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2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 王海容 江青 孔东梅 老兵读史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5 22:0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姐姐王海容(组图)
2021-10-21 09:12:15
来源:老兵读史(微信公众号)
作者:孔东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孔东梅,女,汉族,1972年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身材高挑清瘦。母亲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父亲是孔从洲将军之子孔令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79年,我结束在上海陪伴外婆贺子珍的日子,来到北京父母家,开始上小学二年级。那时,我的外公毛主席已去世三年。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妈妈李敏仍是在哀伤和忧郁中度过的。妈妈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来看望她的人也为数不多。
    大概是冬天,有一位客人穿一身半旧的绿色军大衣,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妈妈说话柔声细气、慢条斯理,而这位客人嗓门高、语速快。她的年纪、个头都与妈妈相仿。这位阿姨是……且慢!妈妈解释说:“不是阿姨,你——和她——同辈。”我愕然。“哈哈,小东梅!叫我海容姐姐。”这就是王海容。
    海容不谈自己的过去。有人发现我对海容的经历竟一无所知时,惊讶地说,没看过你外公接见外宾的纪录片吗?里面十次有九次都有王海容!
    世纪之交,在美国读书期间,我对打开中美关系那段历史逐渐产生兴趣。由此发现:从外公与斯诺谈话,秘迎基辛格,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到接待尼克松,签署《上海公报》,这一系列激动人心的重大外交活动,海容都参与其中。但是,在回忆录、传记和纪实作品中,在电视、报纸和广播采访中,在2001年纪念“乒乓外交”30周年和2002年纪念“破冰之旅”30周年的活动中,为什么都没有海容的声音呢?
    2004年,海容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她又一次来我家做客,还是那身蓝色便服,白衬衫领口的扣子总是系着;一副白边眼镜,梳三七分短发,一双布鞋,一切都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唯一的变化,就是头上的短发全部花白了。海容老了。
    “说说您的故事吧,海容姐姐,我想写写您的故事。”我恳求道。“我有什么好写的?”海容淡淡地回答。
    我劝海容姐姐该给后世留下自己所知的真相,海容若有所思,最终说:“你写你的。我不写。但我可以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于是才有了您面前这本书。它还远不能写出海容经历过的极其丰富的外交活动,只是对一些她参与的重大事件做了粗线条的勾勒,以展示那段改变世界,也改变中国的日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海伢子的童年
    1938年,海容出生在湖南长沙湘雅医院。当时,王季范先生是长沙名校长郡中学的校长。不久,日军轰炸长沙,海容被妈妈带着到湘乡外公家避难。那里名叫新屋嘴湾,离海容祖父家的王家老屋也不远,翻过山就是我外公的故乡韶山。
    海容的父亲是王季范先生的独子王德恒烈士。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一直支持石三伢子的九哥得知表弟已成为中共领袖毛泽东,于是派儿子前往延安,希望他能为国家、为抗日尽一份力量。王德恒由外公的弟弟毛泽民介绍入党,在抗大完成学业后,被派回老家湖南,准备做地下工作。
    1941年,他在湖南桃江县桃花江坐渡船时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并追捕。王德恒水性很好,本想跳船逃生,不幸被子弹击中牺牲,时年30岁。当年海容3岁,弟弟王起华1岁,这对姐弟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任何记忆。
    父亲牺牲后,母亲独力支撑起这个家。海容的外公原为湘军程潜部下,官至旅长,也是个读书人,因为看多了官场变换和沙场征伐,很早就解甲归田。海容的童年就是在自己外公的小庄园里度过的。
    海容的名字是她祖父王季范起的。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的两句名言。祖父希望她做个有大气量的人。不过经常有人将其写成“海蓉”,不知这是不是出于把“中南海”与湖南古称“芙蓉国”放在一起的联想?只是这与本义相去甚远。海容对此实在有些无可奈何。
    童年的海容被人们称为海伢子。她在外公家一直住到抗战胜利才回长沙上小学。20世纪50年代初期,外公的唐家坨诸兄弟想去北京看望他。文家公公对海容说:“海伢子,我们去北京,你要么子东西啊?”海容答:我要大苹果。她听说北京的苹果又大又红,好吃。
    文家公公又说,你怎么不写封信给毛主席啊?“毛主席”?这在那时的海容听来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称呼。于是,她给这位没见面的长辈写了一封信,一是问候,二是想要一个篮球,那时她是校篮球队员。等到文家公公从北京回来,只带回苹果,没带回篮球,海容挺失望的。这就是她和我外公的第一次交往。
    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季范先生到北京开会时被我外公挽留住下,后来,海容来到北京,和祖父住在一起。有一次,她和几位文家亲戚一起,由王老带着进了中南海,第一次见到我的外公毛主席。海容曾问祖父,该怎么称呼这位亲戚?祖父说,应该称呼“主席公公”(湖南话称祖父为公公)。第一次见面,海容一点也不紧张。大人们在丰泽园颐年堂聊天,她就吃着玩着,东瞅瞅,西看看,很是自在。临走的时候,海伢子与主席公公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主席:“你这个人挺怪的,第一次见我也不害怕?”
    海容:“我干嘛怕你啊?也不会吃了我!”
    主席:“你给我写过一封信。我忙,没有给你回信。”
    海容:“我还向你要了个篮球,你也没有给我!”
    已走到门口的文家亲戚听到这番对话,都回过头来,哈哈大笑。
    那次,年轻漂亮的江青也带着李敏和李讷出来见过客人。海伢子叫了江青一声“三奶奶”。不过后来海容听说,江青不喜欢这个称呼,就不好再叫了。想来也是,当年江青不到40岁,叫“奶奶”着实显得老气了些,更何况还是排行第三呐。于是,如何称呼江青,对于海伢子来说成了一个难题,大多数情况是含糊过去算了。好在那时江青经常外出养病,不怎么在家。后来,海容工作了。见到江青的时候,就和大家一样,称她江青同志。
    此后,每每想起这次见面,海容都会觉得当年的海伢子是那么的好笑。
    “王波”的徒工生涯
    1958年海容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她走上了从学校到工厂,再从工厂到学校的人生之路,指路人就是我的外公毛主席。
    海容在北京化工厂当了三年学徒。当时每月工资18元,中午饭和晚饭发饭票,每天一杯牛奶。化工厂废弃物会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工厂发了口罩、帽子、工作服,还有一双胶鞋,中午饭是鱼、鸭、鸡、肉,晚饭也还是鱼、鸭、鸡、肉。别看吃的不错,工作着实累人,晚上经常加班,支援别的车间。几十斤重的蒸馏水瓶,海容一个人在半夜里搬上搬下。厂子是边建边生产,工人们三九寒冬也住在未完工的车间里,夜里刺骨寒冷。不过,海容至今觉得这对自己是个极大的锻炼,工厂生活让她学会了独立应对许多事情。
    三年徒工生活,让海容写出了一篇文章,那就是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1960年第23期上的《我的经验》。通过辗转寻找,我拿到了那期杂志。在首页目录中,海容的文章标题用黑体标出,登在第28页。翻开文章,标题不是印刷体,而是手写体。首先是四个大字——“我的经验”;旁边是四个小字——“徒工王波”。
    那么,海容为什么还有“王波”这样一个名字?“我的经验”和“徒工王波”的笔体又为什么与外公的“毛体”如此相似呢?
    原来,团中央的刊物《中国青年》杂志经常接到一些工厂徒工的来信,他们大多不安心当徒工。其中许多人认为,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去当徒工是“大材小用”,是“屈才”。为了给广大徒工和学生释疑解惑,《中国青年》准备刊登有关稿件。这份当时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刊物曾请海容当通讯员,不过她没答应。海容喜欢自由,通讯员则需要定期交稿。
    当过徒工的海容,对徒工生活有一些体会和感受,此事很对她的心思,于是写出了《我的经验》初稿,并给时任外公秘书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叶子龙写了一封信,托叶子龙转交外公修改。
    两个半月后的10月17日,外公在来信上批示:“找王海容今天下午3时15分来这里一谈。”那天,海容骑车来到中南海,与外公谈了几乎一个下午。外公对海容在工厂的表现是满意的,他高兴地看到:当年天真地向自己要苹果和篮球的海伢子,已成长为光荣的劳动者。因此,外公仔细修改了稿子,还加入了不少自己的观点,并且专门写了编者按。
    为什么不署海容的本名呢?原来,外公对海容说:“要是别人知道是我给你写的编者按,别人找你怎么办啊?”海容从没考虑过这些问题,她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外公想了想,说:“那你就写徒工王波吧,波浪的波。”
    又过了一个半月,1960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经外公修改过的这篇文章。“我的经验”和“徒工王波”八个字都是外公亲笔写的。因为文章的读者是青年,所以写的是比较工整的行书,而非龙飞凤舞的“毛体”草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外公的谈话
    《我的经验》发表不久,在外公的建议下,海容重新选择了上学。她在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和外语系学习期间,与外公就教育问题做过几次长谈。海容记得,其中有一次她向外公反映过: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爱看古典作品,大家忙着练习英语,他却看《红楼梦》。
    外公问:你读过《红楼梦》没有?海容说:读过。外公又问她喜欢《红楼梦》中哪一个人物?得到的回答是——“我哪一个也不喜欢”。
    外公是喜欢看《红楼梦》的。他开导海容说:《红楼梦》可以读,是一部好书。读《红楼梦》不是读故事,而是读历史,这是一本历史小说。作者的语言是古典小说中最好的一部,你看曹雪芹把那个凤姐写活了。凤姐这个人物写得好,要是你就写不出来。你要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
    外公还问海容:你们学校要不要你们读“圣经”“佛经”?海容不解地说:不读,要读这些东西干什么? 外公不以为然地说:要做翻译,搞外文,又不读圣经、佛经,这怎么行呢?

    他又问海容:你读过《聊斋》没有?得知她没有读过,外公介绍说:《聊斋》可以读,写得好。《聊斋》里写的那些狐狸精可善良啦,帮助人可主动啦……在风趣渊博的谈吐背后,是外公对教育、对读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深切期望。
    后来我得知,外公与海容的这些谈话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5 22:21:50 | 只看该作者
奇女子王海容:毛主席身边的外交官,半生叱咤外交场,却终身未嫁2021-05-24 18:04:38 来源: 阿乐聊文史 网易


“出使四方,不辱君命”外交官是一个国家的脸面,是国家立场的扬声器。
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有这样一个女外交官,她是书香门第的烈士后代,是勤奋好学的女大学生,更是外交部立下赫赫功勋的五朵金花之一,这个人便是王海容。
她曾是毛主席身边的女中豪杰,更是我国外交战线上的女英雄之一。
可惜的是,在2017年9月9日,这位外交英雄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也许是巧合,或许是天意,这一天也是毛主席的忌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烈士遗孤,与主席关系亲近
说起王海容不得不提她与毛主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王海容的爷爷叫王季范,是毛主席的表兄弟。他不仅资助过毛主席的生活,还教导过毛主席的学业,更是倾尽家财支持革命。
王季范先生从小饱读诗书,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接待齐白石、章士钊这样的名流时,总是会邀请王季范先生出席陪伴。
王海容的父亲是王德恒,早期跟随毛主席前往延安参加革命。1942年,在湖南从事地下工作时,他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0岁,这个时候的王海容才四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地下工作性质特殊,牺牲的消息直到八年后才通知家里,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王海容都是和爷爷相依为命。
那个时候,王海容还不知烈士遗孤代表什么,直到长大后才明白,父亲原来如此伟大,这也是她为新中国建设付出全部青春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毛主席对王海容的喜爱不仅仅是也因为她是自己的亲戚,是烈士的遗孤,而是因为她本身就比较的优秀。
王海容的性格很好,而且她还非常勤奋好学,正如王季范先生给她起的名字一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在与王海容相处的过程中,主席和这个小外孙女也是格外亲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勤奋好学,历尽磨练
王海容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虽然爷爷在生活上对她很娇惯,但是在学业上却对她要求很严厉。
然而,从小没有父亲严厉的约束,王海荣的学业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至于第一次高考落榜了。
这件事情的发生,严重打击了王海容的心灵,为了证明自己可以自立自强,她决定要闯荡出一番事业。
当时,正值大搞建设的风潮来临,落榜后的王海容积极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的大潮中去,在北京一家化工厂做了一名工人。
两年的工人生活,磨练了王海容的心性,也培养了她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至于王海容对知识的渴望提高了一个层次。
自此,她不再是受父辈荫蔽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女子。因此,王海容选择回到学校复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时,王海容一边工作搞生产,一边学习备战高考。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1960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攻读的是俄语专业。
大学期间,王海容仿佛换了个人,疯狂学习,几乎只有睡觉的时候回宿舍,平时都是在图书馆度过。
北京师范学院周围非常繁华,在同学们出去玩的时候,王海容依然在学习,虽然它离爷爷家很近,但却很少回家。
四年的时间匆匆而过,王海容不但学习了俄语,还学习了许多国家的语言如英语,法语,德语,这也为以后做外交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近毕业的时候,王海容还在为工作发愁,此时毛主席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来外交部街33号报道”。
自此,王海容开启了王海容的外交部的职业生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外交传奇
大学毕业后,王海容就去了外交部工作,在工作期间,她并没有因为和毛主席的关系就偷懒或是骄傲。
平时,即使做着一些杂活,王海容依然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期间,她依然去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
正是由于这样的勤奋,王海容被周恩来总理发现并一路提携,仕途一帆风顺。从秘书到外交部礼宾负责任人再到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后又从外交部部长助理,升至外交部副部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外交部女副部长。
此时的王海容年仅36岁,在外交部工作仅九年,称得上是一个传奇女子。
在这九年里,王海容经历了接待基辛格、尼克松访华、乒乓外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一系列中国的外交大事,并且与当时的翻译唐闻生参与并制定了许多毛主席的外交政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中曾透露过王海容在外交部就是通天人物,可见当时王海容的地位和能力。
1976年,王海容在外交部风生水起的时候,一代领袖毛主席去世。毛主席对于王海容来说是老师,是朋友,更是亲人,毛主席的离世让她悲痛万分。
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一段特殊时期,政治风向大幅转变,王海容在此期间接受审查,地位大不如前,退出了外交部,一代外交女王结束了外交生涯、传奇落幕。
再次复出就是八年后,王海容做了国家参事室副主任,早些年她虽然历经磨难,但是复出后依然精神抖擞,做事也是兢兢业业。
在这个岗位做到2003年,65岁的王海容退休了,退休后,王海容就是养养花,陪陪家人,过着平淡的普通人的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7年,王海容身染重病医治无效而离世,她终其一生都在为新中国的建设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更甚至,因为一直忙于工作都没能成婚,她的所作所为都值得我们尊敬,她一生兢兢业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巧合的是,王海容离世的那天刚好是毛主席的忌日,这个大概就是和毛主席的缘分吧。
毛主席最难的时候,王海容的爷爷帮助毛主席渡过难关,毛主席革命最需要人的时候,王海容的父亲默默付出。
后来,在王海容迷茫的时候,毛主席给她指明方向,这段往事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同样,王海容也没让她的主席和家人失望,终其一生为新中国的建设默默付出,正是因为有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我们今天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5 22:33:06 | 只看该作者
沉痛悼念王海容同志!
聂寒露 · 2017-09-12 · 来源:人民救星


毛主席做了“人生第二件事”,王海容成了毛主席的得力助手,你懂的,其余就不细说了。我们通过一些老照片来看看她和毛主席有多亲。
  2017年9月9日,毛主席离开我们41周年的日子,王海容走了,享年79岁。
  王海容是谁?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不知道,上一辈关心时事的人肯定知道。本来我也不知道,因为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从来没有听过她,是断断续续从书中、网络了解的。
  了解王海容要从头说起:
  王海容的爷爷是王季范,王季范是毛主席的表哥,是亲戚。王季范叫毛主席润之老弟,毛主席叫王季范九哥,两人一生相知相敬,感情很深。
  王季范比毛主席大8岁,两人是兄弟,还是师生。
  毛主席小时候很想读书,继续求学,但是父亲毛顺生不同意,因为父亲想让他接班,过好自家小日子就行。当时毛顺生打了一场官司,明明自己有理还输了,经过这件事毛顺生知道了,还是多读书好。
  加上毛主席把亲戚长辈都请来,一起劝父亲,父亲才同意他继续求学。其中王季范的意见很重要,因为王季范就是老师,毛顺生还是很尊重老师的,王季范说的话,他愿意听。
  为什么说毛顺生很尊重老师呢?有个事情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小时候和私塾先生顶了几句嘴,先生哑口无言,找毛顺生告状,气的毛顺生狠揍毛主席--当时的石三伢子。很多老百姓普遍的还是尊重知识分子的。
  后来毛主席上了湖南第一师范,王季范就在第一师范当老师,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经常指点、帮助毛主席。
  当时还发生一件事,毛主席带头要把校长赶走,校长坚决要把毛主席等领头分子开除,闹的很僵。王季范、杨昌济等开明老师却纷纷劝校长,不能开除毛泽东等学生。
  再后来,毛主席就逐渐走上革命道路,而王季范一直做老师,成为一个教育家。
  王季范是一个有良知、有见识的人,他认识到了国民党的腐败落后,坚决支持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王季范把自己的独生子王德恒送到延安参加革命、参加抗战。而王海容就是王德恒的女儿。
  1940年,王德恒在毛泽民的介绍下,入了党。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王德恒随军到了湖南,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30岁。
  这可是王季范的独子,自从去了延安,两父子竟成永别。毛主席很伤心,自责,九哥把唯一的儿子托付给我,却牺牲了。因为涉密,毛主席没有告诉九哥儿子牺牲的消息,直到1950年毛主席请九哥来北京才告知他真相。
  王季范当然很伤心,毛主席伤心的告诉九哥:九哥,你把德恒交给我,我没有照看好他,难辞其咎啊。
  两人都哭了。
  王季范是明理的人,他劝慰毛主席:你和你的家人为革命也牺牲很多,为人民利益而牺牲,重于泰山啊。
  两人互相劝慰,最后毛主席说:
  你要节哀,多保重,还要照顾好他的儿女,他们是烈士遗孤。有什么难处直接找我,我们是一家人啊。
  1950年,岸英牺牲了,毛主席再次把伤心藏在心底,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工作。
  后来王海容长大了,自己靠大学,没有靠关系,毛主席的亲友是不靠关系的。先学俄语,再学英语,可见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都学过外语,知道要精通一门外语是多么不易。
  1963年,毛主席70寿辰,破例的做了一次寿,请客了。毛主席以身作则,一向是简单过生日的。
  按辈分,王海容是毛主席的孙女,按年纪,王海容比李讷大两岁,和李讷关系很好,是亲人也是好友。王海容和毛主席的家人没什么区别,她可以随时去毛主席家里,毛主席也很喜欢她。
  后来,毛主席做了“人生第二件事”,王海容成了毛主席的得力助手,你懂的,其余就不细说了。我们通过一些老照片来看看她和毛主席有多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海容和主席公公在一起,看两人的笑容就懂了,就是亲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毛主席右边是李敏夫妇,左边紧靠毛主席的就是王海容,这是毛主席70寿辰的照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坐着的是毛主席和李敏,后排左一是毛远新,右一是李讷,右三就是王海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照片从左到右:周恩来、王海容、毛主席、尼克松、基辛格。王海容是翻译。
  从这几张照片中,大家就知道王海容在毛主席心里的位置,亲孙女。不管是感情,还是工作。王海容是有真本事的,英语、俄语精通,从小就热爱祖国,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大家还记得我做过一个直播吗?《小学老师给毛主席的一封信》,这封信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信就是王海容转交的。也许她还做了很多工作,只是我们不知道。
  1972年,王季范在北京逝世,毛主席很悲伤,送的花圈只有四个字:九哥千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左一就是王季范先生
  毛主席从小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和外婆一家感情很深,他和九哥是一辈子的兄弟啊。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和毛主席的亲人一样,和所有热爱毛主席的人民群众一样,王海容也是痛哭不已。
  眨眼间,四十一年,沧海桑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今王海容走了,别人不知道,不在乎可以,我们这些热爱毛主席的同志、朋友,难道不应该悼念吗?
  沉痛悼念王海容同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世间有天堂,你又可以继续陪伴毛主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6 16:24:03 | 只看该作者
读懂《红楼梦》才知道,什么是中国真正的贵族

2021年10月18日 18:04:38
来源:诗书名场面






说起我国古典名著之首,那一定是《红楼梦》!

白先勇说:“《红楼梦》乃是古今中外第一奇书,胜过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王国维、鲁迅、季羡林、张爱玲、胡适……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化名人,都视《红楼梦》为古典文学的瑰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观园全景

不过,《红楼梦》也被网友们笑称为“死都读不完”名著之一。 人物超多、篇幅又长,读起来也是相当需要耐力。

最近,我发现了一套能轻松不费力读完红楼梦的宝藏好书,一定要推荐给你!

在法兰克福书展上,TA被国际出版专家誉为:“最美的中国文化艺术图书。”

被已故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直言它是“红楼瑰宝”。

清代画师孙温, 熬煎36载心头血,绘就了一部“纸上红楼梦”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史诗级的画作,再现了红楼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如梦似幻的故事……

弱柳扶风林黛玉、面如银盆薛宝钗、粉面含春王熙凤…… 书中3000多个人物,像活过来一样,各有其美,形神兼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湘云醉卧芍药茵……曹公笔下经典场面,在孙温的画中扑面而来,美不胜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为跟原著作者曹雪芹同时代人,画师孙温耗尽一生心血, 以神来之笔, 画出了红楼众人世情百态,也画出了这簪缨世族的家传美学。

可谓震撼精美,古今罕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孙温这彩绘红楼有多权威? 老版《红楼梦》 拍摄布景、人物妆容,借鉴了这部画作; 新版《红楼梦》 电视剧每一集片头动画,也都选自孙温笔下彩绘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少红导演新版《红楼梦》片头

2004年在国家博物馆首次公展,引起轰动,国内外红学大师、书法艺术大家无不交口称赞,视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珍品。

这套《红楼梦》绢本工笔彩绘,现藏于大连旅顺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数十年才展出一次,想亲眼看一次,真心不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次 由旅顺博物馆官方授权 ,特聘中国红学权威专家,为每幅画面撰写文字。 以大观园全景为开篇,从第二幅画开始,原著120回章节故事,尽数收入其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让你翻着画,就把红楼梦读完了。

关键是这书太美了!拥有它,就是一套 纸上艺术博物馆。

服饰文化、建筑美学、园林艺术、民俗节日 ,包罗万象,让人直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眼花缭乱,叹为惊止。

感受下这屋内摆设,无论字画、花瓶、香炉,

就连丫鬟们的发饰、耳饰也清晰可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原著里 读不懂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 没听过的园林布景、珍奇古玩, 都被孙温大师的妙笔一一呈现、诠释到位了。

掏心窝子说一句, 如果你一直想读《红楼梦》,总没坚持下去,那我建议你,一定要试试这套孙温版《全本红楼梦》绘本。

就跟看纸上微电影一样,绝美、易懂、欲罢不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刘姥姥初游大观园

每个喜欢《红楼梦》的人,都应该给自己一次机会, 亲手“摸一摸”故事里的人,“逛一逛”大观园的稀世美景。

这套书的装帧也特别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筒子页封面+镂空工艺, 隐 隐约约看到红楼中人,在暗影斑驳中依旧光鲜夺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页采用暖色仿古特种纸,复古典雅,尽显古典之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是我超爱的裸脊锁线装订,可180度随意摊平,尽情地欣赏画作每处细节。绝对是一场终生难忘的视觉盛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印制高清,精妙细节一览无余。 上到80岁外公,下到幼儿园宝贝,都忍不住戴着老花镜、拿着放大镜细细欣赏,乐此不疲。

原价198元,这次给大家争取的限时特惠价,只需89元。自己读,或送长辈、送好友、送孩子,都适合。大家拿到手记得把“良心”两个字,打在评论区。

几杯饮料钱,就能拥有这品读、收藏很久的好书。喜欢不要错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17:23:20 | 只看该作者
刘继明:​“永远站在最大多数人民一边”
作者:作家刘继明 发布时间:2021-10-27 07:47:32 来源:民族复兴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激流网要举办一个纪念毛泽东126周年诞辰的座谈会,主题是“毛泽东的群众观”,这个题目很好。多年来,围绕毛泽东引发那么多争议、褒贬、毁誉,焦点就在于怎样认识和对待“群众”这个问题上。
  在毛泽东的词典里,“群众”始终跟“人民”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或者说,这个词本身就是“人民”的另一种表述。诸如“人民群众“、“人民大众”、”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工农兵”等等,构成了一套极富毛时代特色的语汇系统。在毛泽东的著作中,“人民群众”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关键词,从“永远站在大多数人民的一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群众的先生,必须先做群众的学生”,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乃至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机构冠以“人民”的名义,都充分体现了一种鲜明的阶级意识。在毛时代,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文艺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干部定期下乡、下工厂劳动,以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愿意到群众中去”,“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等。像毛泽东这样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及对一切剥削压迫的“反抗权”,上升到如此高度的政治领袖,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延安时期直到今天,毛泽东始终被视为“人民领袖”,前几年,刘小枫曾试图为毛泽东争取一个“国父”的称谓,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人民领袖”是一个人比“国父”更亲切、也更具有阶级意识的称谓。对他们来说,毛泽东早已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新中国的化身,毛时代创生的那个崭新的国家,彻底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保证这种制度“永不变色”,毛泽东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从反右到文化大革命,都可以看做是他为了避免中共蜕化变质所进行的“艰辛探索”,但最终他失败了。也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前所未有地触犯了精英集团的利益,以致在他逝世后,受到了旷日持久的攻击、诅咒、污蔑和诽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毛泽东晚年曾经说,他一生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件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如果借用这句话,那么可以说,四十年来精英集团也做了“两件事”,一是成功将自身从“工人阶级”剥离出来,变成了特权阶级,并塑造出了由其主导的“新意识形态”,曾经以工农兵为主体的文艺舞台再度被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所占领,英雄史观取代了奴隶史观;二是将毛泽东由神变成人,由人变成了魔,精英们“看群众脸色的'特殊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业已沦为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所谓“屁民”“刁民”那儿,毛泽东却悄悄完成了一次逆袭,经历了由魔到人,再到神的过程。大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大陆乃至世界各地,一轮又一轮的“毛泽东热”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有人提出将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日作为“毛诞节”、“毛泽东节”、“人民节”的呼吁;对广大中下层民众来说,这个日子早已成为了一个神圣的节日。有人预言,历史铁定要为毛泽东“封神”,认为对毛主义的信仰将成为世界上继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后的“第四大宗教”:“如果把共产主义信仰视为一种‘类宗教’,毛主席就一定会成为‘人民教’的‘教主’,成为'人民之神’。”(钱昌明:《历史铁定要为毛泽东封神》)
  作为人民力量和命运的象征,毛泽东的这种神性,主要是精英阶层在对平民阶层的竭力排斥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毛泽东时代赋予人民群众广泛的民主权利,在极大提升底层民众地位的同时,对精英们的抑制也最为严重,因此毛泽东为精英们所痛恨也是必然的。但他们数十年来日复一日地通过“伤痕文学”“阴谋史学”和造谣等方式对毛泽东及毛时代的抹黑和毁谤,从反面教育了人民群众,并促成了毛泽东的回归。换言之,毛泽东在人民心中的“神主”地位,并非群众的“个人崇拜”,而是精英们反向作用的成果。
  这大概是精英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法学家冯象说过,只要毛泽东像仍然高悬在天安门广场上,一切反抗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行动就是天然正当的,无需法律认可,无需各种精英同意,因为这是毛泽东与人民的约定,也是1949年革命的精神,是新中国之所以为新中国,中共之所以为中共的合法性所在,也是新中国的最高宪法原则。在当今中国,毛泽东已经成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一块试金石,对待毛泽东的不同态度,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意识、阶级意识或“群众观”。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或真正的共产党人,如果你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地位,并愿意为之奋斗,必然会对毛泽东持一种尊崇的态度,反之,如果你站在精英集团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就必然会对毛泽东持一种贬斥和敌视的态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群众与精英之间,没有中间道路可走;要么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要么站在精英集团这一边,二者必居其一。
  这两种选择,将决定着两种不同的中国之命运。
  ――因在外地写作,不能参会,谨以此文,纪念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毛泽东诞辰126周年。
  2019年12月20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8 17:28:29 | 只看该作者
作家刘继


刘继明,1963年11月17日生于湖北石首,高中毕业后曾回乡务农、随父做生意、学瓦匠,在乡镇和县文化馆工作。1987只身赴新疆漫游。1988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插班生,毕业后历任湖北省歌剧团(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剧,《海南法制报》副刊编辑、《特区法制》杂志总编室主任,《长江文艺》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等职。2007年,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作协副主席。2012年,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中文名
刘继明

毕业院校
武汉大学

出生日期
1963年11月17日












1
基本内容
[size=1em]编辑


刘继明,1963年11月17日生于湖北石首,高中毕业后曾回乡务农、随父做生意、学瓦匠,在乡镇和县文化馆工作。1987只身赴新疆漫游。1988年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插班生,毕业后历任湖北省歌剧团(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剧,《海南法制报》副刊编辑、《特区法制》杂志总编室主任,《长江文艺》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等职。2007年,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作协副主席。2012年,在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1983年发表诗歌处女作《献给安柯的诗》,1985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双管猎枪》,1992、1993年在《收获》发表中篇小说《蓍草之卜》《浑然不觉》,1994、1995年在《上海文学》和《人民文学》发表《前往黄村》、《海底村庄》、《明天大雪》,《投案者》《我爱麦娘》等“文化关怀”小说,引起文坛注目,被誉为“晚生代”(亦称“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2002年,赴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挂职深入生活,创作并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梦之坝》和长篇小说《江河湖》,在文坛产生较大影响。

2005年后,以《我们怎样叙述底层》《公共知识分子:告别还是开始》《乔姆斯基和知识分子的道义承当》《革命、暴力和“仇恨政治学”》《小说与现实》等随笔、文论及《放声歌唱》《我们夫妇之间》《小学徒》等小说,成为“底层文学”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之一。

2012年至2013年,与诗人郎毛创办《天下》杂志。[1]

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屈原文艺奖、湖北文学奖等奖项十余次。

作品曾被译成德文由欧洲大学出版社(Eeropean University Press)出版。



2
主要著作
[size=1em]编辑

1996年:《我爱麦娘》,小说集,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8年:《仿生人》,长篇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年,《柯克或我经历的九桩案件》,长篇小说,群众出版社

2000年:《中国迷宫》,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3年:《太阳照在天鹅洲上》,中国文联出版社“中篇小说经典文库”

2003年:《尴尬之年》,小说集,大众文艺出版社版

2003年:《青少年文学读本》(三册),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一诺千金》,长篇小说,花山文艺出版社版

2003年:《我的激情时代》,思想随笔集,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梦之坝》,长篇报告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送你一束红花草》,小说集,武汉出版社

2009年:《走向南亚》,长篇报告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江河湖》,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刘继明诗选》,诗集,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年:《湖北作家文库-刘继明卷》,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年:《我爱麦娘》,小说集,中国华侨出版社



3
主要奖项
[size=1em]编辑

1992年:《城市的故事》获湖北省首届戏剧文学剧本奖

1994年:《海底村庄》获上海文学奖

1994年:《作鸟兽散》获长江文艺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5年:《柏慧与当下精神境况》(与昌切合作)获山花理论奖

1996年:《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获全国优秀小小说提名奖

2002年:《神皇洲》获长江文艺优秀诗歌奖

2005年:《用作品构筑我们的道德》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2005年:获湖北省文化精品生产突出贡献奖

2006年:《放声歌唱》获长江文艺优秀中篇小说奖

2006年:《梦之坝》获屈原文艺奖

2006年:《梦之坝》获湖北文学奖

2009年:《梦之坝》获徐迟报告文学奖

2010年:《小学徒》获选小说选刊年度短篇小说排行榜

2012年:《江河湖》获湖北文学奖[2]

2012年:《江河湖》获湖北出版政府奖

2013年:《江河湖》获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4
人物访谈
[size=1em]编辑

把思想还给文学—刘继明访谈[1]

■ 写作是一种冒犯,既有艺术上的,也应该包括思想上的
  李云雷:在当代作家中,很少有人能对当前的思想文化乃至社会问题发言,我想这主要是源于他们认为“纯文学”应该与现实无涉,长此以往,也就丧失了这种能力,这使得他们的作品或者是“不及物”的个人梦呓,或者是“陈旧的”——关心的仍是二三十年前的问题,构思、倾向或“结论”也是人人都知道的,毫无新意。而在我看来,你是很少的能对思想文化乃至社会问题发言的作家,这可以说是对作家的“知识分子”传统的一种继承,不知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刘继明:你说的这种情况是从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在我印象中,八十年代的作家们对文学之外的事物都是很关心的,但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市场化的启动,人越来越物质化和原子化,文学也越来越内心化、个人化,作家的视野也就越来越狭窄,谈起形式技巧想象力之类津津乐道,对文学以外的东西却丧失了基本的兴趣和能力。所以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和作家对此提出了质疑,比如李陀呼吁反思“纯文学”,韩少功也说“恢复同情和理解就是文学的大政治”等等。我大概也属于对这种状况“不满”的写作者之一吧。
  李云雷:你的一些思想随笔,如《走近陈映真》、《我们怎样叙述底层》、《回眸五七干校》、《革命、暴力与仇恨政治学》等,为我们理解历史与现实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请问这些思想随笔在你整体的创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刘继明:前年我在上海做过一次题为《小说与现实》讲座,其中我谈道:有一段时间,由于个人生活中刚刚遭受了一场灾难,再加上后来一阵子身体又很糟糕,所以心里特别虚无,像独自一人在黑夜里走路那样,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那时我差点儿也成了一个基督徒,想给自己的内心寻找一个依托,一个活下去的理由。那时我看的书也都是关于哲学和宗教的。大概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写作一些思想类的随笔,想自己为自己解开一些疙瘩。经常思考诸如“生活的意义”和“写作的意义”之类听上去很幼稚,但又是很根本的问题。我逐渐意识到人仅仅解决了内心的信仰还不够,还得搞清楚支撑我们活下去的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才行,这就得保持一种对此岸世界的热情,所以慢慢地,我又开始把目光转回到现实世界中来了。所以,随笔对我写作的影响自不待言,它们是我文学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李云雷:我觉得对思想文化与社会问题的关注,使你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有不同于他人的视角,在艺术上也有独特的发现与呈现,比如你的短篇小说《茶叶蛋》、《小学徒》,以及最近的《没有人看见草生长》。请问你如何处理思想与艺术的关系?
  刘继明:思想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长时间以来,文学界对这个问题是一直忽略和刻意回避的。最近几年似乎有人重新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我不赞同有些人将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做抽象化的理解。
  首先,给文学赋予精神深度,绝非是一种简单的嫁接,而取决于作家对世界的整体认知能力。这固然需要写作者加强自身的知识素养,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其次,在文学范畴内讨论“思想”,必须将它跟特定的时代和现实境遇联系起来,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凌空蹈虚的窠臼。再深刻的思想或者哪怕是真理,如果不与现实发生联系和碰撞,都可能是无效的。而这种情形在当前文坛并不少见,比如有人也呼吁“让思想进入文学的前沿”,可当他们面对真正具有思想锋芒和批判精神的作家作品时却常常视而不见,甚至进行贬损和排斥。这是一种典型的叶公好龙。
  记得台湾作家张大春说过,写作就是一种冒犯。在我看来,这种冒犯既有艺术上的,也应该包括思想上的,不少人只强调前者,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否认后者,未免隔靴搔痒,而且是对文学存在价值的一种遮蔽。
  ■ 无论对底层文学,还是整个中国文学,我都不是很乐观
  李云雷:60年代出生的作家,大部分都受到“先锋文学”的强烈影响,但很少有人最终突破这一影响,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你是一个例外,我认为你的创作有一个“从先锋到底层”的转变轨迹。
  刘继明:九十年代以来,我的写作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变化是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究其缘故,除了个人经历,无疑也跟中国社会的剧烈震荡和时代蜕变密切相关。曾经有评论家把我纳入一些文学思潮和流派来讨论,但我也许哪一派都不是,记得1995年,李洁非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我是以先锋派之名行古典主义之实;而在某些大力推崇“晚生代”写作的评论家看来,我对历史和传统的兴趣跟晚生代的“个人化”写作又显得格格不入。我自己觉得,无论对于时代,还是文学而言,我都是一个在边缘游走的人。

我写作上的变化,其实从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了,如后来被评论家当做“底层文学”来讨论的《请不要逼我》、《被啤酒淹死的马多》以及《父亲在油菜地里》和《火光冲天》等中短篇小说,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发生这种变化,用一句过时的话说,是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教育了我。
  李云雷:我觉得相对于另外一些作家,你对底层生活的表现有一种自觉意识,并且有理论上的思考,我们以前也谈到过“底层文学”有可能开创出一种“新的美学原则”,不知你现在对此有什么新的思考?
  刘继明:底层文学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冲击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它是否能够开创出一种“新的美学原则”,我觉得下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纯文学”与消费主义盘根错节的时代,要想改变非一时之功。更何况,底层文学本身也充满了各种内在的矛盾和歧义。我上次在清华大学的底层文学讨论会上发言时说过,“当底层文学在美学趣味上越来越符合纯文学口味的同时,其价值立场上的异质性和批判力量被大幅度地削弱,除少数作家的创作外,从整体上变成了一种消弭意识形态裂缝,由抗争走向和解,由批判走向迎合的‘亚纯文学’样本,从而与底层文学的‘精神父亲’越来越没有什么瓜葛了。”这也许可以看做是我对底层文学的一种忧虑。
  无论对底层文学,还是整个中国文学,我都不是很乐观。但我还不至于像有人悲观地认为小说应该走进博物馆。因为我相信,文学的发展不是某些主宰话语权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系统设计定稿的,它必须接受时代和历史的检验筛选。时间终究会对那种畸形和浅薄的艺术给予有力的矫正。
  李云雷:你早年的生活很艰辛,也很复杂,包括到新疆流浪、去海南和朋友创办刊物,以及心爱的人早逝的悲剧等,在你的散文随笔中可以看到你刻骨铭心的情感与回忆,我想这对你的创作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不知你是否愿意谈一谈?
  刘继明:写作除了受制于时代,个人经历也在其中发挥着隐秘的作用。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经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履历表上看得见的,还有一种是履历表上看不到的,即精神履历。二者并不一定是重叠的。我觉得,后一种比前一种更重要,它往往决定着一个作家的内在品质。
  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随笔《论悲伤》,谈到“悲伤”对人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悲伤既能让你堕入濒临绝望和毁灭的深渊,也能使你在承受地狱般的折磨之后,获得人生境界上的涅槃,很大程度上改变你对生命的本质体认,从而使得你心平气和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用一种与以前‘判若两人’的态度去审视和俯瞰自身以及周围的人与大千世界。”
  李云雷:你的长篇小说《江河湖》刚刚出版,你写了5年之久,不少评论家都给予它颇高的评价。这部小说在取材上与你的报告文学《梦之坝》有相似之处,那么你所要表达的与《梦之坝》有何不同?
  刘继明:这个问题,我在《江河湖》“后记”里谈到过。2003年,我在三峡坝区挂职和写作《梦之坝》时,《江河湖》就开始在脑子里萌动了。甚至可以说,《梦之坝》不过是写《江河湖》之前的一种热身和准备。在《梦之坝》中,我关注的是围绕三峡大坝从论证到兴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曲折过程,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政治文化信息。而到写《江河湖》时,我把笔触集中到了人的身上,人与政治、人与历史以及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人物的活动空间也从三峡拓展和延伸到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但对于《江河湖》是否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写作目标,我还持怀疑态度,有待于更大范围以及时间的检验。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我始终都在同自己的怀疑作斗争。最终之所以坚持下来,与其说是基于写作上的耐心,倒不如说是某种信念支撑的结果。生活需要信念,写作也需要信念。这是我写《江河湖》得到的最大启示和收获。
  ■ 文学上的“全球化”可能会给中国文学带来某种潜在的危险
  李云雷:你近年和海外的作家接触较多,包括接受访谈、参加活动,或者出国访问,这对你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刘继明:就我有限的对外交流经验来看,中国文学正在经历的一切,比如商业化、娱乐化等现象,跟国外的也差不多。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政治上,文学也一样。中国的主流文坛近年来不断开展各种“走向世界”的推介活动,固然出于组织者急于让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迫切心态,但也说明当今中国文学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和国际接轨了。但对于这种“接轨”,我还是有些疑虑。
  举个例子吧,前不久在武汉和来访的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交流时,觉得在许多问题上我很难苟同,比如他认为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不能算是小说,他认为像巴尔扎克、雨果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写作早已过时了,这种看法在中国其实很早就有,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个人化、平面化写作以及这些年大行其道的网络写作,就是这种观点的佐证。而维勒贝克的长篇新作《一个岛的可能性》也为他的文学主张做了最好的诠释,我粗粗翻了一下,科幻、玄学、推理、性爱,各种时尚的元素里面应有尽有。这跟当前中国的流行文学如出一辙嘛。
  这使我意识到,加强交流和吸收国外的新鲜经验都是必要的,但不能盲目趋同并以此为荣。我觉得,文学上的“全球化”可能会给中国文学带来某种潜在的危险——在催生一些拿欧元或美元版税的“国际作家”的同时,更多作家对中国本土问题和现实境遇产生进一步的漠视,从而使中国文学丧失掉自身的传统和经验,变成一种“后殖民文学”。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足够的警觉。
  李云雷:你关于《都市小说》致湖北作协党组的“公开信”,在文学界与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引发了关于作协管理机制的讨论,我想你当初写此信需要不少勇气。
  刘继明:我当初之所以想出来办一份刊物,主要是骨子里的知识分子情结在作祟。现代文学史上,像茅盾、巴金、胡风等人不仅是出色的作家和学者,还办过出版社、杂志和书店。上世纪50年代的赵树理,80年代的王蒙刘心武,90年代后的汪晖、韩少功等等,也都办过杂志,可以说,作家学者办杂志,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统,也就是你前面谈到的“知识分子传统”。但这个传统现在差不多全被丢掉了。
  现在的文学杂志主办者都是职业编辑出身,当然也有办得好的,但大多数人缺少人文理想以及独特或者明确的办刊理念,再加上现行的体制,刊物基本上靠拨款,物质和精神上的驱动力都不够,满足于各自的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甚至把刊物当成了一个利益平台和垄断性资源,从而堵塞了从外部注入新鲜活力的通道。这也是我参加那份刊物招投标受挫的真正原因。当大多数人将办刊物当成牟利工具时,你即便有再真诚的文化理想也是白搭,人家不仅不会理解,甚至没准觉得你也是想“分一杯羹”呢。



5
同行评价
[size=1em]编辑

刘继明的“文化关怀”小说,将浪漫主义的精神与先锋小说的叙述优长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调侃中见悲凉,见悲壮的艺术风格。  ——周介人

在刘继明的故事中,生活表象已被非理性的盲动所统治。他传达了这种状态,但丝毫也不苟同,反之,他在批判——用理性批判。这种理性与人类多少年来已经形成的对于生命的幸福、完满、健康诸概念是相通的。  ——李洁非

从总的精神趋向看,刘继明接近张承志一路作家;他不希望救赎他的时代,他只指望奏安魂曲;他是一个颇具存在主义意味的孤独个体,声声呼唤个体自由和美,却无可奈何地将它们送到墓地安葬,静穆地向它们致哀。  ——昌切

刘继明笔下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具有优越的潜在素质的人物,都处于精神上的流浪和痛苦之中,四处飘泊无处归依,无法找到精神之乡,更无法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只能在虚幻的世界中实现自己。  ——葛红兵

刘继明无疑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思想者,他的文章散发着燧石一般的神灵之光,使我们感到古老的思索会成为一种精神体系和脉传,浸润人的灵魂,让我们品味到热闹文学的深处(或者叫角落)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古典气息。使我们听到思想的声音,像无数过去时代的哲人对今天光怪陆离的生活冷静的发言。  ——陈应松

     近年来,刘继明沉入了二十世纪中国错综复杂的大历史之中,致力于重新发现某些被忽略的历史细节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冒险史。《梦之坝》如此,《江河湖》更是如此。  ——雷达

     刘继明从一开始就与“底层写作”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不像大多数写底层的作家那样,一味地表达对底层的同情和怜悯,更没有将自己的底层叙述作为底层怨恨的一个宣泄渠道。  ——贺绍俊

刘继明是少有的具有思想能力和知识分子气质的当代作家之一。这既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色彩,同时也使他的笔触超越了虚构文本,直接对社会、文化问题发言。刘继明最近的创作为我们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径,这是一条正在延展着伸向前方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孤独的路,对这条路探索的成功与否,将决定着未来中国文学的面貌。  ——李云雷






参考资料:
1.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01:16:47 | 只看该作者
遵义会议时“中央秘书长”职务考
2021-10-31 18:50:21作者:远航来源:星火游

  一、中央秘书长这个职务

  中央最早正式出现“秘书”一职是党的三大,设五人中央局秘书,由毛泽东担任。1925年1月党的“四大”,秘书开始带“长”,曰“中央局秘书长”,由彭述之担任。1927年5月党的“五大”,中央局改为中央政治局并第一次设中央秘书长,由周恩来担任。时隔三个月召开“八·七“会议,李维汉当选中央秘书长,至1928年7月“六大”周恩来复任,九月由李立三接任,到1930年9月整整两年后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下课为止。

  就是说,1927年5月到1930年9月间,根本没有其他人挤进“中央秘书长“的缝隙的可能。以上人员无一不是中央委员或政治局委员甚至政治局常委。

  二、八·七会议邓小平什么职务?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说:“我一九二七年从苏联回国,年底就当中共中央秘书长,二十三岁,谈不上能力,谈不上知识,但也可以干下去。“(2001年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83年4月29日,邓小平会在见印度共产党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时谈到:“我二十三岁时就当中央秘书长。要讲马列主义水平,说实在的,马列主义的书看得不多,经验也不多,刚从国外回来,担任中央秘书长,这是个不低的岗位,但还是承担起来了。”(2009年4月,《秘书工作<秘书参改>》)

  1927年8月至1929年8月,邓小平的职务应该是“中央事务局秘书长”。(参阅《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此书由中央组织部编撰,中央党史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第二卷。)

  三、邓小平说遵义会议

  1980年8月21日,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时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的领导。相应地,我那时也第二次当上党中央秘书长。”

  据《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记述: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会议之后,干部进行调整,邓小平由《红星报》主编调任中央秘书长”。

  1984年有关部门在为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撰写我国领导人传略条目时,曾就此问题请示过邓小平,邓小平说他“1934年底开始任党中央秘书长”。

  四、还是看看刘英的说法吧

  据刘英说:“遵义会议后,大约四月间,我接到李富春同志写来的一张条子,条子写道:调刘英同志到中央队代替邓小平同志工作。就这样我当了中央队的秘书长。”注意,刘英这里说的是“中央队”。

  刘英后来在接受一次采访时也谈到,说李富春告诉她,邓小平同志因工作需要调到前线,叫她接替邓小平担任中央队秘书长(1986年41期《瞭望〈难忘的三百六十五天〉》)。还有1992年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在历史的激流中·刘英回忆录》和2005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英自述》,均记载有刘英接替邓小平担任“中央队”秘书长一事。

  显然,刘英说的中央队秘书长,绝不等同中央委员级别范围的中央秘书长,而且这个工作并不多么重要。刘英接替邓小平,正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有意成全她与张闻天的好事,能够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和照顾张闻天工作和生活作出的决定。

  五、这是什么操作?

  刘英接替邓小平中央队秘书长,邓小平调到林彪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当部长。政治部相当于师级,属下宣传部相当于团级。中央秘书长是中央级大官,难道邓小平犯了什么重大错误被连连贬职四五级?这实在说不通。

  (原文作者:远航,本文属摘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