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81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靠诋毁中共获诺奖? 又一个人格分裂公众人物莫言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0:1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贴莫言1962年旧照 暗示其虚构饥饿(图)[size=11.666666030883789px]

2015年04月10日 01:47
来源:新闻晨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294人参与 2569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孔庆东贴莫言8岁旧照
原标题:孔庆东贴出莫言8岁旧照,暗示其自称小时饥寒交迫为假
“迷失真我”的难道是莫言
晨报记者杨育才
这是莫言20岁之前惟一的一次照相,时间大约在1962年春天。照片上的莫言上穿棉袄,下穿单裤。
据他自己所说,棉袄上的扣子还缺了两个;胸前闪闪发光的,是积累了一冬天的鼻涕和污垢;裤腿一长一短,不是裤子的问题,是不能熟练地扎腰所致。
在他旁边一起合影的,是他的堂姐。
北大教授、“大嘴”孔庆东又耐不住寂寞了,他这次吐槽的对象,是中国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4月8日上午,孔庆东在微博上贴出一张黑白照片,并配文称“文学虚构可以改变真实记忆,甚至作家也会迷失真我。”
尽管孔庆东并未点名,但网友很快发现,照片上的小男孩是莫言。一时间,关于莫言的作品、人品,甚至那段历史,都成为了网友口水战的内容。
孔庆东发声:贴图加转发表达意图
莫言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唯一一张儿时旧照,竟会被人翻出来说事儿。翻照片的人,还是“大嘴”孔庆东。
照片上的莫言,尽管看起来只有七八岁,但脸型和现在基本一样是方脸。引起争议的,正是这张方脸,以及身上穿着的棉袄。
孔庆东在微博中还说,“某作家常写自己小时候饥寒交迫,这是他1962年春天的照片。”12分钟之后,孔庆东又转发了网友@秦师名粤的评论,借此将自己贴图的意图表达得更为清楚。
@秦师名粤评论说:“莫言得诺奖后信口雌黄,说自己小时候穷得光着身子到处跑,像小狗一样把任何能吃的东西塞进嘴里,十岁前不知道啥是照相。结果网友扒出其八岁和表姐的合影,白白胖胖衣服合体!”
一位网友还在评论中问道:“为什么宁愿改变记忆也要虚构呢?”对此,孔庆东回答说,这不能怪作家,如果不造谣不污蔑,不但不能获奖,连发表出版都困难。“你见过这三十年出版的赞美前三十年的小说吗?”
曾经盛赞:莫言是“最有良心作家”
有意思的是,在用莫言的儿时旧照批评莫言“迷失真我”之前,孔庆东也曾盛赞过莫言是一位“最有良心的作家”。
《现代语文》2006年第10期中旬刊,曾发表一篇访谈文章《中国谁更靠近诺贝尔文学奖?》。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采访了包括孔庆东、莫言、叶兆言等在内的专家学者。
在回答文章题目所提出的问题时,孔庆东说,“最有实力的我推崇这么几位:余华、莫言、刘震云。他们的创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中国人当下的生存状态结合得最紧密,当下中国人灵魂的状态,他们把握得最准确,他们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过来的。上世纪80年代好多作家写着写着就落伍了,而他们是一直随着民族走过来的,始终关心着中国市场化过程中人们灵魂上的痛苦。我认为这是最有良心的作家了,最关心人民疾苦的,所以我比较看重他们。他们比高行健更有条件获得诺贝尔奖,这几个作家是真正的写出人民痛苦的。”
网友反驳:照片能看出人家饿不饿?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在多个场合讲述过自己儿时的艰辛,说自己小时间记忆最深的是孤独和饥饿。莫言自己的文章里,也曾反复地提到“饥饿”这个词。
“那时候,我们这些五六岁的孩子,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基本上都是赤身裸体的,只是到了严寒的冬季,才胡乱地穿上一件衣服。”
“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每天一睁眼睛想到的,就是怎么样搞点吃的东西来填饱自己的肚子。”
用这张照片对比莫言的艰辛童年,令一部分习惯于“有图为证”的愤怒网友开始怀疑莫言对童年经历描述的真假。“是莫言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差错,还是故意展现家丑以博取西方的眼球?”
但同样有不少理性的声音存在,认为一张黑白照片并不能代表什么。有网友认为,一张黑白照片上的8岁孩子,怎么着也有婴儿肥的样子,吃糠和野菜糊糊,只要胃口好也能脸显胖,只不过那是虚胖,水肿胖也行。“本人80后农村孩子,小时都有吃不饱的时候,何况我的父辈爷爷辈呢?”
另一种观点也颇有代表性,“孔庆东关于莫言照片的评论言过其实,一张照片根本不能说明那时莫言条件好,衣服好,莫言只是说那时候缺衣少穿和饥饿,况且他本人有关于照片的详细记录,我本人和莫言素不相识,也比他小很多(1969年),我读书时也是每天都饿,但我人长得白白胖胖,你看照片能看出人家饿不饿?”
被孔庆东贴出来说事儿的这张照片,并非莫言私藏。恰相反,莫言在其散文《从照相说起》中,详细描述过这张照片的拍摄经过,照片也在散文集中公开出版过。
以下为文章节选:
照相的事,尽管过去了将近四十年,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那时我正读小学二年级,课间休息时,就听到有同学喊叫:照相的来了!大家就一窝蜂地窜出教室,看到教室的山墙上挂着一块绘着风景的布,布前支起了一架照相机,机器上蒙着一块红表黑里的布。那个从县里下来的照相师傅,穿着一身蓝衣裳,下巴青白,眼睛乌黑,面孔严肃,抽着烟卷,站在机器旁,冷漠地等待着。
先是那个教我们唱歌的年轻女老师手里攥着一卷白纸照了一张,然后是校长的老婆与校长的女儿合照了一张。照相时,师傅将脑袋钻到布罩里,从里边发出许多瓮声瓮气的神秘指令,然后他就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橡胶球儿,高呼一声:往这里看,别眨眼,笑一笑!好!橡胶球儿咕唧一声,照相完毕。真是神奇极了,真是好看极了!
我们围绕着照相师傅,都看迷了。在无人照相的空间,与我们同样围着看热闹的老师们,相互撺掇着,张老师让李老师照,李老师让王老师照,都想照,看样子也是怕花钱。
这时我堂姐走到照相师傅面前,从口袋里摸出三角钱,说:我要照相。围观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惊讶。照相师傅问:“小同学,你家大人知道吗?堂姐说:俺婶婶(她称呼我的母亲为“娘”,称呼自己的母亲却叫“婶婶”)让我来照的。马上有人在旁边说:她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每月一次发工资呢!于是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
那天我堂姐穿得很板整,读者朋友可以从照片上看出来。别忘了那是1961年,绝大多数农村孩子都穿不上一件囫囵衣裳,能穿得像我堂姐那样的很少。我堂姐是个非常干净整洁的女孩,同样的新衣裳,我穿上两天就没了模样,但她穿一个月也不脏。
过了好久,我把照相的事忘得干干净净时,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围着一张桌子,稀溜稀溜地喝着菜汤,就听到大门外边有人在喊叫我的大号:管谟业!管谟业!家里人都看着我,他们听到有人喊我的大号,肯定都觉得怪怪的。我扔下饭碗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我的班主任老师。她将一个白纸包递给我,说:你们的照片出来了。我拿着照片跑回家,竟然忘了请老师到家里坐坐,也忘记了说声谢谢。就在饭桌上把纸包剥开,显出了三张照片和一张底版。照片在众人的手里传递着。我堂姐昂着神气的小头,端端正正地站在照相机前,等待着照相师傅发号施令。这时,好像是有人从后边推了一把似的,我一个箭步窜到照相机前,与堂姐站在一起。照相师傅的头从黑红布里钻出来,说:怎么了?怎么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呆呆地看着我,没人说话。我骄傲地对照相师傅说:我们是一家的!照相师傅大概不相信这样一个小怪物跟这样一个小姑娘会是一家的,就转回头去看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说:没错,他们是一家的。我堂姐也没提出反对,这件事至今让我感动。照相师傅的头在黑红布里说:往前看,笑一笑,好!他的手捏了一下橡胶球儿,说:好了!
母亲叹息一声,说:看你这副邋遢样子,照的什么相?把你姐姐都带赖丑了。(作者:莫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09:43:23 | 只看该作者
贾也:莫言“旧照门”吹起揭老底之风
2015-04-10 23:07:03

导语:忽如一夜春风来,文革已到人世间
昨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发布微博:“文学虚构可以改变真实记忆,甚至作家也会迷失真我。某作家常写自己小时候饥寒交迫,这是他1962年春天的照片。”照片中小男孩正是作家莫言,暗示其童年并未如描述的那般悲惨,引发网友讨论。
从手机视频的告密门,撂倒了毕福剑,再到旧照片的揭老底,剑指作家莫言,一股怪怪的阴风,不知从哪里吹起,不禁让人生起“忽如一夜春风来,文革已到人世间”的喟叹。

一、孔庆东的“新发现”
东风吹战鼓擂,现世界上究竟谁怕谁谁……孔庆东精神一振,开始撒开四蹄了。
这货当初没追随金三世去曹县效忠算是暴殓天珍,没陪驾平西王进班房尽忠算是珠沉大海了,虽然凄凄惨惨地落了个丧家犬的下场,但一直保持着精神病战士的亢奋状态,嗅觉灵敏,狺狺狂吠,张口喷出翔,闭嘴跑出狗,堪称北大叫兽之典范。
诚如有人指出,中国进入政治版块激烈碰撞期,孔叫兽之流被放出咬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孔叫兽这回搞检举揭发也开始斯文起来的,不点名地拿着莫言的老照片,批评莫言“改变真实记忆,迷失真我”,指出他笔下小时候的饥寒交迫是造谣,欺骗人民,欺骗党!
一位网友还在评论中问道:“为什么宁愿改变记忆也要虚构呢?”对此,孔叫兽回答说,这不能怪作家,如果不造谣不污蔑,不但不能获奖,连发表出版都困难。“你见过这三十年出版的赞美前三十年的小说吗?”原来他揭莫言老底,目的是莫言没有赞美前三十年。
我们不妨就按照孔叫兽的逻辑来推演一番,莫言在1962年拍的照,拍照在那个年代不是一般人能拍的,因为大家都穷,手里没钱拍,而你莫言是拍了的,说明你有钱,你是富家,你是走资派,你是坏分子。看看照片里面:首先,你长得肉乎乎的,说明你根本没饿着,你有得吃啊;其次,你还有棉衣穿,说明你并不是衣不蔽体。有图有真相,以此证明莫言你衣食无忧,说自己贫困就是撒弥天大谎。再按照孔叫兽神一样的逻辑推演一番,是不是通过那几年报纸里都是白纸黑字都是亩产十万多斤粮食,推论出全国人民吃出来一堆高血压糖尿病,造成了这三年比较高的死亡率(学术上称为营养性死亡),幸亏后来还是毛主席及时制止了这种不健康饮食才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所以大家都应该感激毛主席。
这大概就是孔叫兽精到的学术“新发现”吧。
孔叫兽揭莫言老底的话一放出,其追随者们如同苍蝇见血,纷纷出来助阵:莫言是汉奸洋奴,其作品也没有多少文学价值,只不过是摸准了西方人的特殊爱好,用新中国的穷和性迎合西方人,造谣污蔑且超重口味,靠的是女人的屁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他获的奖并不是属于中国人民的骄傲,而恰恰是中华文明的耻辱。更有甚者,拿莫言的世界观来做文章,说他与前苏联的索尔仁尼琴极其相似,人品无耻,谎言成性,要提高警惕,认清他的本质,不要受到他的鼓惑。
孔叫兽和他的拥趸者一唱一和,这架式来势汹汹,杀气腾腾,大有一种要求莫言上央视向中国人民道歉的意思,莫非搞残了毕福剑,还想“宜将剩勇追穷寇,莫学沽名钓誉楚霸王”,要对莫言辣手摧花了,这样把名人一个一个地撕咬下去,想取得更大的胜利不成?
拿一张照片来说事,搞检举揭发,曲意解读,上纲上线,乱扣帽子,联想到饭桌的告密,再加上孔庆东通过旧照片来揭老底,这一路一路地滑落,情景多么熟悉,这股不知从哪里吹起的邪风已经蔚然成风,恍然间“忽如一夜春风来,文革已到人世间。”
二、“旧照门”的背后
面对孔庆东贴出的那张“出卖”莫言的照片,实在佩服起他特殊的嗅觉,让我等丈二和尚摸不着孔和尚的头脑,真不明白他是有趣呢,还是无聊?
说拍照这事吧,不要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即使到八十年代的农村,都是件轰动全村的大事,往往会全村人都动员起来,把自己打扮尽量光鲜亮丽一点,小孩子更像看到西洋景一样新鲜,欢呼雀跃,比什么都兴奋。像来自农村的我,在八十年代初拍照片,就向别人借衣服拍的,图的是上镜。那时拍照片又不可能是抓拍,都是精心准备的,能反映这个人,但反映他真实的生活,我看是未必。
大家都知道孔叫兽的极左的政治立场,他拿莫言的照片说事,醉翁之意不在于酒,他想为三年自然灾难饿死人这个悲剧洗地。虽然不知孔叫兽这货属于哪种物种,但大家都知道他在1964年出生的,没经历那三年自然灾害,所以不能用亲身经历来反驳莫言亲历的饥寒交迫。怎么办?也只有通过莫言的照片来反驳莫言的言论。现在终于有“新发现”了,有图有真相,瞧,莫言这老小子,照片拍拍,长得白白胖胖的,有棉衣有裤子,生活很有质量,哪里穷了,穷在哪里了?莫言你这老小子在撒谎!
仔细看看照片中的七八岁的莫言:上身棉衣缺两个扣,胸前积了厚厚的一层馋唾水,已经闪闪发亮了,下身单裤一腿长一腿短,这身打扮足以说明小莫言能换洗的衣服基本没有,仅此一套。如果将莫言这身打扮归入不贫困或者富裕阶层,那就是谢天谢地了,只能说明那时人们真当穷,物质匮乏到了极点。既然作为不贫穷的莫言这身打份,那么孔叫兽心目中的真正穷苦大众,岂不是衣不蔽体了?这样问题就来了,既然老百姓处于这般艰难的生存境况,孔叫兽怎么去证明你心向神往的黄金三十年?
有图有真相,但真相需要常识来说明。不妨让笔者来说说两个常识:
第一,曹县现在儿童的照片,照片中他们穿得衣服可比莫言小时候来得光鲜亮丽,难道就可以得出曹县没发生饥荒的结论?那么是不是曹县儿童面带笑容,就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曹县人民幸福指数世界第一的结论?
第二,非洲饥饿儿童的照片,虽然四肢骨瘦如柴,但是都顶着大脑袋和挺着大肚皮,难道就认定他们不是饿死而是撑死的?虎头虎脑是小孩子长相特征,而大肚皮是浮肿造成的。看看现在莫言的长相,就知道他小时候就是个大头。
就凭一张照片检举揭发莫言撒谎,能够说明什么问题?既不能否定掉莫言曾经饥寒交迫,更不能否定中国曾经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面积的非正常死亡。
其实,建国三十年穷不穷倒也没多大关系,但是美化文化大革命,抹煞三年自然灾难的人祸,就显得无耻了。更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孔庆东不仅挑战历史常识,更是挑战人性的底线,在回复一位网友他们是怎么活过现在问题时,竟然给出“据说是观音土,凉拌基督翔”的调侃。这是难道就是革命者的口吻吗?
经历这段饥饿的岁月的50后60后还没死绝。父亲就是跟莫言年纪相仿,经历了那个时代,要知道这是生活在历来富庶的杭嘉湖平原,是鱼米之乡啊,照样没得吃也没得穿,挖野菜剥树皮吃糠麸。在我浪费粮食时,他一再向我提及这段让他铭记深刻的岁月。难道我父亲也要对我是撒谎成性?这是那一个时代和那一代人永远的痛。现在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没有死绝,岂能容你孔叫兽信口雌黄?
我在想,像孔叫兽这等人物如此意志坚定,要他学习梁巨川先生投湖殉清一样追随伟大领袖显然有些强人所难,毕竟他不自觉我们也不能强迫。但是,我们也要尊重他的特殊爱好,就像蛆喜欢粪坑,人类是无法阻止某些生物有特殊爱好的,正是基于此,可能考虑给他以下两个出路:
第一条出路,把这货出口到曹县,让他接受主体思想的沐浴,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扬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病,帮金三世去做意识形态的工作,造福曹县人民去。
第二条出路,就是采用邓小平搞经济特区一样,划出一块政治特区,让他去实现梦寐以黄金三十年,反正他们有的是伴,顺便把司马南、司南平邦、吴法天、陆弃等一大帮子同志都带走,到那里共襄伟业。
三、风起于青萍之末
现在左的风,吹得正健。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这风到底起于哪里?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是意识形态方面,中国虽然放弃了左的路线,但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得到清算。也就是说,经济层面是向右转了,放弃了计划经济选择了市场经济,社会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但在政治层面,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左的那一套,坚持“宁左勿右”以确保“理论自信”,对建国三十年特别是文革十年,采取一种避而不谈的态度,有意淡化乃至抹煞这段历史。正因为如此,这部分人才拿着阶级斗争不可忘的法器,并且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就有了充足的底气,处处为文化大革命招魂。这部分人迷恋文革,主要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是得了势的,而在改革开放后又失了势,他们贼心不死,一直想死灰复燃。不要小觑这股左的势力,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某种联合,充塞于庙堂之上,又散布于江湖之远,互为呼应,一直在等待机会,还做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复辟的春秋大梦。
第二是群众基础方面,中国社会由于缺乏普遍的公平与正义,吏治腐败,道德沦丧,贫富分化,可以说各个阶层都充满不满的情绪。在庙堂之上,中共是靠左的思想上台的,是不可能放弃这种意识形态的,因此,就会有“大干一场”的人打着左的旗帜寻找民间的支持者。在江湖之远,草根阶层依然对左的思想或念念不忘或心存幻想,他们因为生活贫困,出路不多,仇富仇官,可谓苦大仇深,不怕甚至渴望再来一场“文化大革命”。这部分人有着庞大的社会基础:一部分是50后、60后,被洗脑洗得比较彻底,加上改革开放后,受到下岗等各种冲击,怀念过去那种平均主义;另一部分也不排除是70后、80后,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阶层日益固化的社会,提供他们的机会太少,希望来一场社会动荡,幻想着藉此改变自己的悲惨的命运。
如果没有对左的思想进行清算,也不去扩大中产阶级的数量,让他们成为社会的稳定器,那么中国社会动荡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前景确实令人堪忧。就像现在告密之风、揭发之风,一吹即起,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结语
经历这段饥饿的岁月的50后60后还没死绝,孔庆东就来肆意地造谣了,但是没有多少人站出来反驳。更让人感到恐怖的是,这帮50后60后却在怀念那段岁月,也希望回到过去——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535

帖子

58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18
板凳
发表于 2016-4-9 09:20:13 | 只看该作者
焦典 发表于 2015-4-12 09:43
贾也:莫言“旧照门”吹起揭老底之风
2015-04-10 23:07:03

没有经过1959-1961年的农村人,就没有资格说那时饿死人的问题,更·没有资格说饿死了多少人。杨继绳的《墓碑》说,四川饿死了1000万,这是彻彻底底地造谣。我就是那时的四川人,而且是穷山恶水半山腰的人,和他说的饿死了一半的涪陵地区挨界的忠县人。我们大队当时有人口500多,我们生产队人口不到100,没有饿死的,整个大队有一两个人可能是饿死的。说饿死了一半,不是心肺被狗吃了的造谣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

主题

895

帖子

54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98
地板
发表于 2016-4-9 10:05:12 | 只看该作者
以《丰乳肥臀》得名的只好用下半身写作的莫言,或许就是资本主义世界豢养的旨在污损中国共产党、毛主席、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及生养他的父母的疯狗而已。而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欣赏他的特色高官出国也要带着这厮,这无疑说明只有特色国度才会孽生这样的撕咬自己祖国和领袖的疯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