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56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vs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23:4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目录[[url=]隐藏[/url]]
  • 1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 2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 4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 5 福利经济学的特点及实际作用
  • 6 关于新福利经济学

[编辑]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福利”的概念,主张国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数论等。
[编辑]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或称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等。
[编辑]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西方经济学家在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基础上进行修改,发展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   

  代表作有帕累托的《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提要》,《普通社会学》等。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帕累托,美国的勒纳霍特林萨缪尔森以及英国的卡尔多等人。他们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建立了效用序数论,并编造了“社会福利函数”。
[编辑]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 这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 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 标。
  帕累托最优状态概念和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 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 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马歇尔从消费者剩余概念推导出政策结论:政府对收益递减的商品征税,得到的税额将大于失去的消费者剩余,用其中部分税额补贴收益递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将大于所支付的补贴。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和政策结论对福利经济学也起了重要作用。
[编辑]
福利经济学的特点及实际作用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 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福 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继罗宾斯之后,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等人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尔多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对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继续进行讨论。他们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实证研究;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编辑]
关于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无法比较,不能用基数数词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数数词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经济学根据效用序数论反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特别是第二个命题,反对将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转移一部分给穷人的主张。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 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前两个命题是为了回避效用的计算和个人间福利的比较,从而回避收入分配问题,后一个命题则公然把垄断资产阶级福利的增进说成是社会福利的增进。
  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勒纳霍特林等人对经济效率问题作了论述。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帕累托的最优状态“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于用来为资本主义辩解,为了扩大帕累托最优条件的适用性,一些新福利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福利标准和补偿原则。
  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经济理论,受到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提出研究社会福利函 数的“新方向”,认为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经济学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的企图完全失败。继伯格森之后,萨缪尔森等 人对社会福利函数作了进一步论述,形成了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函数论派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等等。社会福利函数论者通常用多元函数来表示。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帕累托未能指出在哪一种状态下社会福利是最大的。他们认为,要达到唯一最优状态,除了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这就是福利应当在个人间进行合理分配。
  经济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社会福利函数论者根据假定存在的社会福利函数作出一组表示社会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并根据契约曲线作出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的切点,代表受到限制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罗继续研究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 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
  阿罗定理在福利经济学中被称作“不可能定理”。阿罗本想通过大量的论证对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社会福利函数修残补缺,但客观上却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着重对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公平和效率交替学说、宏观福利理论等领域进行了讨论。这些“新”理论一 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可以通过政府干预调节价格和产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的分配制度虽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 变,则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为的改善分配状况和增进福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本条目相关文档更多相关文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23:49:16 | 只看该作者
干货西方经济学名词福利经济学
来源:福利经济学 时间:2017/8/10
福利经济学
  1.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陈述经济行为及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实证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试图从一定的社会判断的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
  3.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即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间的最优分配以及产品在不同家户之间的最优分配。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得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4.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5.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资源配置状态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状态变好,而没有人的状态变坏,则认为这种改进的状态是“好”的。利用帕累托标准衡量为“好”的状态的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6.帕累托最优状态:当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时,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7.帕累托最优条件:满足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分为:交换的最优条件MRSAXY=MRSBXY,生产的最优条件MRTSSLK=MRSDLK,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MRSXY=MRTXY。(埃斯渥斯盒状图)
  8.契约曲线:也称效率曲线。所有满足帕累托条件的点的轨迹。
  9.生产可能性曲线:在给定要素数量条件下,所有在要素最优配置下所能生产的一对最优产出的轨迹。(图)
  10.边际转换率MRT: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在既定要素数量条件下,要多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必须放弃的生产另一种的数量。边际转换率MRT是递增的。
  11.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关于社会所有个人效用水平的函数。W=W(UA,UB,UC……)
  12.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社会偏好相同的两种组合效用UAUB的各种组合的曲线。(图)
  13.不可能定理:由于社会偏好次序包含内在矛盾,缺乏次序传递性,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14.市场社会主义:研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是否可以通过政府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
  15.兰格模型:可由中央计划局来为生产资料定价,再由供求调整,达到供求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23:53:11 | 只看该作者
《福利经济学》| 为什么救济穷人?

原创: 清和社长  智本社  7月5日

对于福利问题,我们一般从道德角度去思考。比如为什么救济穷人?更多时候我们是从道德角度出发,做慈善救济穷人,是出于爱心、同情心;政府救济穷人,也是一种公德与义务。

但是,光从道德来解释,似乎不够有说服力。比如有些人因为自己好逸恶劳,或不够努力导致贫穷,政府为什么还要救济他?这不是助长人的懒惰吗?西方世界有句名言,通往奴役的道路,往往是善良铺就而成的。

又如,为什么政府不救济中产?有些中产背负房贷、车贷,生活压力其实比一些低收入者更大。

另外,为什么政府拿出钱来补贴社会精英?比如,现在各种类似于孔雀计划、千人计划,都是针对社会精英,给予相当的福利补贴,又发钱又分房。这是否合理?

这些问题其实并不简单。

在亚当·斯密年代,英国流行自力更生,说好听点就是奋斗文化,往不好的地方说就是福利水平很低。但是,英国又是世界上最早推行救济法的国家。

早在1601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济贫法》,通过征收济贫税,来补贴失业的农民。

不过,这时虽然推行济贫法,但依然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政府到底是否该救济穷人?救济到什么程度?

亚当·斯密主张小政府,政府少干预经济,让市场解决一切,包括贫穷本身。亚当·斯密认为,市场是解决福利最好办法,因为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的手段,政府再干预就成了多余,甚至影响市场效率的发挥。

所以,在20世纪之前,西方世界的福利水平都很低,公共用品极少,资本主义主张私有产权,什么都是私人的,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极少。比如你现在去香港一些小型商城,里面的厕所是锁着门的,不让外人使用,商城业主们才有使用权。

直到1851年,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伦敦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这时为了博览会需要才在海德公园附近临时搭建了第一间公共厕所。这个公厕还是收费的,而且赚了不少钱。

所以,当时西方世界的社会福利,完全不能跟今天相提并论。工人运动不断,要求政府提高待遇。但是,当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很少,税收收入非常有限。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同时人口大规模出生,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福利、医疗教育完全不够用,大量贫困人口扎堆,导致瘟疫及传染病暴发,社会秩序比较混乱。

这个局怎么破呢?

政府、社会必须找到一个救济穷人的正当理由才行。只有认为救济穷人,对社会进步有益,政府才能名正言顺地增加税收,然后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

后来,也就是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写了一本书叫《福利经济学》。这本书,第一次将救济穷人的正当性给说清楚了。他不是从道德的角度,而是从经济的角度,解释福利问题的。

庇古是马歇尔的得意门生,继承了新古典主义的思想,但是他跳出了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主张,得出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那就是政府干预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总体福利。

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他使用了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富人的钱补贴给穷人,穷人的边际效用增加,要大于富人的边际效用减少,因为富人对金钱的边际效用不如穷人大,这样社会的总效用就增加了。

亚当·斯密强调用市场的手段增加社会福利,庇古强调用政府干预增加社会福利。庇古这个理论实际上,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给救济穷人找到了正当性。

他的福利经济学,也促进了西方世界构建福利社会,提供大量的公共用品,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福利不足的局面,从而缓解了社会矛盾。

庇古是福利经济学的鼻祖,他的福利经济学,也是福利社会的力量基石。后来,帕累托、阿玛蒂亚·森等发展了福利经济学。

为了让各位社友更加全面、深刻、系统地理解福利经济学这个问题,本课程从历史开始讲起,沿着经济思想的历史脉络逐渐展开;涉及的经济学知识极为广泛,且思维立体而深远,包括亚当·斯密、庇古、帕累托、科斯、阿玛蒂亚·森等众多经济学家的思想,以及相关的经济理论及哲学思辨。

通过这五讲,帮助各位社友在福利经济学这个问题上,建立开创性的认知。

理解为什么要救济穷人?如何增加社会福利?福利问题,是道德问题、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将钱分配给社会精英,还是穷人,对社会有益?在信息时代,贫富差距增加,但信息产品的福利却大幅度增加,这是否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课程目录:
01 | 斯密式福利经济模式:道德情操与市场法则

02 | 效率与公平:亚当·斯密与庇古之争

03 | 制度与政府:科斯的产权理论与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04 | 阿马蒂亚·森:捅了经济的马蜂窝

05 | 寡人好色与好乐:一个贫穷而富有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23:57:35 | 只看该作者
浅析福利经济学的起源
作者:未知
  【摘 要】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他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下,研究私人经济与社会经济福利之间的关系,探索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所必须的条件,并从社会经济福利的角度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评价,研究为克服市场经济机制的缺点、谋求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所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福利经济学;经济福利;工业革命
  一、福利经济学的历史追溯
   福利经济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那个时期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但也存在着一些福利思想, 有的还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对如何建立一种新的财政税收制度以适应政治和经济的需要进行了初步研究。德国重商主义经济学家尤斯蒂也认为,封建君主的经济政策是为了普遍臣民的利益。亚当?斯密认为,如果“有大部分成员陷入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决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边沁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类本性的根本动机之一,个人幸福是他快乐的总和,社会的幸福是个人幸福的总和。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1890)中提出了“消费者剩余”概念:消费者购买某物所获得的满足通常会超过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所放弃的满足,而得到的多余的满足。即:买者在购买中得到额外的福利。
   19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边际主义革命。革命引入了边际概念,使西方经济学能够很容易地处理增量问题,西方经济学的形式也变得简洁优美。结果,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变成了对边际效益等于边际代价的论证和说明,整个西方经济学界被吸引到了研究资源配置的问题上,而伦理方面的问题却被丢在了一边。因此,虽然边际主义革命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促进了西方经济学对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使数学在西方经济学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不可否认,边际主义革命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使西方经济学完全变成了工程学,所有人都被假定为理性人,所有的西方经济学问题都成为在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效用函数最大化,至于效用本身有什么性质、个人效用与其他人的效用以及与整个社会的效用有什么关系,则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不去考虑, 他们都成了地道的工程师。这样,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丢掉了伦理学的传统,福利问题不再被关注,西方福利经济学走入了低谷。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打破了西方福利经济学发展的沉寂。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A?C?庇古出版了代表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福利经济学重新受到重视,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可以用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在此基础上,庇古提出了两个福利基本命题: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就越大。庇古还定量地分析了当时英国社会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税收等。
  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福利
   庇古认为广义的福利,也就是社会福利,包罗万象,包括由于对财物的占有而产生的满足和其他原因,如知识、情感、欲望等产生的满足,由于这样的福利常常涉及到自由、精神愉快等难以计量,所以庇古认为经济学家可以不予考虑,经济学要研究的只是狭义的福利,即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又称经济福利。
   (二)社会经济福利
   个人的经济福利是指个人的效用或者满足,而效用或满足可以用商品的价格来计量,也就是通过货币来计量,因此,个人的经济福利是可以计量的。把每个人的经济福利总计起来,庇古就得到了社会经济福利。这里的社会经济福利实际上是一个与客观的货币尺度联系起来的主观的心理状态。
  三、福利经济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边沁的功利主义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
   边沁认为,人们的理性活动是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如果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追求个人利益,那就会实现公共利益,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此,他把到的归结为快乐和痛苦的计算,并把这叫做“效用原则”或者“功利原则”。边沁的功利主义与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核心虽然都是利己主义,但是利己主义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机制却各不相同。按照斯密的观点,自然秩序是和谐的,行事中追逐自我利益是人类的天性,在自由经济中这种自我利益可以自我协调,达到一致,这种逻辑影响了后来的李嘉图等人,他们因此得出结论:完全竞争的市场和自由放任的政策将使经济福利最大化。而边沁则不认可任何的自然的和谐,并提出犯罪的存在来说明利己主义也有违反公共利益的可能,因此,社会一般利益是人为的一致,因此,在某些不受约束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领域,政府的某些干预也是正当的。
   庇古在他的福利经济学继承并发展了边沁的人为一致性的思想,并结合了马歇尔对外部性问题的开拓性研究,提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即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并不能保证资源配置在处处都是最优的,在那些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一致,即外部性的场合,必须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来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这个结论使庇古成为正统经济学家中第一个向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提出挑战,并系统阐述政府干预经济必要性的人。
   (二)边际效用理论
   标记效用理论不仅为福利经济学提供了理论的前提,也为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首先,庇古利用边际效用价值论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庇古认为,一个人的经济福利就是由效用构成的,因此福利与效用或满足实质上是相同的。庇古依据基数效用价值论,在货币边际效用不变的假定基础上,提出用商品价格衡量经济福利,将主观的主观福利的研究转向对客观的国民收入的研究上,解决了福利的衡量的问题。其次,庇古利用边际分析工具得出了有关的福利命题。例如他从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出发提出了收入的更平等分配将增加经济福利的重要结论等。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价格制度下,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收入和偏好行事,就可以得到最大的效用,生产者按照一定的产品价格和成本行事,也可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这种观点以及边际分析方法被庇古等人继承下来,并在功利主义基础上对经济福利进行研究,用以解释人类的经济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福利经济学实际上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进一步发展。
  四、福利经济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一)工业革命
   由庇古开创的福利经济学以社会经济福利为研究对象,并试图提供政策建议以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庇古对于贫穷及改善人类生活的关心不仅仅是继承了马歇尔的传统。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其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正在迅速发展的美、德两国的严重挑战。为了与德美相抗衡,因果进行了一场技术革命。这场技术革命给英国经济带来了繁荣,但大量的工人失业也随之而来,由于就业以及其他社会问题,当时的英国社会矛盾非常激烈。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产生了。从历史背景来看,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平复悬殊已经非常严重,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加剧了这一社会矛盾;与此相适应,英国社会就出现了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从而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人本的摒弃
   自从西斯蒙第表达了经济学对人的需要的关注开始,以后的马克思、穆勒、马歇尔等展示的这种关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特点就是对价值之劳动渊源的强调,显然这种对劳动的关注在实质上也就体现了对人的需求以及社会分配的关注。当然,由于劳动价值理论本身内含了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公正性,因而西方经济学界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抱有相当的偏见;也正因为如此,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撇开了对劳动价值的探究,而且在其分配理论中重“物”轻“人”也就显得理所当然。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的抽象化和科学化的发展,导致边际主义的功能分析最终取代了价值理论的因果分析;结果,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在西方社会一直处于非主流的地位。
  五、福利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
   从福利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社会保障的功能经历了一个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这直接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已由解决劳资纠纷、缓和劳资矛盾逐步转向构筑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功能体系。也就是说,经济学家将社会福利政策视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将社会福利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周期、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社会保障的功能由社会功能转变为经济功能,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为福利经济制度的建立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对社会保障的规模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由于一部分经济学家无限夸大“福利国家”的功能,只注重物质财富,而忽视了价值判断与伦理道德等这些非经济的领域对于经济理论和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最终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危机。
  【参考文献】
  [1]格拉夫.理论福利经济学 [M].夏炎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李特尔.福利经济学述评 [M].陈虎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7.319.
  [5]霍布森.财富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128.
  [6]姚明霞.2001《西方福利经济学的沉浮》.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0:03:57 | 只看该作者
福利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作者: 王思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便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而伴随着它发展的便是经济学的不断被实践,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的学说,是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来实行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它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的,研究市场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如美国经济学家平狭克和鲁宾费尔德在他们得合著中写道:“对于那些关心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学生来说,经济学应该是他们所学的最相关而且是最有趣的学科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学也不断被丰富其内容,而与大众生活更接近的便是福利经济学。
  关键词:福利;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它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20世纪早期形成与英国,后来在美、法和北欧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福利经济学其实离人们的生活很近,人们生活中的许多事都会和我国的福利政策等一些相关政策关联,例如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其中都不乏福利经济学的一些知识,这些问题不可忽视也不容忽视。
  一、福利经济学的概念
  福利经济学的认知,首先离不开对福利,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这三个概念的认知。通俗来讲个人福利便是针对个人来说的,他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物质或是一些心理满足,即个人接收到福利;而社会福利则是针对更多人群而言的,它是指一定的社会团体所获得整个福利的集合同时他也包括团体个人获得的福利。经济福利则是指直接以金钱获得的社会福利,它是针对于社会福利而言的,故它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由此也决定了经济福利在社会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地位。
  作为经济学的一门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重视与研究,他们也曾给过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定义,其中有一些早期的经济学家把福利经济学说说成是研究社会福利及其变化的经济原因的科学。而之后的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例如著名经济学家庇古称其为研究增进世界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主要影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称其是一门关于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途径,收入的最佳分配以及最佳的税收制度的学科。
  要更多地了解福利经济学,应知他作为一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简单通俗的来讲福利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一个国家或是社会如何才能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来使得整个群体的成员获得最大的利益即社会经济福利最大。福利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区别于实证经济学的,它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社会经济进行评价从而研究如何才能使得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及其相应的一些条件。
  二、福利经济学的历史概况
  福利经济学于20世纪早期形成于英国,它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斯,但也有西方学者认为它最早起源于霍布森。在霍布森看来,传统的经济学只是一种只分析竞争制度中控制价格和人们收入力量而不关心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的商业学科,同时,他认为利润、利息、和经济地租都是:“不劳而获的增量”,现实中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则在他看来经济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如何增加社会福利,发现现行社会制度下财富分配所依据的原则并提出改进财富分配以消除不平等的方法。尽管霍布森在福利问题上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最终并没有建立社会福利经济学的体系。
  真正的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的产生的标志是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出版,从此,福利经济学成了经济学中的一大重要分支。庇古也因此获得“福利经济学之父”的称誉。庇古是英国古典学派的最后一个伟大代表,他在1912年出版的《财富与福利》中第一次吧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看待。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同时坚持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思想。而庇古正是师承马歇尔并继承了他的思想并以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衡论为理论基础,讨论经济福利方面的有关问题,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福利经济学体系。他的两个中心议题,其一是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其二是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庇古通过分析这两方面得出了政府应当敢于经济的结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凯恩斯国家干预论的流行让福利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福利经济学家和大量的经济学的重要论文和著作,使得庇古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内容大大增加,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有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此后的福利经济学称为新福利经济学,以此划分福利经济学的两个阶段。
  三、福利经济学的三个定理
  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正是由于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问题的存在,人们为了解决问题才提出的学说。而其中三大主要问题正是福利经济学说三大定理出现的根源,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即为福利经济学的三大定理。
  第一定理:在经济体制确定,其中的市场竞争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在此之下,自由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自主调节有限的资源配置,合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做到贸易利益最大化。
  第二定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还得通过政府的插手来调节初始的资源分配才能使得之后在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之下达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通常了解到的政府对市场经营体进行的税收调节。
  第三定理:指不存在能够同时满足所有人的社会福利函数,即不能做到普遍的福利的平等与满足,故第三定理又称阿罗不可能定理。
  这三大定理的出现称为了后续福利经济学家的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当代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福利经济学中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有资源配置效率。这一思想来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伟大代表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原理”,即我们经常在经济会议上听到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对经济体制的自我调节使得经济体制能更好的存在并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使得经济体制有着更高的存活力及可信度。通过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无形操控才能使得经济体制稳定的运行下去,可见这其中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操控对当代经济学有着重大影响。
  继庇古之后,勒纳等人对庇古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和发展,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和补偿原理、消费者行为理论。这都极大地丰富了福利经济学的内容。
  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对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他曾提出一个将个人偏好转变成完全的和可转变的社会福利函数,并借此来判断一种财富分配方式是否优于另一种财富分配方式。而这个函数是建立在四个前提条件之上的,他们分别是普遍性、帕累托相容性、独立性和非独裁性。在其看来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不能借助于社会福利函数来判断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才是最好的,在福利经济学范围内,还没有一个逻辑上无懈可击的方式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自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及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人们不得不更多的去研究资本经济的弊端,在此期间,政府的干涉即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得国家福利制度的逐渐完善,同时也使得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批判了以柏格森、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函数论,他认为社会福利函数论更多的只是片面的,其中还应该加入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总之,福利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的理解及认识都有一定的侧重方面,这才使得福利经济学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福利经济学成为当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分支。
  五、小结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福利经济学必须取得一定的发展才能使得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此外,应该知道,福利国家虽然不是以福利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产生和发展的,但福利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是有相当影响的。而要维系国家的稳定发展,福利作为社会群体中个人的直接利益的获得,起到巨大的作用,而国家的最终发展必然离不开福利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见福利经济学对今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赵春荣.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 尼古拉斯?巴尔.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0:09:59 | 只看该作者

福利经济学编辑词条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中文名
福利经济学

隶    属
社会经济学

外文名
welfare economics

学    科
经济学



1
基本介绍编辑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福利”的概念,主张国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数论等。



2
学科定义
编辑

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区别了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据称,实证经济学是排除了社会评价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体系的运行,说明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回答“是”和“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作出社会评价,回答是“好”和“不好”的问题。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



3
主要内容
编辑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由此出现了“福利国家”。国家在国民收入调节过程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使国民收入呈现均等化趋势。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或称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等。

福利经济学



4
代表人物
编辑

西方经济学家在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基础上进行修改,发展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帕累托,美国的勒纳、霍特林、萨缪尔森以及英国的卡尔多等人。他们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建立了效用序数论,并编造了“社会福利函数”。

代表作有帕累托的《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提要》,《普通社会学》等。

帕累托



5
产生
[size=1em]编辑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首先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1920年A.C.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和政治的全面危机。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资本主义世界、首先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导致福利经济学的产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6
发展
[size=1em]编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 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 标。

帕累托最优状态概念和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 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 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马歇尔从消费者剩余概念推导出政策结论:政府对收益递减的商品征税,得到的税额将大于失去的消费者剩余,用其中部分税额补贴收益递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将大于所支付的补贴。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和政策结论对福利经济学也起了重要作用。



7
基本定律
[size=1em]编辑

基本定律一:不管初始资源配置怎样,分散化的竞争市场可以通过个人自利的交易行为达到瓦尔拉斯均衡,而这个均衡一定是帕雷托有效的配置,既符合帕累托最优效应。

基本定律二: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人们所应做的一切只是使政府进行某些初始的总量再分配

基本定律三:也叫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其意思是说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8
特点作用
[size=1em]编辑



主要特点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 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应用实例

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福 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继罗宾斯之后,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等人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尔多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对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继续进行讨论。他们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实证研究;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交换和生产的员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9
哲学基础
[size=1em]编辑

J.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

V.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A.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帕累托采用了F.Y.埃奇沃思(1845~1926)的无差异曲线契约曲线作为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是表示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点的轨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使消费者始终获得相同的满足水平。契约曲线是表示交易双方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轨迹,这些切点表示双方的边际代替率完全相等,也是表示生产者等产量线的切点的轨迹,这些切点代表既定数量的生产资源在最有效地利用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帕累托的最优状态概念和他采用的无差异曲线和契约曲线对福利经济学起了重要作用。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商品价格超过他实际支付的商品价格的差额,这个差额使消费者获得了额外的满足。马歇尔从消费者剩余概念推导出政策结论:政府对收益递减的商品征税,得到的税额将大于失去的消费者剩余,用其中部分税额补贴收益递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将大于所支付的补贴。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和政策结论对福利经济学也起了重要作用。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10
旧福利
[size=1em]编辑



基本概述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示例介绍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庇古从第一个基本福利命题出发,提出社会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他认为,要增加国民收入,就必须增加社会产量。而要增加社会产量,就必须实现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庇古认为,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纯产品,从社会角度衡量和从个人角度衡量并不经常相等。当边际社会纯产品大于边际私人纯产品时,国家应当通过补贴扩大生产。当小于时,国家应当通过征税缩小生产。只有每一生产要素,在各种用途中的边际社会纯产品都相等时,才达到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以自由竞争为前提,他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边际社会纯产品等于边际私人纯产品,从而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

庇古从第二个基本福利命题出发,提出收入分配均等化的问题。他认为,要增大社会经济福利,必须实现收入均等化。他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推广到货币上来,断言高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小于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他所说的收入均等化,就是国家通过累进所得税政策把向富人征得的税款用来举办社会福利设施,让低收入者享用。庇古认为,通过这一途径实现“把富人的一部分钱转移给穷人”的“收入均等化”,就可以使社会经济福利极大化。




11
新福利
[size=1em]编辑



基本概述

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L.C.罗宾斯(1898~1984)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福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继罗宾斯之后,N.卡尔多、J.R.希克斯(1904~ )、A.P.勒纳(1903~1982)等人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是有用的。1939年,卡尔多发表《经济学的福利主张与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一文,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T.西托夫斯基(1910~ )等人对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继续进行讨论。他们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实证研究;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无法比较,不能用基数数词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数数词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经济学根据效用序数论反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特别是第二个命题,反对将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转移一部分给穷人的主张。




示例介绍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末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前两个命题是为了回避效用的计算和个人间福利的比较,从而回避收入分配问题,后一个命题则公然把垄断资产阶级福利的增进说成是社会福利的增进。

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勒纳、H.霍特林(1895~1973)等人对经济效率问题作了论述。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消费两种商品的两个交易人来说,就是每一个人每一对商品的边际代替率完全相等。边际代替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某一固定的满足水平时每增加一种商品的单位数量所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数量。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用来生产两组商品的两种生产资源来说,就是每一组合的边际技术代替率相等。边际技术代替率,指的是在保持固定的产量水平时,每增加一种生产资源的投入量所必定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资源的投入量。新福利经济学把两个消费者的两种商品交换的最优条件和两个生产者使用两种生产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生产的最优条件推广到全社会的交换和生产,分别求出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社会等产量线,前者意味着任一商品组合都能使社会的每一消费者得到相等的满足,后者意味着任一资源组合都能使社会的每一生产者得到相等的产量。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当整个社会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都同时得到满足时,也就是当整个社会的交换和生产都最有效率,都达到最优状态时,整个社会就达到最优状态,就达到最大社会福利。

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帕累托的最优状态“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于用来为资本主义辩解,为了扩大帕累托最优条件的适用性,一些新福利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福利标准和补偿原则。卡尔多首先提出:如果在情况 A下,受益者在补偿受损者之后,仍然比情况B好,那么对社会来说,情况A就比情况B好。希克斯对卡尔多标准作了发挥,提出:如果在情况A下,受损者没有办法诱使受益者不将B变为A,那么对社会来说,情况 A就比情况B好。西托夫斯基对卡尔多标准和希克斯标准作了补充,提出检验福利的“双重标准”:如果受益者能使受损者接受将B变为A,然而受损者却没有办法诱使受益者不将B变为A,那末对社会来说,情况A就比情况B好。卡尔多、希克斯等人被称为补偿原则论派。他们的核心论点是,如果任何改变使一些人的福利增加而使另一些人的福利减少,那末只要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就可以认为这种改变增加了社会福利。按照这一标准,只要垄断资本家们的境况好起来,而不管多少人的境况坏下去,都是增大了社会福利。




12
函数论派
[size=1em]编辑

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经济理论,受到A.伯格森(1914~ )、P.萨缪尔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提出研究社会福利函数的“新方向”,认为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经济学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的企图完全失败。继伯格森之后,萨缪尔森等人对社会福利函数作了进一步论述,形成了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函数论派。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等等。社会福利函数论者通常用多元函数来表示。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帕累托未能指出在哪一种状态下社会福利是最大的。他们认为,要达到唯一最优状态,除了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这就是福利应当在个人间进行合理分配。经济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社会福利函数论者根据假定存在的社会福利函数作出一组表示社会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并根据契约曲线作出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的切点,代表受到限制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K.J.阿罗(1921~ )继续研究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中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福利函数,要从所有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偏好次序,必须满足一系列必要条件,企图在任何情况下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这是不可能的。阿罗定理在福利经济学中被称作“不可能定理”。阿罗本想通过大量的论证对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社会福利函数修残补缺,但客观上却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13
其他理论
[size=1em]编辑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着重对福利经济学的以下领域进行了讨论;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公平和效率交替学说,宏观福利理论。这些“新”理论一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可以通过政府干预调节价格和产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的分配制度虽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变,则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为的改善分配状况和增进福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14
评价
[size=1em]编辑

福利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的形式出现的标榜研究福利或最大化原则的为垄断资本获取最大利润辩护的一种经济理论。无论是主张既要经济效率又要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家,也无论是强调经济效率而不讨论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家,都只是借助纯粹形式主义的分析来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现状进行辩解,并企图为垄断组织利用国家制定有利于自己的“福利国家”政策、价格和产量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出谋献策。(以上为马克思经济学派所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0:23:35 | 只看该作者
[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福利经济学 (2007年王桂胜所编著图书)
《福利经济学》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本书分九章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


书    名 福利经济学作    者王桂胜ISBN9787504545459定    价20.00元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3-1开    本16
目录



基本信息[url=]编辑[/url]
书 名: 福利经济学作 者:王桂胜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3-1
ISBN: 9787504545459
开本:16开
定价: 20.00元

内容简介[url=]编辑[/url]
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研究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等问题为主题,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宗旨,对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展开规范分析的经济学分支。在传统教学中,福利经济学是包含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作为实证经济学的补充。近年来,由于诸如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社会应用型专业的开设,作为这些专业的理论基础的福利经济学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本书正是应教学之需提出选题并结合福利经济学发展的现状展开写作,尽量做到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本书介绍了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最优和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分析,补偿原理,经济剩余分析,市场失灵分析,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分析,公共物品分析,社会选择理论以及人口发展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等内容。
本书共分九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福利经济学概述;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介绍了经典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组成部分和近期发展;第九章介绍了人口发展对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本书内容基本上涵盖了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发展,属于中级水平。
本书既可作为各类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如经济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1]

图书目录[url=]编辑[/url]
第一章 福利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
第一节 帕累托原理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条件与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
第四节 帕累托最优与产权分析
第五节 次优原理与第三优原理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应用案例
第三章 补偿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补偿原理的含义
第二节 补偿原理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补偿原理的应用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应用案例
第四章 经济剩余分析
第一节 经济剩余的含义
第二节 经济剩余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经济剩余的应用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应用案例
第五章 市场失灵的福利效应
第一节 市场失灵的含义与表现
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福利效果
第三节 市场失灵的应对措施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应用案例
第六章 公共物品与社会福利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含义和类型
第二节 公共物品的需求和福利效应
第三节 公共物品供给的均衡分析
第四节 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成本一收益分析法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应用案例
第七章 收入分配的平等与效率
第一节 平等与效率的基 本含义
第二节 平等与效率的替代 关系学说
第三节 平等与效率原则在收入分配中的 应用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社会选择理论
第一节 社会选择理论的起源与形成
第二节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及其 应用
第三节 公共选择与社会选择
第四节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应用案例
第九章 人口发展与 应用经济福利
第一节 经济福利指标的确定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经济福利水平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福利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本章小结
关键概念
复习思考题
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9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0:37:49 | 只看该作者
福利经济学批判(竞争性经济几乎都是无效率的)
   Stiglitz: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Whither Socialism?”,,MIT Press, 1994)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批判
   我将指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有缺陷的。该定理认为竞争性经济是有效率的。与该定理描述的恰恰相反,竞争性经济几乎都是无效率的。我将着重讨论由完全信息和完备市场体系的假设而引发的问题。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指出,每一个竞争性经济都具有帕累托效率。这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假说提出的一种现代说法:
   人们总是需要同胞的帮助,然而一个人只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恩惠却是徒劳的。如果一个人可以将自己的利益与其他人的私利联系起来,并告诉他人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应为此人做些什么 那他要达到目的将会容易得多。……我们并不是靠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吃饭,而是他们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这些人才会给我们食物。我们告诫自己,他们只有私利而没有仁慈,不要和他们谈论我们所需要的,而只谈他们的私利。
  斯密继续描述私利是如何导致社会商品的:
   一个人所盘算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会受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进而导致了一种非他本意的结局。对于社会来说,这种情况并不总是有害。他追逐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其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的实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给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心提供了理论基础。像其他定理一样,它的结论则取决于假设条件的有效性。然而,进一步研究它则会发现,该定理与现代工业化经济的实际情况并不吻合。
  竞争性市场效率的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⑵
   留意作者所强调的假设条件,并标注“条件A.1…… A.10”,同时注意作者有意或无意隐藏的假设条件都是非常有趣的事。例如,每个模型中都有不言而喻的条件,有的条件则被一笔带过,似乎它的作用仅限于提醒一些传统的用法;有的条件则暗含在基本定义之中。例如,人们认为供求相等是市场均衡的特点,这种观点作为均衡定义中的一部分在标准竞争性模型中被提出了。如果供求不等,那么就会出现交换的力量,因此这种状况就不能算做均衡⑶。这一点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关于不完全信息的最新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竞争性⑷市场均衡状态下可以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如斯蒂格利茨和韦斯在1981年提出的信用配给模型),也可以存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如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在1984年提出的效率工资的失业模型⑸。相似的是,标准竞争模型也开始于对线性价格体系(购买单位商品的价格是固定的)的暗含假设,然而我们现在知道不完全信息的竞争性市场是非线性价格体系,例如数量折扣⑹,即买的越多,单位商品价格越低。由此可见,零利润竞争性均衡的标准假设条件对于不完全信息模型来说是无效的。
  信息假设的重要性
  当完全信息的严格假设条件不适用于一般情况时,许多标准;结果就不能有效地使用了。直至今日,人们还没有足够重视竞争性均衡中信息假设的重要性。对隐含条件的重视与评价组织经济的不同方式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假设完全信息的存在,确切地说,就是信息是既定不变的,特别是不受任何个体行为的影响,不受任何价格的影响,也不受市场上不同个体的共同行为变化的影响即是说存在一套完整的风险市场体系。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市场不会实现限制性的怕累托效率,亦即政府干预可以带来明显的福利改善。政府干预同样要考虑到对影响私有经济的市场、信息费用(以及市场费用)进行限制。尽管政府使用的干预措施是有限的,例如仅限于使用简单的(线性)价格手段和统一的总量手段⑻,但实际上,政府干预的作用是有益的。除此之外,这种有益干预的性质(甚至范围)都与明显的市场参数有关,例如不同群体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将作何反应。⑼
  在某种程度上讲,阿罗和德布鲁最大的成就在于他们发现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假说中,几乎只有唯一一套假设条件是正确的⑽。当然也存在市场可能限制帕累托效率的其他情况。例如,如果每个人都是相同的并且都面临着同样的冲击,那么有无风险市场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存在风险市场,也没有人会在其中交易⑾;或者说,如果所有个人消费商品的数量都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存在道德风险的经济体系将限制帕累托效率⑿。(普里斯科特与唐森在1980年详细研究了存在道德风险的福利经济学。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的研究结果与普里斯科特和唐森的研究结果有差异,这是因为后者着重研究了一个特殊情况,斯蒂格利茨,阿诺特以及格林沃德均说明了这种特殊情况是有效的。)
   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的外部效应
   格林沃德和斯蒂格利茨的重要发现在于当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时,个人行为对于其他人来说有外部效应,该效应是其他人所无法预料的。(外部效应一般类似于“大气的”外部效应,它的大小取决于所有个体行为的总和。)下面的一些例子有助于说明该问题:
   1.不完备的风险市场
   假设在诸多自然状态下,苹果树是唯一的风险性财产。苹果树的种植数量(随机地)决定次年苹果的产量,它的收益决定价格和在任意自然状态下拥有苹果树的收益率。当个人种植更多的苹果树时,种苹果树的收益的概率分布就会发生变化,由于苹果树被定义为唯一的风险投资,因此这种情况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财产(原始的概率分布)被一种新的财产所替代。尽管在种植更多苹果时,概率分布发生变化,但是投资者只获得收益概率分布中他应得的那一份。个人的行为对概率分布的影响可以被视为外部性。[13]
   2.不同的劳动者素质(逆向选择)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有关劳动者素质的不完全信息问题。厂商可以知道招聘会所提供的劳动者的平均素质。他们甚至可以知道工资是如何影响劳动者平均素质的。⒁  厂商在每一工资水平上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变量。另一方面,无论素质高低,每个工人都没考虑到他们对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会对劳动力的平均素质有何影响(相应地也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实际上,如果低素质劳动者决定提供较多的劳动,则在任何给定的工资水平上都将会降低厂商的利润。他们的行为对厂商将起到外部性影响。同样的道理,政府可以轻易地影响劳动力综合素质,例如对低素质和高素质个体的劳动力供给产生不同影响的商品进行征税或给予补贴。[15]
   3.激励(道德风险)问题
   人们购买保险是因为他们想抗拒风险。但保险并不意味着投保人可以承担他们行为的全部后果。因此他们避免被保险事件发生的动机减弱了,因为个人可以从中获得保险赔偿。当然,如果所有的人都掉以轻心,那么被保险事件将会更频繁发生.保险金的数额也将增加。
  这个例子同时也表明政府是如何影响帕累托改善的。通过对多种商品征税或补贴,政府可以鼓励人们对某些事件更加重视。假设投保事物毁于火灾,而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床上吸烟。在床上吸烟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喝了很多酒之后。原则上讲,一个人可以想到保险契约上要求不要酒后在床上吸烟,但这并不能被强制执行。(保险公司可以在每间卧室都装上电视监控器,但某些人认为这是侵犯个人隐私。)但是通过对香烟和酒精饮料征税,政府可以劝阻人们吸烟、饮酒,同时作为一个副效应,酒后在床上吸烟的情况同样会减少。至少可以通过征税使由减少“道德风险”而获得的福利收益足以抵销由征税带来的消费形式变化(额外净损失)所引起的福利损失。很明显,征税和补贴应引导人们去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对提请人们注意的补充商品进行补贴。而对其替代商品进行征税[l6]。最优税率应设置在这样一个边际上,即人们行为结果所带来的收益和边际额外净损失的均衡。这两点均可以与经验的、明显的尺度相关联(例如需求补偿的[占有和交叉]价格弹性,以及与各种价格相关的“人们更加重视”的弹性)。政府和私人的保险公司缺乏必要的信息来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它们不能直接控制行为。只是政府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来减轻道德风险以及使用该手段所需信息带来的影响。[17]
   政府职能
   上面的例子还可用于说明政府具备而私人不具备的职能。“无名氏定理”[18](如果它是真实的,确实可称为无名氏定理)指出,政府可以做到的任何事,私人都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政府的所谓优势只是产生于“不公正”的比较,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无费用信息改善市场配置,而市场只有通过付出信息费用才可以办到。我所强调的限制性的帕累托效率将帮助政府摆脱这种批评。
   需提出的两个问题是:政府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其他人则不能做呢?我所著的<国家的经济作用>一书中提出了这些问题,同时指出政府的强制性职能(与其全社会财产有关)使其具有明显的优势(滥用这些职权可以导致明显劣势的限制性职能)。因此政府能够禁止香烟的生产,而私人或私人群体则不能做到这一点。(当然,为了加强这种禁止职能,政府必须有能力发现香烟的生产。如果香烟的生产是非规模经济,那么对于政府来说加强这种禁止职能则是困难的。如果政府在香烟生产是明显的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不能实施其禁止职能,那么这至少会导致香烟消费的显著增长。)同理,政府可以对所有的香烟生产进行征税。征税之后,政府可能会发现香烟生产,即使政府不能发现私人的香烟消费水平(政府不可能监督二级交易)。任何私人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的集合体都不能“强制地”向香烟生产企业征税。我们可以假设保险公司贿赂烟草公司,通过给予一定的报酬使烟草价格上升。那么就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公司,只要略微降低其产品价格,就可以抢走所有的客户并获取利润。这仅仅是一个例子用来说明政府有权做的而私人部门无权做的事情,职权就是如此,(如果正确行使),它可以导致帕累托改善。(其他例证可参见Stiglitzl989,1991.)
   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的注解
   对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及其相关定理有三种解释:第一,在我们看来,在特定情况下,这些定理给出了明确的强化福利的政府干预形式;第二,这些定理表明,以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所提出的方式,不可能有效地实行分权化,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再讨论这个问题;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这些定理背离了市场对最有效地配置资源是必要的这个广泛的前提假设,即是说,没有任何一般性定理可以作为该结论的基础。(这并不否认存在其他基础可以得出该结论,这一点我将在下文中阐述。)
  从这一观点来看,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不能作为界定政府干预行为的基础。原因之一在于,一旦该定理可以作为其基础,那么该定理就需要一个更详细,更正规的政府模型。经济学的主要定理认为,无论一个政府如何仁慈、如何理性,都不可能比市场做得更好,因此我们并不需要政府理论,这样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但是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指出,政府是有潜在作用的。我将在下文中讨论政府是否应该干预以及如何干预的问题。(假定,既然政府是政治机构,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将部分取决于这些机构的行为方式。定理指出,如果政府想通过例如征税和补贴等方式进行干预,那么税率及补贴金额应依照关键变量而制定。)
   不完全信息市场经济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其他原因
   当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提出了对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最有力的驳斥的时候,信息模型的其他论断对第一定理提出了同样本质性的批判。我想请大家注意其中的三个论断,其中有两个论断与信息理论分析如何导致标准竞争模型无法被满足有关。(这里的标准竞争模型是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基础。)下面所作的系列分析并不完全。我曾试图强调我所认为是关键的经济学假设。[19]
  市场的不完备性
   标准竞争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对包括风险市场、期货市场的完备市场体系假设的不现实性。
   交易费用
   市场的不完备性可以通过交易费用得到解释,其中信息费用是交易费用的重要部分。构建一个市场是需要费用的。如果无数的商品、偶然事件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均存在市场的话,那么社会的大部分资源将被组织交易过程所吸收,留在市场之外的买卖部分是极少的。
   一旦意识到有无数事件影响我们,我们就会发现建立完备的风险市场体系将是不可能的。(完备的风险市场体系指可以对所有偶然事件进行投保的市场环境。)每个厂商不仅受影响行业的事件的冲击,同时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例如:身患疾病的董事长,出故障的机器,关键销售人员的离开等等都会对厂商产生影响。厂商可以对其所面临的一些风险投保,例如车祸、火灾等等,但是大部分凰险是无法投保的。试图建立完备的风险市场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完备的市场”与“竞争性市场”假设间的矛盾
   正如“自然状态”的多样性一样,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完全的保险体系,因此生产空间的多样性使得完全的商品市场体系也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我们对产品的所有特征都做了全面规定:不同质量的商品被视为是差别商品,不同时间送来的商品被视为是差别商品,被送到不同地点的商品也被视为是差别商品。阿罗和德布鲁将不同时间和不同自然状态的商品视为差别商品,这观点看上去像一个不错的数学技巧,可以把标准模型扩展到一个新的、涉及问题更广的范围。但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模型中一些基本的东西受到了损害:或者是这种完备的市场体系不可能存在(因为该市场体系要求是完全竞争性的,如给一个工厂在特定日期,特定时间送去一台特定质量要求的机器);或者是,若存在这种完备的市场体系,也很难想象这些市场如何具备“完全”竞争性(也就是说,市场双方存在许多交易者,人数多的使得每个交易者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对价格毫无影响。)所以市场的竞争性必须是不完全的[20]。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完备市场体系则要求对于不同的劳动要有不同的市场,如对斯蒂格利茨劳动的市场要有别于对萨缪尔森劳动的市场,同样有别于管道工市场和非熟练工人市场等等。如果我们严格地定义同类商品市场(如斯蒂格利茨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特定地点所提供的劳动),那么在市场的一方只有一个商人(斯蒂格利茨)。如果我们把该市场扩展到包括所有的理论经济学家,那么该市场会更具竞争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放弃对同类商品和不完备市场的假设,因为不存在分离的市场以便每种同类商品进行交易。
   不对称信息与完备市场
   鉴于个人只能以通常可观察到的方式进行交易,所以不完全信息使得证券体系不完善[21]。如果我许诺以特定方式将商品送交给你,那么这种方式对我们两个人来说都必须是明显可见的,即可以用法律手段强化该契约,但该契约必须被外部第三方所证实。由于这种做法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它明显地限制了证券体系。
   除此之外,信息的不对称性也严重地限制了交易的机会。有这样一句话大家很熟悉:我不愿从极力向我推销的人手中买东西。刺激交易的是偏好和比较优势,当然有关这二者区别的原始定理仍然是有效的,但是有一种被大胆地称做“欺诈”的动机同样刺激着交易的发生。然而在传统交易中,交易双方都是胜者,但是如果我能使你更注意某些不是物有所值的商品,如买一辆破旧的二手车,那么是我赢了而你却输了。农民有强烈的愿望希望在期货市场上去售他们的农作物,但是大多数农民不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更好的解释。期货市场由五家大贸易公司所控制,这些大公司比小的农业生产者有更多的信息渠道。这种对信息拥有的差异使得农民处于不利地位,而贸易公司可以从相对无知的农民身上获取利润。当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人们则宁愿承担风险而不愿在该价格水平上进行交易。 信息的不对称性使许多市场不完备,而不仅限于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二手车市场。下面以寻求改变工作的“二手劳动力”为例阐述上面的结论。对于“二手劳动力”来说,他们目前的雇主比其将来的雇主对其能力有更多的信息。新雇主知道,如果他想从其他雇主处吸引一个雇员,那么如果这个雇员有价值,则原雇主就会满足其需要,反之则不会。因此未来的雇主则永远处于一种不利地位:只有未来雇主比目前(信息充分)的雇主认为该雇员更有价值,并提供给他更高的工资,他才能成功地吸引雇员。当然,也有可能雇员在新公司的生产效率比原来工作更高,即雇员更适合于新的工作,或者因为其他(非金钱的)原因,雇员想改变工作(搬到与亲戚近的地方或远离他们)。因此,在这样的劳动力市场上是有交易的,但这仅是对那些寻求更合适工作的较年轻的工人来说的,这样的市场在逐渐萎缩。
   与上述例子相似,在企业与资本供给者之间,股票比信贷(银行贷款或债券)可以更有效地平摊风险;股票的提供者分担风险,而对于信贷来说,剩余的风险是由企业或厂商的原始股东承担的[22]。然而股票市场是极不完善的;只有少量的新投资得到股票[23]。造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之一就是,股票的售买者比可能的买家具有更完全的信息。当市场价格比其股份实际价值更高时,他们急于出售这些股份。买者也知道这些情况。因此厂商发行股票的意愿是在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即出售者认为股票价格过高。同样市场做出反映,使其股票价格降低。
   除了公司股票价格过高而出售外,公开发行股票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司的所有者要规避风险,同时像我们曾经指出的,股票法比其他集资方法更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在有些部门中规定,公司必须通过股票法集资。)外部人(“市场”)无法辨别公司出售股份的原因,是股票价格过高,是银行拒绝贷款,还是公司所有者意识到股票法是分散风险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当公司发行股票时,一般情况都会导致价格下跌(平均来讲,现存股份下跌价值相当于集资总额的30%[24];有时下跌价值则大大超过了集资总额)。市场将一部分可能性归因于价格过高而使公司出售股份的机会。从公司的前景考虑这使得出售股份的成本非常大。正是这一点可以部分解释作为集资手段的股票法何以不值得信赖。
   道德风险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两个问题的出现:(逆向)选择问题[25]和激励或道德风险问题[26]。在保险市场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但在其他市场条件下,这两个问题也是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导致厂商不能为其利润投保。很明显,厂商对其前景所掌握的信息比任何保险公司都多,而保险公司担心的是厂商是否愿意付保险金,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很有可能会为其政策而付出代价。
  道德风险仍然会导致有限的保险。保险的覆盖面越全面,个人和厂商采取行动以确保投保事件不发生的积极性越小。因为这种减少投保事件发生可能性所需采取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是不明显的(或者这种行为无法被证实),因此保险金的支付不能以个人或厂商是否采取类似行动而定。健康保险公司喜欢为不吸烟或不“被动吸烟”的人投保。但是保险公司难以发现这种行为,并且不能要求投保者不吸烟。[27]
  完全的保险体系将减少人们的积极性,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不顾其政策是否受欢迎,而索取很高的保险费。因此。一般来说,一旦存在道德风险,就会存在不完全的保险体系[28]。相似的激励问题在许多其他的市场中也会出现。在大多数公司中并不是根据人们的行为而支付报酬。投人(努力)并不容易被发现,但是监督产出却是可能的。如果报酬完全依赖产出而定,那么报酬的种类就太多了,因为除了努力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决定产出。实际上,尽管保险体系不完善,但是部分地根据员工行为而支付工资,厂商会给他的员工提供一定的保险。如果工资完全不依赖其行为而定,那么员工就没有动力努力工作了[29]。因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两个问题解释了市场萎缩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可能会被关闭。结合其他的交易费用,这两个问题强化了我们对市场不完备的问题的结论
   完全信息与完备市场假设间的矛盾
   更准确地说,市场的数量影响了交易者的信息结构,也就是说,不同市场中的价格可以相互传递信息。如果小麦未来的价格很高,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市场中具备信息的人要么认为未来的需求增加,要么认为未来的供给减少。因此,不具备信息的交易者可以通过关注价格的变化从信息灵通的交易者那里获得信息。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存在什么市场。在有些情况下,不具备信息的交易者可以从信息灵通的交易者处获得全部信息(理沦经济学家的讨论有时使人们回忆起中世纪的宗教争论,即有多少个天使可以同时在一个针尖上跳舞:人们长期争论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市场价格推测经济的运行情况[30]。比如说,如果只有单一的随机变量影响特定证券的回报率,同时有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知道该随机变量的值,那么价格就会完全揭示这一随机变量。如果这个例子对于所有风险性证券来说都是真实的,那么价格就可以完全揭示经济的运行情况。但是“事件”空间比价格空间大得多,也就是说成百上千的变量却会影响到厂商的利润率,因此人们希望通过价格推测经济运行情况的想法是荒谬的。)
  如果交易者有动机去获取信息,那么就要求信息在市场上的传播是不完善的。如果仅仅通过观察价格,有人可以不花钱而得到其他人花钱而得到的全部信息,那么这些消息灵通人士在信息方面就没有丝毫的优势了,这些人也无法从获取信息的支出上得到回报。因此,如果存在完备的市场体系使得信息可以良好地传递,那么投资者就没有动力去获取信息了。(由于交易的所有参与者都掌握着同样的[零]信息,那么交易的动机也大大减少了。)换一种说法就是“具有信息”的市场”[31]和“完备的市场体系”这两个假设是相互排斥的。[32]
  完备市场概念的不成立性
   完备市场体系的假设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后面我将强调指出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偶然事件时,很难想象这种偶然事件(状态)市场的存在。如像原子能原理的发现和这之后的原子能源的商业性发展之类的事件,是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的,尤其是对那些其他能源资源的所有者来说。然而,像这样具有风险的市场(如与激光和晶体管有关的风险)是如何在其基本概念成熟之前就存在的呢?这是完备市场体系思想与创新思维之间的一个基本矛盾。[33]                       
  我曾详细阐释过市场为什么不完备的几个基本原因。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市场为什么不完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不完备的事实。
   缺乏竞争
   对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又一个批判是:它错误地假定存在完全竞争,即每个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实际上,大部分市场都不是完全竞争的。其原因之一是,当信息不完全并有信息成本时,市场一般不是完全竞争的。不完全信息赋予了厂商一部分市场权力。尽管存在竞争,但实际上并不像经济学教科书中所描述的那种完全竞争,即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事实上。市场竞争更类似于垄断竞争,它是由张伯仑在半个世纪之前提出的[34]。(我会在后面进一步讨论这个观点,在此我只想指出福利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价格接受者的厂商,即取决于完全竞争。)由于信息不完全,所以当一个厂商提高价格时,该厂商的所有顾客并不马上寻找另一家生产同样产品且价格更低的厂商,因为顾客确实可以顺理推测其他厂商也提高了价格。同理,一个厂商降低价格,它并不能立即将其他价格较高的厂商的所有顾客都吸引过来。由于搜寻过程是需要成本的.因此顾客不可能对所有生产他们感兴趣商品的厂商所制定的价格有全盘的了解。
   然而,不完全竞争不仅仅是由于不完全信息造成的,固定成本也造成不完全竞争,这其中一大部分是与信息相关的成本。生产直接导致了固定成本的产生,例如经营一个公司的常用开支,以及为决定如何生产而获取信息所支出的固定成本。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厂商不可能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状态下生产任意质量的任意商品。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指出的,尽管只存在小量的固定成本,许多这样的“市场”都会有相对较少的供给者。
   由于上述原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厂商面临的是下降的需求曲线。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但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尽管偏离完全竞争的程度都很小,当这些小的偏离叠加以后,就出现了明显区别于标准模型的经济图景。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只有在相当严格的条件下,经济才具备(限定性的)帕累托效率。[35]
   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好解释。像面临下降的需求曲线,用来衡量消费者边际效用或其支付的边际倾向的价格超过了边际成本。勒纳(1944)指出,如果面临相同的需求弹性的厂商只靠劳动力来进行生产,同时劳动力的供给弹性为零,那么即使存在垄断,经济也可实现帕累托效率。然而这只是一个特例。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并不是没有弹性的,因此商品市场的垄断就会影响实际工资;反过来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同样,垄断的程度(需求弹性)对于不同的商品来说是不同的。
  勒纳(和早期的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的不同商品的相对数量上。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生产的商品并不是最需要的商品的情况。如果一个厂商认为在某种商品上他的收益大于其成本,那么他就会生产某种商品。在决策过程中,厂商并不关心其利润率与其他厂商相比是怎样的。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一种新的商品,那么他就会将其他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3.1所示)。该厂商也可能尽量将某厂商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以致于使后者生产某种商品不再有利可图。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消费者剩余(如图3.1阴影部分ABC)。此时消费者剩余的损失超过了生产新商品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
  市场产生噪音
   我认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有能力有效地“解决”信息问题。当信息获得需要成本时,厂商就利用这一点。广商的这种行为,可能会产生噪音[36]——他们有时有意识地给消费者提出信息问题。
  尽管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从这个角度研究暂时性价格下降(“减价促销,,),但它确实可以产生价格分散。有代价的搜寻过程给厂商索取差异价格或暂时性降价提供了依据。低价位厂商可以为自己争取大部分顾客,但是高价位厂商仍然可以生存,因为搜寻过程成本太高或者不能找到低价位厂商的顾客仍然会惠顾高价位厂商。高价位厂商通过单位商品的高利润(价格)来弥补销量较少的不足。图3.2表示的是一个需要价格分散的均衡情况。假设所有的厂商都索取同样的价格,每个厂商都会考虑如果他降低(或提高)自身商品的价格,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如果他提高价格,他就会失去一些客户;如果他降低价格,则可以从其他厂商处“抢走”客户。他所抢走的客户是那些消息渠道灵活的客户(低成本搜寻者)。虽然对任意厂商来说,这种类型的客户都是相对较少的,但是有许多厂商通过这种降价的方法争夺客户。厂商通过降低1%的价格所增加销售量的比率与通过提高1%的价格所减少销售量的比率相比较可能大也可能小,这取决于该厂商可以从多少家其他厂商处争取客户以及争取客户的数量(相反,这取决于低成本搜寻者的数量)。图3.2描述的是降低价格增加的销售量比率远远大于提高价格减少的销售量比率的情况:需求曲线上存在一个折点。但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单一价格且利润为零的均衡情况就不会存在。通过单一价格画出一条通过需求曲线的折点处的平均成本曲线,在该点处,厂商既可以提高价格,也可以降低价格。两种情况下,厂商都可以获取利润。
   因此,当价格分散产生了搜寻行为以及为降低市场“噪音”而采取行动时;当搜寻过程限制了市场价格的差异程度时。不完全信息的事实(有成本的搜寻过程)是产生价格分散的首要因素。价格分散本身并不对经济环境中的外生性变化产生反应,但是可以内生地作为市场均衡的一部分。在这种市场均衡的条件下,每个厂商都意识到了搜寻过程是需要成本的结果。(Grossman and Stiglitz,1976,以及Lucas,1972,强调了有偿信息在限制套利的范围以及减少外部刺激效应时所起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就是市场产生噪音的情况。)
   新的市场失效与原始的市场失效
   上述结论以及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降低了我们对市场有效性假设的信心。新的市场失效是以不完全信息、信息的订偿性以及不完备的市场为基础的;而原始的市场失效是与诸如公共物品,污染的外部性等因素相联系的。这两种市场失效之间主要存在两点差别:原始的市场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容易确定的,其范围也容易控制,它需要明确的政府干预。由于现实中所有的市场都是不完备的,信息总是不完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于所有市场来说是各有特点的,因此经济中的市场失效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格林沃德、斯蒂格利茨在分析市场失效问题时,不仅说明了市场失效的存在,同时也提出了导致帕累托改进的政府干预方式。他们的分析还确定了决定最优纠正性税率的行为变量(如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然而实际上一个全面的纠正性政策需要对所有的商品征税或补贴,这一点应以估算的所有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包括所有的交叉弹性)为基础。实施纠正性征税所需的实际信息在目前是无法获得的,当市场缺陷比较小的时候,实施纠正性征税的成本 (这一点在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分析中被忽略了)要比收益大得多。因此,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较大,较严重的市场失效情况上是比较合理的。关于主要的保险市场(健康保险或汽车保险),与工作保证相关的风险,资本市场的不完备性,我将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再讨论这些实际问题。我想强调指出的是。新的市场失效和原始的市场失效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问题的普遍性。
   信息、价格与市场经济的有效性
   对一些读者来说,在存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无效性是难以理解的,特别是对于奥地利传统学派来说。构成价格体系的观点之一即阐释价格体系的信息有效性。正如我们在初级教程中告诉学生的那样,任何厂商甚至无需了解如何生产一支铅笔,也无需了解生产铅笔的原料的稀缺性,或者消费者的偏好,所应知道的只是产品的价格和原料价格。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其深刻见解在于,即使获得这样极其有限的信息,市场也能产生帕累托效率。
   当然,还存在很高的信息效率。在阿罗一德布鲁模型的理想化的条件下,价格确实将信息从生产者处传递到消费者处。反之亦然。然而这是一个极其有限的信息问题。当市场承受较重的信息负担时,即当市场必须对不同能力的工人进行选择或者对不同质量的证券进行选择时,当存在不完善的监督时,市场必须给工人提供激励。当市场必须获得有关变化环境的新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时,市场的运作似乎不尽如人意,即使我们只用有关限制性帕累托效率的有限福利条件来衡量市场,它也是这样的。
   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失效
   为什么市场经济不能实现(限制性)帕累托效率呢?它又为什么不能达到新古典模型预言的经济效率的标准呢?在回答上述问题时,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本章已对此重要性作了解释。社会主义以及市场社会主义试图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同时排除资本主义的社会成本。但是在要求政府负责运作“市场”(或权且称其为市场)的过程中,当市场在私人部门无法正常运行时,市场社会主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讲,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以对这些市场失效进行分析为基础的,而是以市场经济实际运行与具备理想政府的、假设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之间的简单比较为基础的。这种理想化不仅没有考虑到政治的实际情况,而且从本章的角度看更重要的在于它没有考虑到基本经济的实际情况。
   新的信息模型揭示了“市场失效”在经济中的普遍性。实际上,市场失效出现在私人部门的每一次交易中,尽管每一次失效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其积累性结果确是明显的。此外,市场失效并不像空气污染那样可以被简单界定,而且有效的政策可以轻易地治理它。当市场失效减弱了我们对市场有效性的信心的同时,其普遍性也减弱了我们对政府可以纠正失效的信心。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在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均没有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37]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批判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重要性在于,它阐释了通过运用市场,我们可以保证经济高效率地运行的观点。而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假设在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建(以及其他前文所涉及的理论阐述)面前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同样,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指出,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人们所应做的一切只是使政府进行某些初始的总量再分配。
   该定理被广泛解释为,人们可以使效率问题与分配问题相分离。有时收入分配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这并不能否认市场的作用。如果社会不愿进行收入分配,那么政府分配部门 (马斯格瑞夫的术语)可以通过总量再分配来改变资源的初始禀赋。
   新的新福利经济学:缺乏总额税的结果
    由于某些原因,政府并没有进行总量再分配。他们不知如何以公平的方式征税。政府认为不同的个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款。作为征税的基础.他们不可避免地依靠像收入和财富这样 明显的变量来制定规则,然而变量是可变的。因此税款并不一定反映实际情况。
   一旦我们意识到再分配不可避免地有些不切合实际,也就会认识到资源配置的变化会对经济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图4.1说明了这一点,它描述了只有两个个体的简单经济条件下的效用可能性曲线。在给定一方的效用水平后,该图给出了另一方可能达到的最大的效用水平。假定政府知道谁属于哪一组以便影响总额变动,那么图中实线给出的是效用的可能情况,虚线描述的是信息如何限制效用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现在假设正如图所示的那样,我们可以通过社会的无差异曲线表达社会对公平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无差异曲线看到,征收偏离实际情况的税款是一项最优的选择。效率和公平是不能被分割考虑的。如果经济具有不同的初始禀赋,那么所需的再分配性征税的额度就应小一些,同时社会福利(双方)也会提高。
   一般情况下,再分配性征税会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实际情况.这一事实就产生了“新的新福利经济学”[2]。“原来的新福利经济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效用的比较是不可能的,经济学家所能做的只是去描述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但是“原来的新福利经济学”假定总额再分配是可能的。“新福利经济学”意识到了政府在信息方面的限制。因此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帕累托效率的征税”的概念上[3]——在给定一方效用水平和在给定政府进行再分配的信息限制时,上述概念可以使我们定义另一方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效用水平。因此“新的新福利经济学”发现,政府所面临的机会不是图4.1中实线所描绘的,而是实线下面的虚线所描绘的情况;至于在特定位置上虚线比实线低多少,则取决于财富的初次分配。
   经济效率与分配
   前面解释了分配与效率问题不可分割的原因。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程度决定了政府依赖征税的程度,政府正是通过这种偏离实际情况的再分配性的征税以实现任意要求的最终的福利分配。但是,不公平程度以及信息问题的性质影响了不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一些不公平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它降低了经济效率(读者可以从下面的讨论中清楚地看到这一问题),然而在其他情况下,不公平却可以加强经济效率。现在让我们进一步研究效率与分配之间的关系。
   激励问题
   激励问题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做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激励问题就是经济学问题。激励问题与分配问题是紧密相关的。分成制就是说明了这种关系的一个例证。在许多农业国家中,贫富不均的情况十分严重,这导致了土地所有者和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在欠发达国家中,一种普遍的契约安排要求地主和佃农同时分享收益。这种分成制方式至少从马歇尔开始就受到了广泛的批判,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做法减弱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如果地主得到50%的产量,那么这种方式同样对必须缴纳50%税的农民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然而近期的研究文献表明分成制契约是比较积极的,该契约反映了激励与风险承担之间的市场平衡,如图4.2所示[4]一个单纯的租金总额契约(佃农以缴纳固定费用的方式租用土地)可以更好地激励农民劳动[5],因为农民可以通过更多的劳动获得更多的产品,同时农民也必须承担全部风险。一个单纯的工资契约会把风险转移给地主——例如,农民的收入与天气情况无关——一般情况下,地主可以更容易地承担风险(因为地主有更多的财富),但是此时农民除非在直接的(有成本的)监督之下劳动,否则没有任何积极性。分成制契约提供了一个折衷方案。许多读者被我早先有关分成制经济的均衡观点所误导, (分成制经济是在给定佃农所期望的效用,以及给定信息限制的情况下解决地主福利最大化问题的方法。)他们认为这种经济情况是具备帕累托效率的,同时与马歇尔的观点相反,并未出现产量的减少。这是一种错误的解释。我只是认为该均衡是具有契约效率的,它只是一种限制性效率的形式。一般均衡效率问题需要从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中得到更多的,直接的解释,如前所述,存在多处优点的分成制经济一般情况下是
  不会限制帕累托效率的。但在此与我们研究目的更相关的是,尽管分成制契约限制帕累托效率,但产量比不存在分成制的情况下要低很多,也就是说土地再分配对国民产值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就像把工资税从50%减到0一样:大多数观察者会说这种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过度不公平引发的问题
   为什么分配问题和效率问题不可分割呢?从直觉上回答这个问题是比较容易的。当存在有成本监督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相分离的经济时,资本的所有者就必须激励工人工作。这种激励必然是不完全的,也必然是有成本支出的[7]。如果每个农民都拥有土地,每个工人都拥有资本品,那也就不存在激励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初始的财富分配对社会面临的激励问题的程度和性质会产生影响[8]。例如,改善激励问题的一条途径就是抵押保证金。担保不仅可以使雇主对工人的工作要求得到保证。还可以使雇主对工作量的要求得到保证。得到充分保证的雇主就会积极地对员工进行培训,进而提高经济效率。工人出色工作的潜在能力受到他们的最初财富的影响。借与贷是无法取代的。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分成制时所提出的,借贷以预付租金和到期末支付租金并没有什么不同,在两种情况下,拖欠租金都会导致激励(道德风险)问题:借贷方没有积极性以避免破产的发生,或者当破产发生时使回报率(贷出方应得的)最大化。
   财富不充分集中所产生的问题
   当然,更高程度的公平并不一定能减少激励问题。有效率的生产需要规模大的企业,同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并将在后面章节中继续讨论的情况一样,由于不存在不公平性,因此就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问题。有迹象表明,实际上所有权集中的企业(尽管大股东不直接管理企业)其经营行为是更加“理性化”的。在下面部分中,我将以接管和征税中的两个例子说明这一点。但是正如我将指出的那样.东欧国家正在寻求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不需要增大不公平性和集中所有权,而是需要进一步发展可供选择的控制程序。
   因为近来东欧国家有关改革的讨论在强调效率问题时并没有充分地联系分配问题,所以在此我要强调效率问题和分配问题之间的联系。我将在后面指出,从现在开始,如果这些国家再不重视分配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不仅会以社会动荡的形式来困扰这些国家的经济,同时将影响到这些国家长期的经济效率。无论如何,至少我们没有发现割裂效率和分配问题的理论依据。
   基本的非分权化定理
   对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一种解释认为是该定理使分权化成为可能,即在极其有限的政府干预下,通过分权化的价格机制,任何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是可以实现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政府并不一定要对资源配置的基本过程进行干预。在讨论经济体制选择问题之前,必须提出分权问题,分权的概念有多种解释。在本书中,我对该术语的使用反映了目前经济学中对其用法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不同用法所导致的含混意义。
   实际上,几乎分权化的所有定义都涉及了经济中存在大量不同单位的决策问题。高层权威人士“干预”经济的大量的不同方式导致了如何定义分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考虑非线性征税的可能性来澄清对分权化概念的含混理解。非线性征税可能使得厂商和个人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只能按中央计划制定者的要求来采取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厂商和个人确实作了选择,但是政府通过对非政府期望的选择的充分限制使厂商和个人的选择余地缩小,以致于使他们失去了选择的余地。大多数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择。但是人们并未发现可以通过留给不同单位的“真正”辨别能力的大小来“衡量”政府干预的简单方式。[9]
  信息经济学近期的研究对分权化结论有效性问题提出怀疑。通过价格机制能在多大程度上使经济分权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强的约束?下面分五点讨论这一问题。
   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与分权化
   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指出,虽然政府干预有时仅限于征收一系列线性特许权税(对生产、购买,消费的单位商品征收相同税率的税制),但是在缺乏一定形式的政府干预情况下,限制性的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分权化并不是获得帕累托效率产量的有效途径。所以有时我把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称为“基本的非分权化定理”。
   如果唯一可能的政府干预是线性征税,并且(或者)如果政府可以通过线性征税而实现限制性的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那么原来分权化结论的“主旨”就可以得到满足了。尽管我在本章的第一部分曾经提出,再分配通常与实际情况有偏差,但是政府干预就是要对财富进行再分配。当然政府干预还有其他目的,但干预仍然是有限的。政府所应做的“只是”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征税或补贴。 分权化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比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所提出的要糟糕得多,这主要是由下面四个原因造成的,即交叉补贴,非凸性的普遍性,外部性以及非线性特征。
   交叉补贴
   阿罗一德布鲁模型的主要结论之一(虽然很少被加以评论)是说,帕累托效率可以通过该模型实现而不存在任何的交叉补贴的出现。用一种美国化的方式来表达就是,每个厂商都可以自主自立。当存在不完全信息时,上述观点是错误的,甚至在明显缺乏回报率的增长时,它也是不成立的[10]。我和阿诺特在1989年详细分析了道德风险经济学所提出的问题,例如保险市场的存在影响了人们尽量避免偶然事故发生的积极性。我们指出保险公司独立承担所有风险时,竞争性均衡是不具备(限制性)帕累托效率的。如果把对某些行业(有可能是保险业)征税用来补贴(其他)保险业,那么社会福利将得到改善。(我们把不出现交叉补贴时该结论的无效性称之为交叉补贴市场失效。)该结论告诉我们对道德风险问题不严重的行业征少量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次要的(额外净损失与税率的平方成正比)。另一方面,道德风险(激励问题)所产生的福利损失是主要的,也就是说重要的是通过补贴来补充努力成果,这将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工作,这样做对福利的影响也是最主要的。
   非凸性的普遍性
   当经济中存在非凸性时则在分权化中产生另一个问题。我在前面讨论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时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它被认为是在自然垄断经济中确实需要某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在此我不想阐述分权化问题,因为人们对它已经比较熟悉了,我只想讨论与不完全信息相关的非凸性的普遍性问题。
   显然,与信息相关的非凸性的存在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信息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固定成本(参见第二章)。无论对它做什么,该成本总会发生的,而且固定成本产生了非凸性。同样,如果一个厂商发明了一种制造工具,那么它所带来的价值取决于该工具的产量。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的支出上所得到的总收益和边际收益都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
   兰德尔和斯蒂格利茨在1984年指出,在统计决策理论中,信息的价值是不会产生球面凹陷的(如图4.3)。对极少量信的回报往往等于零,如果信息成本是正值,那么净收益则是负值。“如果不忽略这一点。那么至少这是一种限制性的最优选择。[ll]
   但是非凸性甚至比讨论的结果更具普遍性,这一点说明:当存在道德风险、激励或者选择问题时(涉及激励适应性限制或者自我选择限制),在适当空间里会出现非凸性,并且不论问题多明显,都会出现非凸性[12]引。(对这种现象的一种简明扼要的解释就是激励限制可以被看作涉及私人或厂商最大化问题的初级条件。因此全部最大限度的凹性,包括内部激励限制,都涉及到了第三个衍生物:效用或利润功能,对于这些衍生物来说,不存在自然的经济限制。)阿诺特和斯蒂格利茨指出,在最简单的道德风险模型中,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在本质上是从来不会出现准凹性的,同时被收益和酬劳所限制的和产小非负利润的政策也从来不会是凸性的。图4.4用个人在吸烟与不吸烟两种行为前作选择的例子说明了上述性质。如果人们吸烟时间的比例上升,那么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不吸烟;当存在完全免费保险时,人们不承担任何吸烟的后果,因此他们会选择吸烟。对于任意给定的保险金,就会出现一个特殊的利益水平。在此水平上,人们吸烟与不吸烟是相同的利益。当高于此利益水平时,人们就吸烟,当低于此利益水平时,人们就不吸烟。当保险金增加时。人们吸烟与不吸烟无差异的这个利益水平就会下降。在吸烟与不吸烟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利益,保险金)组合的轨迹是向下倾斜的,并且该轨迹被认为是一条“转化线”。“转化线”把空间分成两个部分,在转化线以下,人们不吸烟,在转化线以上,人们则吸烟。在每个区域中,人们都有两条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当人们吸烟时利益与保险金的变化情况,另一条表示人们不吸烟时的情况。显然,在每个区域中无差异曲线都必定是向上倾斜的,即当利益增加时,人们愿意支付的保险金也会增加。随着利益的增加,无差异曲线会变得平坦,这是因为对于给定的利益增加值,人们愿意支付的额外的保险金数额会减少。然而在转化线上,无差异曲线会突然变得陡峭,如图示,在人们选择吸烟的区域(转化线以上)中,由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利益增加的数值会很大。因此,当利益增加时,表示行为变化及边际价值的一条真正的无差异曲线是扇形的,如图示,这是因为在无差异曲线中存在着非凸性。
   在可能的组合中存在着相应的基本非凸性,(利益,保险金)组合策略至少可以被平均分开。在转化轨迹以下,即人们不吸烟的时候,火灾的可能性较小。为了刚好与利益相匹配,保险金必须随利益线性增长,如图4.5所示。同样,如果人们选择吸烟,保险金也必须随利益的增加而增长,但是基本的必需保险金一定要非常高以致于可以用来补偿火灾发生可能性高所带来的损失。可能的组合必须考虑到在转化线之下人们选择不吸烟,而在转化线之上人们选择吸烟,如图4.5所示的阴影部分。很明显,它是非凸性的。这个例子解释了当存在道德风险和激励问题时,利用最简单的假设条件以及明显发挥作用的效用功能,非凸性是如何自然产生的。在更现实的组合中,人们有更大的行为选择空间,可能的组合以及无差异曲线都会显得更不规则。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非凸性的某些可能的结果(例如,随机策略的可能性需要)[31]。出于我们的研究目的,重要的是具有限制性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的非分权性。不仅政府干预是有必要的,而且“性线”干预是不能满足需要的[14]。图4.6使大家从直觉上理解为什么非凸性会产生这些问题,在图中我们给非凸性的生产可能情况画了一个草图;最优配置是图中的E点,它是“典型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如果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给定E的相对价格(边际替代率)的情况下,厂商将选择如A点的角点。同理,当存在道德风险以及非凸性无差异曲线时,在我们的保险模型中,最优选择应是图4.7中的E点。当固定相对价格以后,人们会选择戈比买E点更多的保险(即到达了E’点)。然而当厂商这样做的时候,人们的警惕程度就会降低,同时造成E点不能存在。
   我强调上述结论是出于几个原因。经济学基本的数学结构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发展到德布鲁的《价值理论》,都强调了凸性对基本存在结论、竞争市场的福利结果 (特别是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以及比较静态的缘由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充分的非凸性市场不具备竞争性这一观点也被深刻地理解了。经济学家合理地提出,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满足这些凸性的假设条件,同时限制了例外情况的发生,并指出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希望减少回报和缩小边限替代率的定律是具有说服力的。
   当考虑到信息的不完全性及其成本时,凸性的假设就不再合理了,非凸性情况则具有了普遍性。当存在普遍的非凸性的情况时,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不像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提出的那样受到限制。由于干预不够,不仅总量干预无法实现,甚至连线性干预也无法满足。
   外部性
    恪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的分析推论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当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的时候,个人或厂商所采取的行动具有“外部性”效果。非生产性工人如果要超时工作,那么这将使在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的工人的平均素质下降,因此这些非生产性工人就对其他人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如果吸烟者决定多吸烟,则提高了火灾发生的平均可能性,保险金中必要的补偿部分也提高了,因此这种行为对所有买火灾保险的人都产生了负的外部效应。在特定情况下,这些外部性可以通过适当的征税得到抵销,从而保证分权化的“主旨”。
   但是有许多外部性是无法轻易抵销的。在佃农一地主关系中,激励问题和风险承担问题导致了最优的分成制契约的产生。因此佃农所采取的任何影响产量的行为都会对地主产生外部性影响。如果农民使用化肥,那么地主不仅可以通过产量的增加而直接受益,而且化肥的使用增加了佃农的边际产品,佃农更努力地劳动,这也使地主间接受益。因此地主愿意资助农民使用化肥。从而要素市场(化肥)、土地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就会在内部产生联系。政府干预(例如,资助化肥的生产和使用)是无法满足要求的,这是因为供给反应(例如,农民对增加使用化肥的反应,反过来要取决于化肥供给的增加所导致的劳动者边际生产率提高的程度)的程度对于不同的农场来说是不一致的。因此地主就处于较优越的位置上(因为他们掌握有关土地和佃农的详细信息),他们可以提供“适当”水平的资助,而这种水平对于不同的农场来说是相差甚远的。赞成分权的人们提出,相关信息只对一地有效,这一观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完全的分权化(土地、劳动力以及化肥市场可以自由运作,巾央政府的干预极其有限)是行不通的。同时,存在内部相关市场的局部分权化也不能充分地保证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率,特别是在二级市场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例如化肥市场。
   上面的例子说明,在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的情况下,内部相关市场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一点适用于更普遍的情况。产品市场的参与者(如生产者和商品销售者)会发现这种关系网在其他例子中也是随处可见的,在信贷市场中(厂商经常给供给者和消费者提供信贷)也是如此。
   非线性支付计划
   市场社会主义所面对的最简单的分权化的问题是与非线性特征相关的,这在标准竞争性模型中也得到了证实。如前所述,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指出,在一般情况下,分权化的市场经济不能产生限制性的具有帕累托效率的结果。它还指出,简单的征税和补贴可以使每个人的情况更好,但是这只是简单的干预。如果政府只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干预,那么正如我所强调的那样,分权化的意图得到了维护。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正如兰格和勒纳预期的那样自我运行,然而主要的区别在于 “计划制定者”必须给生产者和消费者提出不同的价格。(这就是斯蒂格利茨和达斯古塔所预期的框架。) 但是最近有关最佳激励机制和最佳税收政策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在严格的数学条件下,如此简单的干预方能满足经济重现帕累托效率的要求。例如,有关具有帕累托效率的税收体制的文献指出,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征税要取决于每种商品的消费水平,这种依赖方式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对消费商品A所征收的税款总额取决于商品B的消费水平。
   在市场上,厂商,工人以及贷方之间会产生非常精密的平行联系。大学允许其教职员工到外面担任顾问,例如每周一天。这可以被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征税体制(支付计划)。前8个小时不征税,8小时以外的部分征收高额调节税。一个啤酒公司对其零售商说,它可以出售其他公司的啤酒,但如果零售商真的这样做了,那它将失去特惠政策。
   因此政府在市场中的最佳干预方式以及市场中最佳的契约安排往往是极其复杂的,它反应了导致信息的外部性、非线性特征和数量限制,并使用了交叉市场限制和信息。这些结论对于经济理论和标准新古典(阿罗一德布鲁)模型的现实性具有深远的意义。
   效率所要求的不是新古典模型提出的完全分权化,而是部分分权化。正如我们所见所闻的那样,在我们的经济中有许多大公司,它们只是有限地分权。信息诱导的商业关系(或集聚)和相互关系会影响竞争的有效性,至少标准模型所预期的过于简单的竞争形式是这样。在其他情况下,所有受影响的只是发生竞争的“单位”;例如,如果向土地施肥,那么相关的竞争单位就是地主连同化肥的售卖者。在某些情况下,相互关联(外部性)的网络是极其复杂的,以致于通过这样的方式不能有效地提出外部性问题。同样,在其他情况下,即存在重要的跨时期的内部关联以及事前竞争(个人或厂商签定合同时的竞争)的情况下,一旦签定了合同,那么竞争就非常有限了。当存在不完全预期和不完备保险市场时,事前竞争远远无法取代事后竞争[15]。同时在其他一些境况中,许多厂商和个人被进行中的关系联在一起,这个事实使竞争的实施以及市场的完全竞争性遇到了严重的阻碍。[16]
  政府干预实际所需要的信息比它们只进行线性征税或补贴的情况要多得多,因此兰格和勒纳以及其他市场社会主义者所期望的分权化的模式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他们把简单的(线性)价格体系作为其理论的基础,而以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理论对此提出了质疑。
   但是我们的观察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当这些现代理论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行性提出疑问时,它们同时又削弱了我们对竞争性经济以及我们用来描述它所构建的模型的信心。(至少从我们过于简单的观点看,情况是这样的)。一方面,这些理论正确描述了我们所发现的经济关系中许多复杂的形式。另一方面.这些理论又建议我们要更重视观察复杂的关系。例如,只有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计件工资契约或分成制契约才是线性的。这种实际中的契约安排的简单形式和大多数信息理论模型所预期的情况是不同的,除非假定这些形式在其他条件下不能成立。[17]
   当我们闸述“简单”(从理论的角度看)契约具有普遍性这一现象时,大家会觉得这很容易理解。雇工认为雇主不会去 “算计”他们,即雇主不会通过使用他们非常了解而雇工不了解的契约来坑害雇工m’——然而标准模型没有解释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这一事实仍然存在。同时它对模型一般情况下的可行性及其主要结论也提出了疑问,而且通过价格体制的分权化作用也是存在的。由此看来,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社会主义它们所模仿的不是市场经济而是市场经济的模型,即使用价格体制交流全部相关信息的分权化模型,这种观点至少是值得怀疑的。
   小结
   主要介绍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并给出了三种解释。然而每种解释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第一种解释强调了政府的有限作用:为实现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政府应做的只是对总量进行再分配,其他工作是由市场完成的。与此相反。我提出当信息不完全时,传统模型所预期的总量分配是行不通的。同时政府为纠正财富市场分配的不充分性进行干预,其成本比传统理论所预期的要大。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提示我们,经济效率问题和分配问题是可以被明确分开的。这种分离对于研究“经济效率”概念的经济学家来说非常有帮助,他们可以暂不考虑分配问题。然而我在本章指出,如果信息不完全,效率问题和分配问题不能被如此轻易地分开。例如,不论经济是否具有帕累托效率,经济本身就取决于收入分配。
   最后,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经常被认为是证实了经济的可分权性。通过比较,我提出了信息经济学的五点基本结论,这些结论告诉我们经济通过价格机制分权化的程度是受严格限制的:
   1.格林沃德一斯蒂格利茨定理被认为是证实了经济的非分权性,因为它指出当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时,市场从来不会自己达到限制性的帕累托最优。
   2.在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完全的经济中,会产生外部效应,并且具有普遍性。
   3.阿诺特一斯蒂格利茨定理表明,通常所讲的交叉补贴是值得的(尽管缺乏直接的外部效应)。
   4.利用价格体系进行分散化要求不存在非凸性,然而非凸性是普遍的。
   5.当信息不完全时,最佳的激励几乎总是要求非线性的支付计划。
     我曾指出以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为基础的分权化是有缺陷的。但这并不味着我反对经济能够也应该按一种分权化形式运行这一结论,在第九章,我将从其他角度讨论分权化问题。
   市场社会主义非常“含蓄地”把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作为其经济的组织基础。由中央计划制定者获得社会主义所需的信息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负担,它可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存在的可能性产生怀疑,然而这种“含蓄的”做法使它避免了这种批判。市场社会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使用的信息的分权化,对于社会手义来说同样可以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可以,例如技术信息仍然可以继续在私人企业中存在。
   我所提出的观点表明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的限制性,同时也指出其缺陷。然而一个试图有效运作的分权化经济所需的全部信息并不仅仅由价格来传递。正如我将在后面的篇章中提出的,经济所面临的信息问题比市场经济模型和市场社会主义模型所预期的问题要复杂得多。如果市场经济不能完善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在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甚至都不会提出这些问题。
   市场和市场社会主义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本的所有权和资本的配置格局。为保证资金可以有效地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配置,所需的政府干预的范围比传统理论所预期的要大得多。社会所能接受的(或期望的)财富分配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就给市场经济提出了与非市场经济相同的激励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