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势利小人删东方红 抹黑系列重要讲话 蒙尘七一国庆初心使命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22:26:46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非“非毛化”? 自由主义分子哀叹习近平纷纷复活深红话语
1 个回复 - 1739 次查看
钱钢:2014年中国政治话语的博弈与浮沉 2014年12月31日
  • |
  • 纵观中共十八大后的两年,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的启蒙话语、政治改革话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三中、四中两个全会的制度改革努力,被极左意识形 ...
  • 2014-12-31 12:23 - 焦典 - 马列毛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 22:39:36 | 只看该作者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中国文明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焦裕禄


      一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三十六万兰考人的心声:“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把你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苦难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象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鲜血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时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要杀出条路来。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了。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

      连年受灾的兰考,整个县上的工作,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烧煤所淹没了。有人说县委机关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供给部。那时候,很多群众等待救济,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工作。他们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误。……

      焦裕禄想:“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夜,已经很深了,焦裕禄躺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他披上棉衣,找县委副书记张钦礼谈心去了。

      在这么晚的时候,张钦礼听见叩门声,吃了一惊。他迎进焦裕禄,连声问:“老焦,出了啥事?”

      焦裕禄说:“我想找你谈谈。你在兰考十多年了,情况比我熟,你说,改变兰考面貌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张钦礼沉思了一下,回答说:“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

      “对。”焦裕禄说:“但是,应该在思想前面加两个字:领导。眼前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

      两个人谈得很久,很深,一直说到后半夜。他们的共同结论是,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别是要对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的思想教育。不首先从思想上把人们武装起来,要想完成除“三害”斗争,将是不可能的。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只说了一句:“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他没有再讲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这时有人才理解,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的车站。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

      焦裕禄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最后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这样我们就会带着阶级感情,去领导群众改变兰考的面貌。”

      紧接着,焦裕禄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劲,勉励大家象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

      以后,焦裕禄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委会,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在残酷的武装斗争年代,兰考县的干部和人民,同敌人英勇搏斗,前仆后继。有一个区,曾经在一个月内有九个区长为革命牺牲。烈士马福重被敌人破腹后,肠子被拉出来挂在树上。……焦裕禄说:“兰考这块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一连串的阶级教育和思想斗争,使县委领导核心,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站起来了。他们打掉了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懦夫思想,从上到下坚定地树立了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不久,在焦裕禄倡议和领导下,一个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被制订出来。这个蓝图规定在三五年内,要取得治沙、治水、治碱的基本胜利,改变兰考的面貌。这个蓝图经过县委讨论通过后,报告了中共开封地委,焦裕禄在报告上,又着重加了几句: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这几句话,深切地反映了当时县委的决心,也是兰考全党在上级党组织面前,一次庄严的宣誓。直到现在,它仍然深深地刻在县委所有同志的心上,成为鞭策他们前进的力量。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焦裕禄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这涝、沙、碱三害,自古以来害了兰考人民多少年呵!今天,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象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战胜灾害,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断然是办不好的。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早已批评过的“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的错误。要想战胜灾害,必须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

      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一千八百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份量。

      根据这一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一百二十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焦裕禄和县委其他领导干部,都参加了这场战斗。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说完就背着干粮,拿起雨伞和大家一起出发了。

      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机。为了弄清一个大风口,一条主干河道的来龙去脉,他经常不辞劳苦地跟着调查队,追寻风沙和洪水的去向,从黄河故道开始,越过县界、省界,一直追到沙落尘埃,水入河道,方肯罢休。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县委书记焦裕禄简直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

      有一次,焦裕禄从兰考县固阳公社回县的路上,遇到了白帐子猛雨。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焦裕禄想:“嗬,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他回到县里后,连停也没有停,就带着办公室的三个同志出发了。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三个青年恳求着说:“你回去休息吧。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他站在洪水激流中,同志们为他张了伞,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等他们赶到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看见焦裕禄就吃惊地问:“一片汪洋大水,您是咋来的?”焦裕禄抡着手里的棍子说:“就坐这条船来的。”李广志让他休息一下,他却拿出自己画的图来,一边指点着,一边滔滔不绝地告诉李广志,根据这里的地形和水的流势,应该从哪里到哪里开一条河,再从哪里到哪里挖一条支沟,……这样,就可以把这几个大队的积水,统统排出去了。李广志听了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焦裕禄同志的领导工作,竟这样的深入细致!到吃饭的时候了,他要给焦裕禄派饭,焦裕禄说:“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说着就又向风雨中走去。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五千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全县有大小风口八十四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有大小沙丘一千六百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这种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使县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把全县抗灾斗争的战斗部署,放在一个更科学更扎实的基础之上。大家都觉得方向明,信心足,无形中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夜已经很深了,阵阵的肝痛和县委工作沉重的担子,使焦裕禄久久不能入睡。他的心在想着兰考县的三十六万人和二千五百七十四个生产队。抗灾斗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觉悟也有高有低,怎样才能把毛泽东思想红旗高高举起?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怎样才能更快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起轰轰烈烈的抗灾斗争?……

      焦裕禄在苦苦思索着。

      他披衣起床,重又翻开《毛泽东选集》。在多年的工作中,焦裕禄已养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习惯,他从毛主席的著作中汲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县委开会,他常常在会前朗读毛主席著作中的有关章节。无论在办公室,或下乡工作,他总要提着一个布兜儿,装上《毛泽东选集》带在身边。每次遇到工作中的困难,他都认真地向毛主席的著作请教,严格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办。他曾对县委的同志们介绍自己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方法,叫做“白天到群众中调查访问,回来读毛主席著作,晚上‘过电影’,早上记笔记。”他所说的“过电影”,主要是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他说:“无论学习或工作,不会‘过电影’那是不行的。”

      现在,全县抗灾斗争的情景,正象一幕幕的电影活动在他的脑海里,他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去阅读毛主席《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那篇文章。目光停在那几行金光闪耀的字上:“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毛主席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力量,眼前一下子豁亮起来。他决定发动县委领导同志再到贫下中农中间去。他自己更是经常住在老贫农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他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在广大贫下中农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他听到许多贫下中农要求“翻身”、要求革命的呼声。看到许多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对“三害”斗争的革命精神。他在群众中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群众的智慧,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战胜灾害的信心。

      韩村是一个只有二十七户人家的生产队。一九六二年秋天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每人只分了十二两红高粱穗。在这样严重的困难面前,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提出,不向国家伸手,不要救济粮、救济款,自己割草卖草养活自己。他们说: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不能支援国家,心里就够难受了,决不能再拉国家的后腿。就在这年冬天,他们割了二十七万斤草,养活了全体社员,养活了八头牲口,还修理了农具,买了七辆架子车。

      秦寨大队的贫下中农社员,在盐碱地上刮掉一层皮,从下面深翻出好土,盖在上面。他们大干深翻地的时候,正是最困难的一九六三年夏季。他们说:“不能干一天干半天,不能翻一锨翻半锨,用蚕吃桑叶的办法,一口口啃,也要把这碱地啃翻个个儿。”

      赵垛楼的贫下中农在七季基本绝收以后,冒着倾盆大雨,挖河渠,挖排水沟,同暴雨内涝搏斗。一九六三年秋天,这里一连九天暴雨,他们却夺得了好收成,卖了八万斤余粮。

      双杨树的贫下中农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雷打不散,社员们兑鸡蛋卖猪,买牲口买种子,坚持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道路,社员们说:“穷,咱穷到一块儿;富,咱也富到一块儿。”

      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广大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使焦裕禄十分激动。他认为这就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贫下中农革命精神的好榜样。他在县委会议上,多少次讲述了这些先进典型的重大意义,并亲自总结了它们的经验。他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把群众中这些可贵的东西,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号召全县社队向他们学习。”

      一九六三年九月,县委在兰考冷冻厂召开了全县大小队干部的盛大集会,这是扭转兰考局势的大会,是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次誓师大会。会上,焦裕禄为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的贫下中农鸣锣开道,请他们到主席台上,拉他们到万人之前,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他把群众中这些革命的东西,集中起来,总结为四句话:“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他说:这就是兰考的新道路!是毛泽东思想指引的道路!他大声疾呼,号召全县人民学习这四个样板,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全县范围内锁住风沙,制伏洪水,向“三害”展开英勇的斗争!

      这次大会在兰考抗灾斗争的道路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激发了群众的革命豪情,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抗灾斗争的发展。它使韩村等四个榜样的名字传遍了兰考;它让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在兰考三十六万群众的心目中,高高地升起!

      从此,兰考人民的生活中多了两个东西,这就是县委和县人委发出的“奋发图强的嘉奖令”和“革命硬骨头队”的命名书。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就在兰考人民对涝、沙、碱三害全面出击的时候,一场比过去更加严重的灾害又向兰考袭来。一九六三年秋季,兰考县一连下了十三天雨,雨量达二百五十毫米。大片大片的庄稼汪在洼窝里,渍死了。全县有十一万亩秋粮绝收,二十二万亩受灾。

      焦裕禄和县委的同志们全力投入了生产救灾。

      那是个冬天的黄昏。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过了会儿,他又走回来,对办公室的同志们严肃地说:“在这大风大雪里,贫下中农住得咋样?牲口咋样?”接着他要求县委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几件雪天工作。他说,“我说,你们记记。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最后一条,把检查执行的情况迅速报告县委。”办公室的同志记下他的话,立即用电话向各公社发出了通知。

      这天,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焦裕禄的房子里,电灯也亮了一夜。

      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挨门把全院的同志们叫起来开会。焦裕禄说:“同志们,你们看,这场雪越下越大,这会给群众带来很多困难,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简短的几句话,象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他们的心飞向冰天雪地的茅屋去了。大家立即带着救济粮款,分头出发了。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北风响着尖厉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有披,火车头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忽闪着。那时,他的肝痛常常发作,有时痛得厉害,他就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高唱《南泥湾》。他问青年人看过《万水千山》这个电影没有?他说:“你们看,眼前多么象《万水千山》里的一个镜头呵!”

      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风雪中,他在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在梁孙庄,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的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焦裕禄安慰老人说:“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

      就是在这次雪天送粮当中,焦裕禄也看到和听到了许多贫下中农极其感人的故事。谁能够想到,在毁灭性的涝灾面前,竟有那么一些生产队,两次三番退回国家送给他们的救济粮、救济款。他们说:把救济粮、救济款送给比我们更困难的兄弟队吧,我们自己能想办法养活自己!

      焦裕禄心里多么激动呵!他看到毛泽东思想象甘露一样滋润了兰考人民的心,党号召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硬骨头精神,已经变成千千万万群众敢于同天抗,同灾斗的物质力量了。

      有了这种精神,在兰考人民面前还有什么天大的灾害不能战胜!

      “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焦裕禄常说,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县委这个“班”带好,必须使这“一班人”思想齐、动作齐。而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就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挂帅。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县人委有一位从丰收地区调来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装潢县委和县人委领导干部办公室的计划。连桌子、椅子、茶具,都要换一套新的。为了好看,还要把城里一个污水坑填平,上面盖一排房子。县委多数同志激烈地反对这个计划。也有人问:“钱从哪里来?能不能花?”这位领导干部管财政,他说:“花钱我负责。”

      但是,焦裕禄提了一个问题: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他接着说明了自己的意见:

      “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后来,焦裕禄找这位领导干部谈了几次话,帮助他认识错误。焦裕禄对他说:兰考是灾区,比不得丰收区。即使是丰收区,你提的那种计划,也是不应该做的。焦裕禄劝这位领导干部到贫下中农家里去住一住,到贫下中农中间去看一看。去看看他们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焦裕禄作为县委的班长,他从来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对同志们要求非常严格,但他要求得入情入理,叫你自己从内心里生出改正错误的力量。不久以后,这位领导干部认识了错误,自己收回了那个“建设计划”。

      有一位公社书记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当时,县委开会,多数委员主张处分这位同志。但焦裕禄经过再三考虑,提出暂时不要给他处分。焦裕禄说,这位同志是我们的阶级弟兄,他犯了错误,给他处分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处分是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当前改变兰考面貌,是一个艰巨的斗争,不如派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考验他,锻炼他,给他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为党的事业出力,这样不是更好吗?

      县委同意了焦裕禄的建议,决定派这个同志到灾害严重的赵垛楼去蹲点。这位同志临走时,焦裕禄把他请来,严格地提出批评,亲切地提出希望,最后焦裕禄说:“你想想,当一个不坚强的战士,当一个忘了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员,多危险,多可耻呵!先烈们为解放兰考这块地方,能付出鲜血、生命;难道我们就不能建设好这个地方?难道我们能在自然灾害面前当怕死鬼?当逃兵?”

      焦裕禄的话,一字字、一句句都紧紧扣住这位同志的心。这话的分量比一个最重的处分决定还要沉重,但这话也使这位同志充满了战斗的激情。阶级的情谊,革命的情谊,党的温暖,在这位犯错误的同志的心中激荡着,他满眼流着泪,说:“焦裕禄同志,你放心……。”

      这位同志到赵垛楼以后,立刻同群众一道投入了治沙治水的斗争。他发现群众的生活困难,提出要卖掉自己的自行车,帮助群众,县委制止了他,并且指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从思想上武装赵垛楼的社员群众,领导他们起来,自力更生进行顽强的抗灾斗争,一辆自行车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以后,焦裕禄也到赵垛楼去了。他关怀赵垛楼的两千来个社员群众,他也关怀这位犯错误的阶级弟兄。

      就在这年冬天,赵垛楼为害农田多年的二十四个沙丘,被社员群众用沙底下的黄胶泥封盖住了。社员们还挖通了河渠,治住了内涝。这个一连七季吃统销粮的大队,一季翻身,卖余粮了。

      也就在赵垛楼大队“翻身”的这年冬天,那位犯错误的同志,思想上也翻了个个儿。他在抗灾斗争中,身先士卒,表现得很英勇。他没有辜负党和焦裕禄对他的期望。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农家里,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逼迫上吊自杀了。他从小逃过荒,给地主放过牛,扛过活,还被日本鬼子抓到东北挖过煤。他带着家仇、阶级恨参加了革命队伍,在部队、农村和工厂里做过基层工作。自从参加革命一直到当县委书记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他常常开襟解怀,卷着裤管,朴朴实实地在群众中间工作、劳动。贫农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有多少泥。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他爱人要给他买双新的,他说:“跟贫下中农比一比,咱穿的就不错了。”夏天,他连凉席也不买,只花四毛钱买一条蒲席铺。

      有一次,他发现孩子很晚才回家去。一问,原来是看戏去了。他问孩子:“哪里来的票?”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叔叔没有收票就叫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接着,又建议县委起草了一个通知,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焦裕禄是我们县委的好班长,好榜样。”

      “在焦裕禄领导下工作,方向明,信心大,敢于大作大为,心情舒畅,就是累死也心甘。”

      焦裕禄的战友这样说,反对过他的人这样说,犯过错误的人也这样说。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县委一位副书记在乡下患感冒,焦裕禄几次打电话,要他回来休息;组织部一位同志有慢性病,焦裕禄不给他分配工作,要他安心疗养;财委一位同志患病,焦裕禄多次催他到医院检查,……。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一九六四年春天,正当党领导着兰考人民同涝、沙、碱斗争胜利前进的时候,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重了。很多人都发现,无论开会、作报告,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他棉袄上的第二和第三个扣子是不扣的,左手经常揣在怀里。人们留心观察,原来他越来越多地用左手按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或者用一根硬东西顶在右边的椅靠上。日子久了,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他对自己的病,是从来不在意的。同志们问起来,他才说他对肝痛采取了一种压迫止疼法。县委的同志们劝他疗养,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痛苦,连他的亲人也不清楚。他真是全心全意投到改变兰考面貌的斗争中去了。

      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春天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地委给他请来一位有名的中医诊断,开了药方,因为药费很贵,他不肯买。他说:“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花这么多钱买药,我能吃得下吗?”县委的同志背着他去买来三剂,强他服了,但他执意不再服第四剂。

      那天,县委办公室的干部张思义和他一同骑自行车到三义寨公社去。走到半路,焦裕禄的肝痛发作,痛得骑不动,两个人只好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刚到公社,大家看他气色不好,就猜出是他又发病了。公社的同志说:“休息一下吧。”他说:“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

      公社的同志一边汇报情况,一边看着焦裕禄强按着肚子在作笔记。显然,他的肝痛得使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指间掉了下来。汇报的同志看到这情形,忍住泪,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他,故意做出神情自若的样子,说:“说,往下说吧。”

      一九六四年的三月,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焦裕禄的肝病也到了严重关头。躺在病床上,他的心潮汹涌澎湃,奔向那正在被改造着的大地。他满腔激情地坐到桌前,想动手写一篇文章,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铺开稿纸,拟好了四个小题目:一、设想不等于现实。二、一个落后地区的改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改变。领导思想不改变,外地的经验学不进,本地的经验总结不起来。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四、精神原子弹——精神变物质。

      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焦裕禄,从兰考人民在抗灾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从兰考人民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中,已经预见到新兰考美好的未来。但是,文章只开了个头,病魔就逼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县委决定送他到医院治病去了。

      临行那一天,由于肝痛得厉害,他是弯着腰走向车站的。他是多么舍不得离开兰考呵!一年多来,全县一百四十九个大队,他已经跑遍了一百二十多个。他把整个身心,都交给了兰考的群众,兰考的斗争。正象一位指挥员在战斗最紧张的时刻,离开炮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一样,他从心底感到痛苦、内疚和不安。他不时深情地回顾着兰考城内的一切,他多么希望能很快地治好肝病,带着旺盛的精力回来和群众一块战斗呵!他几次向送行的同志们说,不久他就会回来的。在火车开动前的几分钟,他还郑重地布置了最后一项工作,要县委的同志好好准备材料,当他回来时,向他详细汇报抗灾斗争的战果。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开封医院把焦裕禄转到郑州医院,郑州医院又把他转到北京的医院。在这位钢铁般的无产阶级战士面前,医生们为他和肝痛斗争的顽强性格感到惊异。他们带着崇敬的心情站在病床前诊察,最后很多人含着眼泪离开。

      那是个多么阴冷的日子呵!医生们开出了最后诊断书,上面写道:“肝癌后期,皮下扩散。”这是不治之症。送他去治病的赵文选同志,决不相信这个诊断,人象傻了似的,一连声问道:“什么,什么?”医生说:“你赶紧送他回去,焦裕禄同志最多还有二十天时间。”

      赵文选呆了一下,突然放声痛哭起来。他央告着说:

      “医生,我求求你,我恳求你,请你把他治好,俺兰考是个灾区,俺全县人离不开他,离不开他呀!”

      在场的人都含着泪。医生说:

      “焦裕禄同志的工作情况,在他进院时,党组织已经告诉我们。癌症现在还是一个难题,不过,请你转告兰考县的群众,我们医务工作者,一定用焦裕禄同志同困难和灾害斗争的那种革命精神,来尽快攻占这个高峰。”

      这样,焦裕禄又被转到郑州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焦裕禄病危的消息传到兰考后,县上不少同志曾去郑州看望他。县上有人来看他,他总是不谈自己的病,先问县里的工作情况,他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问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问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怎样?问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有一次,他特地嘱咐一个县委办公室的干部说:

      “你回去对县委的同志说,叫他们把我没写完的文章写完;还有,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我看看!”

      五月初,焦裕禄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亲密战友、县委副书记张钦礼匆匆赶到郑州探望他。当焦裕禄用他那干瘦的手握着张钦礼,两只失神的眼睛充满深情地望着他时,张钦礼的泪珠禁不住一颗颗滚了下来。

      焦裕禄问道:“听说豫东下了大雨,雨多大?淹了没有?”

      “没有。”

      “这样大的雨,咋会不淹?你不要不告诉我。”

      “是没有淹!排涝工程起作用了。”张钦礼一面回答,一面强忍着悲痛给他讲了一些兰考人民抗灾斗争胜利的情况,安慰他安心养、病,说兰考面貌的改变也许会比原来的估计更快一些。

      这时候,张钦礼看到焦裕禄在全力克制自己剧烈的肝痛,一粒粒黄豆大的冷汗珠时时从他额头上浸出来。他勉强擦了擦汗,半晌,问张钦礼:

      “我的病咋样?为什么医生不肯告诉我呢?”

      张钦礼迟迟没有回答。

      焦裕禄一连追问了几次,张钦礼最后不得不告诉他说:“这是组织上的决定。”

      听了这句话,焦裕禄点了点头,镇定地说道:“呵,那我明白了……。”

      隔了一会儿,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张钦礼再也无法忍住自己的悲痛,他望着焦裕禄,鼻子一酸,几乎哭出声来。他带着泪告别了自己最亲密的阶级战友。……

      谁也没有料到,这就是焦裕禄同兰考县人民,同兰考县党组织的最后一别。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四日,焦裕禄同志不幸逝世了。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中共河南省委和开封地委有两位负责同志守在他的床前。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事隔一年以后,一九六五年的春天,兰考县几十个贫农代表和干部,专程来到焦裕禄的坟前。贫农们一看见焦裕禄的坟墓,就仿佛看见了他们的县委书记,看见了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个人。

      一年前,他还在兰考,同贫下中农一起,日夜奔波在抗灾斗争的前线。人们怎么会忘记,在那大雪封门的日子,他带着党的温暖走进了贫农的柴门;在那洪水暴发的日子,他拄着棍子带病到各个村庄察看水情。是他高举着毛泽东思想的红灯,照亮了兰考人民自力更生的道路;是他带领兰考人民扭转了兰考的局势,激发了人们的革命精神;是他喊出了“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号召;是他发现了贫下中农中革命的“硬骨头”精神,使之在全县发扬光大。……这一切,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呵!谁能够想到,象他这样一个充满着革命活力的人,竟会在兰考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了兰考的大地。

      人们一个个含着泪站在他的坟前,一位老贫农泣不成声地说出了三十六万兰考人的心声:

      “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把你给累死的呀。困难的时候你为俺贫农操心,跟着俺们受罪,现在,俺们好过了,全兰考翻身了,你却一个人在这里。……”

      这是兰考人民对自己亲人、自己的阶级战友的痛悼,也是兰考人民对一个为他们的利益献出生命的共产党员的最高嘉奖。

      焦裕禄去世后的这一年,兰考县的全体党员,全体人民,用眼泪和汗水灌溉了兰考大地。三年前焦裕禄倡导制订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经过三年艰苦努力,已经变成了现实。兰考,这个豫东历史上缺粮的县份,一九六五年粮食已经初步自给了。全县二千五百七十四个生产队,除三百来个队是棉花、油料产区外,其余的都陆续自给,许多队还有了自己的储备粮。一九六五年,兰考县连续旱了六十八天,从一九六四年冬天到一九六五年春天,刮了七十二次大风,却没有发生风沙打死庄稼的灾害,十九万亩沙区的千百条林带开始把风沙锁住了。这一年秋天,连续下了三百八十四毫米暴雨,全县也没有一个大队受灾。

      焦裕禄生前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由三十六万兰考人民在兰考大地上集体完成了。这是一篇人颜欢笑的文章,是一篇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光辉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兰考人民笑那起伏的沙丘“贴了膏药,扎了针”(注),笑那滔滔洪水乖乖地归了河道,笑那人老几辈连茅草都不长的老碱窝开始出现了碧绿的庄稼,笑那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压在人们头上的大自然的暴君,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不能再任意摆布人们的命运了。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兰考灾区面貌的改变,还只是兰考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开始,在这场伟大的向大自然进军的斗争中,他们不仅要彻底摘掉灾区的帽子,而且决心不断革命,把大部分农田逐步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逐步实现“上纲要”(达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产量要求),“过长江”,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革命英雄形象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注)这是焦裕禄生前总结兰考人民治沙经验说过的两句话。“贴了膏药”是指用翻淤压沙的办法把沙丘封住;“扎了针”是指在沙丘上种上树,把沙丘固定住。(高级记者 穆青 冯健 周原)

        (原文刊于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7-2 01:47:3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纪念党的生日,更要纪念毛主席!
    管俊良 · 2019-07-01 · 来源:昆仑策网

    中国人民因为共产党而幸福,那么共产党就是因为有毛主席才变得伟大!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98岁的生日,有首歌唱的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的确,当初要不是共产党,我不敢想象如今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所以,全中国的人民都应该为中国共产党庆贺生日!
      但是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一个人,那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多次生死存亡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所以,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反革命的屠杀。当时党的领导人陈独秀一味忍让妥协,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岌岌可危!
      在共产党生死存亡关头,毛主席提出那句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才开始拿起武器,建立了人民真正的武装。
      这句话,并不是毛主席为了报复随便说说的,是在他剖析了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后找到的答案。
      事实证明,毛主席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共产党再一次被蒋介石逼到绝境。这时,又是毛主席,力挽狂澜,拯救了党,拯救了红军!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凭借其超人的智慧,带领红军突破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最终取得了万里长征的胜利!
      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不知道还有谁,可以在那么艰难的境地,带领红军走向胜利!
      如果没有毛主席,就不会有来自窑洞战胜强敌的论持久战,就不会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中坚力量!
      如果没有毛主席,就不会以仅仅三年的时间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八百万国民党军队,就不会有天安门城楼上的惊世宣言!
      如果没有毛主席,就不会有抗美援朝的壮举,就不会打出一个强大的陆军和空军!
      如果没有毛主席,就不会有壮士断腕的“三反”和“五反”,就不会有几十年的清正廉洁!
      当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大干部被揭露贪污之后,毛主席没有因为他们之前卓越的贡献而赦免他们,而是直接处以死刑!
      这种强硬的作风也表明了毛主席坚决要让党的队伍干干净净、一心只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若不是毛主席能够及时的反贪腐,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我想,我们党可能也无法走到今天!
      如果没有毛主席,就不出会有中国的两弹一星,中国人的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那个时候,我们一穷二白,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毛主席带领着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们,勒紧裤腰带,用很短的时间搞出了“两弹一星”!
      从此,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才算是真正挺起了腰杆子!否则,今天的中国,可能还要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
      这就是我们的伟人毛主席!
      他用自己的决心、智慧和对人民的爱,多次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最终建立了一个强大富强的新中国,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如果说,中国人民因为共产党而幸福,那么共产党就是因为有毛主席才变得伟大!
      活生生的事例使我们认识到: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1535

    帖子

    58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18
    14#
    发表于 2019-7-2 08:18:39 | 只看该作者
    《东方红》将成为世界劳动人民的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20:08:43 | 只看该作者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京举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2-07-02 10:30
    光明日报北京7月1日电(记者韩业庭) 7月1日晚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交响音乐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行。音乐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首都各界群众代表500余人观看了演出。

    音乐会在一曲雄壮豪迈的交响合唱《新时代进行曲》中拉开帷幕。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歌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

    管弦乐《八月桂花遍地开》,男声独唱与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女声独唱与合唱《红梅赞》,独唱、二重唱与合唱《太阳出来了》,二胡与乐队演奏《珊瑚颂》,男声独唱《黄河颂》等代表性作品,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历程,呼唤起观众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人民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管弦乐《祝酒歌》《北京喜讯到边寨》表达了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喜悦。管弦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男声独唱《多情的土地》把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巧妙结合起来,既歌颂了改革开放后祖国的新变化、新面貌,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音乐会上,筝与乐队演奏《战台风》表面上是在讲述工人与台风搏斗的故事,但那气势磅礴的场面、紧张激烈的节奏,与我们党历次面临的艰难险阻又是何其相似。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姿态。

    钢琴协奏曲《新的天地》将巨大成就转化成了优美的旋律。观众乘着音乐的翅膀开启了一场艺术和思想之旅,透过一个个音符,观众仿佛看到了脱贫群众的幸福笑脸,看到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秀丽河山,看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看到了中华大地旧貌换新颜。

    女声二重唱与合唱《我的绿水青山》、管弦乐《强军战歌》、交响合唱《未来你好》、童声合唱《雪花》等共同组成歌曲组合《奋斗向未来》。管弦乐《星辰大海》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坚持人民至上、礼赞百年辉煌、共同开拓奋进、奔向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交响合唱《领航》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党和人民的血肉之情,气势磅礴地抒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阔步新时代新征程的豪迈之情。音乐会结束,全场起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音乐会将于7月2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黄金时段播出。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2日 04版)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02:08:48 | 只看该作者
    赵文凌:党的生日这天,我们还是最想他

    2022-07-02 22:38:30作者:赵文凌来源:青年思考

      又逢中国共产党的生日,依稀还记得去年纪念建党一百周年时的盛况。一年过去,当共产党员已经接近一个亿的时候,党的生日这天,我们还是最想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去年,当橘子洲头这个烟花的镜头出现时,人们惊叹一片黑暗之中,烟花突然照亮了毛主席青年雕像。事实上,这一幕恰恰和历史不谋而合——正是毛主席出现了,我们才最终走出了旧中国的黑暗。
      是他,一开始就参加了党的建立,并且自始至终忠诚于党;
      是他,一次又一次挽救党于危难之中,一步步带领共产党发展壮大;
      是他,给党注入了灵魂,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历史和现实已经不断告诉我们,选择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而且,当历史走过一百多年,我们今天突然又发现,毛泽东这个名字又一次在青年群体中响亮了起来。
      如果说,我们以前对党史不够了解,我们对毛爷爷还有误解,那么在今天,在现实生活的教育下,我们又重新拿起了毛选,开始了解毛主席,了解马克思主义。
      有人说,我们特别应该在今天重温一下《共产党宣言》。没错,这个小册子最符合今天这个日子的含义。况且,毛主席本人也深受《共产党宣言》影响,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还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现实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五十六年前,毛主席曾经在国庆节的时候和周总理等人席地坐看烟花绚烂。那时候,人们都在欢乐的笑着,唯有毛主席的笑容之下难掩其忧思之情。毛爷爷那时候在想什么呢?他会想到《共产党宣言》吗?他会想到《国际歌》吗?他会想到他第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心里想的东西吗?
      “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多的人怎样过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从韶山冲的情形来看,那里的人大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有无钱治病看着病死的;还有家庭里、乡邻间,为着大大小小的纠纷,吵嘴、打架,闹得鸡犬不宁,甚至弄得投塘、吊颈的;至于没有书读,做一世睁眼瞎子的就更多了。在韶山冲里,我就没有看见几个生活过得快活的人。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
      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间,难道都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决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这是制度不好,政治不好,是因为世界上存在人bo削人、人ya迫人的制度,所以使世界大多数的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总有一天,世界会起变化,一切痛苦的人,都会变成快活的人!幸福的人!
      世界的变化,不会自己发生,必须通过革命,通过人的努力。我因此想到,我们青年的责任真是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
      如今,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六年了,这四十六年里,国内外时局风云变幻。可是,我们实现了毛主席那时的理想了吗?我们的大多数人民过上了没有人压po人、人bo削人的幸福生活了吗?
      只要世间还有黑暗,只要还存在不平等、不正义,存在人压榨人,人们就永远怀念毛主席,共产主义信仰也永远不会过时!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要选择的仍然是“最能为了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如此一来,“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如今,砸碎锁链、获得整个世界的重担仍然在每一代青年身上。我们谁也不能指望,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团结起来,组织起来。
      李大钊曾经让我们相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也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这个愿望。毛主席曾经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他也用自己的一生和六位至亲的流血牺牲去让“一切痛苦的人”变成“幸福的人”。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想他,想他们,只能传承他们的思想,继续在这条未竟的事业上前进,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告慰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7-3 02:15:33 | 只看该作者
    纪念七一:深切缅怀那些为信仰而牺牲的共产党人

    2022-07-02 22:42:11作者:付欣宇来源:红旗守卫者

      今天是党的生日,翻开历史的篇章,想想那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追求真理和主义而牺牲的前辈们,不禁感慨万千。他们用生命的代价,舍小家为大家,为后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
      他们的脉博仍在历史的轨迹上跳动,他们的鲜血仍然书写着壮丽的风采。它像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把旧社会席卷而去;它象燃烧的火焰,划破阴霾,把新中国照得通红。
      他们对反动派怀着深仇大恨,恨得痛切,憎得透彻。在皮鞭、烙铁的淫威下,他们死而复苏,手蘸鲜血,咬紧牙关在狱墙上写下“严刑利诱夸我何,颔首流泪非丈夫”的壮烈诗篇,在书信里留下“刀锯鼎镬而不惧”的豪迈誓言。
      革命烈士的云水襟怀里,洋溢着积极的进取精神,浩然正气横贯于九天河汉,彪炳于万里江山。身陷囹圄,但他们胸怀天下,以“热的血,冷的头脑,积极的精神,战斗的意志”,在牢狱窗口凝视着新中国的曙光。他们每于“枕上闻军营号声,不禁神魂飞越”,恨不能挥戈跃马,重返疆场,为人民打天下!即使“带镣长街行"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在刑场上用生命的最后余力,高歌“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多么洁白无暇的灵魂!多么雄烈悲壮的情怀!
      金一南说:“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屠杀”;“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没有一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人德高望重,没有一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今天的头条应属于他们,今天的赞歌应属于他们。
      0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伟大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他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热血和宝贵生命。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他的名言。他给我们留下了三百五十多篇遗文。
      1933年,鲁迅先生为他的遗著撰写题记时,深情地写下这样的文字:他的遗文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1928年4月28日,他时年38岁,身着褶皱灰布旧棉袍,在京师看守所留下最后一张照片,双目直视,气度平和,风骨不改。
      在刑场,他向敌人索要纸笔欲留下遗言而不得,旋即,决然第一个走上绞刑台,高呼:
      试看将来的世界,必是赤旗的世界!!
      0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杨开慧是个怎样的人?
      她和毛主席一样,同情劳动人民,说话做事永远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同情下层生活的同胞,忌恨那些穿华服,只顾自己快活的人。”
      受家风熏染,她是一个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忠厚传家的好女儿。走上革命道路后,她始终陪伴在毛主席身边,辗转于长沙、上海、韶山、广州、武汉,开展工农学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
      人说爱情都是自私的。可开慧对毛主席的一往情深,甚至达到无私的地步:“只要他是好好的,属我不属我倒在其次,天保佑他吧!”
      电视剧《数风流人物》中开慧同志辞别孩子们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发现并抓捕、投进监狱。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有“杀人魔王”之称的何键,并没有对杨开慧动用酷刑。
      审官提出的条件更是“优惠”: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自由。
      杨开慧回答:“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审官“苦口婆心”劝说不成,一再降低要求:从最初要求杨开慧登报申明,到只要求在声明上签个字,最后只要求点个头就可以了。
      是的,只要点个头,但杨开慧都予以坚决拒绝。点个头,一瞬间的事,真是“俯首”之劳,易如反掌,而获得的却将是一生的“自由”。孰轻孰重?傻子都明白啊!更何况,好汉不吃眼前亏。更何况,为了年迈的母亲,为了年幼的孩子,点个头,夫君会理解的。很多人都会这么想。
      但杨开慧就是拒绝点头。杨开慧真是“傻”到家了。因为在她的心中,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成功比一切都更重要!她坚守内心的信仰,一丝也不动摇!拒绝点头,就意味着被杀头!世界上,还有比这最伟大的拒绝吗!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那颗高贵的头颅落地了!整个世界因此失去了重量!
      0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向警予,湖南淑浦县人,中学时期就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和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
      1918年,参加了毛主席和蔡和森创建的新民学会。
      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是湖南妇女界勤工俭学的首创人。
      1928年3月20日拂晓,由于叛徒宋若林的出卖,向警予被法租界巡捕房拘捕;之后,被引渡到武汉卫戍区司令部军法处监狱。
      敌人对她严刑拷打逼供,向警予对党的秘密一字不吐。行刑当天,向警予起得很早,特地换上那件在法国结婚时穿过的油绿色旗袍。
      向警予走向刑场的途中,挤满人群,她奋力高喊,做了最后一次演讲:
      “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向警予,为解放工农劳动大众,革命奋斗,流血牺牲!反动派要杀死我,可革命是杀不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0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赵一曼,四川宜宾县人,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白杨咀村团支部书记,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1926年入党,更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11年在战斗中受伤,养伤时被敌人发现,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敌人为了得到她的口供,把她送到医院治疗。她经过耐心的宣传教育,把护士和看守争取过来。
      1936年6月28日,她与护士、看守一起出逃,但不幸又被追捕回去。8月2日英勇就义,时年31岁。
      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区区百余字(时间紧张),最后写到: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
      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0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毛泽民,毛主席的弟弟。1922年入党,1925年2月随兄到湘潭、湘乡开展农民运动,同年9月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随后,毛泽民辗转上海、武汉、天津等地,从事秘密工作。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8年2月,毛泽民化名周彬,与陈潭秋等同志到新疆做统战工作,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
      毛泽民长期执掌财政大权,却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他常说:“不能乱花一个铜板,领导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我们是为工农管钱,为红军理财的,一定要勤俭节约!”
      1942年9月17日,毛泽民和陈潭秋被军阀盛世才逮捕。在狱中,敌人对毛泽民等软硬兼施,严刑审讯,逼他脱离共产党,交出组织。
      毛泽民等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坚定回答:
      “决不脱离党,共产党员有他的气节。”“我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立场!”
      1943年9月27日,毛泽民被敌人秘密杀害,时年47岁。
      0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志敏,江西弋阳县人。五四运动以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6年夏,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常委兼秘书长。1935年1月,在北上抗日途中与敌遭遇,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
      方志敏在狱中,坚贞不屈,在《可爱的中国》写到:
      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他在狱中情绪激越,写了很多东西,在其中一篇遗嘱里写到:
      法西斯国民党在用种种威迫利诱的可耻手段,
      企国劝诱我们投降…
      你法西斯匪徒们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
      1935年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5年。
      0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蓝旗袍、红线衣、白围巾,小时候在银幕或是舞台上,见到这三样都知道演的是谁,这便是江姐。
      她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她是在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她就是江竹筠,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革命女烈士。
      江竹筠,四川省自贡市人,出生在大山铺镇江家湾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江竹筠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她进入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并担任该校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从事青年学生的工作。1948年,他的丈夫彭咏梧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被捕的当天晚上,江姐、李青林等几个女同志就受了酷刑。坐老虎凳,吊鸭儿浮水,夹手指……身高只有1米45的江姐受刑晕死三次。江姐说过一句激励几代人的话: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1949年11月14日,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被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08
      王奔,河北安平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入党。
      1941年以后,历任村自卫队长,青年抗日先锋队副队长、队长,安平县地下交通站站长。工作积极,成绩突出,成为当地有名的模范抗日干部。
      1946年5月,特务、地主武装勾结区中队的叛徒王树慧将王奔出卖而被捕。7月1日,遭敌人杀害,时年25岁。
      在临刑前的6月30日深夜,他给党和战友写信说:
      就要永别了。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类解放,为了劳苦大众的幸福,请你们不要为我难过。因为这是革命,革命就得这样。请你们把解放的红旗插遍全中国,让人民永远幸福、安康。明天是我们伟大的党成立25周年的日子,请你们代我在节日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0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陈乔年剧照
      陈延年、陈乔年是陈独秀之子。这两弟兄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皆因叛徒出卖而被反动派杀害。牺牲时,陈延年30岁,陈乔年26年。
      陈延年是个工作狂,通常夜以继日,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每天都要处理大量工作。吃穿用度都不讲究,在生活比一般党员、比很多工人都要清苦。为了深入群众,他经常到人力车夫家中访贫问苦,并且他自己都学会了拉人力车,遇到一些老车夫拉活儿跑不动了,还会主动上前帮忙,赚钱后自己分文不取。
      陈延年被捕后,掌握了证据的敌人,威逼利诱,妄图迫使他交出所知道的重要信息。敌人好话说尽,酷刑用尽,打得他体无完肤,始终也没能撬开他的铁嘴钢牙。
      1927年7月4日,在陈延年被捕后的第九天晚上,敌人将他秘密押赴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他昂首挺胸,视死如归。敌人行刑时,喝令陈延年跪下,他却傲然挺立,根本不理会敌人的嚎叫。刽子手恼羞成怒,狂叫着一拥而上,只好将强按在地,以乱刀将他砍死,无比凶残!
      不到一年,1928年6月6日,陈延年烈士的弟弟陈乔年也在上海龙华被捕了。他非常坦然走出牢房,走向刑场,向世界宣告: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真可谓:坚如磐石胜乃父,义薄云天两英豪。
      10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是共产党人夏明翰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山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夏家是湖北豪门,爷爷是大清进士,父亲是三品大员,夏明翰从一出生就是可以躺赢的公子哥。可是,他为了天下苦劳大众,放弃了荣华富贵,选择了真理和主义。
      1927年,四·一二事变。夏明翰闻消息,悲愤地写道:“越杀胆越大,杀绝也不怕。不斩蒋贼头,何以谢天下!”
      1928年初,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他不幸在武汉被敌人逮捕。3月20日清晨,他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
      当敌执行官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时,他大声说:“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夏明翰写下了上述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
      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悲壮地牺牲了,时年仅28岁。
      中国共产党人的无数英雄们,用自己的热血、青春与生命,铸就了一个伟大的新中国!可以说,一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都是先烈们用鲜血织成的。他们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他们的精神,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共产党人陈觉说: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爱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共产党人邓中夏说:我坚持理想,就是骨头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
      共产党人叶挺说: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共产党人杨靖宇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共产党人方志敏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上甘岭鏖战的共产党人们说:亲爱的同志们,为了胜利,请向我开炮!
      ......
      在全球历史上,我们所能找到的英雄故事,加起来也不如中国共产党28年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的壮丽史诗,正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让我们的英雄若漫天繁星,照耀着我们的星辰大海。
      我们今天缅怀先烈,更不能忘记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以及满门忠烈的毛家儿女。他为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富强,鞠躬尽瘁,完完全全燃烧了自己。
      此时此刻,在党的101年生日之际,让我们向开国领袖毛主席、无数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先烈们,深深地三鞠躬!!
      学习先烈的精神、勇气、信念,他们留下的历史空白,就看我们怎么努力了!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3:14:34 | 只看该作者
    郑智化《星星点灯》歌词被修改,如此“对号入座”难免高级黑

    妙言观察

    2022-07-04 20:26江西






    文| 大浪淘沙




    昨天晚上,台湾歌手郑智化发微博怒斥自己的歌曲被篡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来在最新一期《乘风破浪》中,郑智化《星星点灯》这首歌中“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被改为“是晴朗的一片天……总是看得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后来有网友发现,早在2018年郑智化的这首歌曲就已经被修改过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星星点灯》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1992年,李登辉政权正在丧心病狂的搞台独,“肮脏的天”指的是台湾当局;而在肮脏天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大家自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不过我觉得原歌曲中“星星点灯 照亮我的家门 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都点明了“回家”的主题,什么态度不言而喻了吧?




    所以修改这种歌曲,岂止是画蛇添足?“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本是讽刺湾湾社会黑暗的歌词,结果在咱们大陆的节目上被修改,改成了“是晴朗的一片天,总是看得见”。网络吵架,最忌讳的就是对号入座。这样修改岂不是学了苏联笑话——“你以为我不知道肮脏的天指的是谁”?但人家真不是指的你啊!




    郑智化虽然被包装成励志歌手,但从来都是左翼进步青年,一直以来被台湾当局不待见,就在前几天他还怒喷蔡英文政权“媚日”,之前因为冲得太狠了FB被禁言了整整一年。所以这种修改,很难说究竟是“蠢”还是“坏”,亦或是两岸文化主管部门在“主要还是防左”的问题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让我想起了六七十年代的摇滚文化,当时的摇滚乐等先锋艺术,就是作为刺向资本主义最锋利的一柄剑。比如68年席卷全球的左翼运动中,滚石乐队推出了歌颂人民抗争的歌曲《街头斗士》(Street Fighting Man):




    在每个角落,我都听见了游行的沸腾声音

    因为夏天已经来了,而这是在街头战斗的时刻

    但是一个穷小子能做些什么呢?

    除了在一个摇滚乐队中高声歌唱?

    因为在这个死气沉沉的伦敦城,是容不下一个街头斗士的啊

    ……

    我要呐喊和尖叫,我要杀掉国王,我要痛骂他所有的仆侍




    这首歌曲毫无意外地被英国和美国的主流媒体禁播了,但并不妨碍人民去大范围传唱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披头士同样在68年推出了歌曲《革命》,约翰列侬也是左翼歌手,只不过他对于当时此起彼伏的街头运动产生了不同看法——认为走上街头不是最终的答案。结果这首歌招致了左翼文化界的批评,认为其中包含了右倾动摇主义的思想。于是约翰列侬审视了这些批评,并且冷藏了这首《革命》,重新创作了歌曲《人民的力量》。在这首歌中他依然对街头运动提出了反思,但态度更温和了一些,主要还是认为街头运动应该代表全体人民,包括劳工与妇女:




    A million workers working for nothing

    百万劳工努力工作却一无所得

    You better give them what they really own

    他们应当赢回自己的劳动果实

    I got to ask you comrades and brothers

    另外去问问你的同志和兄弟

    How do you treat your own woman back home

    回到家中如何对待妇女




    列侬还有一首当年传唱很广的歌曲《工人阶级的英雄》(Working Class Hero):




    They hurt you at home and they hit you at school

    在家里他们伤害你,在学校他们打击你

    They hate you if you're clever and they despise a fool

    他们憎恨聪明的你同时蔑视愚蠢的人

    Till you're so fucking crazy you can't follow their rules

    你不能遵循他们的游戏规则除非你他妈的疯了

    A working class hero is something to be

    你将成为一个工薪阶层英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年的艺术家们不能说全都是共产主义者吧,至少都是坚定的左翼立场、群众立场,你要是稍微右一点,圈子里都会觉得你是跪舔特权阶级ass的软蛋。只能说时过境迁啊,现在的文艺早就成为了资本豢养的玩物。




    为什么从郑智化歌词被改,我绕了一大圈说了这么多别的事情呢?因为——




    当年这些革命摇滚乐,不但遭受到了英美主流媒体的封杀,还遭受了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禁止。但是越禁止什么,人民就越想听什么,于是在捷克诞生了著名的“列侬墙”,而1988年的“列侬墙事件”则被视为东欧剧变的标志性事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东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官僚莫名其妙的敏感点与愚蠢,不断刺激着人民,也把本应属于自己的“战友”推到了对立面。那些摇滚巨星都把资本主义骂成那个样子了,难道不应该好好搞一个统一战线团结一下吗?反而很迷惑地把这种力量划到了对立面,让人看了完全无法理解。




    所以我这里一定要再打一个预防针,郑智化还有一首歌曲《大国民》,也是讽刺台湾当局的:




    小小的“岛国” 肮脏的台北

    贪官污吏 一手遮天

    美丽的谎言 说过多少遍

    说来说去 从来没实现

    宣传的口号 说大家都有钱

    贫富的差距 假装没看见

    这不再是个适合好人住的岛

    礼义廉耻没有钞票重要

    这不再是个适合穷人住的岛

    一辈子辛苦连个房子都买不到




    人家点名了说这是“肮脏的台北”“岛”,强烈建议咱们的审查部门可千万别对号入座了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为原版歌词大家都看得到,改歌词的行为用四个字来讲就是“欲盖弥彰”。




    再举两个很经典的例子:85岁高龄的著名京剧演员、《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老先生,就发微博批评京剧中删掉了有关“毛主席”的台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家老人家都还健在呢,就想着“改写历史的两根柱子”,这不被正主啪啪打脸么?




    上一次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还是国庆献礼片《攀登者》。电影开头是60年代第一次登顶,少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历史元素——领袖的半身像不见了。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就是这种细节,是历史上真正发生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主创团队要用一个橡皮擦,擦掉这样一个史实,这个行为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就差吴京拿个小铁锤,在雪地里凿凿凿,凿出一张字条写着:此处没有毛泽东半身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75年第二次登顶珠峰,大家可以查一查历史文献,那时候登山队登顶后给全国人民报喜的原话是:报告大本营,报告北京,报告祖国,报告毛主席……电影硬生生的把“报告毛主席”五个字给删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全国人民都把毛主席放在心里,但是有些媒体不高兴,有些导演不高兴,有些领导不高兴,他们在暗戳戳的使坏。




    让人讲话,天塌不下来。现在有些同志,很怕群众开展讨论,怕他们提出同领导机关、领导者意见不同的意见。一讨论问题,就压抑群众的积极性,不许人家讲话。这种态度非常恶劣。同志们,我们是干革命的,如果真正犯了错误,这种错误是不利于党的事业,不利于人民的事业的,就应当征求人民群众和同志们的意见,并且自己作检讨……不管是主动的,被动的,早作检讨,晚作检讨,只要正视错误,肯承认错误,肯改正错误,肯让群众批评,只要采取了这种态度,都应当欢迎。




    ——毛泽东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JqAmG715VASTW_ChRLkgA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13:46:18 | 只看该作者
    子午:面对媚族,郑智化的“震驚、憤怒和遺憾”

    2022-07-05 10:59:50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子午



    [size=1em]  近日,《乘风破浪》中王心凌组表演的《星星点灯》引发热议。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原歌词“肮脏的一片天”被改成了“晴朗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被改成了“总是看得见”;有网友指出,此前在央视节目中,歌手演唱的竟然也是这个改编后的歌词。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星星点灯》是台湾歌手郑智化的成名曲之一,针对这样篡改,昨晚,郑智化通过新浪微博作出了回应: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作为一位老听众,笔者对郑智化先生的这段文字表示深切的理解与支持。
    [size=1em]  这样的篡改首先是对原作者的极不尊重,完全扭曲了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要么你有本事只用原曲、全部重新填词,否则就别干这么贱的事!笔者更疑心,篡改郑智化歌曲的人以及翻唱的歌手们,真的听懂了郑智化么?
    [size=1em]  郑智化的歌曲曾经伴随过笔者的中学时代。然而,“少年不知愁滋味”,中学时代的笔者其实并没有真正听懂郑智化——“身残志坚”的郑智化以及他的歌曲曾被笔者误以为是“励志”的楷模。
    [size=1em]  这样的“误解”似乎很普遍直到今天,在网上随便搜索“100 首打工者必听的励志歌曲”或“十大励志歌曲”之类,郑智化的《星星点灯》总能入选。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到笔者真正能听懂郑智化的时候,已经是踏入社会后遭遇过“毒打”,且不再有时间去听流行歌曲的青年时代。作为记念,便是在硬盘里一直保留着几十首郑智化所创作的歌曲的mp3。
    [size=1em]  说郑智化是“励志歌手”,这恐怕是对一名战士的最大误解,甚至是侮辱。
    [size=1em]  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
    [size=1em]  渐渐的忽略了父亲母亲和故乡的消息
    [size=1em]  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戏
    [size=1em]  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
    [size=1em]  总是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
    [size=1em]  总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阵的空虚
    [size=1em]  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
    [size=1em]  ……
    [size=1em]  这是郑智化在90年代霸屏电视荧幕的歌曲《水手》中的一段歌词。
    [size=1em]  水手音乐:华语群星-郑智化经典
    [size=1em]  如上面摘引的那段《水手》歌词,你能听出一丝所谓的“励志”吗?哪怕牵强地说“励志”,也无关“成功学”,顶多算是挫败后的“自我疗伤”。
    [size=1em]  而即便是频繁出现在“励志”曲单,也是这次因为被篡改歌词引发热议的以及郑智化亲自回应的《星星点灯》,所描绘的也是这般灰暗的情景:
    [size=1em]  现在的一片天,是肮脏的一片天
    [size=1em]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见
    [size=1em]  天其实并不高,海其实也不远
    [size=1em]  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
    [size=1em]  学会骗人的谎言,追逐名利的我
    [size=1em]  在现实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
    [size=1em]  看着你含泪的离去,想着茫茫的前程
    [size=1em]  星星点灯音乐:郑智化
    [size=1em]  “星星点灯”不过是黑暗中孤独无助的聊以慰籍,气馁、彷徨、无助才是现实的常态。
    [size=1em]  这样的郑智化,真的“励志”么?简直就是“颓废”啊。
    [size=1em]  然而,今天再仔细去聆听郑智化,发现他简直就是“预言大师”。
    [size=1em]  没有人在乎我这些烦恼
    [size=1em]  每个人只在乎他的荷包
    [size=1em]  我常常喝着可乐 我吃着汉堡
    [size=1em]  只是心中的空虚 饥渴无法填饱
    [size=1em]  是不是就这样平凡到老
    [size=1em]  我的日子一直是不坏不好
    [size=1em]  是不是学会了放弃思考
    [size=1em]  这样的我才能够活得很好
    [size=1em]  “躺平”这个词今年才在打工人群体中流行起来,回过头来看我们才发现,郑智化才是“躺平”的先驱,这首1989年发布的《中产阶级》竟是如此真实的“躺平”写照。
    [size=1em]  还有1990年发布的《蜗牛的家》:
    [size=1em]  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
    [size=1em]  在人来人往的拥挤街道,浪迹天涯
    [size=1em]  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
    [size=1em]  却永永远远跟不上飞涨的房价
    [size=1em]  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
    [size=1em]  这不就是十年前流行的“蜗居”的写照吗?郑智化的《蜗牛的家》发布的时候,大陆人民还在享受福利分房的尾巴;数年后,“住房产业化”便已开始;十数年后,台北与北京竟已是如此的“近”。
    [size=1em]  又如《补习街》里所描绘的不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职场PUA”?
    [size=1em]  课本里教的和现实里所学的
    [size=1em]  成了一种彼此矛盾的对立
    [size=1em]  读书是为了 父母面子的问题
    [size=1em]  成绩能证明 老师猜题的能力
    [size=1em]  你在压力和期许 苟延残喘的样子
    [size=1em]  仿佛这样的你永远没有抗议的权利
    [size=1em]  谁能够挤进那道窄门
    [size=1em]  谁在门外痴痴地等
    [size=1em]  谁在操纵这场竞争的游戏
    [size=1em]  亦或是这首1993年发布的《大国民》,竟是这般“魔幻现实”:
    [size=1em]  小小的“岛国” 肮脏的台北
    [size=1em]  贪官污吏 一手遮天
    [size=1em]  美丽的谎言 说过多少遍
    [size=1em]  说来说去 从来没实现
    [size=1em]  宣传的口号 说大家都有钱
    [size=1em]  贫富的差距 假装没看见
    [size=1em]  这不再是个适合好人住的岛
    [size=1em]  礼义廉耻没有钞票重要
    [size=1em]  ……
    [size=1em]  而今,郑智化已经老去了,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两岸的年轻一辈恐怕再没几个知道他,更不愿听他这般颓废地“絮叨”。
    [size=1em]  最近听说郑智化,还是因为他被台湾的年轻网民狂喷。
    [size=1em]  面对抗疫无能的蔡英文和一帮虚伪的政客,还有轻狂无知的“绿粉”,郑智化在facebook上怒骂:“没有自觉能力的呆丸人”,还附赠了一副书法: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然后,郑智化就被自我标榜言论自由的台湾网络水军举报,遭遇24小时禁言。
    [size=1em]  “颓废”的郑智化,其实并不颓废,这次导致他被禁言的发声已经不是第一次,“激扬文字,粪土当今万户侯”的郑智化常常为时局发声: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对于苦难深重的台湾同胞来讲,这是一个逼人颓废的时代,绝望、无助正在岛上蔓延,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很多了——从蒋氏父子,到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再到蔡英文——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时代。
    [size=1e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ize=1em]  “颓废”外表下的郑智化其实并不颓废,深入社会、关心社会的他,已经从一名“愤青”,走过了“愤中”,成了“愤老”——愤怒正是源自对底层困难的深切同情,是对造成这种状况的种种黑暗的无情鞭笞。
    [size=1em]  郑智化所呼唤的,不是人们对他的身体残体投来同情,更不是人们对“身残志坚”者如何“励志”的赞赏,而是在用歌曲去揭露、用尽气力去呐喊,去叫醒那些沉睡或装睡的人,一起去改变不公的世道。
    [size=1em]  郑智化无疑还会继续愤怒下去。“尽管愤怒,却无力改变”,还不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哀是谄媚者对他的魔改,试图把他变成“无害的神像”甚至一剂麻药,而吃药人还一副享受的模样……
    [size=1em]  这不是他个人的遭遇,而是一切理想主义者、一切追求进步的仁人志士共同面临的窘境。
    [size=1em]  郑智化的“愤怒”精神无疑是可贵的,如果人人有这种“愤怒”的精神,也许就能看到改变的希望。
    [size=1em]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遥望黎明”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