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新浪微博

微信二维码

中国历史

红色蠡县系列故事|高蠡暴动

发布时间:2023-02-08 来源:澎湃网作者:

\
 


上世纪三十年代,蠡县高阳地区,由于受到各界的压迫,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界群众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932年8月8日,中共保属特委书记黎亚克亲临蠡县,认为蠡县和高阳一代暴动条件已经成熟,经请示,决定于八月下旬发起暴动。
 

27日的早晨,东方的地平线上刚刚升起第一缕曙光,宋洛曙登上自家的土坯房顶,插上暴动的红旗,宣告高蠡暴动正式开始!蠡县东北区和高阳东南区的农民纷纷起来响应,游击队士气十分高涨,当日即在蠡县宋家庄、博野杨马庄一代组织武装队伍五十余人,当日晚编为“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大队”。
 

8月29日,暴动队伍到达蠡县南玉田村,与80多名游击队员汇合,斗争了该村大地主邓彩毕抓获蠡县政警贾玉亭后连续向北进发缴获长短枪40支,是夜,成立了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二大队。
 

8月30日。暴动大军在高阳占领了国民党公安分局,解决了保卫团,扣押了公安局长慕荣华,抓获区长王峙北,砸官盐店、抓豪绅,给穷苦百姓分衣、分盐、分粮。当日晚,湘农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建立地方苏维埃政府,同时整编队伍,正式成立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下设3个大队,共300余人,长短枪120余支。苏维埃政府设在北辛庄的高级小学院内,门口悬挂着绣有镰刀斧头的大红旗,上面写着“河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字样。
 

然而31日的下午,国民党白凤翔部驻安国的一个骑兵连突然包围了北辛庄,湘农和宋洛曙立即组织了反击、突围,可是敌强我弱、实力悬殊,敌人冲进游击队占领大院时,宋洛曙还在一面向敌人射击,一面烧毁文件,献血在他的脸上身上流淌着染红了他的衣裳,但他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眼睛里喷射着愤怒的烈焰,拼死杀敌,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在这两个小时的激烈战争中,游击队牺牲17人、9人被捕。
 

暴动失败后反动当局在高阳、蠡县、博野、保定一代进行了大搜捕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保定大地,残暴的敌人将战争中牺牲的宋洛曙、蔡书林等四位同志的头颅用铡刀铡下,悬首示众,恐吓百姓。
 

轰轰烈烈的高蠡暴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但他却沉重的打击了反动阶级的嚣张气焰。残酷的镇压扑不灭革命的火焰,高蠡暴动所蕴含的光辉思想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将深深的埋藏在人民的心中,激励着无数的英雄儿女,把革命先烈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
 

这真是自古燕赵多英雄,高蠡平原更有名。武装暴动留青史,先烈精神永继承。
 

原标题:《红色蠡县系列故事|高蠡暴动》

 

(责任编辑:山鹰)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主人公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我们会更加努力,宣传红色文化。
如考虑对我们进行捐赠,
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