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世界历史

美国是如何将这位的总统逼上绝路

发布时间:2023-07-06 来源:百家号作者:地史馆

\
 

在1965年时,林登·约翰逊总统曾引其前任肯尼迪的话,提到“美国在西半球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出现第二个古巴”。众所周知,古巴革命以来,拉美已不再是美国平静的后院,苏联外交部和克格勃中也第一次有了专门的拉美事务司。

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拉美可谓是软硬兼施,一方面努力剿灭各国游击队力量,打击左翼政治势力;另一方面借实施“争取进步联盟”之机,扶持一批亲美政权上台,身处美国后花园的智利,自然难逃魔爪。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西临太平洋,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由于独特的地形,给智利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铜矿和硝石矿。和中国青海省差不多大的智利,是世界第一大铜矿生产国,第二大锂矿生产国,第一大铼生产国,第三大钼生产国,第七大银生产国。但是,如此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没有使智利向澳大利亚那样走向富裕,因为这些矿产大都掌握在外国财团和私人资本家手中,尤其是美国。


 

\

 

自门罗宣言以来,美国把拉美视为自己的后花园,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资本大规模进入智利,并很快控制了许多关键产业,尤其是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后,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大量资本涌入智利,控制了智利铜矿产业的80%、钢铁、金属和化工产业的60%、冶金、机械制造、石油生产和运输产业的50%,以及自动化装配、制药和烟草产业的100%。

 

为了维护这些利益,美国在智利扶植培养买办阶级,与右翼党派、政客组成特殊利益集团。例如智利前总统冈萨雷斯,最开始是个激进党的左派人士,1946年当选总统后,支持农民协会,并邀请共产党人入阁,但很快遭到美国资本及其附庸的围堵,识时务的冈萨雷斯转身投入美帝麾下,推出《保卫民主法》,逮捕共产党人,镇压罢工和民主运动。1952年,冈萨雷斯卸任总统后,立即出任美国广播公司智利分公司总经理,迅速成为智利首屈一指的大富商。
 

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就有人为了国家牺牲自己,这个人就是萨尔瓦多·阿连德·戈森斯。
 

 

阿连德出生于智利一个中产家庭,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常年在智利全国各地奔波,因此,少年时代的阿连德目睹了智利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劳资矛盾此起彼伏,逐渐产生了改变不合理社会现状的想法。中学期间,阿连德结识了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胡安·德马尔契,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在1933年组建智利社会党,领导智利的民主社会主义革命。
 

1958年,阿连德参加总统选举,他号召对经济进行激进式改革,没收美资铜矿公司,用国有化方式改造银行业,重新分配土地,中止与美国的密切关系,重点发展与拉美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在这次选举之中,阿连德获得35.3万张票,仅仅以3.4万张负于获胜者亚历山德里·罗德里格斯。考虑到1952年阿连德首次参选仅得到6%的选票,这种惊人的进步,暗示着智利左翼政治力量在飞速地赢得普通民众的支持。
 

因此,这次选举使得美国外交界大为恐慌。从那时起,白宫就把阻止以阿连德为首的左翼势力当政,作为对智利外交最重要目标。在1960年,时任美国驻智利大使的沃尔特·豪也在发往华盛顿的信件里提到,智利政局正朝着对美国不利的方向发展。
 

 

为了阻止智利左翼政治家赢得下一轮总统选举,美国方面也必须重新规划对智利的外交政策。于是,沃尔特·豪提议,美国阻止阿连德上台的最好方式是大力支持智利各种右翼党派,并迅速得到了白宫采纳。
 

到了1963年初,美国更是在《关于智利问题的政策与行动纲领的指导性文件》中提到,智利有着成熟的民主政治和强大的中产阶级,是拉美民主制度的榜样,一旦该国落入共产主义者手中,将会对南美产生极坏的影响。
 

 

于是,此份文件正式拉开美国干涉1964年智利总统选举的序幕。
 

1964年智利总统的再次选举,不仅事关未来六年智利政局走向,而且还关系到“争取进步联盟”在拉美的命运,使得美国十分重视。为了斩断阿连德的总统梦想,美国开始了大规模援助基民党行动,从经济和舆论两方面支持基民党候选人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将其送进莫内达宫。
 

 

而且,为了体现白宫的友好态度,早在1962年﹐美国就通过第三国渠道,给基民党拨出18万美元。在弗雷的竞选活动中,美国更是斥巨资300万美元进行资助,这些资金基本占据了基民党全部竞选开支的一半以上。
 

在竞选期间,美国大使馆更是展开大范围的宣传活动,为弗雷造势。为了减少阿连德的民意支持,中情局还展开了针对阿连德的诋毁宣传。他们甚至耸人听闻地提到:阿连德上台后将全面依附莫斯科,智利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成为苏联新的卫星国,智利民主制度也将彻底终结。
 

 

除此之外,该年度3月份爆发的“库里科补选事件”,使得激进党的立场开始动摇。美国大使馆迅速会晤该党要人,承诺只要不加入阿连德阵营,就能得到一定的犒赏。此举也顺利的阻止了激进党倒向左派阵营,分流了阿连德的部分选票。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大选期间与智利军方保持了紧密合作,既援助了一些武器,也明确地向军方表明了态度,即美国并不欢迎阿连德当选。于是,当选举结果揭晓时,毫不意外的,弗雷顺利赢得56.1%的选票,阿连德的得票率仅为38.9% 。
 

 

白宫成功地斩断了阿连德的总统梦想,达到预期目的。约翰逊总统对于弗雷的上台更是大加赞赏,甚至谈到:“弗雷的当选证明民主在智利乃至西半球仍有着强大生命力,我感到美洲的前途一片光明。”
 

弗雷当政以后,美国为了确保基民党能顺利实施各项改革政策,以此削弱阿连德的民众基础,防止其东山再起,并没有中断对智利的慷慨援助。美国更是在“争取进步联盟”的框架下,向智利提供了高达10亿美元的资助。
 

 

此外,由于弗雷上台之初,智利还有高达7.2亿美元的外债,这些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基民党推进改革的巨大阻碍。为此,美国出面召开了解决智利债务问题的巴黎会议,成功使得各个债权国同意减免智利70%的债务,而剩下的30% 偿还利率将不变。
 

因此,在美国的众多措施帮助下,弗雷卸下沉重包袱,轻装上阵推进智利的改革步伐。
 

 

然而,世事难料。从实施效果看,弗雷政府的改革成果差强人意,基民党仍然饱受内部分裂之苦。1970年的智利总统选举,基民党候选人以惨败收场。美国费尽心机防范的阿连德反而赢得了多数选票。
 

美国的援助既没有巩固基民党的政治地位,也未能防止智利左翼政治势力的坐大,这一时期美国对智利外交以失败告终。
 

 

1970年,萨尔瓦多·阿连德终于赢得了智利总统大选,左翼政党联盟“人民团结阵线”上台执政。
 

阿连德当政之后,便开始了在遵守宪法和现存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国有化改革,实施收入再分配计划,废除大庄园制,建立一院制立法机构,发动民众参与经济管理和政治决策,奉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在与美国的关系处理中,尽管阿连德上台之初就提出了“健全的现实主义”外交路线,并反复强调要维持对美国的友好关系。但是,尼克松政府并没有接受阿连德政府投来的橄榄枝。
 

其实,自古巴革命以来,尼克松一直不遗余力地攻击当时的美国政府反共不力,致使古巴最终倒向了苏联怀抱。但令他感到难堪的是,在自己任期内,拉美即将诞生第二个共产主义政府。因此,就算为了维护自己政治声誉,尼克松政府也必须铲除阿连德。
 

 

此外,阿连德政府的改革也触犯了美国想要拉美国家“避免被共产主义控制”目的,进一步讲即为损害了“美国和智利垄断资本的利益”,而这是美国“生死攸关的利益”,因此,尼克松政府并不会妥协。
 

由于无法阻止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而且不能直接使用武力,尼克松政府便决定采取“平静而得体”的政策来遏制阿连德政权。
 

 

其中,“平静而得体”政策指的是:在无法使用武力阻止阿连德成为总统的情况下,美国表面上对他的上台反应平静,与其打交道时也按照国际惯例,并且不让人看出美国政府对他有任何不满的痕迹。
 

而在这背后,美国则利用各种软进攻手段,竭尽全力对阿连德政权施压,想尽办法逼迫其垮台,无论后者对美国采取何种态度。尼克松本人甚至计划着利用阿连德管理下的智利来消耗乃至拖死苏联的想法。
 

 

首先,尼克松政府在政治领域对阿连德政权开展的敌对行动在两条战线上展开。第一条为外交上的围堵,即依托联合国、美洲国家组织及其他外交平台孤立智利。第二条则是针对智利内部政治事务的秘密行动。
 

美国在针对智利的内部活动中,集中在资助反对势力、干涉智利日常选举,以及削弱、分裂执政党等领域,这些行为几乎占据了尼克松政府对阿连德政权政治方面敌对操作的绝大部分内容。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美国相关行动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士气低落并面临生存困境的智利反对派坚定信心活动下去,并能够逐步团结起来与阿连德所属的执政党联盟人民团结阵线对抗。
 

而在经济方面,虽然在人民团结阵线政府上台之初,智利经济形势并不好,但是美国自身对智利经济影响的手段有限,一到两年的短期的制裁措施并不能起多大作用。尽管如此,美方还是尽可能利用各种手段和机会,对智利经济施加压力。
 

 

其中一条美国的既定政策便是,无论在经济关系上是否会和智利产生直接纠纷,在金融信贷上遏制阿连德。比如在阿连德未正式就任之前,美方就以各种理由拖延美洲开发银行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对智利的新贷款,还决定让进出口银行不停止但减少对智利的贷款和担保。这些政策也一直延续到阿连德政权被颠覆,除了个别特例。
 

在军事上,美国还时刻监测着智利军方对于阿连德政权的态度。尽管尼克松政府对智利军方在1970总统大选中的行为极为不满,但还是寄希望未来能在反对阿连德的活动中起作用,同时还借助军事议题打击阿连德。
 

 

在美国的种种行为下,在经过1971年的短暂辉煌后,阿连德政权在1972年开始走下坡路。国家的经济形势恶化,政局也出现了不利于他的变化。到了1972年9月底,反对派甚至开始考虑联合制造社会混乱与分裂,以便达到迫使军队推翻政府或者至少使阿连德的改革陷入停滞这一目的。
 

1973年9月,皮诺切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阿连德以身殉职,智利通往“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以失败告终。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