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两会代表剑指资本主导欺诈社会 积重难返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1#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13:26:45 | 只看该作者
聚焦两会 | “无劳动关系用工”协议难签,高小玫委员: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落到实处
2022-03-06 10:12:24 来源:上海民革

摘要:无劳动关系情形,是现有劳动法律体系下就新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创新,要求双方以书面协议确定权利义务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始终是社会、也是两会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今年再一次围绕劳动关系保障提交提案,建议细化落实《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落在实处。

这几年,高小玫一直在追踪和研究新型劳动关系治理相关议题。2018年,她建议为“互联网+”下的“网约工”提供劳动保障;2019年,她提出创新新业态从业者工伤保险制度等建言;2020年,她针对疫后保就业提出“保就业促发展,加快灵活就业立法进程”,将议题聚焦在如何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去年,高小玫又提交了《规范平台用工,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大会书面发言。她认为,平台企业与从业者合同双方显著失衡,需要通过公共供给方式由政府出台规范性格式合同,使平台企业不得单方设定和任意变更合同条款,如计酬标准、工时标准等。

“今年我还是关注新就业形态,不过切入点比较小。”高小玫告诉记者。今年,她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推进落实国家部委的一份文件,以更好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去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委颁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提出“规范用工,明确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的具体举措。目前全国至少有25个省市区出台了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的地方性规定。在高小玫看来,这是“补齐新业态法制短板”的重要一步,对于规范平台企业用工行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一些问题。高小玫说,《意见》将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关系划分为三类情形,可简称作标准劳动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及无劳动关系用工。其中的无劳动关系情形,是在现有劳动法律体系下就新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的一种创新,要求企业与劳动者以书面协议来确定双方权利义务。但调研发现,《意见》出台以来,新形态劳动者不断投诉平台企业不与其订立书面协议,平台称不知协议如何制订而请求行政部门“指导”,劳动行政部门则由于《意见》对这一新概念未做出明确规定而指导乏力。

“其根本问题在于《意见》有待细化。”高小玫说,《意见》只是概括性提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而没有具体说明。通查各地出台的地方性规定,均照搬《意见》,对此语焉不详。此外,现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并未被明确为这一新的劳动者群体的主管部门。这都导致了地方劳动行政部门难以展开指导工作,“书面协议”无法落地。

高小玫建议细化《意见》实施,尤其是关于不完全劳动关系情形,应当由人社部尽快制订并出台格式协议文本,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企业订立的协议有据可依。同时,她建议理顺新业态劳动行政管理体系,明确新业态劳动者由人社部门主管,诸如用工登记等基础信息当加快接入人社系统。
高小玫还建议开展《劳动合同法》修法调研工作。“规模达千万的新业态就业群体,其劳动关系的调整最终需修改《劳动合同法》。《意见》和各地相应的地方性规定,已经形成了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体系,是修法的基础。”高小玫说,在规定执行中需要组织收集各地经验,为《劳动合同法》的修改作深入研究。


链接

市场私有化问题越大 越颠倒黑白话语权 幸福感真相 生育
5 个回复 - 2699 次查看
调查:不到4%的中国女教师意愿生育三孩 2022-02-06 19:08 一项由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展开的调查发现,意愿生育三个孩子的中国女教师不超过4%,青年未婚女教师呈现出较低的生育意愿,经济、教育、住房、工作强度是影响 ...
2022-2-6 21:48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2#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17:27:34 | 只看该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张云勇:要让公众用得起知网论文检索和查重服务
2022-03-06 15:41:40 来源:长江日报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九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主办单位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维权一事引发代表委员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张云勇提出了《关于知识成果共享的建议(2022年社情民意)》,“知网的论文检索和查重服务应该更为普惠,让知识分子和广大师生用得起”。

“公众对知网利用数据资源收费和获利过高的质疑一直存在。”张云勇认为,知识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知网作为知识平台,论文检索和查重服务应该更为普惠,让知识分子和广大师生用得起。
对于中国知网败诉下架赵德馨教授作品的行为,张云勇表示,知识平台应慎用手中权力。他直言,知网作为知识平台对于判决后的处理缺乏温度,与其优势市场地位以及其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发展建设理念不相符。即使依判决书所述下架作者文章,也应该参考音乐、视频平台,做到虽无法下载但仍可被检索到。
在张云勇看来,此次判例是知识产权领域的里程碑,是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典型判例。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关注与推进。对于知识的创造者,需存敬畏之心。
(记者 李玉莹)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3#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20:12:16 | 只看该作者
多名“两会”代表提出网络清朗相关建议
2022-03-06 19:17  

中国多名“两会”代表提出网络清朗相关建议,包括建议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从法律层面给网爆划红线,以及要打击网络水军生存空间等。
据《正观新闻》报道,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洛阳市委主委,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魏世忠提出,将严重危害社会的网络诽谤、侮辱行为纳入公诉案件范围,拓宽网络暴力维权路径,对网络施暴者会形成威慑。
魏世忠指出,若让网络暴力受害者以个人举证,起诉过程将极其困难。再加上实施网络暴力者通常并非以实名注册账号,因此网络暴力屡禁不止,造成悲剧。因此他认为,应该在监管层面、商业运营层面,以及最后的法律层面,都应该采取具体措施。
魏世忠说:“平台公司应该负起更多责任,个人起诉不了的就变成公诉。个人能力不够,监察机关就应该动用公共权力。”
《正观视频》也在微博平台发起投票,仅数小时内就有超过九万人投票支持将严重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
此外,据《人民日报》报道,人大代表、东方卫视主持人、上海市消保委委员曹可凡也将提交《关于进一步打击“水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议》,建议多管齐下加强治理,堵死“网络水军”的生存空间,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曹可凡称,网络水军已经形成产业链,因为利益或恶意吹捧或诋毁、操控商品评价。他提出,应该严格执法,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加强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完善法规,以及加强教育。
另外,全国人大代表鲁曼也说:“网络上的暴力往往是隐蔽的,而且没有专项的法律去对它进行制裁,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无形的、长远的,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希望《反网络暴力法》尽快成为'专法',让所有的网民规范自己的言语、还网络环境一片晴空。”
曾在网上引起极大舆情的网络暴力个案包括浙江女子取个快递被造谣出轨、成都女孩流调轨迹泄露被人肉,以及“寻亲男孩”刘学州被网爆之后决定轻生等。另外,声称已在北京报案的演员张哲瀚,诽谤案件是否能立案转公诉,也备受关注。

链接

一叶知秋 刘学州之死与新时代 社会关系崩坏是枢纽
1 个回复 - 7927 次查看
新闻人间:刘学州 是谁逼死的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于泽远 2022-01-29 05:00 新闻人间 河北寻亲少年刘学州1月24日凌晨在海南三亚服药自杀,震动了中国舆论。很多人认为,这个 ...
2022-1-29 19:36 - 焦典 - 坛友之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4#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20:17:13 | 只看该作者
谢茹委员反问记者:你觉得国家要怎么做,你才愿意生二孩?
分享到:   16272
2022-03-06 18:22:35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这次会上,我想着重说说优化生育政策的事,因为我在江西各地调研中听到的各方声音,越调查越发现这是个问题。小修,你觉得国家要怎么做,你才愿意生二孩?”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日的晌午,记者接到谢茹委员的电话,开门见山,她把记者当成了她的调研对象。
影响大家不愿、不想、不敢生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谢茹说,她非常想通过调研探究清楚。
“我也查阅了兄弟省市的一些政策支持层面的有益探索,比如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对愿意生三孩的家庭,从孩子出生到孩子三岁,每年给予1万元的育儿补贴,对愿意生二孩的家庭,每年给予5000元的育儿补贴,同时在托儿费方面给予补贴,二孩家庭每生每学年给予1000元的资助,三孩家庭每生每学年给予2000元的资助,同时还给予这些家庭不同等级的购房补贴。”在谢茹看来,像临泽县这样把鼓励生育政策从生、养、育一体化、系统化层面去考虑,值得研究和探讨。
“2月份北京市刚出台了将辅助生育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您知道吗?”被谢茹常委当作调研对象,也激活了记者脑中对于各地激励生育政策的讯息存量。
“这个政策给力!”电话中,能听到谢茹常委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记录声音。
“我觉得国家应该重视现有适龄有生育愿望群体的真实诉求。”面对有诚意倾听和记录反馈个体内心诉求的对话者和调研者,记者也坦诚和谢茹委员分享了记者了解到的80后群体的一些心声。
“比如国家如果把0-6岁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加大普惠性供给和补贴;再比如切实落实育儿假补贴,甚至延长育儿假,加大多子女家庭保障性住房供给,对你是否有吸引力?”记者继续被作为调研对象。
“中午咱们俩的沟通,又触动我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国家确实应该将应对低生育率上升为国家战略,用系统工程的破题思路,统筹布局这一问题。”下午大会开幕式结束后,记者手机又收到谢茹委员发来的信息。
“广大政协委员要珍惜荣誉,认真履职,担当责任……要密切联系界别群众,采集他们的所思所想……”汪洋主席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中的一些话语,又触动了谢茹委员的心绪。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5#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11:59:17 | 只看该作者
资本循环贫富分化+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铁三角垄断房价,毁资本配资源基本机制“利润平均化”,假马盲区——转帖注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背后的残酷事实:房价太高,工资太低!
功夫财经 2022-03-07 10:43
年轻人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暂时还顾不上社会的长远发展,他们想的就是如何多赚一点钱。
制造业利润不高,但是,年轻人没有义务分担你的难。要么,你提高利润率,发得起高工资,要么,你就自己继续熬吧。
6万研究生17万本科生为什么要去送外卖?背后是利益的权衡和生活的真相。
这两天 ,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话题被热议,他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这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他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兴海的说法不无道理,不过还是有点“本位主义”, 年轻人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暂时还顾不上社会的长远发展,他们想的就是如何多赚一点钱 ,或者说在个人时间与收入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如果这个平衡点是外卖,那么,他们就会去送外卖。
1
工厂为什么不能提供高工资?
前几天,我乘坐一辆网约车,开车的是个小伙子,20多岁。他说自己是大专毕业,以前在一家公司做仓储管理方面的工作,收入5000多。后来家里人给他首付要他买房,但是要他自己还月供,他不想买,又没有反驳的理由,毕竟自己以后结婚需要房。
买房之后,每个月收入都不够用,还要向家里要钱,他被迫辞职开网约车,每天十几个小时在车上,收入可以达到1万多。刚开始第一年,他很不适应,现在是第二年,略微好一些。
他对开车充满了厌恶,但觉得自己是被锁在车上,也锁在了房子上,对未来一片迷茫,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我问他供楼供了多久了,他说三年了,还有22年。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别的机会的话,这个年轻人要在网约车上干很多年!
小伙子还告诉我,现在生意没以前好,很多中年下岗的来开网约车,因为没什么事可以做,家里每个月又必须一万多才能撑下去。
到达目的地,我下车,沉默了很久。
其实,送外卖的年轻人的情况和这个小伙子差不多。 不是大家不想在公司或者工厂上班,而是,这份工资没法供楼,或者支撑自己的生活,因此,哪里钱多去哪里,根本顾不上思考其他,更不用说“社会长远发展”了。
那么,工厂为什么不能提供高工资呢?很简单,并没有特别高价值的产品,因此导致利润很薄,怎么可能提供高工资呢?再往前追溯,基础科学的基础并不扎实,教育系统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创新基因,进而难以培养出特别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反映到产品上就是:
大家都在非常浮躁地追逐热点,或者互相山寨。既然如此,怎么可能生产出特别高附加值的产品呢?
与这个阶段匹配的本来是正常的房价,或者是逐渐完备的制度,让教育、科技慢慢跟上来,偏偏由于土地财政以及其他制度设计的原因,房价被快速拉高,而且生活成本也并不低。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人说“做实业、做制造业的是傻子”,后来,这些“傻子”中的一些人就卖了厂房、机器、遣散工人,加入炒房大军了。
这就加剧了房价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距,像任正非那样能顶住不进房地产的企业家是很少的。
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当博弈开始的时候,很多普通老百姓突然发现国产手机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居然是境外生产的,知识产权也在境外,所以,当有人意图造谣小米,要给小米的芯片断供时,小米急了,好在最后顺利解决。
这个逻辑链条是很清晰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工厂难以给出高工资,就不要怪年轻人“无情”。
2
德国经验值得借鉴
那么,问题如何解决?
张兴海建议,政府加强就业引导,改善制造业就业环境,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新员工就业补贴,对参与订单式生产的临时用工给予一定的收入补贴及保险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实施差异化人才政策支持等。
他也看到了教育问题,认为要逐步构建起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梯度发展的制造业人才培育体系。
可是,这些都还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没有换位思考。
2月11日,四川省人社厅与重庆市人社局共同发布《川渝地区2020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川渝地区全行业的中位数工资一年是5.4万,也就是说每个月差不多是4500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关于重庆小康的工资收入,在职朋职业圈上有13位圈友现身分享,根据网友分享统计,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均工资为4874元/月,其中5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3000-4000元/月,2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000-5000元/月。
这当然是个不完全统计,但是重庆小康的工资不会比川渝地区全行业的中位数工资高多少,应该是事实。
拿这个工资在重庆买房也不容易,因为还要穿衣吃饭。那么,在重庆送外卖能赚多少钱呢?根据新闻以及网友的反映,大概一天是200块。 也就是说并不比去工厂上班少,而且时间自由,既然如此,去工厂上班的必要性在哪里?
是的,老板也很难,制造业利润不高,但是,年轻人没有义务分担你的难。要么,你提高利润率,发得起高工资,要么,你就自己继续熬吧。
当然,提高利润率这个事儿不是老板自己想提就提的,涉及到教育、住房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讲讲德国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吧。
19世纪70年代,德国开始劳动密集型的外向经济,也就是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产品出口国外。通过山寨以及低价销售,德国产品销量不错。
英国通过议会修改《商标法》,规定德国产品必须打上“德国制造”标签,这其实就是一种羞辱。
德国人知错就改,奋起直追,对技术改造和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积极推进“产-学-研”体系。几十年后,德国工业成了质量过硬的代名词。
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现在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涉及机械、化工、电器、光学,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
奔驰、宝马、西门子、拜耳、汉高、阿迪达斯等品牌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些品牌也成为了享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的代名词。
也就是说德国产品位于产业链的高端,产品定价权在他们自己手里。
德国人的经济学是什么呢?曾有德国企业家就此回应过记者的提问:“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当然是企业家的理解,但也能说明问题。
产品品质高了,自然就能卖出好价钱。有了利润就能多交税,改善社会福利,也不需要土地财政。
德国人是不炒房的,因为没有必要,金融政策也不支持,因为完全不给你杠杆。
个人买房时的税负高,而且卖出时还要收资本利得税。何况,租房很方便,房东不能随便涨价,也不能随便赶租客走,租房也可以让孩子入读附近的公立学校,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差不多。
所以,德国工人为什么安心做工人?不需要为房子、学位操心,而且因为工厂的产品利润高,工人的收入也不低。
还有一个超级重要的原因,我问过已经在德国定居几十年的吴博士,他告诉我:“在德国,一个教授是不敢轻视清洁工的,说话必须客客气气,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意识和起码的尊重。”这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话题了,甚至要谈谈文化以及其他。
所以,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其实是需要很多系统的重构的,不是发补贴或者喊喊重视职业教育就可以的,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很聪明,他们的算盘比很多人都打得精。
6万研究生17万本科生为什么要去送外卖?背后是利益的权衡和生活的真相。
不肯放弃利益,不肯重新平衡利益,年轻人就会继续冲进送外卖的队伍。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6#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12:12:38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大中城市补齐短板

2022年03月07日 07:36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接受记者采访。

重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特大城市要瘦身健体,大中城市要补齐短板。

中房报记者 苗野 两会报道

“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强。这也是实现今年GDP增长5.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3月5日,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他用一系列数据和举措回应了国内外对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切。

何立峰表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还是继续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走势,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在精准把握投资重点上,何立峰提到,重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特大城市要瘦身健体,大中城市要补齐短板。

经济后劲很强

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4.4万亿元。“一年GDP增加了13万亿元,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何立峰说,按美元计增加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二十国集团中排名第六或第七位国家的经济总量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很强。

何立峰表示:“这是我们实现今年GDP增长5.5%左右目标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他分析了实现今年目标的诸多有利因素。

第一,经过两年多抗击疫情的实践,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在有力有效应对疫情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机制办法已经越来越成熟。

第二,这几年,我们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供需两侧都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继续克服困难挑战,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第三,今年经济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前瞻性地进行了透彻分析,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安排,继续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针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先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上个月,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支持工业发展18条政策、支持服务业发展43条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之大也是空前的,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推进“双碳”、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在各种政策作用下,各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中小微企业也能不断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投资要精准,推进新型城镇化

稳投资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何立峰从精准把握投资重点、多渠道筹集资金、狠抓项目落地实施三个方向解读了今年投资工作的重点。

在精准把握投资重点上,一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目前已分解出2600多个项目,正在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二是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双碳”领域项目、发展新兴产业、推进老旧设备更新等。三是实施新型城镇化。重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特大城市要瘦身健体,大中城市要补齐短板。四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养老、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投资。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投资机会很多,关键是投向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何立峰说。

在多渠道筹集资金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4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亿元。今年与去年一样,安排了3.65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去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有1.2万亿元左右在四季度发行,实物工作量大部分将在今年体现。同时,各家银行机构为企业增加中长期贷款,各类减税降费措施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大投入。

何立峰表示,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和金融支持,带动市场主体加大社会投资。

目前,狠抓项目落地实施已经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加快推进,将形成谋划一批、在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不搞“碳冲锋”

在经济投资外,今年比往年新出来一个“双碳”话题。房地产和建筑业是减碳的重要行业之一,企业很关注国家对“双碳”的行动。

何立峰表示,“我们不搞‘碳冲锋’,也不搞运动式‘减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双碳”工作,一定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对“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决策,何立峰说,这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中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必须要扎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很重要的是推动“双碳”工作。

通过推进“双碳”工作,一是可以创造非常多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机会,可以大规模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可以大规模推动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这些都是商业机会。二是可以有效促进全国各地包括农村、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善,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三是可以为子孙后代谋幸福,保护好青山绿水,这是未来的金山银山。

“这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何立峰说,推进“双碳”将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改变,不仅需要各地方、各行业、各类企业参与,也需要城乡居民共同参与。

何立峰强调,推进“双碳”必须全国一盘棋。要统筹考虑,讲究策略方法,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要坚持先立后破、稳妥推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何立峰介绍了这一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单位,统筹推进“双碳”的工作。

一是加快完成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了17个省份“双碳”实施方案的衔接,其他省份也在抓紧进行。

二是全面推进顶层设计落实。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这在我们国家历史上是最大规模的,这将构成能源供给和消纳的新体系。

“现在各行各业都按照新的标准,扎实推进更新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水平项目,必将创造巨大的商业机遇和发展机会。”何立峰说,对双碳政策的目标充满信心。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7#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12:23:46 | 只看该作者
聚焦两会·建言献策有我:严厉打击拐卖犯罪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2022-03-06 17:42:58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决定,自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如何杜绝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更好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成为今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关注的议题。

全国政协委员 朱征夫:我们现在关于拐卖是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收买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管制。相比之下,收买行为判罚偏轻。因为这两种犯罪行为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所以这两个犯罪应该用同等的力度去打击。

针对今年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公安部也明确要求要集中摸排一批线索,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全国政协委员 黄绮:无论在拐卖和收买拐卖过程当中,它可能都会有同时绑架、同时伤害、带来强奸等其他犯罪行为,如果说你侦查够完整,把这些罪行都侦查出来,然后都让法院来认定最后一起来判来数罪并罚的话,那么哪怕是收买(拐卖)的罪行现在的刑法规定的刑期低,实际处罚当中也可以提升它的处罚度。

多位委员表示,要去除拐卖多发地区民众的麻木心态,要让民众知晓无论是拐卖还是收买,包括阻挠解救的行为,都属于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同时强化对被拐卖妇女儿童的社会救济和帮扶,多管齐下。

全国政协委员 彭静:从立法层面上解决一个要加强处罚的力度,在司法执法层面上就要保持一个高压严打的态势,还要加强基层的社会治理,这是一套“组合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8#
 楼主| 发表于 2022-3-7 12:41:00 | 只看该作者
新华代表:坚决遏制资本无序扩张 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2022-03-07 09:58:07 来源:观察者网
【导读】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刘新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坚决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必须加快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健全金融监管制度,持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促进资本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资本无序扩张 机制复杂风险多发

近年来,在我国金融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降低了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加快了金融风险积累。

2021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金融市场是各类资本形成、交易和配置的重要场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深入分析金融领域的资本无序扩张现象及风险,统筹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刘新华表示,总的来看,国内金融领域的资本无序扩张机制复杂、风险多发。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带动商业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我国金融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回报率普遍高于实体产业,吸引了各类产业资本进入互联网金融、股市、债市等金融领域。部分实体企业不仅热衷于通过资本化的方式直接融资,还通过各种名目的融资方式间接加杠杆,导致其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风险程度也在不断膨胀,一旦企业决策失误或者受到外部环境冲击,这些过度扩张企业的“爆雷”风险会从实体产业快速向金融领域传导,实体企业坍塌直接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二是违规金融资本的膨胀和野蛮生长,加快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隐患积累。一方面,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金融信息和商业信息的垄断优势,违规从事理财、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放大了跨产品、跨市场传染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非正规的甚至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活跃,民间借贷、影子银行等大行其道,通过名目繁多的投资产品和路径、高收益回报的虚假承诺吸收大量社会公众资金投资非标产品和项目,缺乏有效的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资本的野蛮生长显著增加了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
三是境外热钱进行投机活动影响经济金融安全。在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人民币资产对国际热钱具有较大吸引力,但投机性质的热钱往往采取各种方式规避监管,在金融市场套利。目前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方式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沪深港通、投资特定期货品种等方式,但一些境外高频交易巨头在我国境内设立贸易公司,以套期保值的名义开展证券、期货交易,这些量化交易、高频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往往会引发交易趋同、助涨助跌和资金大进大出等问题,加剧市场波动风险。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强化金融监管与司法有效协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筹协调和决策部署下,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仍要认识到,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刘新华表示,当前一些领域资本泛滥与资本总体相对稀缺并存,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既发挥好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又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对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安排和执行层面健全资本有序发展的机制。

首先,加快完善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金融领域的资本无序扩张涉及面广、成因复杂,资本运行不仅受到相关金融法律规制,还受到反垄断法等其他法律规制,但各项法律法规出台背景、时间和责任划分不同,导致资本无序扩张的治理责任和治理机制与实际不相适应、不甚协调。

因此,刘新华建议,尽快制定《金融稳定法》,为防范处置金融风险提供顶层设计。同时,进一步优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修改《中国人民银行法》《反垄断法》等的相关法律,界定各项法律的边界,保证法律的协调统一和有效衔接。明晰资本活动边界和准入领域,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明确各方监管职责,夯实各监管部门的监管基础和执法依据。

其次,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司法部门的有效协作。由于对资本无序扩张行为规律的认识尚不充分、不深刻,一些扩张行为仍然缺乏必要的司法认定和司法解释,其应对和处置主要依托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进行个案惩罚、重整和处置,司法机构的定位、职责和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容易导致资本无序扩张防范不严密、治理时效性低、治理成本高等问题。

对此,刘新华建议,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司法部门在治理资本无序扩张方面的司法协作,统一司法、执法标准,强化金融监管与金融审判的衔接,推动形成完备高效的金融法治体系,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促进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健全资本监管制度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外,刘新华认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仅要通过法律法规为资本设置“红绿灯”,还在于加强监管治理和有效引导,必须加快健全资本监管制度,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健全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的监管制度方面,刘新华表示,要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出台相应政策鼓励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金融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动力真正围绕实体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展开,同时建立监测、惩罚机制,重点监控处罚链条过长、杠杆过高、结构性过于复杂和监管套利的金融业务。一些行业领域的资本无序扩张在进入金融领域前就已发生,要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将金融行为纳入有效监管范围,建立覆盖全金融市场的资本活动监控机制,完善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制度规则,不留金融监管空白。健全跨部委信息共享、监管联动等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管资源整合,形成行业监管和金融监管合力。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刘新华表示,应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产品体系和市场体系,更好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加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创新和供给力度。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的融资机制,加快创新资本形成,引导资本流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各类要素资源向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聚集。加强金融机构治理,优化融资产品体系,推动资金脱虚向实,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链接

公共债务危机 不懂虚拟资本 刘鹤'全球去杠杆大势'预期全错
19 个回复 - 15752 次查看
J博斯金:当心美国不断飙升的公共债务 时间:2021-07-19 07:2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迈克尔·J博斯金美国必须控制其不断飙升的国家负债,但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想要反其道而行之,而此举的巨大风险不容忽视。在经历了2008 ...
2021-7-19 14:20 - 焦典 - 焦点时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29#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12:40:20 | 只看该作者
最高法:决不允许“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破坏公平正义
2022-03-08 10:20:37 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微博3月8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透露,人民法院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减假暂”案件1334.5万件,对有问题或瑕疵的5.9万件督促逐一整改,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出台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意见,决不允许“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破坏公平正义。


最高法:对残害妇女儿童等犯罪当判死刑的判死刑
2022-03-08 10:43:13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博3月8日消息,最高法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准确贯彻死刑政策,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对残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挑战法律和伦理底线的犯罪,论罪当判死刑的,依法判处并核准死刑,坚决维护法治权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4
30#
 楼主| 发表于 2022-3-8 12:43:49 | 只看该作者
田刚委员:少些“重磅”!科技界浮夸风该刹刹了
2022-03-07 16:44:37 来源:中国科学报

“重磅!”“诺奖级成果!”“革命性突破!”近年来,类似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媒体的科技成果报道中,甚至出现在一些科研人员的成果描述中。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看来,这种夸大式的宣传报道是一种浮躁的现象,与科研工作本应具有的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氛围是不匹配的。
“夸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既会误导公众认知,又影响学术风气,不利于年轻科研人员成长。”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田刚直指要害。
田刚指出,科技宣传中的浮夸风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夸大成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比如,只要发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的论文,就等同于“重大突破”。
“实际上,任何领域称得上‘重大突破’的成果都非常难得,大多数研究是在研究中取得了有意义的进步,或是验证前人的理论或是对已有结论的推广。”田刚说。
事实上,对于科研成果的夸大宣传,很容易让公众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和误解,而大众对我国科技真相的误解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
田刚指出,“更严重”的影响是,“媒体的宣传导向已经影响到了学术界内部”。过度报道干扰科研环境,使得科研人员将注意力过多放在宣传而不是踏踏实实做好研究工作上,这极大浪费了他们的精力。
“夸大报道带来的声誉甚至是直接的利益,会造成不良示范,挫伤做出了好的研究成果却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田刚说。
他同时指出,过度的评奖和人才项目也是浮躁的表现,也会造成相似的后果。“奖项是一种学术认可,要保证质量,过多的奖项反而可能有违初衷。人才项目作为对科研人员过去工作的肯定与认可是非常需要的,但它不应该成为‘帽子’,成为永久性的待遇保障。”
田刚呼吁,科研评价权应当掌握在科学家手里,相关单位要遵守和把握科技类报道的严谨性,尽可能减少非学术机构组织的科技成果评比活动,遏制科技宣传与科技界的浮夸浮躁之风,还科技界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