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5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本玩唯名论乙类乙管 西化毁社制度优越性 撕人民至上承诺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2:5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

来源:观察者网 2022-12-27 07:15:17
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公告:
一、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平稳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相关建议,请及时反馈机制综合组。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2年12月26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一页,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全文)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妥有序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方案。
一、制定背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对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了疫情防控的体制机制、策略原则、目标任务、工作要求,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我国的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各地区各部门密切协作、履职尽责,因时因势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14亿人民同心抗疫、坚韧奉献,有效应对全球先后五波疫情流行冲击,成功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的广泛流行,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也为疫苗、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医疗等资源的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我国疫情流行和病亡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有力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防控奇迹。
当前,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从病毒变异情况看,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病毒变异大方向是更低致病性、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更短潜伏期,新冠病毒将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致病力较早期明显下降,所致疾病将逐步演化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从疫情形势看,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流行优势毒株,虽然感染人数多,但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占比超过90%,重症率和病亡率极低。从我国防控基础看,我国目前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亿剂次,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超过90%;国内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进展,我国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和处置经验,防治能力显著提升。
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基础等因素,我国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善应对准备,调整防控措施,统一规则、分类指导、防范风险,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
(二)工作目标。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进度安排。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我国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实践证明,我国的新冠病毒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动员力度,科学评估接种禁忌,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优先采取序贯加强免疫,努力做到“应接尽接”。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推动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二)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相关药品和检测试剂准备。做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抗原检测试剂的准备。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三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服务人口数的15%-20%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和抗原检测试剂,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药品零售企业不再开展解热、止咳、抗生素和抗病毒4类药物销售监测。各地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切实担负起药品试剂准备的领导责任。
(三)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重点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配足配齐高流量呼吸治疗仪、呼吸机、ECMO等重症救治设备,改善氧气供应条件。各地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的原则,二级以上医院均设置发热门诊,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置发热门诊或者诊室。定点医院重症床位和可转换重症床位达到总床位数的20%。二级综合医院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二级传染病、儿童专科医院应当设置重症监护病房。三级医院要强化重症医疗资源准备,合理配备重症医护力量,确保综合ICU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通过建设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确保需要时24小时内重症监护资源增加一倍。根据人口规模,将符合条件的方舱医院提标改造为亚(准)定点医院,其他方舱医院仍然保留。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备配备和升级改造,尽快实现发热诊室(门诊)“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各地要加大投入,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确保完成建设改造。
(四)调整人群检测策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有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门急诊患者、具有重症高风险的住院患者、有症状的医务人员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疫情流行期间,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定期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对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的社区居民、3岁及以下婴幼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及时指导开展抗原检测,或前往社区设置的便民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外来人员进入脆弱人群聚集场所等,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现场开展抗原检测。在社区保留足够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居民“愿检尽检”需求。保障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抗原检测试剂充足供应。
(五)分级分类救治患者。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自我照护;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在亚定点医院治疗;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以及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在三级医院治疗。
全面实行发热等患者基层首诊负责制,依托医联体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级诊疗,加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健康监测,对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指导协助有重症风险的感染者转诊或直接到相应医院接受诊治。
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统筹应急状态医疗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和人员调集,进一步完善医疗救治资源区域协同机制。动态监测定点医院、二级以上医院、亚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使用情况,以地市为单位,当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综合医院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床位使用率达到80%时,医疗机构发出预警信息。对于医疗力量出现较大缺口、医疗服务体系受到较大冲击的地市,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视情通过省内协同方式调集医疗力量增援,必要时向国家申请采取跨地区统筹方式调派医疗力量增援,确保医疗服务平稳有序。
(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摸清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进行分级,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提供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分类分级健康服务。社区(村)协助做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居(村)民委员会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老年人及其他高风险人群,提供药品、抗原检测、联系上级医院等工作。
(七)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人群集中场所结合设施条件采取内部分区管理措施。疫情严重时,由当地党委政府或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及时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建立完善感染者转运机制、与医疗机构救治绿色通道机制,对机构内感染人员第一时间转运和优先救治,控制场所内聚集性疫情。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个人防护指导,强化场所内日常消毒和通风,降低场所内病毒传播风险。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大型企业等人员聚集的重点机构,应做好人员健康监测,发生疫情后及时采取减少人际接触措施,延缓疫情发展速度。疫情严重时,重点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应原则上要求工作人员“两点一线”,建立人员轮转机制。
(八)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做好农村居民宣教引导。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作用,做好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加强医疗资源配置,配足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和制氧机等辅助治疗设备。依托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保障能力,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村-乡-县重症患者就医转介便捷渠道,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按照分区包片的原则,建立健全城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与县级医院对口帮扶机制。畅通市县两级转诊机制,提升农村地区重症救治能力,为农村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意愿,适当控制农村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频次。
(九)强化疫情监测与应对。动态追踪国内外病毒变异情况,评估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等特点变化,及时跟踪研判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监测社区人群感染水平,监控重点机构暴发疫情情况,动态掌握疫情流行强度,研判疫情发展态势。综合评估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行情况等,依法动态采取适当的限制聚集性活动和人员流动等措施压制疫情高峰。
(十)倡导坚持个人防护措施。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及时完成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疫情严重时,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落实居家自我照护,减少与同住人接触,按照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健康监测,如病情加重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十一)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教育。制定疫情信息报告和公布方案,逐步调整疫情发布频次和内容。全面客观宣传解读将“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目的和科学依据,充分宣传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分级分类诊疗等措施对于应对疫情的关键作用,筑牢群防群控的基础。
(十二)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优化调整各工作组职责,建立健全有关工作专班,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二)强化责任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结合实际细化本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力量统筹,周密组织实施,按照国家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地方派出督查组,督促指导各地做好应对准备和措施调整工作。
(三)强化培训指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协调相关工作组或专班,通过全国疫情防控视频会商会、调度会等方式,对疫苗接种、药物储备、医疗资源准备、分级分类诊疗、疫情监测、宣传引导等工作开展部署培训和政策解读,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强督促指导,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3:03:20 | 只看该作者
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发布,明年1月8日起实施
2022-12-27 09:24:35 来源:观察者网

外交部网站12月27日,其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
点击查看大图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远端检测
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二、入境检疫
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三、国际客运航班
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分阶段增加航班数量,优化航线分布。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四、来华签证
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
五、口岸运行
优化配套管理措施,保障各类口岸货运尽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调整陆路口岸“客停货通”政策,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恢复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含边民往来)。逐步恢复水路口岸客运出入境。对国际邮轮,先开展试点,再逐步放开。为中外籍船员在中国境内换班提供更多便利。
六、出入境旅游
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本着试点先行原则,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
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3:19:17 | 只看该作者
欧洲金靴:这个冬天,格外想念毛主席欧洲金靴 · 2022-12-26 · 来源:金靴文化公众号




毛主席是怎么抗疫的,抗疫议题的侧面其本质思想终究还是「毛主席是怎么对待人民和思考制度的」。“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结合这三年来颇为诡谲的形势变化,深感勿忘毛主席的谆谆教诲。
  八十余年前的长征队伍中,有四位赫赫有名、年龄在50岁上下的老同志——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人称“长征四老”。
  长征开始时,除林伯渠担任红军没收征发委员会主任和总供给部长外,其余三位老同志都编在干部休养连,担任政治教员。
  他们既是革命老前辈,也是党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他们的安全事关重大。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决定把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成仿吾、李一氓、冯雪峰等一批老同志编入干部团,并亲自向陈赓和宋任穷布置任务:
  对于这些老同志,你们一定要保护好,特别是董老、徐老,出了问题唯你们是问。
  后至延安时期,有一年元宵节的前一天,毛主席在枣园村外的地头与两位正在休息的老农拉家常,两位老农告诉毛主席正月十五是他们的生日,主席笑着说:
  明天正好是元宵节,请你们到我那里去坐坐,咱们大家一起来贺大寿。
  元宵节的下午,毛泽东派人请来了枣园乡的二十四位六旬老农,在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主席与他们逐一握手,这些翻了身能够吃饱穿暖的农民流着眼泪感谢主席为他们贺寿。
  毛主席对老人们说:
  咱们今天做主人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欢声笑语中,毛主席招待大家吃寿饭,亲自为大家敬酒,还送给每位老人一条毛巾、一块肥皂作为寿礼。
  1944年12月,在给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谢觉哉的信中,毛主席进一步提出“教育权、老病保养权”也是“人民各项权利”之一,在边区“还在走头一步。”
  1958年2月,毛主席又在写给刘少奇的信中表示,唐代诗人贺知章“一个九十多岁象齐白石这样高年的人,没有亲属共处,是不可想象的……”
  1
  现在回看11月份发的两条微博真的感慨万千:
  局势危急至此,而春运还未到来,很多老人都挺不过这个冬天。
  今年,共和国已痛别48位两院院士,就在21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武汉因病去世,享年98岁。
  除了共和国勋章,张富清同志还有三枚重要的奖章——第一枚军功章上,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毛主席像下方,“人民功臣”四个字闪闪发亮,这是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军功章;第二枚奖章,五星红旗映衬着巍峨群山,奖章上刻着“解放西北纪念章”;第三枚奖章的外形是由银色和金色两颗五角星重叠而成的多角形,正中是红色的五角星和天安门,稻穗和长枪交叉,位于天安门下,意味着保卫祖国。
  2018年底,当时退役军人事务部要求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怀着对组织如实汇报的想法,他拿出了全部奖章——这么多年,他甚至对子女都没有提起过这些荣誉:
  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没有什么特别的。
  在那六年之前,2012年,88岁的张富清因病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术后一周他也是忍痛下床锻炼,给自己做了一个简易推车,其实就是在助步器上安装了木板,将左腿架在木板上,凭着顽强的毅力用一条腿顽强地站了起来。
  这就是老一辈的共产党人。
  四年前事务部的同志联系到张富清的家人、询问张富清是否舍得时,他那时还笑着说:
  当年国家需要战士,我可以捐躯。现在国家需要文物,我怎么会舍不得几个牌牌和几张纸呢?
  彼时张富清其实还有一个心愿:他想再去一次天安门广场,去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去拜谒人民英雄纪念碑。
  1953年他来北京时,天安门广场上还没有这两座建筑。
  2019年7月27日,时隔六十六年,张富清和家人终于来到天安门广场,坐在轮椅上的他,穿着白色长袖衬衣,黑色长裤,身上唯一的“装饰品”,就是左胸前佩戴的金闪闪的毛主席像章。
  一路前行,无论是在毛主席纪念堂,还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神色凝重的张富清没有更多的话语,而是选择了一种朴素的方式来表达心情:躬身献上一束洁白的鲜花,在家人的搀扶下从轮椅上起身站立,庄严地敬军礼。那一刻,他眼里噙着泪水。
  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张富清和家人的身边是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的游人,这位衣着朴素的老人并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张富清的儿子弯腰问父亲:“您的心愿满足了吗?”
  望着眼前人群和高大的毛主席画像,老人回答:
  满足了。
  前期惊闻噩耗,分外痛惜。
  那一代的共产党人,那一代的人民军人,那一代的工农阶级,你们从未负于过时代,从未负于过国家………
  而就在同日前后,还有多位医学大家逝世,包括我国重症医学的开拓者陈德昌、著名胸心外科专家李泽坚,我国风湿免疫学的开拓者之一蒋明、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王邦康、著名药剂学家魏树礼、著名医学影像学家李果珍等,或是学科的奠基人,或是学科发展的领路人。
  不久之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就已经连续发布讣告,通告多位高龄的老同志离世:
  2
  本就是近年来罕见一遇的寒潮,又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的船舵猛转,可预见的风高浪急,不可预见的人间悲苦。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新冠疫情乃至任何一场区域内或全球性的公共灾难,是底层民众、尤其是抗风险能力低下的老年人群体的灭顶之灾,但却从来也是资产阶级的收割狂欢。
  2020年中,英国就推出过“评分制”,启动淘汰老年感染者,甚至按照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把有病史、健身与否等列为评分指标,1-4分之内优先治疗,5分起放弃。
  包括法国,“70岁以上感染老人不进行插管治疗”;还有西班牙,“放弃对65岁以上老人的治疗”;还有意大利,“放弃60岁以上老人治疗,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人”……
  特朗普们等资产阶级领袖同样有确诊,但均没两天就紧急治好(还是奥密克戎之前的致命毒株)——那么试问,人人都是总统吗?那些躺在街头没有药吃、没有床睡的老者,他们也能享受特朗普们的待遇吗?
  美国疾控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病例数已经超过了93万,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有93%都是50岁以上的人。
  美国疾控中心只是列出了一组冰冷冷的数据,由美国为案而辐射全球,这个数据背后,可能是世界性的资产阶级统治集团难以抑制的狂喜。
  意大利参议院曾公布过一份关于养老的报告:由于大量老年人死于新冠,养老金支出已经节省了(原文就是“节省"一词)11.1亿欧元,预计未来整个新冠疫情完结之前还能节省大约120亿欧元。
  意大利方面的报告还指出,这样的情况同样适用于美国,并且美国“节省”出来的钱或许会更多。
  意大利累计死亡病例数在15万左右,其中有96%左右都是65岁以上的意大利人——也就是说,大约有14.4万65岁以上的意大利人死于新冠,那么按照美国的死亡病例基数来算,《纽约时报》去年12月13日的一篇报道就指出,美国死亡病例中,75%是65岁年纪更大的老年人。
  和意大利一样,新冠疫情也导致美国在2020年和2021年的死亡总人数要远高于往年的平均值,有大约70万65岁以上的人死于新冠,大约是意大利的5倍,省下的钱自然就更多了。
  疫情肆虐的三年里,帝国主义集团得到了冷战之后最长久的一次喘息期和回血期,欧美诸国的工人阶级的财富再也没能回到2008年金融海啸前的水平,但是垄断阶层的城墙却因新冠疫情的爆发蔓延实现了加固。
  像列宁所说:
  在各种纷繁复杂的事件中,如果分辨不清,那就提出‘对谁有利’这个问题。
  近三年的时间内,西方世界的首脑们、顶层财阀团体们,通过印钱放水顺利地在躺平共存的环境里收割金元——牺牲的代价则是超过六百万的死亡人口,且几乎全部是非白人族群、中低收入人群和老年人群体。
  老弱病残穷的尸体在堆积,顶层犹太集团的财富也在疫情中堆积,或是新药开发,或是疫苗推广,或是核酸扎根,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油头硕耳。
  通过疫情,帝国主义的垄断势力顺利地完成了“低端劳动力剥离”,减轻了财政社保压力,又“净化”了白人族裔,同时更深度地服务了金融化的产业格局(鼓吹“制造业回流”的特朗普两年前已被他们搞下台了)。
  仅去年,全球5.1万人加入了“超级富豪”的行列,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的数据,资产超过三千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个人数量在2021年增长9.3%,超过六十万人;英国的超级富豪人数增加11%,逾两万人;美国的超级富豪人数增长了13%,逾二十万人。
  根据财富研究公司 Spectrem Group 的数据,在股市、加密货币和其他资产的推动下,拥有百万美元或以上可投资资产的美国人数量从2020年的1330万人激增至去年创纪录的1460万人。
  诚如1957年10月毛主席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所言: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
  过去主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那个任务已经完结了。那么,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锋芒是对着资产阶级,同时变更小生产制度即实现合作化,主要矛盾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是必须通过革命手段解决的矛盾。
  也就是列宁在《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指:
  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态度……政治应该是人民的事,应该是无产阶级的事。
  3
  昨天是苏联解体三十一周年的纪念日,列宁曾代表过苏俄工人阶级这样批判过美帝国主义:
  在那里,一方面是一小撮卑鄙龌龊的沉溺于奢侈生活的亿万富翁,另一方面是千百万永远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劳苦大众。
  但是自斯大林同志逝世后,列宁一手缔造的苏联却一步步地走上了这条美式的道路。
  推荐阅读:苏联解体三十一周年
  至1987年,苏联部长会议和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正是颁布《关于实行工人、职员和集体农庄庄员附加退休金自愿保险的决议》,规定采取个人和国家共同集资的办法设立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一半来自个人缴纳的保险费,一半来自国家预算,在职人员自愿投保,按月缴纳保险费。
  而在此之前,代表着社会主义高地、自诩“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苏联一直是由国家对养老金负责,如《苏联退休法》中有明文规定“从企业的税金中形成退休养老基金”,《集体农庄庄员养老金和补助费法》里也规定享受养老金的范围要扩大到集体农庄庄员。
  正如毛主席评价苏联修正主义时说的那样:
  修正主义上台,也就是资产阶级上台。
  现在的苏联是资产阶级专政,是大资产阶级专政,德国法西斯式的专政,希特勒式的专政。
  毛主席的论断极其深刻地揭示了自赫鲁晓夫开始的苏联修正主义政权的阶级实质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反动面目:以所谓“全民国家”“全民党”的有意识模糊阶级意识的幌子为政治掩饰,对苏联人民实行反动专政;在“建设共产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的说辞下复辟资本主义,对苏联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
  所谓“卫星上天,红旗落地”,这背后就是国家实力跃进与弱势群体社会地位之间落差的意识形态注脚。
  毛主席为什么会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这是有着深彻历史背景的。
  罗斯·特里尔曾认为,毛主席的战友们没有一个可以写出城楼对面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那段铭文,因为“毛泽东终归是不一样的”。
  即便是题写毛主席这段碑文的周恩来,曾对主席非常欣赏的拉美革命领袖格瓦拉有过直接的负面评价:“他是盲动主义者,他竟然不要党的领导……他主张到处点火…”
  但是在毛主席看来,坚持所谓“党的领导”和“对组织的忠诚”,首先要取决于党组织自身是否变质、是否依旧红心滚滚。
  也就是1943年他揭露国民党时说的:
  国民党也需要老百姓,也讲‘爱民’。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在,剥削阶级的生活都离不了老百姓。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
  所以,一生作为革命者的毛主席会说出这样的话:
  中央如果出了军阀也好,修正主义也好,总而言之,不是马克思主义,那不造反就犯错误,要准备造反!
  列宁当年在1919年革命看似确定胜利时就曾严肃警告:
  正是在资产阶级被推翻以后,阶级斗争才具有最尖锐的形式。所以那些用‘资产阶级既被推翻,事情就告终结’的说法来自欺欺人的民主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是毫无用处的。事情只是开始,而不是完结。
  从年中的第九版到双十一的二十条,再到本月上旬的新十条,在政策本身就于外防输入层面存在现实漏洞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扩大化对内松绑,显然会紊乱化社会秩序。
  不论是经济角度还是伦理角度,都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可以接受的结果,也无益于国际层面就后续清算全球新冠大灾难时中国所处的舆论身位和历史座次,这个问题我此前写过许多了。
  推荐阅读:新冠灾难下的全球史观
  某些“专家”“开明派”“与国际接轨派”连续三年聒噪不止的目的,就是想要将中国强行纳入进“世界主流抗疫局面”即欧美的失控局面中。
  这样一来,原本依靠着中医药治疗和高效封闭措施实现了阶段性清零的中国,就会被动得与西方世界“共存亡”,承接西方世界无力抵御病毒的危机转嫁,使我中华绿洲可在一夜之间沦为炼狱(因为我国人口相较于西方,密度太大了)。
  仔细阅读某些人三年来的言论,可以很容易得品味出他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调性:他们从来不拿自己自己当「中国人」,而是拿自己当一个「世界公民」。
  所以,他们抗疫思维的一切出发点、一切标准和一切落地,都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和西方不断变化的现状为参照物。
  比如疯狂地反对封城,比如疯狂地催促国门洞开,比如忧心忡忡地“以经济为中心”,比如忧心忡忡担心中国因为抗疫太牛逼而被世界“边缘化”……
  从2021年的南京到2022年的石家庄,一直有人在隐隐地做着“测试”,但是这种“测试”无需争论、毫无疑义必然会失败——当然,牺牲再多老年人、让再多家庭陷入沉痛悲剧这向来不为他们所关心,他们只谋求青壮年可以尽快投入到华丽的GDP数字的生产中……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生活「静默」,但是多数人欢腾的前提不应是以埋葬少数弱势群体的生命为代价,这实在过于法西斯,过于资本主义了。
  严肃来说,其实我个人一直以来是不太认同所谓「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种说法的,这话乍一听是无比正确,但细细品味实则背离我们的意识形态根基,因为它无形中在抬高“健康私有化”的概念,以“去集体化”的暗语推高“自扫门前雪”的暗示,这实质上是反社会主义的卫生观,也是对那些“对自己负责能力”低下的弱势群体如老年人的一种无形抛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那么你如果对自己负责不了,那也没办法了——这难道不正是西方世界“应死尽死”之价值观吗?
  这一定不会是社会主义中国长久以往的价值内核,不论是抗疫还是其他任何领域的施政观。
  况且,中国的三年抗疫也绝不能以2022年的诸多乱象来整体框述,2020、2021两年中国以抗疫孤岛的成功姿态屹立世界,不仅成为全球主要大国中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更是挡住了初代毒株和德尔塔两大强敌,使中国上千万人口(以美国死亡人口推算)免于落入骨灰盒。
  这是无可争议的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之体现。
  用第三年、特别是年中第九版之后「外部防不胜防」与「内部高压清零」产生冲突之下的种种悲剧来概括整个三年的中国抗疫,这是历史失真,是不折不扣的历史虚无主义。
  4
  同时,一个更为让人觉得无力的境况在于,不论是第九版还是二十条,又或者是新十条以及其所开启的放开大潮,这一切政策制定都与群众无关,都与毛主席当年倡导的“让群众管理国家”的信条背道而驰。
  面对种种来势汹汹的大风大浪,群众手无寸铁亦口无语权,他们只能选择默默地接受,而接受的代价——老年人人群大量死去、社会经济比动态清零时更加萧条、民间人心惶惶——全部只能由人民自己承担。
  1957年2月时毛主席曾有深刻指明:
  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人在劳动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时候必须采取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决不允许采取命令主义态度和强制手段。中国共产党忠实地遵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原则。
  六年后,毛主席还给出过一个更犀利也更尖锐的评判:
  群众不管你是什么官,也不看你穿什么衣服,只看你的政策。他们也不管你是什么党,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共产党政策错了,他们一样要骂你。
  回想建国伊始,1950年卫生部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毛主席为大会题词:
  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再一年后,1951年9月7日,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贺诚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两年来卫生工作遵循毛主席“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这三项原则所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中还存在的缺点。
  195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给毛主席写信,反映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流行的严重疫情,主席立即回信:
  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
  1955年11月17日至18日,“待不住”的毛主席赶往杭州,召集了华东、中南地区的省委书记们专门开会研究农业问题时,听取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关于防治血吸虫病情况的报告后,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并指示卫生部“要把消灭血吸虫病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
  根据主席的提议,中央迅速成立由中共中央上海局主要领导和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广东等重点疫区的省委书记或省长以及卫生部、农业部的负责同志组成的「中央防治血吸虫病九人领导小组」(当时简称“中央血防九人小组”),统一领导南方十二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市、自治区)的血防工作。
  党中央指挥,各地一把手坐镇,这是共和国应对公共灾难的高效组织优势,其本质内核则是源于建军早期的“支部建在连上”。
  毛主席曾严肃指示卫生部党组书记徐运北:
  你要离开这里(北京),到上海准备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会议,在路上,先看看浙江重点疫区的情况,一定要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亲自掌握情况……
  血防领导小组甫一成立,立即于11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提出“一年准备,四年战斗,两年扫尾,七年消灭血吸虫病”的总体部署。
  1955年12月27日,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序言中写道:
  许多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例如血吸虫病等等,过去人们认为没有办法对付的,现在则有办法对付了!
  1956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把消灭血吸虫病摆在了“消灭危害人民最严重的疾病”的首位。
  2月28日,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专家秉志写信提出,用火焚烧的办法对消灭钉螺更有效,毛主席见信后立即批示卫生部重视此意见,并叮嘱“开会时可邀秉志先生前往参加”。
  1957年2月6日,中央批转血防九人小组《关于第三次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的报告》和《1957年防治血吸虫病工作要点》,指出:
  加强党对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领导,是完成防治任务的基本保证。
  “广开言路”,这是尊重科学,依靠群众,民主集中;
  “党的领导”,这是尊重制度,理论自信,夯固国本。
  仅仅依靠某一两位专家的意见或某一个社会组织的独力管理,这在党的历史上已多次验证行不通。
  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民领袖,才能够动员最广泛的群众力量;而只有发动起群体群众的抗疫能量,才能够真正消灭疫病。
  如毛主席所言:
  世界上有三个东西很坏,第一是帝国主义,第二是修正主义,第三是各国反动派。如果不反对这三个东西,就谈不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当晚,毛主席在读罢这则通讯后,心潮起伏,兴奋不已,彻夜难眠。
  次日清晨,他激情赋诗:
  《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六亿神州尽舜尧”,一句话点明了毛主席的政治观,而政治观一定是抗疫观的意识形态基础,它决定了在公共灾害面前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与认知边界。
  根据全民防疫这一政策,那个时候党的基层组织还纷纷到农村地区张贴海报,各种卫生和防疫口号也出现在农村的墙上。
  由于大多数群众不认识字,基层的干部们还会用木偶戏来宣传,使群众一眼就能看懂木偶戏,掌握防疫的诀窍。
  我们常说“事物的发展往往会走向反面”,但“坏事能否变成好事”,这也是毛主席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提出的命题。
  毛主席认为:
  乱子有二重性,可以促使我们接受教训,克服官僚主义,教育干部和群众。从这一点上说来,坏事也可以转变成为好事。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958年,毛主席正是用这个方法来处理云南因肿病、痢疾、小儿麻疹等导致人员大量死亡事件的。
  当年11月25日,主席对云南省委的检查报告作出批示,明确指出:
  云南省委没有及时觉察一部分地方发生的肿病问题,犯了一个错误。但是坏事变好事,祸兮福所倚。一方面,取得教训,得到免疫力,他们再也不犯同类错误了;另一方面,别的省份也可以从中吸取深刻教训,避免犯云南那样的错误。
  这就是主席灵活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的集中体现,具有跨时代性的普遍指导意义。
  毛主席是怎么抗疫的,抗疫议题的侧面其本质思想终究还是「毛主席是怎么对待人民和思考制度的」。
  “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结合这三年来颇为诡谲的形势变化,深感勿忘毛主席的谆谆教诲。
  跋
  采桑子·重阳
  1929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戏唱的好坏,还是归观众评定的。要改正演员的错误,还是靠看戏的人。观众的高明处,就在这个地方。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
  一百二十九周年诞辰日
  这个寒冷的冬天,格外想念毛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3:24:49 | 只看该作者
王宏甲:毛泽东的伟大情感王宏甲 · 2022-12-26 · 来源:宏甲文章公众号


毛主席诞辰129周年



  情感有伟大的吗?有。毛泽东对人民的情感,就是伟大的情感。情感不是思想,却是思想的母亲。对人民有深厚的情感,才会产生“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的伟大情感
  纪念毛泽东诞辰129周年
  王宏甲
  新中国成立之初,穷、传染病滋生,像流血的伤口那样敞露在城乡。新中国需要解决迫在眉睫的人民健康问题。
  在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里,“东亚病夫”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自1840年以来,百年积弱,遍体鳞伤。直到1949年,中国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这反映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整体承受的灾难之重所达到的骇人听闻的程度!别说今天的青年难以相信,1840年以前的中国人得知也不会相信的。
  但这确然是中国人悲惨的民族记忆,特别是20世纪日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造成的巨大灾难,致使中国社会危机重重,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普遍营养不良造成的种种疾病在民间肆虐,中国人的体质整体严重下降。
  新中国成立之初,穷、传染病滋生,像流血的伤口那样敞露在城市和乡村。婴儿死亡率200/1000,孕产妇女死亡率1500/10万。为什么不用百分比,而用千分比甚至十万分比?这是国际常用方式,当时西方没有哪个国家的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达到中国这么高。10万个孕产妇死亡1500个是什么概念?那是一亿个育龄妇女怀孕生产,要死亡150万个母亲。新中国迫切需要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
  新中国确定四大卫生工作方针,推行“预防为主”而非“治疗为主”,曾经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建立起县乡村三级防疫网
  新中国开展的卫生工作包含着预防疾病,而非单纯的医疗,这里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卫生命的意识。
  1950年8月,新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三大卫生工作方针。1952年12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增添一条“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这四大方针一直沿用到1990年。今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四大方针对中国人民有过怎样的影响——
  第一条:面向工农兵。工人和农民是社会最大的群体,他们长期以来是最容易受到疾病侵害的劳动群众,现在仍然是新中国最广大的劳动生产力。兵这个群体,是保卫一个新兴国家最重要的国防力量。为保证实施,1950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就确定了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组织形式。制定“面向工农兵”的方针政策,就是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样的方针政策不仅1950年需要,一百年后不需要吗?
  第二条:预防为主。这也不仅是医疗资源贫乏的年代特别显出重要。中国自古以来的医学传统,上上策是“治未病”,指积极作用于人未生病的时候,这是中国医学的伟大智慧。不惟智慧,这智慧不是为了看病卖药赚钱,是致力于使你不要生病(防范于未然),就可避免生病时耗资求治,这里面是凝聚着传千古的崇高医德的。因此,当“预防为主”的方针推行到中国广袤的城乡时,它不仅关乎治病和健康,它是新中国社会新风的体现,它使中国一切穷乡僻壤的人民体会到一个新的国家已经降临自己的生活。
  第三条:团结中西医。中国医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问体系,对于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人民健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推行“团结中西医”,不仅因为当时中医人数多,西医人员少,必须团结奋斗,还在于实践中西医结合,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人类大事。非典时期,注重运用中医治疗的地方都收有奇效(后文将会记述)。忽视中医,是非典时期患者的重大损失。特别是,未能运用中医特有的良效,因过量使用激素而导致的SARS后遗症,对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实在太大。
  第四条: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增加这一条,因卫生工作要真正做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光靠医务人员是远不够的,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大搞爱国卫生运动,这对于消除疟疾、肠道传染病,以及血吸虫等地方流行病,增强人民体质,效果非常显著。
  北京龙须沟的历史变迁是很典型的一例。即使一条沟,有什么样的地方能称龙须沟?北京崇文区有一条从天坛东北向东南流出京城的河道,因是“真龙天子”脚下一条河,才能冠以“龙须”名之。光绪帝幼年时,此河的水还是清澈的,到宣统年间河道淤塞,《宣统北京城图》上已把它标为“龙须沟”。民国时期,此处肮脏无人管,各地逃荒逃难的穷人在此搭盖聚居,两岸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散发的恶臭能飘到前门大街。大清王朝天子脚下这条河从清澈演变为蚊蝇孳生的臭水沟,正是一个民族衰败的缩影。新中国在1950年发动群众改造龙须沟,使之重新变成清澈的河流。
  防治血吸虫病,是个更典型的例证。血吸虫病在中国流传已久,蔓延在长江流域及南部12个省区二百多万平方公里区域,患病人数超过1100万,受威胁人群达一亿。严重的区域致使整户整户的人病亡,整村整村的人民逃亡,如毛泽东描述的“万户萧疏鬼唱歌”。
  血吸虫病人
  一个小小血吸虫,刺痛了一颗伟大的心。要制止这小虫肆虐,仅靠医生是不够的,不仅医寡病人太多,且永远有治不完的新病人产生。毛泽东决定要发动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人民战争。1955年11月,中央成立了防止血吸虫病领导小组,随即在疫区建立了省、市、县、村各级防治机构,制定了一个七年消灭血吸虫的规划。可见其难度不亚于打一场“解放战争”。
  不仅防治血吸虫病要依靠群众,195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列入了18种要基本消灭和积极防治的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并深入开展群众性的除四害 ,讲卫生,消灭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
  新中国全神贯注地推行面向大众、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了覆盖到全国的县级防疫站和公社卫生院,许多人受到培训参加到公共卫生事业中来;通过爱国卫生运动,控制住了疟疾、血吸虫病等主要地方病的传染源,消灭了性病;通过注射多种预防针,使人们免受天花、白喉、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的侵害。随着农村合作社的出现,农村出现了最初的合作医疗,这都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一个健康的社会的建设,远不止是“经济建设”,人民体格健康起来,精神奋发向上,新中国分明造就出一代意气风发的人民,这是最大的最重要的建设。
  那时的医务人员是怎样的?以下是我自己少年时印象深深的记忆。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给病人看病地方为什么叫“卫生所”。但现在我明白了,后来卫生所发展了,为什么叫卫生院,而不叫医院。我的父亲在1957年被县卫生局派到一个叫徐市的小镇去创办卫生所,任所长。我的母亲是助产士。为了改变乡村很高的母婴死亡率,卫生所办起了“产院”,动员远远近近村庄里的孕妇来产院生孩子。早晨醒来,看到床头一张纸条写着“带妹妹去食堂吃饭”,我就知道父亲被急诊叫走了,母亲连夜下乡了(乡下又有没送来产院的妇女生孩子难产了)。
  卫生所变卫生院后,我的父亲是院长了,人们仍然叫他“王所长”。父亲比母亲更经常下乡,迄今我梦中的父亲仍然是头戴草帽,裤管绾到膝盖的形象。那时候,父母拿固定工资,没奖金一说,他们不必为从医赚钱费脑筋,只想着如何能把病人的病治好。他们还经常组织群众大扫除,这也不是赚钱的事。
  想想1949年中国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想想我在那儿长大的小镇20世纪50年代还流行的多种传染病,我看到了父母在那个年代繁忙的意义,明白父亲母亲在那里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有意义的青年时光。写下这些,不因为这是我父母的往事。那个年代的医生护士们都是这样工作的。
  面向工农兵大众,依靠人民群众,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
  关心最广大的人民利益,防止脱离群众,不仅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更是毛泽东一生中对人民至为深厚的感情
  1933年11月,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就讲到了发动群众搞卫生运动,他说:“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
  毛泽东把中国农民看作是拯救中国最广大的力量,但贫穷的农村是疾病最多而医生最少的地方,每个农村都有这个严峻的问题,怎么解决疾病丛生的问题?缺少治病的医生,如何搞好卫生以防病就成为非常重要的方法。因而毛泽东说,发动群众搞卫生运动,这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这就是革命任务。关于这项工作,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讲得很具体,如:“厅堂、睡房不要放灰粪,前后水沟去掉污泥,坪场打扫光洁,公共的水沟、坪场则轮流疏扫。”还说,有不做的,就发动儿童团耻笑他。你看,连儿童都可以参加到群众卫生运动中来。
  毛泽东对空谈,对说得好听实际不做,一直是非常反感和反对的。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 中说:“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
  毛泽东从青年时开始,几乎用了一生时间告诫同志们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任何时候都不要脱离人民群众。但这一点,掌握了权力的人要记住看来是最难的。1965年5月,毛泽东沿着1927年秋收起义之路重上了一次井冈山。有文章回忆说,毛主席在井冈山上曾问身边的人,井冈山的好作风、好制度是什么?众答:艰苦奋斗。毛主席说这只是一个方面。接着有人答:支部建在连上。毛主席说,现在艰苦奋斗还提倡、支部建在连上还得到重视,但忽视了士兵委员会,当时正是士兵委员会保证了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我相信这样的精神细节,是非毛主席莫属的。
  就在这年的1月,毛泽东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曾批评说“卫生部想不想面向工农兵”。卫生部随即召开党组会讨论,于当月向毛主席呈上报告,毛主席批示后下发。即1965年2月6日中共中央下发的对卫生部关于组织高级医务人员下农村和为农村培养医生报告的批示。到4月初,全国各地有1500个医疗队,18600名医务人员下农村巡回医疗和为农村培养卫生人员。应当说声势之大前所未有。但从毛泽东6月26日对卫生部工作的严厉批评看,毛泽东并不认为那是长久之策。
  “告诉卫生部,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且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这就是后来被称作毛泽东“6·26”指示的第一段话。
  毛泽东还说:“现在那套检查治疗方法根本不适合农村。培养医生的方法也是为了城市,可是中国有五亿多农民。”最后毛泽东几乎是喊出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
  这是毛主席对卫生部的严厉批评吗?我以为这是毛泽东迸放出的对农村人民的伟大情感!
  中国落后的依然是农村,农民疾苦就是最广大人群的疾苦。如何防治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是毛泽东念念不忘的事情。
  毛泽东从不粉饰太平,对党的各级领导人和政府工作是否脱离人民群众,常怀警惕。他的“6·26”指示,批评的并非某件事做得对或不对,而是关系一个国家政治事务服务的方向朝着哪儿去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关系一个国家所有人民长远利益的事。
  当时的卫生部部长是钱信忠,毛主席“6·26”指示后,卫生部送给毛泽东和中央的报告中检查了工作的失误,其中报告说,“据1964年的统计:在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上,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在城市,31%在农村,其中县以下仅占10%。”报告中的这个描述,把县城的医务人员也划归于“农村”。按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通行的认知,县城就是城里,乡与村才是农村。卫生部报告中的数据应是:高级医务人员69%在大城市,21%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
  卫生部报告中还说:“在经费使用上,全国卫生事业费9亿3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2亿8千余万元,占30%;用于农村的2亿5千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这就是说,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农民的还多。”
  从这些数据可见,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的差距有多么巨大。“6·26”指示后,“文革”期间全国卫生经费的65%以上用于农村(包括县城),这与1965年之前用于县乡村的20-30%形成鲜明对比。
  发生巨大变化的不仅在卫生经费的使用方面。毛泽东对农村卫生保健的关心也远不止是“6·26”怒而发一次批评。1968年9月14日的《人民日报》转载了上海《文汇报》的《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一文,毛泽东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从此“赤脚医生”这个新事物在中国农村迅速发展。同年底,毛泽东对湖北省长阳县乐园人民公社举办合作医疗的经验,赞之“合作医疗好”。
  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全国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
  随着“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在农村涌现,全国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此网络除了51万正式医生外,还拥有146万不脱产的赤脚医生、236万生产队卫生员、63万多农村接生员。全国城市和解放军医务人员先后有110多万人次下农村巡回医疗,有十几万城市医务人员在农村安家落户。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70%以上分配到农村。全国5万多个农村人民公社,把先前的卫生所发展成卫生院。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
  我那时在农村插队,以上许多情形是我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其中还有很多进步并非数据所能体现,比如赤脚医生的推行不仅让医疗服务普及化,也让卫生知识普及化。
  《赤脚医生手册》简直就是一个“全科医疗医药”宝典,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皮肤过敏,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癌症;从灭蚊蝇的防病知识到对核武、生化武器攻击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无所不有。传统的中医中药针灸草药,在这个时期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赤脚医生手册》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保健问题,比任何一部专家的医学专著都贡献更大。即使在1985年中国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个称谓以后,《赤脚医生手册》仍然是中国农村人民的健康指导手册。后来我才知道,几十年间,它的发行量仅次于《毛泽东选集》,并被翻译成五十多种外文在全世界发行。至今,在一些西方国家的书店里仍然可以看到英文版的《赤脚医生手册》。
  新中国制订的医疗卫生事业四大方针,在这个时期得到充分发挥。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增加到了70岁,其中1960年到1980年人民平均寿命增长幅度大大超过所有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
  新中国的以“预防为主”而非“治疗为主”的方式,以“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去专业化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自身主动性能量的方式,打破了国际上一直存在的专业排斥行为,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对西方传统的依靠专家技术和治疗为主的方式进行了革命性改造,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1978年,著名的阿马阿塔(Alma Ata)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把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推崇为世界范围内基层卫生推动计划的典范。
  197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卫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决议”。联合国赞同《阿拉木图宣言》,明确了“健康权是基本人权”。其基本精神是,一切人不分种族还是贫富,不论其是否纳税,都有获得医疗卫生保健的权利,国家对于公民享有此项基本人权负有责任。
  新中国在1951年就建立了对国家干部和大中专学生提供的公费医疗制度,由政府承担经费,这部分受益群体在五六十年代约占全国人口的2%。1951年还建立了劳保医疗制度,主要由国营企业提供经费,为企业的工人和职员承担全额医疗费用,并为职工家庭成员承担50%的医疗费。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
  中国创新的医疗卫生体系,深刻影响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改革,启发他们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医疗卫生制度,而不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
  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毛主席坚定而刚毅的话语,自信而豪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医疗卫生事业四大方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废止后,变成“医疗为主”,此后“医疗”迅速向大城市转移。先前的“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就像一个遥远的神话,今天的农村青年已经难以相信。
  2003年非典最严峻的时期,我在中宣部、中国作协的支持下到疫区调查采访,后来写出一本书《非典启示录》。正是那次调查,我看到中国所有城市在非典面前都暴露出轻忽公共卫生和偏重医疗的倾向,县乡村曾有的三级防疫网已成瓦解状态,这种瓦解带来的损失,远超非典带来的损失。
  为什么?当预防为主被忽视,当自负盈亏的市场原则也进入防疫站,当各地防疫站也要靠自己去“创收”来补贴工薪,边远地区就有很多农民没打预防针,甚至在发病致残致死之后,也不知道如果早打一支预防针就可以终生不得此病。
  我们天天说要重视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在防疫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有很多没有惠及那些穷乡僻壤的孩子。传统的传染病在那些“医疗资源薄弱”的地方,在农村孩子和成人身上找到肆虐的场所,这便是不少传染病在一些贫困地区死灰复燃的原因,也是造成大量贫困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不是纠正了一个非典的“瞒报”问题,就能解决的。
  如今,我似乎理解了晚年毛泽东为什么多次泣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政府对城乡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拉大距离。以1998年为例,全国卫生总费用是3776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的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由此看,农村与城市的医疗卫生差距甚至超过了1964年毛泽东批评卫生部时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在全球191个国家中,中国卫生部门的总体绩效处于较低水平。在卫生负担公平性方面,中国排在第188位,即倒数第4位。如今,我也更理解了,72岁的毛泽东痛批“老爷卫生部”,是充满强烈感情的严厉批评。
  2002年,国务院第一次召开了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重申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改进,SARS就来了。
  2003年非典给了我们严厉的教训。这一年进行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农村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口中三分之二是由疾病所致。换言之,只要一个疾病问题,就可以把政府长期致力的“脱贫致富”工作大部分瓦解。国家因此在农村重建医疗保障体系。
  那年采访,我为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感动。那时,人们对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的医生护士多么崇敬!可是非典过后不久,就出现了“医患矛盾”,乃至出现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医闹”。这是什么原因?
  真正的灾难是:医疗市场化是制造“不必要的检验”和“过度医疗”的温床,盈利驱动与专业垄断结合,当一些不必要的检验和治疗手段被视为常规,医生护士患病也不能幸免。
  近几十年中国医学主要是从美国引进医疗检验设备、药品和配套技术,形成一系列按美国方式来发展医疗的模式。美国模式是医疗器材和药品制造商主导的,科技发明的检验设备不断人为地制造出检查需求,从而制造出巨大的检验市场和不必要的治疗市场。当美国医疗模式统治中国的医疗体系,中医中药屡被贬为不科学遭排斥,难以继承,而且不断丢失了深厚的传统优势,这对中国的损失、对人类的损失都是巨大的。
  为什么曾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发展中国家推崇的“中国模式”消失?为什么美国模式能在中国盛行?
  美国模式,从检验到用药,都是最容易盈利的模式。今日中国医疗方式的主体,是一种被美国医疗模式所绑架的方式,卫生系统官员、专家严重西化的不在少数,不少人在精神上、学术上都无异于美国模式的俘虏。
  非典后,国家已着力推行农村和城市的医疗保障制度。虽然这些医疗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这保障制度是有意义的。然而,只要“医疗产业化”的弊端不除,国家为此拨出的经费都将是“杯水车薪”。这种弊端的存在,不只是脱离群众,是在撕裂红十字精神,撕裂患者和医者原有的亲切关系。靠法律,靠调解,都是有意义的。但最重要的仍然是要找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需要从制度上、思想上、感情上找回同人民群众的亲切关系。
  在中国,医生自古就受人尊敬。华佗、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哪一个不令人缅怀,人们称之苍生大医。我相信,中国医生自古以来广受社会尊敬,一定不是只有这些苍生大医,而是有广大医生群体,继承着中国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伟大传统,才会有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普遍尊敬医生的群体意识。换句话说,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医患关系,就是亲人关系。
  这种亲人关系,在非典时期确确实实有过多么美好的呈现。在新冠袭击了北京和全国各地之时,人们又目睹了医生护士带“阳”救护患者,感动不已。这些动人的事实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医护人员很多很多是优秀的,我们需要分辨的是,有一种被“美国模式”绑架的机制是与“为人民服务”相悖的。当然也有人自甘把灵魂沦为美国模式的“精神殖民地”。
  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十分怀念毛主席,热爱毛泽东思想。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为改变祖国贫穷面貌而奉献力量的愿望,曾经激励着在高山、在平原、在大漠、在戈壁,在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教师、医生、记者、文艺工作者和解放军官兵。最宝贵的不仅是有雷锋这样的普通一兵,有焦裕禄这样的领导干部,而是百年前“一盘散沙”般的国人变成数亿精神焕发的人民。广大工人爱厂如家,广大农民爱社如家,各级领导干部乃至各行各业具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人们实在不是少数。所有这些,点点滴滴至今温暖着我们的记忆。
  当前,我们在面对新冠袭击的斗争中遇到的困境,也更加使我们怀念毛主席。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毛主席还教导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主席坚定而刚毅的话语,自信而豪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战胜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的思想武器。
  2022年12月25日 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3:28:02 | 只看该作者
申鹏:新冠病毒“不走肺”?

2022-12-27 08:19:09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申鹏



[size=1em]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新冠肺炎还是”肺炎“,不是小感冒。
[size=1em]  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拿出了证据,证明很多人在发烧后出现了病毒性的肺部感染,其中有中老年人,甚至还有年轻人。
[size=1em]  2022年12月,一名认证为安徽省省会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的医生,透露了他从一线亲身门诊经历中得到的数据: "上午门诊看了60个病人,几乎都是新冠阳性。80%都有不同程度的肺炎,大多数从影像上都具备病毒性肺炎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至所归。不能认为是新型冠状病毒“感冒”的上呼吸感染了。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如果大家出现长期高烧、咳嗽的症状,还是要去医院查个CT。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很多人可能忘记了,2022年初天津疫情的时候,就已经证明了奥密克戎同样会攻击肺部, 2022年2月9日,吴尊友先生接受环球时报专访,引用了天津42%肺炎比例的数据,强调奥密克戎仍然有非常高的肺炎比例,其感染部位仍是下呼吸道。2022年6月7日,在天津奥密克戎疫情彻底结束后,对该场疫情的回顾性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上发表,该文包含了430名感染者。该研究的最终结论:对于成年感染者,62.6%有肺炎;对于全体感染者,50.2%有肺炎.......只可惜,吴尊友的讲话和这篇论文都没有得到重视。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说好的“上呼吸道感染”、“不走肺”、“新冠感冒”呢?越来越多的人肺炎了,那些专家、医学泰斗们能不能为他们说过的话负责?说难听点,我们不缺专家,我们缺捷尔任斯基!
[size=1em]  这几天高烧惊厥的、病毒性肺炎的、病毒性心肌炎脑炎的……看到太多了,有人问:“孩子为什么要经历这些啊”!
[size=1em]  我也想问啊,当初那些口口声声“90%无症状”、“不如流感”、“16万人4例发烧”的专家们,考虑过孩子和老人吗?那些歇斯底里“撞门”的,哭着喊着要自由的,问过那些还不会说话的婴幼儿吗?
[size=1em]  撒谎的那些人,致人民群众于危险境地的那些人,不需要付出代价吗?
[size=1em]  【文/申鹏,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平原公子”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6:23: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多国对来自中国旅客查核酸
第一财经
2022年12月27日 09:33:31 来自北京

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其中优化了中外人员往来管理,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消息发布后,多个平台的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成倍增长,多位行业内人士预计目前仍在高位的国际机票价格也将逐渐降低。

不过,在我国取消对入境人员的管控措施的同时,部分国家开始增加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核酸检测要求。

入境中国无需集中隔离

根据安排,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并适时调整医疗保障政策;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调整疫情信息发布频次和内容。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其中,主要措施的第12条明确,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目前,我国对入境人员还在实施“5+3”的隔离措施,即五天集中隔离+三天居家隔离。卫健委的最新方案意味着,1月8日起,入境中国后不再需要集中隔离。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全平台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增长850%;签证搜索量瞬时增长10倍。中国游客最关注的海外目的地排名前三为:日本、韩国、泰国。出境游主要搜索用户来自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15分钟内,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增长7倍,热门目的地为泰国、日本和韩国。

国际机票价格有望逐渐降低

与此同时,方案中还明确,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意味着此前受到限制的国际航班也将继续增加。

根据航班管家发布的2022年第51周民航运行简报,12.19-12.25这一周,国际航线航班量1065架次,环比上周下降1.3%,同比2021年上升77.8%,同比2019年下降93.2%。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分析,出入境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国际航班有序恢复,短期内出入境旅客量将会有所回升。而随着出入境机票供需关系逐步正常化,将带动国际机票整体价格逐渐降低。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进入12月以来,国际酒店的预订量也逐步走高。这当中,跨境政策相对友好的澳门、香港,以及海外拥有落地签、免签的国家,是境内旅客的首要选择。从数据上看,去哪儿平台上澳门酒店预订量环比12月初上涨2倍,海外地区菲律宾、法国、泰国酒店预订量增幅较高,菲律宾增幅达1倍以上,想要走出国门探索世界的旅客逐渐增多。

兰翔分析,相对疫情之前的平均价格,目前国际机票价格依然处于高位,整体国际航班仍需一定时间恢复至正常水平。日韩东南亚等航班数量多的航线,机票价格可能上涨。随着政策落地和航司运营能力的恢复,2023年暑期或将迎来出入境高峰。

民航业内人士林智杰也对记者分析,入境免隔离政策将推动国际客运市场需求爆发式复苏,同时,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将推动国际客运航班数量快速恢复。“政策从供需两段都利好国际航线市场,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率从今年5月的2.5%,回升到目前的7.8%,花了半年的时间,预计明年上半年回血速度将至少翻倍。对于航司来说,如果国际航班限制完全放开,票价将进一步回落,国际收益将进一步下滑,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局面则将有所缓解。”

部分国家对来自中国旅客查核酸

不过,在中国取消对入境人员管控措施之际,部分国家开始增加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核酸检测要求。

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就宣布,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国际旅客前往印度时必须携带RT-PCR检测报告,在抵达印度时被发现有症状或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人将被隔离。

此外,从12月24日起,印度将在每个国际航班上抽取2%的旅客进行随机核酸检测。

韩联社也报道,韩国疾病管理厅已于12月16日将中国列入“检疫查验的重点国家”名单。


该措施并非入境限制措施,而是在仁川国际机场检疫阶段加大针对感染风险高且需要集中管理对象的入境筛查力度。体温超过37.5摄氏度的入境人员通常被归类为有症状者,而重点检疫对象的标准为37.3摄氏度。若来自重点国家的入境人员体温超过37.3摄氏度,本人及同行人员需要一同接受核酸检测。

韩国防疫部门表示,将综合考虑境外输入病例数、各地确诊病例数、出入境游客增势等因素每周灵活调整该名单。

据意大利外交和国际合作部网站Viaggiare Sicuri,自12月24日起,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将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旅客(不分国籍)进行入境新冠核酸检测。这一政策暂时执行至2023年1月30日,到期后将重新评估是否延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7 17:08:45 | 只看该作者
中疾控:调整疫情数据公布频次,回归到乙类传染病每月公布一次
2022-12-27 16:12:24  来源:观察者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记者:前一段时间,部分公众对当前公布的疫情数据提出了质疑,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也作出了解释。请问随着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后,我们还会每日发布疫情数据吗?新冠疫情监测、数据收集、报告和发布要求和“乙类甲管”时有什么不同?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 殷文武: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之后,疾病监测、报告以及对外发布做了如下调整建议。
一是调整公布的内容,要公布现有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包括危重症以及累计死亡病例数。删除既往密切接触者的报告情况。不再区分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
二是对公布的频次做调整,我们将根据疫情的情况作动态的调整,最终回归到乙类传染病每月公布一次。
三是公布平台由中国疾控中心在中心网站定期公布。监测内容上,由传染病网络直报病例报告为主,调整为病例报告、核酸和抗原检测、哨点医院监测以及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监测,特别是病毒株变异情况等综合监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13:10:30 | 只看该作者
直击北京急诊发热门诊,医生:“像打一场仗一样”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22-12-29 10:45:42
近日,多家媒体探访北京医院的急诊与发热门诊,接诊量虽然下降,但仍明显远高于平时,而且急救和重症救治的压力依然很大。
探访北京朝阳医院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2周,北京朝阳医院的急诊持续高位运行,每日急诊内科患者人次达450-550(平时仅为100余人),且以老年人、合并基础病的危重症患者为主。医院紧急抽调医生支援急诊,增加诊位,尽最大力量收治急危重症患者。而发热门诊已经从每日接诊高峰的500多人次回落到380人次上下。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科主任郭树彬表示,原来是3个诊位,我们又增加了几个达到5-6个,尽可能缩短就诊周期,候诊时间。
该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梅雪在现场介绍说挂完号以后在等着分诊,我们会把最重的病人,急救车送来的病人,优先让医生看。
里边是诊区,就是病人非常多的地方,大家看到牌子上的在等候的病人,上面有颜色,有绿色的,黄色。黄色级别要高一点,是三级的病人,绿色是四级的,如果是红色二级的,现在没有红色,有红色我们就优先看了,一级就直接进抢救室。
在抢救区,梅雪表示,这里氧合大概都是70%多80%这种的重病人,有呼吸衰竭的病人都在这里。
目前,急诊资源正高位运转,医院积极协调氧气瓶和急救设备,并紧急协调转运床、折叠床投入使用。
视频显示,过道上有后加的床。梅雪表示,外面加了43个平车,就这个床位,可能还不太够用,我们还在想办法找到新的平车。医院也在举全院之力把别的专科,去专科化。全部改成我们叫做共享病房,或者叫做综合病房,收治感染得重的病人。
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克武我们相当于是跟急诊的留观抢救室一样,就是第一道防线。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从下面把重病人马上弄上来,把稍微好点的控制好的病人,就按他的病情的程度,然后往医院的其他的病区去分解。保证病人要救治,还得要(运)转起来。
梅雪在视频中感慨这不是平时的看病了,这是像一场……打一场仗一样,我们期待能够尽快地能够把这批病人处理好救治好,尽量减少重症率和减少死亡率。
希望能够给老百姓多做点事情,这是我们真的想法。我们的职责吧,我们能干的就这些事情,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吧,承担起我们的一些责任。
探访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
2022年12月27日,中国日报记者探访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
近段时间以来,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大幅上升,最多的一天达900人次。近一周,发热门诊接诊量趋于稳定,每日在400至500人。据介绍,除了感染疾病科的医生和护士,医院也安排了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工作,缓解就诊压力。发热门诊的感染病房床位由18张拓展到了现在的40张,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月27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一名老者前来就诊。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月27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输液。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2月27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为前来就诊的患者输液。中国日报记者 王敬 摄
探访北京协和医院
25日晚,总台央视记者探访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室。患者和家属希望的是尽快看上病、治好病,医生和护士面临的,是越来越多危重病人需要抢救的压力。但是大家坚信,再努力坚持一下,一定可以挺过难关。
25日晚10时多,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室外,救护车陆续把患者送过来。连日来,前来就诊的患者普遍年龄偏大、病情严重,让临床一线的医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巨大挑战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周央中:最紧张的时候可能还是这个月月中的时候,我觉得跟之前还是不太一样。之前更多人刚开始发烧比较紧张就来看,现在更多可能还是年纪大的,真正有肺炎的这些病人来得会很多,基本都是六七十岁,还有九十多的很多,因为他们确实是比较重的病人,需要去密切监测、观察、治疗。
希望现在是最难的时候,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后面我觉得可能还是重症病人会为主,也是比较有挑战的。我觉得随着大家对病毒、疫情了解更深,治疗也更有经验,应该会越来越好。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我从医大概有30来年了,可以说是最困难的一个时候。病人量多,还有危重程度也超过平时。像在以往的话,一、二、三级占的比例平均平时的话也就是在50%左右。最近这几天我们监测到一、二、三级这些急诊的病人比例已经占到了75%,甚至80%,危重病人的比重高,可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急诊的告急,北京协和医院很多教授、主任们也都赶来增援,扑在一线抢救患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总值班马士程:我们的教授主任们都跑到一线来跟我们一起来并肩作战,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鼓舞,也告诉我们身为大夫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职称和职位,只要有病人需要,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我们也在很努力挺着,而且我们现在大夫也在陆续返岗,我们的药也在逐步地跟上,我们其他的社会反应速度也在跟上,我们的支援力量也在跟上,所以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当务之急是更好落实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12月24日报道,记者实地走访位于西城区、朝阳区等地的多家医院,相关医务人员给出的答案趋于一致:最近一周,发热门诊接诊量持续下降,看病需要排长队的局面已趋于缓和,群众在感染后的心理状态也相对松弛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供图
北京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2月21日,全市发热门诊接诊发热患者6.5万人次,较近日接诊高峰12月15日的7.3万人次减少11%,发热门诊就诊需求总体趋于缓和。
关于就诊量下降的原因,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部主任李豫川认为,一是历经两周左右时间,第一波感染者进入恢复期,患者数量减少;二是12月15日起,该院紧急增开50间云诊室,通过互联网诊疗,较好指导了轻症患者的居家治疗,减轻了线下诊疗的压力,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记者在发热门诊实地了解到,在就诊人数下降的同时,重症及老年患者的比例有所上升。
“第一波感染高峰刚过,格外需要救治的老年人又来了。”据宣武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田耕介绍,此前几周以中青年为主,老年人占比在10%-20%之间,这一周老年人占比逐渐增加,目前约在40%-50%之间。“新冠感染潜伏期短、传播快,上升到高峰的速率快。年轻人、免疫力强的患者能很快恢复,难以较快恢复的主要是老年人,他们免疫力低、病毒清除慢、持续时间长,一旦病情加重发展成肺炎,容易出现并发症。”田耕说。
此前,面对全市医疗机构发热患者就诊人次持续增加的问题,北京市因时因势及时动态调整医疗资源,快速增设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总数由94家迅速增加至1263家,其中二级以上30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0家,最大限度保障发热患者就医。
记者当时调查了解到,与北京儿童医院、同仁医院等三甲医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一些社区医院,只有零星几位患者;有的二级医院发热门诊于近期进一步扩容,对外公布了机构地址、电话、级别、类别、接诊时间等相关信息,但这里除了接诊医生和引导测温的工作人员,前来问诊的病人并不太多。
“全市1263家发热门诊,有些门诊一天只有五个八个患者,有些门诊日接诊量达四五百人次,如何更好落实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马安林分析,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多人不需要去医院,在家就能很快痊愈,还有大部分情况在一级、二级医院就能解决,这样能把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更多留给65岁以上的、有基础病的或者已经诊断是肺炎的患者。
马安林说,一些轻症患者、需要开药的患者,以及感染后用药不放心需要咨询的患者,其实可以在二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诊治,一旦治疗不佳再到三级医院,由他们承担起重症患者,这样效果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20:29:46 | 只看该作者
最新!摩洛哥宣布:1月3日起,来自中国的人员不得入境
2023-01-01 12:41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极目新闻2023年1月1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022年12月31日,摩洛哥外交部表示,从2023年1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的人员,不论国籍,皆不得入境该国,“以避免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值得一提的是,该新闻还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

摩洛哥:来自中国的旅客不得入境

据极目新闻2023年1月1日援引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022年12月31日,摩洛哥外交部表示,从2023年1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的人员,不论国籍,皆不得入境该国,“以避免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

报道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中国游客前往摩洛哥,他们通常乘坐经由海湾国家的航班抵达该国。而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了相关入境限制措施。

相关报道截图(来源:路透社)

据媒体此前报道,近来,部分国家相继收紧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入境限制。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8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表声明称,从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飞往美国的两岁及以上乘客需要在飞行前48小时内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在登机前向航空公司出示“阴性检测证明”。

另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对中国大陆赴日及7日内具有中国大陆旅居史的入境旅客实施新冠抗原检测,并对中日直飞航班班次等采取限制措施。此外,意大利更是成为首个对中国旅客采取限制措施的欧洲国家,引发各界关注。

据报道,中国疫情管控措施调整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对自华入境旅客实施新冠病毒检测等措施。但意大利的该举措遭到了来自欧洲疾控中心的反对。意大利日报报道,欧洲疾控中心认为,对来自中国的旅行者进行冠状病毒筛查是“不合理的”。因为在中国传播的变异株“已经在欧盟传播”,且欧洲大陆的卫生系统可以应对目前的感染负荷。

中国外交部回应

在2022年12月30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各国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影响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连日来,已经有多国权威医学专家表示,没有必要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

我们要强调的是,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同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第一时间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各国相关疫苗和药物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日前,中方有关部门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了中国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数据。中国有关部门将继续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中国公民有序恢复出境旅游!全球多国发声

近日,随着国家卫健委表示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全球多个国家纷纷发出邀请,表示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旅游。

据央视财经2022年12月30日报道,马来西亚入境旅游协会主席Uzaidi Udanis表示,马来西亚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旅游,称届时可能会有300万游客前往马来西亚;柬埔寨旅游部表示,正在为迎接中国游客做准备,旅游部鼓励接待中国游客的旅游企业尽快开展接待中国游客的相关认证程序,并敦促企业做好为中国游客提供住宿等相关准备工作;泰国政府副发言人Traisulee Traisaranakul表示,外交部、公共卫生部、交通部以及旅游和体育部正在为迎接中国游客的到来做积极准备。

此外,近日,法国、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士等国大使馆、旅游局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欢迎中国游客到访旅游。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极目新闻、央视财经、外交部

每日经济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20:31:00 | 只看该作者
惊爆!中国航班入境旅客一半呈阳性! 2022-12-30 12:47

本周,有两趟从中国飞往意大利的航班在落地意大利米兰的马尔彭萨机场(MalpensaAirport)后,发现两个航班的乘客中,均有近50%的乘客 COVID 检测呈阳性。
国会山的报道截屏
纽约邮报的报道截屏
这两架航班上的乘客是在本周一(12月26日)从中国抵达意大利的。据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卫生主管吉多·贝托拉索称,在第一架来自中国的飞机上,62 名乘客中有 35 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而在第二架飞机上,120 名乘客中有 62 人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
目前,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乘客已被隔离,意大利宣布将检测对象扩大至所有机场从中国抵达意大利的旅客。这一政策暂时执行至2023年1月30日,到期后将重新评估是否延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前已经报道了,日本,韩国,印度对中国航班实施新冠检测,随后,马来西亚宣布对中国抵达的旅客实施了新的追踪措施。
中国台湾则表示自2023年1月1日零时起,加强自中国大陆来台旅客采检措施,并配合7天自主防疫及自我筛检。除维持现行不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政策外,搭乘自大陆4个直航航线,及金马地区民众春节交通项目来台旅客,入境时须于机场(或港口)配合采集唾液检体进行PCR检测,采检后尽速返回住所进行7天自主防疫及后续自我筛检,筛检阳性者依规定进行5+n居家照护及自主健康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