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苏东研究

纪念列宁同志逝世一百周年:斗争的意义和让口号鲜活起来的那些品质

发布时间:2024-01-22 来源:红色工农II 作者:新风

\
 

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是列宁同志逝世的一百周年,在此我们隆重地对列宁同志进行缅怀和悼念。
 
在列宁同志的时代,也就是距离我们一百多年前,三万多个日夜的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经由发展已上升到了帝国主义的阶段,各国的阶级矛盾、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利益集团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矛盾,都在日渐地增长,情势没有了缓和的余地,世界来到了火山口之上。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左派群体和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虽然缺乏成功的经验(巴黎公社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坚定的人们依旧渴望着一场胜利的到来,并为之不断地努力。
 
因为这场亘古未有的胜利将不单单是实质性的,也是象征性的、启发性的,这场胜利将为全世界的被压迫者和穷苦百姓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他们摆脱压迫,真正地像人一样去活着,而不是世世代代地当少数人的奴隶,始终活在无尽的苦难之中。
 
是的,在那时,劳动者们已经等了太久了,等了几百年,几千年,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哪个不是阶级社会?哪个不是少数人骑在多数人头上的社会?
 
虽然随着生产力的客观发展,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这种极为缓慢且不平均的进步,难道真的就能让人们脱离苦海吗?
 
让一些养尊处优的上等人来回答,他们会充满安抚性地告诉你,是的,这样是可以的,现在经济还有待进一步增长,我们只能先“稍微”地让多数人“辛苦一下”,但随着财富的泉源充分涌流,每个人都将变得富裕,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平等的现象一定会逐渐地、彻底地消失,届时,每个人都将获得自由和幸福,这将多么地令人感动呀。
 
真的吗?可预见的将来,具体是要多少年呢?从奴隶社会到现在,我们走了几千年。而这几千年,对于一些“冷静、客观且衣食无忧”的人来说,只是所谓的、宏大的、代表历史进程的数字,他们大胆地推断,以后,人类会更进步、更伟大、未来的社会将更发展,当然了,从现在到未来,又是一段新的数字,可是在数字之下的呢?又是什么呢?


\

 
是广大劳动者所遭受的无尽苦难与压迫,是一代又一代的多数人,永远地忍受折磨,永远地累死累活,永远地看不到希望,永远永远屈辱地、痛苦地活在大山的重压之下!
 
从奴隶社会到资本社会,阶级社会的结构就没有变过!最下层的人永远是最下等的人,最下等的人永远没有资格对生活哪怕有一丁丁点的希望。如果上帝把头伸入他们的生活中,他最后只能发现自己的眼前充斥着铺天盖地的黑暗。
 
让体面人们一天进行体力劳动十几个,乃至几个小时,他们都会充满抱怨地说自己受不了,可是穷苦百姓呢,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一生,而他们已经任劳任怨地工作了几千年了。
 
伟大人物的征服与创造、上流人士赖以自矜的高端生活,风流文人们嘴里的宏大叙事,哪一个脱离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工蚁”还能独自存在呢?
 
从奴隶到贫农再到工人,穷苦大众的名字和身份总是在变,可是他们的地位却没有变,他们为他们的主人创造了一切,可到头来不单要过着仅仅“只能使这一代奴隶进行再生产”的地狱般的生活,就连在历史记载里,他们也始终处于一个籍籍无名的地位,永远是伟大下面的注脚和数字。
 
几千年了,现在体面人们告诉他们,为了进步,为了人类,为了种种云里雾里的东西,我们将要再干许多的年岁,但这一切都将是值得的。
 
放屁!难道真的要像愚昧的信徒一样,把整个一生的岁月都投入到最终可能连是真是假都不知道的目标里吗?
 
难道最值得重视的不是人的生活,人的喜乐,人的自由吗?为什么要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把最重要的东西都置之度外,都放到最次要的地位上(况且少数人丝毫不出力),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实际上,最重要的永远是过程,而目标则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过程,那么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老爷们,“没能发现”这一切,他们豪迈地说道,如果大方向不对我们再改回来嘛。但是这一改,在他们历史的过程中,是的,不过只是一个新的几十年,一个新的很短暂的数字,但这几十年间的苦痛与血汗呢,难道这不是从生到死伴随多数人的吗?
 
我们再翻回来看吧,就算真的把生产力达到了极高的地步,如果还保持着一个阶级的社会,那将会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答案不言自明,多出来的东西少数人继续掌握,无产阶级也许光景好的时候会稍微分一点点人家抹嘴时掉下来的残渣,而光景不好的时候,这些残渣也会被他们的狗腿子抢食殆尽。富者恒富,穷者,也不必说了。
 
劳动者等了太久了,老百姓等了太久了,尽管没有胜利的经验,也要去创造一场胜利,因为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来说,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而是做不做。
 
哪怕口头说的再好听,不做,也就丝毫意义没有。提上日程的人永远都在“提上日程”,行动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

 
这就是列宁看到的,这也就是列宁所想的,不是因为具有神人般的聪明才智,列宁才是列宁,先锋队才是先锋队,而是他们为了人民,为了改变这几千年来从未改变的现状,敢为天下先,列宁才成为了列宁,先锋队才成为了先锋队。
 
而在列宁之后,也一定会有无数新的列宁继承列宁的遗志,列宁会永远年轻,这不单单是理论上的,也是实践和精神上的,其代表无产阶级及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的人们永远为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渴望与信念,和将其付诸行动的强大动力。
 
接下来的事,我们也就都知道了,列宁也本可以也当一个体面人,而他却主动离开了这条舒服的道路,顺着马克思和其他前人的足迹,列宁明晰了自己的目标:奉献力量,把解放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的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面上。
 
于是他广泛学习、积极开展实践工作,创办火星报,一步一步地将沙俄境内分散的进步知识分子和劳苦大众整合起来,形成了布尔什维克的政D。
 
马克思说过,社会主义GM首先会在发达国家发生,这句话事实上并没有什么错,只是看如何理解GM,在列宁的时代,一些左派把马克思说的GM简单地等同于夺Q,而不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全面变革,所以就为他们后来消极等待,乃至否认落后国家能够先发产生无产阶级运动并胜利的可能性张本。
 
而在二月GM胜利后,同类的倾向也同样在布尔什维克党内蔓延着。在1917年3月31日在彼得堡委员会会议上,有人这样发言:
 
“我们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了?没有。……这个时期将会到来,推迟他对我们有利。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够”
眼见着GM即将走向妥协,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列宁回来了,一些庸俗的资产阶级日后把这个情景描述为列车带着比鼠疫还强大的病毒回到了俄国。我们不是英雄史观的拥护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列宁起到的作用确实是无可替代的。
 
面对着充满妥协和迷茫的队伍,刚回国的列宁没有退缩,1917年4月3日晚,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在4月4日的会上,列宁就宣读了自己准备的书面材料,即《四月提纲》。
 
2.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刚刚觉醒过来参加政治生活的极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中进行党的工作时必须善于适应这种特殊条件。 
 
    ———《四月提纲》又名《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而紧接着,在回国到11月十月革命(俄历十月)前的这段日子里,列宁一直在不停地工作,写作大量的理论文章,马不停蹄地参与组织活动,为布尔什维克彻底指明了工人武装夺Q的方向,确定了接下来的路线和行动,把本来迟疑不前的D真正向着GM动员起来了!
 
(当然,并不是列宁回去一说,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相反,绝大多数的同志在一开始都持反对的意见,哪怕是对于列宁自己来说,他的这种转变也代表着他对自己之前所持的GM阶段论的否定,而这也是列宁的过人之处,能够时刻根据实际情况保持着灵活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在后来,列宁坚持不懈地不断地和其他同志辩论自己的想法,并最终得到了多数的支持。)


\

 
就这样,十月革命爆发,并最终胜利,而那个时代似乎离我们很远,很多东西在当下都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但事实上,很多东西也都还是没变的。
 
在列宁逝世一百周年的这个历史时刻,很多地区的形势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场全球性的疫情给资本主义的灭亡按下了加速键,以美国霸权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旧帝国主义秩序正随着一场场战争和冲突的爆发而不断崩解。以俄罗斯寡头为代表的新的帝国主义集团正在上升,并已经开始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在战场上或将要在战场上付诸以实际行动,而巴以冲突又进一步撕开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虚伪的遮羞布,这一切让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愈演愈烈断难回头。
 
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每个具体的劳动者都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冲突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让大家明白只有彻底的变革,才有可能在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


\
\

 
现在,在2024年1月21日,在列宁同志逝世一百周年的这一天,局势就像那个时代一样,而正义的人们又将何去何从?
 
而列宁同志曾经说过,不是战争引发GM,就是GM阻止战争。
 
盼望着列宁同志起死回生来领导GM,是对自身能动性的否定,是把主动权白白让与他人。在当下这个时代,年轻的列宁不正是行动中的马列主义者吗?(同时,我们还要记住,时代的变革,阶级运动的发展,并不是以伟大人物作为主导,伟大人物只是加强了这种力量,推动了这种趋势发展,其根还是在人民,要与人民紧密结合。不要抱着天使下凡拯救世间的心态,这种想法态度上不对,在实际的力量分析里也显得极为幼稚和可笑,更重要的是,这种心态可能会对实践进程造成极大的破坏。)
 
坚定、务实、灵活、创新,还有他们那个时代没有但这个时代已有的极为丰富和较为成功的经验宝库和理论宝库,这是列宁同志和那个时代的同志们留下的遗产,只有确确实实地继承这些遗产,口号才会超脱出口号的范围,真正鲜活起来。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