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8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精英沉迷先富美梦 美国精英:民粹主义才能救资本主义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00: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克鲁格曼:美国该行动起来拯救资本主义了
发表时间:2016-04-04 08:05:37


字号:[url=]A-[/url][url=]A[/url][url=]A+[/url]



关键字: 寡头政治不平等资本主义

【一个月前,在接受在接受彭博电视台Guy Johnson采访时,Rogers Holdings的董事长吉姆·罗杰斯断定,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将陷入衰退。这位知名投资人表示,美国经济在一年内陷入下滑的可能性是100%。

这恐怕不是我们听到的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最新论调了,这样的调子至少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不绝于耳。作为世界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道路似乎越走越窄。在美国政治家罗伯特·莱希看来,美国今日的窘境正是资本主义下的蛋。以往人们将这一切归咎于技术进步带来的不平等,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在于寡头垄断。更可怕的是,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相互结合,加剧了这种不平等。至于是否能够拯救资本主义,罗伯特·莱希也没有那么乐观。】

如今看来,1991年还是个单纯的年代。那年,罗伯特·莱希(Robert Reich,又译罗伯特·莱克)出版了《国家的作用》(The Work of Nations)一书,影响深远,这本书也是莱希得以成为克林顿政府内阁成员的原因之一,在当时,的确意义非凡——然而现在,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比起这本书里相对乐观的态度,莱希在新书《拯救资本主义》(Saving Capitalism)里则悲观了许多,前后两种态度差异表明,美国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的作用》极具开创性,该书重点关注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问题,该议题当时早已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我也很关注,但一直未进入政治话语体系。莱希当时主要把不平等看成一个技术性问题,认为能找到一个技术性解决方案,获得双赢。那是他过去的看法了。最近,莱希提出了一个悲观的观点:他主张要发动一场阶级战争——号召工人阶级起义,反抗美国寡头统治集团发动的阶级战争,实际上这场悄悄发动的阶级战争已经持续数十年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拯救资本主义》(Saving Capitalism),罗伯特·莱希著

1.

为了解《国家的作用》和《拯救资本主义》的差异,你要知道两点。第一,美国政治转向,愈发丑恶(即趋向于寡头统治),这一点我们都很熟悉,稍后会详谈。第二是“偏向高技能的技术革新”(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下称SBTC)理论的兴起和衰落,尽管这听起来更像是一场业内人士的讨论,实际上却有着巨大的政策和政治意义。这一理论曾经得到经济学家的广泛认可并以SBTC的缩写形式被频繁提及。

1980年前后,SBTC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那时候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薪水涨幅开始远远超过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美国人。原因为何?

一种解释是国际贸易增长,美国从低工资国家进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原则上说,这种进口不仅会加剧不平等,还会导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工资下降;国际贸易标准理论支持此原则,但作出的推断实际上比许多非经济学家的设想要糟糕得多。然而计算结果似乎并不符合实际状况。1990年前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仍然很小,不足以解释为何大学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相对收入的差距会迅速扩大。而且,贸易本该促使本国就业人群向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但实际状况却是:各产业内部技术水平升级并迅速扩展到整个经济体。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转向了另一种解释:一切都是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现代技术的发展减少了对常规化人力的需求,加大了对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需求;同时,尽管人均受教育水平在提升,但提升的速度跟不上技术变革的速度,这就导致了大学毕业生收入的增加以及无相应技能者收入的相对(或绝对)减少。

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技术因素是薪水变化的驱动力”,SBTC理论有待验证,技术因素的影响只能通过假定的效果推断出来。然而,技术因素的影响却已在许多充满公式和数据的科技论文里被明确标出。1992年,哈佛大学劳伦斯·F·卡茨和芝加哥大学凯文·M·墨菲合作写了一篇论文1,文中更是整理了技术因素的影响,受到多次引用。莱希的《国家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普及了SBTC理论,书中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转化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话语。在莱希看来,技术不仅正在减少常规作业,甚至还在取代一些曾经需要面对面交流才能进行的工作;但技术也给符号分析人员(symbolic analysts)——那些有天赋并且接受过创意工作训练的人——带来了新的机遇。莱希针对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的解决方案是:无论是通过扩大传统教育规模,还是通过在岗职工的再培训,总之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必要的职业训练。

这是种乐观且诱人的愿景,此处可以看出该理论为何如此受欢迎。尽管今天仍然有人把技术进步视为不平等加剧和工资增长滞后的原因(该理论尤其在反对党内变化的温和共和党人和一些哀叹民粹主义盛行的“第三条道路”的拥护者中大为流行),但SBTC理论却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屡屡受挫,以至于人们已经放弃了用该理论来解释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

这个故事得分阶段来看2。首先,20世纪90年代,技能差距在社会底层停止扩大:接近中产的工人实际工资增长速度不再超过社会底层工人,甚至还慢了一点。作为回应,一些经济学家修改了SBTC理论,声称技术进步没有使低收入阶层失业,反而耗空了中产阶级——但这听起来似乎让原本就不严密的理论更加陷入困境。2000年左后,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工资也停止增长;而高收入人群(约为总人群的百分之一,比例甚至更小)的收入则继续猛增。很明显,这种收入分化和教育程度几乎无关,毕竟对冲基金经理和高中老师接受的正式教育水平相差无几。

2000年后,另一种情况开始出现:总体上看,劳动力相较于资本而言,节节败退。数十年稳定发展后,国民收入中职工报酬的比例迅速下跌。当然这也可以用技术来解释:也许机器人不仅代替了受教育程度低的工人,而是在代替全部的工人。但这种说法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如果我们正在经历机器人驱动的技术革命,为何生产率增速却在放缓而非加速?另一方面,如果机器人能够愈发轻松地替代人类工作了,那么各大公司应该会争先恐后地抓住这新的机遇并加大商业投资力度,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机器人产业投资的增长,事实上大公司更倾向于把收益存入银行账户,或是增持股票。

简单说来,从科技角度来解释收入不平等拉大越来越不合理;而认为提升工人技术就能扭转这一趋势的观点也同样说不通。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2.

关于经济两极分化的原因问题,经济学家谈论的焦点不再是技术,而是权力。这听起来有些偏离主线,难道经济学家不是应该只关注市场的这只“无形的手”(市场竞争机制,即供需关系)吗?但经济学一直以来都有考虑“市场权力”的传统,或者叫做“垄断的效果”。的确,这些概念已经被好几代人忽略了,但它们正在强势回归,我们也可以把莱希的新书部分地看作对“市场权力”概念的推广,就像《国家的作用》也可以被部分视为对SBTC理论的普及。莱希论文里当然还有其他观点,我稍后会介绍,但我们还是从经济学家们最容易同意的部分开始讲起。

市场权力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如果经济活动参与者有能力影响他们买入或卖出商品的价格,而非被动接受由“无形的手”所决定的价格,这就是市场权力。独家垄断卖方会为他们的产品定价,独家垄断买方(市场内唯一的买方)也会为他们买入的货物定价。卖方寡头(仅有几个大卖家,求过于供)比卖方独家垄断的情况更为复杂,却也同样涉及市场权力。重点是:在普通人看来,我们的经济明显由独家垄断和寡头垄断的卖方所操控,而非像经济学家常常设想的那样,更多地由参与价格制定的小经营者组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5年11月,密尔沃基市,杰布·布什(Jeb Bush),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本·卡森(Ben Carson)以及特德·克鲁兹(Ted Cruz)在进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辩论

但那重要吗?1953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里写道,实际市场行为只有和简单供需分析的预测不符时,垄断才会起作用,而事实上几乎没有证据能够表明垄断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3。弗里德曼的观点不仅在经济学领域内大为流行,事实上也扩展到了政治讨论中。垄断概念从未从教科书中消失过,反垄断法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武器,但20世纪50年代后,两者的影响力一直在减退。

但很明显,对反垄断的忽视显然是智慧和政策的双重失误。更多证据证明,市场权力对经济行为影响重大,未能实施有效的反垄断监管是当前经济疲软的主要原因。

莱希精心挑选了一些例子,阐述垄断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一个就是宽带案件。他写道,大多数美国人能否使用互联网,或多或少都由当地电信公司决定;结果,美国宽带不仅比其他国家慢,还贵。另一个事例和农业有关,比较典型,农业通常被视作拥有完美竞争机制的模范行业。他注意到,孟山都(Monsanto)这一家公司,目前作为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的独家供应商,占据了行业主要市场。最近《美国展望》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也指出,类似的行业垄断的例子也很容易找到,包括太阳镜、注射器、猫食等等行业4。

统计数据也可证明垄断力量正在壮大。近日,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管杰森·弗尔曼(Jason Furman),以及前奥巴马政府管理及预算办公室主任彼得·奥斯泽格(Peter Orszag)合作的一份文件表明,赚取“超常”回报的公司数目正在增加——也就是说,这些公司能持续保持高收益率,不被竞争者削弱5。

其他证据也能间接表明市场权力的强大作用。例如,关于最低薪资调整的影响,有很多实证分析。传统的供需分析认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降低就业率。但莱希书中写道,目前我们收集了许多地方样本,可进行对照实验,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县的就业率和最低工资标准未提高的邻县就业率做比较。实验数据无法证明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会对就业率产生负面的影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不平等的根源:工资与生产率的巨大差异

那么为何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呢?目前主要的猜想是:雇佣低薪员工的公司(如快餐连锁店)在人力市场上有着很大的买方垄断权;也就是说,这些公司是特定就业市场上低薪劳动力的主要购买者。因而,买方独家垄断下,即使人工工资已经触底,买方招到的员工未必会少,就像卖方独家垄断下,即使价格已经高到离谱,卖方也未必会少卖,或许还会卖得更多。

我们假设:导致不平等加剧的不是现代科技,而是迅速扩大的市场权力,我们又要如何理解当前的一切呢?

第一个回答是,这种假设解决了其他解释产生的一些谜团。很明显,这解释了为何高利率没有刺激高投资的问题。试想那些控制当地网络设施的垄断公司:高收益并没有刺激他们去研发更快的网络连接设备——相反,他们缺乏提升服务水平的动力,而如果他们面对激烈竞争,收益更低,反而研发动力更强。把这种逻辑扩展到整个经济体,那么,某些行业利润率高而投资低迷的状况也就能理解了。

另外,市场权力还能够解释收入不平等的剧烈转向为何与政策转向(尤其是美国政治剧烈的右倾转向)相一致的问题。至于哪些公司能够行使市场权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由政治决定,这样一来,市场权力和政治力量就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3.

罗伯特·莱希从未隐藏自己的野心。《国家的作用》(The Work of Nations)书名就有意暗指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他也明确表示,希望读者不要仅把他的作品视为实用指南,而应当作基础性的阅读文本。《拯救资本主义》虽短小紧凑,却显得更雄心勃勃。莱希将他对市场经济根本性的重新考量纳入他对收入不平等的新思考。他坚称自己并非主张制定新政策来限制和削弱市场的运转;确切地说,他认为自由市场的定义是一个政治决策,而政府可以制定完全不一样的游戏规则:“政府不是干涉自由市场,政府要创造市场。”

老实说,我对这套推广理论的措辞有着复杂的情感。从某些方面看来,这些措施似乎让步太多了,甚至接受了“自由市场是好的”这种传统观念,同时要求大幅度调整政策。我担心,如果把一切都塞进这个庞大而理性的框架,这会偏离莱希(和我)所支持的政策,这政策虽然平凡但重要。

无论人们对这套政策组合的看法如何,莱希很好地阐释了一点,扩大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治决策,而这些政治决策本可以反向而行。市场权力的增强表明政府正在放弃反垄断法,从结果看,反垄断法越来越缺乏正当性;而在某些情况下,市场权力的增强又是某些政治力量暗暗支持垄断的结果——例如,电信公司成功且长久地限制公众使用互联网(指当地电信公司垄断互联网接入业务且缺乏技术研发动力)。

同样,当我们发现从事金融行业的少数人收入惊人时,就要意识到这些收入的正当性应当受到质疑。正如莱希所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一些金融公司的高收益主要依赖于政府有意放松对内幕交易的管制。我们还要意识到,金融业的异常成长揭示了政府解除对银行业的管制后无力监管新型金融活动的后果。

同时,过去那种让广大工人群体而非仅仅少数精英分子获益的市场权力形式已经衰落了,这主要也是政治决策的后果。我们总认为工会一蹶不振是技术革新和全球化带来的后果,不可避免,但只要看看加拿大,就知道这种观点站不住脚。曾经,美国和加拿大各有三分之一的工人是工会成员;而如今,美国工会成员的比例已降至11%,加拿大这一比例却仍有27%。差别主要在政治方面,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策敌视工会,而加拿大的政策并未跟风。工会的衰落不仅直接影响了工人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影响在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研究人员发现,工会衰落和占总人口百分之一的最富裕阶层的收入提高有密切联系,这表明强大的工会运动能遏制财富过于向社会顶层集中6。

根据他的模式,莱希认为,与其说工会是市场权力的来源,不如说是能够遏制垄断者破坏市场的“抗衡力量”(引自加尔布雷思)。如果工会不受到重重限制,他们可能会通过集体谈判来协商工资以及工作环境,以此来抗衡垄断力量。无论如何,工会衰落的因果,和垄断力量上升的因果一样,很好地展示了政治在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那政治为何朝这个方向发展呢?和其他评论者一样,莱希认为政治权力和市场权力是相互促进的。顶级富豪通过支付竞选献金、组织游说以及允诺成功竞选后的回报来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反过来也可用于改写游戏规则——反垄断法、解除控制、调整合同法、剥夺工会权利——总之用各种方式推动财富向社会顶层聚拢,而结果是寡头政治螺旋式的恶性循环。莱希指出,美国过去一代人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恐怕他说对了,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扭转这种趋势呢?

4.

任何人如果想要扭转这种螺旋递增的收入不平等,都要先回答两个问题。首先,你认为什么政策能够扭转这种不平等?其次,你会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政治权力从而让这些政策生效?而在我看来,罗伯特·莱希的《拯救资本主义》只是粗略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在他给出的新政策建议中,莱希主张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来变革“预先分配”方式——即要改变市场收入的分配方式——而非改变再分配方式。(莱希认为,再分配可以看作是当前规则下对“前分配”的调整实施。)这些变革将包括一些标准的自由主义主张,例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转变劳工法及其实施过程中的反工会偏见,以及通过修改合同法来授予工人权利去反抗雇主、债主以维护自身权益等。莱希还提出了一个不那么正统的建议,即通过修改立法等措施使得大公司恢复到它们半个世纪前的样子:不仅对股东(stockholder)负责,也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负责,包括工人和顾客在内。

这样的措施就够了吗?在我看来,这些措施似乎没有一个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但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计划内的这些要素可能会产生协同效应。而这些措施自然值得一试。(注: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成功转型为中产阶级国家,而70年代开始盛行的“反罗斯福新政”则使美国成功转型为寡头统治国家)

但是如何在政治上做到这一点呢?莱希表明了自己的乐观态度,给出的理由是两党的政客逐渐都开始倾向于发表民粹主义言论。例如,特德·克鲁兹(Ted Cruz)就曾批评那些“有权有势,走在权力走廊上(注:指左右决策的权力中心)”的人。而莱希也承认“这些声明的真诚性应当受到质疑”,事实的确如此。克鲁兹曾提议要大幅削减税收,而这会导致社会福利支出的大幅降低,而那些削减的税收中大约有60%会流向收入分配中最顶层百分之一的人群。事实上,克鲁兹并没有把他的钱(应该说,你们的钱)花在他所承诺的地方。

尽管如此,莱希还是认为这种心口不一其实无关紧要。理由如下:如果连克鲁兹这类人都感到有必要说这样一番话,其实这暗示着公共舆论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而这种公共舆论的变革最终会引发他所追求的那种政治变革。我们只能期待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而在此期间,《拯救资本主义》能够很好地引导我们的国家。

注释:

1. “相对工资的变化,1963-1987:供需因素,”《经济学季刊》,第107卷第1期,1992年2月。

2. Lawrence Mishel, Heidi Shierholz, and John Schmit对SBTC衰落情况的概述,“别责怪机器人了:评估对薪酬不平等扩大的就业两极化解释”,EPICEPR工作报告,2013年11月

3. “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实证经济学论文集》,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53年

4. David Dayen,在“恢复反垄断”,2015年秋

5. Jason Furman and Peter Orszag,“从企业微观层面看不平等加剧进程中租金的作用”, 2015年十月,www.whitehouse.gov.

6. Florence Jaumotte and Carolina Osorio Buitron,“工会权力及不平等现状”,www.voxeu.org, 2015年10月22日

(青年观察者网黄郁译自《纽约书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00:02:47 | 只看该作者
时事政治 来源:凤凰评论 2016.04.05
“避税天堂”巴拿马或将摇摇欲坠
陶短房作者:陶短房

在剩余的四个“避税天堂”中,巴拿马是所谓碉堡中的碉堡,一旦破防,极可能意味着“避税天堂”体系的全面谢幕。

1150万份从巴拿马最大的离岸公司注册律师事务所——丰塞卡(Mossack Fonseca)泄露出的机密资料日前曝光,资料包括1977-2015近40年间,在“避税天堂”注册离岸公司的材料,涉及逾21.4万境外实体,140名个人,其中涵盖12名国家元首(6名现任)、128名政治领导人或各国高管、世界500名首富中的29人……等等。资料由德国《南德意志报》首获线索,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居间协调,来自70多个国家的370多名记者参与资料整理,这在国际标准时间4月3日夜,抖了一个又脆又响的包袱。
“丰塞卡泄密”发生后,丰塞卡事务所很快发表声明,声称这一泄密事件是“犯罪行为”和“对巴拿马的攻击”,这从反面证明,丰塞卡文件本身确实是存在的。
按不少媒体的说法,这恐怕是全球媒体协调行动下涉及面最广、杀伤力最强的一次泄密,一些观察家期待,“丰塞卡泄密”有望在各地政治、经济乃至诸如国际足联等领域,掀起惊涛骇浪。
然而再往下挖掘,就会觉得略有些诧异:尽管被列入名单的名人数量众多,但其中一些人,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欧洲足联主席普拉蒂尼、著名球星梅西等,本身早就纠缠在类似是非之中,可谓债多了不愁,“丰塞卡泄密”对他们的杀伤力未必较此前的麻烦更大;另一些人,如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家人、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亲属等,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摩洛哥是世界上少数王权仍然较重的国家,而波罗申科在当选总统前是乌克兰富商),他们的家属列名“文件”不一定有局外人想象中的杀伤力;还有些甚至是已倒台甚至死亡的人物,如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已故前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亲属、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亡父等。还有些被点名者,如最先被锁定的冰岛总理贡劳格松,俄罗斯总统普京等,都很快驳斥了“隐匿个人资产”的指控。
声称拥有迄今世界最大规模资料库,且前期火力准备达一年的“丰塞卡泄密”,精心选择的“头炮”不过如此,是不是有些寒酸?
在当今信息时代,“丰塞卡泄密”的政治冲击力,会在消息沉淀前抢先发作,如冰岛国内在泄密几小时内,就出现要求贡劳格松下台的呼声,但倘若后续的爆料不足以支持更猛、更持久的火力,这种冲击效应就会迅速衰减。
正如法国《世界报》甚至ICIJ主任赖尔所承认的,在大多数国家注册离岸公司并不违法,尽管许多这类注册行为的确意在逃税或洗钱。也就是说,列名的实体和个人并不一定都有问题,当然,他们依旧可能因为榜上有名而遭逢冲击。
不是说丰塞卡文件不重要,恰恰相反,它的意义非同寻常,甚至远远超过扳倒几个大人物这个层面——“避税天堂”的最后一座顽固堡垒,可能因此摇摇欲坠。
所谓“避税天堂”,是指免收所得税的国家或地区,如列支敦士登、安道尔、摩纳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美属萨摩亚、文莱、开曼、纽埃等等。
虽然“避税天堂”早已有之,但真正大行其道,却是近些年全球化趋势加深、网络时代来临的事,这二者的交互作用,令资本的全球化流通变得更方便。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援引Tax Justice Network的统计指出,每年从“避税天堂”流失的税款高达2550亿美元,其中仅美国一国就高达700亿。而全盛期全球藏匿在“避税天堂”的资金,至少有10万亿美元,相当法国年GDP总值的5倍。
“避税天堂”的存在,令各国贪官、黑社会洗钱和藏匿资产成为可能,而账户保密制度,让对上述经济犯罪行为的追查困难重重。一些利用在“避税天堂”低成本设置的离岸公司,在国际市场进行不规范操作甚至欺诈业务,事发后便人间蒸发,令各国感到棘手。

2000年6月,经合组织OECD公布“确定和消除有害税收活动进程”,首次提出“避税天堂”标准——对金融或其他服务所得不实行所得税或只有名义上的所得税,或将本地作为非居民逃避其居住国税收的场所;不能有效进行情报交换;缺乏透明度,如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不公开;有利于外国实体建立没有实质内容的经济活动。进程还对瑞士等国的“金融黑箱”敲响了第一次警钟。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让各国更深刻地感受到,全球金融体系这一巨大漏洞不能得到有效监管、堵塞,类似的隐患随时可能爆发。自那以后,不仅发达国家,许多新兴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也加入联合限制“避税天堂”的行列。
2009年4月的伦敦G20首脑峰会,金融监管合作问题首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这届会议上,法、德等国联合提出黑名单制度,对不合作的“避税天堂”给予终止经济合作协定等惩罚;2011年12月,美国联邦国税局公布《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部分实施细则,根据该规定,截至2011年12月31日,居住在美国境内、在海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或者居住在美国境外、在海外拥有2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美国公民和外籍美国绿卡持有者,都需要在2012年4月15日前向政府申报;藏匿海外资产拒不申报被视为有意逃税,一经查出会被处以高达5万美元的罚款,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2014年5月6日,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即“信息透明协议”,根据这项标准,瑞士有义务自动向其它国家政府,交出该国公民在瑞士银行所开立账户的详细资料,这意味着延续几百年的保护银行客服隐私传统就此终结。
自2014年之后,全球范围内仍然顽强固守的“避税天堂”,就只剩下巴拿马、瑙鲁、巴林和瓦努阿图四个,其中犹以巴拿马最为顽固。2月26日G20上海财长会议和3月经合组织(OECD)专家委员会评估,都对巴拿马在协查偷税问题上的表现深表不满。OECD评估表明,过去3年间,该组织成员国向巴拿马发出过逾百件偷税嫌疑协查请求,结果仅瑞典等少数国家声称“得到满意答复”,美国、西班牙等许多国家认为“有答复但不尽满意”,法国等不少国家则认为“答复很不令人满意”。
此次“丰塞卡泄密”,很可能给一直希望彻底解决“避税天堂”问题的国家和组织,找到更有力的依据和契机。迟迟未能落实的“避税天堂关联企业、个人黑/灰名单”的推出,也有望提速。倘如此,“避税天堂”所在地政府的抵抗,将变得利少弊多,类似丰塞卡这样的离岸公司注册代理,其生存环境也将更加恶劣。
在剩余的四个“避税天堂”中,巴拿马是所谓碉堡中的碉堡,一旦破防,极可能意味着“避税天堂”体系的全面谢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00:04:35 | 只看该作者
被“巴拿马文件”列入名单普拉蒂尼发声明辩解
2016-04-05 08:35:0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巴黎4月4日体育专电(记者张寒)“禁足”中的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4日发表声明,为他的名字出现在“巴拿马文件”中进行辩解,称瑞士税务当局掌握他的所有账户和资产。
3日,国际调查记者联盟公布被称为“巴拿马文件”的调查报告,通过德国《南德意志报》获取的1100多万份机密文件,揭露巴拿马的莫萨克-丰塞卡律师事务所如何协助客户洗钱、避税及躲过制裁,一些社会名流被卷入其中,普拉蒂尼的名字也不幸在列。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普拉蒂尼在巴拿马拥有一间名为巴尔尼企业集团的公司,注册时间是2007年。

4日,这位法国足坛名宿通过其顾问发表声明称:“他(普拉蒂尼)已经不止一次向负责调查的记者们澄清,他自2007年以来就是瑞士的居民和纳税人,他的所有账户和资产都为瑞士税务机构所掌握。”不过这份声明并未解释普拉蒂尼是否经营机密文件中所指的巴拿马公司。
60岁的普拉蒂尼曾经是国际足联主席的最有力竞争人选,去年10月,他因2011年曾违规收受前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给予的200万瑞士法郎酬金而被国际足联道德委员会禁足8年,这项禁止他参与任何与足球相关事务的禁令后被减至6年。
在导致二人被“禁足”的贪腐案调查中,布拉特和普拉蒂尼从始至终否认存在过失,辩解称那200万瑞士法郎是后者于1999年-2002年担任布拉特主席特别顾问的合法所得,存在口头协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00:28:03 | 只看该作者
快讯:冰岛总理宣布辞职
2016年04月06日 00:14
来源:凤凰卫视

据凤凰卫视报道,冰岛总理贡劳格松刚刚宣布辞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08:34:29 | 只看该作者
冰岛总理辞职 或因没申报与妻拥有1家公司
2016年04月06日 00:14
来源:新华网

1338人参与 6评论
原标题:冰岛内阁成员宣布总理将辞职

新华社雷克雅未克4月5日电 (记者 谢彬彬)冰岛渔业与农业部长西于聚尔·英伊·约翰森5日说,总理京勒伊格松当天在其所在的进步党议会成员会议上宣布将辞去总理一职。

约翰森在进步党议会成员会议结束后告诉冰岛国家广播电台,京勒伊格松在会议上宣布将辞职,得到进步党议会成员同意。京勒伊格松仍将担任进步党主席一职,他还提议由约翰森担任总理一职。

由于现任冰岛政府是由进步党和独立党共同组建的联合政府,京勒伊格松的这份提议将于当天晚些时候提交给独立党领导人。

媒体此前报道说,京勒伊格松涉嫌当选冰岛议会议员后没有申报与妻子共同拥有一家公司的情况,反对党因此要求京勒伊格松辞职。

另据环球网报道,周一和周二,冰岛均爆发大规模群众示威,要求京勒伊格松辞职。2008年,冰岛国家银行破产,经济遭到重创,不少民众怪罪于政府对银行业管控不力。因此总理涉嫌向海外转移资产,尤其容易引发愤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535

帖子

58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18
6#
发表于 2016-4-6 09:04: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救美国就是救中国”拯救资本主义,把自己拖到经济危机·的泥潭里去了,还没要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救出来?难道是“外公死儿没舅(救)?现在谁来救我们?精英、公知嘴壳硬,两年后就要哭爹喊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09:58:0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巴拿马文件是“捕风捉影”
联合早报 2016年04月06日
|
(北京综合讯)“巴拿马文件”外泄在全球造成轰动,但在中国则被官方称为“捕风捉影的东西”,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下属《环球时报》昨天发表社评称,这种“大泄密”会成为西方意识形态联盟“顺势而为”,打击“非西方世界政治精英和关键组织”的一种新手段。

除《环球时报》外,其他中国媒体并未在“巴拿马文件”上多做评论或报道,官方也在相关事件上保持低调。面对媒体的多次追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将文件形容为“捕风捉影的东西”,并重复强调“不做评论”。

1150万份文件从巴拿马的莫萨克丰塞卡律师事务所(Mossack Fonseca)外泄,揭露多国现任或前任领导人、其亲人亲信以及政要名流涉及在海外设立空壳公司以避税。被点名的包括中国现任和前任高层领导人的家人。

《环球时报》在题为“偷或编‘巴拿马文件’者绝非等闲之辈”的社评中,只字未提中国现任或前任领导人的名字,只点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冰岛总理夫妇两起个案。社评称,这对夫妇的影响力与普京相比,以及他们“有海外大账户”与普京被疑在海外“巨额洗钱”的指控比起来,“都不是一个重量级”。

该社评还对比了维基解密、斯诺登爆料和“巴拿马文件”,并称最靠谱的是斯诺登爆料,因为它是真人举证,维基解密总还有个网站负责人,而“最新的‘大泄密’是谁干的都不知道”,颇有质疑“巴拿马文件”可靠性的意味。

文章接着把矛头指向西方阵营,指西方主流媒体把控着每一次爆料的“分析阐释权”,美国政府在这当中的影响力又十分显著,对普京这样的非西方领导人,只要“有爆料”,假的也会被当成“疑似真的”。文章还说,西方有大量不同利益体组成,但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它们仍然是相当紧密的同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该贬谁该褒谁,不同西方国家的舆论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文章最后总结说, 能够偷出1150万份文件或者编1150万份文件的力量,“肯定非等闲之辈”,一般人跟这样的力量较劲,“非得累死”。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环球时报》上述社评昨天在环球网上搜寻不到。

此外,在中国网络搜索引擎和微博平台上,相关单位也对相关人名敏感词进行屏蔽,屏幕上仅出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字句。以“巴拿马文件”为关键词进行搜寻时,只能搜到有关体育明星逃税的报道。据法新社报道,中国媒体被令删除所有与“巴拿马文件”相关的内容,而外国新闻台如英国广播公司在播报相关新闻时,转播被阻断。

不过,这阻止不了网民在新浪微博上就相关议题进行讨论。有网民调侃道:“我们的敌对势力又多了一个巴拿马”。另有人说,“以为我们看不见,其实谁不会翻墙呢”,“删了更像真的”。

据报道,中国是巴拿马莫萨克丰塞卡律师事务所设点最多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0:06:45 | 只看该作者
环球时报:偷或编巴拿马文件”绝非等闲之辈2016-04-05 11:45:29   来源:环球时报   我要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环球时报报道截图
原标题:偷或编“巴拿马文件”者绝非等闲之辈
一个重磅泄密案又在国际舆论中炸开了。一家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莫萨克-丰塞卡的律师事务所被指专门办理用来洗钱避税的离岸公司,他的1150万份秘密文件被匿名者交给德国《南德意志报》,据称经过300多名世界各国记者一年的“调查整理”,于北京时间4月4日公之于众,轰动了世界。
西方媒体迅速从这份1150万份文件中“大海捞针”出有新闻价值的那些内容,非西方国家领导(包括已下台的)成为最受关注的被打击对象,而其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密友”洗钱10亿美元的爆料尤为突出,西方媒体或明或暗将此称为“普京洗钱”,并同时挖出涉及普京的其他“丑闻”。
西方国家也有一些名人中枪,但最不得了的算是冰岛总理夫妇在海外有个大账户。这对夫妇的影响力与普京相比,以及他们“有海外大账户”与普京被疑在海外“巨额洗钱”的指控比起来,都不是一个重量级。
最近几年连续出了维基解密、斯诺登爆料及这次的“巴拿马文件”泄露,这些时间最靠谱的大概是斯诺登爆料,因为它是真人举证。此外维基解密总还有个网站负责人。最新的“大泄密”是谁干的都不知道,而这些材料的政治指向一开始就从大量碎片中形成基本轮廓,这很耐人寻味。
总体看,西方主流媒体把控着每一次爆料的“分析阐释权”,美国政府在这当中的影响力十分显著。对美国不利的事情,即使曝光出来也能大事化小。对普京这样的非西方领导人,只要“有爆料”,假的也会被当成“疑似真的”。
因此互联网时代来自基层的这种“大泄密”,对欧美有顶级影响力的机构和精英来说大体是安全的,对“西方”更伤害不了什么。从长远看,它会成为西方意识形态联盟“顺势而为”,打击非西方世界政治精英和关键组织的一种新手段。
从情报学上说,在一大堆“真材料”中加一些假材料,而后者又被媒体“挖掘出来”,网络泄密的不断发生使这样的“精确打击”成为可能。如果西方情报机构不这样玩两手,那么它们实在善良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西方有大量不同利益体组成,它们在很多时候并不和谐,彼此的摩擦经常发生。但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它们仍然是相当紧密的同盟,这大概已是现代“西方”概念的基础。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该贬谁该褒谁,不同西方国家的舆论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西方主要情报机构对非西方目标打舆论战可谓得天独厚。他们可以做得对普通人来说神不知鬼不觉。他们如果不这么干,情报学恐怕就要改写。

  断言某一次“大泄密”真假或者其中的某几件材料是情报机构塞进去的,都是一种冒险。但是有一点可以大致预见:如果这种“大泄密”总让西方主要国家在政治上
难堪,那么它们一定持续不下去。如果这种事情的效果是让非西方的关键人物,尤其是让西方的公开对手遭到打击,那么它们就会一轮又一轮的发生下去。

  至于有人质疑,为什么那么多世界名人和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会把隐秘信息交给同一家律师事务所,这是非常枝节的问题。能够偷出1150万份文件或者编出
1150万份文件的力量,肯定非等闲之辈。一般人跟这样的力量较劲,非得累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15:30:30 | 只看该作者
抗议中国廉价钢材 德国数万钢铁工人举行罢工观察者网 · 2016-04-12 · 来源:观察者网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
0
[/url]



[url=]收藏(0)[/url] 评论(0)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9日,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刚刚在与王毅外长的会面中,呼吁“中国加快降低钢铁产能水平的努力”。话音刚落,德国钢铁工人就“行动”起来。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上万钢铁工人周一(4月11日)在德国城市杜伊斯堡街头举行罢工,要求政府有效应对来自中国进口的廉价钢材和保护就业机会。
  这次罢工是德国全境钢铁工人罢工的一部分,工会称罢工总人数超过45000人。
  这次罢工行动也显示了工人们对蒂森克虏伯钢铁集团未来经营不确定的担忧。
  德国最大的工会、金属产业工会要求,如果蒂森克虏伯和印度的塔塔钢铁集团、或是其它钢铁集团合并的话,德国的钢铁工人不会受到裁员和失业的威胁。据信在过去几周内,业界盛传蒂森克虏伯将参与到一项并购案中。
  德国钢铁工人们担心,果真如此的话,他们将遭受和英国钢铁工人相仿的厄运。目前印度塔塔集团决定把旗下在英国的全部钢铁厂都卖掉,此举将使数千人面临失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国钢铁工人不想像英国的同行一样,面临丢掉饭碗的窘境。
  一位名叫因戈的28岁蒂森克虏伯职工说:“我还能再干39年呢,我可不想现在就流落街头。”这位年轻的钢铁工人不愿透露自己姓什么,他是在前往位于德国鲁尔河谷工业园区的蒂森克虏伯钢铁集团总部的游行途中说这番话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经济部长加比列尔向杜伊斯堡超过17000名罢工工人演讲时,发誓要在欧盟内为德国的钢铁工业而战。目前欧洲钢铁工业担心欧盟新出台的气候法案不但会使生产钢铁越发不经济,而且让中国出口钢铁到欧盟的条件越来越优惠。
  他说:“我们不反对中国获得世贸组织的市场经济地位,但中国干起事儿来必须得像个市场经济。”他此番讲话指的是中国将在12月份正式获得世界贸易组织的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如果顺利获取这一地位的话,欧洲再想对中国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的话,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国政府经济部长加比列尔发誓要在欧盟为德国钢铁产业而战。
  虽然欧盟目前在英、法、德三国的施压下,对某些中国钢材制品征收进口税,并启动了对中国其它钢材制品的反倾销调查,但欧盟在11月前不会推出其它新的贸易举措。
  随着重工业的比重日渐消褪,欧洲的钢铁工业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步萎缩。但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的钢铁产量与日俱增,并且这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抛售钢材的价格,是欧洲钢铁企业无论如何也无法企及的。
  目前欧洲面临削减钢铁生产总量的呼声,而这一做法普遍认为将只能通过并购来实现。
  蒂森克虏伯钢铁集团欧洲中心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巴克警告集团管理层说,任何并购整改都必须有一线钢铁工人的参与,否则该企业将面临工人大罢工的险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德国钢铁业的从业人数依然庞大。
  他对游行人群说:“如果你们想黑箱操作替我们作主的话,我们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德国钢铁工业的直接从业人员高达87000人。与其它欧盟会员国不同,德国目前依然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加比列尔表示,在德国从事制造业和相关服务产业的总人数达350万人。
  目前,塔塔钢铁集团在周一已为它在英国的一家主要的钢铁厂找到买家,此举将拯救4000个职位,但它在英国其它各地钢铁厂的未来依旧不明朗,数千工作岗位依然有被裁撤的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20:39:2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多地举行抗议示威:喊出对"金钱政治"的愤怒时间:2016-04-16 16:35:24



  46岁的蕾切尔·帕金斯远在美国西海岸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她利用年休假坐4天火车来到华盛顿参加抗议“金钱政治”的集会示威。15日是她在国会山前抗议的第五天,双手各举一个黑色标语牌,其中一个写着:“打败大亨帝国”。
  安德烈娅·雷已经退休,两周后丈夫将接受手术,但她仍独自从佛罗里达州飞到费城,和抗议伙伴们步行200多公里来到华盛顿。行前,她网购了许多百万美元面值的假钞,粘贴在自制标语牌四周,标语是三个超大字体的词:“不要收买选举!”
  迈克尔·戈尔茨坦是加利福尼亚州专门处理刑事上诉案件的律师。15日中午,他站在国会山前抗议人群的外围,专心观察几十名静坐者如何被警察围住、如何在警察三次警告后仍拒绝离开并被带走。他说,他飞了6个半小时来到华盛顿,准备周末加入“被拘留”队伍,为抗议“金钱政治”尽一份力。
  “被拘留”是抗议者一个策略,希望借此唤起舆论关注和公众重视。组织者介绍说,11日开始的国会山前静坐抗议将持续至18日,目前得到全美逾100个团体支持,约4000人在线报名参加。
  15日,逾140名抗议者被警察带走,这意味着抗议活动举行5天来,约有900人次示威者被拘。他们通常当天获释。
  休假、自费、主动被拘——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示威的男女老少,图的是什么?他们手里五花八门的标语牌,指向同一个强烈诉求:“金钱出去,人民进来”。
  美国大选“烧钱”尽人皆知,大选之年往往也是“金钱政治”高度活跃之年。在这些抗议者看来,华盛顿日益沉溺于“金钱政治”,而“金钱+政治=腐败”;大公司和大富豪操控政治,损害了民众平等参与政治的权利。
  对“金钱政治”的抗议之声,并不仅仅在国会山前响起。
  15日当天,在波士顿等全美约30个城市,都发生了要求铲除“金钱政治”的抗议示威。今年美国大选中,从民主党的桑德斯到共和党的特朗普,做足了拒绝利益集团资助的“华盛顿政治圈外人”的姿态。他们在预选中得到的大量支持票,普遍认为正是美国民众对“金钱政治”的抗议票。
  抗议“金钱政治”的呼喊声中,还看到了5年前“占领华尔街”运动示威者的身影。雷和戈尔茨坦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他们当年都曾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雷说,她本人并没因金融危机失去房子或工作,但太多普通的美国人饱受金融危机折磨,大公司、大富豪却安然无事。从当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到如今的国会山静坐示威,抗议的不仅是华尔街的贪婪和大富豪们的权力欲,也“大声喊出了美国人对金钱政治的愤怒”。
  离开国会山时,一位活泼明艳的女孩子从记者身边经过,手里举着的标语牌上赫然写着:“你还能听见99%的人(的呼声)吗?”“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抗议者最常说的一句话正是:“我们代表99%,不再忍受1%的贪婪和腐败。”这个女孩子还只是一名高中生,专门请假来参加抗议集会。面对记者惊讶的目光,她郑重地说:“我参与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集会者手持反对金钱政治的巨幅标语在国会大厦前参加示威活动。当日,一场名为“民主春天”的集会活动在美国国会西草坪举行。该集会的主题是抗议美国选举制度中的金钱政治。 新华社记者鲍丹丹摄
美国民众抗议“金钱政治”0条评论
2016-04-13 14: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 佚名 编辑: 网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千美国民众11日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前游行示威,要求“结束金钱政治、保证选举公正”。警方逮捕400多名“非法”抗议者,但抗议者并不“屈服”,坚称要将这场为期10天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到底。美国媒体说,“民主之春”正降临华盛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日称,上千名抗议者当天聚集在国会大厦前静坐,他们高喊“金钱滚出政治”“赢回人民的信任”等口号,要求国会立即采取行动,“结束政治中的金钱腐败,保证自由公正的选举”。在要求抗议者离开遭拒后,警方使用塑胶手铐将一些抗议者带走。国会警察局在随后的一份声明中证实,400多名抗议者因“非法示威、集会、妨碍司法”被逮捕。
报道说,11日的静坐抗议是“民主之春”运动的一部分,组织者的目的是“让公众知道美国腐败的选举体制和虚伪的选举法”。“民主之春”本月2日拉开帷幕,抗议者队伍从象征美国1776年独立的费城独立钟出发,步行200多公里达到华盛顿。抗议活动组织者说,抗议者来自33个州,他们不但要静坐抗议,还要进行有关非暴力不合作的知识普及和培训。
美国微软全国公司网站11日评论称,今年的总统选举让美国的选举法遭到践踏,民主党和共和党选民都对充斥金钱交易的政治选举筹款制十分不满。来自大企业和富豪的巨额捐款在选举中司空见惯,将普通选民的声音“彻底淹没”。来自波特兰的抗议者亨德里克斯说:“对选民的压制无处不在,成千上万选民因为身份问题不能参加投票……即使可以投票,国会也不会通过符合民意的法律。”很多抗议者认为“美国政府已经不能代表人民”。
美国“市政厅”网站对“民主之春”运动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占领华尔街”思想的翻版,这种激进思想每隔几年就会在美国出现一次,“这群极端的家伙不要借用‘民主之春’之名攻击其他人”。
“德国之声”网站12日说,“民主之春”来源于“占领华尔街”运动,其崛起与美国民主党参选人桑德斯和共和党参选人特朗普倡导的民粹主义不谋而合,这两个人都公开反对金钱对美国政客的影响。“民主之春”的多数参与者都与民主党左翼和共和党右翼有关。
美国微软全国公司网站称,这场民主抗议活动旨在表明,草根阶层对美国的政治体制极为不满,因为它已经牺牲了美国普通人的利益,向富人阶层极度倾斜。此次运动让越来越多的观察者担忧美国民主的前进方向和活力。
不平等在美国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政治问题。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1日称,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当天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1%的美国富人平均寿命比穷人多15年,高收入群体在21世纪前10年的平均寿命大幅增加,收入最低的40岁左右美国人平均寿命和苏丹、巴基斯坦的同龄人相仿。 记者 丁磊 王逸
美国民众国会前示威抗议金钱政治(高清组图)2016年04月16日 08:31:35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示威者在国会大厦前与警察对峙。当日,一场名为“民主春天”的集会活动在美国国会西草坪举行。该集会的主题是抗议美国选举制度中的金钱政治。 新华社记者鲍丹丹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