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世界历史

基督教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06 来源:工农兵大道 作者:工农兵学习组

\
 


恩格斯指出:"要根据宗教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对基督教更是这样"。那么,基督教是如何起源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呢?
\

 
罗马共和末期,广大奴隶曾一再发动起义,反抗元老贵族的反动统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大起义。这些起义给了罗马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但是最后都失败了。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结束了罗马共和时期,建立了罗马帝国。皇帝集大权于一身,依靠一支庞大的军队和完备的官僚系统,严密控制意大利本土及各个行省。整个罗马帝国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广大奴隶身上。屋大维就曾三令五申,要对奴隶实行严刑峻法,例如,奴隶杀死主人,凡与"凶手"同住一处的所有奴隶均处死刑;禁止释放三十岁以下的奴隶,等等。屋大维还承认:"我捕捉了三万名从主人那里逃脱出来,拿起武器反对国家的奴隶,然后把它们交还原主处死。”
 
\


各地奴隶不断举行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公元66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满罗马总督的残暴统治,发动起义,一举消灭了耶路撒冷的罗马驻军。罗马皇帝调兵遣将,前往镇压。起义者经过四年的英勇战斗,不幸失败。罗马军队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后,将被俘的起义者全都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致于"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钉人"。除死难者外,耶路撒冷居民被卖为奴隶的达七万人。在小亚细亚等地,同样爆发过奴隶起义,结果也都失败了。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天是黑沉沉的天,地是黑沉沉的地,奴隶革命暂时处于低潮。
 
罗马帝国所实行的高压政策,使得在部分城市贫民及奴隶中间,滋长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他们不满现实,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就希图从宗教领域里寻求解脱。基督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早在基督教产生之前,犹太教就流行于巴勒斯坦一带了。犹太教是一神教,笃信所谓"救世主"。它预言上帝的儿子"救世主"将要降临人间,拯救被奴役的人民免于苦难,等等。基督教正是吸收了犹太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的。
 
耶稣是传说中的基督教的创始人。据说,耶稣是犹太人,生于耶路撒冷附近。他说自己就是犹太人早先预言的"救世主"。他教人忍受现世的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而富人、剥削者要入天堂则比"骆驼(一说大绳)穿过针孔还难"。这种对富人的谴责和诅咒,对当时的被压迫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传说还谈到,耶稣在巴勒斯坦的传教活动引起了罗马总督和犹太上层分子的恐慌,于是他们就把耶稣逮捕起来,钉死在十字架上。数天之后,耶稣"复活"升天了,并说他将来还会来到人间,拯救人类云云。耶稣被他的信徒奉为"救世主"(希伯来语读音为"弥赛亚",古希腊语读作"基督",所以通常称耶稣•基督。)后来,基督教徒把上述传说和所谓耶稣的其他言行用文字记录下来,编成《新约全书》,并把《新约全书》和犹太教的《旧约全书》一并作为基督教的"圣经"。同时,基督教徒还以十字架来作为信仰的标志。
 
但是,历史上并未存在过耶稣这么一个人,更没有什么死而复活的"奇迹",耶稣只不过是一个人格化的神而已。
 
基督教吸收教徒不分种族,所以,很快从巴勒斯坦传播到叙利亚、小亚细亚、埃及,不久又传播到罗马帝国的西半部。起初,入教者多为城市贫民及奴隶,即处于罗马社会最底层的人。教徒组成基督教公社,平等互助,实行共餐,经常举行秘密的宗教仪式。公社的管理人员有长老、助祭等。
 
\


那个时期,罗马帝国的统治阶级,对早期基督教持敌视态度。公元64年,罗马城内发生一次大火灾,皇帝尼禄诿罪于基督教徒,大加杀戮。从这时起,至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时期(284一305年),迫害基督教徒的事件不断发生。戴克里先还下令焚毁教堂,用严刑峻法来胁迫基督教徒放弃他们的信仰。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消灭基督教,相反,基督教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至公元四世纪初,基督教的势力已经遍及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教徒的人数约占到罗马帝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尽管基督教同情城市贫民及奴隶的悲惨处境,宣传平等思想,预言罗马帝国必将灭亡。但是,基督教不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罗马帝国的统治,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如恩格斯指出的:基督教"希望在彼岸世界,在天国,在死后的永生里,在据说不久必将到来的'千年王国'里实现社会改造,而不是在这个世界里"。很明显,这种寄希望于来世的说教,对于劳动人民来说只能起到一种麻痹作用。
 
早期基督教还公开宣扬人性论和阶级调和论,要被压迫阶级忍耐服从,苟且偷生,说什么,"恨你们的要待他好,诅咒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有人打你的左脸,连右脸也送上去。有人夺你的外衣,连内衣也由他拿去。”世界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基督教撇开人类社会的阶级性,抹煞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侈谈什么"爱仇敌",这只会麻痹奴隶的革命斗志,而于奴隶主阶级有利。
 
公元三世纪时,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经济衰退,战乱频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争斗激烈。于是,一些富人,乃至帝国的官吏,在彷徨徘徊之中,也纷纷钻进基督教里来,寻求所谓"解脱",而且,这些人逐渐占据了教会中的主要圣职。
 
罗马统治阶级考虑到基督教教义和教徒成分的变化,自戴克里先以后,一反过去迫害基督教的做法,转而采取怀柔利用的政策。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为了更有效地操纵和利用基督教,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集宗教会议。按照统治阶级的意愿,会议确定了基督教的正宗教义和教会组织。公元四世纪末,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免除了教会的捐税及教会人员的兵役负担,还赋予教会以相当大的行政权限。至此,基督教完全沦为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了。
 
\


但是,基督教扑灭不了奴隶革命的烈火,挽救不了罗马奴隶制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公元395年,处于内外交困中的罗马帝国,终于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接着,基督教也在实际上分为东正教和天主教两大支。东正教辖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条克和耶路撒冷四个大主教区,每个大主教区由大主教一人主持。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区设在帝国都城,位置显要,因此君士坦丁堡大主教逐渐取得对其他大主教的领导地位,成为东正教的领袖。整个西罗马帝国是一个大主教区﹣罗马大主教区,罗马大主教自公元四世纪起自称教皇,是罗马天主教的领袖。东正教与天主教正式分裂是在1054年,史称"东西教会大分裂"。
 
马克思深刻揭露说:"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曾为古代奴隶制进行过辩护,也曾把中世纪的农奴制吹得天花乱坠,必要的时候,虽然装出几分怜悯的表情,也还可以为无产阶级遭受压迫进行辩解。”基督教不仅曾经作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而且为历代剥削阶级所利用,直到现在也还是麻醉人民革命意志的精神鸦片!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