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8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1节启蒙高官'劳动'原理 美化资本的本质就是背叛初心使命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01:5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本论》也是“劳动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
郝贵生  2022-05-03 22:41:17 来源:毛旗网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4周年,特写此文纪念。《资本论》是大家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其中心思想是在《共产党宣言》基础上继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如果说《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主要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揭示“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资本论》与其最大区别就是具体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的经济运行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由此作出资本主义的“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2页)。那么马克思为什么能够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剩余价值规律,由此深化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呢?笔者认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原因就是马克思对“劳动”认识的深化,并运用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础上的“劳动”观点揭示了商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资本的本质、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从而完成了《资本论》的巨著。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劳动二重性原理是“首先是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因此,在这里要较为详细地加以说明。”(同上,第55页)整个《资本论》就是运用劳动观点逻辑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资本论》也是“劳动论”。

一、《资本论》之前马克思对“劳动”的认识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涉足理论研究之前,人类对劳动的认识主要有三大思想家:一是亚当·斯密,他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的观点,并运用这种观点解读他的商品交换理论,即他的劳动价值论。二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黑格尔主张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源,最初的世界就是绝对精神以纯粹的逻辑状态发展变化着,以后外化为自然界又回到主观精神即人类社会。绝对精神的逻辑状态就包含“劳动”的阶段,“劳动”是精神的过程,如马克思所说:“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页)黑格尔同时把人的精神性劳动也看做人的本质。三是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他批判否定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主张自然界是世界的本源,人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劳动是人的物质性活动。但他没有看到劳动的自觉主动性和社会性。

马克思1842年开始研究现实世界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世界。他开始借助劳动概念和劳动异化观点研究资本主义。他先是改造亚当·斯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劳动观点。首先他认为,世界历史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同上,第131页)其次他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再次,他试图从劳动异化出发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源和灭亡的必然性。异化观点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解读社会现象的重要方法,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异化和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异化现象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也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历史的发展就是异化劳动的克服,也就是私有制的消灭,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这时的观点已经开始具有唯物史观思想的萌芽,但运用“异化”的方法却还是唯心主义的方法,还停留在对“劳动”的现象、直观的认识上。

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提出和阐明了科学的“实践观”以及实践的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关系等基本原理,实际也阐发了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物质生产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等基本原理。但马克思1848年写作《共产党宣言》和1849年写作《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还没有把“劳动”这种活动与活动的主体“劳动者”、“劳动力”区别开来。因此就不能把工人出卖自身的“价值”与工人自身劳动创造的价值区别开来,也就无法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后来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把“劳动力”与“劳动”严格区别开来,工人把自己作为商品不是出卖自己的“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职能、耗费。恩格斯1891年为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出版时写的《序言》也专门阐发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二、《资本论》对“劳动”本质及劳动要素的揭示

黑格尔说过,熟知的东西并非真知的东西。“劳动”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概念,亚当·斯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虽然也经常使用“劳动”,但他们始终没有给人类的“劳动”现象的本质给于科学的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说“劳动就是干活”、“劳动就是卖力气”等。这都是对“劳动”的外在的、直观的、现象的描绘。只有马克思才真正揭示“劳动”的本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 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在这里,我们不谈最初的动物式的本能的劳动形式。现在,工人是作为他自己的劳动力的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对于这种状态来说,人类劳动尚未摆脱最初的本能形式的状态已经是太古时代的事了。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这里马克思如何揭示“劳动”的本质特征呢?

第一,马克思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把劳动放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大坐标中认识劳动。唯物辩证法认为, 物质世界是运动的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科学揭示了这种联系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过程。劳动实质就是人与大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

第二,劳动是人调整和控制人自身与自然物质的变化过程,是自身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在改变外部自然的同时,也改变自身的自然。

第三,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主动的活动。马克思以蜘蛛的活动与建筑师的劳动相比较,说明人的劳动目标在劳动者的头脑、意识中就已经存在。人是按照这种目标改变外部世界的。

黑格尔从他的辩证法理论出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构成它的基本要素,“劳动”这个事物也有构成的基本要素。马克思《资本论》中就揭示了“劳动”的三个基本要素。马克思说:“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同上,第202页)马克思依据劳动本质的认识,实质是把“劳动”区分为人与物两个要素。“人”的要素又分为劳动者和劳动本身、劳动过程。“物”又区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紧接着马克思又对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力、劳动过程又进行了具体解读。

首先马克思把劳动对象区分为“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即纯自然的没有打上人类任何烙印的劳动对象如森林、土地、矿藏,和“被劳动滤过的劳动对象”即已经打上人类劳动烙印的劳动对象如开垦的土地、矿石、砍伐的树木等。现实生活中劳动对象大多是由前者向后者的转化。现代化的发展,绝大多数劳动对象大多是打上人类烙印特别是科技含量的劳动对象。

其次,马克思界定了“劳动资料”的内涵。他说:“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同上,第203页)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不是劳动对象,它实质是自身、手、腿等自然器官的延长。土地即是劳动对象,“也是他的原始的劳动资料库。例如,他用来投、磨、压、 切等等的石块就是土地供给的。”(同上,第203页)但劳动资料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 马克思还认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其总和可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比只是充当劳动对象的容器的劳动资料(如管、桶、篮、罐等,其总和一般可称为生产的脉管系统)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后者只是在化学工业上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上,第203页)

再次,马克思详细描绘了劳动的过程,“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劳动者纺纱,产品就是纺成品。”(同上,第203页) 马克思由此做出结论说:“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 ,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同上,第203页)

从马克思对劳动的本质及劳动要素的揭示可以看出,任何人从事劳动,他在具备自身劳动能力的同时也必须占有“物”的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主义之前,劳动者也具有部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就是小生产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夺了小生产方式的私有制。劳动者除占有自身的劳动力之外,不占有任何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变成了纯粹的无产者。而劳动过程必须是劳动者与物的结合。因此,作为劳动者的无产阶级只有把自己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才能从事物质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私有制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首要的第一个条件。没有马克思对劳动实质及劳动要素的分析和解剖,就不可能揭示出私有制对资本主义生产活动的必要性,也就不可能具体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具体的运行过程和基本规律。

三、《资本论》对劳动二重性的揭示及对商品、货币、资本本质、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认识

《资本论》顾名思义就是资本主义论,而之所以能够认识“资本”的本质,恰恰是从对“劳动”的一系列的属性分析开始的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区别

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如亚当·斯密等人主张的是永恒的社会现象,而是历史的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分工的私有制的产物。因此私有制条件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就必然既是私人劳动也是社会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因此称之为私人劳动,同时这种私人劳动建立在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私人劳动的私人产品不是为了自己的消费,是为了他人的消费,私人劳动也成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也就具有社会有用性。私人劳动必须对彼此有用,才能实行等价交换满足对方的需要,这种等价交换被认为是私人劳动的社会均等性。这就是社会劳动,马克思将它称之为“私人劳动的总和(社会总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必要条件。亚当·斯密发现了私人劳动,也承认商品生产的劳动相互依赖性,但理论上没有提出“社会劳动”的概念,这也是导致他不可能提出“劳动的二重性”原理,不可能揭示货币和资本的本质,也是他“劳动价值论”不彻底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分

劳动价值论思想是亚当·斯密提出的。亚当·斯密对商品进行了二重性分析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没有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分析。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对劳动也进行了具体划分,从辩证法的个别与一般关系把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他认为,任何商品都是具体的,都具有使用价值,都是如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等具体劳动创造的。如果把商品的具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如果把创造具体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也撇开了,就只剩下不同于个别的具体劳动的一般、共性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同上,第51页)、“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因此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可见,使用价值或财富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所以马克思做出结论说:“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 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同上,第60页)这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与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区别,也是《资本论》中的“劳动论”思想的最重要的内容。

马克思正是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原理,才揭示了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之前,西方经济学家把货币只是看做商品交换的中间物,是金、银等。马克思认为,货币作为价值形态也是历史发展的过程,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货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货币的本质或货币的价值就是人类劳动的凝结。通过货币交换商品,实质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产品交换后的货币就是自身劳动的凝结,然后再用自己的劳动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这种观点是对货币拜物教或拜金主义的有力批判。

3、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划分

古典经济学没有严格区分劳动力与劳动过程的区别。工人出卖自己给资本家在资本家看来,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就是付给工人劳动的报酬。按照这种观点,就不存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就不可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也完全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马克思把劳动力与劳动严格区分开后,指出,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在这种划分基础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划分,就把把劳动者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过程继续区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资本家以工资的形式付给了工人,这就是工资的本质,他不是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而只是部分价值。而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完全归资本家所有。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4、资本的本质就是对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

马克思对资本本性的揭示实质也是揭示整个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公平”口号之虚伪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第267页)“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本质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产生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1974年,第996页)“不管生产方式本身由于劳动隶属于资本而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8页)在这里,资本不是物,不是劳动要素,而是生产关系。马克思说:“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0卷,第455页)“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第834页)在这种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财富,就是占有劳动者的“劳动”,就是剥削,就是占有工人的血汗。所以列宁在谈到“阶级”的本质时说,所谓阶级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分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资本家和工人就是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资本家的本质是通过占有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占有无产阶级的劳动。资本家并没有把占有的全部剩余价值全部挥霍点,而是一部分投入再生产,继续赚取新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的规律。资本和资本的积累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分化、贫富差距拉大、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经济根源。“这一规律(指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第259页)资本成为人世间一切“匮乏和穷困、愚昧和罪恶的真正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25页)

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重新为劳动者所有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产生就是对小生产方式的剥夺,正如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这种剥夺和资本的积累,也是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自觉地应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阶级斗争尖锐激烈,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也不断增长。资本及其资本的垄断就成为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第831—832页)劳动者创造的一切成果又重新回到劳动者手中。马克思最后做出结论说:“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同上,第832页)这个结论就完全同于《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的结论,不同之处就在于《资本论》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剩余价值规律的揭示的具体分析解剖中做出的,这也为《宣言》中所阐述的共产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的科学观点进一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四、《资本论》中的“劳动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深刻理解掌握唯物史观的劳动本质、劳动要素等一系列基本观点

劳动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如马克思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一个星期,这个民族、国家就无法生存下去。确立劳动观点,就要确立“劳动至上、劳动光荣、劳动者伟大、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思想。但对于“劳动”问题不能停留在现象、直观、表面的认识,《资本论》的劳动观点就大大深化了唯物史观的劳动观点。它首先是讲人与物的关系,又要讲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关系。因此劳动不是孤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劳动中的“物”归谁所有。劳动产品为劳动者所创造,但并不归于劳动者,原因它取决于“物”归谁所有,这就是生产关系,就是所有制。劳动中的“物”都是生产要素、劳动要素,但人与人的生产关系、所有制关系绝对不是生产要素。把劳动中的“物”与生产关系、劳动关系等同起来,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产品的分配不是劳动者和生产力发展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决定的,那种离开所有制而孤立地发展生产力,讲“脱贫致富”、“共同富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2、有助于理解掌握《资本论》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学著作,但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完成《资本论》是因为马克思有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简要介绍了他40年代发现的唯物史观对他研究经济现象的世界观根源即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马克思影响极其之大。所以列宁说,不懂得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懂得《资本论》。而《资本论》中的劳动观点既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既是《资本论》的理论依据,也是全书的科学的方法论。理解掌握本书的劳动观点及其劳动观点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助于理解掌握《资本论》全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逻辑联系。

3、有助于理解“资本”的本质,批判现实生活中对“资本”本性的错误认识

古典经济学虽然提出劳动价值论,但他们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同时他们还承认地租、利润、市场要素也是价值的来源。他们也承认资本是能够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的物质承担者就是货币、机器、厂房、生产资料等,最终又回到生产要素价值论。正是马克思把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用价值概念取代了亚当·斯密的交换价值。如果说,劳动创造的交换价值还是人与物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关系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资本增值的价值不是纯粹的物,而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是典型的“剥削”行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把“资本”看做从头到脚滴着劳动者血和肮脏的东西。同时马克思也把“资本”等同于资本主义。资本或资本主义就意味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意味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受剥削压迫的地位,意味着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反抗斗争。这种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性与生产社会性的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发展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整个《资本论》中一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资本的本质不是物,是生产关系,资本是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意味着剥削、压迫。资本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和桎梏。但是某些号称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和官员中,却声嘶力竭地鼓吹社会主义要促进资本的发展,要对资本继续所谓“辩证”分析,抑制和消除“资本”的消极作用,挖掘和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因为在他们看来,资本已经不是社会关系,更不是资本主义关系,而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要素”,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这实质上是要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鼓励和促进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行为,是要“吃人肉、喝人血”,是要拉大贫富差距,是对《资本论》的倒退和背叛,对马克思关于“资本”本性的背叛,是对《共产党宣言》“消灭私有制”的背叛,是混淆和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对无数革命前辈、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革命成果的背叛,是要劳动人民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是对共产党人根本宗旨的背叛,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行走资本主义道路、复辟资本主义之实。

4、有助于认识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资本本性的延续

   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与自由资本主义许多不同的特征。那么“资本”、“资本主义”的本性改变了没有?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断定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过时了,“资本”的本性改变了,帝国主义的本性改变了。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占有资本主义发展的大量新的事实和材料,指出“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对内对外的剥削本质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垄断性、腐朽性、寄生性、垂死性等就是“资本”的本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如列宁说,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剪息票’为生、根本不参与任何企业管理,终日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层,就大大地增加起来。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资本输出,就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些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整个国家打上了寄生的烙印。”(同上,第661页)帝国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同上,第578—579页)这也就是典型资本主义国家较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较快的深层次的经济根源。

列宁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又过去了100年。当代资本主义较比列宁时代发展变化更大、更快,新情况、新特征更多。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有权与经营管理的分离、后福特主义的出现、劳动者福利比重的增大、发达国家强化国家对经济的计划和调控、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做法、整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资本主义也从资本输出向美元霸权发展等等。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同样不能说明当代“资本”的本性、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的本质根本改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没有改变。当前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虽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但它是原作为社会主义的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冷战”的继续。原苏联在美国的和平演变等政策多种原因作用解体了,但美国对俄罗斯及世界各国人民包含对中国的打压政策始终没有改变。俄苏战争的根源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侵略、扩张和剥削压迫的本性所致。近几年发生的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的泛滥本质上不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而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动的生物世界大战的产物,是帝国主义本性的表现。

《国际歌》中唱道,“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资本的本性,就是占有工人的“劳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性就是资本本性的延续。它们就是“寄生虫”,就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就是消灭“寄生虫和毒蛇猛兽,”“一旦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任何企图促进“资本”发展,阻挠“消灭资本”,就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最大背叛!就是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背叛!

                      2022年5月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22:29:27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察:莫言青年节寄语诉说中国年轻人的不易?作者: 察客  
2022-05-05 19:08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写信勉励中国青年,艰难时刻不要灰心沮丧。(视频截取)
[/url]




同时,疫情反复也导致不少企业缩减开支,清零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令不少行业市场大幅萎缩。
中国年轻人有多不易?一项调查显示,中国83%的制造企业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蓝领用工荒。(新华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4月针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比例创近年新高。在人社部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最缺工”榜单中,有43%是制造业企业。根据央广网引述一项调查显示,83%的制造企业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蓝领用工荒。

躺平也是一种选择?
针对中国年轻人中出现的躺平主义,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分析说,传统价值观在中国仍然非常重要,即有能力拥有一所房子和生养小孩。但对于90、00后来说,就业的压力和高攀的房价以及年迈父母的养老负担,让他们怀疑可能永远没有能力达到目标。
人社部同日召开2022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还解释说,这一代年轻人虽然社会的环境基础好了,但他们承受的小环境竞争压力和强迫力其实都升高了。互联网把所谓“成功”的中产模板摆在了那里,而它对很多人又是望尘莫及的。
莫言在题为《不被大风吹倒》的信中用两段儿时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辍学期间靠一本《新华字典》为写作生涯奠定基础,又是如何见证爷爷与大风的对抗而受到启发。简言之,就是表达他如何在逆境中仍然心怀希望,奋勇向前。
实际上,莫言整封信的基调已经勾勒出了一个需要“共克时艰”的时代背景:持续两年多的疫情仍在反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对年轻人来说,这些压在他们身上让人喘不过气。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这是中国年度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莫言版《后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年年初开始,包括字节跳动、京东和B站在内的各大互联网企业就出现了花式裁员,人力需求可想而知。
莫言的这番寄语赢得了许多网民的称赞,表示深受鼓舞,但也有大V在微博上吐槽说,在“不被大风吹倒”前,首先得有力气站起来。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今年1月曾表示:”教育部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力确保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稳定。”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上月7日在主持召开就业形势座谈会时也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知名作家莫言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拍摄了一段视频,用写信的方式来勉励中国青年,艰难时刻不要灰心沮丧,只要不倒退,也算一种胜利。
胡锡进在文章最后晓以大义,指出国家就要指望眼下的这代年轻人,号召大家帮助、鼓励、体恤每一个年轻人,因为“他们有力量,心气高,国家才有未来”。
BBC的中国媒体分析员凯利(Kerry Allen)说,他们“还要面对新冠,感觉麻木了、精疲力竭了。的的确确想要拿本书躺平,或者坐下来看看电视,而不是一直通过努力工作来保持动力”。
中国官方对此早有预警。去年11月中旬,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并启动实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今年的《不被大风吹倒》推出后也引来不小关注,有网民形容是“莫言版《后浪》”。(视频截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胡锡进版青年节寄语
换句话说,莫言的青年节寄语看似是打气,实则也是在替当下年轻人诉苦。尽管如此,莫言仍希望年轻人能逆风而行,至少要在风中挺住,而不是被风吹倒。
国务院上月27日的常务会议再一次强调,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包括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系统;对延迟离校的毕业生,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等。
莫言的这番寄语赢得了许多网民的称赞,表示深受鼓舞。(视频截取)
这段长达六分钟的视频在专门针对年轻用户的共享平台哔哩哔哩(B站)播出。常年占据百度00后搜索热点榜单前列的B站近几年都会在五一期间,推出一条献给青年节的视频,从前年的《后浪》,到去年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再到今年的《不被大风吹倒》,主题都是围绕着对年轻人的激励和祝福。
字节跳动等各大互联网企业今年开始出现大规模裁员。(路透社)
调查还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不希望占据人生三分之一黄金时光的工作只是机械地打工换钱,他们希望努力探索通过工作拓宽自己的可能性,在工作里实现热爱。
然而,就业难的另一端,却是招工难,反映出年轻人的择业观和人力市场结构的错位。
这也放映在年轻人在择业思路上的转变。DT财经的一项调研显示,当被问到新职业有什么吸引力,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符合兴趣爱好”(78%)、“自由不受限制”(40%)和“价值认同”(25%)。
今年的《不被大风吹倒》推出后也引来不小关注,有网民因此形容是“莫言版《后浪》”,但不同的是,莫言版讲述的内容不再是海阔天空,而是略为沉重的教大家如何应对困难。
莫言还说,“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尽管“躺平”可能不符合官方的目标和社会的期待,但如果年轻人的“躺平”意味着他们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有了更多维度的思考,倒是与五四精神的本质内涵契合,从长远来看,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遭遇了“大学四年疫情占三年”、没有充分体验到大学生活的学子们,一出校门却成为“史上最多一届毕业生”,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就业压力,堪称是“最难毕业季、最苦应届生”。
但面对艰难的现实,一些年轻网民流露出的则是“倒就倒吧”的态度,也就是所谓的“躺平”。他们留言说“遇到龙卷风还是找地方躲躲为好”,“如果有地方躲,为什么要选择hard模式”?
在供应大幅增加的同时,被“三道红线”、“反垄断监管”以及“双减政策”洗礼的房地产、互联网和教培等传统招聘“蓄水池”却明显收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或许是为了遏制这种“躺平”风气在中国年轻人中弥漫开来,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青年节当天在微博上发文,一改平日强硬作风,动之以情的打鸡血道:迷茫可以,但一定要保持年轻人的锐气,不辜负自己的年轻。“闯与不闯,努力与不努力,脚下的路一定是不一样的。”
其中,展示年轻人自由生活状态的《后浪》当年横空出世后,立即获官媒《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转发,带来了现象级的话题热度,其两极化的评价也让网民印象深刻。
莫言开篇就提到,“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并引用《荀子·修身》的古话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希望年轻人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
不过,某种程度上,适度“躺平”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有调研数据显示,超过55%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对精神需求突出体现在提升自我、兴趣和自我价值;超过70%的Z世代一成年就认识到要充分学习、成长才能更好了解世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胡锡进说,“觉得他们(年轻人)挺不容易的”,一些年轻人的迷茫、焦虑都可以理解,但“每一代人都是从年轻时的迷茫、焦虑中走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22:36:2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段落排序,无插图——转帖注

下午察:莫言青年节寄语诉说中国年轻人的不易?
作者: 察客  
2022-05-05 19:08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知名作家莫言在五四青年节之际拍摄了一段视频,用写信的方式来勉励中国青年,艰难时刻不要灰心沮丧,只要不倒退,也算一种胜利。
莫言在题为《不被大风吹倒》的信中用两段儿时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辍学期间靠一本《新华字典》为写作生涯奠定基础,又是如何见证爷爷与大风的对抗而受到启发。简言之,就是表达他如何在逆境中仍然心怀希望,奋勇向前。
莫言版《后浪》
这段长达六分钟的视频在专门针对年轻用户的共享平台哔哩哔哩(B站)播出。常年占据百度00后搜索热点榜单前列的B站近几年都会在五一期间,推出一条献给青年节的视频,从前年的《后浪》,到去年的《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再到今年的《不被大风吹倒》,主题都是围绕着对年轻人的激励和祝福。

   

其中,展示年轻人自由生活状态的《后浪》当年横空出世后,立即获官媒《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转发,带来了现象级的话题热度,其两极化的评价也让网民印象深刻。
今年的《不被大风吹倒》推出后也引来不小关注,有网民因此形容是“莫言版《后浪》”,但不同的是,莫言版讲述的内容不再是海阔天空,而是略为沉重的教大家如何应对困难。


   今年的《不被大风吹倒》推出后也引来不小关注,有网民形容是“莫言版《后浪》”。(视频截取)

莫言开篇就提到,“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并引用《荀子·修身》的古话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希望年轻人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
莫言还说,“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莫言的这番寄语赢得了许多网民的称赞,表示深受鼓舞,但也有大V在微博上吐槽说,在“不被大风吹倒”前,首先得有力气站起来。
   莫言的这番寄语赢得了许多网民的称赞,表示深受鼓舞。(视频截取)

实际上,莫言整封信的基调已经勾勒出了一个需要“共克时艰”的时代背景:持续两年多的疫情仍在反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对年轻人来说,这些压在他们身上让人喘不过气。
换句话说,莫言的青年节寄语看似是打气,实则也是在替当下年轻人诉苦。尽管如此,莫言仍希望年轻人能逆风而行,至少要在风中挺住,而不是被风吹倒。
但面对艰难的现实,一些年轻网民流露出的则是“倒就倒吧”的态度,也就是所谓的“躺平”。他们留言说“遇到龙卷风还是找地方躲躲为好”,“如果有地方躲,为什么要选择hard模式”?
胡锡进版青年节寄语
或许是为了遏制这种“躺平”风气在中国年轻人中弥漫开来,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青年节当天在微博上发文,一改平日强硬作风,动之以情的打鸡血道:迷茫可以,但一定要保持年轻人的锐气,不辜负自己的年轻。“闯与不闯,努力与不努力,脚下的路一定是不一样的。”
胡锡进说,“觉得他们(年轻人)挺不容易的”,一些年轻人的迷茫、焦虑都可以理解,但“每一代人都是从年轻时的迷茫、焦虑中走过来的。”
他还解释说,这一代年轻人虽然社会的环境基础好了,但他们承受的小环境竞争压力和强迫力其实都升高了。互联网把所谓“成功”的中产模板摆在了那里,而它对很多人又是望尘莫及的。
胡锡进在文章最后晓以大义,指出国家就要指望眼下的这代年轻人,号召大家帮助、鼓励、体恤每一个年轻人,因为“他们有力量,心气高,国家才有未来”。
中国年轻人有多不易?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这是中国年度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遭遇了“大学四年疫情占三年”、没有充分体验到大学生活的学子们,一出校门却成为“史上最多一届毕业生”,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就业压力,堪称是“最难毕业季、最苦应届生”。
在供应大幅增加的同时,被“三道红线”、“反垄断监管”以及“双减政策”洗礼的房地产、互联网和教培等传统招聘“蓄水池”却明显收缩。
今年年初开始,包括字节跳动、京东和B站在内的各大互联网企业就出现了花式裁员,人力需求可想而知。


   字节跳动等各大互联网企业今年开始出现大规模裁员。(路透社)

同时,疫情反复也导致不少企业缩减开支,清零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令不少行业市场大幅萎缩。
中国官方对此早有预警。去年11月中旬,中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并启动实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今年1月曾表示:”教育部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全力确保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稳定。”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上月7日在主持召开就业形势座谈会时也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
国务院上月27日的常务会议再一次强调,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包括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系统;对延迟离校的毕业生,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等。
人社部同日召开2022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就业难的另一端,却是招工难,反映出年轻人的择业观和人力市场结构的错位。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83%的制造企业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蓝领用工荒。(新华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4月针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比例创近年新高。在人社部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最缺工”榜单中,有43%是制造业企业。根据央广网引述一项调查显示,83%的制造企业表示有不同程度的蓝领用工荒。   躺平也是一种选择?
针对中国年轻人中出现的躺平主义,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分析说,传统价值观在中国仍然非常重要,即有能力拥有一所房子和生养小孩。但对于90、00后来说,就业的压力和高攀的房价以及年迈父母的养老负担,让他们怀疑可能永远没有能力达到目标。
BBC的中国媒体分析员凯利(Kerry Allen)说,他们“还要面对新冠,感觉麻木了、精疲力竭了。的的确确想要拿本书躺平,或者坐下来看看电视,而不是一直通过努力工作来保持动力”。
不过,某种程度上,适度“躺平”也让年轻人有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有调研数据显示,超过55%的Z世代(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对精神需求突出体现在提升自我、兴趣和自我价值;超过70%的Z世代一成年就认识到要充分学习、成长才能更好了解世界。
这也放映在年轻人在择业思路上的转变。DT财经的一项调研显示,当被问到新职业有什么吸引力,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符合兴趣爱好”(78%)、“自由不受限制”(40%)和“价值认同”(25%)。
调查还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人不希望占据人生三分之一黄金时光的工作只是机械地打工换钱,他们希望努力探索通过工作拓宽自己的可能性,在工作里实现热爱。
尽管“躺平”可能不符合官方的目标和社会的期待,但如果年轻人的“躺平”意味着他们有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有了更多维度的思考,倒是与五四精神的本质内涵契合,从长远来看,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01:04:07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生产率创1947年以来最大降幅作者: 李月霞  
2022-05-05 23:55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根特机器公司工厂。(路透社)
[/url]



(早报讯)美国第一季度生产率创1947年以来最大降幅,因为在经济萎缩的同时,劳动力成本飙升,说明就业市场非常紧张。
彭博社报道,美国劳工部周四(5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非农企业雇员每小时产出环比折年率下降7.5%。第四季度生产率增长6.3%;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师的预期中值为下降5.3%。
在第一季度,平均时薪增长3.2%;但鉴于生产率下降,单位劳动力成本攀升11.6%。虽然按生产率调整的时薪季度涨幅可能夸大了薪资压力,但7.2%的劳动力成本年涨幅仍是1982年以来最大。
美国经济上一季度自2020年以来首次收缩,主要是由于企业进口更多商品和服务以支持强劲的消费者需求,使得贸易逆差扩大。这种放缓压低了政府的生产率增长指标。
报告称,第一季度经济产出下降2.4%。作为生产率计算中的另一个因素,工时数增长5.5%。单位时间产出同比下降0.6%。
一般来说,生产率上升可以帮助抵消工资上涨的通胀效应。
尽管工资快速上涨,但仍无法跟上通胀水平。第一季度实际平均时薪折年率下降5.5%。

链接

美帝国主义增腐朽性升战争风险 军工能源2大财团+转嫁危机
7 个回复 - 6421 次查看
外媒:市场侥幸躲过了2017 但下一场金融危机将更糟2018-01-04 08:34:45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新闻配图凤凰国际iMarkets讯 2017年已经过去,市场在风险中慢慢恢复,美股走出了一个大牛市,全球大多数股市都 ...
2018-1-4 23:23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2-5-6 22:38:37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各共产党、左翼组织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Bright Union · 2022-05-06 · 来源:光联先锋公众号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详见下图
  德国的共产党(DKP)
  德国的共产党(DKP)发表海报并配文
  204年前的今天,1818年5月5日,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在特里尔出生。
  我们祝贺并感谢他的工作,这仍然是理解和改变世界的指南!
  墨西哥共产党
  墨西哥共产党推特发送卡尔·马克思照片并配文
  忠于马克思的遗产,反对资本主义,支持共产主义。
  卡尔马克思万岁!!
  德国马列主义党
  德国马列主义党《红旗新闻》发表海报并配文
  204年前的1818年5月5日,特里尔诞生了卡尔·马克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社会主义者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创始人。
  ☭
  英国共产党
  英国共产党推特发表推文纪念马克思诞辰
  向卡尔-马克思致敬 - 在他204岁生日之际 大事记
  让我们吸收他的革命洞察力和方向,引导人类走出全球资本主义的苦难和生存危机的无底洞。
  “资本主义制度将不可避免地自我毁灭。被压迫的工人将变得异化,并最终推翻业主,自己控制生产资料,迎来一个无阶级的社会。”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继续马克思的科学、社会和政治理论,以实现一个共产主义者阶级、乌托邦社会。
  澳大利亚共产党(CPA)
  澳大利亚共产党(CPA)发表推文并引用印共(马)海报
  世界各地的共产党人庆祝卡尔·马克思诞辰 204 周年。
  “共产主义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消灭私有制。”
  印度共产党(马列)解放
  印度共产党(马列)解放发表纪念文章
  在卡尔·马克思诞辰204周年之际,向永远鼓舞人心的革命家致敬
  构建未来和解决所有时代的一切问题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目前必须完成的是对所有存在的东西进行无情的批评,无情的意义在于不惧怕它所得出的结果,也在于同样不惧怕与当权者的冲突。
  这句话略带转述,引自1843年一个25岁的年轻人写给一个朋友的信。这个年轻人又活了40年,他正是按照这句格言生活,不仅将其应用于他周围的外部世界,而且在他着手分析世界和改变世界时,也将其应用于自己的想法。
  历史继续将这个年轻人称为卡尔·马克思,他是资本主义的无情批判者,也是平等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未来的杰出设想者,通常被称为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由于他的观点和活动,他确实招致了当时几个欧洲国家的愤怒,虽然伦敦在他生命的后半段给了他庇护,但由于他的革命业绩,他从未被授予英国公民身份。他生于德国,死于无国籍。
  马克思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作为他对资本进行划时代研究的实验室。英国当时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最大的殖民国家。没有殖民掠夺,资本就不可能增长。用马克思的话说,“如果按照[Marie]Augier的说法,货币‘来到世界上,脸颊上有先天的血迹’,那么资本从头到脚,从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污垢。”难怪,马克思与资本的斗争与全世界日益增长的摆脱殖民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
  写于1848年初的《共产党宣言》充满了欧洲立即发生革命的希望。但这并没有发生,资本通过粉碎1848年的革命巩固了其统治。马克思专注于研究资本,并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初期浪潮和反殖民主义起义之间建立团结的纽带。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曾作为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驻伦敦的欧洲记者为其撰稿。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的虚伪、野蛮的掠夺和折磨曾经在他的书信中占据了突出的位置。
  1853年夏天,在印度爆发阿迪瓦西起义之前,马克思提出了印度人民甩掉英国殖民主义枷锁的议程。在1857年大起义爆发后,当欧洲的话语围绕着印度士兵所谓的反英“种族主义的野蛮行为”展开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起义作为印度人民联合反殖民主义抵抗的一个新兴平台来迎接。1858年,在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马克思将印度描述为“我们最好的盟友”(在与英国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两个敌人的斗争中)。在那些日子里,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印度收集实时信息并不容易,但读者会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同情心完全在印度的战士身上。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思想家和宣传家将马克思与马考利相提并论,把他说成是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的辩护人,这种恶作剧和恶意的做法必须被彻底揭露和谴责。
  马克思带着共产主义的梦想开始了他的旅程,他对历史的分析使他相信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但是,除了对历史的前进方向和人民书写自己历史的力量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信心之外,马克思并不在意预测,更不用说设计一个完美的未来。对他来说,战斗总是在此时此地展开的,因此人们只能依靠历史上给定的形势和现有的材料。1848年革命的梦想,也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委托和撰写,从未实现过。在马克思生前最有力地重燃这一梦想的事件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但它也在七十一天后倒闭了。在20世纪初作为第一个明确的社会主义模式出现的苏联也在70年后崩溃并消失了
  如果20世纪的社会主义未能实现其承诺,那么今天的资本主义表现如何?在马克思的时代,资本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实现利润的先决条件。资本的积累,无论如何掠夺和原始,都必须确保劳动的社会再生产,即使只是在勉强维持生计的水平上。今天,资本正面临着与任何生产活动日益脱钩的威胁,而且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应用推动下,生产过程正威胁着使大部分人变得多余或可有可无。而独裁主义正威胁着将民主从资本主义的标准政治形式中剥离出来。苏联解体后欢呼“历史的终结”的先生,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抱怨“历史的终结”。
  简而言之,今天的资本主义正遭遇其最深刻的危机,其根源在于不可持续的现在,并开始在一个被科维德蹂躏的气候危险的混乱世界中的不确定未来。与其对 "社会主义危机 "感到士气低落,社会主义者是否可以更加努力地反击,以克服社会主义的磨合问题,建立一个人性化的替代方案来解决资本主义巨兽所带来的痛苦?21世纪的社会主义必须意味着卓越的民主和对资本主义更全面的否定,以及像马克思所建议的那样与自然进行更多的对话。这就是应该推动今天这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挑战。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库达诺尔区支部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库达诺尔区支部向库达诺尔区议会办公室的马克思雕像敬献花圈
  左翼媒体《国际》杂志
  《国际》杂志发表海报并配文
  今天,我们与世界各地的工人一起庆祝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 204 周年。近两个世纪后,马克思的理论对于所有为将人类从一切剥削、压迫和匮乏中解放出来的工人来说仍然是无价之宝。
  保卫共产主义网站
  保卫共产主义网站发表海报并配文
  1818年5月5日——这位非凡的理论工作永远改变了世界的人诞生204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发表纪念海报
  美国共产党
  美国共产党国际部发表海报并配文
  204年前,卡尔·马克思出生,世界彻底改变。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