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24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2–2017年降PM2.5浓度 避几十万人过早死亡风险 气候蓝皮书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4 14:5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M2.5降低了,人的寿命能延长多少?清华大学:可量化


2021-08-04 10:26:39
来源:科技日报


PM2.5成为污染物的衡量指标以来,500爆表、300严重污染经常被提及,但爆表、严重污染到底会不会缩短人的寿命,缩短多少?
反过来说, PM2.5值越低对健康越有利,那么,PM2.5数值降低后人的寿命又能延长多少呢?一直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答案。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相关研究,量化了2002–2017年间影响我国PM2.5污染及健康损失的主要因素。例如,研究显示,从2002年-2017年,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分别使得PM2.5年均浓度下降18.1和16.6微克/立方米,各避免了38万人和34万人的过早死亡风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论文
该项研究是首次基于历史数据和模型算法,对中国大气PM2.5污染与健康影响长期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定量分析。
如果任由PM2.5上升,死亡风险增加百万人
“PM2.5污染与死亡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前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于慢性病等患者会产生很大的健康影响。”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但PM2.5污染健康损失的长期变化是由一系列自然和人为复杂因素影响共同叠加的结果,全面厘清各类因素对PM2.5污染健康损失的影响需要构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深度交叉耦合的技术方法。
张强课题组设计出一套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模型方法,将排放清单、空气质量、健康效应等模型耦合起来,定量分解了2002–2017年间经济水平增长、污染末端治理、能源结构转型、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条件改善等8项主要因素在中国大气PM2.5污染对公众健康影响中的作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PM2.5与SARS病毒、芽孢杆菌、红细胞和PM10(小于或等于10微米颗粒物)大小对照
通过在模型中对真实世界再现并进行分析,如果单独看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团队发现经济发展导致化石能源消费增加、促成PM2.5浓度升高,这个因素使得相关死亡风险增加123万人。
也就是说,如果任由经济增长导致的PM2.5浓度上升,不加约束、也不加治理,那么整体人群的死亡风险将增加123万人。
“大气十条”出手,拐点出现
“我们在‘大气十条’实施之后,明显看到了拐点。”张强说,这意味着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环境政策,比如提升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污染末端治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PM2.5污染水平,使得人群整体的健康受益。
受益多少呢?研究发现,污染末端治理政策的实施作用巨大,它避免了87万人的死亡风险,抵消了经济增长导致死亡风险增量的70%左右。而能源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优化对空气污染改善也有显著贡献,合计避免了72万人的过早死亡风险。
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剑指”造成污染的系统问题,不仅通过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等做“直接减法”,而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例如,2002–2017年间我国的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68.5%下降至60.4%,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从8.2%升至13.8%,这样的能源结构转型得益于国家能源政策的引导,也得益于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张强说,能源结构转型使得2002-2017年间我国PM2.5年均浓度下降18.1微克/立方米,避免了38万人的过早死亡风险。
老龄化让PM2.5下降的要求更急迫
研究发现,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人口总量增长等因素,在 2002–2017年间使得PM2.5相关死亡风险增加109万人。尽管医疗条件的改善抵消了43万人的死亡风险,但仍旧对PM2.5浓度的下降提出了更急迫的健康要求。
“未来需采取更为严格的清洁空气措施。”张强认为,2018至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让PM2.5浓度进一步下降,但与“大气十条”实施阶段相比,整顿关停、污染物排放治理等“直接减法”的空间已经收窄。
“预期在未来的空气污染改善中,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优化等结构调整类因素的作用会愈发突出。”张强表示,“通过优化做减法”会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各个行业产业应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释放能源、产业、交通和用地结构调整的污染减排潜力,加速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以保护人群的公共健康。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00:34: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极端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时间:2021-08-04 16:0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在介绍《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时指出,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据中新网报道,中国气象局今天(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巢清尘从气候系统各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的核心结论。

大气圈方面,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水圈方面,海洋变暖加速,全球平均海平面加速上升;冰冻圈方面,全球山地冰川整体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消融加速;生物圈方面,中国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

关于气候变化驱动因子,巢清尘介绍,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平均浓度均创新高,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2020年,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仍在持续上升。

巢清尘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发布:气候系统仍在持续变暖
2021-08-04 11:15
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中国气象局消息,今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蓝皮书》指出,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2℃,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本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1.06℃,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年份。195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6℃/10年,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5℃/10年)。

《蓝皮书》指出,1961-2020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20世纪80-90年代年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1世纪最初十年总体偏少,2012年以来持续偏多。2020年,中国平均降水量为694.8毫米,较常年值偏多10.3%。

《蓝皮书》指出,1961-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1961-2020年,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近年来达最低值并略有回升。1992-2020年,中国酸雨总体呈减弱、减少趋势。1961-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为10.8,是1961年以来第三高值。

《蓝皮书》指出,1870-2020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2020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为1870年以来的第四高值。1958-2020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加速。2020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1960-2020年,全球山地冰川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消融加速。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阿尔泰山区木斯岛冰川和长江源区小冬克玛底冰川均呈加速消融趋势;2020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西支末端分别退缩了7.8米和6.7米。

此外,1961-2020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趋于减少;2020年,中国平均年总辐射量较常年值偏少26.4千瓦时/平方米。1990-2019年,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逐年稳定上升;2019年,该站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年平均浓度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2004-2014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平均值波动增加;2015-2020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发布:气候系统仍在持续变暖[url=]天津排放权交易所[/url] [color=rgba(0, 0, 0, 0.3)]昨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今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蓝皮书》指出,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2℃,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本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1.06℃,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年份。195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6℃/10年,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5℃/10年)。

《蓝皮书》指出,1961-2020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20世纪80-90年代年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1世纪最初十年总体偏少,2012年以来持续偏多。2020年,中国平均降水量为694.8毫米,较常年值偏多10.3%。

《蓝皮书》指出,1961-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1961-2020年,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近年来达最低值并略有回升。1992-2020年,中国酸雨总体呈减弱、减少趋势。1961-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为10.8,是1961年以来第三高值。

《蓝皮书》指出,1870-2020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2020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为1870年以来的第四高值。1958-2020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加速。2020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1960-2020年,全球山地冰川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消融加速。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阿尔泰山区木斯岛冰川和长江源区小冬克玛底冰川均呈加速消融趋势;2020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西支末端分别退缩了7.8米和6.7米。

此外,1961-2020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接收到的年总辐射量趋于减少;2020年,中国平均年总辐射量较常年值偏少26.4千瓦时/平方米。1990-2019年,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逐年稳定上升;2019年,该站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年平均浓度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2004-2014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厚度年平均值波动增加;2015-2020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

来源: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00:40:45 | 只看该作者
巢清尘 | 全球气候治理的学理依据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巢清尘 [url=]阅江学刊[/url] [color=rgba(0, 0, 0, 0.3)]3月24日
[color=rgba(0, 0, 0, 0.3)] https://mp.weixin.qq.com/s?src=1 ... 5mZ6eYZzQQecuHvxSog*9xP9VjQx6Efm9NqtueYuuawmnxNi0M9OE*T7GH5Oe803nfdHOY0CO0owzut0nzX88BweBxJISzCZ6yo9cZ-qh*Ww3ZABK7EGX0vx14Kq&new=1
[color=rgba(0, 0, 0, 0.5)]收录于话题
#气象与人类社会[color=rgba(0, 0, 0, 0.3)]9

#气候变化[color=rgba(0, 0, 0, 0.3)]19
#全球气候治理[color=rgba(0, 0, 0, 0.3)]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编者按:巢清尘研究员撰写的《全球气候治理的学理依据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文,被2020年15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根据社会关注度和读者阅读需求,本刊编辑部在已推送的长摘要版基础上,特别制作配有插图的全文版,以飨读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简介:巢清尘,博士,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摘要:从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到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国际社会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适应与减缓相辅相成,是降低和管理气候风险的重要途径。气候变化看似是环境问题,实则反映了经济竞争、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赋予的外部责任,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内部要求。

低碳发展的全球潮流为发展中国家全面推进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中国而言,认识、适应、利用和保护自然气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抓紧抓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义务。全球气候治理应秉持创新、合作、包容、共赢的理念,这样既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又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巴黎协定》;低碳;可持续发展;零和博弈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气候变化风险的全球治理与国内应对关键问题研究”(2018YFC1509002);《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课题

原文目录
一、气候变化的学理基础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及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文明基础
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挑战
五、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面临的新形势

气候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的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在气候系统内部,各圈之间普遍存在着能量和物质的输送与交换过程,从而造就了气候系统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古到今,地球上的气候就没有停止过变化,人类对气候系统变化的观测和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科学的进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气候变化的学理基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人类社会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历程
大气中99%以上的气体都不是温室气体,一般来说,这些非温室气体与入射的太阳辐射相互作用极小,基本上不与地球释放的红外长波辐射发生相互作用。但是,在大气总体积混合比中低于0.1%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臭氧(O3)等会影响气候系统的变化,它们能够吸收和释放辐射,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具有温室效应。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它们并不是对环境有毒害作用的污染物,如果没有这些温室气体的“被毯”作用,地球表面的气温将只有零下18℃,不适合人类生存。正是因为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才能保持在15℃左右,地球的气候才能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但是,温室气体多了也不行,物极必反,会给地球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不断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直到20世纪中叶,由此造成的气候系统变化问题逐渐受到各国科学家、决策者和公众的关注。

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学术界的主流共识是气候系统的变暖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国际社会也建立了相应的治理体系。温室效应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物理基础,二百多年来,世界上很多科学家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1824年,约瑟夫·傅里叶指出:地球的温度因空气的影响而升高,大气和温室玻璃一样,会产生相似的增温结果。之后,普里指出,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这种大气层结状态使大气放出辐射,且比太阳射线吸收更多热量。

1839年,丁德尔再次确认了温室气体的作用。1896年,阿伦尼乌斯发表了论文《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当时科学界把大气中的CO2称为碳酸)。该文认为,大气中的CO2如果以几何级数增加,地球温度将以算术级数上升。然而,丁德尔没有料到的是,后来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实际速度远比他预测的快得多。

1938年,卡伦德尔指出,CO2浓度加倍将使地球温度升高2℃。现在,科学界一般认为阿伦尼乌斯在计算中使用的水汽反馈使计算得到的地面增温提高了约30%,他还高估了CO2的辐射效应,他的估算结果是实际的1.5倍以上。

1967年真锅淑郎利用全球大气辐射对流模型计算发现,若大气中CO2浓度翻倍,全球温度将升高2.3℃;之后,他在三维大气环流模式中考虑了雪盖和海冰等水文要素对气候系统的反馈作用,得到的结论为全球温度将升高3℃左右。之后,查尼建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评估CO2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他们的结论为气候敏感度大约为3℃(范围在1.5℃到4.5℃之间),该结论直到今天也未改变。

理论必须经过实际观测和测量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基础。20世纪后期,科学家逐步开展的观测证实并强化了现代气候变化认识的科学性。

(二)气候系统的变化
对气候系统的长时间观测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料,也是气候模式发展的必要支撑,对于提高有关气候系统的认识,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应对气候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的多圈层全球气候变化观测系统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气候变化资料和相关产品,还能提供气候系统过去和现在的详细信息。

从国际上看,对气候系统各个要素的观测主要通过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进行。基于大量观测的结果,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分析全球三个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数据集和两个再分析资料数据集,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981—2010年的气候平均值高出0.38℃,比工业化之前高了约1.0℃;2014—2018年是人类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5年。

1870—2018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18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比常年偏高0.18℃。

气候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大气温室气体变化是另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CO2浓度为405.5ppm,CH4为1859ppb,N2O为329.9ppb,这些数值分别为工业化之前水平的146%、257%和122%,已经超过了80万年前的自然变率。

基于多圈层的大量观测,全球平均海平面加速上升,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3.6毫米,是1901—1990年上升速率的2.5倍。1985—2018年,南大西洋和北大西洋极端波高增加,引发了极端海平面事件、海岸侵蚀和洪水。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变暖已引发冰冻圈普遍退缩:极地冰盖和山地冰川发生物质亏损;1967—2018年,北极地区6月份积雪面积平均10年缩小13.4%;多年冻土温度已上升至创纪录的水平;1978—2018年,北极地区9月份海冰范围平均10年缩小12.8%。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持续增暖;1982—2016年,海洋热浪频率增加了一倍,强度更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未来几十年,地表温度的人为增暖很可能表现为陆地比海洋更迅速,北极地区冬季的气候变暖比全球同期的气候变暖更明显。相对于气候自然的内部变率,未来,季节平均和年平均气温将快速升高,这个现象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能比中纬度地区出现得更早。

气候变化科学是发展中的学科,19世纪的科学家开展了奠基性的理论工作,之后的科学家结合大量观测数据,使现代气候变化研究成为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科学体系。当前,人们对近两百年气候系统变化的事实、原因和趋势的结论已经比较清晰,有些结论已经是非常确定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及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气候的任何变化都将对自然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但是总体来说,负面的影响多于或者大于正面的影响。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气候变化影响的领域包括自然生态、淡水资源、农业和粮食安全、海岸带和沿海生态、人体健康等。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既来源于系统相应的敏感度,也取决于系统能否适应新的变化。

(一)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还会改变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形势,通过海洋-大气相互作用、陆地-大气相互作用等影响气候规律。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高温热浪频繁发生,持续时间变长;降水强度变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强度提高,持续时间更长。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是不利影响,例如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适宜性,导致农作物产量发生变化,并给农作物的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的小麦和玉米产量每10年分别减少1.9%和1.2%。如果不考虑适应措施,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前升高2℃或更高,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主要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每10年将减少0~2%;到2050年,粮食需求预计每10年增加14%。

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变化和冰雪融化正在影响水资源和水质。由于冰川持续退缩,径流量和下游的水资源受到影响,目前,全世界大约二百条大河中近三分之一的径流量正在减少。

冰冻圈及相关水文变化已经影响到高山区和极地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统,许多物种的季节性活动发生改变。例如一些耐寒或依赖雪的物种数量减少,灭绝风险增加,部分苔原和北方高纬度森林的生产力有所下降。20世纪中叶以来,北极和高山区的冰冻圈退缩,对食品安全、水资源、水质、民众生计、健康福祉、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旅游娱乐、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负面为主,土著人口所受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

气候变化影响植被覆盖、生产力和碳循环,不仅会影响物候,也会影响物种的分布范围。受CO2浓度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有所提高,陆地碳汇有所增加;但由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呈增加趋势,更为频繁的暴风雨、野火等灾害导致土地退化,虫害的强度不断增加,由此加大了生态系统的损失。气候变化还改变了动植物的分布格局,北方、温带和热带地区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正在发生向高纬度和高海拔方向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洋酸化现象更为严重,上层海洋贫氧区扩大。海洋增暖、海冰消融和生物地球化学变化已导致海洋物种分布范围和季节活动规律发生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例如海洋变暖导致最大捕捞潜力总体下降,加剧了一些鱼类种群因过度捕捞所受的影响。

气候变暖引发鱼类和贝类种群分布和种群数量发生变化,依赖渔业的土著人口和当地社区受到负面影响,有害藻华的发生范围扩大,频率增加,已经影响了粮食安全、旅游业收入、当地经济和人类健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全球升温1.5℃与2℃,区域气候将产生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包括:大多数陆地和海洋地区的平均温度上升,大多数居住地区的热极端事件增加,有些地区的强降水增加,有些地区干旱和降水不足的概率上升,等等。

全球升温1.5℃将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人类健康、食品和水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等造成诸多风险和影响。但是与全球升温2℃相比,升温1.5℃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负面影响相对小一些。如相比升温2℃,升温1.5℃时北极出现夏季无海冰情况的概率将由每10年一次降低为每100年一次;到21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升高幅度将降低0.1米,近1000万人将免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海洋酸化和珊瑚礁受到的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路径
关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气候变化,人类社会需要在一个复合统一的系统框架中认识和理解。适应气候变化更适合近期的应对工作,但是,降低长期风险主要依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恢复力路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动适应的必由之路。气候变化幅度的扩大会导致适应极限出现,若延迟减缓行动将缩小未来气候恢复力路径的选择余地,而经济、社会、技术和政治决策行动的转型将使气候恢复力路径成为可能。

全球气候治理,特别是《巴黎协定》的目标强调减缓、适应和资金支持,但总体而言,国际社会针对适应问题的机制非常有限。适应气候变化涉及多个部门、各级利益相关主体,这种局面导致适应政策体系相对不完善,执行力得不到保证。气候变化风险管理是依据风险评估结论,基于经济社会等因素开展气候风险管理,进行决策并采取有关措施的过程,涉及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因此,适应问题不仅涉及风险评估的方法论等科学问题,也涉及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能力提高、国际合作等管理和机制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文明基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自然、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阶段属于低碳(无碳)发展,工业文明时期进入不可持续的高碳发展,生态文明阶段开始可持续的低碳发展,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绿色低碳已经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特征。翻阅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和当前的生态文明,人口数量和经济结构都在发生变化。

1963—2018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GDP由16243.2亿美元增长至857908亿美元,增加了近52倍。近两个世纪以来,全世界人口增长了5倍。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的绝对值虽然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但相对值仍然很高。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资源与能源问题
随着工业化、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首先,全球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消耗之间出现冲突。目前,世界上许多河流濒临枯竭,许多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一些地区出现水文异常等现象,全球水资源正面临日益短缺的现实。其次,全球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耗之间出现冲突。再次,土地资源出现危机。世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化的加速使大量良田被占用,变成建成区和被水泥、沥青覆盖的地面;土地退化严重,土壤被侵蚀或被污染,土地沙化、荒漠化、盐渍化与水涝等现象频繁发生;危险废弃物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还会导致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被污染。总而言之,世界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过去的一百多年,发达国家先后借助高碳发展完成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为严峻问题。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了地球上化石能源的消耗。当今,众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步入工业化进程,全球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增加,化石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制约因素。

1971—2017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由55亿吨石油当量增加至135亿吨石油当量,增加了1.5倍,人均能源使用量也在不断攀升。其中,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最高比重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化石能源占比开始下降,可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增加,均保持在10%左右。工业革命的直接社会结果是人口集聚与城市化,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环境问题是典型的外部性问题。英国学者庇古提出,“边际私人净产品”与“边际社会净产品”之间的差别是导致外部性的根本原因。温室气体排放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排放者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是这些负面影响的成本和排放者并不直接相关,排放者不用完全支付成本并承担后果。

气候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可以提供具有集体消费品或公共消费品性质的产品。同时,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气候变化会对所有国家产生影响,即“全球公共产品”必然影响包括排放者(破坏者)在内的全人类,也将影响人类生存所依托的环境系统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

(二)低碳经济的提出与实践
气候变化看似环境问题,实则反映了经济竞争、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004年,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撰文指出,相对于强权政治或恐怖主义,异常的全球气候变化将是人类面对的最大威胁。同年,美国的《气候突变与美国国家安全》报告指出,未来20年,气候变化将引发战争,加剧自然灾害,对全球稳定造成巨大影响。

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风险报告2019》,该报告根据全球风险认知调查的最新排名,从发生概率和影响两个维度确定了前五大风险,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风险位居前列。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关注,已在低碳发展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开始低碳发展的积极实践。

“低碳经济”的概念源于英国政府发布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英国正从能源供应自给自足的时代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到2020年,可能有四分之三的能源需求都要依赖进口。同时,在气候变暖的威胁下,全球海平面上升将使英国东海岸面临被淹没的风险。到2050年,英国将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使英国成为一个转向低碳经济的国家。

2006年,经济学家斯特恩撰写了《斯特恩报告》,他认为如果全球每年投入GDP的1%用于发展低碳经济,即可以避免5%~20%的GDP损失。《斯特恩报告》强调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之后,英国发布了《气候变化方案》和《气候变化与可持续能源法》,并于2008年通过了《气候变化法》,这被视为全球第一部针对气候变化的旗舰立法,首次将国家减排目标写入法律,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长期的政策框架和向低碳经济过渡的长期方案。之后,英国又于2009年发布了《英国低碳过渡计划》白皮书,概述英国将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实现减排目标。2019年6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修订案,提出到2050年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1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低碳经济的概念引发了各国以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兴趣。

美国虽然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减排机制,但是一直注重节能减碳。2007年的《低碳经济法案》强调要改造传统高碳产业,注重低碳技术创新,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企业减碳。该法案表明,低碳经济将成为美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2009年,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这是一部综合性的能源法案。该法案的重点内容包括以总量限额交易为基础的减缓全球变暖计划,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降低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提升美国能源安全,等等。奥巴马政府提出的长期战略计划是,到205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80%。虽然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是重大的倒退,但是奥巴马政府研究制定的长期战略为美国社会坚持低碳发展的政策和行动奠定了基础。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直是低碳发展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日本在2004年启动了“面向2050年低碳社会情景”的研究,提出了到2050年建成低碳社会的目标和具体对策,包括制度、技术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转变。研究小组于2007年发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情景:2050年的CO2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70%的可行性研究》,2008年发布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涵盖了绿色建筑、物流包装、城市步行设计、低碳电力、低碳商标等内容。每一项行动背后都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体制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激励性政策。2017年,日本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长期战略文件,提出到2050年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排80%。

一直以来,欧盟致力于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欧盟内部积极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欧盟领导人签署了关于气候和能源的一揽子计划,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能源安全,增强低碳竞争力。2011年3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到2050年将欧盟转变为具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的发展蓝图》,描述了欧盟为实现到2050年温室气体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80%~95%而采取的成本效益之路。该路线图还为经济领域的行业政策、国家和地区的低碳战略、长期投资等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措施。2019年12月,欧盟执委会新上任的主席冯德莱恩发布了《欧洲绿色政纲》,将之前确定的到2030年减碳40%的目标提升为50%~55%,并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她特别强调,欧洲要成为气候友好技术的先锋,整个欧洲将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并且“一个都不能少”。这一政策极具雄心。

与此同时,欧盟各成员国也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法规,促进本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德国于2008年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案》,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至今仍是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最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德国还提出,到2050年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80%~95%。法国大力发展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法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75%。瑞典将低碳经济的理念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国民使用环保型汽车。丹麦是公认的减少排放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在风能、超超临界锅炉等清洁高效能源技术方面拥有很强的优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既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赋予的外部责任,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内部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较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却相对较大。

如今,发展中国家日益认识到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加快低碳转型是必须的。虽然发展起点低,面临诸多困难,但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制定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增加低碳投资、研发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低碳消费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当前,低碳发展的全球潮流为发展中国家全面推进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挑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品种丰富,一些重要资源的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从人均资源占有量来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受气候、地形和历史等原因的影响,我国资源的地理分布极度不均,资源需求和人口、资源的分布不一致,资源供求不平衡的情况甚至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资源利用率低下是我国经济粗放型发展的重要特征,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和世界银行发布的能源消费和GDP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2015年,我国1万美元GDP(按汇率计算)的能耗为3.9吨标煤,比全球平均水平高56%,是美国的2.2倍,欧盟的2.8倍,英国的3.9倍。

(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我国在1994年、2005年、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CO2排放量(不包括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林业等碳吸收汇)分别为30.7亿吨、63.8亿吨、87.1亿吨、98.9亿吨和102.8亿吨,2014年的排放量约为1994年的3.3倍。各时段CO2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9%、6.4%、6.6%和1.9%,CO2排放量快速增长,但2012年后增速趋缓。

根据全球碳项目(GCP)提供的数据,1990—2017年,我国CO2排放量在全球排放总量中的比例从10.9%增至27.1%;同期,美国、欧盟、日本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从23.0%、20.1%和5.2%下降到14.6%、9.7%和3.3%。1990年以来,全球CO2排放量增长了139.7亿吨,中国贡献了约73.6亿吨,占全球增量的52.7%。2006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CO2排放国,2012年的排放量超过了美国与欧盟之和。

2012年以来,我国CO2排放增速趋缓,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稳定在27%左右。我国的人均CO2排放量从1990年的2.1吨增加到2017年的6.98吨,远高于印度(1.8吨)和巴西(2.3吨),超过了欧盟(6.96吨),且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5.8%。但是,我国目前仍低于南非(8.0吨)、日本(9.5吨)和美国(16.2吨),也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9.8吨)。

近30年来,我国CO2累积排放量快速增长,历史累积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图1)。1870—2017年,我国CO2累积排放量占全球的比例为13.0%,低于美国的25.8%和欧盟的22.3%。但若以1990年为起算点,我国的累积排放量占比将高达五分之一,与美国相当,超过其他国家和集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1 1870—2017年主要国家的人均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实践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二战后,世界各国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演进提升的过程,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发展实践经历了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经济发展的内涵从单纯的经济层面逐步扩散到非经济层面,经济发展质量由注重单一的数量增长过渡到重视经济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在新的发展方式下,发展的核心内容依然是经济增长,但增加了生态承载力等限制条件,赋予发展更多的内容,包括高效率与可持续、平衡与协调等。中国的“转方式”发展遵循了发展的动力机制,消除障碍,释放效率,综合运用各种促进增长的因素,是尊重生态环境承载力上限的改革与创新。这个过程将以绿色、低碳的服务业和工业为主要产业,以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为主要空间载体,以市场为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基础,以法治、服务、高效的政府为治理主体,以科技创新为技术保障,以文化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并吸引公民社会参与,最关键的是以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为限,统筹兼顾,实现生态文明。

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多重目标,最终是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转变后的目标具体表现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普惠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足够强的应变能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源源不断的能源需求,粗放的发展方式和高碳的能源结构导致我国排放量巨大。

随着社会对产品低碳标签要求的提高,公众在消费时将越来越偏好低碳产品,势必使产品供应链发生变化,跨国生产商和经销商在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的采购中将更多地注重低碳性,强调企业的绿色低碳社会责任,以便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如果中国出口的商品不及时消除高碳标签,将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的高碳排放和高污染排放是同根同源的,有很强的协同性。粗放的高碳发展已经触碰了环境容量和气候容量的底线,改善空气质量,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时,低碳发展将催生新型的低碳能源和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可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发展和低碳的关系。

还应当认识到,由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尚未完全明晰,我国虽然在节能降耗、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碳汇等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尚未突破沿着高碳发展路径前进的格局。我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加速建设的能源系统和各种基础设施存在被现有高碳技术和消费模式锁定的风险。

设立我国低碳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主动将控制碳排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条件,对于推动我国发展方式与消费模式转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从粗放到集约、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中国融入全球低碳发展浪潮,推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逐步脱钩,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目标的必然途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面临的新形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1990年至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和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国际气候治理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一)全球碳排放、经济、技术格局的变化
全球排放格局来看,全球分工引起产业转移,导致中低端制造业产能向发展中国家大量转移,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呈快速上升趋势,世界碳排放格局随之发生调整。从未来的排放趋势来看,由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温室气体总量减排的承诺,包括CO2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同时,受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惯性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仍将保持快速上升态势。

2000年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发达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不断降低。2000年,发达国家约占全球GDP总量的70%以上,到2017年只有不足58%;另外,很多中低端制造业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贸结构发生调整。发达国家在减排力度、出资意愿、合作方式、贸易保护等方面变得更加保守,不断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更有约束力的行动诉求。

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仍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他们掌握技术、制定标准的格局尚未改变,借助先发优势,牢牢控制了国际技术市场。1985—2006年,发达国家(OECD国家)占全球新增专利技术注册量的80%以上;2007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专利注册量快速增长,到2013年几乎与发达国家持平;此后,发展中国家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但是,从核心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收益等方面来看,发达国家依然垄断着国际技术市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国际气候治理总体格局稳中有变
《巴黎协定》确定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总体格局,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成为核心。总体而言,虽然南北对立的分界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模糊,但是世界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减排义务分配方面的分歧依旧明显。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强调不分南北、法律表述一致的国家自主贡献,仅能通过贡献值的差异看出国家的自我定位差异。

20世纪80年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格局主要分为南北两大阵营,如今呈现出南北交织、南中泛北、北中分化的局面。同时,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大国的作用和责任更加突出。气候变化与科学、能源、经济、社会、法律、外交等领域的议题相互交织,跨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更为突出。以《巴黎协定》为基础,在未来的全球行动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分将进一步模糊,共同行动将是大势所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前,各国试图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过程中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盟已经开始实现由负担向机遇的转型,发展中国家正在探讨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转型、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发展。认识的深化,减排意愿的增强,气候治理行动的开展,构成了未来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各方共同开展务实性行动的基本面。可以预见,无论诸如美国退约这样的“黑天鹅”事件是否发生,国际气候治理仍将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方治理机制,持续向前推进。

气候治理的参与主体更趋多元化,在国家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地方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行为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也将不断上升。在市场和非市场机制的补充作用下,支持气候行动的资金将更多地流向绿色低碳领域。气候治理的手段和作用不断丰富,大国互动、双边及多边合作等均不断推动气候治理向前发展。

(三)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气候的持续变暖已经明显影响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气候安全问题与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等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的生态环境将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目前,中国将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紧密协同,2035年前可以考虑以生态环境质量与功能改善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气候变化问题的视域更广,与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待2035年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后,中国应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更高阶段的推动力。

在国际社会上,《巴黎协定》的实施意味着全球气候治理新体系已经形成,中国是促成《巴黎协定》达成的重要缔约方,全球气候治理是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前,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摒弃零和博弈,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制度,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实施。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亚洲投资银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举措的实施,这些都将大大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拓展发展空间。

国际事务难以由一个国家来领导或主导,中国需要处理好引领与量力的关系,既要作出重要贡献,坚持积极引导的地位,也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承担力所不及的任务。引导国际治理向着创新、合作、包容、共赢的方向发展,既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推动《巴黎协定》的实施。



备注:为适应微信排版及手机阅读需要,原文中所有参考文献从略,请见谅。



本文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邱圣茹、李海中、徐逸菡
校      对:来向红、沈丹
作者照片:作者提供
文中插图:源自互联网
审      核:渠红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8-10 15:02:34 | 只看该作者
联合国气候报告发布人类生存红色警报

时间:2021-08-10 09:0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早报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一份指标性的全球暖化报告中发出重磅警告——全球暖化正危险地接近失控边缘,人类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甚至不可逆转的方式改变地球气候,而人类对此无可推卸责任。

路透社报道,IPCC周一(9日)在瑞士日内瓦公布的这份气候评估报告题为《决策者摘要》,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报告。报告由234名科学家完成,并获得195个国家政府的通过。

报告说,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所有地区,并导致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未来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气候变化会带来更多致命热浪、超级飓风和其他极端天气。

报告还明确指出,我们迄今经历的气候变暖已经使地球得以生存的许多支撑体系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在几百年到几千年内是不可逆转的。

但是科学家说,如果全世界迅速行动,一场浩劫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还来得及通过大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使不断上升的气温保持在稳定程度。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这份报告是人类的红色警报。警钟震耳欲聋,证据无可辩驳,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使我们的地球窒息,使数十亿人面临直接风险。”

他说:“如果我们齐心合力,我们将可以避免气候灾难。但是,正如今天的报告所表明的那样,没有时间拖延,也没有借口。我期待全球政府领导人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确保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取得成功。”

美国总统乔拜登周一在推特上写道:“我们迫不及待地要解决气候危机。所有迹象都明确无误。我们不能否定科学。不作为的代价将越来越大。”

COP26将于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Glasgow)召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00:26:23 | 只看该作者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带来海洋变暖和酸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8-26 20:37
今天(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水温度持续升高,我国近海海表温度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引发海平面上升,会加剧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导致海洋带的红树林等宝贵的海洋生态系统破坏受损,引起滨海湿地退化和生境演变,威胁海岸带生态安全和老百姓生产生活安全。目前监测结果表明,渤海、黄海部分海域的底层海水酸化现象也已经比较明显。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强海洋气候变化监测与评估,将海洋变暖、酸化等对海岸带和近海生物生态的影响纳入常规业务监测。同时试点推动珊瑚礁、贝类等典型海洋生物受海洋酸化影响的长期监测,并且开展生态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总台记者 刘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18:17:41 | 只看该作者
联合国报告:首10年气象灾害是上世纪五倍
时间:2021-09-02 07:3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联合国报告:本世纪首10年气象灾害 是上世纪70年代五倍
报告称,上世纪70年代,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711起气象灾害,但到了2000年至2009年,每年平均发生的气象灾害增至3536起。

(日内瓦综合电)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一份报告称,本世纪首10年所发生的气象灾害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五倍,该组织指这增加趋势的主要因素是地球变暖,并警告这现象将一直继续。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这份名为“阿特拉斯”的报告是有史以来对天气、水源和极端气候造成的死亡率和经济损失进行的最全面的评估。

这份报告引用了位于比利时灾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数据,考察了过去半个世纪1万1000多起气象灾害。报告称,上世纪70年代,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711起气象灾害,但到了2000年至2009年,每年平均发生的气象灾害增至3536起。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说:“气候变化使世界许多地方的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极端事件增加,且会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

早期预警系统大改进 气象灾害死亡人数下降

报告指出,自1970年以来,全球灾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200多万人。其中,干旱是夺走最多的人命的灾害,总数达65万人,其次为风暴57.7万人。

令人鼓舞的是,即使灾害数量激增,但同期相关的死亡人数却下降了近三分之二,从1970年的每年超过5万人降至2010年的不到2万人,显示更好的规划正在得到回报。

塔拉斯说,死亡人数下降很大程度归功于获得巨大改进的早期预警系统。他说:“很简单,我们在拯救生命方面比以前更好了。”

尽管如此,气象组织强调,在200万死亡人数中,有91%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指193个成员国中只有一半拥有这类系统。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特别代表水鸟真美说,虽然早期预警系统可拯救生命,但它无法确保这些地区在遭受灾害后免受经济损失。从2010年至2019年,气候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每天达3亿8300万美元(约5亿1500万新元),比1970年代约4900万美元的每日损失多出六倍。

50年来经济损失最严重灾害 七场是在2005年后发生

报告指出,在过去50年经济损失最严重的10场灾害中,有七场是在2005年后发生,而单在2017年就有三场。

世界气象组织希望,这份列出详细区域分类的报告将可被用于帮助政府制定政策,以更好地保护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7#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18:19:20 | 只看该作者
研究: 空气污染严重 印度四成居民将减寿逾九年
时间:2021-09-02 07:3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德里综合电)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印度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将导致这个世界人口第二大国约40%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减少超过九年。

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周三公布的研究发现,居住在印度中部、东部和北部,包括首都新德里的超过4.8亿人口,都身处在空气高度污染的环境。

报告指出:“令人震惊的是,印度高度空气污染的地区范围正在日益扩大。”这包括印度工业中心马哈拉施特拉邦和中央邦,这两个邦的空气质量都出现严重恶化。

印度是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印度政府于2019年启动了国家清洁空气计划,为102个空气污染的城市制定行动计划,目标在2024年之前,通过减少工业与废气排放,使空气污染指数减少20%到30%。

芝加哥大学的报告指出,如果印度政府能够“实现并维持”这个目标,印度全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将会延长1.7年,而新德里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将延长3.1年。

新德里空气污染全球最严重

根据瑞士空气质量数据平台IQAir去年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报告,新德里连续第三年成为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首都。新德里去年的PM2.5年平均值为每立方米84.1微克,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安全指标高出14倍以上。

虽然新德里空气在各国首都中最差,但该市去年的空气质量比2019年改善很多,这主要得益于冠病疫情封锁措施大大减少了各种人类活动。尽管如此,印度的空气污染依旧处于高危险水平。在全球5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印度就占了35个名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8#
 楼主| 发表于 2021-9-6 05:08:3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高达3.8万物种面临灭绝风险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高文宇
2021-09-06 03:31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4日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受气候变化与栖息地减少等因素影响,全球高达3.8万余种生物面临物种灭绝的风险,引发关注。

美国《纽约邮报》5日报道称,IUCN此次评估的物种总数为138374种,其中902个物种已经确认灭绝,38543个物种面临不同程度的灭绝风险,占评估总数的30%。其中,80个物种确认野外灭绝(只存在于人类保护区),8404个物种处于极危状态,14647种处于濒危状态,易危和近危的物种也分别有15492和8127种。

英国广播公司称,作为海洋霸主的鲨鱼以及其近亲鳐鱼的数量显著减少,高达37%的鲨鱼品种濒危。科学家警告称,过度捕捞、觅食困难以及生存空间被压缩均为鲨鱼濒危的成因,学界呼吁各国采取紧急措施。而原本处于陆上食物链上层的科莫多巨蜥也面临着灭绝的窘境。

令人欣慰的是,多种曾被过度捕捞的金枪鱼品种今年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已从濒危降级为无危。IUCN总干事奥伯勒表示,这种良好势头充分说明,只要各国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球生物就可以顺利繁衍。(高文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9#
 楼主| 发表于 2021-9-6 05:13:01 | 只看该作者
拉响警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公布!长颈鹿也会悄无声息地灭绝?!
来源:央视财经
2021-09-05 20:25




第七届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目前正在法国马赛举行。当地时间4日,与法国政府共同主办本届大会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这份“红色名录”评估的物种达到138374个,其中38543个物种“面临不同程度的灭绝危险” ,占比接近2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表示,此次名录更新对商业捕捞最多的7种金枪鱼进行了重新评估,发现其中有4个品种出现恢复性增长的迹象 。这主要得益于相关国家对其实施了更具可持续性的捕捞配额,并成功打击非法捕捞。对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奥贝利认为,这表明如果各国真正致力于可持续的做法,那么受威胁物种的种群数量是可以得到恢复的。

不过,最新的“红色名录”同样指出,有37%的鲨鱼和鳐鱼种类受到威胁 。这些种群都面临着过度捕捞的问题,还有部分种群同样受到栖息地丧失与破坏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此同时,仅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巨蜥也因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从名录中的“易危”级别上升到了“濒危”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在未来45年里,全球气温升高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会使适合科莫多巨蜥的栖息地至少减少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通信部负责人 里卡多: 在濒危物种中还有犀牛、白犀牛、黑犀牛,这些大型物种失去了很多栖息地,是偷猎的受害者。有一个物种在几年前还没有受到威胁——长颈鹿,可能会悄无声息地灭绝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从1964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物、植物和真菌类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最权威的名录,根据规则,分为最高级别的“灭绝”,然后依次是“野外灭绝”“极危”“濒危”和“易危”等。为了更为全面地展现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并为保护行动提供指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表示,将努力把这一名录评估物种的数量提升到16万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02:00:14 | 只看该作者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来源:新华网
2021-09-12 19:47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全文如下。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生态保护权责、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工作原则

——系统推进,政策协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及相关领域改革,加强各项制度的衔接配套。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对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

——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补偿实践。逐步完善政府有力主导、社会有序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的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

——强化激励,硬化约束。加快推进法治建设,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生态保护补偿行为。清晰界定各方权利义务,实现受益与补偿相对应、享受补偿权利与履行保护义务相匹配。健全考评机制,依规依法加大奖惩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三)改革目标。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以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分类补偿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基本取向的综合补偿制度不断完善,以受益者付费原则为基础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显著增强,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局面基本形成。到2035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定型。

二、聚焦重要生态环境要素,完善分类补偿制度

健全以生态环境要素为实施对象的分类补偿制度,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生态保护成效等因素确定补偿水平,对不同要素的生态保护成本予以适度补偿。

(一)建立健全分类补偿制度。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确保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落实到位。针对江河源头、重要水源地、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蓄滞洪区、受损河湖等重点区域开展水流生态保护补偿。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对公益林实施差异化补偿。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完善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实现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完善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研究将退化和沙化草原列入禁牧范围。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和因保护生态不宜开发利用的连片沙化土地依法实施封禁保护,健全沙化土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研究建立近海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二)逐步探索统筹保护模式。生态保护地区所在地政府要在保障对生态环境要素相关权利人的分类补偿政策落实到位的前提下,结合生态空间中并存的多元生态环境要素系统谋划,依法稳步推进不同渠道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统筹使用,以灵活有效的方式一体化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提高生态保护整体效益。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避免重复补偿。

三、围绕国家生态安全重点,健全综合补偿制度

坚持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与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衔接,按照生态空间功能,实施纵横结合的综合补偿制度,促进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利益共享。

(一)加大纵向补偿力度。结合中央财力状况逐步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规模。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予以倾斜。继续对生态脆弱脱贫地区给予生态保护补偿,保持对原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不减。各省级政府要加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引导性政策和激励约束措施,调动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积极性,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二)突出纵向补偿重点。对青藏高原、南水北调水源地等生态功能重要性突出地区,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测算中通过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加计生态环保支出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居于同等财力水平地区前列。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根据自然保护地规模和管护成效加大保护补偿力度。各省级政府要将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全面纳入省级对下生态保护补偿转移支付范围。

(三)改进纵向补偿办法。根据生态效益外溢性、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脆弱性等特点,在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中实施差异化补偿。引入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相关转移支付分配因素,加大对生态保护红线覆盖比例较高地区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补偿资金与破坏生态环境相关产业逆向关联机制,对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相关产业的,适当减少补偿资金规模。研究通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对吸纳生态移民较多地区给予补偿,引导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的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人口逐步有序向外转移。继续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

(四)健全横向补偿机制。巩固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成果,总结推广成熟经验。鼓励地方加快重点流域跨省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治。推动建立长江、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干流及重要支流自主建立省际和省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生态功能特别重要的跨省和跨地市重点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给予引导支持。鼓励地方探索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方式,通过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方式,促进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良性互动。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

合理界定生态环境权利,按照受益者付费的原则,通过市场化、多元化方式,促进生态保护者利益得到有效补偿,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一)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义务的权利主体给予合理补偿。在合理科学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逐步开展市场化环境权交易。鼓励地区间依据区域取用水总量和权益,通过水权交易解决新增用水需求。明确取用水户水资源使用权,鼓励取水权人在节约使用水资源基础上有偿转让取水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在生态环境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落实生态保护地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二)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研究发展基于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重要试点内容。推广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符合绿色项目融资特点的绿色信贷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机构发行绿色债券。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参与生态保护补偿。

(三)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支持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培训,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绿色产品生产。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试点。鼓励地方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工程与生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完善居民参与方式,建立持续性惠益分享机制。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制度。探索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补偿机制。

五、完善相关领域配套措施,增强改革协同

加快相关领域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提供更加可靠的法治保障、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加快推进法治建设。落实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以及水、森林、草原、海洋、渔业等方面法律法规。加快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明确生态受益者和生态保护者权利义务关系。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重要流域及其他生态功能区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研究,加快黄河保护立法进程。鼓励和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加强执法检查,营造依法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的法治氛围。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快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健全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全国重要水体、重点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等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点位布局,提升自动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监测支撑体系,推动开展全国生态质量监测评估。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

(三)发挥财税政策调节功能。发挥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税费以及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的调节作用。继续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落实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探索对预算支出开展生态环保方面的评估。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建立绿色采购引导机制,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发展。

(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立占用补偿、损害赔偿与保护补偿协同推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建设占用各类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补偿制度。逐步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绿色产品认证及标识体系,健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绿色电力生产、消费证书制度。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有效防控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依法对因法律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的人员伤亡、农作物或其他财产损失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生态保护补偿有关技术方法等联合研究。

六、树牢生态保护责任意识,强化激励约束

健全生态保护考评体系,加强考评结果运用,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推动各方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各自义务。

(一)落实主体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政策宣传,积极探索实践,推动改革任务落细落实。有关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保护补偿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要协调推进改革任务落实。生态保护地区所在地政府要统筹各渠道生态保护补偿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杜绝边享受补偿政策、边破坏生态环境。生态受益地区要自觉强化补偿意识,积极主动履行补偿责任。

(二)健全考评机制。在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生态保护补偿责任落实情况、生态保护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完善评价结果与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按规定开展有关创建评比,应将生态保护补偿责任落实情况、生态保护工作成效作为重要内容。推进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大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公开力度。将生态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情况等纳入政绩考核体系。鼓励地方探索建立绿色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三)强化监督问责。加强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进展跟踪,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效果评估,将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开展不力、存在突出问题的地区和部门纳入督察范围。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各项制度建设,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努力开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