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世界历史

屈辱的《排华法案》:第一次立法禁止进入美国

发布时间:2016-08-10 来源:人民网作者:

  华工成为“阶级斗争”的第一靶子

   等到1870年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甫一修建完毕,为北美近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华工群体,就成为美国“阶级斗争”的第一靶子。

   187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一片萧条之中,极能吃苦忍耐的华工,通过不断压低工资,仍能保留工作岗位。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工作的白人劳工对华工的仇视更加刻骨铭心,理由也很简单,抢人饭碗不就是夺人生计?那些因种种原因无法雇佣廉价华工的企业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打击下,也开始加入排华的大合唱中。

   同时,排华潮流与美国两党间的斗争也密不可分。共和党在南北战争后威信一落千丈,民主党的势力逐渐恢复,至1876年大选前夕与共和党力量势均力敌。两大党都意识到入主白宫的关键在于谁能拥有多数工人的选票,均相信“利用华人问题做文章是政治上取得成功的捷径”,于是竞相排华以捞取工人选票。据不完全统计,从1852年到1882年,地方性的反华立法及司法决定就有二十多个,华人问题“不再是一个加州问题,而是整个美国问题”。

   1879年,在排华势力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十五旅客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抵达美国的船只,每次所载的中国旅客不得超过15 名。当时的清政府向白宫提交了严重抗议。白宫也认为此法案不利于美中贸易及美中关系,最终,总统海斯以违反美国宪法和《蒲安臣条约》为由否决了此项法案。

   尽管这次排华立法被政府压制下去,但各地的排华局势却越演越烈。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旧金山,几乎成为“热战战场”。白人持械围攻唐人街,局势发展到政府不得不召集警察,动员“民团”以供自卫,甚至还派遣了海军军舰才将骚乱强行镇压。

   面对如此汹涌的民意,围绕华工的政治分歧令白宫如坐针毡。政治是一场搏斗和妥协的游戏,海斯总统设法通过外交努力,以修改《蒲安臣条约》的方式,企图在双方的诉求中达成一种平衡。1880 年11 月17日《安吉尔条约》应运而生。清政府做出重大让步,“同意美国政府对中国移民进行规范、限制或暂缓引进”,这一条约实际上也为美国立法排华扫清了道路。

   《安吉尔条约》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联邦政府的排华立法已被撕开一个豁口,提前嗅出风向的美国工业界赶在国门关闭之前大力吸纳华工。这也是为什么在排华法案正式通过的1882年,华人入境人数竟达到了创纪录的3.95万人。

   第一次立法禁止一个种族进入美国

   经过两年多的政治博弈,1882年,美国国会受理了共和党参议员约翰·米勒提交的排华法案,为此国会也作了激烈辩论。

   主张排华者的主要依据是:华人有诸多的恶习和偏见,在生活上不可能美国化,也不可能接受美国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之上的伦理道德标准;华工的大量涌入,造成了同美国工人抢饭碗的紧张态势,且华人往往把钱和金子寄回家乡,不会留在美国。反对排华者的理由则是:排华违背了中美《蒲安臣条约》中的自由移民政策,而且违背了美利坚合众国“自由平等”的立国原则。最终,双方拉锯战的结果是,排华主义获得了国会多数票的支持,于当年5月6日通过了两院的表决。

   这份排华法案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是: 一、10年内禁止华工进入美国。如私运华工入境,每私运一人,船主将被处以最高500美元的罚款和1年监禁;二、非劳工的华人入境,须持有经美国驻华领事查验和签名盖章的英文护照。但美国税关人员有权在海关检查并拒绝持证人入境;三、不准中国人取得美国国籍;四、非法入境的中国人驱逐出境。

   这份法案直接创造了两项美国纪录:第一次立法禁止一个种族进入美国,第一次立法排斥一个种族加入美国国籍。中国人成为不能向美国自由移民的惟一民族群体。就这样,美国排华始于民间,而最后成于政府,堪称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

 

   当排华法案提交给美国国会时,李鸿章闻讯,立即派遣郑藻如到美国递交抗议书,认为这一法案严重违背了《安吉尔条约》。但弱国无外交,抗议无效,最终只是法案的有效期,由最初的20年改为10年,中方提出的其他意见均未被采纳。188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一项修正案,这份《排华法案》的升级版,进一步加强了对法案生效前入境华工的驱逐,并将《排华法案》推行适用于一切华人、包括已经获得第三国国籍的华人。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