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1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人先正己 世界史启蒙 殖民文化 乞去冷战思维 人命共体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22-6-26 14:4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润为:殖民文化论

2022-06-26 11:10:10  来源: 红色文化网   作者:刘润为




                                                                                           




  说起殖民文化,人们自然会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个著名论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27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这种“从属”关系,就是殖民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众所周知,资本存在的目的在于自身的无限度增殖,资产阶级的全部生命意义在于不知餍足地追逐剩余价值。政治军事侵略、经济侵略、文化侵略,是资本主义从出生至今一直惯用的三种手段。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三种手段又各有侧重。

  从资本原始积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旧殖民主义阶段,这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到形成世界霸权的阶段。其主要手段是政治控制和军事侵略,以扩张杀戮抢劫等等不加伪饰的强盗行径来达到其积累资本、垄断资本的目的。与这种粗鄙相映衬,其文化侵略则表现为赤裸裸的胁迫与狂妄至极的践踏。中国的老一辈对于日本侵略者在“满洲国”及其他沦陷区设立学校,野蛮推行奴化教育,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为了编织“烧杀抢劫有理”的外衣,他们在强制推行西化的同时,又极力制造西方种族天下第一的神话,甚至将东方民族排斥出人类世界,从而在世界文化史上演出了最为野蛮的一幕。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殖民者所施加的耻辱。19世纪50年代,英国幽默杂志《笨拙》的一首诗写道:“眯着他们小小的猪眼睛,/晃着他们大大的猪尾巴,/吃的是老鼠、狗肉、蛞蝓和蜗牛,/所有都似乎是肉锅中的野味,/肮脏的一心贪嘴,/那约翰·中国佬……”这种傲慢的偏见与恶毒的歧视,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东剧变,为新殖民主义阶段,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冷战”阶段。这一阶段的早期,在社会主义取得节节胜利的鼓舞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国际垄断资本集团遇到了严重挑战。尔后,由于世人皆知的原因,又出现了帝国主义与社会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面对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再倚仗径直的屠刀手段和炮舰政策,显然已经是力不从心,于是便由政治军事控制向经济控制渗透,变为由经济控制向政治军事控制渗透。在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同时,将策略重点转移到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控制上来,是新殖民主义的根本标志。1994年8月1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在《新殖民主义》一文中曾经惟妙惟肖地为“新殖民主义者”画像:“他们手中拿的是新计算器而不是枪支,他们穿的是上班时的服装而不是战斗服装,他们宣传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福音而不是传教的福音。”随着策略重点的转移,文化侵略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冷战”和“后冷战”两个时期。


  所谓“冷战”,是指国际垄断资本集团除了热武器侵略之外,对其势力范围以外的世界进行的一切对立活动。这一时期,由于他们采取了一种僵化的孤立封锁政策,地球表面弥漫着紧张阴冷的空气。孤立封锁了别人,自然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因而其文化侵略的广度和深度都不能不受到限制。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尽一切可能地推行其文化殖民主义(或曰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政策。这一时期的文化侵略,多限于官方组织的行为,如“美国之音”、“BBC电台”等等就是他们最为得力的工具。此外,还有御用的“民间”组织,如劳联—产联、某些“基金会”以及各种名目的学术文化组织之类。从侵略方式看,则以硬性渗透为主。目的直露(公开的颠覆鼓动),态度粗暴(歇斯底里地强奸人意),是所谓“硬性”的主要内涵。与“战争边缘政策”挂钩,是这一时期文化侵略的又一显著特点。更准确地说,冷战时期是新殖民主义的初级阶段或曰准备阶段。此间,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老爷们尚未从“武力万能”的思维惯性中解脱出来,时时准备采取“战争边缘政策”,甚至不惜进行“局部战争”,试图以此“压”出一个西化的世界。1961年,美国制片商柴纳克在英国《电影及电影制作》6月号上发表文章,称赞好莱坞影片是“铁盒里的大使”。同年10月,肯尼迪政府在送给好莱坞的备忘录中明确要求美国电影进一步配合政府的“全球战略”。美国的新一代汉学家,很多都是由军方训练出来的。这些人进行学术活动的目的,是为军事活动服务,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文化鹰犬。人们大概不会忘记,80年代,某华裔美籍学者的一本《中国现代小说史》在国内煞是红火了一阵。原来此人就曾供职于蒙特利海军语言学院,领取军方津贴。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此书何以那般露骨地流露出文化殖民主义的倾向。

  这样的文化侵略,其效用毕竟有限。然而,自进入70年代以后,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全球战略”很快出现了调整趋势,战争边缘政策让位给缓和对话政策。这一转变告诉人们:一个以经济为中心的全面渗透已经开始,新殖民主义进入了“后冷战”时期。对此,美国总统卡特在70年代曾有过绝妙的说明:“我们怎样打我们手里的这副牌……我们有两种强花色,即在经济力量和思想力量方面。”(《纽约时报》1989年9月13日)

  撮其大要,此间文化侵略的特点如次:一曰全球性文化轰炸。为此,西方各国都成立了庞大的体系,制订了周密的计划。就80年代统计,美国新闻署已在128个国家设立211个新闻处和2000处宣传活动点,并在83个国家设有图书馆。老牌的“美国之音”更是备受青睐。1983年,美国政府拨出10亿美元巨款,用作电台广播的专项经费。1984年,“美国之音”开办了世界电视网。由于采用了全球卫星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直接沟通,从而拓出了一张庞大的“大众外交”网络。除官方以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跨国公司。早在80年代,美国的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和电影的绝大多数就已被50家大公司所垄断。这些公司与其他垄断企业和大国际银行盘根错节、连络有亲,“与海外投资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而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同他们的利益攸关”(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第5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这50家公司的海外投资。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在从阿根廷到南非的34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其节目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读者文摘》在101个国家出版,国外总发行量达1150万册。1989年底,美国黄色杂志《花花公子》仅在匈牙利就发行6.5万份。《夏威夷5-0》用6种语言制作,覆盖47个国家,其《发财》节目则多至60多个国家收看,每星期约有3.5亿观众。据新闻问题专家瓦利斯对1970年—1971年电视节目的调查,在电视节目总量中,进口电视节目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危地马拉,84%;乌拉圭,62%;马来西亚,71%;赞比亚,64%;埃及,41%。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美国电视播放进口节目的比例只有1%-2%。至于电影,美国的生产量只占世界总量的6%-7%,却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这些大众传媒以爆炸的方式倾销其文化产品,第三世界的上空一片乌烟瘴气。歌星、舞星、影星、丑星、性感明星,乱纷纷争俗斗媚;凶杀奇案、艳星绯闻、哥特式小说、传奇罗曼斯、朋克摇滚、深夜影视,闹哄哄粉墨登场。美国牛仔的剽悍、法国女人的风骚、英国绅士的做作,醉生梦死的享乐、目空一切的权势炫耀、西方极乐世界永世长存的神话,黑压压铺天盖地。《伸向全球:跨国公司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巴尼特和马勒惊呼:“外国公司对墨西哥处于底层的一半人民的思想的影响,毫无疑问,比墨西哥政府和墨西哥教育制度的影响更为持久!”(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514页,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二曰手段软化。昔日的霸主做派变为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僵直的强迫变为和颜悦色的“交流”、“对话”,赤裸裸的颠覆鼓动而今蒙上“援助”、“慈善”的柔美面纱。至于向外推销的货色,则更为讲究包装的精巧。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编码在整个文化机器中,用迷人的场面、情节和形象灌输给第三世界。在香港制作、向47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的“亚洲音乐电视”,以亚洲青少年为主要对象,从节目内容到主持人选拔都尽力迎合青少年的趣味。大部分节目为躁动的摇滚乐曲,并配以快速掠过的画面。画面上有奥斯卡金像得主、世界名模等风靡全球的靓男倩女。节目主持人则东西合璧,不是华裔美籍青年就是英籍印度姑娘,既有亚洲人的形象,又有欧美人的洋味儿。此外,电视台还专门开设热线电话,与青少年讨论种族、性、环境等热门话题。节目吸引了1100多万个家庭,很多青年看得如醉如痴,甚至成为节目主持人的追星族。正是在这种沉湎之中,西方的生活方式、道德取向、价值观念润物无声地潜入了他们的意识深处。在许多有识之士的抵制声中,电视台总经理埃特耶欧不无得意地说:“对反对者来说,它是来自西方的文化空袭。”

  三曰广告参与文化侵略。善良的人们以为广告无非是推销商品而已,其实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广告一方面是商品的自吹自擂,一方面又是生产国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其中深刻地渗透着资本的逻辑。道格拉斯说:“从广告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理想”,布尔斯廷则更是直言不讳:“在移居新大陆、扩张经济和建立美国生活水平方面,广告一直属于美国文明的主流。”(梅尔·L·德弗勒、埃非雷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第474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一方面,它刺激了消费主义在第三世界的膨胀,使人们的自尊心成为物质财富的附属品,不但大开商品销路,也为广告公司赢得了巨额利润。1954年,美国30家最大广告公司的总收入,仅有5%来自国外,到1972年竟增加了6倍。与此同时,高山滑雪的潇洒,海滨沐浴的滋润,乘气球飞行的刺激,驾驶豪华轿车的惬意……诸如此类的广告形象则在“千篇一律地把白肤金发蓝眼的男男女女描绘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与享受者。这种‘白皙就是美丽’的广告不可避免地加强了人们的自卑感,这就是殖民地心态的实质。”(《全球分裂》第514页)

  四曰文化侵略包含经济侵略。在国际垄断资本的背景下,大众传播媒介既是宣传工具,又是文化商品。这种文化商品是由文化工业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成本低而利润大。文化商品出口是替代制造业在世界范围内积累资本的重要渠道。大亨、寡头们对此趋之若鹜,动机至少有一半是因为它有暴利可图。即以美国为例。倘若从众多的资本家中筛出400个最有钱的富翁,以经营文化商品致富者1982年所占比例为9%,1989年竟上升为18%。也就是说,经营大众传媒的资本家有72人进入了美国首富一族。与富翁之成为富翁互为因果的,是第三世界人民的穷上加穷。在拉丁美洲,从1980年到1990年人均电视机台数增长40%,而平均实际收入却下降了40%。思想被奴化,财富被掠夺——这就是两个40%!其间包含着多少不平、多少悲酸!


                                                                                           




  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推行殖民文化的目的,在于改造第三世界人民的文化—心理结构,征服其思想意识的深层空间,使之成为做奴隶而不觉的奴隶。然而,殖民文化不是单方面的存在,它是一种关系,是富国与穷国、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一种精神支配关系。因此,这种文化倘若仅仅停留在殖民者一方的文化侵略上,还不能叫作完整意义上的殖民文化;文化侵略只有在得到被殖民一方的呼应以后,也就是在被殖民者那里对象化以后,才能叫做完成了的殖民文化。

  放眼世界,我们不无痛心地看到:殖民文化的蔓延已经到了怵目惊心的地步。英国记者哈里森在列举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实例后指出:“今天,西方化的现象已经扩展到第三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钻进当地社会的主动脉,从内部散布毒素。”(《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第43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们也绝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特别是党内的腐败之风以及来自“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分别从不同的侧面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信仰危机,从而为西化思潮的渗透打开了缺口。大量事实证明,近年来西化思潮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西方的什么“情人节”、“愚人节”都曾演出过声势不小的闹剧;街上流行着将黑发染成红色或棕色的“洋头”;都市里宠洋狗、洋猫、洋猪乃至洋鼠之风此起彼伏;店铺中不伦不类的洋名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北京有的粮店,最近改头换面,店名改为‘良士多’,还有一家名为‘醉翁亭’的酒家,屋顶上却偏要架起一门‘xo’酒的大炮。无锡市所辖的一座县级市,公安局门口没有汉字招牌,只有英文‘Police’。”(《中国文化报》1995年12月15日)某些高等学府评定职称,竟有在国外所发论文一篇抵得国内数篇的规定,有的高校甚至试图恢复带有殖民印记的校名。我们不能说所有这些当事人都不爱国,也不能说他们都是完全的西化主义者,但是染“洋”味荣耀、沾“洋”边商品好销,却是他们的真实心理;其所以“荣耀”、所以“好销”,则说明“崇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定势。至于文化学术界,拉西方大旗者几乎在各个人文学科都有。照猫画虎地搬演后现代文艺,兜售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现代哲学,推崇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鼓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历史上的殖民者和卖国贼翻案,甚至公开主张“全盘西化”,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下面的一段话也许透露了此类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在当今时代,中国知识分子要取得话语权力,要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物,就有必要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权威包括海外汉学家的指认和命名。本土的文化权威已经颓然死去,人们也没有耐心听取同样的破落者的声音。一个经济和精神双重困窘的族类,它无法指望其他结局,也许这是最好的出路。我们的文化早已把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境遇,我们已经没有奔赴这一目标和那一目标的自由,连逃脱也注定了落网,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归属。”文字虽然佶屈聱牙、似通非通,但意思是能够揣摩得到的:除了皈依西方,中国的文化没有别的出路。其间洋溢的那种希冀西方首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物”的心情,又是何等迫切啊!

  毫无疑问,这种价值标尺的西化,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意识形态已经构成了现实的威胁。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多重精神成分的组合体。就其内容来说,政治思想居于核心层次,社会心理居于中间层次,其上还浮动着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等。就其形式来说,则表现为具有一定民族色彩、时代色彩的词语体系。一提到意识形态,有人总是将眼睛盯住核心,天真地以为只要不触动核心这一层次,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僵化的观点。内容与形式之间、内容的不同层次之间,都可以相互渗透和转化。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是质变,形式嬗变常常是内容嬗变的先声。横看世界、纵看历史 ,颠覆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几乎都是从改变词语而由浅入深地进行的。在这一点上,西方的一些政要比我们的某些同志要高明得多。他们说:只要被颠覆国的青年学会我们的语言、舞蹈,喜欢我们的影视,迟早有一天会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念。不幸这些话已为苏东发生的事实所证明。那么,在我国有没有这种危险呢?请看一看公司、酒店、企业的名称吧。“贵族”、“王妃”、“绅士”、“爵士”、“豪门”、“王冠”之类触目皆是,不胜枚举。凡有正常感觉的人一看便知,这些词语都带有深刻的剥削印记或殖民印记。这些原带贬义的词语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透露出来的是社会心理变异的消息:在相当一部分人那里,它们再也不是耻辱的象征,而是可以艳羡的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变种,也是一种殖民文化。这种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以黄色书刊、录像为龙头的各种流行文化。这种文化模仿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又杂以港台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消极成分,是一个乌七八糟的杂货堆。庸俗、怪诞、性、暴力、放纵、享乐、小情小调,是其主要内容;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剌激和低级趣味,是其主要功能。另一类是所谓“先锋文艺”。这些作品大都是西方后现代“先锋文艺”的仿造品,几乎随便拈出一篇,都可以从西方找到它的蓝本。颠覆语言秩序,制造阅读障碍,是其文本形式;反理性、反价值、反崇高、反审美,是其文本内容。这两种文化,一俗一涩,虽属两端,却共同构成了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不过,这种挑战不是正面的,而是迂回包围式的。对此,后现代论者相当坦白:“当今中国文艺(按:指后现代文艺)在不断疏离现实的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一方面从文化边缘处不断挤迫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空间,使之落入进退维谷之境”,“不但将自身确定在文化边缘的位置,而且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逐出中心立场”。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夸大其词,但是也不能不承认它的确反映了某一方面的真实 。

  价值标尺西化的背面就是民族意识的失落。首先是轻贱母族,否定母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及其创造的一切文化。什么彻底反传统,什么黄色文明低劣,什么中国没有人文精神,就是颇有代表性的民族虚无主义的言论。轻贱母族的下一步就是践踏母族。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者是怀有刻骨成见的种族主义者。在他们眼里,西方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而广阔的第三世界则不过是供他们游逸、狩猎的“上林苑”而已。一如吞厌了西餐大菜便想尝一尝山间野味,在审美上也需要来一点儿异族的“野蛮”、“落后”风情的刺激:一方面在贬损异族中确证自身的优越,一方面满足西装革履下隐藏着的兽性冲动。说来第三世界的某些“文化西崽”的确“聪明”得令人钦佩。他们看准了西方老爷们的胃口,于是翻家底、掘祖坟,“国丑”、“国病”细搜求。搜求之不足则夸大之,夸大之不足则编造之,然后以“艺术”礼盒包装,毕恭毕敬地供奉于西方老爷们的膝下。西方老爷们品尝之余,不免要施些奖赏。从西方老爷们赞许的掌声中接过奖杯,于飘飘然中他们便真的以为自己的“艺术”走向了世界。殊不知赏赐者内里藏着的却是鄙夷的冷笑,不单对他们,也对他们的祖国。某西方艺术评论家揭出了这个谜底:“只要我们认为他(按:指中国一位在西方获过奖的年轻导演)是最好的,他们(按:指中国)就会认为他是最好的。”(《文艺报》1996年第1期)自大之中带着得意,得意之中带着深深的轻蔑。不知道这样的奖赏该是怎样的一种光荣!践踏母族的下一步就是脱离母族。马提尼克政治哲学家法农曾经描写过这样的心理经历:“我开始因为我不是个白人而感到难受,以至于不知不觉让白人将歧视强加给我,把我变成了殖民地化了的本地人,剥夺了我的一切价值和个性。这样,我就要干脆把自己变成一个白人,也就是说,迫使白人承认我也是人。”(《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第38页)类似的悲哀在中国也有。80年代末,一位作家借小说人物之口说:他为“偶然落在一片名叫中国的土地”所“烦恼”,为“盖上了它黄色的印记以后,你便怎么也刷剥不掉”而遗憾。但是二者毕竟有所不同,前者是觉醒以后的悲愤反讽,后者则是迷误之中的实话直说。
[size=1em]  价值标尺的西化,表现在经济、政治上,就是发展道路的倒错。这种倒错是指完全不顾国情、历史和国际环境的实际,盲目认同西方的现代化道路,错误地照搬欧美型社会结构。西方“教导”第三世界说,欧美的现代化经过了从16——19世纪的漫长岁月,而第三世界才刚刚起步。走欧美的路,积累资本的阶段是不可逾越的,所以建立私有制经济结构,让财富向少数投资意识强的富者那里集中,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然而,一连串的“前车之覆”却无可争辩地表明:在国际垄断资本支配世界的国际环境中,如此两极分化的结果,非但未能造就一批实业兴国的志士,反而孳生出一个买办资产阶级。他们一方面成为国际垄断资本集团掠夺本国人民的帮凶,一方面又极力模仿欧美的生活方式。由于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剥削,不可能积累很多的资本;即使有所积累,这班买办首先也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穷奢极欲的消费。其结果,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破败不堪的贫民窟间,耸立起欧美式的“飞地”;觥筹交错的欢笑声外,是贫儿饥饿待哺的哀哭……矛盾加剧、社会动荡、经济衰败,在第三世界中已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去年墨西哥发生农民起义,其源盖出于此。显而易见,如此推行私有化的结果,必然是再度成为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附庸,不但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政治体制上照搬欧美式的“民主”、“自由”,应当说同样拿错了药方。由于曾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原因,第三世界很多国家经济滞后,社会矛盾严重。地区差别、阶级对立、党派纷争、民族纠纷,种种困难和问题堆积如山。国际垄断集团虽然承认或半承认这些国家的独立,但是仍在以花样繁多的方式继续插手、挑拨和干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中,推行欧美式的“民主”和“自由”,无异于打开“潘多拉的匣子”,非但自由、民主没有得到,反而造成了社会的长期动荡。60年代,大批仿效西式政体的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倒向军人独裁;而今,则是贫困民族之间刀兵相见,自家血染自家人。对于这种欺骗,连西方的正直人士都不免为之不平。最近,就有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指出:“对第三世界来说,西方式的民主是场噩梦。”(《光明日报》1996年1月17日)

  长期以来,第三世界一直有人对殖民文化的命题感到困惑:这不是扣大帽子吗?人家可是在引导我们共奔富裕之路呢!在这里,我向朋友们推荐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波莉姨妈要汤姆去粉刷墙壁。汤姆讨厌这活儿,便引诱同伴来干。引诱的方法是巧妙的。他在同伴面前树立起一个“诺贝尔奖”式的标尺,说能达到波莉姨妈的粉刷标准者,不是百里挑一,而是千里挑一。同伴们自然谁也不甘示弱,于是蜂拥而上。为了取得这高标准的验证,同伴们还大行“贿赂”,实在拿不出好东西的同伴,便献出了绝无仅有的独眼猫。这一招实在灵验,不但解了粉刷之苦,还得到了一堆玩物。如果说汤姆所为是小孩子的恶作剧,令人忍俊不禁,那么,今日之“汤姆大叔”可是货真价实的欺骗与掠夺。“粉刷”吧,献上你的“独眼猫”吧,但是你永远也别想进入他们的“天国”。对于殖民文化的这一实质,倒是美国著名学者杰姆逊教授比我们的这些朋友看得透彻。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在全球谋求经济和军事霸权活动的内在的和上层建筑层面上的表现。从这一点上说,与整个阶级社会的历史一样,文化的反面是鲜血、压榨、死亡和恐怖。”(《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第5页,杜克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面对如此严重的文化挑战,第三世界应当怎样应对呢?

  一定的文化附丽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劳动还不是目的而仅当作谋生手段的时候,经济状况往往制约着对人的价值的评估。一百多年来,西方的殖民主义者所以趾高气扬,其文化所以能在全球占据中心位置,首要原因不在于其文化是否优越,而在于他们有钱;反之,第三世界的很多人所以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其文化所以处于边缘位置,首要原因也不在于其文化是否落后,而在于他们贫穷。即以中国而论。19世纪以上,其文化一直是举世尊重的:汉风在法国宫廷曾经兴盛一时,马可·波罗对中国文化进行过言过其实的介绍,启蒙学者甚至对程朱理学予以错爱。19世纪中叶以降,中国积贫积弱,国势日颓。一如雅典的泰门落魄以后,欧美资产阶级旋即改变了脸色:推崇变为贬损,溢美变为歪曲。不过,这也是最为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这些泰门食客的后裔本来就是一批势利小人。然而,对于这些,我们都没有计较的必要。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千方百计地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是克服文化危机的基础工程。

  这样说,绝不意味着我们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者。没有有力的文化支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云云,到头来只能是一纸空文。况且对于第三世界来说,实现这个目标尚需长久的时日。在此之前,又应当怎样应对呢?孙子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长远的使命与现实的责任,都逼迫我们将思考的重点指向主体的建构。

  有一种答案肯定是错误的,那就是迎合殖民文化的观点。例如有人对反对殖民文化报以鄙夷的态度。他们以隔岸观火的悠闲声调说:人们称之为殖民文化的现象,“实质上表明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文明对强势文明的一种认同心理,这种情况很可理解”。此话倘若出自文化殖民主义者之口,犹自不足为怪,作为第三世界的一员,居然说出这样令人齿冷的话,叫人说什么好呢?
[size=1em]  另一种答案肯定也是错误的,这就是对于西方文化“全面拒斥”的观点。这种观点视西方文化若洪水猛兽,因而主张坚壁清野。应当肯定,在现实的国际文化环境中,对于文化侵略保持高度的警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警惕而发展成为这样的偏激则是十分有害的。其一,西方文化不等于殖民文化。西方文化的优秀部分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非但不能排斥,而且是应当认真学习的。其二,这些优秀文化的相当一部分夹杂在殖民文化中间,鱼龙混处、良莠盘结。其三,文化往往显示出动态的特征。在非常的文化环境中,某些文化可能具有殖民功能;在正常的文化环境中,这种功能则可能消失。倘若不分青红皂白地一以观之,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资讯交流愈益频繁、信息共享与日俱增的今天,将西方文化一概拒斥于国门之外,无异于作茧自缚,势必使自己落后于不断发展的世界潮流。列宁指出:“哲学史和社会科学史都十分清楚地表明: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30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其实,在这种褊狭顽固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失去自信的恐惧和自卑。恐惧和自卑是什么呢?难道不正是殖民地的心态吗?切莫以为这种迷误是偶然发生的,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就是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应当正视这样的现实:第三世界曾长期是而且现在仍然是小生产的聚集之地。生产力的低下、生产规模的狭小、交往的局促,反映到意识层面,必然是目光的短浅、思维的简陋和意志的薄弱。面对乱花飞溅的西方文化,这种狭隘意识既可以表现为“刘姥姥”式的迷失,也可以表现为“义和团”式的拒斥。以上两种观点虽然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实际上却是同根同源:一样的小生产狭隘意识,一样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用这样的思想武器去对付国际大资产阶级的文化挑战,恰如用长矛、大刀对付洋枪洋炮,除了失败,大概不会再有别的什么结局。

  要战胜国际大资产阶级的文化挑战,必须依靠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这就是科学的唯物史观。在文化战略上,唯物史观主张确定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所谓确定性,就是不变性。第三世界文化主体的确定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价值目标的坚定性。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将本民族的文化合乎规律地导向光明的未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随时准备为捍卫民族文化牺牲一切,应当是永远抱定的宗旨。二是固有的文化血脉。这种血脉是民族文化的生命线,是此一民族区别于彼一民族的本质特征。民族文化的某些失去活力的局部可以丢掉,这固有的血脉却万万不可以抛却。然而,血脉只有不断再生才不致失却,民族文化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持。这种发展,一方面来自本民族生活实践的持续深入,一方面来自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民族文化主体还须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就是应变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包举宇内的襟怀。对于外来的文化信息,不管什么种类,也不管什么性质,一律玩之于股掌之间;二是具有敏锐的文化触角,高度注意世界上的文化嬗变,随时捕捉最新信息。确定性与开放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和转化。开放性把确定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性则通过开放性来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国际文化环境缓和时期,开放性可能上升为主要方面;在国际文化环境紧张时期,确定性则可能上升为主要方面。如此相成相和,恰似岿然不动的高山,又好像流转不息的江河。这样一来,文化主体便产生了敏锐的鉴别力和强大的同化力。它不但善于识别、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成分,而且能够将某些有害成分转化为有益的营养。可以无愧地说,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文化主体:五千年历史造就的文化血脉直逼江海,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坚定不移,历史唯物论的方法应变自如。虽然不可避免地会有蛀虫、败类,但在总体上毕竟是生机勃勃的。可以肯定,到下一世纪,这一文化主体将更加伟岸。在这样的文化主体面前,一切文化殖民的图谋都将化为泡影。这已经被40多年的历史所证明,今后将继续得到更加有力的证明。


                                                                                        



  现在让我们将视线再投向西方世界。海湾战争的结果是损兵耗财,国民怨声载道;连年的经济衰退使得钱袋见出羞涩,以“援助”之名进行经济控制已是力不从心。“柳暗花明”的是文化侵略,不费一兵一卒,竟然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因)。对于世界上发生的这种种变化,西方朝野都在加紧研究。美国国际关系学家纳伊认为,当今的国际社会,是否拥有权力,主要表现在是否能够主宰国际政治结构和政治议程方面,权力正在由“资本密集”向“信息密集”转移。亨廷顿——这个为白宫摇羽毛扇的人物,则抛出了“文明冲突”说,认为今后国际社会的纷争将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刚刚筹办,副总统戈尔就急不可待地说:他们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的手段”强化美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而在国际关系的实际操作上,国际垄断资本集团已经将“人权”、“知识产权”之类作为要挟、控制别国的重要手段。种种迹象表明:而今而后,对于第三世界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将主要以文化侵略和高科技垄断的手段进行。——殖民主义即将进入后殖民主义阶段。
[size=1em]  然而,国际垄断资本集团的老爷们直至进入坟墓也不会明白,不管玩出什么花招,也不可能完全主宰世界。这花招恰如一条条捆在自己脖子上的绳索,玩得越多,勒得越紧。一个践踏其他民族自由的民族,自己也同样不可能成为自由的民族。亨廷顿虽然恶狠狠地提出“儒家国家与伊斯兰社会将是西方下一轮的打击对象”,但毕竟英雄气短,又不得不哀叹道:“在可见的将来,不会有普世的文明”。(香港《二十一世纪》1993年10月号)世界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是平等的,殖民文化不得人心!然而,文化殖民的势力绝不会自行洗手罢休。实现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力量存在于各民族(包括西方社会的各民族)人民之中。这种力量尽管在近些年里遭受了挫折,而今却正在积蓄、壮大……展望世界文化的未来,必定是百花互映的景观。

  1996年1月11日写毕

  作者附记:此文是26年前根据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关于“要警惕和抵制殖民文化”的批示精神撰写的,发表于求是杂志1996年第5期。当时,我是希望它能够很快过时的,但在拜读陈先义同志《必须在全国进行去殖民化教育》之后,感到它并未过时,这不能不说是文化的悲哀、历史的悲哀,当然同时也是我个人的悲哀。



链接

毛泽东思想是现代中华文明的根和魂
16 个回复 - 4351 次查看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新华网2022-05-28 13:57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 ...
2022-5-28 17:54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20:11:06 | 只看该作者
他们无愧于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称号——在“从陈映真到曹征路”读书会上的发言
2022-06-27 22:44:09作者:刘继明  来源:狂飙网

  曹征路去世后,我和几位左翼文化界的朋友曾计划举办一个线下的追思会,但由于疫情和其他原因,未能如期举行,我一直很遗憾,现在,陈映真读书会举办这个纪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我的遗憾。

  读书会把曹征路和陈映真放在一起纪念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因为陈映真生前曾亲自撰文评论过曹征路的作品,还因为这两位作家在艺术和思想上存在着深刻的联系,正如活动举办方所说,陈映真和曹征路都“同为思想型作家”“关怀劳苦大众”,“在其所属的生存环境中,关心社会、国家与世界,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超越、克服了意识形态的枷锁,为我们留下来极其珍贵的思想资源。”

  鉴于曹征路和陈映真各自的生存境遇和精神背景迥然相异,他们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和进行中的现实的认知,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探寻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梳理其间的来龙去脉,既是文学史家的任务,也是思想史家的责任。

  2016年,陈映真先生去世后 我曾经写过一篇《走近陈映真》,其中写道:“作为一名左翼知识分子,陈映真对大陆的频繁造访,显然带有某种政治和文化上的‘寻根’意味。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大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使许多诸如追求平等公正、反抗资本压迫和特权等级制度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具备了对跨国资本侵略和西方殖民化的抵御能力,所以一旦两岸关系稍稍解冻,他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自己的寻根之旅。包括对整个大陆社会,文化界以及文化人,他都渴望了解、交流,探讨,那种同志式真诚平等的交流。”

  但结果呢,陈映真不仅没有找到自己的同志,反而遭受了包括张贤亮、阿城等在内的一群大陆伤痕文学作家的冷嘲热讽,陈映真心里的失望可想而知,后来,他在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说:“所谓的左翼,就是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仅瞩目于进步,经济发展,东西多而已,而是我们关注到这个过程里面一些弱小者被当作工厂的报废品,不合格品一样被排除出去的那些人,为什么关心这些人,不是因为他们穷,我们才关心,穷人都是好人,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站在人的立场,人毕竟不是动物,不是靠森林的法律来生活,人固然有贪婪、欺压别人的行为,可是内心的深处也有一种需要去爱别人,去关心别人,去帮助别人。”他还说:“中国改革开放所面临的问题同台湾在60年代所面临的问题,逐渐逐渐有些类似性,我愿意以我小说的方式,同大陆的思想家、读者、学者们共同思考,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人的问题。”

  陈映真这些话,像是替自己辩解,又像是对同行喊话,但此时中国大陆社会和文坛都沉浸在对共和国前三十年的控诉和向西方文化的顶礼膜拜中难以自拔,哪里听得进陈映真这些肺腑之言呢?

  当然,也有少数作家例外,如曹征路。

  2004年,曹征路反映下岗工人斗争的中篇小说《那儿》发表后,在大陆文坛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批评者指责作品艺术粗糙,贩卖苦难,赞誉者赞扬作品直面现实、振聋发聩,是工人阶级的伤痕文学。陈映真也撰文对《那儿》给予了高度评价:“《那儿》的出现和相关的讨论,在少数的文脉中,《那儿》激动人心地、艺术地表现了当下中国生活中最抢眼的矛盾,促使人们沉思问题的解答。究其原因,曹征路恐怕是最后一代怀抱过模糊的理想主义下厂下乡劳动过的一代。这一代人要打倒资本主义,却在资本主义太少而不是太多的社会中从来未真正见识过资本的贪婪和残酷。而九○年代初以后的巨大社会变化,既催促一批作家随商品化、市场化的大潮写作,也促使像曹征路这样的作家反思资本逻辑……”

  由此可以看出,陈映真从曹征路身上看到了他一直在孜孜以求的理想的文学,仿佛找到知音那样充满喜悦和振奋。这种“理想的文学”,也可以叫“底层文学”或“新左翼文学”,2005年前后逐渐成为中国文坛的一股重要文学思潮,而曹征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曹征路去世后,我写过一篇悼念短文《他去“那儿”了》,称他为“中国新左翼文学的开拓者、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和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这样评价曹征路,可能有人不大舒服,或者觉得有些夸张,今天的中国文坛是“纯文学”的天下,所谓“新左翼文学”跟“无产阶级”这个词一样,早已被贬损、否定和边缘化。自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写作的左翼作家连生存都很艰难,更别说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了。

  曹征路的写作,从《那儿》、《问苍茫》到《民主课》,以及他那部尚未正式出版的思想史论著《重访革命史,解读现代性》,都已经摆脱主流政治和纯文学的羁绊,用郭松民的话说,他为奄奄一息的左翼文学打开了一条生路。当然,曹征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本人也和其他作家一起,被评论界誉为“底层文学”和“新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2016年,我的长篇小说《人境》出版后,青年评论家李云雷提出了“新社会主义文学”的概念,并认为我和曹征路是这种写作的重要践行者,作为曹征路的朋友,我深感荣幸,并借此机会,再次向他表达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和评价陈映真和曹征路呢?我觉得应该分两个维度,一是文学史维度,二是思想史维度。

  从文学史维度,曹征路和陈映真是二十世纪前中期以鲁迅、茅盾和萧军、萧红、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新中国前三十年以柳青、浩然等为代表的人民文艺和社会主义文学这条文脉在“后四十年”的重要继承者;从思想史维度,曹征路跟魏巍一样,是中国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后,始终不渝为工人阶级发声,坚持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斗争,不忘共产主义初心的杰出代表。

  他们都无愧于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称号。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一点,算是抛砖引玉,仅供大家在后续的学习研究活动中参考。

  2022/6/26

  (在“从陈映真到曹征路”读书会上的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9:56:43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察:美主导全球基建计划欲抗衡中国作者: 察客  
2022-06-27 21:30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国集团领导人26日召开晚餐工作会议。(前排逆时钟起)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戴眼镜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英国首相约翰逊、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法新社)
[/url]




七大工业国集团(G7)本月26日至28日在德国举行高峰会,美国总统拜登昨天宣布,将在五年内为发展中国家筹集6000亿美元资金,展开一项全球基础建设项目。
拜登和其他G7成员国领导人没有点名,但这项名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的项目,明显意在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美中在乌克兰战事、台湾问题、全球供应链等问题上的战略博弈加剧,美国更急于遏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扩大国际影响力。
拜登就说了,这6000亿美元资金不是援助或做公益,而是一项会为所有人带来投资回报的计划,让各国看到“与民主国家合作具体的好处”。他还说,当“民主国家提供我们所能提供的一切”时,“我们正在为全世界的人们提供更好的选择”。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附和道:”我们有责任向世界提供积极、强大的投资动力,向我们在发展中世界的伙伴表明,他们有选择。” 虽然没有说出“中国”,但在这些领导人和官员发言剑指中国意味甚浓,在在凸显西方与中国的竞争关系,欲证明西方价值观能占上风。
拜登说,全球基础建设项目是要帮助中低收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改善全球健康、性别平等和数字基础设施。会上提到倡议项目包括,兴建连接欧洲与东南亚的安全海底电缆、塞内加尔的mRNA疫苗厂房罗马尼亚 的模块化核反应堆工厂、在圣诞岛建设链接其他地区的港口,以及安哥拉的太阳能项目。
私人和公共资金带头避免“债务陷阱”?
与中国动用官方资金的一带一路不同,这项拟议的七国集团资金将主要取决于私人投资是否愿意承诺进行大规模投资。G7各国政府只会提供有限的官方资金,其中美国承担2000亿美元,日本提供650亿美元以上,欧洲将为该倡议动员3000亿欧元。
据报道,美国将以政府直接援助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出资。白宫说,美国及其G7国家还打算从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多边开发银行、发展金融机构、主权财富基金等处引进“数千亿的额外资金”。按美国官员的说法,这是个较好的方式,接受国将能够避免“债务陷阱”的基础设施模式。
有报道引述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AidData研究实验室去年发表的数据称,中国在近20年间,向全球165个国家的1万3427个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高达8430亿美元金额的贷款,这些资金里大部分是一带一路资金,目前这些高额贷款,已经让吉布提、蒙特内哥罗、老挝、斯里兰卡等国家深陷债务泥沼。
换汤不换药?
英国《卫报》和香港《南华早报》等媒体则报道指出,美国在G7峰会带头宣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The 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其实并不新。
G7领导人去年6月在英国举行的G7峰会上启动一个名为“为世界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的计划,但由于美国民主党人之间的分歧,这项计划启动以来一直没太大动静。
报道说,美国联手G7在今年的峰会上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大致上是在“世界重建美好未来”的基础上换个名字、重启项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参加七国峰会的领导人合影。(左起)意大利总理德拉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朔尔茨、英国首相约翰逊、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路透社)

同阵营计划太多火力不集中?
与此同时,各国在过去一段时间也相应推出各自的项目。英国去年11月启动“清洁绿色倡议”(Clean Green Initiative),欧盟今年1月启动“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计划,日本也计划筹集650亿美元,推动区域互联互通。
拜登、冯德莱恩和英国首相约翰逊去年11月在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碰面时,曾就不同的项目进行评估,商讨不同项目是否有重叠之处,反而削弱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卫报》报道说,根据G7宣布的新倡议,不同资金源似乎不会全部汇集到一块儿,各国能做的是紧密协调。
分析:欧洲因经济利益对华硬不起来
七国集团由世界主要富裕国家组成,成员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G7成员国之间对华立场不同调,也可能导致新倡议难发挥预期效果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发布的一篇分析文章说,跟美国相比,欧洲国家在面对中国时的态度更加谨慎,担心惹恼中国会让自己吃亏。

  延伸阅读  G7筹集6000亿美元 资助全球基建抗衡中国

文章举例说,欧盟去年推出“全球门户”计划,原本也意在抗衡中国“一带一路”,但至今一直没什么动静。文章说,虽然欧盟一再声称要建立“战略自主”,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一旦有迹象显示欧洲在中国的投资如德国汽车工业将遭受报复性威胁时,欧洲国家就会退缩。
文章引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欧洲项目研究员柏格森(Pepijn Bergsen)分析称:“跨大西洋欲抗衡中国的努力将跟过去一样面对同样的障碍,包括欧洲在中国的经济利益,而欧洲同时也希望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柏格森认为,能让欧洲下决心对中国强硬的可能因素是,中国领导人展现与俄罗斯的紧密关系,在俄乌持续交战的当下,核心战略问题是欧洲国家的优先考量。
美媒:美国跟中国抢基建项目是抓错药
另一美国媒体《外交事务》更加不看好美国在发展中国家搞基础建设。《外交事务》的评论文章直指,跟中国抢基建项目是“错误的方法”,又指美国在国内基建的投资和维护工作上“众所周知是差劲的”,更不要说在国外搞基建。
评论文章进一步分析指出,中国在基建领域是佼佼者,全球20大基建公司中,中国占据了其中的14家,欧洲占据了六家,美国一家都没有。
文章说,中国能在基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原因是获得政府的补贴,这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个好交易,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得到中国纳税人的帮助。即使美国政治人物抱怨中国政府的补贴不公平,从中国那里得到资助的国家是不会听进去的。  
文章还说,在和中国的双边竞争中,华盛顿应主攻自身强项——高等教育体系,而不是在基建领域试图追赶中国。文章说,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羡煞世界各国,它“培养了全球各国大多数商界和政界领袖”。
文章也认为,美国若要推进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也可以交由它主导的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和区域性多变银行如非洲发展银行去处理。
中国媒体“观察者网”赞同《外交事务》文章的观点,并形容美媒“展现了难得的清醒”。
观察者网文章指美国执意要阻断一带一路倡议,是因为拜登政府的霸权贪恋,“霸权主义的特性并非在于‘丧失理智’,而在于‘我全都要’的霸权贪念。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今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反对打着基础设施建设旗号、推进地缘政治算计,抹黑污蔑‘一带一路’倡议的言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互联网)

他也称,所谓“一带一路”造成“债务陷阱”完全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任何一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认可所谓“一带一路”造成“债务陷阱”的说法,并反指美国才是“债务陷阱”的真正制造者。
赵立坚称,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缺乏监管的金融创新、恶意做空等行径,加剧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对有关国家落入债务陷阱更是难辞其咎。
北约将首提中国构成挑战
G7峰会之后,紧接着北约周二将在西班牙马德里开会。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6月27日在马德里召开的记者会上讲话。(法新社)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前透露,除了聚焦乌克兰战事外,峰会预计将出炉一份北约新战略概念文件,首次提到中国对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的挑战。四个亚太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不是北约成员,但这四国领导人此次均受邀参会。这意味着在美国的主导下,欧洲和亚洲的安全联动或将更为紧密。
前菜之后还有主菜,先是全球基建计划,后是战略概念文件,美国正试图通过团结友邦的方式全力抗衡中国,西方阵营与中国本周的隔空交锋相信会更激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9:32:23 | 只看该作者
卫星通讯社发布从未公开的乌克兰民族主义历史文件
2022年6月28日, 14:15
乌克兰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8.06.202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6月28日电 卫星通讯社开始发布一系列关于乌克兰民族主义历史资料,其中包括首次公开的文件,如1930年,乌克兰民族主义者逃到日本占领的满洲里后组织的活动等。 在等待日本军国主义者和苏联爆发战争期间,在希特勒德国的支持下,他们对苏联政府进行了颠覆活动和宣传。
根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滨海边疆区总局解密的文件,由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在俄罗斯被禁止活动)希特勒军事情报部门支持的使者控制的激进分子,通过针对苏联的武装斗争策划多项报复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那时,即革命后逃离乌克兰和被欧洲拒绝涌到远东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也使用与当前基辅政权相同的手段开展宣传活动。此外,公开的文件还描述了日本军事情报部门如何控制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活动,他们实际上就是苏联敌对国家手中的工具,就像如今的乌克兰被用作西方对付俄罗斯的工具。
在满洲里成立了"乌克兰民族社区"(UNK)。这是一个反苏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积极开展反苏斗争。 该组织主要由佩特柳拉帮残余分子和在内战期间直接与苏联政权作战的个人组成,其成员还包括20世纪20年代被迫逃离波兰的人,乌克兰人实际上是遭到了波兰的驱逐。
为了推动其反苏活动,"乌克兰民族社区"成立了反苏民族主义青年组织"乌克兰远东部",成为激进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引路人。 为了进行宣传,"乌克兰民族社区"还出版了《远东》杂志。
1936年至1937年,与纳粹有关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柏林中心的代表抵达"乌克兰民族社区",并在日本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在该社区担任领导职务。
然而,日本人不会允许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自由实施他们的意图。1945年,苏联红军击败日本军后,"乌克兰民族社区"的计划被粉碎。 苏联情报局逮捕了"乌克兰民族社区"的积极分子,他们被法院判决送往劳改营。在如今的俄罗斯,他们被拒绝作为因政治原因犯下国家罪的人一样恢复名誉。

-------------
马里乌波尔“亚速营”民族主义分子基地发现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
2022年4月28日, 13:46 (更新: 2022年4月28日, 14:14)
马里乌波尔“亚速营”民族主义分子基地发现希特勒《我的奋斗》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28.04.2022
© Sputnik / Evgeny Kotenko / 轉到圖片庫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马里乌波尔4月28日电 马里乌波尔“亚速营”民族主义分子基地发现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Mein Kampf),这本书在俄罗斯禁止流通。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报道,这本翻译成俄语的书是在民族主义分子藏身的室内检查时找到的。
《我的奋斗》写作于1924年,希特勒自传,被认定为是国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基石,在希特勒生前出版了数百万册。
该书在1945年之前被翻译成18种语言,销量超过1200万册,2010年4月被列入俄罗斯联邦激进主义读物清单。
---------

乌克兰学校如何向孩子们灌输民族主义和对俄罗斯的仇恨?
2022年4月1日, 16:50 (更新: 2022年4月1日, 16:53)
乌克兰学校如何向孩子们灌输民族主义和对俄罗斯的仇恨?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1920, 01.04.2022
© 照片 : 统一俄罗斯党
Илья Гончаров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伊利亚· 贡恰罗夫
評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乌克兰解放区发现的教学文献证明了乌克兰儿童被灌输民族主义和反俄罗斯思想。教学文献中宣扬残酷性、改写包括伟大卫国战争在内的历史。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与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以及来自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PR)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PR)解放区的教师、俄罗斯教育工作者和历史学家进行了交谈,并研究了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所提供的文件。一名中国专家认为,乌克兰应该承认歪曲事实,这将大大有助于缓和冲突。
俄罗斯教育部的专家们对在乌克兰特别行动中发现的历史、地理、文学和其它学科的教科书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是在各种教科书中发现了歪曲历史真相和灌输仇恨俄罗斯的例子。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在题为“乌克兰教科书作为仇恨宣传的一个因素”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卫星通讯社记者参加了本次记者发布会。
描绘新敌人的形象
50多名教育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参加了对教科书的分析。任务是查看孩子们过去学习的教科书和乌克兰境内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参考资料,以了解这些教科书对当今整个局势的影响程度。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分析了300多种材料,分别是2013年至2021年小学、初中和高中各科教科书。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乌克兰启动了“乌克兰新学校”项目,这个项目框架下的变化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科书的内容。
克拉夫佐夫说,“我们看到,开展了歪曲历史和历史真相、挑起仇恨俄罗斯的目标明确的工作。彻底抹黑俄罗斯、宣传军国主义、美化战争罪行,结果是完全脱离历史和文化根基。所有这些都成为乌克兰教训的一部分”。
他介绍说,2014年克里米亚就已经发现反俄教科书。但是,从前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地收集材料。
我们绝不允许俄罗斯历史和地理教科书歪曲事实——关于伟大卫国战争的事实,关于我们与乌克兰、与其他国家、共和国的友谊的事实。我们的国家一直在帮助其它国家,其中包括帮助乌克兰。遗憾的是,从认知形势的角度来说,年轻人的意识是残缺的。当然,这说明了很多问题 。
在乌克兰的教科书中,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合法继承者,应该为所有当代的麻烦负责。俄罗斯经常失去个性,比如,地理教科书照片中的俄罗斯伏尔加河被标记为“伏尔加河,欧洲”。8年级和11年级的《世界史》教科书建议点击二维码,观看题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或“俄罗斯如何改写历史”等主题的教学视频。
例如,这里引用2017年9年级《健康基础》教科书中的一句话:“当代乌克兰需要紧凑、机动、训练有素的军队,确保国家在受到俄罗斯联邦侵略的条件下能够保持防御能力。有鉴于此,乌克兰武装部队按照北约标准进行改革的过程正在进行之中。”
克拉夫佐夫指出,文学教科书中证实,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和果戈理的创作只与乌克兰有关,普希金作品中的乌克兰主题则完全被忽视,关于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也只字未提。在此情况下,历史教科书中详细描述了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和恐怖分子的生平,特别是被称为“乌克兰英雄”的班德拉、科诺瓦列茨。
克拉夫佐夫指出:“在我看来,最可怕的是孩子们遭到利用,并形成扭曲的世界观。”
俄罗斯国家杜马教育委员会主席奥尔加·卡扎科娃强调,乌克兰境内的儿童们被剥夺了学习真正历史的机会。但最可怕的是,他们被剥夺了与俄罗斯兄弟民族的共同过去:
我们需要了解如何继续努力做恢复文化和教育空间的工作,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文化和教育空间应该是统一的。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需要使这种对共同文化和教育空间的权利回归。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分析,并找到已经在自己头脑和心中具有这些信息的孩子进行交流的方法和机会。
改写历史
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副所长、俄罗斯联邦荣誉律师、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兹维亚金采夫指出,当前整体而言全世界“几代人的记忆都出现了道德危机,到处都在改写历史,不仅是在乌克兰。”时事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把乌克兰改写历史的企图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在教育领域所奉行的政策进行了比较。专家认为,乌克兰当局应该承认并纠正导致升级的错误:
此次乌克兰当局篡改教科书,让人想到了台湾当局和日本政府同样篡改教科书的行为。比如,蔡英文当局称“台湾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甚至还有说法是“台湾从来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这完全是在胡说八道。虽然乌克兰问题与台湾问题有着本质区别,其与俄罗斯是两个主权国家,但是曾经乌克兰与苏联有着密切的联系,苏联也从未忽视过乌克兰,从来没有做任何事对不起乌克兰的事情,反而是乌克兰在整个联盟中更加受益。应该说乌克兰当局的行为是坏了良心,不仅是在污蔑历史,也是在给乌克兰的下一代青年洗脑,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痛恨俄罗斯,人为地强加民族主义仇恨,为未来乌俄之间的新冲突埋下伏笔。对此乌克兰当局应当改正错误,因为这一做法不仅对自己和乌克兰人民没有好处,对俄乌关系的缓和和整个地区的稳定同样无益。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历史学博士、教授阿列克谢·卢布科夫指出,不应低估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选择的发展方向。
他最后说,“当然,西方在这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教科书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开展了大量的意识形态工作,其中包括西方历史学家。在教育中实施了有意识的政策,重新格式化,偷换善恶观念。我认为真相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将尽一切努力恢复人身上人性的东西”。
国家杜马独联体事务、欧亚一体化和同胞联络委员会副主席阿尔乔姆·杜罗夫是在沃诺瓦哈(Volnovakha)学校图书馆发现教科书的人之一。他说,那里形成的不仅有对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居民的仇恨,还有俄罗斯作为敌人的整体形象。
“事实上,他们训练破坏者、恐怖分子,传播极端主义材料。孩子们的脑海中被植入仇恨和极端主义”,杜罗夫分享了他的印象。
否认共同根基
按照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提供的文件,乌克兰根据 2016 年 7 月 17 日发布的第 826 号部长令,决定在历史课上加强“对民族认同的深刻理解”。在乌克兰国家纪念研究所的监督下草拟的大纲,现在加入了必须学习“苏俄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战争”、“苏联占领乌克兰”、“乌克兰政治移民”、“驱逐”人民,“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高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学习“苏联极权主义政权的建立和批准(1921-1939)”的主题。教科书单独指出,乌克兰“在苏联的占领下”成为“联合国的共同创始人”。周戎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批评了这一立场:
我认为乌克兰当局不应忘记,1945年正是在苏联政府的努力下,不仅苏联自己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也让当时仍然是苏联一部分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联合国拥有了自己的席位。如果乌克兰当局抹去这段历史,是否也应该将自己的丑闻暴露一下?曾经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时,苏联其他各个加盟国都没有出现替德国法西斯卖命的伪军,唯独乌克兰例外,甚至乌克兰还想要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下成立伪独立国家。现在乌克兰政府篡改教科书,包括称二战始于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完全是在歪曲和抹黑历史。
他指出:"众所周知,乌克兰曾经作为苏联的一部分,是整个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党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乌克兰在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地位几乎是并列的。而且上世纪50年代苏联最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赫鲁晓夫虽然是俄罗斯人,但自幼在乌克兰长大,并长期担任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而后来曾担任12年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波德戈尔内是乌克兰人。原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半岛也是被赫鲁晓夫以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名义划给了乌克兰。”
参与教材内容讨论的还有俄罗斯各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家长们,以及在工作中直接遇到这些教科书的老师们也参与了对教材内容的讨论。戈尔洛夫卡第 17 学校校长卓娅·多玛斯金纳向卫星通讯社展示了 2002 年教科书《乌克兰历史导论》中的一些片段。她说,正是这本教科书培养了那些现在加入乌克兰国家营部队的民族主义者。教科书中把对纳粹德国的卫国战争简称为“苏德战争”,乌克兰被列为双方战争的主要受害国。
如何解决所有问题?
克拉夫佐夫部长在回答卫星通讯社关于如何纠正当前局势的问题时表示,教育部已经在这个方向开展了工作:
克拉夫佐夫指出,“我们需要与孩子们交谈。展示事实。纪录片、历史资料、档案。继续与教师合作也很重要。毕竟,许多人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无能为力。教师们应该继续讲解这个真相。我们计划针对这些主题开展职业技能提高整体计划。最主要的是真相。当然,这需要时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3
© Sputnik / Ilia Goncharov




链接

两个《讲话》异在有无人民主体中的工农兵 计毒草多寡鉴别
26 个回复 - 8167 次查看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2022-05-24 18:02: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记者   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 ...
2022-5-24 23:26 - 焦典 - 坛友之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18:52:1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应吸取俄罗斯的教训”?外交部回应
长安街知事
2022年06月28日 17:11:28

6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彭博社记者提问,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前往欧洲参加北约峰会时表示,“中国政府应该吸取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战略失败的教训”。他称,“如果中国想要武力统一台湾的话,将会遭受其他国家的抵抗”。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

赵立坚表示,我们已经多次阐述中国在乌克兰危机方面的立场,我们也多次强调,台湾不是乌克兰,两者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台湾也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们希望有关的政客不要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美台举行所谓“21世纪贸易倡议磋商”

我外交部:跳得越高,摔得越惨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美台举行“21世纪贸易倡议磋商”,双方讨论了磋商路线图,已达成具有高标准承诺和有经济意义成果的协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建交国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包括商签具有主权意涵和官方性质的协定。

赵立坚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方应该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停止与台湾当局商签具有主权意涵和官方性质的协定,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台湾民进党当局应趁早打消“倚美谋独”的算计,否则他们跳得越高,摔得越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5:46:50 | 只看该作者
陈先义:再论去殖民化

2022-06-27 11:14:27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陈先义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天,我写了一篇题为《必须在全国进行去殖民化教育》,可以说,面对各种纷乱繁杂的文化现象,这是笔者作为一个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人民的人,不希望我们丢弃自己的传统、不希望我们的文化在西方阴谋下走向堕落的一个战士的呐喊。
[size=1em]  文章发表后,著名文艺理论家、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求是杂志原副总编辑刘润为同志随即发表一篇一气呵成的雄文——《殖民文化论》。这是根据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发表于《求是》杂志的文章,可以说气势磅礴、气贯长虹,充满了一个理论家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心和意志。
  紧接着,便有了著名学者郑若麟先生的关于《必须重视精神文化殖民》的精彩演讲。让我感觉庆幸的是,在我们的文化处在“危险的时刻”,还有这么多清醒的人能够发出愤世嫉俗的呐喊,我以为,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明天和希望,它昭示着中国文化必将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声音,有人公开撰文发表质疑并坚决反对,对反对殖民文化报以鄙夷的态度,用隔岸观火的悠闲声调说,哪有什么文化殖民,你们这是在质疑对外开放。
  更加严重的,还有人为殖民文化评功摆好:这不就是中国弱势文化对西方强势文化的认同吗?中国就应该好好引进西方文化嘛。
  更有甚者,有人狂妄叫喊:我们的文化引进西方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我们就是要与西方全面接轨。也有人甚至把质疑这四十年之类大帽子胡乱扣了起来。
  这些话,如果出自西方阵营之口也就罢了,因为那些人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关键是这些话出自我们内部,不免就让人对文化殖民的危害之大之深,我们的去文化殖民任务之艰巨感觉任重道远。至于某些如骂街一样的无聊文字,那是根本不值一驳的。
  郑若麟先生有一段精彩的演说,他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用枪炮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就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反征服、反殖民的斗争,一直到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在上海这样一片中国的土地上,还有11个外国的军队驻扎在那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10月1号。中国这一天开始,才真正没有外国军队,才实现真正的独立,把所有的外国势力从中国国土驱逐出去。当年在长江炮轰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用枪炮发言,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反殖民统治的坚定决心。
  我们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核大国,其它国家要在军事上征服中国,已经非常困难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金融、贸易等等各个领域,我们当然不愿接受任何外国的站在实力地位将意志强加于我们,但是我们是不是就完全摆脱了试图征服我们的外来强权的这样一种命运呢?没有,这就是物资上我们似乎强大起来了,但是精神上我们还有相当差距,某种程度上,我们带有浓厚的被精神殖民的痕迹,并且这种痕迹这些年被人为强化了。反精神殖民的斗争依然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很多同志是羞于承认这个事实的,甚至只要你只要一说这个话题,就好像是怀疑“向西方学习”,进而质疑改革似的。就可以很轻易地给你扣一个帽子。其实,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中国文化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却不是你随便扣个帽子能够解决的,如果那样,我们必将在精神殖民化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我们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承认事实比荒唐地去信守某些错误观念要有意义的多。
  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似乎习以为常了,其实到处都可以看见殖民文化的痕迹。比如去看个房子,要么叫牛津花园,要么叫剑桥小镇,要么就是拉菲水岸。某某人出国了,人家可不是留学啊,那叫移民。言外之意,那是一种莫大光荣,好像已经到了天堂。
  在文化领域,这个情况就更加严重,本来我们评价电影有百花奖,有金鸡奖,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电影的评价,突然变成了奥斯卡奖。一部在中国票房非常好的电影,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奥斯卡提名,它几乎一钱不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一个导演要是被选入了戛纳电影节,他就变成了世界级的导演,尽管他的电影可能在中国没人看,或者票房很惨淡。舆论不是说这个导演不行,而是说我们中国人素质太差,没有欣赏能力,不可调教。
  在文学上更是这样,作家们编着法儿骂祖国骂我们的社会和人民,诅咒我们的社会制度,因为唯有这样,才可以去外国拿大奖。这种现象多了去了。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东剧变,可以概括为冷战和后冷战时代。这个时间,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进攻,有热战,但更主要的不是枪炮,进攻的手段主要是精神殖民。
  刘润为同志作了详尽的研究,他说,八十年代统计,美国新闻署在世界128个国家设立211个新闻处和2000个宣传活动点,并在83个国家设立图书馆。干什么?在别国设图书馆干什么?美国政府赋予中情局的任务就是进行文化殖民,传播美国的价值观,让他们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这样就可以运用较低的成本完成对东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正是运用这一系列手段,这几十年,第三世界变了,变成什么了?东欧国家原来社会主义阵营的姑娘们成群结队涌向西方,被迫以卖淫为生,乌克兰被称为欧洲子宫,就连我们数千年来一贯坚守道德底线的东方大国,也出现了西方国家和旧社会才有的妓女现象。也就在这个期间,整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上空可以说一片乌烟瘴气,歌星、舞星、影星、丑星、性感明星、纷纷开始了争俗斗媚、凶杀奇案、艳星绯闻的低俗表演,等等。以亚洲人为对象的各种追星族节目,就是这几十年风靡整个东亚的。
  就是在这种风潮影响下,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比如某某人嫁给了外国人。本来一个跨国婚姻,跨国爱情,应该是一个浪漫的事情。也无可厚非,但是以自己国家的女性嫁给外国人为光荣,这成了中国人可以炫耀的一件大事。以自己的女性嫁给外国人为荣。这还真是只有在我们的国家才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还就叫精神殖民。
  精神殖民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根据征服者的意愿来改变我们的一切。比如,黑头发黑眼珠,这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传统,可是这几十年,硬是变了,到外国花大钱去美容,把黑头发染成黄头发彩色头发,把衣服弄得裤腿稀烂才穿,他们已经不感觉黑眼睛,黑头发是我们东方人的美。西方人蓝眼珠黄头发才是美,这个变化这些年是怎么变的?没人做过研究,但是给我们感觉就是变了,这是西方人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文化强权,强加给中国人的。审美,本来一个人的权力,但是,当一个社会一个整体一代人都把它作为时尚时,离放弃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离奔放堕落也就一步之遥。
  就在不久前,我们刚刚过了一个父亲节,可是就在这个父亲节过的当天,我们才明白,这个节也是美国的。本来中国有个父亲节,已经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那个节是中国人的,可因为是国民党倡导的,里边还有杜月笙,一批国民党名人,就没有采用,不用国民党的用美国人的,美国人的就有什么好吗?我看更差。可我们在唯洋是举的口号下,而今这几年,西方的什么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等,名目繁多超过我们自己节日数量,在中国上演过不少闹剧。这些东西,都大大损害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都极大的搅乱了民族的文化传统。
  这些年有一句叫得山响的口号,叫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要接轨也得是接真理之轨啊。有些东西是好的,我们应该接,但是也有更多的是错误的,是敌人给我们设下的一些陷阱。不但对我们,西方内部其实也用接轨设陷阱。法国1973年1月3日通过了一个银行法,这个法律是美国人要求跟美国接轨的,当时也是在接轨的口号下通过的,结果它造成了法国今天欠下了上万亿外债。处在开放的世界,我们应该与世界打成一片,我们无法闭关锁国,但跟西方特别最强大的西方打交道的时候,我们必须留个心眼,心里要有一根弦,防止被人家吃掉,因为他们是把我们当作第一位的敌人来看的。
  我们应该承认,现在这个世界的话语权还是西方处于无可比拟的强势地位。这在新近发生的俄乌战争中更清楚地看清了这一点。话语权掌握在西方手里,新闻写什么不写什么便是人家的选择。
  比如,前些年我们领导人访问英国,是当天世界最大的新闻,但是在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居然全国报纸没有发这个新闻的,为什么?因为报纸是掌握在大财团手中,是为资本服务的。发什么不发什么?是他们自己的判断,以对财团有利为标准。
  再比如前几年,世界各国有关于北大校庆的新闻,北大这一天,关于北大院士研究成果、世界学术报告会、关于中央领导对北大的批示这样称得上头号新闻的就有十多条,可美联社、英国BBC等西方媒体选择的是北京大学设立了避孕套自动索取机、北大女生谈性开放等等这样一类垃圾新闻。为什么?因为我们说的那些大新闻对他们没有好处,而这类新闻才是他们需要的,当这类新闻成为主流的时候,世界对中国印象就糟糕得很,这就很容易影响整个社会。
  郑若麟先生说,西方世界每天选择关于中国新闻,他想怎么也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党媒啊,但是遗憾的很,他们根据的不是这些党媒,而是西方一家金融系统开办的“网上中国”,而这个媒体就完全按照西方价值观看待中国的。
  西方进行文化殖民的另一个手段便是广告。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个广告,这对一代人影响巨大。在一些著名的商场,广场,我们看充满的就是西方广告,用广告来为青年人构筑理想、构筑生活目标,构筑你的欲望和未来。正如西方道格拉斯的一句名言所说:“从广告上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理想。”而我们中国,几乎把最为高端的最为重要地段的广告让位于西方。它直接刺激了消费主义在第三世界的膨胀,使人们的爱国心自尊心自信心等等都成为物资财富的附属品。造成开宝马车、开大奔,享受豪华成为人的终极追求。
  所以,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这些年凡是抓到的贪官,一律都是豪华大别墅、成群的二奶小三,富可敌国的财富,史上罕见的奢华生活。这些都与西方对我们精神殖民密切相关。今天,我们走进北京的豪华商场,扑面而来的便是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图片,便是挑逗人的那些红男绿女的广告。一天又一天,这些都极大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和占有欲望。而这个效果,并不完全是推销产品,这个效果,就是西方文化殖民的终极目的。
  所以抵御西方的文化殖民,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已经相当长时间了,西方从不懈怠地对我们进行瓦解,进行文化殖民。有人评价,我们现在已经处在精神殖民或者精神殖民的边沿。这个评价是低标准的。实际上,我们的处境,一点也不比苏联亡党亡国时所面临的压力减轻多少,只是因为我们还顶得住。
  西方运用和平演变的手段,对我们进行瓦解肢解,仅在这三年疫情期间,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我们之所以没有被他们瓦解,坚强的进行了一次次破解他们阴谋的斗争,主要有党的坚强领导,还有一点,是苏联没有的,那就是中国有亿万坚持正义、崇尚传统、敬仰毛主席和崇尚毛泽东思想的人民,人民坚决地站在了我们老一代用鲜血和生命打造的符合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边。今天这一点,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也是我们今后战胜一切内外敌人的法宝。历史已经证明并且不断继续证明,只要我们坚决地高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旗帜,我们将无往不胜,这也是一切帝国主义和内外反动派最为恐怖的。
  我们对待外国一切进步的优秀的文化,历来崇尚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拿来不是取代,而是为我所用;拿来不是缴械投降,而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至于精神文化领域,那是要百倍警惕的,就像诺贝尔奖中的科技奖与和平奖、文学奖具有质的不同。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反精神殖民的斗争,事关国家安危,每一个同胞,且要警惕再警惕,切不可上那些打着什么与西方融合旗号,来断送我们江山的心怀叵测的坏人的当。路正长,诸位同志当努力奋斗。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3:50:26 | 只看该作者
G7声明草案承诺无限期支持乌抵御俄入侵
作者: 吴汉钧  
2022-06-27 07:04

(早报讯)根据七国集团(G7)领导人巴伐利亚峰会的一份声明草案,G7领导人拟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无限期支持,以协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的入侵。
彭博社看到的这份文本是G7领导人计划连同G7传统公报一起发布的至少四份宣言之一。
G7领导人在声明草案中说:“我们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财政、人道、军事和外交支持,不设期限。同时,我们承诺团结一致肩负起全球责任,以合作应对俄罗斯侵略行为对国际社会尤其是最弱势国家所造成的冲击。”

声明草案也显示,G7领导人也在考虑利用关税收入来支持乌克兰的可能性。
G7峰会6月26日至28日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阿尔卑斯山埃尔毛宫酒店召开,峰会重点是俄乌战争及这场战争引发的一系列危机,包括通货膨胀、粮食和能源短缺等,以及经济衰退的阴影和气候变化的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3:15:49 | 只看该作者
美激进财政政策或拖累拉美经济央视新闻

2022年06月26日 19:40:13







6月以来,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多个拉美国家大幅加息以应对持续增长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专家认为,美联储今年来连续加息引发的冲击外溢至拉美国家,多国政府随之采取紧缩性政策或将拖累拉美经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地时间6月15日,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成为该机构自1994年以来单次最大幅度加息,且未来可能再度加息50或75个基点。

同日,巴西中央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12.75%上调至13.25%。这是巴西央行自2021年3月以来连续第11次上调利率。

美联储加息是巴西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原因之一。巴西圣保罗市阿曼多·阿尔瓦雷斯·彭特亚多基金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保罗·杜特拉认为,如果巴西央行不继续加息,资本将流向美国,巴西本币会贬值,进而直接影响通胀水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墨西哥央行大楼

墨西哥央行2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75个基点至7.75%。这是该国2021年6月以来连续第九次加息,也是2008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

墨央行表示,输入型通胀、地缘政治冲突引发农产品及能源价格上升是影响该国通胀的主要因素,预计今年底墨西哥通胀达7.5%,未来可能再度加息。

秘鲁、智利和阿根廷三国央行也于6月分别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75个基点和300个基点,以缓解通胀压力。

智利塔尔卡大学经济学家罗德里戈·萨恩斯表示,美联储大幅加息将导致更多投资者押注美元,吸引资本流向美国。美元的“霸权地位”导致拉美等地区国家央行被动跟随,而利率上升叠加扩张性较弱的财政政策将使拉美经济“急剧放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地时间6月22日,美国纽约市的一家超市在其门店外的人行道上打出了低价广告。

分析人士指出,拉美地区新兴经济体在经贸领域对美国财政政策变动较为敏感,在利率调整上遭遇“两难选择”,一些经济体如不与美联储保持同步,将面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等不利后果;但若继续提高利率,则会推高个人与企业贷款融资成本,对地区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美联储大幅加息或将拖累经济高度依赖对美出口的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埋下经济衰退隐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表示,今明两年美国经济面临严重下行风险。

墨西哥经济学家马里奥·科雷亚表示,若美国经济发展急剧放缓,将对其他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为零,墨西哥经济将下滑1%至2%。




美国激进财政政策让分析人士担忧拉美地区20世纪80年代“失去的十年”再度上演。当年,美国为应对高通胀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外债杠杆率过高的墨西哥债务违约,最终导致一场席卷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学教授豪尔赫·马奇尼强调,新冠疫情背景下,许多拉美国家为维持经济发展被迫推高债务水平,但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为该地区发展增添不确定性。

马奇尼说,拉美经济总体增速较低,不过目前还未陷入衰退。但该地区国家发展不均衡,拉美经济前景并不乐观。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此前预测,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该地区2022年经济将仅增长1.8%。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3:09:45 | 只看该作者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国在是否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个问题上没有别的选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年06月27日 01:50:57

在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以“中国与全球化新格局研判”为主题的2022年度主席顾问会上,CCG顾问、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表示,中国需要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保持冷静,在是否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个问题上没有别的选择。通过扩大开放、扩大对外合作,深化与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与良性互动,应该是基本国策和国家意志。

“现在,我们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很复杂,有人说要四面出击了。民众的情绪是国民意向的反映,我们的对外关系、国家对外政策取向,不能允许简单化诠释和误读曲解,不能完全被偏激的和有失理性的民意所绑架。”于洪君指出,特别要警惕打着“爱国”旗号的激进民粹主义的极端民族主义狂热。“在研究如何警惕和防范极端主义问题上,我们要下点功夫。”

于洪君表示,同国外同行、媒体、智库的对话很重要。目前网络上有人把同西方、美方对话沟通的主张视为恐美亲西,这种情绪严重影响开展理性的对外交流,特别是与美国和西方的交流对话。

这位中联部原副部长指出,从世界多极化进程与国际格局转换的角度看,俄乌之战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大大撼动了长期以来由美国和西方所主导的世界秩序乃至国际关系体系。但俄乌冲突也给本来就困难重重的经济全球化带来更大冲击和挑战,使经济全球化步履维艰,雪上加霜。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和西方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制度性对手的意识更加统一和加明确,对华政策遏制色彩更加浓郁,对抗性质更加突出。世界经济形势总体日趋严峻,明后年可能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这将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于洪君说,经济全球化未来走势异常复杂和艰辛,我们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近一段时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方已经多次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于洪君认为,在是否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个问题上,中国没有别的选择。参与世界经济进程,通过扩大开放、扩大对外合作,深化与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与良性互动,应该是基本国策和国家意志。


5月23日,拜登访日期间宣布启动所谓“印太经济框架”(IPEF),首批参与国包括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等13个国家。随后,太平洋岛国斐济宣布加入,成为第14个创始成员国。

于洪君坦言,总体来看,国际形势的未来发展令人悲观,至少不容乐观。“但我也赞同,对‘印太经济框架’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而不是高举批判大旗,全民共诛之,全国共讨之。”他表示,处理多边问题要考虑邻国的感受,毕竟多数东盟国家参与了“印太经济框架”,连斐济也是创始国。在应对周边地区问题时,要统筹考虑我们的关切与邻国的关切,把我们的长远利益和外部世界的长远利益有机协调起来。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3:02:30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世纪大违约 真的要来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十新媒体


2022年06月27日 07:33:55 来自北京








在违约边缘徘徊了数月后,俄罗斯正式踏入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外国债务违约时刻。

有问题的款项是来自两份债券的1亿美元利息,一份以美元计价,另一份以欧元计价。俄罗斯原本应该在5月27日支付。这些款项的宽限期为30天,也就是在周日(6月26日)到期。

债券文件显示,如果发生违约,不会有官方声明,但如果投资者在截止日期前没有收到资金,周一早上将发生违约事件。

俄罗斯财政部表示,它以欧元和美元向其在岸国家结算存管处(NSD)支付了款项,并补充说已履行义务。上周早些时候,俄罗斯财政部以卢布进行了息票支付。

但是,由于制裁的原因,资金不太可能流向许多国际上的持有人。对于许多债券持有人来说,没有及时将欠款存入他们的账户将构成违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俄罗斯每个月份应偿还的债券票息:5月未偿还债券的宽限期即将到期

考虑到俄罗斯已被世界大部分地区在经济、金融和政治上孤立,俄罗斯目前无法在国际上借款,因此债券的正式违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性意义,但这种违约的发生可能会在未来提高其借款成本。

对俄罗斯来说,这将是自1918年布尔什维克否认沙皇时代债务以来的首次国际债券违约。俄罗斯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改变支付方式,成功避免了违约,但这种途径在5月下旬,也就是这次1亿美元的利息到期前几天,被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堵住了。

OFAC于3月初发布了一项临时豁免,称为一般许可证9A,以允许俄罗斯继续向投资者付款。随着美国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这一豁免于5月25日到期,有效地切断了俄罗斯对美国投资者和实体的付款。另外,欧盟在6月初也对俄罗斯指定的欧洲债券代理机构NSD实施了制裁。

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目前市场面临的是一种特殊情况,即借款人有支付意愿和资源,但无法还款。

通常来说,主要评级机构会发布违约声明,但在制裁下,他们无法开展俄罗斯的业务。另一方面,债券持有人可以联合起来发表声明,但他们可能更愿意等待观察俄乌冲突的形势和制裁程度,因为他们希望收回资金,或者至少收回部分资金。

野村综合研究所经济学家Takahide Kiuchi表示:

“宣布违约是一个象征性事件。俄罗斯政府已经失去了发行以美元计价的债券的机会。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已经无法从大多数外国借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俄罗斯债券说明书




俄罗斯债券的发行条款不同寻常,而且最近出售的债券的模糊程度越来越高,当时俄罗斯已经因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和2018年英国中毒事件而面临制裁。伦敦玛丽女王大学银行和金融法系主任Rodrigo Olivares-Caminal表示,需要明确什么构成俄罗斯免除其义务,或明确接收和收回付款之间的区别。Rodrigo表示: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法院解释,但俄罗斯并未放弃任何主权豁免权,也未在两份债券说明书中提交任何法院的管辖权。”

而从一些CDS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已经处于违约状态。由于俄罗斯未能就4月初到期的利息支付190万美元,一个衍生品委员会裁定俄罗斯部分证券发生了“信用事件”,引发了俄罗斯部分信用违约掉期(CDS)的支付。


链接


卢布买油气 普京革命惊呆周小川娄继伟刘鹤朱镕基西式思维
25 个回复 - 21618 次查看
俄最新反制要求:俄气以卢布结算 欧盟制裁或将名存实亡 财联社 2022年03月24日 14:00:55 当地时间周三(3月23日),普京在与政府官员会面时表示,俄罗斯领导层已决定将天然气出口到不友好的国家时,改用卢布 ...
2022-3-24 16:17 - 焦典 - 坛友之声


4赤字3无地球村:无帝国主义无资本主义无周期/结构经济危机
21 个回复 - 9973 次查看
军情前哨站|美军潜艇碰撞事故仅是冰山一角 南海水下备战正酣2021年10月08日 16:56:57 来源:凤凰网军事频道 凤凰网军事频道特约专家:默虹核心提示:1.发生碰撞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作为美军仅有的3艘“海狼 ...
2021-10-8 19:58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9#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2:59:25 | 只看该作者
直指“一带一路”?拜登:G7全球基建计划拟筹6000亿美元
观察者网
2022年06月27日 07:44:47 来自上海市

当地时间6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宣布了一项七国集团(G7)基建计划,目的是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基础设施的资金。尽管拜登发言中只字未提中国,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在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

本月26日至28日,G7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召开峰会,参会期间拜登宣布了这项“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PGII)倡议。他表示,美国的目标是通过赠款、联邦融资和私人投资筹集2000亿美元,和G7国家一起,在2027年之前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调动6000亿美元。

拜登透露,这项倡议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启动几十个项目。他还声称,这证明民主国家能通过更少的附带条件,实现基建设施的资助,“让世界各地的社区亲眼看到与民主国家合作的具体好处”。

“我想明确,这不是援助或慈善,这是一项将为所有人带来回报的投资,包括美国人民和我们所有国家的人民。”拜登说。

此外,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表示,欧洲将就倡议筹集3000亿欧元(约合3400亿美元),并会密切聆听有关国家的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6月的G7峰会上,拜登政府同样将矛头指向中国,发起过一项“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之后却进展寥寥,与承诺投入的数十亿美元相去甚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