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抓世界经济结构性危机机遇 缓国内严重结构性失衡 丝路论坛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8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1 20:21:16 | 只看该作者
第八起!斯里兰卡再次发生爆炸 政府宣布宵禁

2019年04月21日 17:27:40
来源:海外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海外网4月21日电 综合路透社、法新社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1日,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一住宅区发生爆炸,系该国当天发生的第8起爆炸事件。

报道称,斯里兰卡政府已经宣布宵禁,并即时生效。尚不清楚何时解禁。斯里兰卡同时切断国内主要社交媒体连接以及信息传达服务。

报道还称,斯里兰卡官方宣布,明后两天,科伦坡公里学校暂停上课。

当天早些时候,科伦坡及其附近3所教堂和3家高档酒店、以及科伦坡近郊代西瓦里(Dehiwala)动物园附近一小屋发生了7起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87人死亡。

CNN-News18等外媒报道称,目前已确认香格里拉酒店袭击是由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扎赫兰·哈希姆(Zahran Hashim)实施,而名为阿布·穆罕默德(Abu Mohammad)的男子对拜蒂克洛教堂进行了炸弹袭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爆炸发生后,斯里兰卡总统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发表电视讲话,呼吁民众保持冷静。西里塞纳表示,所有安全工作人员都已安排参与事件调查。

斯里兰卡总理维克勒马辛哈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方案,财政部长萨马拉维拉则在推特上对袭击事件予以谴责,称袭击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并形容这是有精心策划的意图袭击,目的是制造谋杀、混乱和无政府状态。(海外网姚凯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8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1:19:29 | 只看该作者
谁要找斯里兰卡下手?

2019年04月22日 09:46:33
来源:千里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法新社图)

昨天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发生了连环爆炸案,截止目前已经发生了8起爆炸,造成了215人丧生、450人受伤的袭击事件。遇难的三十多名外国游客中,已确认有两名中国人。其中首都科伦坡发生的六起爆炸地点从首都科伦坡天主教教堂开始到著名的宾馆酒店不一而足,甚至还有两起发生在该国其他地区的天主教教堂。

考虑到目前正值基督教的复活节期间,教堂内显然会是许多信徒聚集举行宗教仪式的时间,而那些成为目标的高档酒店里更是西方游客聚集地,很显然袭击者就是把一切西方元素当做了目标。根据目前的公开媒体报道,斯里兰卡执法部门已经确认香格里拉酒店袭击是由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扎赫兰⋅哈希姆(Zahran Hashim)实施,而名为阿布⋅穆罕默德(Abu Mohammad)的男子对拜蒂克洛教堂进行了炸弹袭击。斯里兰卡国防部长宣布此事系某宗教的极端分子所为。从两名已经毙命的袭击者姓名来看,国防部长阁下所言应当不虚。

其实从十年前,斯里兰卡结束了内战剿灭“猛虎”组织之后,基本上处于平静状态,似乎各种自杀袭击成为了历史。根据媒体的报道看来,斯里兰卡国内的各项公共安全措施比较松懈,即便是执法部门对于本国公民参加了ISIS组织甚至成了“明星”这种事也反应迟缓。这一次袭击事件中,这种戒备松懈的恶果就立即显露无疑了。

如果从袭击的组织严密性角度来看,很显然能在短时间内分布全国的三个城市发动袭击,并且使用了总计高达25千克的C4军用级别炸药,这必然是一个精密筹备的组织性行为而不是某几个临时凑合的个人极端行为所能达到的效果。但是从袭击的具体细节来看,对比巴黎和布鲁塞尔等地发生的袭击时间,该组织成员应当不是足够老练而且行凶的手段显然也无法与之相比。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一般情况下恐怖组织为了“扬名立万”,在制造袭击事件后都会立即宣称对此负责,一则作为恐吓社会公众屈从其意志的手段,二则是吸引逐臭之徒前来投靠。可是此事发生后,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任何组织宣称对此负责。很显然,制造事件的行凶者尽管有着以西方文化元素为目标的犯罪动力,但是他们似乎也在考虑自己所属的群体处于社会绝对少数地位,如果贸然宣布对此负责很可能招致社会主流群体的强烈报复,或者认为自己羽翼未满,不想吸引过多的外界注意力,阻碍自己日后的发展。因此可以认为这个事件更像是某几个从ISIS等国际恐怖组织回流的骨干分子作为核心,通过一段时间的预谋和发动,蛊惑了当地一些同宗教的信徒参与制造的。

考虑到南亚各国的人口宗教信仰问题和历史形势,很显然长期遭受恐怖主义之苦的印巴孟等国国内的安全防范措施要严格的多,而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又不会有类似的总是自以为受到压制的宗教群体存在。既有的宗教矛盾便于回流或者外来的恐怖分子找到落地生根的温床,加之安全防范措施的松懈有极大的便利,因此来自斯里兰卡的邻国恐怖分子认为斯里兰卡是一个容易下手的目标也不足为奇。

今天发生在斯里兰卡的悲剧从反恐战术的层面来看,尽管在中东的ISIS组织已经基本被从实体上消灭,基地组织下属的叙利亚武装组织也被压缩在伊德利卜省一隅之地,但是他们化整为零向世界范围内扩散的趋势不再是一个预测,而是摆在面前的事实了。如果说去年菲律宾“毛特”组织攻城略地的行为还不足以说明形势的严峻,那么今天在一个70%以上是佛教徒的国家里,他们仍然有能力发动袭击,应当足以说明问题了。

但是如果我们后退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其实今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法国国内大量的教堂遭到纵火袭击,如果未来调查能够证明这一连串事件都与“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或者通过网络宣传教唆的“独狼”式袭击有关联,那么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产生于中东的价值观剧烈碰撞的形势还是不容否认的。

但是我们更要看到,随着西方社会进入新的一次衰退期,他们本国国内民众中保守和封闭的倾向必然伴随民粹主义泛起。而原本在上升期采取开放心态的一些政策,如今在这种心态之下很可能助长了原本已经产生碰撞更加剧烈。新西兰发生的一个欧洲裔极端主义者袭击其他宗教的宗教设施情况,其实已经发出了警告。自从美国的911事件以来,反恐战争进行了18年,但似乎这个世界却出现了“越反越恐”的怪现象。这其中确实存在西方国家操弄双重标准,想利用反恐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因素,同样自“大中东民主计划”推行以来,中东原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宗教极端势力少了曾经掌握强权的世俗主义者的压制,也正好像野火一样遍地蔓延。

除了扎严自己的篱笆,未来的世界需要反恐,但是怎么反,答案显然不在西方国家那里。这是一个需要全世界从新思考的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3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13:54:11 | 只看该作者
郑永年:如何把“一带一路”做得更好更可持续
时间:2019-04-23 08: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一带一路倡议”从政策出台到执行迄今已经六年有余了。尽管西方一些国家质疑不断,但倡议方中国的努力从来没有中断过。期间也有国家从早期的积极转为消极,但也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他们都是把此视为是自己国家的发展机会,而不是一些西方国家所说的“威胁”。

即使是一些“一带一路”当地国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起伏,但对他们来说,问题并不是因为西方一些国家所渲染的“威胁”,而是努力和中国再沟通和讨论如何可能把“一带一路”做得更好。实际上,把“一带一路”做得更有效率、更好和更可持续,也是今天中国所考量的问题。

六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在方方面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为的是使“一带一路”具有更光明的未来。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来总结经验教训,但如下几个方面无疑是很重要的。

其一、改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定义。倡议提出的早期具有特指性质,就是说无论是“一带”还是“一路”,就它们的地域范围都是有所指的。尽管“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称谓是为了强调其商业与和平性质,但“一带”和“一路”的区别使得这一概念具有了特指性。倡议提出之后,在提到“一带一路”的时候,人们都会展示具体的路线图。不过,这种情况已经远远不能说明今天的局面。

首先,中国有关方面的泛化使用,使得今天的“一带一路”所涵盖的国家已经大大超越了原来所设想的范畴,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加入,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其次,已经回答不了一些被认为是不在“一带一路”沿线沿岸的国家所提出来的问题,即它们是否属于“一带一路”倡议范围。第三,特指的“一带一路”也给人一种与“军事地图”联系起来的联想。西方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就是这样,因为“一带一路”大多在陆地上,这些人就把“一带一路”想象成为昔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殖民”其他国家的路线图,并因此称“一带一路”为中国的“新帝国主义”“新扩张主义”“新殖民主义”等。

寻找“一带一路”新定义

从这个新情况来说,必须改进“一带一路”的定义。在新定义下,所有愿意的国家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不受任何地理因素的影响。这也符合“一带一路”原先设计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可以把“一带一路”定义为新时期的中国开放政策,或者新时期中国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新时期的开放政策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继续推进全球化、贸易自由、“走出去”、开放中国市场、吸引外国资本等。“一带一路”既是中国的“走出去”,也是外在世界的“走进来”。

其二、更明确规定“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即把“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规定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和与之相关的金融活动等。“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之后,为了传播上的需要,其范围极其广泛。在执行过程中,人们几乎把所有的东西都视为是“一带一路”。在实践层面,“一带一路”过于泛指既提高了人们的认知度,但同时也产生了很不好的效果。因为什么都要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在一些国家看来,这个倡议似乎成了中国的一个“全政府”战略,意在影响当地国家和社会。

日常的投资贸易和人文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很重要,但没有必要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因为有无“一带一路”,这些都是在进行的。如果内容过于宽泛,就会对当地国家产生不必要的“安全”问题。例如中国提“信息一带一路”本意在于“一带一路”的沟通需要,但如果过于强调就会对当地国家和人民传达不好的信息,以为中国要掌控“一带一路”的信息网络。

实际上,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应当是“一带一路”的初心。这些方面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因为在改革开放数十年之后,中国具有了资本、产能和技术。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更是中国自己成功经济故事的核心经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短短数十年里,把原来如此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世界一流。同时,“一带一路”涵盖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缺失,严重地阻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亚细安国家早就有区域内部的“互联互通”计划,但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过大,长期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的目标。即使是发达的西方从前以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著称,但很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多年没有更新,显得老化陈旧,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再者,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是中国对现行国际经济组织活动的一个重要补充,因为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都不热心基础实施的投资,或者说基础设施建设不是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初心”。因此,中国出台“一带一路”之后,这些国际机构都表现出非常的热情,因为它们看到了“一带一路”和自己之间的互补性质,是共同发展,而非互相竞争。

其三、更明确界定“一带一路”倡议的性质。这方面最为重要。如上所说,西方一直在有意无意地误解或者歪曲“一带一路”。实际上,“一带一路”倡议并非中国要在国际社会追求领导地位,从而取代美国(和西方)。恰恰相反,中国的“一带一路”是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治理上责任退缩和萎缩的补充。大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小国所不能的作用,当现存大国不能担当时,新崛起大国必须要担当起责任来。

中国在全球治理方面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也正是过去美国要求中国所承担的大国责任的一部分。如上所说,“一带一路”重在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中美(和西方)在这个领域并非竞争,因为美国(和西方)资本对此不感兴趣。就此而言,“一带一路”不仅没有中美竞争的意味,反而会强化中美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和责任分担,从而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美国民众和商界并没有反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是那些具有深厚冷战思维的既得利益集团。

中国须解决几个问题

不过,对中国自己来说,也必须解决好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一带一路”是经济发展和商业项目,追求和当地国家的共同发展。如果中国的改革开放意味着外资进入中国,是外国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那么“一带一路”所到之处表明这些国家向中国的开放,是中国参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互惠的。其次,“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品”。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包括西方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结构性改革困难,世界经济缺少增长动力。失衡的世界经济,加上长期以来的南北差异,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困境。如果经济不能复苏,整个世界秩序都会出现问题。

中国借“一带一路”要为世界经济再平衡方面作出贡献,同时也是中国大国责任的一部分。再次,着重于经济发展是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区别之所在,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本质。历史上,每次大国崛起都会导致该国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军事扩张。美国主要是通过军事、政治和外交的力量构建和维持其霸权地位的。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商贸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内政不感兴趣,只对商贸感兴趣,这些方面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从长远来看,中国绝对不会变成一个具有扩张主义的美国。

进而,国家间的商贸活动也会产生新的规则和制度。西方对中国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国不接受西方制定的国际规则,甚至“修正”国际规则。但问题在于,在诸多发展中国家,二战以来,西方的规则和方法都试验过了,结果不仅不能促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反而使得这些经济体长期陷于滞胀,处于落后状态。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是在西方的“监督下”取得的。

中国并未拒绝现行国际规则,但也不会停留在简单地接受西方制定的规则上。中国和国际规则有三层关系,即接轨、改革和补充。“一带一路”既是对世界规则的改革,也是对世界规则的补充。因此,就规则而言,“一带一路”所产生的规则是否有利于当地的发展,当地国家最有发言权,西方并不能为这些国家发言。西方现在的优势只是其仍然掌控着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话语权。

其四、更加明确“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方法,即多边主义。这个问题是很多国家所关心的,尤其是“一带一路”所涵盖的国家。如上所说,这些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抱怨来自其实施方法,而非“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在现行的实施方法下,中国的国企带头,展现的只是和当地的中央政府的关联,而和当地国家的地方政府和当地社会关联不大。并且,国企所进行的项目规模过大、具有封闭性,当地企业和社会很难参与进去。一些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感觉是,土地被征用了、环境受到影响,但这些项目到底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因此,习近平去年在纪念“一带一路”五周年时就特别强调,“一带一路”要惠及当地人民。

“惠及当地人民”无疑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唯一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一带一路”需要实行更明确的多边主义。其实,多边主义是中国政府的初衷。中国强调的“倡议”指向“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欢迎任何国家的加入。

近年来,中国也强调第三方开发等等机制,这些都是具有多边主义性质的。不过,新近的发展需要引入多边主义的机制,至少包括三个层面。

其一,企业层面,应当实现各类企业的开放性参与,包括中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当地国家的国有或者民营企业,第三国的国有或者民营企业(第三方开发)。

其二,国家层面,需要更强健的规则协调机制,减轻甚至避免政府更换对“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冲击。现行的协调机制大多是两个(中央)政府间的,新的协调机制可以包括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这样可以控制政府更替所带来的影响。

其三,国际层面,需要引入多边机制来监督“一带一路”建设。这里可以考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亚投行是多边机制,那么能否把“一带一路”置于亚投行监督之下呢?或者置于一个新设的多边机制之下呢?或者也可以考量在“一带一路”峰会之下设立一个常设监督机构呢?这个问题是可以考量的。总之,要把企业置于这一多边机制的“监督”之下,从长远看,这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减少政治性,增加经济理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不是马歇尔计划那样的短期项目,而是中国开放的一个长期国策;“一带一路”倡议也不是中国一国主导的封闭项目,而是多国参与的开放项目。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当地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实现“一带一路”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可以实现。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