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449|回复: 22

疫情顺推伤痕经济滑入衰退期 资本互灭 壮资本保就业幻灭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发表于 2022-6-18 00: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刘元春:七大“灰犀牛”事件存在不确定性
凤凰网财经
2022年06月17日 09:47:16 来自北京

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刘元春:七大“灰犀牛”事件存在不确定性

凤凰网财经讯 6月16-18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青花郎独家战略合作的“2022凤凰网财经(夏季)云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明日的世界”为主题,盛邀近60位海内外政商学界顶级嘉宾,解读大变局下的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之路。

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刘元春:七大“灰犀牛”事件存在不确定性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参加了本届峰会,并出席“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分论坛。他指出,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需要看抗疫和稳经济措施所产生的成效,在疫情和防控政策下和一揽子经济救助政策下,经济下滑的速度开始收窄。

刘元春表示,从目前的先行参数、高频数据来看,疫情期间各项工作停滞,特别是各类基建项目、大型项目的停滞,如果在五月底和六月初进行全面的复工复产,三季度将会有报复性的、加速性的恢复。一方面各个地方要求工程要赶工期,另一方面三季度的相关资金支持、财政支持经过五月六月的准备,应当会有非常充足的基础。

另一方面,各个地方分别出台了关于基础建设的一些举措,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六月份专项债要发行完,八月份各类专项债要全面到位,所以按照这样的要求和相关督导,在疫情持续向好的假设前提下,七八九月特别是九月将呈现出报复性加速性的回转。

不过,在刘元春看来,短期虽然会有较大提升,但更多要考虑中期视角,也就是说超过两个季度之后,中国经济的复苏情况到底会怎么样。这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有两个,第一是稳经济措施是否具有持续性,二是稳经济措施力度是否足够大。

刘元春认为,如果中国不在赤字率和特别国债上面做文章,四季度政策支持空间会随着财政的支持力度减弱而有所减弱。叠加美联储加息加速中国降息降准的空间也基本上全面收窄,因此从政策延续性上来看,难以支撑四季度和明年一月份经济高速复苏持续反弹的态势。


与此同时,刘元春提醒,当前世界范围内还有七大“灰犀牛”事件存在不确定性,包括新冠疫情再次全球流行;全球滞胀导致世界经济出现第二次触底;中国头部企业和房地产行业的转型遇到问题;中美摩擦随着疫情的结束步入新阶段;俄乌事件带来的能源格局、大宗商品格局的变化,引起各类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地上扬;资本市场风险;很多房地产企业进入还款高峰期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刘元春认为,中国目前的政策储备还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因此目前的政策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阶段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能够保证6月份和三季度出现快速回升,但是很难保证四季度有持续的增长和明年一季度有进入常态化的政策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0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保卫战”怎么打?最前线的他们说……

    来源:观察者网 2022-06-17 15:13:38
【观察者网 文/童黎 编辑/马雪 隆洋】“过去两个月,我每天都忙着和各种企业打电话,处理问题。这次疫情后,工作量又大了很多。”经营会计事务所十年的张女士透露。
受疫情冲击,3月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最受打击的,无疑就是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秤砣虽小压千斤,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亿户,绝大部分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它们的生死存亡,决定着这场“经济保卫战”的胜败。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共计6方面33项,多处惠及各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海“50条”、北京“45条”、浙江“38条”等地方实施方案先后公布,进一步保障政策落地。
“想让经济恢复,企业首先要‘活起来’。”观察者网近日采访几位制造业、餐饮业等小微商户及业内人士。从疫情管控、成本上涨、资金周转到招工复工,他们聊了各自面临的困境与自救。
他们振奋于国常会那句“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感受到了政府政策上的及时调整,一边回忆90年代末年轻人对制造业岗位的热情,一边呼吁政策“再快点,再大胆点”,期待着夏天带来的旺季。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希望纾困政策能再快点再大胆点”
颜先生,广东中山,从事制造业采购工作15年
我大学毕业后来广东,至今快15年了,现在在中山一家企业担任采购部门管理岗位,公司规模约50人,具体经营非标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备相关产品。
坦白讲,现在企业经营情况不是很好。这既有之前就存在的问题,也有疫情因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受访者供图
一方面,各种三角债务拖欠货款的问题日益严重,这点在制造业尤为明显。国内外客户订单的利润也在减少,人工、材料、管理等企业成本却在增加。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了解到一些企业所在的园区、厂区,现在居然还涨租金。
近几年国内制造业成本飙升,导致一些企业搬迁到东南亚等成本相对低的地区。而每撤出一家企业,无论外资还是中资,就等于它放弃了国内整个供应链,牵涉它的大小配套厂家和就业岗位。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产业升级,但我觉得这样的课题应该是自上而下,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之前,制造业更关注“活下来”。
除了成本上涨外,我感觉近十年来,国内风气有漠视制造业的趋势。我记得1990年代末、2000年初,我来广东找这边打工的亲戚玩,人人对制造业抱着很大的热情和期望。我那些长辈不怕工作累,就怕不挣钱。在这样的努力下,一笔笔来自沿海地区的汇款,换来了内地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换来了如今95后和00后相对体面的生活水平。那时候制造业吸纳了大量的年轻人就业,对社会治安都有很大的贡献。
我知道会有很多优秀、拔尖的人才投身于高精尖产业,但中国人口庞大,不可能所有人都做这样的工作,而只有制造业,才能吸纳如此庞大的就业岗位,间接巩固社会治安。
这些是之前就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还担心疫情反复,停工停产,导致一些展会取消,要么有隔离或核酸要求,不方便去外地拜访客户和到现场处理问题。不过最近,情况有所改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受访者供图
疫情发生几年来,中山各方面控制得比较好,算是把对经济的影响降了最低。但据我了解的新闻,一些地区也有“一刀切”的现象。已经6月了,一年过去了一半。只能说,企业太不容易了。
我支持“动态清零”政策,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相信国家会根据最新变化做出适当调整。
我也有关注最近国常会及各地一系列纾困政策,用四个字来形容——欢欣鼓舞!尤其是听到会议指出的那句话——“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个人觉得太振奋人心了。
我能感觉到地方上正在落实这些政策,不过还是希望能再快点,再大胆点。
我觉得按照我们国家独有的体制优势,只要真的去执行了,这些措施一定能有效落地。就怕地方上前怕狼后怕虎,懒政,怕担责任,还在疫情防控中不能自拔。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有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希望疫情下的生产生活尽快恢复正常,促进与国外产业的竞争;形成适合我国的教育体制,比如国家正在推行的职业教育,真正为制造业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培养年轻人成熟的就业观。
制造业为我国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希望越来越多人能重视制造业,重视它的环境、生存和需求。
“能理解防疫严,制造业招工是个难题”
龚先生,江苏无锡,经营传统机械制造厂约10年
我继承了父亲的小微企业,注册资金500万,有18个员工,主要做炼钢厂连铸机上的结晶器铜管及总成,属于细小领域的产品,去年产值刚过2000万。
厂里目前经营状况还可以,与去年相比,产值会有所减少。我们的主要客户是国内炼钢厂,虽然2、3月份部分客户限产减产,但很多客户都是正常生产的。我自身的规模比较小,做几个客户就能生存,所以我们受疫情影响不是很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受访者供图
4月份的时候,常州所有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入常通行证,但我所在的无锡只有白名单上的企业才能申请入锡通行证。那段时间无锡的供应链情况可以说很差,运费直接翻几倍。但从5月底开始,江苏这边车辆就不用查48小时核酸了,政策已经很实际了。
而且对于防疫严这件事,我完全能理解,因为我母亲就由于心脏问题抗拒打疫苗,如果像国外的做法,那是非常危险的。
除了疫情,从我自身经历来说,小微企业还面临着应收款问题、员工后继无人等几个难点。
首先,压倒一个小企业的,是现金流问题,尤其是应收款问题。原因包括甲方大企业强势,合同霸王条款,回款周期太长,还有一部分故意做老赖拖欠货款,这些我都有遇到。而资金问题与企业的经营理念有关,我家庭消费不多,每年企业经营利润都能有结余,以备不时之需。
融资方面我没有需求。但我认为目前国家对小微企业的这方面支持很大,利率也不高。
招工是我目前遇到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感觉年轻人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很少。车间有液压油、切削液、铁屑等,环境不是太好,工资300元/8小时照样没有年轻人来。能用自动化替代的就替代,没有的呢,靠一群50岁甚至60岁的老工人。工资与岗位产出相比,已经占比很高,也可能是我产品附加值不高的原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受访者供图
房租方面,目前我使用的是父亲买的土地自建厂房。房租价格确实已经相当高了,无锡这边工业厂房的年租金在350元-400元/平方米。我需要使用约2000平方米厂房,租房就要缩减厂房面积,以平衡收支。可能我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我这边可能要拆迁了,以后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只是目前拆迁价格与市场还有差距。
至于疫情加码、物流运输、供应链这些,我自身体会问题不大。多花点钱解决下,只要不是长期的就没事。需求降低会有一点,我这个行业影响比较小,但对其他行业,估计影响很大。
我还有体会的是,因为要转型升级,存在高耗能等特点的传统制造业受到很多限制。比如我的产品需要电镀,但无锡只有一个电镀园区,所以要么去园区租厂房,要么选择外加工,自己企业不能搞电镀,增加了很多成本。
遇到疫情后,我们这里也有一些纾困政策,包括企业缓缴增值税和其他税项,有相关政府与企业人员建立的微信工作群,也有短信等宣传。不过我在这方面没有困难,缓缴反而增加工作量。
对于未来,我还是倾向于保守经营,不追求成长性,只要收支平衡,有盈余就好。如果市场变好,也会提高产能和追加投资,目前还没有规划。
“有些扶持政策,容易导致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L先生,广东深圳,经营营销策划工作室,从业7年
我在深圳开了一家工作室,目前只有我自己,主要做实体店营销策划及一些公司的线上营销策划。个人经营受疫情影响不大,未来主要维持现有业务线和继续开发新产品,有一定信心可以达到目标。
但在与实体店的接触中,比如与培训机构老板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面临房租、员工工资等资金周转问题。培训机构虽然收到了预付款,但需要销课才能算是营收,所以不上课意味着要付出更多成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1年3月3日,北京,东城区明城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常开学。 图自澎湃影像
去年,深圳、东莞、广州有房东减免了一两个月的租金,但也无济于事。所以这些机构希望疫情期间能够放宽上课条件,找到更妥善的解决方案,避免“一刀切式”的直接叫停。
不过,对我个人而言,深圳的抗疫政策还是比较合理、人性化的。
关于纾困政策,我也收到过一些短信,包括企业服务“提诉求”通告,中小企业金融贷款扶持通告,30条帮助主体纾困通告,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封控区、管控区个体工商户给予最高2万元扶持通告等。
除了遵守防疫要求,其他无关的我没有去办理过,所以对政策的落地、手续都不太清楚。但是都可以网上办理,这点比较便捷。
而从一些平台评论、过去接触的企业人士及中介代理那里,我有这样的感觉:中小微企业要拿到补贴,是有一定条件的,往往经营不好的,却可能拿不到。
例如车企补贴、电子企业补贴、科技奖、创业奖这类补贴政策,我在接触科技型行业时了解到,这些扶持更像是面向有经营能力、资金并不困难的企业,等于锦上添花。这也导致一些企业“想方设法”去满足获得扶持及奖项的条件。
但对于很多中小微科技企业来说,虽然也有发明,但是比不上有经营能力的企业,而且通常对政策了解不足,也难以设立“董秘”去配合填表、写文件等繁琐程序。所以有观点认为,“救市”至少不该救那些能够生存的企业,特别是当地的大企业。这样容易导致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说回我自己,现在已经有了报复性消费的倾向。我希望不要出现哄抬物价的行为,也期待商家给出更多优惠,举办美食节等活动,来促进消费。
“租金补贴没法惠及我这种个体户,消费券是双刃剑”
李先生,浙江宁波,经营香港风味饮料小吃店铺约6年
我经营一家很小的店铺,目前两个人。
原先我也是上班族,2016年因个人原因离职,后来看餐饮业很火热,很多店门口都排着队,就和朋友商量想开一家。一番周折后,2016年底加盟的店铺开始营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受访者供图
由于初次创业,也不是特别会经营,目前生意确实一般。起初想着有机会再多开几家,但由于店址选到了宁波的地标办公楼,租金可能比较高,入驻率比较低,附近小区比较小,旁边又是一条江,所以覆盖的消费群体较少,创业激情有一点减退。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宁波这边一些外贸企业的上班族受到影响。不过,热门商圈的消费量还是比较大的。刚开始我有四五个员工,但现在餐饮行业5000元左右才能招到基本的服务生,我没有财力雇这么多人。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宁波路面上的商铺经常改头换面,空店铺有所增加,房租也跟着房价上涨。目前在餐饮行业,除了基础三餐外,如果品牌的营销和装修风格没有很出众,生意会比较差。
今年因为附近地区疫情持续时间比较长,采购和营业受到了一定影响。不过,现在宁波防疫政策相对来说没有太影响居民生活,目前除了商场、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需要严格管控以外,工作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我经常听新闻,看地方政府的公众号,所以纾困政策都是看过的。但是由于租的商铺属于个人,现在的租金补贴没有惠及我这种个体工商户。其他承租国有房屋的,据我了解租金补贴是可以落实到位的,有一些大型民营商场也会给补助。税费起征额还是很高的,大多数餐饮个体户本身就在免征范围。
和我有关的主要是促进消费的政策。现在,有关部门也在联合平台做活动,发放了不少消费券,效果不错。如果可以的话,或许市监局在创业者办营业执照前提供收费或者公益的创业辅导服务,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
话说回来,我对入夏以后的店铺经营还比较看好。不过消费券也是双刃剑,目前促进消费的政策挺全面的,只是大型商场和网红店有虹吸效应,普通店铺的流量会被削弱,也存在老顾客抢不到券消费频次降低的情况。
2021年的时候,外卖平台发了比较多的配送补贴,而且疫情之后堂食比较少,外卖比重就大了,所以这一年整体销量还算不错,让我产生一种满足感。
现在由于店铺位置还是不理想,所以我还是比较注重外卖,运营方面还在摸索,不太舍得花钱交给代运营。
由于我开店前投资过P2P,在2018年爆雷潮的时候,钱拿不出来,所以这几年没有魄力扩大经营。现在有计划和别人在其他城市尝试开自己的店铺,暂时还没有确定时间和店铺位置。
“想让经济恢复,企业首先要‘活起来’”
张女士,上海,经营会计事务所,从业25年
我的公司主要是帮助企业代理记账,税务咨询,也会帮企业处理一些工商方面的事宜,约有100户左右的固定客户,其中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此外,我公司本身也是一个小微企业,有5名员工。
相对于2019年,我们去年的整体营收下降了约20%。过年是税务申报的淡季,4月原本是企业申报第一季度所得税的时候,但碰上了疫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受访者供图
我们面向的都是小微企业,能够感受到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力度。我想补充的是,很多政策初衷是非常好的,但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却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据我所知,政策扩大了房屋租金减免范围,但主要面向房东。这就意味着,承租人可能没法享受到政策优惠。
还有“留抵退税”,可简单理解为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4月疫情开始后,这方面要求“应退尽退”,目的是让企业拥有流动资金,可以“活起来”。但对一些倾向于选择“留着将来抵扣”的小微企业来说,这反而增加了资金周转要求,以及收到退税、缴纳税金的工作量。
不过,随着6月复工复产,企业也可以选择暂缓“留抵退税”。现在不再推行“应退尽退”,我相信是因为有关部门了解到了企业这种情况。
这次复工复产,我们总体上还是很高兴的,复工的流程非常顺利。宣布复工后,公司就向街道防疫办提交了申请表格,以及设置场所码和“数字哨兵”的承诺书。
还有上海5月29日发布的50条政策措施,现在这些文件非常透明,我们或者企业的财务,只要打开税务局的网络税务大厅就能看到。例如助企纾困的措施里,企业已经阶段性地缓缴“五险一金”和税款,服务租金的减免也能感受到。“留抵退税”的力度也很大,有很多小微企业通过退税,解决了燃眉之急。
我觉得,国家想要让经济恢复,企业首先要“活起来”,供应链要完全流通,要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实质性的政策优惠。如此一来,企业才能恢复运行,消费者才能恢复信心。
(赵挪亚对本文亦有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13: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储加息蝴蝶效应:高通胀倒逼货币政策调整,中国央行“以我为主”
2022年06月17日 19:00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进入2022年,美联储加大了抗通胀力度,加息风暴比预期来得更猛烈。

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了6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声明,明确提出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1.5%-1.75%区间。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美联储加息幅度首次达到75个基点,为28年来最大幅度。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决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新75个基点的加息决定是“不同寻常”的大幅度,不会成为常态。但是为了使通胀恢复正常,下一次有可能加息50或75个基点。

受鲍威尔表态影响,美股在16日尾盘大幅拉升,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然而17日美股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全天几无反弹迹象。截至收盘,道指跌741点或2.42%,报29927.07点;纳指跌4.08%,报10646.10点;标普500指数跌3.25%,报3666.77点。这是2021年1月以来,道指首次跌破三万点重要关口,沉重打击了当前的市场信心。

不过在美联储宣布加息前一天(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量续作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并维持操作利率在2.85%,这已是连续第5个月保持不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6月MLF利率保持不变,这表明中国央行在“以我为主”的政策基调下更加关注内外平衡。

“对于我国央行来说,稳增长是主要的政策目标,我国通胀率并不高,所以美联储加息对于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没有形成太大影响。”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三次累计加息150个基点

今年前三个月,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表现强劲,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失业率下降。但受疫情、供需失衡、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美国通胀全面上涨,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再叠加俄乌冲突升级,短期内对美国通胀造成更大的上行压力,在此背景下,美联储不得不把今年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抑制通胀上。

3月17日,美联储调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5个基点,新一轮加息周期的首次加息正式落地。随后一段时间,市场越来越担心通胀和美联储激进地收紧政策,将引发进一步的经济衰退。然而意外并没有出现。随着供应链紧缩、需求强劲的矛盾仍然突出,叠加薪资增速持续上行,导致美国通胀压力持续。在5月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宣布再次加息50个基点。

加上此次加息75个基点,美联储今年已经加息三次,共计150个基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本轮通胀的主要原因是供给端冲击,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治理通胀效果有限。因此,美联储只能抑制需求端以及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通胀预期。

温彬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缩表持续推进,或将导致失业率上升,美国经济有陷入滞胀风险,货币政策也将面临两难境地。

“通胀数据揭示了残酷的现实,食品和能源价格进一步攀升,共同推升了CPI通胀的上扬,如不采取更激进的政策,食品和能源价格攀升可能逐步传导到核心通胀,造成通胀继续失控。这也是美联储加息如此频繁且步子越来越大的宏观基础。”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也认为,“控制通胀成为美联储以及美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否则美国经济有滑入滞胀状态的可能。”

关于未来的加息进程,在会后公布的利率点阵图显示,2022年底前将加息至3.25%-3.5%,大幅高于3月预计的1.75%-2.0%;2023年底前将加息至3.5%-4.0%,大幅高于3月预计的2.5%-3.0%;但2024年将降息至3.25%-3.5%。

全球进入“央行超级周”

在美联储加息的刺激之下,全球掀起新一轮加息热潮。

6月16日早间,中国香港金管局紧随美联储步伐,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同日晚间,阿根廷央行宣布加息300个基点至52%;英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1.25%;此外,从6月13日到17日,瑞士、澳大利亚、日本、巴西等央行都将面临新一轮加息的决策挑战。其中,为了应对热钱的回流和通胀的压力,利率已经高达12.75%的巴西有可能再度加息100个基点。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9日,目前全球已有超2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加息逾50次。其中,加息幅度最大的是乌克兰,达1500基点,次数最多的是秘鲁,高达6次。

可以预见的是,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加息,皆在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胀过快上涨。

简基金首席研究员张竹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加息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对非美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日元近期的疯狂贬值与日本国债的崩盘就是明证,美联储的加息影响绝对不限于新兴经济体,对于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一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对本报记者坦言,利率中枢不断抬升和流动性收紧将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压力,在避险情绪和跨境投资组合调整影响下,美股波动将波及传染至全球,随着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回升,全球资本将回流美国,非美货币面临调整压力。

温彬表示,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带来外溢效益,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导致部分经济结构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和债务危机的风险。

反观国内,我国货币政策则是在“以我为主”的基调下兼顾内外平衡。

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不变。

这是继今年3月增量平价续作之后,MLF在4月、5月和6月均保持等量平价续作。从操作利率上看,MLF操作利率已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

王青指出,就国内货币政策而言,考虑到国内经济已进入触底回升过程,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会更侧重于已出台的各项措施的落地执行;加之美联储会继续保持较快收紧步伐,国内政策面也会更加重视内外平衡。

影响哪些领域?

因美联储大力加息,全球跨境流动性规模扩大,股票、债券、外汇、信贷、大宗商品等市场走势也受到波及。

在汇市方面,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幅飙升,一度涨超800基点,刷新日内新高至6.6669元,创出2017年以来最大涨幅。

6月16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中间价在连续4天调贬后单日大幅升值419个基点,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双双在6.69附近波动。

同时大宗商品市场已倍感压力。以原油期货为例,近期布伦特原油、WTI原油已经连跌三日。由于市场担心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后需求下降,15日布伦特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双双跌逾2%,16日再度下跌。

而在国内资本市场方面,美联储加快加息及缩表,主要通过资本流出及情绪传导对我国债市、股市产生间接影响。

债市方面,今年以来受中美政策分化、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倒挂等因素影响,外资连续4个月从我国债券市场净流出。不过数据显示,5月新增4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5月末,共有1038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

另外股市方面,6月15日,沪深两市震荡收涨,收盘前出现了跳水,也被认为是对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有所担忧。但在6月16日,A股三大股指微幅高开,沪指涨0.04%,深证成指涨0.07%,创业板指涨0.03%,A股则走出独立行情。

山西证券研报指出,海外紧缩利空分母端,使A股承压,但国内货币在经济下行期保持“以我为主”的一贯作风,以及近期明确的加码宽松信号能够形成有效对冲,使无风险利率维持低位,更多的影响可能来自于市场投资者风险溢价的波动与调整。中长期看,经济复苏与企业盈利改善利好分子端,将为A股的反转行情提供“源头活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13: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 主要央行严阵以待应对通胀
2022-06-17 14:02

“油价都快翻倍了。我昨天加油的价格是4.6美元1加仑(约9.37元1升),一年前还不到3美元1加仑。”前几年移居到达拉斯的陈女士对记者表示。达拉斯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重要经济城市,所属州的油价在美国属于较低水平。记者查阅美国汽车协会数据发现,6月15日,全美普通汽油平均价格为5.014美元1加仑。而此前一天,该价格曾经创下了历史新高:5.016美元1加仑。在美国油价最高的加利福尼亚州,普通汽油的平均价格是6.435美元1加仑。

除了油价,陈女士还告诉记者,当地超市的食品价格也涨幅惊人,一瓶普通果汁从2.69美元涨到3.99美元,只用了1个月时间。

陈女士的直观感受也符合美国官方公布的物价数据。根据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8.6%,同比涨幅创40年来新高。其中,能源价格上涨34.6%,创2005年9月以来的新高;食品价格上涨10.1%,是1981年3月以来的新高。

罕见加息75个基点

宣称不会引发经济衰退

为了应对高通胀,当地时间6月15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投票决定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

FOMC的声明认为,在当前的通胀水平下,持续加息可能是合适的。在加息同时,美联储还将按照《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计划》,持续减少其持有的国债、机构债以及MBS。FOMC声明强调,会坚定致力于将通胀恢复至2%的目标水平。

在当天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自5月份会议以来,通胀水平出人意料地上升。为了应对新形势,委员会因此决定更大幅度地加息。他还强调,单次75个基点的罕见加息不是常态。从当前视角来看,下次会议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都存在较大可能性。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认为,美联储若要成功抑制高通胀,特别是通胀水平高于5%左右时,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必须与通胀水平相当,才能有效抑制通胀。但在现阶段美国经济转弱、财政支出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美联储很难激进加息至8%左右水平。因此高通胀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通胀将持续受地缘政治、供应链紧缩以及劳动力短缺问题扰动,抬升通胀黏性。从投资的角度来说,高通胀不仅抑制企业盈利、提高成本,并且导致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从估值和流动性角度冲击美股。

中金公司分析师刘政宁则认为,不宜低估美国利率上行空间,对美国经济前景则需要保持谨慎。美联储持续的紧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并以此为代价换取物价稳定。对于投资者而言,美联储的政策将加剧市场波动,并带来更高的风险溢价。

美联储持续加息是否会引发经济衰退?鲍威尔声称,美联储非常关注消费者支出,看到了消费的变化,总体支出非常强劲。美联储看到经济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健康的增长水平。消费者正在消费,没有迹象表明经济出现更大范围的放缓。鲍威尔还强调,美联储不会引发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对加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但鲍威尔也承认,想要实现“软着陆”并不容易,单靠货币政策不一定能够做到。鲍威尔认为,导致通胀上升的因素中有许多外生因素,比如油价大幅上涨以及疫情带来的供应链瓶颈。对于这些因素,美联储无法掌控,所以“软着陆”还需要运气。

各国央行严阵以待

除了美国,英国和欧元区同样在承受高通胀的压力。

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欧元区5月调和消费者价格指数(HICP)同比上涨8.1%,继4月该指数同比上涨7.4%之后再次刷新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纪录,也超出了此前外界预测的7.7%。其中,能源类价格同比上涨39.2%,是欧元区通胀的主要来源。此外,构成欧元区通胀数据的四大品类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了4月的数据。

英国央行率先行动,在6月16日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1.25%,符合市场预期。事实上,去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已先后4次加息25个基点。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英国4月CPI同比飙升了9%,为1982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欧洲央行同样开始动用加息来抑制通胀,计划在7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并在9月再次加息25个基点。欧洲央行表示,如果欧元区通胀形势未见好转,9月份的加息幅度可能会更大。

欧洲央行还上调了通胀预期,并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目前,欧洲央行预计2022年的通胀率将达到6.8%,2023年将降至3.5%,2024年将降至2.1%;GDP增长方面,欧洲央行对于2022年和2023年的GDP增长预测分别大幅下调至2.8%和2.1%,而2024年略微上调至2.1%。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称:“根据我们目前的评估,在9月份之后进一步渐进且持续的加息是合适的。我们调整货币政策的速度,将取决于最新的数据以及我们如何评估中期通胀的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15: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生:怎么理解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下降10.1%

2022-06-18 10:01:35  来源: 卢瑟经济学之安生杂谈   作者:安生




  前5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下降10.1%。

  许多人问,这事什么意思?

  我希望我的读者应该有较强的领悟力,我点到为止就可以。但是,目前看,大多数做不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近这一段,一群蠢货拿着放大镜抓50万,只能讨论“小赢中赢还是大赢”,否则就是1450。已经有很多财经类的博主中招了,所以,我本来也不想写东西,想安静渡过这一段特殊时期。

  不过,求助的读者太多,还是冒险写一下。

  首先看2022年5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来自税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后,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去年同期的数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年1-5月是86739,去年同期是96454。按照自然口径,也就是不考虑通货膨胀涨下降10.1%。

  考虑通胀的话,下降更多。

  有人说,收入下降,主要是抵退税造成的。扣除抵退税因素以后,还正增长2.9%。

  但是,应该注意到,一般来说,税收增长都是领先于GDP,以往的税收增长都是两位数,比如去年同期是24.2%。

  也就是说,就是扣除抵退税因素,税收增长的放缓也是非常明显的。

  对比一下今年1-4月份的数据,就更明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4月份,自然口径同比去年下降4.8%,扣除抵退税以后增长5%。

  也就是说,5月一个月,就把1-5月份的数据,拉低5.3个百分点(自然口径)和2.1个百分点(扣除抵退税口径)。

  如果考虑2.1%的通货膨胀,那么下降的更快。这里姑且认为通货张是2.1%。

  那么5月到底下降了多少?

  今年1-5月的86739减去1-4月的74293等于1244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去年1-5月的96454减去1-4月的78008等于18446。

  也就是说,今年5月的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大约相当于去年5月的67.5%。这还没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再看支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年1-5月的支出99059减去1-4月的支出80933,可以得出今年5月的支出,18126。

  18126真不算多,因为去年5月的收入是18446,支出是17157。(不列图了,太麻烦,大家自己可以去财政部自己查原文)

  问题是,今年5月的收入只有12446。

  也就是说,今年5月的财政收入比支出,只有68.7%。

  这是一般性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是土地出让金)下降也很严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年5月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21948减去17565,为4383。

  去年5月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是29704减去24277,为5427。

  今年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只相当于去年的80.8%,这里没有抵退税的影响。

  5月的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支出为7177,收入比支出为61.1%,相比一般性公共预算收入更加收不抵支。

  这些数据用图表看更惊人,为了能存活,不上图表了。

  有兴趣的还可以查查原文,按照税种逐一做图表。

  此时此刻,地方财政比中央更困难。

  因为中央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是百亿至多千亿数量级,而地方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是万亿数量级,几乎就是第二财政。中央有一个缺口,地方有两个。

  无论是一般性公共预算还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比达到这种程度,必然不能持久。

  贯彻任何意志都需要物质资源,财政收支比的下降,就意味着政府贯彻意志的强度的下降。

  财政收支比降低到一定程度,政府就无法贯彻意志,维持基本的运转。

  说深了,绝对犯忌。

  所以,要么让经济迅速增长起来,要么就要增收节支。

  让经济迅速增长起来,这事并不容易。

  地方政府负债累累,居民负债累累,全球经济面临衰退,欧洲在打仗,剩余产品卖给谁?美国?

  垄断形成以前,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可以导致大量的盲目投资。垄断一旦形成,就倾向于压缩投资,提供利润。所以,大厂裁员。

  如果经济迅速增长,那么千万数量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很容易消耗掉。现实显然不是这样。

  事实上,如果能让经济迅速恢复增长,也不会出现经济明显放缓的趋势了。

  今天的事情,不是今天形成的,不过是在今天表现出来而已。

  财政剩下的选择,就只有增收节支了。

  大致几条路,先举债后印钞,加税,印钞,拍卖国有资产,削减福利,机构改革……

  不展开讲了,没有一条不犯忌。

  以上内容说的只是财政,点了点宏观,更深的关于宏观的分析更不敢讲了。

  我冒险讲这些,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我也没法了。

  有人说,为什么最近不写长文了。说这话的人,不是真傻就是装傻,没有一个打过赏,让人怀疑是在存心钓鱼。真正的读者都能理解公众号现在的困境。

  大家保重吧。

  以上内容,纯属假语村言,我们的未来只有三个可能:小赢、中赢和大赢。

  祝大家工作平安,收入平安,求职平安,公众号平安,身体平安,家宅平安,小区平安,健康码平安,存款平安,吃烧烤平安……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21: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低迷 美国民众对政府不满与日俱增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6-18 14:32

《今日美国报》和萨福克大学17日联合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美国总统拜登的总体支持率仅为39%,接近其任期内最低水平。其中,47%的受访者强烈不认可拜登的工作,超过70%的受访者称,美国正走在错误的发展道路上。相比之下,在该机构今年2月发布的民调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4%和65%,美国民众对美国的态度正变得更加悲观。

此外,社会舆论对美国经济政策以及美国政府避重就轻的处理态度也表示强烈不满。高盛前总裁加里科恩表示,美联储现在的经济政策明显落后于形势,实现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正越来越低。另一位华尔街高管则表示,不仅美联储误判形势,美国财政部和白宫经济专家也没能制定一套明确的计划以有效抑制通胀。还有一些人认为,美国政府淡化了自己的巨额支出政策,转而将通胀归咎于企业操纵价格,实为推卸责任。《纽约时报》16日援引一名评论员的话称,美国在抑制通胀过程中很有可能带来经济衰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7: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工信部研究出台超常规稳增长政策
2022-06-20 14:20 联合早报

中国正研究出台超常规的新政策,以帮助因原材料成本高企而利润受损的下游工业企业。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受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当前制造业上下游的利润严重分化,有可能引发投资内生动力不足等连锁反应。针对这一风险,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超常规的稳增长政策,具体内容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消费需求、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等。
在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代表提到了制造业投资面临的风险。
专家说,要进一步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防范制造业上下游利润分化过大导致的投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
制造业上下游利润分化已经比较严重。数据显示,4月上游行业利润总额占比达到47.4%,处于历史高位,而中下游尤其是下游行业,利润占比处于持续压缩状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说,如果中下游企业始终增收不增利,企业就不会再加大投资。
刘向东认为,倘若不能有效遏制,预计下半年制造业投资的内生动能将会明显不足,这对稳经济和优化供给体系都会造成负面冲击,需要尽快采取措施。
刘向东说,新一轮稳经济政策要聚焦供给侧,尤其是要稳住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的信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解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账款逾期、补贴拖欠等遗留问题,提高资金周转率。
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师李宏图则认为,下半年的稳增长任务非常艰巨,工业要担负起重要的责任,超常规政策工具应该尽快落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0 17: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均利润率是资产阶级整体剥削无产阶级、由市场决定自设的部门竞争红绿灯开关机制,主要产业链上-中下游利润率大分化,还妄议什么对资本开红绿灯?——转帖注



工信部召开上半年形势专家座谈会,提了4点看法
2022-06-20 16:26:20来源:观察者网

据工信部6月20日消息,2022年6月17日,为加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高质量做好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等单位的工业经济分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围绕当前工业经济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专家们一致认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增加政策供给、推动复工达产、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工业经济在经历了4月份触底之后,5月份工业增幅实现由负转正,呈现恢复性增长。
专家们指出,总的看,工业经济的增长、恢复都先于整体经济,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工业要担负起更重要的责任。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保持平稳运行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一要进一步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二要更多关注需求侧问题,谨防形成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交互的负向循环。三要防范制造业上下游利润分化过大导致的投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四要深入研判全球经济滞胀外溢性进一步加剧带来的风险,预先做好相关准备。专家们就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消费需求、加大技术改造投资、研究出台超常规稳增长政策举措、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参加会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2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察:今年618促销静悄悄?作者: 察客  
2022-06-20 19:02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月14日,在中国北京的一家购物中心外,一名市民走过京东“618”促销活动的广告。(路透社)
[/url]




各种套路与促销令人麻木“618”不敢任性花
疫情反复,供应链和物流受阻,倒闭裁员潮席卷,市场消费情绪低迷,今年“618”,恰好赶在各种复杂因素交织的节点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目前不少网购订单都显示:“受防疫措施变化影响,您的订单可能有所延迟,请见谅。”(互联网)
商家谨慎促销 消费者捂紧钱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月18日是电商巨头京东的店庆日,京东自2008年发起首次“618”促销,后来各大电商加入。往年铺天盖地的广告、热闹的动员会、民众“剁手”“买买买”的冲动消费,今年都有所降温,不见疫情趋缓后的“报复性消费”高潮。
上周六结束的“618大促销”是中国年度网购盛会,规格与“双十一”不相上下。然而,今年的“618”失去了昔日光辉,显得格外冷清。
“618”狂欢不起来,原因是多重的。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企业家》杂志等媒体的报道与分析,今年“618”静悄悄的一个主因,是很多商品打折力度不大。
有北京消费者告诉中新财经:“因为5月份我们这属于管控区,快递几乎受影响一个月。6月份,快递逐渐恢复,但北京疫情断断续续,现在也不敢频繁下单。”
事实上,主播并不只是抄气氛,提高大家的购买欲,他们的精准推荐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在头部主播纷纷消失的“618”,一些网民直呼“不知道买什么”“主要是没有他们,买啥都觉得贵。”
在新浪微博话题讨论度上,2022年“618”话题阅读次数仅为4.4亿,与2018年时10.8亿的阅读次数相比,已经减少六成。这显示大众对“618”活动的热情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消费者因大环境及个人的经济条件不明朗,选择收紧腰带,理性消费,甚至减少或延迟消费。《界面新闻》前天刊登的一篇评论抛出了疑问:“谁会在收入下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大肆购物呢?”
带货达人不在线在中国北京的一家购物中心外墙,可以看到京东“618”促销的广告。(路透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ollyBox电商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今年‘618’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供应链端口和物流方面,尤其是备货阶段,很多外省的货由于疫情原因进不到我们仓库,需要走很多流程,通行证和送货码等。”
一些公司与代理商透露,计划今年减少折扣,是因为卖家这边实在负担不起。
除了薇娅、李佳琦,还有不少头部主播如辛巴、雪梨等也淡出大家的视野。
经济学家刘兴亮说,如今的电商平台几乎天天有让利,隔三差五有促销,减少了消费者“冲动消费”的次数。
表面上,天猫推出“满300减50”,是近五年来促销的最大值;京东是“满299减50”,也比去年“双十一”的力度更大。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虽然平台推出各种促销礼券,但商家为了利润不被压缩,在商品单价上的促销并不大。
有媒体发现,目前不少网购订单都显示:“受防疫措施变化影响,您的订单可能有所延迟,请见谅。”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如果物流不通畅或充满不确定因素,那就不知道何时到货,甚至有货品被卡在某处的风险。这将大大减少购买欲望。那些已经下单却迟迟等不到货的消费者,也会要求退货或赔偿,这也反过来提高商家的成本,降低它们参与的欲望。
消费者侯婷说,今年“618”她就买了一箱纸和两瓶洗衣液;另一名消费者王滨说,她身边到处都是裁员、降薪的消息,让她更是捂紧了钱袋子,不敢随意消费。有网民在社交媒体发起“今年‘618’下单吗?”的话题,收到的回应是:“没钱了呀,这还用问???”“封城丢了工作,活着就很辛苦,还购物?”“口袋里都没钱了,想买什么都买不起。”“疫情说来就来,谁敢大手大脚花钱?放身上最保险。” 
供应链与物流的不确定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数据上看,京东交出的战报显示,“618”活动期间累计下单金额3793亿(人民币,下同,约786亿新元),同比上涨超过10.3%。尽管如此,与去年27.7%的涨幅相比,今年的表现逊色不少。
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商家为了参与“618”,会在3月、4月就开始做促销,一是要把“618”前的历史数据积累好,二是为了提前测一测哪些货品在今年真正有爆发力,能够在“618”进行针对性备货和营销。但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多地反复的疫情,尤其是供应链集中的江浙沪地区疫情不断,把整个“618”的预备节奏都打乱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5月份则同比下降6.7%。此数据与“618”热度大不如前的现象吻合。
“带货一哥”李佳琦,参与了“618”第一波预售直播,但在6月3日的一场直播中,疑似因画面中出现貌似坦克的冰淇淋,直播被中断。随后数天,李佳琦没有再开直播,淘宝搜索“李佳琦”时,已没有任何与他名字相关的产品,似乎已经被封禁。
此外,现在有大大小小的购物节,“618”的吸引力一再被稀释。消费者郑小姐已经连续五年参与“618”,她说,先前只有“618”和“双十一”购物节,这两个时间节点有优惠折扣。但现在,各大品牌和商家经常会进行促销活动,再加上电商直播间还会提供比“618”更大的优惠。
“618”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每年上半年消费形势判断的风向标。但今年买家与卖家意兴阑珊。原本的狂欢变得静悄悄,不止反映电商购物节的热度不在,也折射中国经济与消费市场的疲态。
事实上,其中一些问题在去年底就存在。去年的“双十一”已经显现出增长疲态,销售额增幅8.5%,为其增幅最小的一年,被称为“硝烟味最淡的双十一”。各电商巨头也出奇的冷静,从预售开始,战报就比往年少了很多。
购物节的热闹,少不了头部主播带动。但今年的“618”,耳熟能详主播都不在线。
一名北京消费者称,他在京东“618必买榜单”中看到,一款原价3600元的天梭手表,“618”活动促销价是3420元,也不过只有9.5折折扣。
一方面,不少消费者被平台的各种促销方式、策略搞得昏头转向,“被套路麻了。”费时费力钻研各种攻略,最终价格也没减多少,一些消费者感到不值,索性不参与。
“带货女王”薇娅,去年12月20日被曝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薇娅的微博账号、抖音账号,以及淘宝店铺和淘宝直播间,均被各平台封禁,至今复出无望。
中国的疫情反复,不断有零星确诊病例出现。在“动态清零”的防疫方针下,各地的政策与措施经常变更,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供应链与物流。
据中新财经观察,一些商品最终价甚至比平时还要贵。有消费者申诉,5月19日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的羊肚菌,显示每盒单价是97.7元,买两盒领20元优惠券后,共消费175.4元。而在“618”活动期间,同一商家同一产品显示单价是99元,加上平台优惠,买两盒要消费178元。
网红主播李佳琦(左)与薇娅都不在线,使今年“618”格外冷清。(互联网)
消费者因大环境及个人的经济条件不明朗,选择收紧腰带,理性消费,甚至减少或延迟消费。(路透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7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2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官媒:各地要多谋划立竿见影的稳增长项目
2022-06-21 16:15
标准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旗下刊物《半月谈》今天(21日)通过微信公号发文说,当前稳经济的根基还不牢固。从“企稳”到“复苏”,中间需要经历一段复杂的信心修复、元气修复过程。必须把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工作应有的底线,把一揽子政策一竿子插到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可结合实际拿出“自选动作”。各地各部门要开动脑筋,多谋划一些一箭双雕、立竿见影的稳增长项目。
文章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今年3月份以来,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多个一线城市相继出现疫情,影响到生产、投资、消费各个方面,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回归正常轨道,努力实现5.5%的年度增长目标,成为当前一项中心工作。
文章说,面对严峻的内外部挑战,5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地方版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也纷纷出炉。在中央、地方政策的共同推动下,一些经济指标正在出现积极变化。但需要看到,当前稳经济的根基还不牢固。从“企稳”到“复苏”,中间需要经历一段复杂的信心修复、元气修复过程。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项比疫情防控更为艰巨的任务,必须保持充分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紧迫感。
文章说,必须把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工作应有的底线。当前经济社会面临各种复杂的挑战,应对一切挑战的基础,在于自身的发展。经济发展要追求质量,也要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脱离速度就谈不上高质量。这好比骑自行车,骑得太快肯定要出事,骑得太慢也容易倒下来。
文章指出,疫情对中国经济形成严重冲击,客观上给今年实现5.5%的年度增长目标带来困难,但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挖潜,努力完成今年的增长目标。
文章说,要把预期修复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去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其中预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预期如果不稳定,个人就不敢消费、企业就不敢投资,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
过去一段时间,各地在政策执行层面存在一定偏差。一些中长期的、全局性的政策被短期化、碎片化执行,同时一些舆论信息也引发对政策的误读,对市场主体的恢复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修复和稳定市场预期,首先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地方政府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把形势讲清楚,把政策落到位,把服务送上门。政策和措施要体现超常规力度,惠企政策要加快办理速度,让资金转起来、生产线开起来,尽快达产稳产。
其次,要坚持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多出一些实招硬招新招。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稳住经济大盘,首先要稳住市场主体。特别是针对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要通过减税、免税、减租金、贷款延期等各种措施,加大对企业经营的流动性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把一揽子政策一竿子插到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可结合实际拿出“自选动作”。各地各部门要开动脑筋,多谋划一些一箭双雕、立竿见影的稳增长项目。比如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房地产投资的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给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可负担的住房,可以拉动和房地产有关的消费,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文章最后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定要面对两重甚至多重考验。全体中共党员干部必须知责明责、知重负重,切实把二季度经济稳住,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受益主体应享尽享,充分释放政策效力,助力经济企稳回升。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