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主席研究

毛泽东解决农村问题的科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11-28 来源:毛思想研究作者:铁穆臻

\
 


摘要: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其中,对于农村的解决,毛泽东有很多极其科学的相关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特别强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要坚持农村的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真正通过合作互助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弱势群体保障、粮食增产等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不仅提到了农村合作互助对于农民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必须充分的发展农村的科学技术、扩大农村和城市的商品交换,推动农村的技术进步、工业产品推广;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就提出尽可能缩小剪刀差、尽可能做到统筹兼顾、注意多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后来,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坚持“农轻重”次序的思想,以及农村自主实现工业化的思想。毛泽东的这些科学思想,是科学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宝贵指南。
 
关键词:农村;农民;合作社;农业;工业


\

 
一、以合作社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思想
 
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就提出了通过开展农村的合作社运动保障农民生活、解决中间商对农民盘剥的相关思想。之后,毛泽东特别指出,通过农会的统一的组织领导,比较成功的解决了农村“修道路,修塘坝”的问题[1]。可见在这时,毛泽东就有关于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农民的合作互助解决农民生活问题的科学思想。
 
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之中为工农武装革命事业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毛泽东领导开展了大规模的根据地经济建设,并发展了他关于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相关思想。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农村合作互助对于生产力发展、劳动力和生产工具广泛而充分使用的重要性。所以,毛泽东说:“组织犁牛合作社,动员一切无牛人家自动地合股买牛共同使用,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2]。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翼势力的封锁包围,毛泽东领导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极其清晰的论述了只有通过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实现农民共同富裕问题的道理。毛泽东在《组织起来》特别强调:“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3]。
 
上述内容可见——第一,毛泽东深刻指出了旧中国数千年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农民小生产者分散经营的个体经济; 第二,毛泽东清晰明确的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发展农村的集体经济,只有农村的集体经济才能使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三大战役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毛泽东就科学的规划了农村发展的前途,提出了必须引导分散的小农经济实现合作化、集体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强调,对于小农经济,“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4],不然就无法使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的这一思想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得到了比较迅速的贯彻。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毛泽东极其重视农村的合作化进程问题,他将农村合作化视为“一件大事”,并不断地强调只有实现农村的合作化,才能保障贫苦农民的生活、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毛泽东特别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5]。毛泽东特别指出,如果实行分散的小农经济,农村的两极分化就会快得很,这是严重不利于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的。于是,只有把农民通过集体合作社组织起来,才能“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6]。
 
综上所述,毛泽东关于“通过农村合作化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农民共同富裕、农村水利建设问题、农村交通设施建设问题”,有一系列科学的论述。毛泽东科学指出:只有通过农村合作化的方式走好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中国农村问题。
 
二、重视发展农村农业、调整工农业次序和注意提高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科学思想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极其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重视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长期过于重视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苏联工农业比例极其不平衡。毛泽东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农业方面的严重教训,在《论十大关系》就提出了关于重视农业发展、适当的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科学论断。
 
毛泽东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工农业关系,科学的指出——从长远来看,只有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才有利于更好的发展重工业。在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要坚持工农业并举的方针。毛泽东深知,多发展农业,也更利于多发展工业。他提到,真的想发展工业的话,“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7]。
 
毛泽东认为,发展农业,就要坚持“以粮为纲”,多发展粮食,这样也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在《论十大关系》,毛泽东就特别提到了必须科学的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必须注意缩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剪刀差、注意保障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毛泽东批评了苏联对农民剥夺很多的政策。他把苏联过度剥夺农民的政策形象的比喻为“让母鸡下蛋,却不给母鸡吃米;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儿吃草”。吸取苏联的严重教训,毛泽东特别指出:我们中国统购农产品必须要按照正常的价格,逐步的适当增长收购的价格,使农民不仅不吃亏而且不断获利。同时,我们要注意给农民适当的粮食补贴[8]。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工作会议的讲话之中,更加清晰的强调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毛泽东认为——首先,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民的吃饭问题,而且关系到城市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生活有充分保障,农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其次,农业也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只有发展好农业,才有利于轻工业的发展。之后,毛泽东特别指出——当时农业产品也是我们用来出口国外换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重工业设备的重要产品[9]。可见,毛泽东坚持充分的发挥农业的作用,实现农业对轻工业、重工业、对外贸易的有效支援。
 
在庐山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更加深化了他关于“工农业并举”的思想,他不仅坚持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而且提出了“农轻重”的发展次序。毛泽东强调:“过去安排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现在是否提农、轻、重?要把农、轻、重的关系研究一下”[10]。可见,毛泽东对农业的发展重视程度也是不断地深化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丰富,毛泽东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农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的科学论断,包括“工农业并举”、“充分利用农业支援工业和扩大对外贸易”、“坚持农轻重次序”等一系列内容。
 
三、加强农村技术发展和工业发展、解决城乡差距的科学思想
 
毛泽东很早就极其重视发展农村技术水平、在农村推广工业产品、实现农村工业化、解决城乡差距的相关问题。在“农业十七条”中,毛泽东就特别强调了推动农村技术进步、在农村推广先进的工业技术的问题,希望乡和合作社建立好大型的电话网[11]。
 
毛泽东特别强调——只有搞好农村的合作化,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村才能集中资金,才能买得起工业产品。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科学的指出——农村是重工业的市场,要大力发展农村和城市的商品交换,使农村大量购买工业产品,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提高农村的现代化程度。毛泽东讲:“化学肥料,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部分的电力、煤炭、石油,是供应农村的,铁路、公路和大型水利工程,也都为农业服务”[12]。可见,毛泽东极其重视农村的技术进步问题。
 
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之中,毛泽东也提到了关于发展工业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相关问题。毛泽东强调:“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13]。这不仅是毛泽东对于农业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全国的号召。
 
在郑州会议的讲话中,毛泽东特别提到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力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商品交换、大力发展工农业产品之间交换的问题[14]。毛泽东强调: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在发展城乡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也就扩大了农村的工业社会的运用规模,发展了农村的技术水平。工业品卖给农村,无疑也可以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提高农村的机械化、工业化程度。
 
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特别强调:“在农业区,我们也要搞工业”[15]。毛泽东创造性的指出——可以以农村的集体组织为载体,集中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办农村自己的工业,实现乡村的自主工业化。这一伟大思想,在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极其独特的重大贡献。
 
毛泽东极其重视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了科学的战略规划,提出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文化、国防的现代化[16]。毛泽东也亲自带领中国人民实践着他的这一伟大战略。到1976年,中国已经拥有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的技术也大大进步。
 
后来,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毛泽东也特别强调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以及充分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调动地方积极性的问题。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为了农业机械化,多产农林牧副渔等品类,要为地方争一部分机械制造权”[17]。
 
综上所述,毛泽东极其重视农村技术的进步和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为了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毛泽东也提出了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城乡的商品交换、实现工业对农业和农村的服务;发展农村自己的工业产业,通过农村的集体组织为载体,集中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农村的工业化。
 
毛泽东解决农村问题的科学思想,为中国农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