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 习基本思路主要举措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5-27 20:30:33 | 只看该作者
韩正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1-05-27 19:57:0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26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韩正表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韩正强调,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要尊重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工作节奏。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寻求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携手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要积极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目标、举措、成效,善于用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韩正指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当前要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韩正强调,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充分发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要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推进各地区有序达峰。要发挥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中央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带头压减落后产能、推广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刘鹤、王勇、王毅、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5:09:29 | 只看该作者
俄国家航天集团副总经理:世界需要一个客观的生态监测系统

2022年1月12日, 10: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照片 : Roscosmos/Sergey Ryazanskiy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月12日电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第一副总经理、教授尤里·乌尔利奇奇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3届国际能源论坛“创新·基础设施·安全”上表示,世界需要一个客观的生态监测系统,以获得可靠的排放信息并应对气候变化。

据他指出,燃料能源综合体企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所有排放量的74%。另外13%对大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自于农业,9%来自于工业,3%来自于废物。

此前在学术杂志《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研究中称,2021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长约5%,达到COVID-19大流行爆发前的水平。



乌尔利奇奇称,“主要是国际合作,让所有国家都可以使用生态监测系统工具。 我认为,必须在国际层面和与我们来自欧洲、美国、中国等国家的同仁们一起创建这个系统。”

据他表示,必须对国家生态监测系统进行验证,以便所有国家将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采取一样的办法。目前美国、欧洲、中国和俄罗斯都在部署碳排放的国家卫星监测系统。

2021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指示政府开发高精度监测温室气体排放和回收系统。2021年11月,俄罗斯私营公司“成功火箭”(Success Rockets)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展示了温室气体监测卫星的演示模型。

-------------------



初创企业“成功火箭”打算创建全天候地球观测系统



2021年6月10日, 20:03 (更新: 2021年12月21日, 16:2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ASA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6月10日电    俄罗斯初创企业“成功火箭”公司经理奥列格•曼苏罗夫称,该公司计划在监测全球变暖因素的卫星系统之外,创建全天候昼夜地球雷达观测星座。




俄航天集团:俄可能会减少“球体”系统的卫星数量
2021年5月19日, 21:00

据其称,创建雷达探测卫星星座的项目正处于进行深度研究中。
他表示:
“我们认为,该项目对于沿北方海路为船只护航具有广阔前景。俄罗斯现在没有人提供这些数据,尽管‘俄原子能集团船队’公司有至少每三个小时获取一次的需求。俄原子能集团和俄现代商船队公司(Sovcomflot)整体上对项目感兴趣。”
此前曼苏罗夫曾对卫星通讯社说过有关监测全球变暖因素系统问题。现在他解释道,气候星座应计有60颗卫星,雷达星座不少于36颗。

他补充称:
“自去年9月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气候监测系统SR KMS的项目,并且已确定了卫星本身和星座整体的技术外观。到今年年底,我们将在地球上和平流层试验该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23:21:39 | 只看该作者
研究报告:全球86%的城市居民遭受空气污染之害2022年1月12日, 16:2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EUTERS / Anushree Fadnavis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1月12日电 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写道,全球86%的城市居民遭受空气污染之害。

文章称:“大约86%的城市居民(25亿人)居住的地方中,大气PM2.5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0mg/m3的标准。”

报告指出,除欧洲和美洲外的所有地区与PM2.5含量超标有关的死亡率都在上升。死亡率上升的原因有城市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发病率增长等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5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23:39:06 | 只看该作者
全球首发!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如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来源:人民网
2022-04-21 21:3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图片来源:中国气象局

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丁亦鑫)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这颗卫星的入轨,也意味着我国将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送上天”。

据了解,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科研卫星。卫星在轨应用后,将实现对生态环境、气象和农业等多领域定量遥感服务能力的跨越式提升,为我国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该卫星的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师、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张兴赢告诉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这颗卫星最大的特点是搭载主动激光雷达载荷。相比于被动遥感,主动激光雷达不易受云层和气溶胶的影响,空间分辨率很高,不受白天黑夜影响,可以夜间观测,能够大幅提升全球碳监测和大气污染监测能力。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兴赢就在提案中建议,应统筹建立天地一体化、业务化和长期高精度的温室气体科学监测网络。如今,他终于亲眼见证这一刻。

“之前观摩卫星发射任务都是在现场,火箭腾空后很快就消失在视线里。这次我选择了在发射基地的指挥大厅。”从点火倒计时,到发射升空,紧盯着火箭整个飞行轨迹和参数的变化,张兴赢见证了这颗卫星发射的全过程。“看着这十年的努力终于跃然而上,绽放在浩瀚的宇宙和太空中时,感到无比欣慰。”

同时,张兴赢也感到了满满的压力。“卫星发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卫星上天之后,卫星观测数据的获取、处理、应用再到产生效益,这些任务都是对地面应用系统科技人员的严峻考验。”他解释道,由于该颗卫星上的二氧化碳探测激光雷达是全球首发,国内外均无可借鉴的经验。无论是这些年激光雷达的高精度工业制造,还是接下来卫星数据的高精度处理技术,都是巨大挑战。

张兴赢告诉记者,前期团队已经做了大量的数据处理技术攻关储备,待卫星观测数据落地后,团队将进一步开展数据处理。“我们都希望尽快推动这颗卫星二氧化碳观测产品和数据投入应用,为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更加精准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发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08星和高精度温室气体综合探测卫星,与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组网观测,这也将织就一张更加精密的全球碳监测的天基观测网。“不仅造福中国,也将惠及全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更多更高精度的碳监测数据。”张兴赢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