃也没有留下什么著作。《老子》一书(即《道德经》)是战国时代庄子的学说勃兴之后出现的,并非老聃的遗作。因此,老子不能算道家的开山鼻祖。《老子》一书,对庄子以前的道家思想作了总结,并进一步地发挥了“道”的观点。如在二十五章里说:有一混沌的东西,先天地而生,无声无形,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不断地循环运行。它是万物生成的根本,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就称它做“道”。老子把“道”说成是世界之先,万物产生的根本,是一种独立地存在着、循环的运动而不改变它的本身的精神的东西。可见,《老子》里的“道”并不是什么无神论的思想,而是宇宙间的一种绝对精神,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由于当时社会的急剧变革,原来居于高贵地位的人,突然降到贫贱了,没落贵族从自身地位的降落出发,看到了事物对立双方的变化,在《老子》一书里也反映了一些事物变化和矛盾对立的朴素辩证观念。如:“有-无,贵-贱,福-祸,刚强-柔弱”等等。但是,其又认为“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命曰常。” (第十六章)这就是说世界万物的“静”是绝对的,必然的,而“动”则是相对的偶然的;万物虽然在变化,但不是不断地前进,而是不断地后退,最后回到原来静止的状态。


\

 
这种哲学思想,反映在社会观上也是极端倒退的。它主张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没有兵戈之争,船和车都用不着,机械也用不着。邻国之间,虽然鸡鸣犬叫的声音互相可以听到,但是老死也不必往来。这实际上就是要社会重新回复到西周或西周以前的那种“大国七十里,小国三十里”,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奴隶制独立小王国的状态。可见,道家学说是麻痹和磨灭劳动人民斗争意志,阻碍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反动学说。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