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去天津说廊坊 改开黄金期终结说是新时代遭沙尘暴 如出一辙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20:18:56 | 只看该作者
热搜第一,古茗奶茶翻车,因偷逃税被罚超1161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证券时报
2022年03月28日 19:12:27






今日,古茗奶茶突然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天眼查App显示,近期,古茗奶茶关联公司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被台州市税务局罚款1161万余元。具体事由为,该公司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在账簿上不列或少列收入,税务局对该公司处以少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2322万余元的50%罚款计1161万余元,对该公司少缴的印花税6360.30元处以50%罚款计3180.15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古茗官网信息,古茗始创于2010年4月,总部位于浙江温岭大溪,主要项目品牌是古茗奶茶,目前有全产业链布局(自建水果基地、研发、仓储运输、门店制作),已获得A轮投资,投资方有Coatue Management、红杉中国、美团龙珠、冲盈资本等。古茗已在全国开设6000多家加盟门店,进入18省、140个城市,还出海到了意大利托斯卡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22日,古茗奶茶一门店还被曝出存在篡改牛奶日期、到期茶汤换个容器继续售卖、芒果发黑切掉继续使用等问题。

2月23日,古茗奶茶在爆料微博评论区回应称:“我们第一时间对该门店进行了关店、全面彻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全国门店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检查,之后会加强技术手段提高电子巡查的频次和非通知型到店巡查。”

3月28日,

这一处罚决定经披露后,

很快冲到了微博热搜第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网友评论:

“古茗干这样的事,对得起我每天一杯奶茶吗?”

还有网友说,

网红明星偷税漏税要封杀,古茗要不要封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茗官网显示,古茗茶饮已在全国开设6000多家加盟门店,覆盖全国18省份,140多个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20:24:09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巨头被曝裁员,更有公司裁员工牌堆满一大箱、半层楼的人都空了
中国基金报
2022年03月28日 06:21:54




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愈演愈烈。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份致京东员工的“毕业须知”引起热议。有多名认证为京东员工的网友发声,京东多条业务线正在裁员,并分享被裁经历。

更有网友爆料,有赞的裁员比例高达70%。

京东、B站:裁员即毕业

在网友爆料的资料中,京东的HR将裁员信称之为“毕业须知”,并在开头写道“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感谢一路相伴!”

内容包括离职后社保公积金、人事档案等如何办理,以及申请背景调查、签发离职证明该走什么样的程序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后,也有网友晒出B站也将裁员文案,成为“bilibili毕业日”各项事宜指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多数在10%~30之间,其中京喜广东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100%。

京东回应:正常优化

京东方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对于网传的文档,该相关人士称,尚未看到,不便回应。

据界面新闻报道,不少员工自3月21日后陆续被部门领导与HR约谈,被要求于3月31日离职。由于未能做到提前30天通知,京东给出了“N+1”的赔偿方案。

目前仍有部分员工处于与公司协商阶段。部分员工反馈,在“公司是否应该缴纳社保至4月”、“加班、调休、未休年假按何种比例进行工资折算”、“承诺股票尚未行权”等问题上尚未与公司达成一致。

对于部分被裁员工而言,此次优化来得十分突然。“2月中旬的时候很多部门还在招人,”一名京东员工说,“有的部门甚至要求每个人必须找到多少份简历,这会算入个人OKR。”

同时,据界面新闻了解,此次裁员也涉及到部分应届生员工。一位京东2021届应届生员工在采访中提及,小组内的应届生员工已被约谈,实习生也准备离职。另有多位员工表示在所属部门或身边其他部门存在裁撤应届生的情况。

四季度巨亏52亿

3月10日,京东发布2021年及第四季度财报。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四季度亏损严重居然高达52亿元。

财报显示,京东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四季度净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增长23.0%。

但是净利润来看,第四季度,京东单季就亏损5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43亿元。四季度的亏损,也导致了京东2021年全年的净亏损达到36亿元。

其中,新业务方面京东四季度在这方面经营亏损32亿元,同比扩大54.6%,环比扩大52%,而整个2021年在这方面已累亏近106亿元。据中信证券分析,京东新业务亏损的大头就是社区团购京喜拼拼和面对下沉市场的京喜。

而这次“裁员潮”波及人数最多的,也正是京喜这个业务条线。

“京东不追求单一指标的快速增长,而是关注整体业务增长的健康度和可持续性;其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将会摒弃依靠补贴等粗放的流量型增长方式,而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大环境中,京东的用户增长和运营面对着’长坡厚雪’。”财报电话会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曾这样描述京东的战略方向。

从股价上来看,虽然不可避免地受中概股影响,但是京东从2021年的一季度创下历史新高之后,股价就一路走低,截至目前,已经接近腰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赞裁员超2000人?

工牌塞满一箱子、半层楼的人空了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除了京东被传大面积裁员之外,两张疑似有赞“裁员”的图片在社交平台热传。

有网友晒出了有赞裁员后,办公桌上摆了一大箱工牌,据称是被裁员工留下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离职员工用过的显示器摆满了半层楼,整个楼没剩多少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位认证为有赞科技员工的网友称,公司裁员2000多人,而且自己也在其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赞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有赞共聘用4358名员工,技术及产品开发人员占比达到近40%。

事实上,在今年1月份,有赞就传出裁员消息。首先被裁的是产品和技术研发。据报道,负责渠道的有赞副总裁陈锦晖也已于2021年10月离职。

当时就有内部人士预计,有赞那一轮裁员会超过1500人。职能部门和产品、技术等中台性质的部门,会是裁员的重灾区。

如果这次裁员2000人属实,加上上一轮裁员,那么裁员比例就接近70%。

目前,有赞尚未对裁员消息进行回应。

四年亏损近50亿

股价已跌去95%

依托微信、快手等平台,有赞在巨头林立的电商生态中,也算是占有一席之地。

2018年4月,有赞借壳中国创新支付在港股成功上市,被打上“微信生态第一股”的标签。


2020年疫情影响,线上交易和直播带货大热,大批线下企业转型线上经营,微盟、有赞等SaaS服务商深受资本追捧。2021年2月,有赞股价一度冲高至4.52港元/股,市值突破770亿港元。

在此期间,有赞经历了人员的快速扩张。财报显示,2019年底,有赞员工人数为2941人,到了2020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3603人,2021年3季度末,又增长到4358人。

但有赞始终难以迈过盈利门槛。从2018年至2020年,有赞归母净亏损分别为7.26亿元、5.92亿元 、2.95亿元,累计亏损16.13亿元。

3月25日,有赞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亏损约人民币32.9亿元,其中预期商誉及资产减值约人民币21.8亿元,销售开支增幅23%,研发支出增幅30%,年度经调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亏损约人民币9亿元。

持续亏损的同时,股价也是一路走低。2021年2月后,有赞股价不断下跌,截至2022年3月25日,有赞收报0.19港元/股,市值仅为35亿港元元,较最高时跌去约9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4:06:22 | 只看该作者
继阿里后,中国互联网公司掀起回购潮!自救还是价值重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年03月29日 06:56:32

在美股市场动荡之际,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近日掀起了回购潮,以求在增长放缓之时,能够稳定投资者的情绪。

3月22日早间,阿里巴巴宣布继续扩大回购,将股份回购计划总额由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回购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

这项回购规模约相当于阿里巴巴市值的十分之一,并创下中概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记录。受到消息提振,截至3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连续两日上涨超过10%,报收在117.24美元。

事实上,除了阿里巴巴,多家互联网公司也加入了回购大军。3月22日晚间,小米集团也宣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此外,BOSS直聘、富途证券、腾讯、微盟集团等亦纷纷宣布,执行从数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的股票回购计划。

高盛预计,2022年的股票回购预期规模或将达到1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12%。对于这一波回购浪潮,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整个资本市场低迷之际,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股价被低估,采用股份回购的方式增强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稳定员工队伍,也向美国监管市场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尤其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回购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激励员工,也是在低谷时期补充弹药的举动。”

回购潮起

中概互联指数持仓由海外上市的50家中国互联网公司股票组成,持仓占比排名前五位为腾讯、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百度。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纳斯达克市场持续走软,中国概念股均一路下行。

腾讯控股股价自2021年2月创下最高点750.67港元,截至28日收盘,收盘价为366.4港元,累计跌幅超过50%;阿里巴巴美股在2020年10月30股价最高达319.32美元,截至25日收盘,收盘价为112.99美元,跌幅超过60%。另外的拼多多、美团、B站等公司股票更是一落千丈。

在此背景下,回购股票成为自救的必由之路。阿里巴巴的股票回购计划,可以追溯到两年前。2020年12月28日,阿里集团董事会授权回购10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宣布这一计划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查组执法人员刚刚在4天前,进驻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开展调查。

此后,随着调查的结束,对于监管政策的担忧也在渐渐散去。去年8月3日,阿里将股份回购计划从100亿美元扩大至150亿美元。据悉,这项回购计划将持续到2022年12月底。目前,其累计回购数已占15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的51%。

“大幅回购股份,突显了我们对阿里巴巴长期、可持续增长潜力和价值创造的信心。考虑到我们稳健的财务状况和扩张计划,阿里巴巴的股价并不能公正地反映公司的价值。”阿里巴巴集团副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此次回购是因为阿里巴巴的股价被低估了。

受此消息影响,截至3月22日美股收盘,阿里巴巴股价飙涨11%,报收每股114.99美元,此前3月15日的最低价一度探底至73.28美元。“之前以为已经很低了,在窗口期允许的情况下买了一点,万万没想到跌到完全停不下来。”包括阿里巴巴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手持的股票在今年已经大幅缩水,尤其是入职选择了大额期权加少量现金作为薪酬的人,如今只能默默叹气。多家互联网公司内部人士有同样的遭遇。

尽管回购和估值上涨未必同步,但中概股掀起回购潮,在前述的多家公司多名内部人士看来,至少有方向了,知道公司在做什么,也能了解管理层对于未来的态度。毕竟,谁都不希望船沉下去。

3月25日晚间,腾讯发布公告称,公司3月25日以每股352.8港元至365港元的价格回购83.8万股,耗资约3亿港元。

“除了成为现金股利发放的替代,股票回购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向资本市场传递了企业对未来经营前景充满信心的信号,以此提升和稳定股价。另外,也有利于经过这一轮人事调整,留下来的公司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形成稳定的预期。而这些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受到充分激励,对于阿里未来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郑志刚认为,阿里事实上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和美国监管当局释放出浓浓善意。

中概股被低估?

事实上,在股价一路下行之际,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腾讯公司在2021年全年营收5601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1238亿元,同比仅增长1%,这一增速为腾讯近十年来的新低。阿里巴巴披露的2022财年Q3(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约38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90.74亿美元,同比下滑25%。

从财报中,不难看出大公司的发展路径,即告别利润高增速,业务多元化、更健康稳定的发展被赋予更高优先级,而不再仅仅是追求增速和数字。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阿里巴巴继续坚定执行多引擎增长战略,未来要抓住的是产业数字化的机遇,而非单一聚焦在数字商业板块。

预计在未来,云计算和国际商业会成为阿里巴巴的增长驱动引擎。而商业板块的重点,也已经从用户的增长,转变为用户的留存和ARPU值的增长。

对此,郑志刚认为,头部企业的动作具备极大的示范效应,不仅仅是对自身的影响。“眼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阶段,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也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个也是有好处的。这次阿里股票回购完成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个好的示范效应。未来可能会带动更很多中概股企业采取类似行为,一定程度上也能扭转中概股在海外的形象。”

事实上,当前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涌现的“回购潮”,仅是在资本市场低迷之际,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手段,也并非每一家公司都有充裕的资金储备。其他融资规模并不大的中概股,或许可以像阿里巴巴一样,通过股票回购,为未来可能的私有化退市,进行可能的前期铺垫和必要准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黄钟伟副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 一般来说,企业回购股票,可以向市场传递管理层认为企业股价被低估的积极信号,提升股价。此外,企业回购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计划,亦可以传递管理层对企业发展前景向好的信心。

但是,企业回购股票也可能是出于机会主义的考虑,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回购减少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从而在盈余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EPS)。如果市场看穿了机会主义的动机,则股票回购不见得能提升股价。

多位券业人士认为,近期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对于市场关注的房地产、中概股、平台经济、港股等问题给予了明确的定调和关注,有望推动这些企业在关键领域走出当前的“政策底”,对于整个市场都有积极意义。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14:17:16 | 只看该作者


风暴眼|福建前首富陈发树的大败局:身价暴跌200亿 携妻儿违规举牌被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暴眼
2022年03月29日 12:38:07






风暴眼出品

作者|张沃若

在A股市场,被称呼过“中国巴菲特”的投资人很多,但难的是比陈发树更具故事性。

曾靠投资紫金矿业一战成名,在A股狂揽数百亿元;又和中烟对簿公堂,为了云南白药耗费千万诉讼费打了两年官司,被人戏称“陈秋菊”;青岛啤酒、隆基股份、中国中免,陈发树以一个“超级散户”的投资方式精准押宝无数风口,在资本市场“豪赌”不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超级牛散”如今却被股民吐槽已“跌落神坛”,云南白药2021年年报净利润暴跌,担任联席董事长的陈发树难辞其咎;堪称其“大本营”的新华都也正推进资产重组,打包出售旗下零售业务;最近,陈发树又因违规举牌森特股份遭罚,身家缩水近200亿,曾经资本市场风头无两的猎手,如今却深陷泥沼,愈发得举步维艰。

从木材商人到最强牛散

1961年,陈发树出生在福建泉州的安溪县。

自然灾害频仍的年代,并没能给陈发树太多的选择,16岁时他便不得不辍学前往林场打工,以补贴家用。

在林场的五年里,陈发树并没有满足于当一个纯出苦力的工人,他利用自己对木材买卖的观察,开始自己涉足木材生意,终于开始积累起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之后几年的时间里,陈发树跑运输、经营小卖店,凭借泉州人敏锐的商业头脑,陈发树从一个普通的运输工人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华都百货老板,直至1997年,陈发树正式成立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个从百货到工程、地产等涉猎甚广的企业,就是陈发树未来二十余年在资本市场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十余年里,陈发树在资本市场频频豪赌,涉猎机械工程、旅游、酒店、房地产、黄金开发等多个领域,分篮搁蛋且极为成功,投资的精准常引起旁人艳羡。

但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豪赌,还属紫金矿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00年,紫金矿业股改,鼓励当地国企事业单位职工认购,但身处崇山峻岭、规模有限的紫金山并未得到看好,几乎无人问津。

彼时还是“小本生意”的陈发树却瞄准时机打算豪赌一把,出资3359万元买下紫金矿业20.19%的股权。此后的2003年,紫金矿业在香港上市,两年后国际金价暴涨,紫金矿业业绩大幅提高,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2008年,紫金矿业又赴A股上市,上市当天便暴涨,以13.92元的收盘价成为仅次于茅台的超级牛股,也被股民称为“中国黄金第一股”。

而当时陈发树个人及新华都集团持有紫金矿业共21.78亿股,合计其手握超过300亿的市值,与其8年前投入的三千余万相比翻了900倍。三个月后,陈发树的新华都也正式登陆深交所,当时有投资人士惊呼,2008年的股市简直就是为陈发树开的,“超级牛散”一战成名。

其手下的新华都,也已经成为下辖36家门店,涵盖大卖场、综合超市和百货业态的福建巨无霸。但陈发树显然并未满足于此,在当时蓬勃发展的地产行业里,陈发树深感新华都的品牌、管理还未达到一流水平,想要支撑起新华都全国性扩张的野心,陈发树就还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

正巧,一个学历与工作经历都无比完美,能帮他掌握数十亿资金呼啸而过的人才,就这么适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纳“打工皇帝”入麾下

2008年,一向低调的陈发树一改往日风格,宣布将以10亿元的天价薪酬招募唐骏加入新华都。

人们都在质疑“打工皇帝”唐骏是否值这么多钱,但在资本市场已经显示出陈发树的“狡黠”。不管未来唐骏的实际操盘到底如何,最起码在大盘普遍下跌的当时,挂牌上市的紫金矿业和新华都首日涨幅却均在200%以上。

当然,陈发树还是得对外讲“我们请唐骏,也不完全是为了上市。他的影响,他的管理,他走到哪里,企业都能做得好。”

2009年起,唐骏协助陈发树套现紫金矿业,并先后投资了青岛啤酒、云南白药等优质资产。在唐骏的操盘下,陈发树的资产飞速上升,2009年,48岁的陈发树以218.5亿元的资产一跃成为福建首富,并蝉联此位多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时,唐骏曾对媒体表示,“我希望未来在新华都,我给新华都带来更多的增量,5年、10年后我们重新评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也会和大家一起说,其实新华都的付出和我唐骏所获得的东西应该是相成比例的。”

但很快,他便成了新华都的“负资产”。

2010年7月,唐骏被曝学历造假,他在沉默一周后受访称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

巨大的舆论漩涡令亟需提升公司形象和知名度的新华都受到严重拖累,唐骏与新华都分手的传闻频传,陈发树与唐骏的关系也急转直下。

此后,唐骏承诺的3年内推动新华都集团旗下5家子公司上市,却只有“联游网络”一家成功上市,且最终被新华都全部卖出。

当时,有新华都集团高管证实,唐骏在新华都集团只负责港澳资讯和慈善基金会的业务,唐骏的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职务名存实亡。

两年后,唐骏在演讲中正式为“学历门”道歉,他告诉在场听众,“不要学我。”

2013年01月28日,“打工皇帝”唐骏正式从新华都离职,与陈发树持续近5年的合作结束。

但唐骏留下的隐患,还不止于此。

2008年,云南白药曾对中国平安做了5000万股的定增计划,价格是每股27-28元。

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在“烟草企业退出非烟投资”的背景下,时为云南白药第二大股东的红塔集团,将其持有的6581.39万股云南白药股权转让。

陈发树在唐骏的建议下,直接报价22.07亿元的报价,迅速签下了股权转让协议——这个价格每股比平安定增价格高出18%。

并且当时唐骏曾不无炫耀地向外宣称:“整个收购过程,我们只跟红塔方面见了一面,我花了十分钟时间读了一下股权转让协议,觉得没有问题,就让陈总签字了。”

在签完协议之后,陈在5个工作日内便将22亿全部支付给了红塔集团,这其中大部分钱来自陈发树几月前对紫金矿业股份的减持套现。

而这场“十分钟就看完合同”,甚至都没请律师的交易,埋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最大的股权纠纷案”的隐患,也埋下了陈发树未来数年与云南白药难以“诉”请的纠葛。

恩怨情仇云南白药,白月光已熬成黄脸婆

在陈发树全款22亿元一次性支付给红塔集团之后,股权的转让进程便陷入了停滞。

涉及金额达到22亿的巨大交易,倒没有人会认为红塔会违约,但在此后陈发树的催促中,红塔的回复始终是“正在等待上级单位审批”。

这一等,就是800多天。

而这800余天的时间里,红塔方面再无任何回信,直到2011年12月8日,忍无可忍的陈发树再也不顾红塔集团的推诿,他一纸诉状告上云南省高院,讨要云南白药股权。

次年,中烟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由不给批复,而红塔集团将以“上级不同意”为由终止此前的协议。

陈发树当然不服,800多天的时间里云南白药的市值飞涨,其支付的22亿元部分早已涨至52亿元,且其间还有派股分红、资本公积转增股份,如今终止协议返还现金,他这笔巨款就成了借给红塔近三年的“无息贷款”,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于是陈发树开始反复提起诉讼,前后两年花费了1690万元的诉讼费,从云南高院一直打到最高院,才在2014年7月方讨回了自己22亿的本金及760万的利息,并最终败诉。

执拗的陈发树也被企业家们仿照《秋菊打官司》,给他起了个“陈秋菊”的外号。

而“陈秋菊”也果然有秋菊的精神,败诉之后的他并未放弃控股云南白药。

2015年下半年起,陈发树几乎变卖或抵押了自己名下的所有资产,在二级市场上豪掷32.7亿元,为新华都和他本人获得了云南白药3.39%和0.86%的股份,双双成为云南白药的十大股东之一。

此后,云南白药控股股东白药控股开始进行混改,多家企业赴滇应标答辩,最终,新华都于2016年末成功胜出,以253.7亿增资额获得了白药控股50%的股权。

2019年7月3日,云南白药实现整体上市,首日以1074.93亿元的价格收盘,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上市公司。

当月月底,云南白药召开了董事会,任命陈发树为联席董事长,陈发树终于如愿以偿“入主”云南白药。

值得注意的是,向来投资有道的陈发树却没能给云南白药指上一条投资明路。

2021年云南白药三季报公布时,因“炒股持续亏损”上了热搜,被股民笑称“本以为自己炒股水平差,没想到上市公司也这样,心理平衡多了”。

2021年11月,云南白药董秘就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公司一定认真听取广大投资者的中肯建议,审慎对待二级市场的投资。”

2022年3月26日,云南白药发布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云南白药2021年净利润为28.04亿元,同比下降49.1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9.29亿元,主要是公司持有的证券、基金单位净值变化,成为公司近20年来的首次归母净利下滑。

在证券投资风险高,业绩增长乏力的当下,云南白药可能依旧是陈发树的“心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屋漏偏逢连夜雨,违规举牌被警示

3月23日,因为持续买入森特股份(603098.SH),持股比例超过5%却未进行公告,陈发树、林玉叶、陈焱辉等人收到北京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

而林玉叶、陈焱辉系其妻子、儿子。

同时在此前的2月25日,陈发树也因这次举牌被上交所出具警示函。

实际上,早在2021年6月30日起,陈发树等人就开始陆续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森特股份的股票,前后共计投入了近十亿元的资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凤凰网《风暴眼》记者了解,森特股份于2016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服务是提供高端建筑金属维护系统、生态治理以及建筑光伏的设计、施工、安装一体化服务。

自“碳中和、碳达峰”概念提出以来,光伏产业正在迅猛发展,其中森特股份就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重要“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森特股份的第二大股东隆基股份,同样有陈发树持股2.16%,为其十大股东之一。

2018年,因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控制光伏建设规模,及再次降低电价及补贴的通知,光伏行业龙头隆基股份两个月时间股价腰斩。随后,陈发树快速入场,2018年三季度从二级市场买入4937.28万股,后又多次增持至1.44亿股。

至2020年,随着隆基股份业绩大幅好转,其股价开始出现大幅上涨,成为A股超级黑马,最高触及83.27元,从陈发树开始建仓起计算上涨了约7.5倍。

2021年4月至6月,陈发树又以66.53元/股的均价,加仓隆基股份超3500万股股份,投入资金约26亿元。

不难看出,光伏产业应当是陈发树“押宝”的新方向。

不过在光伏产业上的投入外,陈发树最近坏事连连,举牌“翻车”应该还不是他现下最头疼的问题。

除了云南白药炒股巨亏20亿,让陈发树“跌落神坛”外,他的“大本营”新华都一直是持续亏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3年,新华都首次亏损,净亏损达2.36亿元。并在此后多年中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依靠补助、出售房产、子公司股权等方式艰难保壳。

2019年,新华都曾为减负关店56家,2020年才第一次扭亏为盈。

但在2021年11月24日晚,新华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抛售零售业务板块,包括其旗下11家全资子公司的100%股权,此后将主营互联网营销业务。

以实业发家的陈发树,正在打包出售自己的“主业”,而其身价也从2021年的710亿缩水至如今的510亿元。福建首富这一称号,更是由他的“晚辈”张一鸣蝉联。

同为闽商的曾毓群,则与张一鸣分别占据全国富豪榜的第二、第三,3400亿的身价更是远远将其甩在了身后。

此次冒着违规风险增持森特股份,或许不仅仅是对于光伏赛道的殷殷期盼,更是四面楚歌之中,一向喜欢豪赌的陈发树进行的一次“突围”而已。

参考资料:

《福建前首富,中国股神陈发树的资本江湖》,首席商业评论

《身陷云南白药,新华都艰难保壳,福建前首富“豪赌”后进退维谷》,野马财经

《“超级牛散”举牌翻车,“中国巴菲特”陈发树身家已缩水200亿》,Ai财经社

《云南白药炒股一 年巨亏19亿元,投资小米亏14亿元》,钱江晚报

《携妻儿违规举牌遭处罚 前“福建首富”陈发树的退与进》,新浪财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23:40:25 | 只看该作者


风暴眼|娃哈哈又出事?13名经销商控诉宗庆后公司:收钱不发货被骗数百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暴眼
2022年03月29日 20:53:46






出品|风暴眼工作室

近年娃哈哈的发展一波三折。在打入年轻人市场不畅的情况下,曾让娃哈哈走向巅峰的营销网络也疑似出现争议。

近日有经销商向凤凰网《风暴眼》爆料称,他们在娃哈哈旗下小蓝罐饮料总经销商处签约一批小蓝罐饮料,但是钱打了,却只收到一批货物,后续货物及后期承诺的退款迟迟未收到。

凤凰网《风暴眼》经过多方了解后发现,这是宗庆后为“涉嫌原始股骗局和传销”的公司站台后,又一起娃哈哈品牌合作方出现问题。经销商们爆料的娃哈哈小蓝罐产品为宗庆后公司旗下产品,早在去年停止生产。总经销商资金链断裂,股东之间发生内讧,深陷多起诉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遭十几省份经销商“倒戈” 涉及总金额至少五百万

作为娃哈哈旗下产品,小蓝罐苏打气泡柠檬茶虽然曾被寄予厚望,试图打入年轻群体消费市场,但最后却还是昙花一现。

与此同时,有不少经销商向凤凰网《风暴眼》反映,其2021年在娃哈哈总经销商——中亚创投(杭州)食品有限公司(下称“中亚创投”)订购的小蓝罐产品,至今没有收到全部货物,后期该公司高层向其许诺退还的剩余款项,也没有收到。

作为酒水行业的超级盛宴,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历来是各地酒水饮料厂商、代理商蜂拥而至寻求商业机会的地方。经销商老陈就是在2021年4月成都糖酒商品交易会(下称“成都糖酒会”)上接触到的中亚创投。

老陈当天来到中亚创投的展厅后,环顾四周,一面墙上印制娃哈哈三个红色大字的logo,下面陈列着数排娃哈哈小蓝罐产品,另一面墙是小蓝罐的品牌形象展示。看起来规格和档次都很高档。中亚创投的工作人员自称为娃哈哈小蓝罐的总经销商。出于对娃哈哈品牌的信赖,老陈当场签署了合约,支付了8万块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销商提供的成都糖酒会中中亚创投展台一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展会结束后,老陈便把剩余款项、总共26.4万全部转入了中亚创投账户。之后便着手选址、装修、人员招聘。四月底,老陈收到第一批货物,总共1000件。

但是老陈左等右盼,直到11月剩余货物仍迟迟没有收到。老陈透露,根据他付的货款,他实际上已经订购了差不多3000多件的小蓝罐产品,算上中亚创投承诺的65%的赠品(即每100件随货搭赠65件),合计将近5000件。

全国范围内,老陈的遭遇并非个案,同老陈一起维权的还有十多位经销商。来自北京的小闫也是在去年的成都糖酒会上与中亚创投签署的协议。因为来自一线城市北京,所以中亚创投希望小闫买500万的货物,还承诺另外给他80%的赠品(即每100件随货搭赠80件)。鉴于是新品,小闫不想冒险,所以投资150万试水,当时小闫先支付了10万定金,后来回京后贷款140万补齐了尾款。

随后小闫面对的便是跟老陈一样的境况,在收到第一批1000件货物后,便被中亚创投以各种理由拖延发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销商们拿到的正式文件。

双方的争议源于经销合同条款中不引人注意的一条细则:经销商每月应下单并完成每区(县)300箱(件)的商品,否则总经销商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已收取的商品货款不予退还。

这也是后来让老陈意识到受骗的关键之一。老陈认为,这从头到尾就是中亚创投设下的骗局,是一场“诈骗”,中亚创投打着娃哈哈的名义让经销商加入,然后在合同中设置一些难以完成的任务,最后以此为理由拒绝经销商的退款要求。

而为何在签合同时没有发现呢?多位经销商透露,当时在成都糖酒会上签的协议并不是正式文件,只是一个简单的预付款协议,正式合同是在成都糖酒会后陆续拿到的。当时他们已经在成都糖酒会上交了部分定金,后期签合同时中亚创投也私下告诉他们只是走形式,具体条款可以商量,再加上娃哈哈的品牌影响力,他们并没有过多顾虑,就签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老陈与中亚创投在成都糖酒会上签的合作书

老陈还告诉凤凰网《风暴眼》,从行业来讲,没有完成任务量就不给发剩余货物是不合适的,因为经销商已经将货款转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才是正常买卖方式。而小蓝罐卖不出去并不是他个人或者区域问题,在成都糖酒会以及后来跟业务员的交流中,中亚创投反复强调会把他拉进娃哈哈的全国快销网(娃哈哈旗下销售网络平台)中,也表示会给他介绍客户,并且娃哈哈后期会有大量的广告宣传,当时老陈接收到信息是:“小蓝罐产品不愁卖!”

现实是,“由于当时中亚创投并没有对接给我们快销网,娃哈哈的广告也没有完全铺展开,导致小蓝罐在该省份的销量并不是很好,他们设置的每月每个区县300箱的任务量比较难完成。”老陈表示。

至少有四位经销商都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小蓝罐市场根本很难打开。但是却成了中亚创投不发货的理由。

而中亚创投却希望经销商继续打款后才能发货。中亚创投股东之一马质告诉凤凰网《风暴眼》,“中亚创投是娃哈哈小蓝罐的总经销商。下属经销商拿到的是经销权,不是一分钱一分货那么简单”。马质所说的经销权,即某家销售商在某个区域内的独家销售权。同时双方合作协议也规定经销商必须完成月度销售量,否则中亚创投有权终止合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老陈没有完成月度任务量,中亚创投给老陈发的催款函。

而老陈等多数经销商认为,他们第一次的货物还没有全部收到,中亚创投承诺的没有完全兑现,“我们没有理由再继续履行合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但根据双方协议,中亚创投有责任发出尚未发完的货物。对此,马质称具体条款制定并不是出自他手,他也不是很清楚。

凤凰网《风暴眼》不完全统计,这些经销商里面,少则投入15万,多则三百万。还有至少两位经销商投了100多万,加上他们后期的租场地、装修、运维等费用,涉及金额至少五百万。波及的区域范围也很广,包括内蒙古、北京、哈尔滨、山西等地。

中亚创投资金链断裂、股东内讧

多位经销商在收到第一批货物,且连续数月无后续货物后,曾多次要求约见中亚创投负责人马质。走投无路之下,马质也终于在2021年年底前后,向部分经销商吐露实情。

至少两位经销商向凤凰网《风暴眼》透露,马质告诉他们,中亚创投内部出现分歧,已经没钱,也没产品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凤凰网《风暴眼》联系到马质,他也承认正是因为中亚创投资金链断裂才导致部分经销商剩余产品无法发出,“目前资金确实碰到一些困难,我们还在努力调整。既有其他人欠公司钱的,也有公司欠其他人的,我们也在努力追讨债务,用以偿还经销商的产品或欠款。”

另外中亚创投还深陷多个诉讼。天眼查显示中亚创投涉及2条开庭公告。马质称,有些诉讼正处于起诉阶段,有些诉讼正在审理中。他正在积极解决诉讼问题。

根据马质的表述,中亚创投股东之间已经发生内讧,上述诉讼也多是前股东留下的烂摊子。他于2020年作为一个小股东开始参与公司的销售体系,很多法务合同、财务的具体事情并不知晓。直到2021年才陆续意识到公司账目有问题。

2020年11月,随着前两大股东黄克成和潘元婕逐渐退出公司管理,马质开始成为公司的真正掌控人,全权负责公司大小事务。据他介绍,他目前正在起诉黄克成和潘元婕。

马质的说法与天眼查上预留的工商信息也基本吻合。天眼查显示,中亚创投成立于2019年9月24日,注册资本为3000万人民币,但实缴资本为0。最初股东为只有黄克成和潘元婕,2020年3月23日,马质和宗祺钧加入,6个月后,宗祺钧退出,同时法人由潘元婕换成马质,潘元婕也退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职务。2022年2月18日,黄克成、潘元婕正式退出中亚创投。中亚创投股东结构变成洪宏德和马质分别占股90%和10%。法定代表人也由马质换成洪宏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亚创投现任大股东为洪宏德。而多位经销商告诉凤凰网《风暴眼》,洪宏德系马质亲属,且身患重症,“马质之举(将洪宏德升为中亚创投大股东)在试图推卸自己的法律责任。”其中一位经销商表示。

针对股东内讧问题,凤凰网《风暴眼》致电黄克成,黄克成表示目前他已经退出中亚创投,跟中亚创投业务没有任何联系,暂时不方便给予回应。

宗庆后为涉传公司站台后,再爆总经销商问题?

实际上早在2020年,气泡茶饮在全国火爆发展的一年,娃哈哈小蓝罐苏打气泡柠檬茶就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但是宣传力度寥寥,2021年1月还处于大力招商阶段。

3个月后,中亚创投才成为娃哈哈小蓝罐的总经销商。凤凰网《风暴眼》获得文件显示,2021年4月1日,娃哈哈集团将娃哈哈品牌授予大理宗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理宗盛”),授权有效期为2021年4月1日——2023年4月1日。随后,大理宗盛授权中亚创投为娃哈哈小蓝罐饮料在中国大陆的总经销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大理宗盛的股东不是别人,正是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宗泽后兄弟。

天眼查显示,大理宗盛成立于2016年,股权结构中,宗庆后、宗泽后虽没有直接持股,但通过间接持有14%、32%股份成为最终受益人。公司主要依托娃哈哈的品牌和渠道,以自动售货机为载体,构建全国性的智能化零售终端网络。

这意味着,娃哈哈集团通过将娃哈哈品牌授权给自己的关联公司推出小蓝罐新产品。

但是好景不长,半年后,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娃哈哈小蓝罐已经停止生产。合作方中亚创投资金链断裂,深陷多起诉讼。

这不是娃哈哈第一次在品牌合作上出现问题。2020年9月,娃哈哈曾因“创始人宗庆后给一个疑似‘传销+非法集资’的河南微达公司站台,还和微达公司联合推出‘娃哈哈秘宝饮品’”被推上风口浪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根据媒体报道,河南微达公司全称为河南微达共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当时以拉人头方式发展了3万会员,并以5G互联网为噱头,售卖智能产品“微智魔盒” 和“小达小达”。除了涉嫌传销外,微达公司还以上市发售原始股的方式,向新老会员集资4000万港币。为了推广娃哈哈秘宝饮品,宗庆后于2020年6月17日前往郑州,在微达公司召开的周年庆典上致辞。

娃哈哈尽管随后发布官方声明辟谣称,微达公司系赛智公司下属经销企业,与娃哈哈集团并无关联,赛智公司只是娃哈哈的商标授予方。但也给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造成不小的名誉损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娃哈哈小蓝罐产品与上述产品模式不同,经销商微达公司推出的蜂蜜制品并非娃哈哈自行生产和营销,只是娃哈哈集团将“娃哈哈”的商标授予赛智生物,后者自行生产,属于贴牌行为。而娃哈哈小蓝罐则属于宗庆后公司的自有产品,不只是借用娃哈哈品牌,而且自行负责生产和销售授权。凤凰网《风暴眼》从宗庆后公司娃哈哈集团至少两位员工处获悉,小蓝罐属于大理宗盛旗下产品。

那么,总经销商中亚创投出现问题,作为厂家的宗氏兄弟公司大理宗盛——在审核、管理旗下经销商中亚创投时是否存在失职行为?创始人宗氏兄弟在选择总经销商时,是否失察?

凤凰网《风暴眼》致电大理宗盛,对方回应道:如果是自动售后机出现问题,经销商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客服反应。如果不是售后机问题,经销商可以直接去找签合同的上一级代理商或经销商协商处理。

娃哈哈集团方面也暂未给出回应。

“大理宗盛对此是否承担责任,主要是看大理宗盛对此事是否有参与。比如资金是否支付到大理宗盛,是否有证据证实中亚创投是受大理宗盛的委托负责招商。”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徐延轩告诉凤凰网《风暴眼》。

徐延轩认为,如果大理宗盛授权书为真,经销商完全有理由相信中亚创投是受大理宗盛的委托来实施的经销行为,否则不可能相信中亚创投。那么大理宗盛是可能要承担责任的。大理宗盛在承担责任后再依据跟中亚创投的协议进行追偿。


参照微达公司的案例,娃哈哈在声明中曾表明,作为娃哈哈品牌合作方的 “赛智公司未尽到对下属经销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的义务”。这是否也意味着作为娃哈哈品牌合作方的宗庆后公司,实际上也存在未尽到对下属经销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的义务的问题。

目前,经销商小李正因为小蓝罐陷入债务危机。他曾经营代理过多家日用产品,因为疫情影响,生意不咸不淡,也没怎么挣到钱。2021年4月,他从河南专门跑到成都,参加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因为相信娃哈哈的品牌,不顾家人的反对从银行借款50万经销娃哈哈小蓝罐。从缴货款到选择办公室,配备人员,辛苦筹备数月。但万事齐备,却迟迟等不来剩余货物。他不仅50万资金投资迟迟得不到回报,银行的50万贷款,也即将到期。他和其他几位经销商准备联合起来,起诉中亚创投,试图挽回损失。

(文中老陈、老闫、小李均为化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3-29 23:51:45 | 只看该作者
风暴眼|小鹏汽车再起火背后:销量冠军难掩安全问题,卖一辆车亏5万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风暴眼
2022年03月29日 22:26:08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在发布2021年度财报的当天,小鹏汽车又双叒叕起火了。

3月28日晚,深圳市龙华区何先生停在小区里的车突然发生火情。网上流出的视频显示,起火车辆车身燃起熊熊大火,现场还能听到爆炸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后,消防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大量灭火工作,使用水枪和泡沫灭火剂,才控制住火势,但是整车依然被烧报废,所幸未有人员受伤。有不少网友指出,起火的车型疑似为小鹏汽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此,小鹏汽车于3月29日回应称,确认涉事车型为2019款小鹏G3,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调查,持续跟进后续结果。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这并非小鹏汽车首次出现起火事件了。去年4月,广州大都会广场一辆小鹏G3在充电桩旁充电时发生自燃。在2019年和2020年,小鹏汽车也都有自燃或起火事件被曝出。

而除了起火、自燃外,小鹏汽车还多次被曝出刹车失灵、失速、无故锁电等安全问题以及新车延期交付等违约问题。

不过,这似乎并未影响小鹏汽车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销量冠军”。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9.82万辆,同比增长360%,位列新造车企业榜首。

然而,在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小鹏汽车的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3月28日小鹏汽车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净亏损达到48.63亿元,相比上一年扩大43.8%,相当于卖一辆车要亏损近5万元。

作为一家对标特斯拉的新能源车企,去年以来小鹏汽车屡秀科研实力,飞行汽车、智能机器马、自动驾驶等花式营销多次刷屏。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不久前也对媒体表示,正在思考用汽车的方式做飞行。“这辆车既可以低空飞行,又能够类似车一样开。”

但对于消费者和投资者而言,相较于这些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事,他们更关心或许是,小鹏汽车何时才能够解决安全问题和亏损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1、安全问题频出,小鹏汽车还要“燃”几次?

3月28日的小鹏G3起火事件,再次将小鹏汽车的安全问题推到公众面前。

这并非小鹏汽车首次出现类似事件。去年4月14日,网上有疑似小鹏G3发生自燃的视频流出,事故发生地直指广州大都会广场。

从流出的视频来看,这辆小鹏G3停在一栋大楼前,旁边还有一个充电桩,疑似因为充电导致的事故。起初车子在冒烟,之后车轮处、底部有明显的火焰外蹿,再后来可以明显看到车子内部也有大火燃烧,很快整个车子也都燃烧起来。

很长一段时间,现场被浓烟笼罩,看不清车辆。之后消防车赶到,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并最终扑灭。有媒体指出,这辆起火车辆外观与2020款小鹏G3十分相似。

4月14日晚间,据南方Plus报道,小鹏汽车确认此事属实。事发后公司团队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帮助用户处理,现场车辆和人员均安全,小鹏汽车工作小组正在查证事故原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在2019年和2020年,小鹏汽车也出现过自燃事件。2020年8月,广州一辆小鹏G3发生冒烟起火,小鹏官方回应是由于电池箱底部受损导致;2019年12月,广州一辆小鹏G3发生自燃。小鹏官方对此回应称“自燃”不属实,只是尾部出现明火。

不过,小鹏汽车出现的安全问题,不止起火和自燃。就在今年3·15前后,小鹏汽车还被曝出了刹车失灵的问题。

据《新民周刊》报道,北京的一名小鹏P7车主在驾车车库出口经过闸机的过程中,疑似刹车失灵,失控冲出了道闸,撞在了墙上,导致右手腕骨折。

小鹏汽车随即给出回应:“愿意配合客户寻找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车辆刹车系统进行检测,尽可能的满足客户地合理诉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实际上,小鹏汽车刹车失灵的问题早在去年底就已被曝出。据媒体报道,东莞、武汉等地均出现过车主质疑小鹏汽车“刹车失灵”情况。

小鹏汽车还曾针对失速问题启动过召回。去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曾发布《关于部分小鹏G3电动汽车召回的通知》,要求召回小鹏G3共计13,399台。

据小鹏官方叙述,召回原因是由于G3逆变器内部结构存缺陷、易短路,有可能导致逆变器无高压电供应,导致行驶中车辆宕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外,还有车主投诉小鹏汽车存在无故锁电问题。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多位小鹏汽车车主在投诉平台称,小鹏汽车P7首批670续航被无故锁电,80.3kw 电池容量只能装70kw左右。

对此,小鹏汽车客服回应称:目前没有充电锁电的情况,除了充电限值外没有一个限制充电电量的相关的操作设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2、卖一辆车亏5万元,“薄利多销”能走多远?

从销量来看,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无疑是“后来居上”者。

去年下半年以来,“理蔚鹏”三家造车新势力的交付数据你追我赶,座次不断变化。过去长期当“大哥”的蔚来变成了“三弟”;小鹏汽车呈后来居上之势,连续3个月交付破万。

今年1月,随着各大新能源车企年交付量数据的公布,小鹏汽车也正式坐上2021年销量冠军的宝座。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9.82万辆,同比增长260%,位列新造车企业榜首,紧随其后的蔚来和理想汽车分别交付了9.14万辆和9.05万辆,同比增长109.1%和177.4%。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突破了1.6万辆,同比增长181%,同样位居造车新势力榜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

而小鹏汽车的高销量,或许来自于“薄利多销”。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在理想、蔚来、小鹏三家车企中,小鹏汽车的价格是相对较为亲民的。

小鹏汽车三款车型中,最便宜的为17万元左右,最贵的小鹏P7,顶配售价是43万元。而蔚来汽车最便宜的蔚来ET5,起售价就已经近33万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在成本没有太大差别的情况下,售价低也就意味着利润率的降低。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在销售毛利率方面,小鹏汽车汽车2018年来的数据分别为-24.33%、-24.05%、4.55%、12.50%,在“理蔚鹏”三家车企中一直是最低的。

在营业利润率方面,2020年和2021年小鹏汽车分别为-74.95%和-32.39%,同样是三家新能源车企中最低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或许也解释了,小鹏汽车在销量和营收都大增的情况下,为何净亏损进一步扩大。

小鹏汽车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总收入为人民币209.9亿元,同比增长259.1%;净亏损达到48.63亿元,相比上一年扩大43.8%。

蔚来和理想的财报则显示,蔚来汽车2021年全年营收361.4亿元,同比增长122.3%;净亏损40.2亿元,同比收窄24.3%。

理想汽车2021年全年收入为270.1亿元,同比增长185.6%,亏损幅度虽然同比扩大了111.9%,但全年净亏损金额只有3.215亿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按照2021年的亏损金额和交付量来计算,小鹏汽车每卖一辆车要亏损近5万元;蔚来汽车每卖一辆车亏损4.4万元;理想汽车每卖一辆车亏损0.35万元。

2021年年报发布后,小鹏汽车管理层也强调了利率过低的问题。何小鹏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将通过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实现更好的成本控制,新车型会进入更高的价格区间,提升整体毛利率。中长期目标是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提高到25%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3、爆款车型涨价背后,小鹏汽车面临新挑战

但对于小鹏汽车等新能源车企来说,目前还要面临着外部环境的一些挑战。

疫情以来,供应链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一直是新能源车企们需要面临的压力。今年俄乌开战以来,这种压力更大了。

压力之下,不少车企还出现了新车未能按期交付的情况。据东南财金报道,市民楼先生去年10月23日在小鹏汽车东部银泰店订购了一辆P5 460E,并交付了5000元定金,签好了购车合同,合同上写的交车日期是2021年12月24日。

但近4个月时间过去了,楼先生仍然没有提到车。而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延期交付的用户可以选择退订、改配或继续等待,目前暂无赔偿计划。”

楼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据多家媒体报道,近几个月以来,全国各地的小鹏P5车型460版本的车主,都遇到了新车延期交付的情况。小鹏P5维权群里的上百名车主,也用接龙的方式维权发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麻辣车评

对于延期交付的原因,小鹏方面表示:“由于受疫情影响,行业面临着包含磷酸铁锂电池等主要零部件供给的极度紧张,也给小鹏P5 460车型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460车型订单无法在下定时的预计交付周期内及时交付,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而为了应对供应链上游原材料涨价和芯片短缺的压力,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都选择了涨价。

据IT之家报道,小鹏汽车 3 月 21 日起全面涨价,三款主力车型均在涨价之列。具体来看,爆款车型 P7 只有 562E 性能版没有涨价,其他版本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670G、670N 和 670N + 的涨价幅度最小,约为 1 万出头,而 670E 和 670E + 的涨价幅度可谓惊人,两者均超过 3 万,最高来到 32600 元。涨价后,小鹏 P7 的起售价已经来到 23.99万元。

相比之下,P5 和 G3i 的涨价幅度更为温和,基本在 1 万-1.5 万的区间。不过,小鹏 P5 的 600P 版本涨价后已经来到 24.29 万元,售价已经高于 P7 的入门版本。


此外,今年还是补贴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年。补贴政策规定,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到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终止。对于车主而言,意味着买车成本更高了。

有行业人士指出,小鹏汽车一直走价格亲民路线,其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更高,这波价格的上涨无疑会对其接下来的销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过,对于小鹏汽车车主们而言,最关心的或许还不是价格问题,而是何时能够真正解决自燃、刹车失灵等安全问题。

参考资料:

1、《小鹏回应将全力配合调查G3起火事件,此前三年内发生三次自燃事故》,界面新闻

2、《要么等要么换,补偿没有!小鹏汽车交付违约还这么豪横?》,东南财金

3、《小鹏汽车,最近有点烦》,互联网那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00:08:02 | 只看该作者
十荟团,倒在“送实惠”路上

    2022-03-29 23:19:17 来源:观察者
(观察者网讯 文/卢思叶 编辑/庄怡)看似风口的生鲜赛道又传来老玩家倒下的噩耗。
3月28日,界面新闻称,社区团购平台十荟团全国城市的所有业务均已关停,公司进入善后阶段,主要处理供应商货款的清算事宜,以及员工工资的结算赔付问题。另据中国商报今日消息,十荟团内部人士表示,平台目前并没有关停全国城市所有业务,仍有业务在运营中,目前还有160多名员工。
观察者网发现,十荟团微信小程序已无法访问,此外在应用市场上,APP仍能正常下载,打开后却显示空白。
十荟团2018年兴起于湖南,躲过了2019年的行业震荡,在2020年初疫情中乘风而起。对于媒体报道,截至发稿,十荟团尚未正式回应,但毫无疑问,相比鼎盛时期的上万员工规模,十荟团已经走到了败局边缘。
这期间,国内头部公司相继携重金入局,以所谓的“互联网模式”烧钱换规模,低价无序竞争以致市场硝烟弥漫,监管多次叫停整改。生鲜零售赛道路在何方,仍是从业者和投资人都在追问的问题。
“不想快速烧钱”,却丢失初心
相比2020年才进入社区团购行业的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橙心优选等,十荟团已经是行业的老兵了。2018年6月,创始人陈郢和王鹏于在湖南创立了十荟团,定位是“家门口的生鲜超市”,以水果为优势品类。
2019年下半年,社区团购行业大震荡,多数平台资金链断裂、倒闭关停,十荟团是少数存活下来的平台。2019年8月,十荟团先后并购了“你我您”、“好集乐”等区域性社区团购平台,跻身社区团购头部公司。
据界面新闻,时任董事长和联席CEO陈郢发内部信称要把资源投入在提升履约能力上,并不想快速烧钱。“有一些社区团购企业发展受挫。不是因为市场不好、模型不对,而是对社区团购的商业本质的理解有所偏差,惯性地把一些互联网行业的习惯做法生硬地带进来。把一个本质是零售的模型,认知为一个本质是流量的模型。基于这样的认知,而采取了快速烧钱,高举高打的做法。这是错误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
而“不烧钱”的初心到2020年就改变了。2020年初疫情出现后,线上生鲜消费习惯形成,社区团购再次成为风口,这一次,美团、拼多多、滴滴、字节跳动、京东、快手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年底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社区团购业务
抱着“投入不设上限”的决心,互联网巨头用一贯的高补贴拉新打法,入场仅半年就快速追上十荟团等老玩家,2020年底的社区团购赛道已经在烧钱竞赛之中了。
面对巨头发起的营销、补贴战,创业公司选择密集融资迎战。社区团购创业公司兴盛优选自2020年7月起就开启多轮高额融资,两年不到已融资四轮,累计融资约48亿美元。
十荟团也是相似地步调,数据显示,十荟团目前共获得7轮融资,总金额超82.9亿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启明创投、鼎晖投资、华创资本、GGV纪源资本等。
其中,阿里巴巴频繁注资四轮,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投入,因此,十荟团也被看做“阿里系”的企业。十荟团也获得了阿里的扶持,在手机淘宝首页拥有导流入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荟团2020年至今融资记录
巨额融资入账,十荟团的扩张步伐明显加快,2021年1月,十荟团峰值日单量曾达到1500万单,处于行业第二梯队。
而扩张背后是低价补贴开路,一位十荟团BD团队组长曾告诉观察者网,十荟团保持低价才能保住销量, 整体来讲,十荟团的优势是负毛利产品比较多,能吸引团长和顾客。
十荟团烧钱低价倾销甚至遭到了监管处罚。2021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刷单乱象对十荟团在内的5家社区团购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十荟团被处以150万元顶格处罚;同年5月,十荟团再因“低于进货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及“利用欺骗性的语言、文字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进行交易”,被处以150万元的顶格罚款,江苏区域停业整顿3日。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曾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指出,十荟团这样的品牌一定是走资本路线,而用户数据和GMV才是资本最关心的,至于是不是好品牌或者品牌被罚过几次都不重要。对社团团购公司来讲,目前最重要的是获得足够多的用户,才能获得供应链的话语权。
终成阿里“弃子”,十荟团无输血续命
导致十荟团坠落的最首要原因,是烧钱补贴、野蛮竞争。
上述低价处罚不久后,急速扩张的弊端就显现出来。2021年8月,陈郢发布内部信称短期内将大刀阔斧地改革部分效率较低的业务区域,随即,十荟团关停20多个城市的业务,并开启大规模裁员。
裁员潮一直持续到2021年底,彼时有媒体报道,十荟团裁员一直在持续进行,公司最初上万人规模的员工团队,缩减至不足1000人。
到今年,十荟团的溃败已成定局。一位十荟团的供应商向界面新闻表示,在2月就签了十荟团的3折货款结算方案,结算方案内容显示,“因未来公司资金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后续付款的不确定性,现进行统一次性结算方案,2月10日后仍未结算的商家,拟实施2折方案(即越往后折算越低)。”除了供应商欠款的善后工作,十荟团此前缓发30%的员工工资,目前也尚未完全补齐。
手握阿里资金和资源,十荟团为何还会走到这一步?事实上,十荟团的改变正是从成为“阿里系”公司开始。
2020年底,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已经成功入局社区团购,不愿丢失阵地的阿里先是准备从十荟团切入赛道,同时,延续内部“赛马”的模式,阿里多个团队都在进行社区团购的尝试。
2021年3月,阿里将内部表现更好的零售通和盒马集市整合,成立MMC事业群,主要聚焦社区团购业务,MMC事业群负责人戴珊曾表态,对其投入将不设上限。这意味着,阿里开始亲自大力投入社区团购。
从这时开始,十荟团不仅要应对外部的竞争,也在参与阿里系之间的斗争。结果是,MMC事业群在2021年9月升级为“淘菜菜”,内部地位再次上升,有高管向连线Insight透露,阿里一些顶层管理者决定不再倾斜流量给十荟团,而是全力导流到淘菜菜,十荟团成为弃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淘菜菜
据连线Insight报道,一位接近十荟团高层的知情人表示:“阿里连续多次参与十荟团的融资,从牌局来看,阿里和十荟团曾是同一阵营的,但最后阿里也不再像之前一样支持十荟团了。他们在融资对赌协议中加入了十荟团要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盈利等多项条件,而十荟团很难满足这些条件。”
失去了阿里的支持,不再获得重视和注资输血后,十荟团已无法在烧钱大战中存活下来。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分析称,目前来看社区团购属于附属业态模式,需要依托成熟的业态(如电商、超市、便利店等)进行发展。十荟团这样的独立社区团购企业在面对竞争时无法承担过高的经营成本和周期太长的投入,资本如果不再继续支持就难以为继。
烧钱大战波及小商贩,社区团购监管趋严
回顾社区团购飞速发展的这两年多,十荟团不是第一家大收缩的企业。
2021年7月初,刚刚改名为“蜜橙生活”的同程生活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营不善,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营困境,决定申请破产;7月下旬,食享会被爆武汉总部已人去楼空,小程序和官网停运。
滴滴投入重金布局的橙心优选也在2021年9月起大面积收缩,今年3月初,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橙心优选社区团购业务已整体关停,相关产研岗位人员全部被裁。
近日,京东旗下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也曝出开始裁员、撤城。 据晚点LastPost报道,3月21日下午,400名江浙地区京喜拼拼员工被告知解散,原本在20多个省份展开业务的京喜拼拼,目前只剩下北京、山东、河南、湖北四个省份的业务。
此前,京喜在2020年才从事业部升级为事业群,由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带队,被看作京东在下沉市场的先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社区团购“大浪淘沙”
在2020年互联网巨头入局之初,就有不少行业观点认为,社区团购不是一门简单的生意,行业洗牌后最终会留下巨头。
事实也是如此,如今,社区团购老三团(兴盛优选、同程生活、十荟团)只剩一家,美团买菜、多多买菜已经成为行业第一梯队,日均单量都已超过4000万单,淘菜菜也在强势搅局,未来的社区团购行业依旧是互联网巨头的战场。
而这背后的代价是持续地烧钱投入。以美团为例,自2020年下半年全面进入新业务投入期后,美团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美团在社区团购等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经营亏损高达384亿元,亏掉了其他两大主营业务的全部利润。
庄帅表示,社区团购赛道全面进入巨头时代后,拼价格、拼团长返佣成了常态,短期内谁也无法实现正向收益,而用户端的服务创新、体验创新陷入停滞,整个行业内耗严重。社区团购模式将会依托成熟的业态继续长期存在。
更大范围来看,社区团购所属的生鲜电商行业一直处在资本竞争、烧钱抢占市场、却难以盈利的困局中,围绕生鲜零售的质疑声一直存在。
以比较普遍的前置仓模式为例,虽然解决了传统商超和电商供应链成本高和配送时效低的问题,但缺乏流量入口,不得不依赖营销推广和烧钱补贴,为了形成网络覆盖的仓储建设投入也不少,盈利前景并不明朗 。因此,行业头部公司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多年仍在亏损之中。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早前数据,2021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更重要的是,优胜劣汰的资本竞争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常见故事,但在涉及民生的生鲜行业,各大互联网巨头企业利用海量数据、先进算法和雄厚资本引起的烧钱大战会波及到商超、菜市场、夫妻小店的生存。
广东财经大学教授、零售专家肖怡曾向南方都市报表示:互联网巨头只是把生鲜业务视作引流业务,志在必得,有雄厚的资本可以几年一直亏损下去。而长此以往,巨头们用价格补贴战将实体商店和小商小贩挤出市场,然后走向垄断。“一旦寡头垄断的社区团购竞争态势形成,将极大损害线下商业生态,而商业生态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起来。”
2021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指出了社区团购存在问题和潜在风险:破坏了现有供应链产业正常发展;低价倾销扰乱市场价格秩序;挤压小摊主、小商贩等群体的就业空间,影响社会稳定。
对此,市场监管总局一直对社区团购市场无序竞争状况保持关注,自2020年出台社区团购“九不得”新规后,社区团购的监管持续存在。“烧钱”玩法不能延续后,各大平台都要寻找价格战之外的理性生存模式,但什么模式才是生鲜电商的最优解?现在还没有出现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3-30 13:55:42 | 只看该作者
快手去年总营收同比增近40% 净亏扩大近140%
2022-03-30 11:03

中国社交平台快手科技昨天发布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全年总营收达811亿元(人民币,下同,约172亿新元),同比增长37.9%,超过此前彭博预期的801亿元。不过,在净利润方面,快手的亏损仍在继续扩大:去年经调整亏损净额188.5亿元,上年经调整亏损为78.6亿元,同比扩大约139.7%。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随着组织调整的持续进行,快手四季度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四季度,快手经调整净亏损额35.6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5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77.1%,较三季度的46.16亿元环比收窄22.7%。经调净亏损率为14.6%,较上一季度的22.5%改善7.9个百分点。
截至昨天(29日)收盘,快手涨4.6%,报收78.5港元。
  
财报显示,快手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长37.9%达811亿元。线上营销服务(广告业务)、直播和其他服务(含电商)的总收入贡献占比分别为:52.6%、38.2%和9.2%。
线上营销服务去年成为快手第一大收入来源,该业务板块全年收入达427亿元,同比增加95.2%,对总收入的占比也从2020年的37.2%升至52.6%。快手在年报中称,主要是由于用户流量增长以及广告主数量增加。
在财报之后的电话会议中,快手CEO程一笑称快手的广告业务取得超行业95%的高速增长,“能看到广告主对大体量、且流量持续增长的视频化平台还是有预算倾斜。”不过他也提到,广告业务受宏观经济和监管政策影响,但趋势上,相对行业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年报显示,直播收入310亿元,同比减少6.7%。快手在年报中称,主要是由于去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更多大众恢复正常生活模式,而2020年初疫情期间实施严格的检疫隔离,致使更多用户转向在线社交和娱乐活动。
直播收入去年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由上一年度的56.5%降至38.2%。
其他服务全年总收入同比增长99.9%至74亿元,其增长原因主要来源于蓬勃发展的电商业务。数据显示,快手全年电商交易总额(GMV)达6800亿元,同比增长78.4%。 
电话会议中,程一笑提到了直播电商行业的监管问题。他提到,近期的监管确实对快手的治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直播电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作为行业的带头平台,我们会与监管部门保持良性沟通,确保行业有序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程一笑表示,快手一直致力于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平台治理,提高用户在平台的消费体验和对平台的信任。“未来,我们希望继续和行业一起成长,改变更多用户的消费体验和商家的销售体验,为数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运营数据方面,去年第四季度,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DAU)用户和平均月活跃(MAU)用户分别为3.233亿及5.780亿,同比分别增长19.2%及21.5%。DAU及MAU同比增幅,为全年四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值。 
去年第四季度,快手应用的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32.3%至118.9分钟。截至2021年底,快手应用的互关用户对数累计超过163亿对,同比增长68.2%。 
对于外界所关注的亏损问题,快手CFO金秉回应称:“我们对今年内实现季度国内业务调整后净利润转正很有信心,路径也是比较明确的。” 
他分析称,快手的毛利率水平在今年会继续提升。具体原因包括:第一,广告、电商业务会拉动整体毛利率的增长;第二,将对不同业务线进行成本管控;第三,作为降本增效的一部分,将推动营运及人工成本释放更多的经营杠杆效应,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金秉表示,未来会小幅增加对于内容成本的投入。“对于内容投入,我们也会谨慎评估ROI。2021年,我们的毛利率达到42%,比2020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今年会继续提升。”
他提到,今年会持续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希望今年销售及营销支出绝对值不高于去年,使得占收比有明显的下降。人员方面,他则表态称:“公司目前的人才储备相对充分,我们也在不断优化人效和元效的管理,希望研发和行政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
年报显示,去年快手销售和营销费用达到44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占收入比重从2020年的45.3%增至54.5%。
程一笑则表示,快手年内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以及对成本费用的管控极大提高了运营和商业化效率。
此前,快手曾宣布调整国际化事业部组织架构,单独设立国际化商业化部;将不断完善产品和算法,强化以社交为驱动的定位,提高海外市场的用户粘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4-1 13:51:02 | 只看该作者
西祠胡同被“贱卖” BBS时代雨打风吹去
雷达财经
2022年03月31日 23:58: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昔日风靡一时的网络论坛西祠胡同,如今却挂牌1块钱低价“贱卖”500万股股份,引发众多网友感慨。

不过,这笔看似捡便宜的买卖却藏有隐患。据挂牌信息显示,西祠胡同目前负债总额达433.29万元。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因为本身负债,西祠胡同的经营情况不太好,因此对应评估值为0。不过公司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具体情况需要自行判断。

公开资料显示,西祠胡同曾于2000年被艺龙收购,但这桩“婚姻”仅持续了15年左右的时间。2015年3月,艺龙以7650万的价格,将西祠胡同卖给了江苏企业。

西祠胡同的遭遇并非孤例。以天涯社区、猫扑为代表的大型BBS,作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如今普遍面临流量下滑、盈利困难、甚至关站的境遇。

西祠胡同挂牌1元转让500万股股份

近日,江苏产权市场网发布了一则股份转让交易公告。公告显示,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祠公司”)以0.0001万元(即1元)的挂牌价格转让500万股股份。

据悉,此次转让属于竞价转让,转让日期截止至2022年4月18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网站公布的挂牌信息显示,截至去年11月,西祠公司最近一期的企业财务报表提及公司资产总额为186.8万元,但负债总额达433.29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46.49万元,营收31.24万元,净利润为-176.25万元。

据网站显示,虽然西祠胡同早在1月就发布了转让公告,但并未在规定时间内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据西祠胡同转让项目经理介绍,目前对股东来说,西祠胡同最终卖多少钱,意义已经不大,仅强调合规。目前有意向接手西祠胡同的团队有三四家,其中包括原运营团队和一些版主。

挂牌信息还显示,股权结构方面,西祠公司由江苏紫金汇文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9.25%,其余0.75%的股份由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所持。天眼查显示,西祠公司的最终受益人为江苏省财政厅及江苏省人民政府,疑似实际控制人为江苏省人民政府。

此外,西祠公司名下还全资控制两家公司,分别为南京西祠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及苏州西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中苏州西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注销。

雷达财经注意到,在今年1月和2月两个月的时间内,西祠公司被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四次列为被执行人,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达17万余元。

近年来,西祠公司还卷入多起司法纠纷,其中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名誉权纠纷、劳动争议的案件分别达到45起、21起、18起、10起。

雷达财经注意到,目前西祠胡同网站仍可正常打开,主页上挂有不少精选的帖子和信息,但点开后却发现大多数帖子为去年8月更新。

此外,西祠胡同的更新日志显示,西祠胡同App的最新版本发布时间为去年7月22日,且链接显示官方App已经下架,而公司名下的公众号“西祠胡同”自2019年10月便停更,另一公众号“西祠胡同网”的更新时间停留在去年的7月25日。

西祠胡同曾被艺龙收购又转卖

1998年,伴随着《相约98》的歌声在大街小巷响起,年轻的教师刘琥开发出了一个网站,没想到此后该网站却意外走红,这个网站便是西祠胡同的原型。当年4月14日,西祠胡同正式开站迎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西祠逐渐成为知名的华人社区门户网站。

虽然如今落得1元挂牌出售股份的现状,但西祠胡同也曾有过高光时刻。据媒体报道,2000年初,西祠胡同在全球网站的排名中一度达到100多名。2003年1月,西祠还率先推出VIP增值服务,成为国内首个收费的大型BBS。鼎盛之时,西祠用户自建讨论版超过80万个,注册用户达3000万。

随着平台用户越来越多,创始人刘琥决定转让西祠胡同。2000年2月,西祠胡同“嫁身”艺龙,艺龙宣布收购西祠胡同,随后刘琥也离开了西祠胡同。

据公开资料显示,西祠胡同“卖身”艺龙后,在2003年盈利达数百万元;2005年,西祠胡同注册用户数达900万,其中收费VIP的用户超过1%。

然而,彼时自身持续亏损的艺龙,并没有带领好西祠胡同的发展。2005年,西祠胡同创始人刘琥回归,希望能从外部引入新的投资,但艺龙方面表示,要么全盘卖出,要么全资控股,不愿接受部分资本的引入。2011年,刘琥再次选择离开了西祠胡同。

四年后,艺龙也选择退出。2015年3月,艺龙通过其全资拥有的子公司艺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将其所持有的南京西祠的90%股份及全部资产,转让给了ADDOR Capital Management Co., Ltd及其下属的江苏紫金汇文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作价7650万元。

西祠胡同与艺龙“离婚”后,创始人刘琥却发来了祝贺,“西祠终于脱离了艺龙的控制,可喜可贺!我一直认为是艺龙扼杀了西祠,因为它不允许西祠拥有自己的技术部门,总想着让那个西祠给艺龙旅行网打工(流量导入)。西祠终于属于我们了。虽然江苏紫金汇文总部在常州,但也算是自己人啦”。

只不过即便西祠胡同“嫁”了“新郎君”,也没能扭转颓势。

天涯、猫扑没落,BBS已死?

事实上,西祠的衰落也是国内众多BBS论坛的缩影。当初微博横空出世爆火之时,网络上便有网友发出“BBS已死”的唱衰声。

作为BBS中影响力最大的天涯社区,1999年推出之时就受到不少网民的追捧。《武林外传》的编剧宁财神最早走红于天涯社区,连载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也都源自这个论坛。论坛内的娱乐八卦、天涯杂谈、莲蓬鬼话等板块更是大量网民的聚集地,数据显示,天涯社区注册用户数在2013年8月就达到了8500万。

天涯社区的走红一度吸引到了资本的注意,据媒体报道,新浪、搜狐都曾向其抛出橄榄枝,天涯社区自己也曾有过境外上市和在国内创业板上市的计划。直到2015年8月,天涯社区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彼时天涯社区的估值达到10亿元。但短短几年时间,天涯社区便于2019年4月正式告别新三板。实际上,自2016年底起,天涯就一直处于停牌状态,融资功能基本丧失。

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天涯社区每年的净利润均为负,在摘牌前最后更新的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其净利润数据为-791万元。

与天涯社区齐名的猫扑,比西祠胡同成立时间还早。猫扑曾捧红初代网红“芙蓉姐姐”,还将名不见经传的“奶茶妹妹”章泽天推向大众视野,而打造了《万万没想到》的万合天宜创始人“叫兽”易小星和“犀利哥”等网络红人的走红,也都是在猫扑。猫扑鼎盛之时,拥有注册用户1.3亿人。


公开资料显示,2004年猫扑被千橡互动集团并购,此后猫扑在杂烩、论坛、资讯及游戏领域发力,以求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据悉,2006年底,猫扑还一度转型门户,欲冲刺海外上市,不过最终未果。

2012年6月,猫扑资产被划归至美丽传说,由原猫扑CEO孙锁军出任CEO。彼时孙锁军表示,美丽传说拟三年内在国内上市,市值有望达200亿元至300亿元。不过,此后的猫扑却彷佛坐上过山车一般,由盛转衰。去年4月20日,猫扑宣布正式关闭发帖功能。

有分析人士指出,相比新兴社交媒体,传统BBS即时性不强,缺少高质量内容的推送,而在用户体验等方面又存在诸多不足,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一大批全新的社交媒体的冲击下,不可避免走向衰落。

--------------


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艺龙旅行网是中国*的在线旅行服务提供商之一,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专注专业、物超所值、智能便捷的旅行预订平台。通过网站(eLong.com)、24小时预订热线(4009-333-333)以及手机艺龙网(m.eLong.com)、艺龙iPhone、Android和windows phone无线客户端等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酒店、机票及旅行团购产品等预订服务。艺龙旅行网通过提供强大的地图搜索、酒店360度全景、国内外热点目的地指南和用户真实点评等在线服务,使用户可以在获取广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佳的旅行决定。艺龙旅行网可提供全球20万家酒店的预订服务;同时通过与国内外各航空公司合作,向用户提供国内、国际绝大多数航班机票的实时查询和预订服务。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工商信息基本信息
法人代表马和平成立时间1999-08-17
注册资本21427.723万美元经营权限1999-08-17至2029-08-16
注册号110000410141122核准日期2019-04-09
组织机构代码号717740639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7740639D
纳税人识别号91110000717740639D登记机关北京市局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主要人员
  • 马和平

    董事长,总经理

  • 王强

    董事

  • 余沛

    董事

  • 范磊

    监事



[td]
股东信息
股东类型
认缴出资金额
艺龙有限公司
公司
21427.722959 万元 美元

联系方式

传 真:86-10-6431-5872
电 话:86-10-5860-2288
邮 编:100016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中路10号星科大厦B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4-1 14:01:24 | 只看该作者
互联网人的3小时:从通知裁员到彻底离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远川研究所
2022年03月31日 21:28:02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
2:00


Fullscreen
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2年开春,腾讯阿里将裁员万人的消息不胫而走。

在铺天盖地的传言中,裁员的高比例,时常作为中概股暴跌或互联网寒冬的消息陪衬出现。后者风口暂过后,两个大厂裁员的消息轮廓,也就渐渐模糊在了舆论场。

但互联网裁员潮本身,正在越来越清晰。

从2021年12月开始,紧跟着教培行业的大幅裁员,有报道称爱奇艺以20%~40%的比例缩减了人员;随后百度历经两轮裁员,据传有将近10%的人员被优化。

春节前后,快手、滴滴、京东、有赞等也先后传出裁员传闻。其中滴滴被传将全线大裁员,覆盖面达20%;而有赞则直接半数裁员;京东旗下京喜事业群,也正在以10-15%进行人员缩减。

如今距离这轮裁员潮浪起之时,已经过去小半年。对旁观者而言,裁员潮有着更为宏观的象征意义,或是行业桅杆的一次微颤,或是股价飘绿的一个注脚。但在互联网企业齐头“降本增效”、“板块优化”的4个月里,那些被裁的个体,究竟何去何从了?

我们访问了4位本轮裁员潮的亲历者,当中有试用期被裁的年轻人,也有大厂八年的互联网老炮。对他们来说,裁员潮都像是自己人生踩中的一道雷,受伤在所难免,当雷炸开、烟雾消散后,有人迎来了拨云见日的惊喜,有人不得不继续匍匐于此,独自排雷。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裁员都让他们看到了同一种“内卷”的尽头——日子还得继续过,要好好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影《地久天长》

01 | “你的努力、你的加班、你为工作牺牲的健康和家庭,都如此的不值钱”

Top大厂W,八年,高级产品经理

裁员原因:业务线裁撤

互联网闯荡十五年,李哥是一个互联网老兵了。

在来W之前,李哥做的是电商行业。2014年,公司W因准备切入电商赛道而招标买马,李哥就是其中之一。但入职W未满一个月,W的电商业务就宣布告终,在做了一段时间药品业务后,李哥被调到了O2O部门。

在中国互联网的烧钱大战简史中,于2014-2015年历中独占鳌头的,必然是O2O大战。

2013年饿了么获千万美金级融资,开始在外卖领域领跑O2O。随后各大厂纷纷入局,除外卖外,生鲜、家政、保健、教育等领域O2O全面开花,群雄逐鹿的各方在烧掉数亿美金融资后,胜者为王,而败者如W,则逃离O2O,进入下一局。

「这些年W在业务方向上的切换相当频繁,O2O见难后,我跟随公司的脚步参与了各种垂类产品的开发,但也都未有明显起色」。

百转千回,最终李哥的团队从业务向,转到中台,稳定了下来。

互联网公司为多业务线设定统一的中台部门,最早,是2015年由阿里巴巴从芬兰学习而来的高效率架构模式。但由于缺乏业务驱动,互联网的中台部门大都缺乏量化的衡量指标,于近期渐渐被拆分。

从2021年底开始,诸多大厂在架构调整中,开始将剩余的中台人力释放至业务端。

李哥的中台团队也在这一轮调整中被解散,自己则被调入业务向的房产团队,「一进去,我就感觉房产团队有种日薄西山的熟悉感,因为管理很混乱」。

但同事们的信心给了李哥错觉。

「他们一是相信高层对房产项目重要性的表态,二是相信今年超额完成的营收是有力的强心剂。我一听觉得有道理,也就没有再去内部寻求新的机会」。

事实证明,互联网老炮的嗅觉是对的。李哥10月加入的房产团队,12月,他就被裁员了。

裁员的那天是平安夜,W房产业务的所有员工都聚集在一个大会议室里。分管的副总裁拿着一张纸站在台上念道,「“因为疫情和经济原因,非常抱歉要和在座的各位解除劳动合同”」。

这个“各位”,包含了所有和房产相关的研发人员,甚至部分本属于其他线上、只不过稍和房产项目挂钩的设计人员,如此一损俱损「毫不留情」的裁撤,是李哥在W从未见过的。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如今人口红利走到尽头,高速发展、野蛮增长的时代慢慢成为历史。大厂的齿轮一旦慢下来,那些曾为它高速运转加码的能量就变得多余。这一次,李哥没有了转岗的机会,因为公司不再像他刚来时那么积极扩张,无法给予他足够的新项目空间。

年关将近,李哥对hr不包含年终奖的赔偿方案提出不满,最终,他和公司协商失败,公司单方面解除了他的劳动合约,他不得不进行仲裁。

「我的律师估计赢的概率比较高,但花费的时间要至少一年。我心里憋着这口气,我愿意牺牲短期的职业发展,去换取我应得的结果」。

和李哥一起被裁的同事,大部分都曾是其他企业房产业务的老员工,跳槽过来为W组建房产团队还未满一年。

「如今被裁,他们拿到的N都只有1,赔偿聊胜于无。这一刻你才发现,你的努力、你的加班、你为工作牺牲健康和家庭,都如此得不值钱」。

被裁之后,李哥在抖音上记录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生活号,之前他只有十几个朋友粉丝。但没想到的是,视频晚上发出,第二天一早已经有了几百万的播放量。

从那天开始,李哥每天都会收到大量说自己已经失业,或即将失业的私信,来寻求自己在仲裁上的意见。后来私信的人数太多,他索性开了直播。

直播让他看到了大城市与互联网这座围城,如何吸引着城里城外的各种人。那些被动从裁员变成辞职的年轻人、或是在哺乳期遭遇不公的女性,在他的直播间里倾诉着苦楚,而另一面,那些小城职工或是基层公务员,又表达着寻梦大城市的美好愿望……

「在我的直播间里,经历寒冬的人,正在相互取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影《钢的琴》

02 | “压力把我四分五裂”

top大厂K,两年半,前端开发工程师

裁员原因:被评低绩效半年后离职

申羽是2019年校招入职大厂K的。

当年,大厂K收到了来自全国几十万份的校招简历,最终offer数量为3000多,录取率不超过3%。这个offer对申羽来说,无异于千军万马中杀出的血路,他很珍视这个机会。

申羽最初入职的是K公司的基础服务部门,部门内的“养老”节奏让他感到焦虑,「我觉得一直这样下去,我的技术成长肯定会落后于同龄人。所以当我有了申请内部转岗权利的时候,我立刻就开始寻找新的机遇」。

很快,申羽通过了业务端部门A的考核,「正式成为了公司“正规军”的一员,参与前线“作战”」。

但刚进A部门,申羽就被组长分配了一个与新小组工作目标脱节的中台项目,它要求申羽随时响应各部门的需求,花费掉了他大量的时间。

「因此我实在无法在工作目标上全力投入。当时心里想着,既然这是组长派给我的,那他肯定明白我的工作安排与侧重」。

当申羽发现掉以轻心时,为时已晚。

那半年里,申羽把中台项目做得很好,各部门都送来了积极的反馈,但年终绩效评级的时候,组长无情地给他打了全组最低分——X,理由就是工作目标完成不足。用申羽的话来说,X是公司K里一种无形的职场污点,背X评级的人,大部分都会因为各种压力而离职。

曾有互联网HR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在现实工作中,每个人的绩效都是可以被发现问题的,而在公司有裁员的硬性需求时,这些问题就会被放大权重,从而影响员工的整体绩效。因为对大厂而言,劝退低绩效员工,可以避免支出裁员所要赔付的N+1。

申羽背负着不服与气愤,在与一位欣赏他技术的前辈交谈后,转岗到了这位前辈麾下的部门B。

由于想要拿一次高评级去弥补X的污点,申羽在B部门的工作一刻都不敢停歇。「9点到11点下班是很普遍的,最夸张的时候连周末都在掐着表学习,生怕一不留神就技不如人了」。

申羽心存翻盘希望的同时,更有为了翻盘而高度紧张的精神压力。

在不久后的体检中,申羽胆囊里的息肉被发现长大了一倍,医生直言再扩大,他的胆囊就要被完全切除。更大的打击,发生在去年11月份,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申羽的一位至亲,「那时我才猛然发现,自从毕业,和家人一起的时光,少得如此可怜」。

X级的阴影和压力、健康警报、对家人的愧疚...周身的各种压力「似乎要把我四分五裂」,这让申羽开始期盼一种改变。

今年2月,申羽转岗半年后递交了辞呈,决心开始重拾留学美国的计划,改变混沌的现状。

离职后,申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与思考未来。因为对web3.0有着强烈的发展欲望,他开始花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并和这两年认识的各路大神组织了学习小组,携手打起了相关的国际比赛。

行动催生机遇。就在一周前,申羽认识了一位新加坡的web3.0从业者,「我们志同道合聊得投机,他很看重我的背景与规划,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区块链项目,并承诺由公司来预支我留学的学费」。

生活就是这么难以预计。过去三年,申羽从未停下进取的脚步,最后却一地鸡毛地离职;但离职不过一个月,他的世界又突然变得无限宽广。

「这个评级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挫折才会让人离开温水煮青蛙的状态,我要去看世界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影《中国合伙人》

03 | “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更有用”

某独角兽互联网公司S,一年半,内容运营

裁员原因:部门大规模裁撤

2016年本科毕业,昶昶进入了稳定的央企。

借着工作不忙,他一直在准备着考研,期望日后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只可惜连续两年未能上岸,昶昶原本的人生目标落了空,他毅然决然离开了央企,南下长三角打拼。

2020年,S公司作为连续多年上榜独角兽企业榜单的互联网公司,给昶昶开出了很可观的薪水。8月,昶昶决定跳槽去S,正式成为了互联网大军的一员。

在S公司的前半年,一切都比较平稳。但从21年开始,一些东西开始悄然变化。「先是免费下午茶被取消,然后是餐补福利被削减,后来,连打车的报销都受到影响」。

伏笔一点点被埋下。

10月,公司原本的两个内容的团队合二为一,「不再需要这么多人」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当时昶昶正负责着公司的一个重要项目,继任的leader向他保证,说裁员不会发生到他的头上,「我相信了,现在想想,计划真是赶不上变化」。

裁员发生在春节的前一周,一切都雷厉风行。下午三点,昶昶被HR通知「人员的缩减轮到我了」;协商一个小时后,N+1赔偿达成一致;三小时之后,工作交接完成;六点,昶昶带着所有东西离开了公司。

可能对昶昶来说,一切都太快了,但对公司来说,一个人三小时已经足够长了。毕竟光昶昶离开的那天,公司就要应对10个人的辞退,而从10月份开始到春节,1300人的公司只剩下800人了。

没能过个好年,昶昶很郁闷。但一天过去,他开始尝试理解这件事。「一是理解自己,我没有过错,二是理解公司,疫情三年,我很少能看见什么行业是逆流而上的。我们这种无法快速变现的内容制作部门,裁员肯定首当其冲」。

根据IT桔子统计,2021年,因暴雷或倒闭而退榜的独角兽至少有16家,绝大部分为互联网企业。他们多在2015~2017年成为独角兽,曾合计收获高达580亿的融资,那是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两年翻两倍的黄金时代,也是昶昶没能赶上的,S公司最好的时候。

被裁后两个月,昶昶在「并不乐观」的就业环境中寻找、等待着新的机遇。这段空置期里,他重拾了B站阿婆主的副业。

「我是一个很愿意分享自己经历与观点的人。我始终相信,年薪百万和摩登白领的故事虽然存在,但平凡才是现实生活里那个更庞大的基数」。

从三年前考研失败开始,昶昶就在不停地经历不济与挫折,这些失败的经验和应对方法,构成了他的自媒体叙事。在今年的考研国家线公布后,昶昶意识到将有三百多万人考不上研,他就把自己2016年以来的所有经历悉数分享进视频。

二战失败后独自来沪后、第一家小作坊公司倒闭、从沪漂变成杭漂后在独角兽公司又被裁员...「“放下焦虑,重新出发”,是我一贯的做法,这就是我经历失败的经验,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这比成功的经验有用多了」。

在昶昶的视频弹幕中,那些和他一样考研失败的人、被互联网裁员的人,会对他表达感谢。他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经历多有借鉴意义,而是对普通人而言,这种共情本身就已弥足珍贵。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其实我上网不想看那么认真的东西,我只想看看有没有人比我更惨”,我想,如果我有这个作用,那也可以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影《耳朵大有福》

04 | “我非常讨厌996”

某Top大厂V,半年,用户增长产品经理

裁员原因:业务线裁撤

2021年中,王佳加入了一家Top互联网公司V。

王佳选择跳槽V公司,是因为V公司能说到做到朝十晚七。「我是个非常注重生活工作平衡的人,所以非常排斥加班」。

根据去年拉勾招聘发布的《互联网行业非正常工作制民意调查报告》,有近八成的互联网人有过非正常工作制的经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996。同时,近三成的互联网人认为自己是“没得选”才接受的加班。因此对于王佳而言,V的机会难得。

王佳加入的,是V在战略层面的一个创新型业务线,在王佳入职后的半年里,部门的ROI始终没能扶正,亏损持续,这最终导致了全线裁员。

大厂下注创新业务开疆拓土,其实和创业公司很像,人人网创始人陈一舟曾说过,“互联网创业失败的概率是90%”,只不过大厂的新项目因为藏身公司整体身后,试错的资本更为雄厚,失败的结果也鲜能动摇公司本身,这些新项目的夭折往往不被外界所留意。

但对员工来说,业务线的颓靡,直接影响着饭碗。王佳收到裁员通知的时候,是12月份,距离她转正仅剩两周。

「在公司给我们的通知里,裁员的原因都很宏大,比如经济下行、股价不振、需要给投资人增强信心等等」。不如新闻中常见的分批减员,王佳的业务线,最终只有零星几个性价最高的员工留了下来。

不过裁员并没有动摇互联网人的进取之心。王佳一离职,就和其他同事一样,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找工作当中。

「对互联网人来说,工作经历的中断是很危险的,一次断开,就可能永远无法续上」。

年前,王佳收到了大厂K的offer,但就在即将入职的那一刻,她犹豫了。

王佳清醒地认知到在K公司所不得不面临的996,「我一想到,就非常痛苦」。这种预想的痛苦感,还刺激了她过往工作中积攒下来的诸多愁绪,它们一轰而上王佳的大脑。

冲着薪水来到互联网多年,王佳始终没能培养起对互联网真正的热爱,但过往在「工作当然是为了挣钱」的最高目标下,热爱与否不足挂齿。如今,这份高薪的吸引力因不稳定性而大打折扣,王佳开始思考,之前在其他方面的种种妥协,是否值得继续。

「在互联网工作,不开心的时候很多。并且一直以来,我都不觉得自己在互联网的岗位上有多么厉害,当我能拿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也会觉得越来越莫名其妙,拿着这个钱,感觉很虚」。

热爱的缺席、和自认为超越劳动价值的薪水,最终导致一种价值感的丧失。王佳将这种长期的心理压抑,形容为无限蔓延的慢性病,而身边的许多同事,都是她的“病友”,「他们都很厉害、很敬业,可怎么都那么焦虑,又无法挣脱」。

这一次,王佳直面了”要不要被高薪绑架”这个苦恼她多年的问题---她拒绝了K的offer。

如今王佳开启了自由职业的生活方式,收入来源是做自己大学所学专业的辅导老师。在王佳看来,这是她实打实的能力,是她花费最多精力学习的专业,能有用武之地的感觉「很爽」。

虽然挣得不如大厂给的多,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王佳都看在眼里。「这个劳动成果太显著了」,她感到自身的价值从未如此鲜明,她沉醉于错失已久的成就感。

当下,王佳的大部分前同事,都在裁员这趟中转站里,等到了下一辆互联网的车。王佳是鲜有在站台思考良久后,选择徒步的人。「就算我在互联网一直干下去,我相信迟早,我还要面临同样的问题,有些东西,它就是无法长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影《钢的琴》

05 | 尾声

每一年互联网校招,大厂的薪资排行都会登上知乎的热榜、微博的热搜,新人总包40w以上的年薪水平,已司空见惯于讨论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一张大厂的工牌,几乎等于中产的快速入场券,那是体面工作与优渥生活的象征,能够吸引周身的众多仰视。

但这几轮裁员潮让人们看到,互联网这张入场券,可能是有有效期的。

和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加速的内卷和残酷的淘汰,从来就没有豁免过互联网人,而经历过荣耀凝视的互联网精英,在大浪淘沙之后,必然面临更为纠结的挣扎与改变。

那些被摘掉的光环,正在被掉队的互联网人努力找回。不惑之年的李哥,期冀着仲裁之后能和公司继续履约;申羽接纳了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然后启航新大陆;昶昶仍在不间断的面试中寻找着新机;王佳则捡起了从小练到大的舞蹈,她还要当舞蹈老师。

新的光环,未必再耀眼如初,但只要能照耀自己前方的路,那就足够了。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京东开启裁员,京喜成重灾区,核心零售业务未受波及,36氪

[2] 互联网裁员潮一波又起:微博回应裁员传闻大厂是否还值得?金融界

[3] “微信生态第一股”有赞裁员50%!内部人士:不赚钱的部门都裁了,红星资本局

[4] 互联网再掀裁员潮,21世纪经济报道

[5] 大厂终于对“中台”动手了,界面新闻

[6] 互联网HR:我们是这样裁员的,燃财经

[7] 又一独角兽即将破产清算:10亿美金往后的路也不容易,IT桔子

作者 / 刘珺雅

编辑 / 奥特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