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75|回复: 9

高通胀/衰经济增失业 美西私有制货币政策升降息两难 照中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发表于 2022-6-18 2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胀高企、经济疲弱!美欧日货币政策进退两难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6-18 19:23




当地时间6月15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提高75个基点;欧洲央行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债券市场异动;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创9年零2个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日本央行宣布将继续实施无限制买入国债期货的“连续限价操作”。面对高企的通胀和疲弱的经济,美欧日央行纷纷调整货币政策,其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欧洲央行加息箭在弦上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迎来了转折点。日前该央行宣布,计划在7月份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关键利率提高25个基点,并预计在9月再次加息。此举意味着欧元区紧跟美国加息步伐,持续11年的低利率政策即将结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23日在欧洲央行官网发表文章,明确提出欧洲央行将在今年7月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加息。

欧洲央行利率政策大转变,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 俄乌冲突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预计要持续多年,欧洲经济遭受重创。由于严重依赖俄罗斯油气供应,能源价格飙升不仅造成欧洲供应链受阻,而且进一步加重了通胀威胁。欧元区经济面临滞胀的危险。

欧洲央行加息与否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去年底加息政策呼之欲出,但硬生生被决策者压了下来。回头看欧洲央行政策变化的过程,从侧面也可反映出当前欧洲经济所面临的严重困难。

去年12月以来,持续的物价上涨压力迫使欧洲央行改变政策。此前,央行高层一直强调通胀将是“暂时的”,并回避加息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长期低利率导致的通胀正在侵蚀欧洲人的购买力。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去年11月份欧盟通货膨胀率上升到4.9%。当时欧洲央行认为,尽管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仍有充分理由相信欧元区通胀率将在今年明显下降,并在中期逐步回落到2%的目标水平。现在看来这个预判并不正确。

欧洲央行认为,欧洲的通胀表面看是受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根源则是供应方面的问题 。 这意味着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供应链受阻、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工厂关闭以及俄罗斯大幅减少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造成的能源短缺。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在没有受到“工资价格螺旋上升”迫在眉睫的压力时,欧洲央行拒绝采取加息行动,因为提高利率只会扼杀经济繁荣。

从相关数据看,4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达到37.2%,整个欧盟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7%;5月份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创下8.1%的新高,达到央行通胀目标的4倍。显然,欧洲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已经不能用“意外上升”来搪塞了。对此,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的解释是,俄乌冲突继续给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带来压力,并影响正常贸易,导致原材料供应短缺,使得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有欧洲议员提出,既然近半年来经济环境已经变化,为什么欧洲央行的观点没有改变?

正因如此,能源价格失控导致通胀飙升,促使欧洲央行重新考虑政策取向,从支持经济复苏转为抑制通胀这个当下的“最大挑战”。他们将通胀预测大幅上调至2022年的6.8%和2023年的3.5%,而关键的中期通胀预测是将在2024年降至2.1%。欧洲央行有三个关键利率,再融资利率目前为零、边际贷款利率为0.25%、银行存款利率为-0.5%。其中,存款利率通常是商业银行将现金存放在欧洲央行过夜所获得的利息,2014年以来一直为负值。拉加德制定的路线图是在9月底前退出负利率。

欧洲央行此次下决心政策大转弯,对市场的影响不能小觑。自央行宣布加息计划以来,欧洲市场债券收益率一路飙升,基准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一度达到1.7%,而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突破4%,利差急剧扩大。这也引起了金融管理层的警觉,欧洲央行利率管理委员会6月15日紧急召开特别会议,专门讨论近期政府债券市场的异常动向。拉加德警告说,欧洲央行将“不会容忍超出基本因素并威胁货币政策传导的融资条件变化”。这意味着欧洲央行随时有可能出手干预。

债券利差问题为何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欧盟27个成员国为其各自的公共债务支付的价格各不相同。利差通常被视为投资者对不同政府债券或欧洲央行支持它们的承诺的相对信心的标志。利差越大,意大利或希腊等高负债国家越难以为其债务融资,就有可能再次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所以,欧洲央行经常面临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压力,拉加德也不得不向欧洲议会保证,欧洲央行将确保其货币政策在整个欧元区得到适当传导。

经济前景不佳凸显了拉加德面临的艰巨任务,既要通过加息抑制高通胀,同时又不危及欧元区已经步履蹒跚的经济。特别是美联储已经采取了更为激进措施的情况下,欧洲央行确实左右为难。该央行已经将欧元区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2.8%和2.1%,且认为俄乌冲突影响还会继续扩大。

欧元区经济出现疲软已成事实。根据经合组织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停滞在0.3%,二季度持续疲软。商业信心出现创纪录的下降,尤其是德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在4月份降到15个月来的低点。失业人数也在增加,4月欧元区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为6.8%。在天然气供应减少或工资增长强劲的情况下,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可能比预期更迅速地收紧。面对紧张的能源状况和汹涌的通货膨胀,欧洲央行加息已经是箭在弦上。

美国激进加息非良策

美国正陷入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意味着美国普通民众正经历生活成本的快速上升。如今,美国应对通货膨胀左右为难,难有双全良策,而治理通胀带来的风险正在加大。

供需两端推高通胀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通胀率主要受总需求调节下的失业率缺口、供给冲击和预期通胀率三个因素影响。

在需求侧,美国激进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将美国失业率从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14.7%的高位压低至近3个月的3.6%,明显低于美国5%左右的长期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意味着产出水平高于潜在产出水平,短期经济存在过热迹象,产生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胀”。

自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美两届政府的财政支出极尽扩张。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3月和4月通过总额约2.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和援助法案,拜登政府于2021年3月和11月分别通过总额为1.9万亿美元的疫情纾困法案与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激进的财政刺激将美国国家债务规模推至30万亿美元以上,政府负债率超130%,是国际警戒线60%的两倍多。美国2020和2021两个财年的财政赤字率分别为14.9%与16.7%,是国际警戒线3%的5倍左右。

美国的货币政策也不遑多让。早在2020年3月,美联储就打空了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的几乎全部弹药,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到0%到0.25%之间,并开启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到0%,将央行给商业银行提供的一级信贷利率下降到0.25%。同时,美联储还重拾次贷危机时使用的货币基金借贷便利、商业票据融资便利等工具为影子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支持。无底线的美元流动性泛滥,已经超出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和资本市场的蓄洪能力,最终成为当前严重通货膨胀的最重要推手。

在供给侧,美国单边推动的对华经贸摩擦、俄乌冲突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共同推高了美国企业的供给成本,造成所谓的“成本推进型通胀”。

2018年3月开始,特朗普政府单边发起多轮对华经贸摩擦,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超5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2020年1月,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美方仍保留了对华2500亿美元商品25%和约1200亿美元商品7.5%的特别关税。中国长期是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为美国民众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消费品。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主要由美国企业承担,并通过涨价的方式转嫁给了消费者。

美国对华企业的多项制裁也降低了诸多行业的生产和供应链效率,使芯片等产品的价格走高。俄乌冲突的爆发使作为全球能源、农产品和矿产品重要供给方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出口规模和出口效率下降,从而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能源、农产品和矿物是各国企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其价格的上涨推高了下游消费品的价格。新冠肺炎疫情也一度使美国各行业的开工率严重不足,各类商品的供给困难,从而也导致诸多商品价格不断走高。这些直接提高企业成本的负面供给冲击,使美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同时还承受经济增长乏力之苦。

在预期通胀管理上,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各部门从2020年4月此轮通胀开启之时,就小心“呵护”市场和民众。美联储主席和美国财政部长都曾表示,通胀是“暂时的”,以期让人们降低通胀预期,通过理性预期发挥作用,降低现实通胀率。5月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6%,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并不成功。官员们纷纷公开承认误判通胀,民众对美国降低通胀的信心正逐步减弱,高通胀预期的形成与自我实现会不断强化现实的通胀水平。这还会侵蚀美国治理通胀的公信力,使今后反通胀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应对之策左右为难

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多管齐下,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试图压低通胀率,但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需求方面,转入升息缩表通道的货币政策无疑是美国应对通胀的最有力武器。2021年11月开启降低资产购买规模的缩表程序,并于2022年3月升息25个基点开启升息程序,年内现已升息3次,共计150个基点。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面临着稳定物价和经济复苏的权衡取舍,左右为难。面对超预期的通胀率,必须施以超预期的货币紧缩政策,这或许能稳定物价,但会付出产出下降、失业增加、股市大跌的代价。

2022年一季度,美国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折合年率已出现1.5%的下降,年内美国道琼斯指数跌幅已达15%,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30%。美联储仍希望在治理通胀与坚定市场信心之间达成平衡,会继续实施有稳定预期的多次加息。但多次加息如未能如愿压低通胀,存在预期管理彻底失效的风险,最终或造成美国经济的硬着陆。

在供给方面,美国政府频繁发声,动作不断,希望通过多渠道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降低通胀水平。

一是 美国总统拜登、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等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倾向于放宽特朗普时期征收的部分对华关税。此举无疑是希望通过降低自中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来帮助抑制美国的高通胀,可惜迟迟未见行动。可能的原因是担心共和党以此话题发难影响民主党中期选举结果。

二是 拜登准备访问沙特,寻求海湾国家增加原油供给以平抑油价,降低美国国内飙升的燃料价格。但是,美国政府近年来的中东政策和与沙特的矛盾隔阂注定让拜登的沙特之行不会轻松。

三是 美国不顾尚未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放开防疫措施,希望全面的复工复产能增加各类商品的供给。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未来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猴痘病例又不断出现,公共卫生危机对美国商品供给和通胀的影响短期内恐难彻底消除。

潜在风险须加防范

美国治理高通胀可能通过多个渠道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重大影响。

第一, 美国货币政策的紧缩,可能带来一场新的经济衰退。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治理通胀而带来1982年至1983年经济危机这一幕或将重演。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商品进口国的再一次经济衰退将给世界各国的出口和生产带来巨大负面冲击。

第二, 美国升息导致的全球美元回流,在资本市场上会造成各国资产价格的暴跌,在外汇市场上会导致各国货币兑美元大幅贬值。这一迹象目前已经非常明显,各国如不审慎合作应对,多年积累的国民财富恐怕会付诸东流。

第三, 美国会政治施压别国做出利益让渡,以缓解美国自身的通胀压力,甚至不排除在通胀问题难解之时,通过制造地缘危机甚至军事行动转移国内政治经济压力。各国更应对此提高警惕,未雨绸缪。

日本艰难抑制国债收益率

6月15日,日本国债期货市场一片狼藉。1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较前一天暴跌2日元以上,创下9年零2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大阪交易所被迫两次启动熔断机制。日本央行宣布将继续实施无限量买入国债期货的“连续限价操作”,并从16日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货币政策。

日本媒体认为,此次日国债期货市场崩盘, 是全球通胀和美联储加息预期背景下,海外投资者与日本央行之间“攻防战”激化的表现。

分析认为,当前全球通货膨胀加剧,近期欧洲央行计划上调利率,美联储加息动作频频,海外投资者认定,日元贬值叠加欧美“鹰化”背景下,日本央行难以承压,将跟随欧美修改目前量化宽松政策,因而对国债进行抛售。

为此,日本央行“严防死守”,艰难应对。据日本媒体报道,6月13日,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突破了日本央行规定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一度达到0.255%。日本央行随之进行连续限价操作无限买进,极力抑制收益率上升。6月15日,又采取措施扩大了限价操作对象范围,以强力应对海外投资者的抛售行为,并宣布购买2.45万亿日元的国债。

分析认为,抑制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在技术上愈发困难,加之国内对此政策导致日元贬值加速的批判声水涨船高,可能推动日本央行修正其货币政策。从技术层面看,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目标并不仅限于控制收益率曲线,还包括通过强力介入市场、降低市场机能来提高政策效果,这带来了国债市场混乱和日元贬值的副作用。日元贬值、物价上涨时应紧缩货币政策,但为维持长期国债收益率,反而必须进一步强化宽松政策,证明日本现行收益率曲线控制本就存在结构性缺陷,容易成为海外投资者集中攻击的对象。

从国内呼声看,日本央行政策与欧美“背道而驰”,继续维持宽松政策控制利率,将进一步扩大本国与海外的利息差,继续为日元贬值创造空间。 货币贬值已经导致日本国内以能源和食品为中心的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生活压力陡增。日本媒体认为,这一问题将成为7月参议院选举主要争论点之一。日本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1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对日元急速贬值表示担忧,称“希望日本央行与政府合作,适当采取必要的措施”。

也有观点认为,从日本央行目前坚决的行动和表态上看,因受外部因素冲击短期内调整政策的可能性较低,即便调整政策,效果也有限。日本自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山下周称,“即使日本央行修正政策,利息差短期也不会大幅缩小,日元贬值基调不会改变。供给政策导致的物价上涨将会持续下去。如果面临世界性的经济减速,持续量化宽松才是上策”。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记者/翁东辉 陈益彤,作者/胡艺 系武汉大学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副教授)


链接

美元霸权下资本项目放开国沦为加息炮灰 中被压正自投罗网
11 个回复 - 11144 次查看
沦为美元“炮灰”!澳大利亚遭史上最大经济危机,转向中国救助?2018-05-17 13:12:08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来源琦琦说市澳元还将暴跌600点,美联储加息是元凶?据报道,澳元兑美元在5月16日突然短线跳水20个 ...
2018-5-18 10:07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疫情顺推伤痕经济滑入衰退期 资本互灭 壮资本保就业幻灭
4 个回复 - 285 次查看
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刘元春:七大“灰犀牛”事件存在不确定性 凤凰网财经 2022年06月17日 09:47:16 来自北京 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刘元春:七大“灰犀牛”事件存在不确定性 凤凰网财经讯 6月16-18日,由凤凰 ...
2022-6-18 00:22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21: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价持续上涨 意大利的通货膨胀能刹得住车吗?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6-18 20:56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意大利天天通讯社援引意大利milanotoday网站报道,意大利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数据显示,意大利消费市场在经历了4月的短期繁荣后,其5月的通货膨胀率与一年前相比增加6.8%。

此外,生活成本增幅也达到6.7%。报道称,食品、家庭和个人护理用品价格的大幅增长,实属罕见。

根据意大利统计局的说法,这种通货膨胀将对应于每个家庭每年增加约320欧元的生活成本。食品蔬菜的价格将增加约80欧元,面包、面条和米饭的增加约60欧元,肉类和腌制肉类则增长约55欧元。

意大利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家庭的经济状况,立即阻止燃料价格的上涨,并对食品和能源等初级商品采取行政关税的减免。

意大利农产品专家则称,对于食品供应链来说,这样的通货膨胀率,其影响将是“毁灭性的”。目前有30%的公司据称被迫在负收入的情况下工作。农业中的成本实际上也增加颇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9 12: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迅雷:美联储加息 全球主要经济体没一个日子好过

凤凰网财经
2022年06月18日 15:20:10 来自北京

凤凰网财经讯 6月16-18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青花郎独家战略合作的“2022凤凰网财经(夏季)云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明日的世界”为主题,盛邀近60位海内外政商学界顶级嘉宾,解读大变局下的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之路。

在《下一场牛市?资本市场风险与机遇》对话环节,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现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没有日子好过的,美联储加息也是无奈之举。

李迅雷指出,现在全球来讲的话,主要经济体没有日子好过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的加息,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按道理的话,这么高的通胀,它早就应该加息了。但是美联储担忧这个加息会引发股市的下跌和通胀的过快回落,所以它一直比较犹豫。

美联储可能更多的是想利用加息这种预期来引导市场,而不是说真要要去拼命的加息或者拼命的缩表,因为每个经济体都有它的难处。

以下为对话环节完整版视频:https://finance.ifeng.com/c/8GwVfLeN0G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9 13: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虚拟货币大抛售:币圈“雷曼危机”来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券商中国


2022年06月19日 06:16:58 来自广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虚拟货币抛售风暴仍在继续。

6月18日下午,比特币一度跌破19000美元/枚,续刷2020年12月以来新低。过去7天内比特币跌幅达到33%,以太坊下跌36%,币安币(BNB)下跌27%。

继5月中旬稳定币UST和其姊妹代币Luna出现危机之后,作为拥有170万用户的加密货币借贷巨头Celsius也身处危险边缘。本周一,Celsius宣称,因“极端市场条件”,该公司将暂停账户之间的所有提款、互换和转账。

市场担心,作为Celsius股东的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 Limited会被拖下水,或将引发币圈的“雷曼危机”。

全球虚拟币抛售潮持续!比特币7天内下跌33%

6月18日下午4时许,比特币跌破19000美元/枚,续刷2020年12月以来新低。截至6月18日晚9点,比特币价格约为19171美元,24小时跌幅达到7.41%,过去7天跌幅达到33%。

自2021年11月创下69000美元/枚的历史巅峰以来,比特币已贬值约7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比特币6月18日价格走势

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太币也日内暴跌7.3%至1000美元,为2021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距此前最高位下跌近8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据Coinglass数据,截至6月18日23时,数字货币领域共有7.7万人在过去24小时内被爆仓,爆仓总金额为2.7亿美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BitMEX前首席执行官Arthur Hayes此前表示,20000美元和1000美元分别代表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价格支撑位,如果被突破,将引发“巨大的抛售压力”。另外,比特币交易所Swan的比特币分析师Sam Callahan也认为,根据之前熊市的经验,比特币可能会从历史高点下跌80%以上。这意味着比特币将跌至13800美元。

据CNN报道,有分析师表示,跌破20000美元关口,对于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市场来说,将是一个清醒的里程碑。外汇公司Oanda的高级市场分析师克雷格·厄拉姆(Craig Erlam)周二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跌破20000美元将是巨大的心理打击,并可能使比特币进一步下跌。”

相比其他资产,虚拟货币的熊市格外残酷。根据CoinMarketCap数据,去年11月,整个加密货币市场11月总市值为3万亿美元,而现在的总市值约为8440亿美元,短短7个月的时间“蒸发”掉了2.16万亿美元,缩水超70%。

值得一提的是,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价格不断跳水,也让不少币圈投资者很受伤。与2021年初花费15亿美元购买比特币相比,特斯拉投资损失已近6亿多美元。曾经的“华人首富”的币安交易所创始人赵长鹏在半年左右时间内损失了856亿美元,约合5770亿元人民币,跌幅达到九成。

币圈“雷曼危机”拉开序幕?

为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近期集体被投资者抛售?

从宏观来看,随着世界主要央行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胀,交易员纷纷抛售风险更高的投资,其中包括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资产。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本周一些投资者无法从部分加密货币交易所提取资金,加剧了投资者对于虚拟货币流动性的担忧。

周一,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nance周一暂停了几个小时的比特币提款,称一些交易“卡住了”导致挤压。

此外,拥有170万用户的加密货币借贷巨头Celsius也在周一宣称,因“极端市场条件”,该公司将暂停账户之间的所有提款、互换和转账。Celsius告诉其170万客户,已决定“在我们采取措施保护资产的同时,稳定流动性和运营。”Celsius没有说明何时重新开放交易所,该行表示,在允许客户再次提取存款之前,“需要一段时间”。

公司官网显示,截至5月17日,该公司拥有价值118亿美元的资产。市场分析认为,虽然相较于去年10月的260多亿美元明显下降,但从规模上来看Celsius依然被投资者视为“币圈银行”。

据媒体报道,Celsius在业内地位不容小觑,号称拥有170万客户,并向用户宣传通过该平台他们可以获得18%的收益率。用户在Celsius存入他们的加密货币,然后这些加密货币被借给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然后用户从Celsius赚取的收入中获得收益。更重要的是,按照Celsius首席执行官Alex Mashinsky的说法,他们几乎参与了所有主要“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

这意味着,继5月中旬稳定币UST和其姊妹代币Luna出现危机之后,作为币圈银行业成员的Celsius也已经身处危险边缘。一些投资者担忧道:如果这样的大型币圈银行都不能重新开放并允许提款,那么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都将出现连锁反应。

而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作为Celsius股东的Tether Limited——全球最大稳定币Tether的发行商,是否会被拖下水。如果把Celsius危机比作币圈的“贝尔斯登事件”,那么Tether Limited则是币圈雷曼级别的存在。

Tether Limited是价值1800亿美元的稳定币领域最大的运营商,在促进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交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还提供了与主流金融系统的联系,相当于币圈金融基础设施。所谓“稳定币”是一种市场价值与美元或黄金等“稳定的”储备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在加密货币市场承担定价锚和交易媒介的功能。

长期以来,Tether一直是业内受到最多审查的公司之一,目前它正面临来自监管机构、投资者、经济学家和越来越多怀疑论者的压力。人们担心,Tether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更大的崩盘。

美国大学金融专家希拉里·艾伦(HilaryAllen)表示:“Tether真的是加密生态系统的命脉。如果它内爆,会导致整面墙倒塌。”

币圈寒冬

今年以来,币圈“雷声阵阵”,持续上演超级风暴。

今年5月12日,一度被币圈玩家称为“币圈茅台”的LUNA币狂泻逾99%,这一最高曾达119.5美元的加密货币,在当天跌至不足3美分,数百亿美元财富几近归零。

根据CNN的报道,虚拟货币行业正在裁员以度过“寒冬”。

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周二表示,将裁员约1000人,占员工总数的18%。理由是担心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和“加密寒冬”。其最新的财报显示,2022年一季度净亏损达4.3亿美元,而前一季度的净利润为8.4亿美元。自去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该公司的股票受到重创。曾经它的最高市值近1000亿美元,现在仅不到120亿美元。

实际上,多家同行都在近几周宣布了大规模裁员,包括加密货币借贷平台BlockFi、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rypto.com、Gemini、总部位于阿根廷的交易所Buenbit。其中,Buenbit在5月份解雇了45%的员工。

不过,根据外媒报道,截至目前,各位币圈的大佬们对于币圈的暴跌并不太担心。他们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加密技术的熊市与股票的熊市不同:低点更极端,但高点也更极端。




“加密货币的熊市通常会下跌85%至90%。”加密货币研究平台Blockworks的联合创始人杰森·亚诺维茨(Jason Yanowitz)表示。他还表示,在过去十年中,比特币经历了两次漫长的加密衰退,损失了80%以上的价值,但比特币也一次次反弹。

2017年至2018年加密熊市期间,比特币暴跌83%,从19423美元跌至3217美元。但到2021 11月,比特币价格超过68000美元/枚。

就在当地时间周五(6月17日),美联储在向国会递交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警示了稳定币的“结构脆弱性”。报告警告道,稳定币和其他数字资产市场近期出现的暴跌和剧烈波动凸显出这一快速增长领域的结构脆弱性。

报告提示称,没有安全和足够流动资产支持且不受相关监管标准约束的稳定币会将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并可能给金融系统造成影响,包括加剧破坏性挤兑的概率。与此同时,支持稳定币的资产,其风险性和流动性缺乏透明度或进一步加剧上述脆弱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清算银行呼吁各国“迅速而果断地”提高利率
作者: 王阳发  
2022-06-27 11:12

(早报讯)世界银行旗下国际清算银行(BIS)呼吁各国“迅速而果断地”提高利率,以防止通货膨胀的激增演变为更大的问题。
总部设在瑞士的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几天举行常年会议,各国央行高层齐聚讨论他们目前的困难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历来最动荡的一年之初。
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意味着许多地方的通货膨胀现在是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但是,提高利率这一通常使用的补救措施正成为引发经济衰退的幽灵,甚至造成1970年代那种可怕的“滞胀”(stagflation),即价格上涨与经济低增长或负增长相伴。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卡斯滕斯(Agustín Carstens)在星期天(26日)发表的常年报告《年度经济报告》中说:“对于央行,关键是在通胀变得根深蒂固之前,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
卡斯滕斯强调在接下来多个季度采取行动,“如果通胀变得根深蒂固,使其重新受到控制的成本会更高。为家庭和企业保持稳定的长期利益超过任何短期成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4: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5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6.5%
2022-06-27 10:12

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上月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月收窄2.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利润下降18.5%,降幅较上月收窄3.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下降6.2%。此外,今年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124.1亿新元),同比增长1.0%。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数据,中国上月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92.2%,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制造业利润下降18.5%,降幅较上月收窄3.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下降6.2%,降幅明显收窄。
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利润较上月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5个行业利润由降转增,合计占比超六成。 
在工业企业销售状况方面,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效应上月持续释放,工业企业费用负担继续减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56元,较上月、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07元、0.56元。
此外,长三角、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利润上月虽同比下降,但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其中,上海、江苏、吉林、辽宁利润降幅均较上月收窄20个百分点以上。
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利润仍保持成倍增长。能源保供政策深入实施,能源产品产量上月保持较快增长,加之价格高位运行,带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倍、1.26倍。这两个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5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利润上月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23.2个百分点,是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边际改善最大的行业板块,在8个装备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增速加快、降幅收窄或由降转增。
基本消费品行业方面,在13个消费品行业中,有8个行业利润上月改善,占61.5%。其中,酒饮料、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1%、7.7%,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加快;文教工美、皮革制鞋业利润分别增长16.5%、8.7%,利润均由降转增;造纸、纺织、印刷行业利润降幅收窄。
统计局指出,总体看,工业企业效益状况虽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也要看到,上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仍继续下降,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工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工业企业效益恢复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落细稳定工业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此外,1至5月统计数据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83.7亿元,同比增长9.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802.5亿元,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45.3亿元,下降16.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70.9亿元,下降2.2%。
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7082.7亿元,同比增长1.31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5579.5亿元,下降1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747.9亿元,下降24.7%。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亏转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发生营业成本44.88万亿元,增长10.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47%,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42元,同比增加0.83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88元,同比减少0.52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4: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统计局: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工业企业效益恢复仍存不确定性


2022-06-27 10:00:49  国家统计局网站来源:观察者网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0亿元,同比增长1.0%(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截图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83.7亿元,同比增长9.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802.5亿元,增长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45.3亿元,下降16.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70.9亿元,下降2.2%。
1—5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7082.7亿元,同比增长1.31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5579.5亿元,下降1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1747.9亿元,下降24.7%。
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亏转盈。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5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35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6.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0.2%,纺织业下降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3.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6%,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8.3%,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1.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6.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29.6%,汽车制造业下降37.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4.2%。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发生营业成本44.88万亿元,增长10.2%;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47%,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47.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负债合计83.57万亿元,增长10.5%;所有者权益合计64.05万亿元,增长10.2%;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持平。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9.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产成品存货5.96万亿元,增长19.7%。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42元,同比增加0.83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88元,同比减少0.52元。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8.0元,同比减少1.1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0.4万元,同比增加14.3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9.0天,同比增加1.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4.4天,同比增加2.0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以上截图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有所改善
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逐渐向好,企业复工复产、物流保通保畅有序推进,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逐步恢复,企业利润降幅收窄,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工业企业营收有所回升。受生产物流逐步恢复、产业链供应链逐步畅通推动,工业企业销售状况有所改善。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为企业盈利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企业单位费用下降。5月份,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工业企业费用负担继续减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56元,较上月、上年同期分别减少0.07元、0.56元。
三是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月收窄2.0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92.2%,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制造业利润下降18.5%,降幅较上月收窄3.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下降6.2%,降幅明显收窄。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利润较上月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5个行业利润由降转增,合计占比超六成。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0%。
四是长三角、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明显收窄。5月份,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长三角和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利润虽同比下降,但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其中,上海、江苏、吉林、辽宁利润降幅均较上月收窄20个百分点以上。
五是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利润仍保持成倍增长。5月份,能源保供政策深入实施,能源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加之价格高位运行,带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6倍、1.26倍。这两个行业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9.5个百分点。
六是装备制造业利润边际改善明显。随着装备制造重点地区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物流堵点卡点有效畅通,装备制造业效益状况明显好转。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23.2个百分点,是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边际改善最大的行业板块,在8个装备行业中,有7个行业利润增速加快、降幅收窄或由降转增。
七是基本消费品行业盈利继续恢复。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加之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基本消费品行业盈利继续恢复。5月份,在13个消费品行业中,有8个行业利润改善,占61.5%。其中,酒饮料、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1%、7.7%,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加快;文教工美、皮革制鞋业利润分别增长16.5%、8.7%,利润均由降转增;造纸、纺织、印刷行业利润降幅收窄。
总体看,工业企业效益状况虽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也要看到,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仍继续下降,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工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工业企业效益恢复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落细稳定工业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23: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稿:疫情重挫经济 公务员降薪风吹至上海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陈婧  上海特派员 邮箱: jingchen@sph.com.sg
2022-06-27 05:00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海因过去两个月的疫情封城,既重挫当地经济,也令防疫相关开支大增,加剧地方财政压力。图为本月4日在上海黄埔区一处冠病封控的住宅区,警察和政府工作人员在一条即将封锁的道路上向居民说明情况。(法新社)
[/url]




中国公务员降薪风刮到财力最雄厚的城市上海,部分单位取消季度奖金,也有机关职员基本薪资下调。随着疫情冲击和售地收入减少等因素令地方财政承压加大,各地“铁饭碗”预计进一步缩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地方财政收入约六成来自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这三大主体税与市场流通、企业经营和劳动就业息息相关。以工业生产为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4月环比下降7.9个百分点,同期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环比大降54个百分点。上海受疫情冲击影响大于其他城市,这是财政收入降幅更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陆曦指出,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不仅直接冲击体制内员工薪酬,也将导致地方机关招新需求缩水。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下新高,不少应届生在就业压力下选择考研究生或公务员。“如今‘考公’队伍日渐壮大,但公务员系统吸纳社会就业的能力下降,供需失衡情况加剧下,失业问题将愈发严重。”
尽管当前薪资降幅不大,但受访公务员普遍预计,下半年还将有一轮更大幅度降薪。一名公务员告诉本报,今年上海疫情加大政府财政压力,预计年底各类奖金都会少发甚至不发,“因为疫情封城,工作量变大了,但绩效奖金反而减少,这比扣基本工资影响更大。”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疫情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冲击,不只体现在经济造成带来的税收锐减。为受疫情冲击行业纾困的减税降费政策,也加大地方财政压力。中国国家医保局5月下旬规定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进一步扩大地方财政缺口。
本月网传江苏、浙江和上海成立公务员降薪办公室,落实公务员降薪规定;上海处级干部年薪据传从35万元(人民币,下同,7万3000新元)降至20万元,主任科级公务员年薪则从24万元砍到15万元。
地方机关招新需求缩水 失业问题愈发严重
罗志恒则认为,一线城市财政“紧平衡”态势将是中长期的大概率事件,但疫情后推动复工复产、改善营商环境等措施能够缓解部分压力,实现经济复苏。地方政府应避免“一例封城”等现象,“尤其是要防止生产、物流等领域关键企业停摆,稳定全国产业链供应链,避免引发经济和财政的重大冲击。”
本月网传江苏、浙江和上海成立公务员降薪办公室,落实公务员降薪规定;上海处级干部年薪据传从35万元(人民币,下同,7万3000新元)降至20万元,主任科级公务员年薪则从24万元砍到15万元。
本月中旬,山东烟台数百名教师集体罢课,并在学校门前聚集示威,抗议近两年没拿到绩效奖金,最近还被通知要追回此前发放的十几万元工资,且薪资“降到十几年前水平”。福建厦门一名小学老师也告诉本报,今年学校停发绩效奖金,还以“补税”名义追讨去年发放的1万多元奖金。
除了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去年已启动公务员降薪的省份,也有传闻称下半年将再减发补贴。同样属于事业内编制的教师和医生,也被本轮降薪潮波及。
粤开证券报告显示,今年4月中国各地财政收入普遍出现负增长,其中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跌48.2%,跌幅不仅高于41.3%的全国均值,也超出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广州和深圳。即便扣除留抵退税因素的政策性减收影响,4月上海财政也预计减收18%,而全国水平为减收4.9%。
(记者是《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
去年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2亿元,财政自给率达92.2%,高居全国第一。但过去两个月疫情封城,既重挫上海经济,也令防疫相关开支大增,加剧地方财政压力。
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跌48.2%高于全国均值
此外,持续疲弱的楼市也造成售地收入减少,持续拖累地方财政。陆曦指出,虽然中国各地公务员薪资都受地方财政危机影响,但在过去公务员补贴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本轮降薪幅度更为明显。
据《联合早报》了解,上海各单位公务员今年来受降薪影响不同。一名公检法系统员工称,目前还没接到降薪通知;但有街道工作人员透露,本季度起停发季度奖金;另一机关职员则被小幅下调基本工资。
中国公务员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各类补贴奖金构成。受访公务员介绍,基本工资按照岗位和职称发放,各单位差别不大。绩效工资和补贴则与所在单位和地方财政关系密切。江浙沪和广东等地方财政自给率高的地区,大部分公务员每年获发的绩效工资、各类补贴和奖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3: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发改委称将及时出台利好政策 学者:下来料加码追赶经济增长目标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黄小芳  北京特派员 邮箱: xfhuang@sph.com.sg
2022-06-29 05:00

中国官方连续两天释放政策宽松信号。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示将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根据情况适时及时出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也强调,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受访学者预计,官方的经济支持政策可能在下半年大力加码,以追赶5.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发改委副秘书长欧鸿昨天在“中国这10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中国能否实现全年增长目标的提问时指出,中国将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包括抓紧推进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水利、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且落实促进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的若干政策,加快释放消费潜力。
中国4月和5月的经济在疫情下受重挫,《环球时报》报道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第一季度的4.8%降至第二季度的2.1%。中国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紧迫性正在日益增加,中国国务院上月已发布《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通知,表明要“努力使下半年发展有好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欧鸿说,中国将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生产生活秩序正常化,并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他强调,为应对更复杂困难的局面,中国将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并根据情况适时及时出台。
面对市场普遍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欧鸿重申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他说:“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即将迈入下半年之际,中国官方持续向市场发出安抚信号。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本月25日已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加大力度,比如适当上调赤字水平,增加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发行。
中国央行公布易纲专访 向国际投资者喊话
中国央行前天则以中英双语,公布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专访易纲的内容,向国际投资者喊话。易纲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他也强调要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易纲还提出,目前中国定期存款利率约1%至2%,银行贷款利率约4%至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显示中国人民银行不愿大幅降息。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中国若要弥补前半年的损失,下半年两个季度的增速必须达到7%以上。这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单靠经济主体自身的恢复远远不够,政策力度必须大力加码。
王军认为,降准将是很重要的总量政策。从财政上而言,中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包括赤字规模“都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作出明确调整”。中国今年的预算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赤字率至少要扩大至3.2%,才能推动实现5.5%左右的增长目标。
华侨银行大中华地区研究主管谢栋铭则认为,发改委和易纲只是在进入下半年的时间点上重申官方稳经济的立场,不意味着中国将再推出力度更大的新措施。他们想传达的信息,是中国随时随刻准备好,若有需要或情况出现变化,“仍有弹药可以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4: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前5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下降6.5%
2022-06-29 11:21

中国周二(6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5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5%。
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延续了今年以来的下降势头,而利润总额则连续两个月出现下降,且降幅较上月扩大。
综合《中国证券报》、《华尔街日报》等报道,中国财政部解释,利润总额下降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及疫情因素影响。
  
3月份以来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冠病疫情加剧,不得不采取封城等严格管控措施,加上俄乌冲突进一步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以及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连续激进加息,均对整体经济、企业经营带来影响。
此前1至4月国企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6%。1至3月分别为增12.9%和增7.0%,1至2月为增长14.0%、16.8%。
2021年全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1%。
国有企业利润指标此前曾多年保持双位数的高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认为,随着经济形势好转,预计国有企业经营数据将逐步企稳回升。
对于国有企业下一步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分析,一是应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坚持创新驱动,以提高企业生产率为核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二是在提供公共产品等领域贡献力量;三是引领探索前沿发展,探索以人为本、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分配关系和社会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