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标题: 拜登打出组合拳 僵化蜜月期理论的绥靖如何服国人 [打印本页]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04
标题: 拜登打出组合拳 僵化蜜月期理论的绥靖如何服国人
争取联盟对抗中国 拜登迎来G7首秀

时间:2021-02-17 12:0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总统拜登将参加七大工业国(简称G7)周五的一场线上会议,这也是拜登作为美国总统参加的首个多边会谈。外界的关注点在于,美国是否能够重新团结联盟,领导西方民主国家共同应对中国挑战。

据美国之音报道,白宫周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这次视频会议上将讨论冠病疫情、全球经济、以及作为一个群体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声明写道:“拜登总统还将讨论进行投资以加强我们的集体竞争力的必要性,以及更新全球规则以应对中国等带来的经济挑战的重要性。”

七国集团由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几个经济体组成,成员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该集团被视为代表了西方价值共同体,这也将是这七国工业化国家领导人自4月以来的首次会晤。

拜登自今年初就任后一直寻求向全球发出重新接触的信号。他将美国带回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并表示希望和盟国合作,在一系列棘手问题上对抗中国。国际关系专家认为,拜登很可能利用这次的线上会议发出信号,表明在前总统特朗普执政的四年后,美国正在重返世界舞台,并准备好再次领导民主社会。

西班牙IE全球与公共事务学院、荷兰蒂尔堡大学研究员沃格(Stan Veuger)告诉记者:“美国无疑是七国集团的领导者,因为它的规模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我们看到了对传统联盟的背离,这才(使得领导力)成为一个问题。”

拜登政府对重建民主联盟的呼吁得到了七国集团的回应,各方有望在会议上达成初步共识。据彭博社看到的外交简报,各国代表就如何应对中国进行了初步讨论。加拿大则在前期协调会议上强调不要把贫困国家的疫苗接种问题留给中国和俄罗斯。

报道写道,这次会议主办国英国的首相约翰逊计划在会议上着手制定应对中国的联合战略。

奥巴马政府的前亚洲问题专家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告诉记者:“七国集团有着许多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包括对与中国建立公平和平衡的经济关系的共同兴趣,以及对中国的一些政策和行动的担忧。”

美国企业研究所战略研究员施米特(Gary Schmitt)则认为,这次会议很可能开启西方民主国家联手遏制中国的开端。

上月,约70名来自G7成员国的议员呼吁他们的领导人在G7峰会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他们在一封联名信中指责中国在国际机构中“占据瓶颈位置”(bottleneck positions),并要求G7领导人“避免在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问题上依赖中国”。在冠病病毒问题上,他们表示,中国在早期阶段扣留了关键信息,破坏了世界卫生组织,并称,“为了准备和预防未来爆发,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病毒的起源和传播进行独立调查”。

在美中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如果拜登能够团结象征西方领导地位的七国集团,将成为他第一任期中的一个显著外交功绩。

然而完全恢复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不容易,挡在他面前的有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经济体量,以及G7国家对美中关系的权衡。

G7中许多国家对中国经济依存度很高,特别对于在欧盟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德国,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还是意大利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专家认为,虽然这些国家正寻求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双方一旦贸然脱钩,很难有替代国及时弥补与中国脱钩造成的损失,这反而威胁这些国家执政党的地位。

此外,特朗普任期内对欧洲国家加征的关税仍然存在,这打击了盟友的经济,还削弱他们对美国的信任。

施米特说:“德国在内的大多数G7国家都明白,中国对它们采取的经济手段是重商主义。因此,利用进入他们(G7国家)市场的机会与中国进行合作,作为让中国减少掠夺性行为的杠杆,符合他们的利益。”随着华盛顿寻求凝聚盟友挑战北京,中国也提高了经济砝码,例如在去年底慌忙与欧盟达成投资协议。外界预计,争夺伙伴的竞赛将导致美中关系进一步紧张。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09
陈一新:欧美卷入台海冲突热点
时间:2021-02-17 12: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陈一新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19日以视讯会议方式参加在德国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MSC) 与英国举行的“七大工业国峰会”(G-7),与盟国领袖共商协同一致的对中国政策,并针对两岸日益紧张的情势研拟因应之道。会议之前,MSC主席、前德国外交官伊辛格指出,台海已成为全球最可能爆发军事冲突的热点,中国大陆对台动武,欧洲国家也不免卷入,呼吁大西洋两岸国家共谋对策。

伊辛格的说法是欧洲国家近年来首次对台海安全提出的警告,值得重视。而近期总部设在纽约的“外交关系协会” 与总部在华府的“美国之音”也已分别发表报告与评论文章,认为两岸情势不容乐观,战争风险难以排除。欧美共同的看法也显示两岸关系是蔡政府眼前无法回避的关键课题。

拜登过去也参加过MSC,但都是以美国联邦参议员或副总统的身份应邀参加,这次是第一次以总统身份与会,倒是“会以人贵”了。MSC会议目的是探讨欧洲盟国的共同战略与外交政策。拜登原可指派副总统贺锦丽参加今年的MSC视讯会议,但基于三项理由他决定亲自与会。首先,他以美国总统之尊亲自透过视讯发表演说,有助于改善遭前总统特朗普破坏殆尽的美欧关系,特别是美德关系。拜登已下令终止特朗普原先将部分驻德美军移防到波兰的计划。他最近也出手协助德国解决车用晶片荒的问题。

其次是拜登希望透过视讯会议,与欧洲盟国领袖与政要在中国针对英国的媒体战、和澳洲的贸易战,以及和日本在钓鱼岛议题上采取“战狼外交”之际,和盟国共商协同一致的对中战略与外交政策。

北京的“战狼外交”已引发英国、澳洲和日本的反弹。英国4日吊销中国官媒环球电视网(CGTN)的营业牌照,中国随后宣布禁止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中国落地,此举被认为是对英国的报复行动,德国接着也停止CGTN在德国播出,中欧媒体战还在升高中。

中国为惩罚澳洲配合特朗普政府的反中政策,禁止澳洲农产品、红酒、煤炭进口,澳洲总理莫里森则扬言退出大陆的“一带一路”计划作为报复。在日本方面,在大陆立法通过海警船必要时可动用武力后,美日两国已进一步强化安保合作。

以上种种都让拜登政府更为坚定要与盟国制约中国崛起的决心。

第三就是如同MSC主席伊辛格的看法,许多欧洲国家也意识到台海危机一旦爆发,欧洲也难以幸免。

美欧对此情势也须进行讨论。

此外,拜登出席G-7视讯峰会,也是为了和相关国家共同探讨如何制约中国经贸对全球的挑战。

显然,拜登正一步步与盟国建立针对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一旦达成共识,北京恐怕会面对更沉重的国际压力。而美国和欧洲目前都关切的台海安全议题,正是蔡英文过去4年多来采取“联美抗中”政策留下的烂摊子,如今却要大西洋两岸的国家来共同收拾了。

(作者为台湾 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12
【图集】中印从边境线后撤 解放军拆除大量军事设施

时间:2021-02-17 1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印度军方于2月16日发布的照片显示,中印双方目前正按照协议从中印边境班公湖一带后撤,中方继撤走约200辆坦克及装甲车后,士兵亦正拆卸临时建筑,陆续后撤。

综合路透社、法新社等报道,中方士兵正拆卸临时建筑,使用掘泥车把地外貌还原。多批士兵提着物资,连同轻型军车驾驶离开。

报道引述军方消息指中印双方都按照规定后撤,作为协议一部分,士兵正从南岸的高地撤出。中方约200辆的坦克及装甲车在2月10日起首先撤离,双方已减少在拉达克东部湖边两侧部署的军队。

前一日(15日)印度的《印刷报》也称,中国拆除了班公湖北岸的一个码头以及一个直升机停机坪。此外,中国正在拆除该地区的帐篷和观察哨。

报道指出,拆除2020年4月之后建立的所有建筑是脱离接触进程的条件之一,

该进程于2月10日在班公湖南岸和北岸启动。印度一直在密切监视班公湖北岸的脱离接触过程,同时在班公湖南岸同步撤军。消息人士称,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整个过程还需要“几天时间”。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19
加国吁北京冬奥改变办地点的呼声升温
时间:2021-02-17 13:5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周二表示,国际奥委会(IOC)与加拿大奥林匹克委员会(COC)正密切关注中国人权问题。目前距离北京冬季奥运只剩不到一年,但变更举办地点的呼声持续升温。

据路透社报道,特鲁多在每日新闻简报会中对记者表示:“关于奥运会,我们持续大声疾呼支持全球各地人权,就人权问题提出呼吁,一如我个人之前直接对中国与许多其他国家领导者提出的说法。”“我们知道IOC、COC、加拿大残奥会(Canadian Paralympic Committee)与其他单位正在密切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当然也会继续密切注意。”

在特鲁多就愈发微妙的立场做出字斟句酌的回应之际,加拿大保守党领袖奥图尔(Erin O’Toole)与绿党领导人安娜米(Annamie Paul)的态度则是更为直接。

奥图尔周二在记者会中形容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所处的境况是种族灭绝,鉴于中国侵犯人权,中国并不适合主办这场世界体坛盛事。

安娜米则呼吁加拿大政府支持2022年冬季奥运会移地举行,并呼吁加国挺身而出成为替代的举办地点。

人权纪录多年来一直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争执的因素。中国否认西方国家对其人权纪录的指责。

加拿大今年稍晚可能举行联邦选举,如果奥图尔当选总理,他在决定加国是否参加2022年冬奥会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不过,这三位政党领袖都没有提到抵制冬奥会。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24
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将就中俄威胁广泛讨论
时间:2021-02-17 12:0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周三(2月17日)将举行拜登政府上台后的国防部长会议,讨论这个拥有三十个成员国的组织面临的挑战。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周一(2月15日)表示,会议将就中俄威胁进行广泛的讨论,因为中俄威胁着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据美国之音报道,斯托尔滕贝格说:“中国和俄罗斯位于威权主义压制的最前沿,反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因此,我们应该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强政治对话和务实合作,以推进我们的价值观和保护我们的利益。”

斯托尔滕贝格说,北约应该就经济、技术等对安全有着明显影响的广泛议题进行讨论,不仅仅限于军事问题。

他还说:“更广泛的磋商还意味着,我们应该与我们的伙伴进行更加密切的磋商,特别是在我们在如何应对崛起的中国和更加强势的俄罗斯可能带来的后果时。因此,与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合作是加强北约内部政治议程和政治磋商的一部分。”

斯托尔滕贝格说,会谈还将集中讨论北约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任务,气候变化对安全的影响以及“共同解决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和“加强跨大西洋联系”的努力。

斯托尔滕贝格在给拜登的就职贺词中表达了他在2月15日记者会上的观点:北约盟友需要共同应对一系列挑战:包括中国崛起、恐怖主义、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以及强势的俄罗斯。他说,没有国家可以单独应对这些挑战,但是,北约国家携手,将会有10亿人口和世界一半的军事和经济力量。

这是美国拜登政府就职后北约首次举行国防部长会议。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也将出席。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官员表示,国防部长奥斯汀在此次会议上将强调美国对北约的承诺以及美国对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重视。

美国和北约一些国家的关系在特朗普总统任内出现紧张。特朗普曾称“北约过时”。后来,他还在多个公开场合抱怨说,北约盟友的军费分摊不均,美国付出太多。在2018年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更是要求北约成员国将4%的GDP用于国防支出,比当前2%的目标多了一倍。这次会议也会讨论北约盟友的军费“更公平分担”的问题。

2020年,特朗普政府还采取了与北约立场相反的行动,包括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由美国、俄罗斯和北约大多数成员国等国家签署,2002年起生效,旨在提升军事透明度、降低冲突风险。签署国可按条约规定对彼此领土实施非武装空中侦察。

2021年1月,在特朗普总统离任前,美国还宣布将削减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人数。

分析人士指出,因为特朗普总统的这些措施,未来拜登政府要重新获得欧洲盟国的信任将是一个挑战。法国总统马克龙2019年曾讥讽北约已经“脑死亡”,欧洲需要自己的防务战略。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奥斯汀在出任美国国防部长的上任当天,就首先与斯托尔滕贝格通电话。这显示了北约同盟对美国的重要性。美国总统拜登后来在与英国首相通电话时,也强调北约对美国防务活动的重要作用。

为了强调拜登对北约的看重,白宫甚至罕见公布了拜登与斯托尔滕贝格通电话的视频。在视频中,拜登描述美国对北约的承诺是“神圣的。”他说,他要重建与北约的关系。

北约是因为应对前苏联的威胁才建立起来的跨大西洋军事联盟,但是近年来,北约对中国的担忧增加。北约2020年12月的一份报告说,俄罗斯在今后10年内仍将是北约的主要敌手,但是北约联盟要更多聚焦中国,因为中国对北约的潜在威胁在加强。报告建议北约对中国的太空活动形成威慑。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27
欧盟消费者团体投诉TikTok“大规模”侵犯用户权利
时间:2021-02-17 12:0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资拥有的短视频分享应用TikTok周二(16日)受到欧盟消费者团体的多项投诉,指责其涉嫌违反欧盟的消费者法律,并且未能保护儿童免受隐藏广告和不当内容的侵害。

据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欧洲消费者维权组织BEUC周二声明,视频分享应用程序TikTok“大规模”侵犯用户权利,该组织已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诉。

总部在布鲁塞尔的BEUC周二在声明中指出,TikTok“不公平的”版权政策和虚拟币应当被调查。该组织还在早前警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示,这一应用程序未能防止儿童和青少年接触到有害内容或隐藏广告。

BEUC总干事戈恩斯(Monique Goyens)说:“短短几年之内,TikTok已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在欧洲各地拥有几百万用户,但是TikTok却侵犯用户权利,进而辜负了他们。”Goyens说,BEUC已向欧盟委员会和国家消费者保护局提出申诉。

字节跳动的TikTok已经由于儿童个人信息处理问题受到欧盟数据监管机构的调查。另外,去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试图禁止该应用后,字节跳动也在与美国讨论数据分享的潜在安全顾虑。

BEUC指出,TikTok的版权条款不公平,公司拥有在无需支付款项的情况下使用视频的不可撤销的权力。该团体还批评其向用户出售代币用以购买虚拟礼物的做法,称公司拥有修改代币与礼物之间换购率的绝对权力,可能会使交易向自身利益倾斜。

TikTok在电邮中表示,已邀请BEUC会面,倾听其顾虑。

TikTok表示:“保障我们的社区安全,尤其是青少年用户的安全,并遵守运营所在地的法律,是我们十分重视的责任,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默认所有16岁以下用户的账号为私密账号。我们还在应用内部概括了隐私政策,使用更加方便青少年理解的辞藻和语气,帮助他们了解我们的隐私办法。”
--------------------
超越美国 中国成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时间:2021-02-17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布鲁塞尔综合电)中国去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

综合新华社、法新社报道,欧盟统计局周一(15日)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双向增长。欧盟从中国进口商品3835亿欧元(6160亿新元),比上一年增长5.6%;向中国出口商品2025亿欧元,增长2.2%。

由于成功遏制了冠病病毒的传播,中国经济从疫情复苏的速度快于美国。此外,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开打的关税战,欧盟某些商品也受到影响,而欧盟也因此对美反征重税。

在此背景下,欧美贸易双向下降。去年欧盟从美国进口商品2020亿欧元,比上年下降13.2%;对美国出口商品3530亿欧元,下降8.2%。

据统计,欧盟前10大货物贸易伙伴中,中国是唯一实现贸易双向增长的。

在疫情冲击下,欧盟去年的出口额为1.93万亿欧元,比上年下降9.4%;进口额为1.71万亿欧元,下降11.6%。不过,去年12月欧盟出口额同比增长1.5%,显示出外贸回暖趋势。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此前表示,去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增长5.3%,中国跃升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这充分体现了中欧经贸合作的强劲韧性和重要性。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34
俄经济再受创 加剧人民对普京不满
时间:2021-02-1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莫斯科综合电)俄罗斯萎靡不振的经济在冠病大流行期间进一步受创。观察家指出,贫困问题恶化、人民收入下降,加上政府未提供切实援助,加剧了俄罗斯人对普京总统20年统治的不满,与此同时反对派力量则增强。

过去数周,成千上万俄罗斯人响应已被判坐牢的反对派领袖纳瓦利内的号召走上街头抗争。纳瓦利内及其支持者也计划在9月的议会选举之前举行更多示威。

早在冠病大流行之前,俄罗斯经济已经因为西方的制裁、低油价和企业投资疲软而停滞不前。过去五年,俄罗斯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一直在下降,2020年收缩了3.5%,但与此同时基本食品的价格却飙升。

遏制通货膨胀政府援助不大

普京已意识到生活水平下降导致民怨日涨,他在去年12月下令部长们采取紧急措施抑制物价。但政府为遏制通货膨胀所做的努力收效不大,今年1月的食糖价格仍比一年前高出64%。

靠养老金度日的66岁退休人士桑德拉说,她已停止购物,转向领取慈善机构派的免费食品。“再也买不起了。以前我还有能力喂鸟,现在连谷粒都贵。”

俄罗斯审计与咨询公司FBK Grant Thornton的战略分析主管尼古拉耶夫说:“从政治后果的角度来看,当前形势并不乐观。当局面临的风险提高了。”

尼古拉耶夫指出,年长的俄罗斯人对油价上涨尤其“非常敏感”,因为他们想到了1991年苏联解体后通货膨胀失控的情况。他认为俄罗斯政府可能会在议会投票之前推出新的经济配套来减轻民众的不满情绪。他补充说:“他们必须做些事情。”

独立民调机构勒瓦达中心的调查发现,43%的俄罗斯人不排斥出于经济需求而发起的抗议活动。这是1998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17%的受调查者准备参加这些抗议活动。

勒瓦达中心副主沃尔科夫说,最近的抗议活动显示,对政府感到不满的人不再仅限于被边缘化的反对派,许多示威者的推动力是经济困境。

沃尔科夫上个月在俄版《福布斯》杂志上写道,示威者希望“表达对当局的失望,同时对前景不佳以及国家的发展陷入死胡同表示关注”。他补充说:“人民对政府感到不满,但当局也无能为力。”他所指的是俄罗斯精英“过于庞大的财富”和社会的日益分化。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41
川岛真:中国海警法彰显的“蓝色国土”观
时间:2021-02-17 0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时事透视

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法》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届第25次会议公开发布,该法也破例于2月1日开始实施。中国政府急于实施的这项法律究竟是部什么法,意味着什么?

海警法规定了由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海警局部队所构成的海警机构的职责,该法适用范围是中国管辖海域及其上空。管辖海域是指内海、领海、毗邻水域、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EEZ);包括排他性经济水域和大陆架在内的范围,已经波及了覆盖东海、南中国海的广大领域。

该法规定海警机构在这片海域的任务是什么,在最终的条文和草案之间虽然有差异,最终的比较婉转的措辞实质上有草案的意图,变得婉转的措辞被认为扩大了解释权。以下就是草案的内容。

首先,关于第12条,就是“巡航、警戒、值守重点岛礁”。虽然不清楚岛礁具体指的是什么,但至少中国方面有权决定什么重要。其次是“管护海上界线,预防、制止、排除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行为”。本来“海上界线”就不知道在哪里,如果说要保护中国设定的“海上界线”,根据中国的判断也有可能设定更广的范围。

而且,海上安全、治安、走私贸易等也成了其对象,但岛屿的保护、无人岛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矿物资源的调查和开发、海底电缆的铺设和保护、海洋调查和测量、海洋测量图的制作等,也成为其监督检查的对象,并实施取缔违法行为。

除此之外,海洋环境和自然保护也在管辖范围内,渔业也部分受到管辖,但渔业的范围是个问题。机动渔船底拖网作业水域外界线的外侧列入管辖范围,这样一来,中国主张管辖区域的海域中的外国渔船,均有可能被置于中国的管理之下。

另一方面,该法也适用于外国船只。虽然也有针对侵入领海的外国船只等的对应措施,但令人关注的是第18条和第20条。在第18条中,海警机构授予了广泛的临检权限,在这里可以读作“强制性”,也就是说也可以理解为能使用武器。如果这不仅适用于领海,而且适用于上述极其广阔的范围内,将会与周边各国之间产生巨大的问题。

另外,在第20条中,规定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国管辖海域和岛礁建造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布设各类固定或者浮动装置,海警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上述违法行为或者限期拆除。并且,在第21条中,对外国军用船舶和用于非商业目的的外国政府船舶,在中国管辖海域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行为,可以采取包括使用武器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虽然看上去是普通法律条文,但是考虑到管辖海域的概念之大,对周边国家来说事关重大。

对于毗邻水域、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对有关国家能发挥的权限有限制。但是,这次的海警法并不一定考虑这些权限的限制,似乎其权限大概涉及了整个管辖水域范围。在实施细则和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所抑制,但至少海警法条文会让其他国家产生这样的担忧。

中国有“蓝色国土”的想法。将海洋和陆地一样,认为是“国土”。确实关于领海和领空,这样的想法可能适用,但是毗邻水域、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应该不同。海警法虽是国内法,但它规定了海警机构的行动,其行动也会影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作者是东京大学教授
---------------------
日议员从钓鱼岛返回:不适合安全捕捞
时间:2021-02-17 13:5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从15日起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附近领海内作业的日本渔船16日夜晚回到石垣岛港口,搭乘该船的日本石垣市议员仲间均说,钓鱼岛附近区域不是能安全捕捞的环境。

据共同社报道,71岁的仲间均提及中国海警局两艘船只说,中国船只曾接近日本渔船至距离40至50米的地方。仲间均说,继15日下午日本渔船进入海域之后,两艘中国船也尾随驶入。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报告,这两艘中国船只留在海域内的时间约达23个小时。

中国船的引擎声音嘈杂,56岁的日本船长高江洲正一回顾说:“当时无法进行捕捞”。仲间形容中国船只说:“感觉是在发威,前来威压。”

中国1日施行允许海警局使用武器的《海警法》。

-----------------------------
台湾海巡舰文字涂装新增TAIWAN
时间:2021-02-17 07: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台湾海岸巡防署以避免与中国大陆海警船混淆为由,下令改变海巡舰艇舷侧现有文字涂装,在现有R.O.C COAST GUARD上方,增加醒目“TAIWAN”涂装。

据联合新闻网报道,昨日泊靠在基隆台船维修厂实施岁修的新北舰,除原涂装外,已增加TAIWAN涂装。台海巡署现已完成新北舰、澎湖舰等数舰新制涂装,未来百余艘大小舰艇,将利用岁修时机完成。

据了解,这项舰船“正名”政策,内部决策虽呈现是由基层签核向上呈报,经海巡署长周美伍转呈海洋委员会主委李仲威核定后决行,是“由下而上”,但实际上是先有国安高层建议交办在先,是“由上而下”。

民进党过去在陈水扁执政2005年,海巡署已顺应国际潮流,以“守护台湾”为主题,设计出蓝白红为底的“T”字舰艇舷侧标志,作为国际识别。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46
小约瑟夫·S·奈:拜登的亚洲三角
时间:2021-02-17 07: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小约瑟夫·S·奈

拜登如何跟中国打交道,是决定他总统任内得与失的关键议题之一。他继承的中美关系当前正处于50年来的最低点,虽然有些人将此归咎于其前任特朗普,但特朗普纵使难辞其咎,也只是在火上浇了点油而已,真正点燃并烧旺火焰的其实是中国领导人。

在过去10年里,中国领导人放弃了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温和政策,同时在许多方面变得更为强硬;在南中国海建造人工岛礁并将其军事化,侵入日本和台湾附近水域,沿着两国喜马拉雅山脉边界对印度发动入侵,并对敢于批评它的澳大利亚进行经济胁迫。

在贸易方面,中国通过补贴国有企业、强迫外国企业将知识产权转让给国内合作方,来扭曲竞争环境。特朗普通过向盟友以及中国征收关税的应对方式显得笨拙,但他对华为等企业发布禁令的举措——这些公司建设5G网络的方案对美国构成了安全威胁——则得到了两党的大力支持。

但与此同时,美国和中国仍然相互依存,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超越双边关系的各项生态事务上,因此美国不可能在不付出巨大代价的情况下,与中国完全经济脱钩。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几乎不存在经济或其他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相比之下美中贸易额每年达到近5000亿美元,双方之间还存在着广泛的教育和旅游业交流。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学会了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进行专制控制(苏联人则对此一无所知),而且中国比美国拥有更多的全球贸易伙伴。

鉴于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快速增长,一些悲观主义者认为,已经不再可能左右中国人的行为;但如果从联盟的角度考虑,则并非如此。发达民主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财富总和远远超过中国,这就凸显了日美同盟对东亚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性。冷战结束时双方很多人都认为,联盟已经是过时的遗物,但事实上联盟对未来也至关重要。

美国政府曾经期盼中国能成为国际秩序中的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但习近平却带领他的国家走向了更加对立的方向。在上一个年代,美国在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中国的礼尚往来少之又少,相反的,它还扭曲了整个竞争环境。

美国的批评者经常指责克林顿和老布什总统过于天真,妄图以接触政策去将中国纳入自身的体系,但历史并非如此简单。克林顿的中国政策确实提供了接触,但也通过重申与日本的安全关系,作为应对中国地缘政治崛起的关键对冲。东亚有三个大国,如果美国能与日本(现在是世界第三大国家经济体)保持一致,这两个国家就可以塑造中国力量增长的整体环境。

此外,如果中国试图将美国赶出第一岛链——以此作为把美国驱逐出该地区的军事战略的一部分,构成该岛链最重要部分的日本,仍然愿意为驻扎在那里的5万名美军提供慷慨的东道国支持。如今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这位克林顿政策的老练明智执行者,已经成为了拜登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关键——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协调人。

与日本的联盟在美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自2000年以来,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和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战略关系的两党报告。在我们于2020年12月7日由无党派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第五份报告中,我们认为日本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一样,不希望被中国牵着鼻子走。该国现在正在联盟中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地区议程,倡导自由贸易协定和多边合作,实施新的战略以塑造地区秩序。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率先对日本战后宪法第九条进行了重新解释,以加强日本在《联合国宪章》下的防卫能力;在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他将该区域贸易协定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的名义保存了下来;还主导了与印度和澳大利亚关于印太地区稳定的四方磋商。

幸运的是,在首相菅义伟的领导下,这种地区领导力很可能延续,曾担任安倍内阁官房长官的他,很可能会萧规曹随。两国的共同利益和民主价值观,将继续构成结盟的基石,而日本的民意调查则显示了对美国的信任度之高是空前的。不出所料,拜登就任后给外国领导人的第一通电话就是打给菅义伟,并向他保证美国将继续致力于与日本的战略伙伴关系。

日美同盟在两国内部仍然很受欢迎,而两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方。它们可以一起制衡中国的势力,同时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流行病等领域,以及努力构建基于规则的国际经济秩序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基于这些原因,在拜登政府制定应对中国持续崛起的战略时,与日本的联盟仍将是重中之重。

作者Joseph S. Nye, Jr.是哈佛大学教授,他的最新著作是《道德重要吗?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到特朗普时期的总统与外交政策》(Do Morals Matter?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FDR to Trump)。

英文原题:Biden's Asian Triangle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21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47
苹果继续从中国撤出生产线 © AP Photo / Tsering Topgyal
中国
16:36 2021年01月28日缩短网址 0 715
苹果承包商正在继续逐步将其iPhone和iPad组装生产线移至中国境外。和硕和富士康将工厂开设在印度。《日本经济新闻报》(Nikkei)的最新数据显示,iPad将于今年年中在越南开始生产,iPhone 12组装将于本季度在印度启动。
到目前为止,苹果仅在印度生产廉价的智能手机,例如iPhone 6S、iPhone XR和 iPhone SE 2020 。
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和印度的原因在于中美关系紧张。

自从智能扬声器问世以来,越南的一家工厂一直在生产HomePod音箱。但是,Apple决定扩大生产能力。这家公司还提高了AirPods的产能,而且MacBook的生产线也将很快转移到越南。

作为苹果公司重要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富士康是,已经投资2.7亿美元(约合17.5亿元人民币)在越南建立新工厂。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不是唯一原因——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新冠疫情的暴发严重破坏了供应链,苹果公司希望未来项目能有更多选择。
将iPhone和iPad生产线迁出中国未必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周四向路透社表示,苹果设备活跃装机量为16.5亿。他指出,一年前的数字为15亿。库克强调,苹果公司成功地提高了iPhone在中国的销售额。该公司新的报告中指出,由于新iPhone 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苹果公司创下了创下单季营收的新纪录。苹果公司的季度收入在该公司历史上首次超过了1000亿美元(约合6482.7亿元人民币)大关。

海外销售占苹果季度收入的64%。在中国的销售额猛增了57%,达到79.5亿美元(约合515.3亿元人民币)。
库克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全球使用的苹果设备超过16亿部。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50
拜登称要让中国因所谓的侵犯人权而承担"后果" © AFP 2021 / MANDEL NGAN
政治
13:01 2021年02月17日(更新 15:09 2021年02月17日) 缩短网址 0 1635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华盛顿2月17日电 美国总统拜登说,要让中国因所谓的侵犯人权而承担"后果"。
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与选民见面节目中,拜登谈到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已相识,并补充说,他多次向后者表示不容侵犯人权。

对于除言辞之外,是否还会让中国承担其他后果的问题,拜登回答说:"是的,中国将承担后果,习近平知道这一点。"
他补充说:"我明确表示,我们将加强我们作为在联合国和其他组织中捍卫人权的国家的作用。中国非常努力地想成为世界领袖。要想获得这个称号,他们就必须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只要他们参与违背基本人权的活动,他们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中国否认美国的侵犯人权指责。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53
中国谴责加拿大拉帮结派“贼喊捉贼”
时间:2021-02-17 07:2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受访学者指出,加拿大在拘押外国公民这一问题上并未占领道德高地,其宣言内容套用在拘押孟晚舟上也完全适用;学者还分析说,中国在孟晚舟事件上不会作出让步,加拿大的这些动作恐怕不会带来实际效果。

刘柳 报道

liuliu@sph.com.sg

加拿大前天(15日)发起一项有58个国家签署的宣言,反对在国际关系中把拘押外国公民当作政治筹码。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谴责加拿大搞“麦克风外交”拉帮结派,批评其“贼喊捉贼”,并重申了对孟晚舟事件的立场。

受访学者指出,加拿大在拘押外国公民这一问题上并未占领道德高地,其宣言内容套用在拘押孟晚舟上也完全适用;学者还分析说,中国在孟晚舟事件上不会作出任何让步,加拿大的这些动作恐怕不会带来实际效果。

这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澳洲和欧盟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参与的宣言,虽未指明针对的国家,一般认为与中国关押两名加拿大公民康明凯和斯帕佛有关。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这项宣言发表视频讲话时说,任意拘押是一个严重问题,威胁到每一个在国外旅行、工作和生活的人,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中国当天在驻加拿大使馆网站上发文回击,称加拿大一面标榜“法治”,一面却任意拘押中国公民孟晚舟,使其成为“美方针对中国企业的筹码”,其行为是“贼喊捉贼”。

中国在声明中还指责,加拿大刻意安排在宣言启动仪式上提及康明凯和斯帕佛是“混淆是非、别有用心”,强调上述二人是因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被依法逮捕起诉,司法机关是独立办案,并充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反对任意拘捕外国公民”的倡议是非常合理的,每个国家都可以参与,问题是发起国加拿大难以用此解释其拘捕孟晚舟的行为。

他解释说,虽然美加之间有双边协议,但加拿大基于国际法也有保护中国公民的义务,且此义务大于前述协议。因此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加拿大对孟晚舟的拘押无论在法理上还是道德上都说不过去。

王江雨还强调说,孟晚舟事件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无论加拿大是通过宣言还是其他形式,中国都不可能在这一问题上退让。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则向《联合早报》分析指出,加拿大政府应该也预估得到,凭这样的宣言很难达到实际目的,也不太可能使中国就此作出改变,但可以利用国际舆论给中国的声望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此“泄愤”,表达对中国的不满。

李明江强调,中国批评加拿大发起宣言是在外交层面上一个必要的回应,但中加关系到底如何发展还是取决于孟晚舟事件的结局;在此之前,中国不会作出让步。

他说,“孟晚舟事件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中加关系肯定会一直陷入低迷,甚至持续对立”,从而影响中加两国包括贸易、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不过,王江雨认为,虽然中加目前处于僵持状态,但还只限于政治领域。中国对加拿大的打击是“对等反应”,没有延伸至经贸等其他领域。

他指出,孟晚舟事件是中加关系缓和的关键。至于如何解决才能平息事态,“有一种看法是由美国撤诉,这种可能性并不小”。

王江雨补充说,虽然拜登或因此面临国内政治压力,但和特朗普相比,他的手段会较“体面”,他未必有强烈的政治意愿或动力继续推进此案。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1:56
彭博:拜登中国政策团队新募人员对华态度均较为强硬
时间:2021-02-17 12:0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美国总统拜登正在为他的中国政策团队招兵买马,这些人员过去的写作和演讲内容所折射出的基调与前任总统特朗普任内出现的对北京的强硬态度吻合,进一步表明新政府不会恢复到早前的和解时代。

据彭博社报道,新招募的人员包括前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Melanie Hart,她将帮助负责检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包括其“清洁网络”倡议,该倡议督促各国将华为排除在它们的5G网络之外。去年10月,她与他人合写的一份报告着重强调了助长华为崛起的国家补贴,并主张对来自美国和盟国的供应商提供反补贴支持。

中国团队还包括五角大楼的Ely Ratner和财政部的Elizabeth Rosenberg。两者都曾在新美国安全中心工作。在与那里的同事(包括已加入拜登政府的其他三位同事)共同撰写的报告中,Ratner和Rosenberg呼吁与日本和荷兰建立“国际财团”,以制造半导体并使供应链多样化。

“中国挑战——往往被描述为未来的问题——现在就存在,”这个团体在国会授权的报告中表示。在另一份报告中,Rosenberg和将加入国家安全委员会的Peter Harrell呼吁美国授权资金,以补偿“中国胁迫性措施”的目标企业,并使美国在未来的供应链中不可替代。

新任命人员的过去工作暗示了拜登团队可能采用的方式。

拜登政府在制定计划上一直持谨慎态度,称特朗普时代的大多数政策都在接受检视。新的团队在一个信息上是统一的,那就是在与中国对抗前先与盟友合作,这与特朗普的独行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Hart曾呼吁通过进出口银行制定一项国家贷款计划,“组建一个愿意支持伙伴国家企业的出口信贷机构联盟”,这可能折射出她未来的潜在政策的方向。她还敦促美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便它们可以获得安全技术和“高标准的治理原则,实现自由开放的互联网”。

Hart不予置评。她将担任主管经济增长、能源和环境的副国务卿的中国政策协调人。这一职位尚未任命人选。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2:00
陆洋:印度裔在美政界崛起并非偶然
环球网发布时间:02-0902:41环球网

在美国拜登政府正式上任后,美印之间近期互动颇为引人关注。在派出军方高级官员团队参加2月3日开始的印度航展后,美国和印度陆军又于2月8日到21日在印度拉贾斯坦邦一个野外射击靶场举行今年度的“准备战争”联合演训。此外,美国已经向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发出呼吁,计划举行首次“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视频会议,并就此展开协调。

实际上,随着具有印度血统的卡玛拉·哈里斯成为美国新一任副总统,美印关系未来发展走向就成为国际舆论讨论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哈里斯之外,拜登的执政团队中还有19位印度裔人士,其中只有一人做南亚相关工作,这也充分说明印度裔已经深度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而印度的游说集团也大有超越犹太人,成为“华盛顿最有影响力的外国势力”的趋势。

除了在美国政界的影响力外,印度裔屡屡出任跨国公司高管的话题也往往被拿来和华裔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绩做比较。而且他们当中很多都是在印度完成学业后才远赴欧美深造,取得所在国的国籍,从公司基层干起一步步得到提升的。仔细研究其成长经历就能发现,印度裔在美国政界崛起的现象并非偶然,这是一个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印度裔在欧美社会的融入确实更加游刃有余。

首先,是语言文化的优势。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英语作为近母语的地位给印度精英带来了天然的优势。他们能够轻松容易地将自己的意思精确地表达出来,并且更加亲近西方的文化,熟悉西方的话语体系。印度文化中开放热情的一面,使他们在社交上和情感沟通上能够更好地接轨欧美社会,他们的论辩能力以及逻辑思维也使得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加容易融入团队。当然,能够到海外求学工作的这些人,大多出身也是印度社会的中上层,本身就已经通过层层筛选。

其次,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与政治社会影响力成正比。这几十年美国海外印度裔的群体不断壮大,特别是美国1965年新移民法案出台后,印度裔已经成为继华裔之外的第二大亚裔族群,并且从事管理等专业技术类的印度裔在各族裔中所占比重很高,家庭平均收入方面一直稳定在全美首位,印度裔也是经济上最为成功的族裔群体之一。

第三,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移民群体在承袭了祖先留下的固有本土文化的同时,还要接受所在移民国家文化的熏陶,由此产生了一种离散意识,即无法完全融入到任何一种文化之中,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多重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因此,在个体以及群体身份的构建中,抱团往来、相互合作、互相提携,也是移民在海外生存的重要手段。这一点海外印度裔也不例外,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意识到参政的重要性,以改变自身弱势群体地位。族裔整体的精英特性以及以印度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族认同意识,赋予他们强大的动员能力,并形成鲜明的政治目标,为他们的参政议政提供了有力保障。数据显示,印裔美国人是美国政治参与度最高的移民群体之一,在2016年大选中印度裔投票率达62%,高于拉美裔和非洲裔美国人。

第四,族裔组织的发达是欧美社会的一个特点。少数族裔组织成为少数族裔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托,通过这些组织的活动,把分散的力量聚集起来,增强了少数族裔群体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以及群体的凝聚力,从而能够对于政府的族群事务政策制定施加一定影响。

海外印度裔是印度侨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这一群体在建立为印度服务的国际网络,引导印度的学术研究方向,以及科技、文化交流和商业领域多有建树。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改变了原来对于海外印度裔的漠视态度,出于对资金和人才的需求,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吸引海外印度裔参与印度的发展。这其中包括颁发“印度裔卡”(PIO)计划和“印度海外公民证”(OCI)计划,持卡者在购房、医疗、社会保障、所得税、贷款额度、风险投资基金的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很多方面都能够享有本土公民待遇。计划的适用范围也很广,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四代以内的印裔都可以获得这种身份卡,印度公民或印裔的外国配偶也包含在内,给海外印度裔带来了极大便利。

海外印度裔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绩,以及对于印度文化的传播,成为了印度软实力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影响力。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美国印度裔已经成长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为近年来美印关系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这一群体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已经可以形成“压力群体”,比如使美国的南亚政策向印度倾斜。印度与美国同为所谓“民主国家”的基础使得美国政府对于印度裔的戒心较小,也为这一群体在参政方面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在美国生活的印度公民,他很自豪地提起曾参加过中美的气候谈判,而美方并不介意他作为印度公民的身份。由此可见,关注美国印度裔的政治参与度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内政,鉴于美印关系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地位,也有助于评估中印关系的走向。

(作者是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7 22:06
日媒披露:美将设立5G多边基金遏制中国
中国经济网发布时间:02-0217:17中国经济网官方帐号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 据日本《读卖新闻》2月1日报道,该报记者近日获悉,美国政府将设立一项多边基金以强化5G技术研发和设备供应网络。除了“五眼联盟”国家外,该基金也计划吸纳日本参加。为了阻止中国设备的普及,美方似乎有意与一些关系密切的国家结成对华联盟,攫取5G研发领域的主导权。
报道称,美国在1月初通过的2021年度《国防授权法》中已经加入了设立“多边通信安全基金”的内容。相关条款提到了设立基金的目的,包括研发所谓“安全且受信任”的技术、强化设备供应网络、加强对受信任制造商产品的使用。法案中写明,为确保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可信赖的海外伙伴的参与,将灵活使用资金。
报道称,虽然基金的具体规模将于日后敲定,但此前提交国会的议案中提出,基金总额将达5亿美元,力争未来10年里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采用所谓“安全且受信任”的通信设备,鼓励多边参与。
牵头这一构想的是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沃纳。他在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关于包括5G在内的多项技术,美国都有必要与同盟国展开密切合作。日本是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军者,将会成为此项努力中最重要的伙伴之一。”
报道称,看起来美方出于对抗中国的目的搭建的5G通信网,离不开技术实力雄厚的日本的协助。一旦上述基金项目正式启动,也将带动日本制造商的技术和产品的普及。

来源:参考消息网

------------------------
西媒:芯片成世界经济“新石油”
参考消息发布时间:02-0211:03《参考消息》官方帐号

参考消息网2月2日报道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1月29日报道,芯片成为“新石油”,目前仍属于很稀缺的资源,并受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全部在亚洲)的控制。半导体的全球短缺状况正困扰着汽车工业和其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美国贸易数据可视化线上平台“经济复杂性观察站”组织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集成电路以及手机、汽车零部件、医疗诊断设备等使用的半导体元器件的全球出口总量中,有近50%来自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

报道称,集成电路对于当今世界已经变得至关重要,而且从短期和中期来看,其重要性还将继续提升。目前,在微芯片生产领域领先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这种状况正在使全球供应链出现瓶颈。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的工业专家斯蒂芬·福尔曼说:“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半导体元器件面临全球短缺局面,迫使主要的汽车制造商纷纷削减汽车产量。这是一个明确的警告信号。尽管全球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已大大缓解,但仍没有彻底消除。”

这位专家预测,供应链中断的大部分影响将体现在2021年的前几个月。在此期间,全球小型汽车的产量估计将减少100万辆,第二季度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次级影响。但福尔曼说:“我们也预见到,一旦供应链中断的影响消退,芯片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将重新夺回失地。”如今,似乎所有产品都含有集成电路。

报道指出,由于某些半导体元器件的生产主要依赖台湾地区和韩国这两个亚洲经济体,半导体元器件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已成为全球金融的焦点之一。在某些特定类型的集成电路产品方面,这种情况更为极端,已形成对台湾地区和韩国的重度依赖。

英国可靠来源-隆巴德咨询公司的经济学家罗里·格林和史蒂文·布利茨指出:“台湾地区和韩国对芯片行业的影响力类似于欧佩克对石油行业的影响力。”

这两位专家在一份报告中说:“物联网的加速发展使半导体元器件的重要性超过了石油,半导体元器件成为驱动世界增长的关键资源。”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8 02:01
美媒:拜登的对华团队将与特朗普态度一致

2021年02月17日 12:41:08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南方+2月17日讯】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乔·拜登正在为他的中国政策团队“招兵买马”,这些人过去的政策和演讲内容都与美国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任内对中国的强硬态度一致。美媒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了,拜登政府不会让中美关系回到早先的和解时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媒报道称,在拜登新招聘的人员中,曾任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的梅勒妮·哈特(Melanie Hart)将帮助监督对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审查,其中包括其“清洁网络”政策,该政策要求各国禁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帮助其建立5G网络。去年10月,哈特与人合写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强调了美国政府应当增加补贴以阻止华为崛起,并主张向美国盟友的相关供应商提供补贴支持。

哈特呼吁美国政府通过进出口银行(export - import Bank)制定一项全国性贷款计划,组建一个愿意支持盟国供应商的出口信贷机构联盟,哈特还敦促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使他们能够获得“安全”的技术和“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管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拜登的中国政策团队还包括五角大楼的埃利·拉特纳(Ely Ratner)和财政部的伊丽莎白·罗森博格(Elizabeth Rosenberg)。两人之前都曾在新美国安全中心工作。拉特纳和罗森博格与另外三位加入拜登政府的同事共同撰写了一份报告,他们呼吁美国与日本及荷兰建立一个“国际联盟”,以建立多样化的半导体供应链。

拉特纳和罗森博格在美国国会授权的报告中写道:“中国挑战在现在经常被描述为美国未来的心头大患。”在另一份报告中,罗森博格和正在加入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彼得·哈勒尔(Peter Harrell)呼吁美国政府应当授权部分资金来补偿美国的电信相关供应商,并让美国在未来的半导体供应链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国家。

据彭博社报道,因特朗普时代的大多数政策都较为激进,这导致拜登政府在制定计划时一直很谨慎。美媒认为,虽然现在特朗普的大多数政策都还在接受拜登政府审查,但拜登的中国政策团队在美国如何与中国对抗的问题上与特朗普不谋而合,只不过拜登的中国政策团队会更加理性地与“反华盟友”合作,压制中国,而不是像特朗普政府那样根据特朗普的情绪和当天的事件制定政策,导致美国与盟友的关系日渐恶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报道,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接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采访时说道:“当我们与‘反华盟友’之间出现争端,而不是与他们合作时,美国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从而无法让美国在与中国的对抗中获胜。”布林肯声称:“中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的国家挑战,在供应链、微芯片、人工智能和6G网络等领域的技术竞争预计将成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核心内容。”

据美媒报道,虽然在拜登政府内,有许多官员都曾在奥巴马执政期间与中国建立了密切且友好的关系,奥巴马政府的官员在美国对华是否应该采取强硬态度的立场上总是不太明朗,但现在拜登政府将与特朗普的对华态度一致。2019年,特朗普执政期间,100名奥巴马政府官员和学者联名写信抵制特朗普政府对华的恶劣口吻,指责特朗普导致中美关系恶化,信中称:“特朗普对中国的一系列政策看上去是让美国受益,但根本上是适得其反,中国在一系列的制裁中反而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然而,为这封信签名的100名奥巴马政府官员和学者中几乎没有人在拜登政府找到工作。美媒认为,这表明了美国民主党对华的态度也正在发生转变。新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理查德·丰丹(Richard Fontaine)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现在即将进入拜登政府的人在对华的心态和方式上都与奥巴马执政时期不同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虽然美国一直将中国当成“最大的挑战”,但中国在中美关系上一直秉持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态度。2021年1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白宫国安会‘印太协调员’提名人坎贝尔近日表示,中美关系如沿着当前道路走下去,将进入非常可怕的境地。双方应暂停针锋相对的做法,设立合适的接触渠道和机制,并采取一些温和步骤,向对方发出改善关系的积极信号。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春莹表示,中方一贯认为,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中美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特殊责任。华春莹指出,中方对美政策是一贯、明确的。我们致力于同美方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同时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希望美国新一届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加强对话,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正确发展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曾指出,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仅翻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同时也对世界格局的演变带来了深远影响。几十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取得了历史性发展。40年后的今天,中美已经成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对象国,每天有超过1.4万人乘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两岸,两国每年人员往来超过530万人次。几十年来,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各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也有力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王毅表示,要做好合作与分歧的加减法。新形势下,中美合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在双边领域和国际事务中都有着广泛合作需求和巨大合作潜力。双方应当始终聚焦务实合作,同时妥善管控分歧,不断为中美合作的一端加码,为分歧的一端减重。应当想办法让合作清单越来越长、问题清单越来越短。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8 11:53
中国积极拉拢欧洲削弱美欧盟友关系
时间:2021-02-18 07: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上周又拔高中东欧合作机制级别,首次由习近平主持有10多个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线上峰会,并承诺加大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扩大从这些国家的进口。

(华盛顿讯)在美国新政府致力于对抗中国之际,中方最近也在外交上主动出击,努力将美国的欧洲盟友拉入中国的经济圈。

美国之音报道,自美国总统拜登当选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同包括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在内的近10位外国元首通话。

在不惜作出重大让步促成中欧投资协定后,中国上周又拔高中东欧合作机制级别,首次由习近平主持有10多个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线上峰会,并承诺加大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扩大从这些国家的进口。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报告指出,仅凭峰会举行这一事实,就可以令中国大事宣扬其跟欧洲的伙伴关系。

北京深知,若无欧洲,美国就无法组建一个有效的联盟来对抗中国。美国和欧洲盟国的关系是二战以来世界上最牢固的盟国关系,但近来在有关中国的问题上,双方分歧越发显现。

上月2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针对习近平呼吁奉行多边主义表示,她和习近平都注意到对多边主义存在需求。她还警告,欧洲国家不应选边站。

法国总统马克龙早前也表示,欧盟虽因共同价值观和华盛顿立场更为接近,但不应和美国合力对付中国。他说:“合作对付中国的局面,也是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境况。”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前首席经济学家莫里奇(Peter Morici)指出,与亚洲国家直接面对中国军事威胁不同,欧洲远离中国,欧洲各国既需要美国提供安全防务保障,又要跟中国和俄罗斯做生意。“他们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威胁,担心中国大举收购欧洲工业,但仍然向中国出口机械设备。”

中国去年取代美国 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欧洲统计局报告显示,中国已在去年取代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另据墨卡托中国研究所去年11月的报告,欧盟在多达103种产品类别领域里“严重战略性地”依赖中国。

中欧投资协议谈判在长达七年的35轮谈判中僵持不下,但上个月美国新政府就职前,中国突然在包括禁止强制转让、国有企业补贴、争端解决机制,甚至是极为敏感的劳工人权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促成了协定。此举被认为是要试图在拜登着手组建对华联盟之前,抢先一步建立自己的圈子,分化美国与盟友的关系。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建立的“17+1”机制一直形同虚设,但上星期北京突然决定召集这十几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峰会,并在明知有六国元首不给面子的情况下拔高级别,过去由总理李克强出席的论坛改由习近平亲自主持。

尽管中国一系列动作或似见效,但观察人士指出,欧洲与美国有共同价值观和长期的战略关系。上个月,欧洲议会就在一项决议中谴责中国针对香港活动人士。

此外,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去年一份研究报告说,冠病疫情暴发以来,欧洲对北京越来越警惕,并对中国在国际上咄咄逼人的态度以及侵犯人权的行为日益关切。

美国企业研究所战略研究员施米特(Gary Schmitt)指出,中国的策略有一定成效,令一些国家的政府将有限的经济利益置于长期利益之上。但随着中国的行为在国际上引起越来越多公众反感,目前不清楚中国的策略能否继续奏效,当然这也取决于拜登政府是否能促成一个成功的跨大西洋中国问题政策。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8 11:57
学者:拜登打人权牌取代“威胁牌”
时间:2021-02-18 07: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学者指出,拜登目前以“人权牌”取代“中国威胁牌”,以更好构建民主同盟。他对华摆出强硬姿态,旨在向盟友展现美国的领导力,同时恢复美国作为自由民主灯塔的地位,以西方价值重振同盟体系。

王纬温 重庆特派员

edwinong@sph.com.sg

美国总统拜登在七国集团(G7)会议召开前,再打“人权牌”向中国施压。他针对新疆问题,称中国将为侵犯人权付出代价,重申将与国际社会合作促使中国保护人权。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同一天则说,加国及其他国家正在考虑使用“种族灭绝”形容中国的新疆政策。

受访学者认为,拜登目前已改变特朗普政府对华的打法,以“人权牌”取代“中国威胁牌”。他在上任后首场多边会议——G7会议前对华摆出强硬姿态,旨在向盟友展现美国的领导力,同时恢复美国作为自由民主灯塔的地位,以西方价值重振同盟体系。

拜登前天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一场答问大会上被问到新疆问题时说:“中国将面临(人权问题的)后果,而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知道。中国正在非常努力地成为世界领袖,而要获得这个称号,他们必须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只要从事违反基本人权的活动,他们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拜登重申,美国将重塑其在声援人权的全球角色,并将与国际社会合作促使中国保护人权。

特鲁多同日则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新疆无疑出现严重侵犯人权事件,“我们对此极为关切,并多次强调我们的关切”。但对于是否以“种族灭绝”形容中国的新疆政策,特鲁多则有所保留,他说在应用这个非常具体的词语时,加国须确保所有细节都得到厘清。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拜登最新表态并不令人意外,与他的新政府团队核心成员过去数周政策表述保持一致。民主党向来在人权、政治问题上对华态度都比较强硬,拜登未来势必以人权政策问题作为重建与盟友关系的重要内容,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同时加大力度用多边方式在人权意识形态方面对华施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受访时则说,拜登目前以“人权牌”取代“中国威胁牌”,以更好构建民主同盟。“像特朗普以前逼着他们站队,说新冷战、脱钩,这个欧洲首先德国就不买账。现在拜登上来要换一种方法达到目的:提升美国竞争力,继续西方领导世界。”

王义桅认为,拜登目前打“人权牌”“新疆牌”,真正目的仍是应对中国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弯道超车,以捍卫西方在该领域的领导力及对确立规则的垄断地位。王义桅提醒,目前大量信息化原材料都来自新疆,美国可能会以人权问题制裁相关产业,借此打乱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及发展势头。加国主要反对党、保守党党魁奥图尔前天敦促特鲁多,以中国对新疆维吾尔族人“种族灭绝”为由向国际奥委会施压,要求将2022年冬季奥运会移至中国以外地区举行。

李明江预期,替换冬奥会主办国的可能性不大。但中国目前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关系持续紧张,“不排除一些西方国家在冬奥会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些抵制的行为”。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2-18 20:24
中国莫低估美国拉拢盟友共同遏华
时间:2021-02-18 16:4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2月19日召开G7会议,制定对中国的战略,这次会议是美国主导而由英国承办。拜登在年前就说过,在统一盟友的立场和意见后,方会开展对中国的进一步行动。相信这次G7会议后,就会陆续出台美国带领盟友一起制定的打压遏制中国的大蓝图大行动大计划。

笔者认为:中国莫低估美国拉拢盟友共同遏华。

一、美国在以人权、病毒、新闻自由、香港等议题营造国际舆论以此凝聚团结西方联盟。这些议题也极大可能成为他们出台对华共同行动的核心幌子。

人权牌:美国总统拜登在七国集团(G7)会议召开前,打“人权牌”向中国施压。他针对新疆问题,称中国将为侵犯人权付出代价,重申将与国际社会合作促使中国保护人权。拜登前天(2月16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一场答问大会上被问到新疆问题时说:“中国将面临(人权问题的)后果,而中国也知道。中国正在非常努力地成为世界领袖,而要获得这个称号,他们必须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只要从事违反基本人权的活动,他们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拜登重申,美国将重塑其在声援人权的全球角色,并将与国际社会合作促使中国保护人权。特鲁多同日则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新疆无疑出现严重侵犯人权事件,“我们对此极为关切,并多次强调我们的关切”。但对于是否以“种族灭绝”形容中国的新疆政策,特鲁多则有所保留,他说在应用这个非常具体的词语时,加国须确保所有细节都得到厘清。

病毒牌:世卫组织专家组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他们一个月来在武汉进行病毒溯源调查的一些主要结论。然而,这明显不是美国想要看到的结论。美国国务院表示,期待看到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完整报告,并且将根据科学和数据进行美国自己的评估。在世卫组织的调查人员排除新冠病毒源自武汉一个实验室的可能性之后,美国表示将对调查结果及其基础数据进行独立审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说,他无法做出世卫专家已得到中方充分合作的结论,而中国对于新冠病毒大流行是否完全透明也尚无定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新冠病毒的起源,我觉得任何明事理的人都不会说新冠病毒来自中国武汉之外,所以我们现在的重点是世卫组织的调查。我们期待看到调查报告,看到数据,并且用我们自己收集到的情报和分析所得,来协助世卫组织的调查结果,并且得出我们的结论。总的来说,我们已经表达了我们对于中国有必要提供全面透明度和许可,以及有必要准许世卫组织获取疫情早期信息的担忧。



自由牌:北京时间牛年初一0时0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BBC出手,宣布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对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请不予受理。据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2月11日,BBC回应称,对中方的举动表示“失望”。一名BBC女发言人说,“BBC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国际新闻广播机构,它公正、不偏不倚地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英国政府11日也配合BBC对中国横加指责。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宣称,中国的做法是“对媒体自由的无法接受的限制”。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则声称:“我们完全谴责中国封禁BBC新闻的决定。”但是他们压根不提英国事先封杀中国媒体(CGTN)的事。2月4日,英国通讯管理局发布命令,吊销了CGTN在英国的营业执照。其给出的理由是CGTN的报道“违反中立规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存在政治属性”等等。

老狐狸拜登很聪明,知道用什么事能让西方世界抱团。这些人权、病毒、新闻自由、香港等议题就能极大的让西方世界美国的盟友们有共同的立场,美国很容易在这些议题方面得到西方盟友的支持和赞成。

人权,病毒,自由,香港等议题,相信极有可能成为他们出台对华共同行动的幌子,他们的共同行动不会说为了打压遏制中国,而是会说成因为中国在人权,病毒,自由、香港等议题上的恶劣表现,为了世界正义而统一一起惩罚中国。这个手段是高明的,他们已经在营造这个国际舆论氛围。

二、德国为了不被美国盯上这时极大可能在美国面前装孙子,只要能从美国那捞取好处利益将很容易出卖中国。

根据安邦智库2021年2月18日消息:德国官员考虑以中国为筹码换取美国撤销关税。德国希望欧洲和美国通过一项取消工业关税的贸易协议、一项增加对中国施压的世贸组织(WTO)改革以及一个保护气候的联合碳排放交易体系来加强跨大西洋联系。德国政府跨大西洋协调专员PETER BEYER在2月15日发表的一篇采访中对路透表示,德国政府和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新政府应该“大胆设想”,并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着眼于共同利益,制定雄心勃勃的议程。他表示:“在经历了特朗普领导下的艰难岁月后,德国和欧洲现在有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可以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他表示:“现在是将一揽子贸易和经济政策提案提上议事日程的合适时机。提案必须包括一项全面且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协议,”“这应该包括共同为WTO改革设计的路线,以及最终让中国遵守国际贸易规则--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必须受到制裁。”但他同时表示,作为重建信任的第一步,美国新政府应该撤销特朗普时期单方面针对欧洲输美铝和钢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由此看来,德国相关谈判官员的表述,尽管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有所不同,其目的在于向美国提出要价,以换取在WTO改革和气候问题上,与美国协调对待中国的立场。

中国有时认为德国法国不是太听美国的话,德法两国左右欧盟的走向,但是必须要提醒中国的是:中国已经被美国盯上重点打压,德国的摆脱美国战后束缚的大国崛起雄心此时必将选择暂避锋芒,他们将极力避免被美国防范,为了向表示自己无意摆脱美国战后束缚,他们甚至可能比其他国家表现的更卖力更积极效忠美国打压遏制中国。此点,中国不能大意,不能对德国做太乐观的预估。否则,将出现严重的形势预判错误。

三、把中国扼杀在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前一刻,将可能是世界除中国自身之外的绝大部分国家乐意看见期待看见的。绝大部分国家(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可能都是巴不得美国带领一众盟友群殴中国。

从这几十年的结盟政策的使用经验教训来看,美国选择结盟政策总体是极其成功的。收获是远大于失去的。也没有出现他们不想得到的很可怕的结果。几十个盟友成为他的盟友,对这些盟友而言,收获也是远大于弊的。

现在地球村的老二中国在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前,被现在的全球老大美国带着一堆小弟可能要“群揍群殴”,不排除这个老二被孤立被群揍群殴较惨的结局,而且,要深知,中国被群殴时,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可能是内心拍手称快的巴不得的,俄罗斯印度日本都可能是这心里,少一个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出现,对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都是好事。说的更直白一点,绝大部分国家(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巴不得美国带领一众盟友群殴中国。

把中国扼杀在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前一刻,将是世界除中国之外的大部分国家乐意看见期待看见的,他们顶多只希望中国是一个一般的国家,中国过于强大,他们并不乐意看见

中国如果死板的持续选择以一敌多,将极大可能是方向性的选择错误。

我相信国家后面感觉到以一敌多体力不支时,可能会果断放弃不结盟政策,甚至会大造核武器。美国连朝鲜都收拾不了,中国也没那么好捏。

四、中国现在有必要做如下两件事:一,总结英美西方联盟得失和不足。二,思考中国借鉴美英联盟采取结盟政策的利与弊。不能等世界看衰中国时再考虑放弃不结盟。

我们的国家,当前的一切当然是谋求自身正常发展,但是美国及美国纠结盟友就是要打击中国正常发展。

美国打压中国的核心思路理念将是如下两点:一、千方百计阻止中国进步。二、各种办法和手段挖坑拖累中国。

一切的一切就是要让中国发展不好,让你不好,阻你前进,这就遏制的核心之要。

对于阻止进步,我们可能只能更多的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对于挖坑拖累,我们千万不能随其起舞谨防掉入陷阱,要视情况合理晾着,不上钩,不上当,才是应有之处理办法。

同时,中国不能只想着瓦解美国联盟,因为极大的可能是瓦解不了,甚至可能是越瓦越紧。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如果只想着靠瓦解西方联盟将会是把脑袋别在别人的裤带上。

中国也要自己能把握的招,要多措并举。

在一切努力谋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国家大策的灵活使用。中国现在有必要做如下两件事:一,总结英美西方联盟得失和不足。二,思考中国借鉴美英联盟采取结盟政策的利与弊。

应不应该放弃不结盟政策结论不用过早下,中国要组织人员把美国及西方盟友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研究透,把中国放弃不结盟政策的利与弊研究透。最后出的结论一定是综合权衡的,因为不可能各方照顾到。把主要矛盾能解决好的对策就是我们要的政策,有弊端的地方只要我们能承受,就可以最后放下。

要清楚的一点是,不能等世界看衰中国时再考虑放弃不结盟,那时就更没人能跟我们结盟。故此决策宜早不宜迟。

考虑放弃不结盟不仅是为了应对对方拉拢盟友打压我们,也是在为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后如何和世界交往的问题。中国也要学习美国如何当的世界第一大国。

美国的盟友政策,中国要认真学习经验教训。如果选择采用,晚用可能不如早用。而且放弃不结盟,不要只盯着俄罗斯,要面向全世界结盟,经济为重,军事淡化。下结论前各种声音和观点都应该倾听,真理越辩越明。这么大的事,讨论个一年半载都是应该的和值得的。

今天,我们是反抗美国,反抗美国带领一众盟友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对世界其他国家来看,就是世界老大联合盟友打压可能成为明天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中国。这些不以我们怎么理解为左右,我们的理解也不重要。

作者:彭胜玉

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国际金融论坛(IFF)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海油战略研究员
作者: 焦典    时间: 2021-3-3 18:16
美贸易报告:将用“所有可用工具”应对中国


2021-03-03 13:55:44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3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拜登政府任内首个贸易议程报告,这份长达308页的报告明确将矛头指向中国,威胁要用强硬手段对付中国的贸易行为。
据《华尔街日报》当天报道,这份贸易议程报告宣称,美国政府应使用“综合战略处理中国强制且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美国将使用利用关税等“所有可用的工具”来打击所谓的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报告声称,拜登政府认识到,中国“强制和不公平的贸易行为”正在损害美国工人的利益,威胁美国的技术优势,削弱美国的供应链弹性,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因此拜登政府将会采用包括关税在内“所有可用的工具”来打击中国的做法。
“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需要一个综合战略和更加系统性的方法,不能使用不久前那种零敲碎打的手段。”报告写道。
根据报告内容,拜登政府计划与美国的盟友合作向中国施压,同时在国内对美国工人、基础设施、教育和创新领域进行“变革性投资”,使美国处于“更强有力的地位”。拜登政府已开始全面审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这也将成为未来拜登总体对华战略发展的一部分。
美国国会每年都会要求美国总统发布贸易议程和报告,详细解释贸易政策。拜登政府这项报告将贸易政策列为最高优先事项,称其是抗击新冠疫情、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报告截图
就在这份报告出台的同一天,拜登提名的美国贸易代表凯瑟琳·戴(Katherine Tai)在对国会参议院的书面听证中也威胁称,她愿意通过双边会谈以解决“不公平贸易”问题,但若谈判无法达成一致,她就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对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这份报告,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拜登拥有改善与中国关系的资源,而关键问题在于他是否有决心这么做。”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则指出,美国和一些西方人希望他们永远处在全球发展的中心位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长期围绕他们的利益转,为他们生产廉价商品,提供原料和市场,固化这一利益格局。这样想一想是可以的,在不引起冲突的情况下搞一些自己的利益保护也能够容忍,但是采取强力措施打压发展中国家的进步能力,告诉中国这样的大国“你们就该受穷”,这就是邪恶。
有关中美贸易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曾表示,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我们希望美方有关人士倾听工商企业界、美国内和国际有识之士的呼声,客观看待中国和中美经贸关系,同中方一道,加强对话沟通,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进合作,妥处分歧,推动中美经贸等领域关系健康发展。







欢迎光临 主人公论坛 (http://www.zhurengong.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