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8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耘中:马克思主义应该这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复制链接]

409

主题

719

帖子

46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07:5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我们赞同蒋老师讲得有理、有力、有节,特此发表。一些 (注1)左派站在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上评头论足那就另当别论了。特别提出南湾湖与巩献田老师是两个作者,南湾湖是集体声音,请一些政客不要在这里做文字刀枪!蒋老师文章中个别数据有误予以更改,技术性调整了极个别用语。
                    马克思主义应该这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评《北大后勤工人调研报告》2018-01-29 蒋耘中 邺架茶轩

      这几天,大概是为了炒作张云帆事件,有人把2015年张云帆他们搞得一份北大后勤工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翻出来了。提供这个报告的人大概是想通过这个报告证明张云帆他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但是我看了这个报告之后却另有想法。

我们总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南,不是教条。我们分析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还是有一个能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要求不能用理论去生搬硬套,不能用理论去规范实践,而要从实际生活中去获得生动的素材,从中分析事物的性质,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那么,我们在这份号称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写的报告中又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吧。

一、在高校中,学校和工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和工人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剩余价值的学说。张云帆们是读过《资本论》的,因此,对剩余价值理论也有一些了解。现在,他们就拿这个理论来分析北大后勤工人的状况了。

按照《资本论》的分析,资本家找到工人,答应他每小时5元工资,每天工作8小时,工资40元。但是实际上工人只用4小时就创造了40元的价值,剩下的4小时就是给资本家白干的,这4小时的劳动就是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家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的这个分析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将这个理论套用到现实中去,就会出很多的问题。

      首先,马克思的这个分析是对资本的生产而言的,讲的是产业资本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对商品的生产过程的分析。离开了商品生产过程,就不能这样去分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中就专门去分析了其他领域中资本的运动。北大并非生产企业,学生食堂不盈利反而国家给与补贴,它并不生产商品,也就无从去计算工人的剩余价值。因此,套用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就不对了。

      第二,马克思的分析是对现实生产过程的抽象,实际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就说那个100%剩余价值的假定吧,它实际上也是假设了资本家的生产没有任何波动和意外。实际上,资本家在预付40元/天的工资时,并不清楚他可以获得多少剩余价值。这40元/天的工资标准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有市场决定的,也就是由劳动力再生产的价值决定的。因此,工人的工资到处都是差不多的,而不同企业的利润却千差万别,最后会经过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因此,讲工人的绝对工资是高还是低,改善工人的待遇到底应该把工人的工资提高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是无法定量的事情。

       第三,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的目的并非要让资本家减少对工人的剥削。只要雇佣劳动存在,这种剥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但是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一定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的兼并愈演愈烈,最后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这才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所在。换句话说,资本的剥削是不能指望通过资本家发善心去提高工人工资来消灭,而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来消灭。我在这里套用列宁的一句话,如果仅仅知道资本家是通过剩余价值剥削来剥削工人的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既懂得剩余价值理论,又懂得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工人阶级的解放的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而对于这些,张云帆们显然是不清楚的。他们看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上工人的生活还比较艰苦,就想当然地认为工人之所以很苦,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学校的剥削。解决的办法呢?就是要唤起工人的觉悟,让大家都来关心工人的生活,帮助工人改善待遇,维护权益。而这恰恰暴露了他们工团主义的一面。

      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后勤工人的生活状态呢?这要看我们进行比较的参照系是什么。

      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这个数字当然有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因素。不过,也大体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实际状况。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贫富差距不像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大,我们的生活水平应该比世界平均水平的40%要好一些,但是也不会好太多。而实际情况是我们有一些群体,比如说大学生,特别是清华、北大这样的一流大学的学生都生活,和美国的大学生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的。这里面,学校和后勤的职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会感到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了。所以,可以说,学生能够安心这学校读书,享受着周到的服务,工人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的。因此,如果我们去考察工人的生活,一定会发现,他们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确实很苦。不过,如果把这些工人的生活放到世界平均水平去衡量,应该说,还是基本合理的。在这方面,学校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果说我们的工人目前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那首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的生活太好了。为了能让我们的学生安心读书,学校通过工人给学生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以至于学生毕业工作以后普遍会感到落差。张云帆们也是学生,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尚且不能令人满意,后勤工人的生活当然就更难以想象了。只是他们在积极帮助工人维权的同时,却没有想过能不能降低一下自己的生活标准。如果对工人工作质量的要求降低一点,对食堂饭菜的价格宽容一点,工人的生活也许就会好一点。

但是,《报告》却不是这样看的。在《报告》看来,工人的生活简直就是非人的生活。我们就来看一看《报告》是怎样描述工人的生活的吧。

      《报告》一上来就把工人描绘成了苦难的群体:“北大工人,热诚地怀抱着并不比北大人更卑微的梦想,却不得不在每天12个小时以上的辛苦劳作中呛一口生活的苦水,望一眼前途的荒芜。”“他们在美丽古老的北京大学中洒下汗水,饱尝辛酸,付出和所得却难成比例。”

那么,他们的苦难都有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报告》的目录吧:“合法权益被侵害”,“恶劣的食宿条件”,“乏味的地下室生活”,“单调紧张的人际关系”,“建筑工人之殇”。看到这样的标题,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如果不拍案而起,你的人性何在?

       那么,有没有积极的东西呢?从通篇《报告》中,我们没有找到任何积极的东西,看到的都是控诉。作为一个长期做学校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我承认,他们所说的东西都是真的。但是,这绝不是学校工人生活的全部。即使他们所指控的这些事情,也是有原因的,有些问题也不是现阶段所能解决的。

学校中工人和学校的关系虽然也是劳动雇佣关系,但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学校并非营利机构,不从事商品生产,学校中提供的各种有偿服务一般都是要求相关单位自负盈亏,学校给予一定的补贴。因此,这种劳动关系是不能用剩余价值理论来说明的。如果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那他是否真大在谈马克思主义也就很成问题了。

二、关于几个具体问题

       1、关于工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问题。

《报告》指控,工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合同缺失,二是克扣工人工资,三是不为员工缴纳社保。据我所知,这些问题多多少少都是存在的。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比较复杂的。

就说劳动合同吧。在我们国家,虽然《劳动法》规定了一定要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很多单位的合同意识确实比较差,合同签订不规范,劳动合同缺失的问题是存在的。近几年,随着《劳动法》的逐步落实,由于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带来的风险越来越高,这个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我想说的是,像清华、北大这样的用人单位一般不存在有意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主观故意,也并非想通过不签劳动合同规避对劳动者的责任。其实,指望一纸合同就能有效保护劳动者权益,那实在是太幼稚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所在的单位,签合同时要规定工资、奖金、假期等一些条款,一个合同签5年,那他的各种待遇在这5年里就被固化了。但是谁知道这五年中会发生什么事情?曾经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5年前的工资还是高的,但是5年过去,国家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现在已经快赶上他们的工资了。而这几年,我们几次提高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标准,延长他们的寒暑假,这些都没有去修改过合同。如果按照合同,我完全可以不这样做。所以,强调要签订合同到底对维护工人权益有多大作用呢?

再说克扣工资把。《报告》中列举的克扣工资的例子,几乎都是因为工作中受到投诉而发生的。这其实根本算不上克扣工资。我还能举出更多“克扣”工资的例子。比如说请假就要扣钱,请事假还好说,请病假呢?人家本来就病了,看病要花钱,你还扣人家的钱,这真说不过去。但是毕竟是按劳分配,你没来工作,就不该发你工资,这又有什么错呢?

再说加班的问题。按照国家规定,加班要付双倍工资,节假日加班要付三倍工资,而且加班天数是有上限的。但是在学校里实行起来就很困难。原因也很简单。其他单位到了假期可以不用上班了。学校行吗?放假期间宿舍要住人,食堂要开伙,教室、图书馆都要开放,哪个都关不了。只好让大家来上班。来上班,就要给加班费,按照法律规定发,元旦、春节、国庆、五一共8天,3倍工资,就是24天工资,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休息日两倍工资,全年52周,144天,就是288天的工资。这样,工资就翻倍了。承受起来确实有困难。

最后是交社保的问题。前些年确实有保险不规范的问题。因为社保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本人共同负担的,交社保既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职工本人拿到手的工资也会减少。很多职工并不认为自己拿出来交保险的钱是已经属于自己的工资,所以在计算自己的工资的时候是把五险一金连同所得税都除掉了的。这就形成了交社保双方都没有积极性。近些年这个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职工已经认识到五险一金的钱是自己的,所以交社保也就积极一些了。

这些问题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有些也在改进当中。说这些是侵害工人权益,说实在是有点儿夸大其词了。关键是这样的维权到底有什么效果。

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是制度造成的。劳动合同、工资标准、加班费、社会保险等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只是对资本的剥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维权也不过是把剥削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这些东西是资产阶级也能接受的东西。特别是西方国家现在都落入了高福利的陷阱当中,他们在和中国企业的竞争当中明显感到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因此就会想方设法地迫使中国提高劳动力成本,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国际垄断资本突然关心起中国工人的境遇来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不在于让他知道自己受多少剥削是合法的,而在于要让工人阶级知道怎样才能摆脱剥削。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工人阶级解放的正确道路以后更是如此。

       2、关于恶劣的食宿条件

《报告》控诉了北大为工人提供的住宿条件的恶劣。其实,这个恶劣无非是职工住在地下室里。其实,能住在地下室里也算是不错的住宿条件了。目前在高校,校园里的住房基本上都是给学生的宿舍,连年轻教师都无法获得一间宿舍。能为后勤职工提供一个床位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学校不提供,那这些后勤职工就要出去租房子。条件怎样我们不去说它,就说租金就可以把职工的血汗钱统统吞掉。据孙婷婷发的文章说,她毕业后是租房子住的,而且房子的条件并不好。我想,她在学校的宿舍一定还是不错的,肯定比工人的宿舍要好吧。我们国家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一般劳动者的住房也就是地下室的水平。要想使所有劳动者都能住上好房子,我们还有大量的建设工作要做。

《报告》里还特别控诉了北大对后勤工人的歧视:办餐卡交100元只能用85元,那15元就被学校白白收走了。还有什么比这更明目张胆的抢劫吗?!但是,你们为什么不去调查一下收走的这15元是什么钱呢?告诉你吧,在学校里,学生吃饭国家有补贴,其他人吃饭国家是没有补贴的。这15元就是补贴的钱。你要在学生食堂吃饭,要买和学生一样价钱的饭菜,就要把国家给学生的补贴退回去。这在很多高校都是这样的。

        3、关于欠薪的问题

欠薪的问题主要出在建筑工程当中。这倒不一定是有意克扣工人工资,而是现在的财务制度造成的。

建筑质量是百年大计,一座建筑物建成以后,使用寿命往往要几十年。所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甲方一般会先付一部分工程款,待工程完工验收以后再付尾款。先付的那部分款项可能连工程费都不够,更别说工人的工资了。建筑企业一般都会垫付一部分工程款,工资部分只好等尾款到了以后在说。这样,就出现了拖欠工资的问题。

……

       本想再做一些解释,但是太多了,《报告》里说的每一条几乎都可以做出解释来。但是解释多了,就要被人说成是为剥削阶级辩护了。还是不要解释了吧。

三、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的性质,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既然我们知道,学校与工人之间并不存在剥削关系,既然我们知道大家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比较清晰了。

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70年的建设,我们已经彻底摆脱了落后挨打的状态,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但是,我们毕竟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创造的财富虽然很多,但平均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就没有多少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仍然是我们的长期国策。在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剥削关系虽然还存在,在某些领域还在发展,但是从总体讲,我们毕竟是社会主义的,剥削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的。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至少在观念上,我们是不允许剥削的。

我们的财富是劳动创造的,但是劳动者不可能获得不折不扣的劳动成果。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已经做过明确的论述。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实际上已经建立了彻底消灭剥削的基础性条件。当然,剥削的最终消灭还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道路毕竟已经开辟了。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使消灭了剥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要有一个过程,要和我们的劳动成果相适应。所以,想要在短期内让工人的收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过分地强调帮助工人维权就是错误的了。因为这些问题要改善,就要有投入,就会产生成本。就说加班吧,如果按照国家规定发加班费,那工资成本就要成倍增加。学校并非营利单位,国家给的办学经费就那么多,又不能赤字运行(现在不是又有人在炒作地方债务的问题吗?),那怎么办呢?只能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降低教师的工资收入,再一个就是提高学生的服务收费。但是这两条好像都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最后不得已的办法就是压低后勤工人的待遇。

      其实,降低教师的工资也好,提高学生的服务收费也好,是可以做的,只是宣传说服得不够。我们的很多教师和学生把后勤工人提供优质服务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却对他们的艰辛缺乏了解。如果把后勤工人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向师生做充分的说明,让他们理解后勤工人的辛苦,他们是会对后勤工人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的。当年毛泽东要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就是要让知识分子脱下长衫、脱下皮鞋、放下架子去亲近工农,和工农群众一起去奋斗,而不是让工农穿上长衫、穿上皮鞋,坐到书斋里面去享知识分子的生活,不是去找一个工人当成老太爷供起来。

《报告》中描述工人的苦难,是用知识分子(大学生)的生活为标准的,他们的诉求也是要让大学生来关心工人,帮助工人去维权,这就暴露了他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性。他们这种做法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工人置于和学校对立的位置上,使学校很难办。答应工人的要求吧,就要提高学生的服务价格,学生就要闹;不答应吧,工人被发动起来了,闹起来一样会影响到学生,如果工人和学生之间再发生对立,那事情就更大了;拿出钱来提高工人的待遇吧,那就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挤占其他开支,可学校毕竟还要办学呀。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煽动工人维权的人抓起来。这样一想,这次张云帆事件也就很好理解。

四、结论

      近年来,高校中涌现了一批学生马克思主义的读书会,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愿意走近工农,关心工农,这无疑是应该鼓励的。但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并非去和工人跳几曲舞那样简单。根本上讲是一个思想感情的变化,就是要和工人农民一起去建设我们的国家。

      但是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读了一些马列的书,就自以为掌握了工人阶级解放的真理,是精英了,而工人群众都是群盲,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去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觉悟,然后呢?大概就是工人起来维权吧。就像我们在《报告》中看到的那样,抓住一些表面现象,不去认真分析事情的性质,不去分析这些事情产生的原因,而是套用公式,上纲上线,完全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矛盾。其结果,除了制造混乱,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他们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也许还会给自己再加上“真正的”三个字,但是他们不过是低层次的工联主义的水平。

       由这篇《报告》推测,张云帆们的想法应该是一贯的。那么,他们在各种条件都不如北大的广东工业大学所组织的读书会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他们真多是那样做的,那被警察请进门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这几天张云帆们又发出了声音。也许这些声音是别人替他们发的(我真多希望是这样)。这些声音看似立场坚定,但是却充满着声嘶力竭的空喊,完全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小孩子在被家长教训后的歇斯底里的哭喊。说到底他们还是有着浓重的精英意识。也许碰几次壁对他们有好处。至于那些利用这次事件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

主题

719

帖子

460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0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11 14:42:23 | 只看该作者

注1

     激流网微信群A老王社长(王希哲)替张云帆解释:这篇发在某左翼网站上署名南湖湾,说是巩献田先生的文章,极其恶劣 !.......说张云帆先生的读书会“极其突破底线、极其踩踏红线的荒谬结论,抹黑现实中国社会”“不不是在宣传马克思主义,而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他(张云帆)公然提出要用暴力推翻现政权。”但是,不正是毛泽东一再要求他的事业的继承者,在他去世后,一旦修正主义篡夺了共产党中央和国家的权力,复辟资本主义,左派就应组织起来,再次革命,推翻修正主义政权,夺回无产阶级的国家权力吗?若张云帆等真的在这样读书作这样的宣传,他怎么“不是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怎么不是在宣传毛泽东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