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物质生产方式支配政治精神生活 媚上愚下官僚贵族语言盛行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17:2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先义:领导同志,请说老百姓听懂的话好吗?

2022-05-06 14:17:5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陈先义


  看这标题,你可能认为我在胡说,如今的官员,说话是他们的基本功,哪有不会说话的,面对话筒,你看哪一个不是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但是,我要告诉你,如今相当多的官员,真的不会说话,不是不会说,而是不会说老百姓能听懂的话。不信,我给你举个现实的例子:

  前几天,我被邀请参加一个大单位的工作动员,有幸听一位级别很不算低的省部级干部给群众讲话。面对员工提工作要求时,他说:我们要求各单位要切实做到“四学”、“五做”、“三确保”,严格履行“五重三大”工作程序,做好各级机关的顶层设计,履行好各级职责的“四个不变”,新的时期,我们要守住初心、明确信心、坚定决心。”朋友,你能听懂这位官员讲话的内容吗?当我已经犯晕的时候,他的这些云里雾里的话还没有讲完。我十分惊讶,如果我们的官员都这样讲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怎么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底呢?

  这种现象,在我们相当一部分领导同志那里,已经成为一种顽疾。老百姓对此十分反感。比如,有那么一位县委书记,到下边给老百姓春耕春种种,对着一大批没啥文化的庄稼人,他开口闭口讲“互联网+”,张口闭口就是什么“供给侧改革”,弄得这些种地人说别耽误我们种庄稼了,我们可要插秧哩。当场愤怒抱怨:书记别整这些没用的好吗?我们可是种地吃饭的庄稼人。

  很多话语,在很多官员哪儿习以为常,而老百姓听了极其反感,比如,有人动不动就是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大小事都算什么工程,屁大点事跟互联网+联系。肚子里没有半点墨水,一开口就是装腔作势的“我要讲三层意思”,这些腔调和面孔,为我们熟悉,可一想就恶心,一听就犯晕。前些年,据说一个国际城市论坛在我国南方某城市召开,面对全世界的市长们,我们的市长们一上台几乎千篇一律,讲一大段在什么什么关怀下,在什么什么形势下,在什么什么指引下,我们迎来了什么什么盛大会议召开,等等,一大片让人不着边际的鸟语。一些老外市长听之如同云里雾里,向会议提要求说“中国朋友,来点干货,我们来取经啊”。说实话,这样的事,不仅都大大影响着干部形象,也影响国家形象。

  这让我们想起一件军中旧事。

  当年,秦基伟将军指挥上甘岭战役时,有一次跟前沿坑道的连队通电话。他拿起话筒就先表示慰问:“请转坑道坚守的同志们,军首长和军党委以及所有后方的领导很惦记你们,我代表他们向你们表示最亲切地……”秦基伟话还没说完,小电话兵在电话里大声说:“首长啊,你别再啰嗦了,捡最要紧的先说吧,先下命令吧,耽搁下去要死人的!”秦基伟立即接受意见,调整话语,直接下达了作战命令了事。多年以后,秦基伟回忆这件事还说,那个电话兵批评的对嘛,那时很多电话兵就是因为接我们这些啰嗦电话,耽误时间战士牺牲的。战场上,能一句话说完就不能两句,那是要死人的。

  有外交人士曾经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批评国内有的代表团到外国招商,花了很多很多外汇,请了那么多人,可一上台不是说招商谈生意促合作,而是先说天气: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风景旖旎的巴黎,巴黎人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啊,巴黎公社……好不容易切入正题了,又是一大篇套话。同样,在国内,这样的什么秋高气爽、什么阳春三月,什么冬日融融,等等,已经成为官员们的习惯开场白。不过老百姓听惯了,已经见惯不惊了。听不进去,就打瞌睡,打瞌睡就要曝光。官员们说那些假话空话套话废话时,令听众酣然入梦的情景,已经在各种会议屡见不鲜了,可是我们见过对会上酣然入梦的人的惩罚和曝光,可谁见过对那些作催眠报告的人的处罚呢,没有吧!没有就不公平。

  国家领导人在上海工作时,对这种假大空报告就很反感,曾经公开批评我们很多干部不会说话:与新群体对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大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

  学会说话,说老百姓听懂的话,并不难,难的是要增加对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情。

      【文/陈先义,著名文艺评论家,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高级编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点击进入>>>红歌会网陈先义专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02:19:22 | 只看该作者
大江东|探访航津路货车司机:温饱没问题,等着活多起来
2022-05-07 21:57




“被困一个多月”“没有菜,没有油,就靠面汤维持生命”……前不久,一名集装箱卡车司机在抖音上发了一段视频,讲述自己滞留上海的艰辛。实际情况如何?5月3日,大江东工作室前往视频所述地点“浦东新区航津路1800号”一带探访。

“温饱没问题”,很多好心人送来物资

从地图上看,航津路是临近上海集装箱外高桥码头的一条公路。跟着导航穿过杨高北路,沿航津路跨过外环运河桥,直到航津路桥。路两侧停满集装箱卡车,约有上百辆,基本是上海车牌。

有辆卡车车头晾着衣服,路边放着锅碗瓢盆,司机坐在驾驶室休息,东哥与司机张伟涛攀谈起来。

38岁的他是上海某货运公司集卡司机,河南周口人。“我过春节后出来的,因为疫情,这3个月大多停在这里。”他说,最困难的是3月27日到4月13日那半个多月,被封控,没法出去拉货,“能填饱肚子就不错,有时一天只能吃两顿。”

4月13日后,司机能出去拉货了,陆续也收到政府发的物资。“温饱没有问题了。”张伟涛说。司机吃住都在车上,微信“卡友群”里,一说哪里发物资,他们就开车过去。“要是出去拉货跑单,也会让对方工作人员帮买点米、面、油啥的。

有一个叫“漂流哥”的河南爱心人士,拉着满满一车物资,从河南洛阳来到上海,为滞留的货车司机提供免费餐食。“热腾腾的面食,河南老乡都喜欢吃,排队领呢!”由于防疫要求,“漂流哥”4月18日启程返乡。

采访时,卡车司机们围上来,包括那位发抖音的司机老袁。他说视频是他5天前发的。大江东工作室去了他的卡车驾驶室,看到里面吃的不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袁的卡车驾驶室。王伟健摄

老袁指着鸡蛋说,“这两板是上海好心网友‘球球’送的,这一板是上海汝阳商会送的。”数了数,有108只鸡蛋。“球球”还给他送了一箱面粉、零食等。而罐头八宝粥、榨菜、挂面则是“‘漂流哥’送的”。未拆封的纸盒是5月2日附近派出所送的,有饼干、面包、方便面、榨菜等食品。指着那一大包方便面,老袁说,“这是民政局送的,每个驾驶员都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海好心网友“球球”给老袁发来的信息,上面显示,“球球”送过肉类食品。王伟健摄

“航津路1800号”其实是一家社会停车场,供卡车司机有偿停放,因为疫情管控处于停业状态。一名来自河南周口的司机杨高升说,停车场在疫情期间主动给司机们供应过食物和热水。

“核酸结果出得慢”,有的司机不敢拉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航津路上,司机们车停在路边,三三两两闲聊等待。巨云鹏摄

“现在的困难是活太少,生活有点难以为继。”张伟涛说,每周最多只能跑一趟活。

张伟涛是上海某货运公司的集卡司机,拿的是固定工资和绩效。“固定工资6000元左右,每跑一单以前赚400元,现在两三百。”他很郁闷,疫情期间一个月也就赚六七千元,而以前在一万三四左右。“好容易有单子,出去拉趟货,只拿200元。除去路上开支,基本挣不到钱。”过去,为节省高速通行费,高速和普通公路花插着走。但因防疫需要,只能全程走高速,支出也多了些。

3月以来,司机们处于半开工状态。“只能耗在这里,等老板电话,有单就去拉货。但货少了很多。”,前几天,张伟涛刚跑了一单,那是4月30日晚上,去浙江义乌装货。“我有通行证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才能出车。到义乌后,有人在高速出口接我去厂里,装好货后再把我送上高速。整个过程,驾驶室都贴了封条,不能走出去。”他说,在义乌忙到5月2日凌晨三点货才装好,回到上海已是中午12点。

公司经营也难,基本是在硬撑,张伟涛说,“还给司机发保底工资——司机要是走掉,疫情后该没人干活了。”

“现在就是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太慢。”他抱怨,“昨天(5月2日)在张杨北路点位做了核酸,过了24个小时还没出来。”他拿出手机,上面显示最后两次核酸采样分别是5月2日14时44分和5月3日10时52分,但直到3日15时,2日的采样“正在检测中”。

“要是活派了,核酸结果没出来,把人急得团团转。”他说,如果24小时出不了结果,等到厂里拉上货,48小时有效期就快过了,就上不了高速。为此,有的司机不敢拉活。

眼下逐渐复工复产,接活的机会多起来了,司机杨高升也希望检测结果能快点出来。“附近有做核酸的点位,之前是收费的,24小时开放。5月1日开始免费了,可时间从早8点到晚8点,其他时间段就没法采样了,感觉不方便。”杨高升说。

“就要复工了”,有了活会好起来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名司机热线咨询回乡办理离沪证明问题,未获解决。巨云鹏摄

司机老潘和张伟涛不同,没和物流公司签合同,自己单干。“帮公司拉一次货就收一次钱。”老潘没有固定工资,现在也没什么活,就让公司把车开走了,自己也不想干了。

一名执勤民警说,按规定,马路边不允许停车,但疫情期间没活拉,卡车停在这里,他们尽量人性化处理。

“最大愿望是能回老家。村上同意接收我回家了。”老潘想和同乡开小车自驾回家,这要办离沪证明。老潘当着大江东工作室的面,拨打了一个综合咨询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老潘此前也打过电话,已记录他的个人信息并提交相关部门了,“但我们没权力开离沪证明,你等等看有没有人联系你”。

工作人员给他一个防疫办的号码,约下午3点钟,老潘又拨打这个号码,未能接通。

一位民警说,货车司机们吃住在车上,没有固定居所,无法找居住地开具离沪证明。民警告诉大江东工作室,他们充分理解集卡司机,时不时就送些生活物资过来,偶尔有人出现不满情绪,他们也会耐心劝导,“他们给上海做了贡献,疫情期间都不容易。”

“就要复工复产了,等有了活儿,你们就会好起来的。”民警宽慰这些卡车司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02:27:49 | 只看该作者


上海有孩子从方舱出来后,父母都不要?当事人发声上海网络辟谣

2022年05月07日 16:53:26








“网络报道中的所谓‘爸爸不要,妈妈也不要孩子’的文字,是作者的主观臆断。而且,经过网络传播以后,给孩子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干扰……我们已经联系发文的人,进行了删除,但是朋友圈里的转发,无法消除和阻止。为了还原事实真相,消除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希望贵平台帮助辟谣。”5月6日晚间,上海辟谣平台收到一则求助信息,发送者陈先生(化名)表示,他是前段时间网帖“上海有孩子从方舱出来后,父母都不要”中的父亲,由于网传消息不实,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澄清。5月7日,上海辟谣平台联系了陈先生,他在还原事件经过的同时表示,“本来我们想忍一忍,可如果不澄清,很多不明真相者仍在传播谣言,我们只能把事情说一下,请停止对孩子的伤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陈先生说,孩子小A(化名)今年12岁,一直与家人相处和睦,他和前妻B女士(化名)的交流也很顺畅。通常,小A周一至周五与父亲一起生活,休息日与母亲住在一起。本次封控启动后,小A原本与父亲在一起,4月19日核酸检测结果异常,4月20日转运至方舱医院,4月23日被告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可以出舱,4月24日收到方舱医院的“解除隔离医学证明”。

4月23日接到孩子能出舱的通知后,陈先生考虑到当时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中5人作为密接者,仍在隔离观察期,而且很难为小A提供“独立房间、独立卫浴”的居家隔离条件,就与B女士商量,是否让小A前往B女士处进行居家隔离。

B女士认可这一方案,但表示要社区同意,就向居委会咨询。经过微信沟通,居委会表示小A可以回到母亲家居家隔离,但要承诺严格遵守7天足不出户的居家隔离要求,并安装门磁。B女士表示了同意,也根据居委会干部要求,向楼组长进行了报备。

但陈先生和B女士不知道的是,23日晚上,B女士小区部分居民获悉此事后,意见较大,反对小A进入小区居家隔离。次日上午,社区通知了B女士这一结果,可此时小A已经在前往B女士社区的转运车上了。

“出舱是方舱医院安排统一转运的,我们没法让孩子临时更改目的地。在获悉有部分小区居民不同意孩子居家隔离后,他妈妈一直和社区沟通,希望有合适的处理结果。我们一直和孩子保持联系,安慰他不用担心,爸爸妈妈会安排好,不论去爸爸家还是妈妈家,都可以。”陈先生还提供了三人当时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一直在安慰孩子。

不过,直到小A被送到B女士小区门口,小A的去向仍无定论。当时,B女士希望去门口接回孩子,考虑到孩子早上离开方舱医院后就没有饮食,她还随身携带了一些食物。但是,反对小A进入小区的居民堵在小区门口,不让B女士出门。“我和孩子妈妈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不希望当着孩子的面与其他居民发生冲突,而是希望尽快解决问题,所以在当时的场景下,他妈妈退回了小区。”陈先生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关心孩子,我们全程都和孩子保持联系,安抚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他也回应了网传信息称“父母拒绝支付隔离酒店费用”的说法,觉得存在误解。“孩子已经解除隔离了,根据上海的相关规定,社区不能拒绝孩子回家。所以我们不太愿意再把孩子送去酒店隔离。如果还要支付费用,是不是不太合理?但社区当时就主动表示,会解决费用问题,所以没有就费用产生过纠纷。”

最后,经过社区和民警协调,陈先生和B女士还是同意了让小A前往社区附近的隔离酒店进行7天隔离观察。B女士本想陪儿子一起隔离,但经和孩子协商,“孩子说,让妈妈在家,经常做点好吃的托社区工作者送给他,等他回家。”

眼下,小A在酒店的7天隔离观察期已满,回到母亲家中正常生活。但陈先生说,此前回家时发生的事被断章取义写成帖子在网上传播后,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帖子虽然给孩子的照片打了码,可孩子还是被身边的熟人认了出来。有人或是出于好奇打听,这让孩子和我们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我联系了较早的发帖者澄清,已经删帖了,可网上还有类似的文章,我们很难阻止。所以希望请上海辟谣平台澄清一下,不要再传播谣言,伤害孩子。”

陈先生说,能够理解部分邻居的顾虑,事后也有邻居私信B女士表示,拒绝孩子居家隔离是有些误解,希望她不要介意,“我们不会责怪邻居,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传播不实信息了。”








最热评论
永夜之萤火 [辽宁网友]
父母拒绝出仓儿童存在误解可以理解。但真实的小区居民阻拒孩子回家,凭什么?牛逼上海人精致利己的人性恶,由此彰显无疑!

2022-05-07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02:50:13 | 只看该作者
风声丨一家5口感染新冠被同小区网暴,从方舱回家的路为何如此艰难


风声


2022年05月05日 18:00:47 来自北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朱昌俊

今天,一篇《当我们一家5口都感染了新冠 我的三观重组了……》的自媒体文章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文章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己一家5口于3月底感染新冠,在家自我隔离转阴后,又因为遭遇网暴,全家不得不去往方舱隔离的魔幻经历。更显奇葩的是,在持国家规定的两次核酸阴性报告以及绿码回到小区后,这家人仍遭到邻居的歧视。因为开门取物,被隔壁邻居“问候妈妈”。

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其实非常大。关于他们一家5口在核酸阳性后的症状,自愈的过程等记录,为我们重新认识新冠提供了一份“鲜活”的一手材料。

不过,看完文章,感触最深的还是这样一句话:“阳了一趟无大碍,心伤了补不回来”。这种“伤心”,主要就是源自感染后以及痊愈后所遭遇的来自小区邻居的不理解和网络暴力。

这个过程在文章中是这样写的: 我们所居住的小区,“幸运的”只有我们一户阳性,而在我们居家隔离期间,出台了行政区的分级防控政策,只要小区有阳,就解封无期,所以小区里的激进派不乐意了,12345、110、街道,能动用的力量都动用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驱逐革命发动了,这期间,我的微信被曝光在小区群里,对我们家的谣言和谩骂也甚嚣尘上,我第一次体验“网暴”,承受力有限,退群了,但“革命”的势能总能通过各种渠道传递过来,我的确受不了了。

要补充的一个背景信息是,作者一家在确诊阳性后,最开始没有被转运到方舱,因为“没有车,没有地方,收不过来”。而据她所了解的情况,像她家这样因为来不及转运而在家“默默康复”的患者并非个例。但是,“不进一趟方舱,没人认啊,阳性的帽子一直戴下去……”

明明在家已经转阴了,却迫于小区“舆论”压力不得不冒着被交叉感染的风险“进一趟方舱”(在方舱期间,她和家人可能因交叉感染又重新“阳过”),这样的事听起来荒诞。但结合种种现实来看,似乎又没那么让人意外。

就在前几天,媒体还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河北邯郸一名抗疫护士痊愈并结束集中隔离,在回村隔离期间,村支书何某某在微信群内对其侮辱谩骂,还恶毒诅咒她的家人。目前,何某某被停止工作,并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而就在上个月初,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也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回应个别感染者痊愈后被社区拒绝回家,就此呼吁不能歧视新冠感染者。

实事求是地讲,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两年多来,类似的针对感染者以及痊愈者的歧视,可以说是一种较普遍性的现象,国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针对特定疾病和患者的歧视与污名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早就有过精彩的论述,相对于疾病给病人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楚,病人所遭受的舆论恶意,包括对疾病的偏见、不当类比,对于病人的歧视和污名化,所带来的伤害甚至更大。

置于新冠疫情下,社会对于病人的歧视,一方面源自对病毒本身的恐慌,另一方面更是担心被“连累”。比如,这篇文章作者所在小区的邻居,最直接的担心就是影响小区防控等级的划分。

从情理上讲,对于未被完整认识的病毒的“恐惧”,并由此连带着对感染病毒的病人的歧视,似乎说得上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2022年4月15日22点44分,一群新来的患者正在等待床位安排。

但是,只要稍加冷静就不难发现,这种由本能驱动的恐惧反应,是非理性的,也是有害的。

一方面,诚如作者所言,传染病确诊者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被传染是概率,今天是我,明天就有可能是任何人。今天人放肆地不留余地的攻击他人,怎知明天你就不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呢?

换言之,针对病人的攻击一旦成为风气,实际带来的是一种互害局面,因为施害者同时也可能是受害者。

另一方面,在看得见的“舆论”威胁下,感染者出于自我保护,可能更倾向于瞒报自己的经历和身体情况。这并不利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最终,也将威胁到所有人的利益。

更进一步来看,我们要警惕,因为对病毒和病人的非理性恐慌与排斥,从而放大这场疫情带给人心的后遗症。

新冠肺炎的防治,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封锁,还是隔离,都是对于人作为“群体动物”本性的一种挑战。而在此基础上,如果再任由恐惧与歧视、对立的蔓延,则意味着制造着“人心的隔离”,它蚕食的将是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须臾不可少的同理心、信任感,以及不同处境上的人们的共情能力和共同体意识。


我们也看到,防疫时期,出现了很多居民互帮互助,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相互扶持、宽慰的现象。但同时,在防疫之名下,一些扭曲的、荒诞、极端的行为时有发生。它们很多就是由非理性的恐惧而起,不惜将人“非人化”对待,同时又反过来继续强化社会的非理性恐惧心理和极端作派,最终令人与人之间本该有的恻隐之心、乃至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被抛诸脑后——这恰恰是一个正常社会最应该珍视的部分。

新冠病毒或终将消失,但在此之前,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克服那种可疑的恐惧,尝试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真正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去看待病毒与病人。

它不仅是为了避免制造对他人的伤害,也利于自己以一种更放松的、平和的心态渡过疫情时代,免于疫情对心智的损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5#
 楼主| 发表于 2022-5-8 03:00:43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崇拜毛主席



2022-05-07 21:32:15作者:拾光小贝来源:拾光策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假期的最后一天,笔者跟一些朋友相聚,喝茶聊历史,畅谈当今国内外时政和历史。

  席间,有一位朋友问起大家最崇拜谁?有的说柳传志,有的说马斯克,有的说拿破仑,有的说王阳明。轮到笔者的时候,我说我崇拜毛主席。

  突然有一声尖锐而刺耳的声音喝到,你这是个人崇拜啊。

  我突然感到莫名其妙,厉声呵斥怎么你们有崇拜的对象不是个人崇拜,我崇拜毛主席就是个人崇拜。

  这位朋友叽里呱啦一大堆,说什么这是造神运动,是一种理想化、英雄化的宣传效果,以此塑造群众对毛主席的崇拜,而不是群众发自内心的崇拜毛主席。

  我直接就来气了,一位牺牲家族六位至亲的共和国领袖,一位多次出生入死的党的领导人,一位多次挽救党和革命的工农红军缔造者,一位身上闪耀着华夏传统文化光辉的伟人,需要媒体来做造神运动?

  如果你有以上这么多彪炳史册的功绩和莫大的牺牲,我也会发自内心的崇拜你。就像我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地崇拜毛主席一样,你就算拿着刀架在我的脖子上,让我辱骂毛主席这么龌龊的事,我也宁死不从。

  当年何健对杨开慧威逼利诱,只要杨开慧发表与毛泽东离婚,就放她一条生路,杨开慧宁死不屈。因为在杨开慧的内心里,她与毛泽东的感情是坦荡的,是相敬如宾的,是经得起考验的。

  作为中国人,我对毛主席同样有这份感情。

  我没有见过毛主席,当年也是在老师的教诲下尊敬毛主席,后来在敌人的忽悠下反对毛主席,现在在现实的磨砺下重新崇拜毛主席,因为毛主席讲的话确实是对的。

  他比普通人多看了五十年,闪耀着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至今读来仍不觉过时,还很有指导意义。

  我非常感激毛主席,对毛主席充满着敬意,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思想的继承者,哪怕只能继承万分之一。因为我在毛泽东思想里读出什么是天下为公,这就是外其身而身存。

  毛主席真正地把人民放在心上,事事以人民利益为先,所以人民尊敬毛主席,崇拜毛主席,毛主席就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那个人。

  是毛主席通过控制舆论、媒体、官僚集团对自己进行包装,把个人若有若无的功绩吹嘘得天花乱坠,忽悠群众崇拜他吗?

  还是毛主席通过无上的权势胡乱篡改历史,贪天之功,把别人的功绩移花接木到自己身上,营造一种自己是神的假象?

  都不是!

  而是因为毛主席的内心装着百姓,从毛主席的《才溪调查》、《寻乌调查》、《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看出,毛主席是真正的把人民、社会、民族和国家全部装在心里,是真正的要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

  1949年,毛主席说我们的路才刚开始,我们不能当李自成,显然毛主席并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而是认为真正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还没到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周恩来曾这样评价毛主席:“毛主席的意见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在历史上有几次我认为毛主席是错误的,表示反对,但后来都证明他是对的。后来有一次我确信他错了,坚决反对,但实践证明毛主席又对了。所以毛主席的决策和意见,你可以反对,但不能轻易反对。”

  即便如此,每当毛泽东在自己的革命生涯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由衷的拥护时,他总是特别清醒,不仅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自得,反而述说自己的错误和教训,告诫全党不要把功劳挂在他一个人身上,不要突出个人。

  翻阅《毛泽东年谱》,在他担当最高领袖后的各个年份,直到他的晚年,被毛主席自己划掉、删去的对他的颂扬和溢美之词不计其数。

  毛主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品格。

  论读书和刻苦,毛主席更是无出其右。几百万字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大部头,很多人一遍都没看过,毛主席读了几十遍,而且反复研读,留下无数精彩批注。

  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至于毛主席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更不必说了,《商鞅徙木立信论》、《体育之研究》、《寄黎锦熙信》体现了毛主席在少年时期接受的华夏文化对毛主席树立远大抱负的深远影响。

  杨昌济曾多次主动找到毛泽东,为他分析当前国内形势,指出“非变法无以图存”,让毛泽东明确了方向。

  因此,将毛泽东引荐给任何人,杨昌济都是非常有底气的!除了李大钊,杨昌济还将毛泽东引荐给其他大人物,甚至到临终时都给好友章士钊写信,举荐毛泽东、蔡和森二人:

  “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推荐毛泽东不是出于私心,而是认识到毛泽东身上的才华和高远的思想。

  毛主席的诗词歌赋不仅碾压同时代文人的水平,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水平。

  这样的毛主席,我无法不发自内心生出崇拜之情,我只恨我天资愚钝,只恨我后天努力的态度还不够端正、专注。

  至于那些拿着毛主席也会犯错的那些例子,我只想说,毛主席的敌人从来都不是针对人民,而是针对买办、资本家。无论你们怎么抹黑、怎么通过舆论忽悠,人民都知道毛主席的初衷是什么。

  是你们扛着红旗反红旗,破坏了毛主席的大业。

  但凡你们这些污蔑、抹黑毛主席的人,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也会发自内心的崇拜你们。

  你们做不到这种事,却要把人民发自内心崇拜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篡改成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这种行为注定是要失败的。

  我崇敬毛主席、热爱毛主席、维护毛主席,是我发自内心的感情,是我读过尚不敢说读懂毛主席一生的感悟,这就是我的真情实感,任何人都夺不走,也灭不了人民心中的这把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