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5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高新聘来的'战略人才'只为人民币服务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6 17:4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钱学森回国与出国不归看教育
2021-10-06 10:29:14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宁可抗日死





  今天国家培养的大量学子出国不归,他们宁可为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美国服务,为美国造导弹,也不愿意回国报效生他养他的祖国。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新中国建国之初,国家一穷二白,一贫如洗,钱学森等大批海外学子却宁可冲破敌国的阻拦与刁难,宁愿放弃外国优裕的工作生活条件,也要回到祖国,献身祖国的科技事业。

  这不禁让人想到,同为中国人,先人与后人差别为什么就会这样的天壤之别呢。而且,重要的还在于,前者是旧中国培养的知识分子,而后者,则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新中国培养的知识分子理所当然地应该比旧中国培养的知识分子更爱国才是啊。

  我也不想找深层次的什么原因,我只想就此事就事论事。

  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旧中国的教育,肯定不会有崇洋迷外,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月亮是外国的圆,中国什么都不如人,国家不如人,技术不如人,人不如人,甚至中国人种都会有问题,肯定不会推崇西方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如果在旧中国有这类言论存在,只怕是一定要被骂为汉奸卖国贼的。

  另一个明显的原因是,旧中国培养的这些知识分子,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旧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欺侮蹂躏,残酷的现实使他们明白,新中国要走向强大,必须要振兴国家,振兴科技,强大国家。

  他们通过中华民族受帝国主义欺侮蹂躏的一百多年的历史,悟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中国只有强大振兴,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才不会受欺侮,受外辱。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新中国如旭日东升一样新气象,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英明正确,中国人民所焕发出来的那种精气神,让他们振奋,让他们看到了祖国美好的未来。也的确,在包括这些归国的知识分子在内的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士兵的不懈努力奋斗下,他们为新中国做出了让全世界震惊的巨大而辉煌的成就。也让钱三强感叹,“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

  然而让人完全不能理解也万分难受的是,改开以降,中国包括北清这样的高等学府培养的大批学子,却纷纷出国不归。

  按理说,他们是新中国培养的人才,他们理应比旧中国培养的人才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热衷于报效自己的祖国,建设自己的祖国。然而他们许多人却不。据消息称,仅美国硅谷,就有2万清华毕业生在那里从事最尖端的技术研发工作。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清华,中国有那么多的顶尖大学,他们在硅谷又留有多少,各学校又有多少人才留在了美国,又有多少人才留在了其它西方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本不该是这样的。

  所以这样,恐怕与中国这些年的教育言必称美西方,崇洋迷外,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月亮是外国的圆,是分不开的。除了这个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恐怕与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什么环境呢?新中国前三十年被抹黑了,毛泽东那样杰出的伟人都被全方位污蔑侮辱抹黑了,社会上宣传自私是人的本性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了(小岗村走出的一个严姓乡镇书记好像就在某报写文鼓吹过),企业私有化市场化了,少数人富豪了,国家出现了巨大的贫富差异了,有权有势的人可以做人上人了,可以过上人上人的日子了……,当然,还应该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国家的私有化市场化尤其是外资化,中国的很多企业放弃了或已经失去了可以容纳知识分子的环境条件了。国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可以追求财富,追求自己的“好日子”呢?

  中国这些年大量的学子出国不归,是否说明,我们今天的教育,某种意义上,是连旧中国的教育都不如的。起码,旧中国的教育不会如后来那般崇洋迷外。必称美西方,崇洋迷外的意识形态教育,难道可以强过旧中国的教育么?

  网上视频,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身着素装,勉励学子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参与者,要有家国情怀,做建设祖国之大任的民族之脊梁。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则身着盛装礼服,以《乘势而上,鲲鹏击浪从兹始》为题,寄语祝福学子谋大事乘势而上,开万里鹏程。清华大学校长的言论,有一丝一毫的国家情怀吗?“谋大事乘势而上,开万里鹏程”,什么意思呢?清华大量的学子出国去美不归,是不是就是“谋大事乘势而上,开万里鹏程”呢?

  新中国72年了,而且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让人感到,要建设强大富裕的祖国,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拼搏,尤其需要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为国家而奋斗。

  国家科技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生产力,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我们需要的是留住自己的人才,而不是去引进什么美西方高鼻蓝眼的人才。还有中国这些年总有人鼓吹什么科技无国界,既然科技无国界,美国为什么要打科技战,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可见科技无国界的鼓噪是多么的无知。

  中国要留住人才,教育是关键,走社会主义道路更关键。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要比资本主义更能有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的,而且,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人人平等的理念,国家稳定安定和谐的氛围,更是资本主义世界所完全不能比拟的。走毛主席开创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必将进一步创造人类辉煌。

  2021.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22:47:31 | 只看该作者
晨 焱 | 我们的母亲是人民医生
2021-09-28 09:03:36作者:晨焱来源:高度一万五千米


明天,2021年9月28日,农历辛丑年八月二十二,是母亲的生日,如果她仍然健在,刚好八十八岁。母亲一生都在践行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就是为基层群众看病服务。
作者 |  晨 焱
编辑 | 青 山



01 2021年6月27日下午,母亲突然说,“我很不舒服”,当救护车来到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当了一辈子医生、救人无数的母亲,没有等来自己的医生,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深爱着她的我们。
也许纯粹是一种巧合,母亲去世的前一天,正好是毛主席发出“六二六指示”56周年纪念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母亲一生都在践行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母亲在办公室
从母亲选择报考医学院开始,从大学毕业放弃留校选择回到家乡从事临床开始,这一生她多次放弃到大城市、大医院工作的机会,心甘情愿地扎根基层,服务普通的矿工、农民……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的医生”而努力治病救人。 记忆中最熟悉的画面,是家里随时会有人来找“苏大夫”。不管是假日还是休息日,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人敲门走进家里,母亲总是立即起身,或者现场看病,或者马上出门,去医院抢救病人。 小时候,放学后到医院边做作业边等母亲一起回家,回家的时间总是拖了又拖,来找 “苏大夫”的病人络绎不绝。 “苏大夫”三个字好像有一种魔力,听到“苏大夫来了”,焦虑的病人和家属就会立刻平静下来。 母亲是如此辛苦,总是随叫随到,以至于我们把当医生视为畏途,谁也不肯填报医学方面的志愿,没有人继承母亲的事业成为一名医生,可能是我们一生最大的遗憾。 然而,对于随时需要应诊而无法享受正常生活,母亲不仅毫无怨言,还甘之如饴。她曾说喜欢看病,为病人解除痛苦,从不觉得苦累。 母亲在煤矿医院阳台,遗憾的是这座她耗费了无数心血的医院,如今已不复存在 02 母亲学医极具偶然性。她常常说,如果没有解放,没有新中国,自己永远也不能成为一名医生。 晚年,母亲不止一次感叹,说起自己庄子里同龄的三个女孩子,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了,而因为自己上了大学,做了医生,也成为三个人当中最幸运也最长寿的人。 母亲出生于1933年,童年时代经历了日寇侵略,少年时代经历了国民党还乡团的白色恐怖。“跑反”,是后来母亲回忆时经常说到的词。还乡团一来,大家就要躲起来,“还乡团是最坏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为时局的不稳,母亲读到高小,就停学在家,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女孩子一样,在家学针线、做家务。 解放时,母亲16岁,报考土改工作队、报名参加抗美援朝,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未能成行。直到有一天,在中学读二年级的堂舅问老师:“我二姐很想读书,可不可以继续学业?”而获得了肯定答复之后,已经快19岁的母亲才插班就读初中二年级。 母亲的复学之路并不顺利。复学不到半年,就突患伤寒,只能休学回家。好在解放了,需要更多的有文化的新人建设新中国,中学生国家也很珍贵,患病期间母亲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使她得以大龄身份回到学校继续学业。
病愈回到学校后,母亲异常刻苦,并因为品学兼优获得保送清华的机会,但母亲将机会让给了另一位家庭更困难的同学。 母亲非常热爱生活,当年她用自己初中、高中、大学和工作四个阶段的留影制作的明信片 成年的我们第一次听到母亲回忆这件事,总会替母亲可惜,觉得如果当年她去了清华学工,以母亲的能力一定会获得更好的成就,但母亲总是说:“我一生能为那么多需要我的病人服务,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母亲上大学时已经24岁了,是同学中年龄最大的。母亲回忆说那一年的高考很激烈,医学院尤其难考,而且还要学习五年。当时,母亲的班主任认为母亲的性格适合做医生,希望她能报考医学院,并说,相信母亲一定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母亲因为年纪大、插班、休学、经济等等因素,是有些犹豫的,但最终同意了。因为临时改科,虽然那位毕业于西南联大的班主任帮助母亲补课,母亲还是没能发挥最佳状态,只考上了家乡的省立医学院。 母亲有时回忆自己这样走上学医之路,常常感叹是因为尊重老师,相信老师的判断。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最终同意考医学院,或许潜意识里和当年复学后突患伤寒,并受到很好的医疗有关。也许那时候,母亲不知不觉中已经立下了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做一位合格的人民医生的宏愿。 大学时代的母亲 03 母亲常说自己上学断断续续,基础差,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跟得上学业。 当时解放才几年,选择学医的多是城市资产阶级家庭、市民、工人家庭出身的人,农民家庭出身的少之又少。尤其母亲就读的大学是从上海搬迁到地方的,同学大多来自上海,有些还是上海资产阶级家庭的小姐。 母亲来自偏远农村,家里土改时被划为地主,但说实话,因为整个庄子都是穷人,只有外祖父年轻时开过几年杂货铺,赚了些钱并买了些地,矮子里面选将军,成为了地主。 土改后,多余的田分了,外祖母身体不好,不能下田,家里只有外祖父下田劳作,那时大姨在村子里教小学,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顾,大舅小舅解放前就因病去世了,母亲的家境并不好。 母亲去大学穿的列宁装,是外祖母自己织的粗布,自己染色,自己裁剪,自己缝制的,可想而知母亲第一天去大学,一眼望去的贫困土气。 就是这样衣着土气又家境贫寒的母亲,报到第一天就被指定为班主席(班长),母亲对此一直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应该是因为她中学时表现出的刻苦及沉稳可靠,并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医学院的课程本就繁重,母亲一边担负着班主席的职责,一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经过五年如一日的坚毅努力、刻苦学习,母亲取得了优异成绩。 原本母亲毕业分配留校进行组织胚胎研究,但她觉得去做临床医生、直接为病人服务,才对得起国家五年的培养,也更具吸引力。于是放弃留在省会、留在大学的机会,放弃了更好的研究环境,也放弃了成为一名学者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到医院去为基层群众服务。 那个年代的母亲是幸福的,嘴角总是洋溢着微笑 04 不能不说,母亲的选择富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个时代烙印,反映了当时进步青年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更光荣,去基层医院比留在条件优越的大学搞研究更有意义。 不理解这一点的朋友,看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两部电影《护士日记》和《年轻的一代》就明白了。 大学期间,母亲也曾响应毛主席 “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和同学们一起到农村进行血吸虫防治工作。在乡下,他们一边进行血吸虫防治工作,一边和当地农民一起到田间地头捕捉钉螺。 多年后回忆起来,母亲没有说一句苦累,反而说当年生产队对他们这些学生照顾得不错,伙食经常有小鱼小虾什么的。 直到数年前听到母亲的老同学和母亲闲聊,说起当年下乡,条件多么苦多么累,我问母亲,母亲才说,生活当然不能和学校比,但和当地农民比,我们这些学生的生活好多了。看着当地农民,家里几乎没有主要劳动力,个个都是大肚子,当时心里只想着,一定要用自己所学做些什么。 下乡时,一天深夜,有村民突发疾病,母亲抓起手电筒就往村民家中赶,夜里走不熟悉的山路,母亲不慎摔了一跤,手电筒一下子掉到悬崖下,爬起来又立即赶路。我们问母亲:你不害怕吗?母亲说,当时根本想不起来害怕,只是想着尽快赶到,不能耽误病人的病情。 她还说,只有那个时代,有毛主席,才能一举消灭血吸虫吧,今天,很难了。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那怅惘的语调以及神情,我们还历历在目。 1964年,母亲(前排中)调往大西南,与送别的同事合影 05 父亲母亲都是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当年在那座边远的煤矿,父母都是大学生的家庭似乎只有我们一家,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母亲与普通工人的邻居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生活和睦。尤其是母亲的医德医术医风,在民间备受尊敬和爱戴。 甚至于,因为是“苏大夫的孩子”,这些尊敬和爱戴也投射到了我们身上。但母亲总教育我们,不要翘尾巴,要“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投机取巧,“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些嘱托到了今天,我们也不敢忘记。  父亲是学煤田地质的,一毕业就远赴祖国的大西南找矿,工作性质决定了他所在的地方永远是荒芜的田野山区,他们结婚时,父亲已经是地质队技术总负责,与队友们发现了锰、镍、煤等矿藏。 新婚不久的父亲与母亲,现在他们都已经故去了 母亲毕业后一直在家乡的专署医院五官科工作,这个专业和工作环境相对来说,都是不错的。但在父亲说地质队非常需要医生的时候,母亲毅然申请调到父亲的地质队去做一名随队医生。  当时,去地质队所在的大西南,坐火车路程大约要三天三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母亲说,猪油都要从家乡带过去。 一名地质队的随队医生和一名地区专署医院的专科医生,二者之间的距离,之后的专业前景,同行都知道意味着什么,母亲的领导和同事都劝说母亲。但是母亲没有犹豫,又一次毅然选择了基层,去最缺医少药的地方,服务最需要医生的病人。 母亲和父亲一道,随着地质队东奔西走,在祖国的大西南度过了十多个春秋。七十年代,因为工作需要,他们又调回家乡一座城市西部最边远的一个煤矿,当时煤矿急需专业人员,他们二话不说,选择了这个边远的小煤矿和煤矿所属的小诊所,没有去同学所在的大学和大医院。 母亲到诊所后,给大家讲业务课,培训医生护士,纠正了很多医疗操作手法和程序,为矿工和附近农民看病,随叫随到,救人无数。从第一天到了矿区诊所工作,一直到退休,母亲都是当地当之无愧的“一把手”医生,疑难杂症、急危重病人、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母亲。 多年后,偶然遇到当年煤矿的人,大家不是说:“当年,是你母亲救了我一命”,就是说:“当年,我父亲就是一个普通工人,你母亲什么也没收我们的,帮我爸爸治好了,我们真心感激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八十年代初期,母亲和同事们一起,已经将当年的小诊所,扩建成一座科室齐全、有五十多张病床的二甲职工医院。 还记得当年筹建医院并进行业务整顿的时候,母亲经常加班加点;那时候父亲因“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到省城的地质研究所工作,还分到了三室一厅的房子。母亲原本应该调往省城的大医院,也可以给我们更好的教育环境。 很多病人知道“苏大夫”要调到省城,都很担心,说“以后有难治的大病,就不方便了,没有苏大夫,就要到大医院去了”。 七十年代意气风发的母亲 母亲最终没有到省城去,而是留在自己和同事们亲手从小诊所发展成的煤矿医院,继续服务矿工和农民。这一次,换成父亲用行动支持了母亲的这一决定。他退掉了研究所分配的房子,毅然决然地重新回到了煤矿。 就这样,他们二老在这边远的煤矿一直工作到退休。退休之后,大家还是经常找母亲看病,医院里有危重病人,有时还会喊母亲去会诊。很多年之后,年迈的母亲已经随着我们离开煤矿,有老同事、老邻居打来电话时,还是喜欢向母亲咨询医疗意见,远程问诊,母亲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
06 一生在医院工作的母亲,晚年却有一个毛病:极不愿去医院。 大概是如今的市场化的医院医生,与母亲记忆中的医院医生相距甚远,面对这些市场化的医院医生,一辈子沉着冷静的母亲再也无法沉着冷静,总是一次次 “破功”。 母亲以前常说,给病人看病,要考虑病人的经济情况,同样的药效,要看病人的支付能力,可以开便宜的,就不要开贵的。开完药之后,母亲还会耐心地告诉病人,服用之后病情可能会有哪些变化。母亲说,让病人知道服药后的一步步改善情况,会增进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而这种医患之间信任,反过来更有助于疾病治疗。 晚年的母亲有时候会和我们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医院医生不是为病人着想,而变成首先想的是怎样摆脱自己的责任呢?这样怎么能治好病呢?、”“我们以前要求‘视病人如亲人’,现在能做到‘视病人如熟人’已经不容易了吧?” 看到铺天盖地的“医闹”新闻,母亲会说,“这个事情,矛盾的主体肯定不在病人身上呀,哪个病人会刻意的和医生过不去呢?反正我一辈子没有遇到这样的病人。” 她又说:“现在的医生也不容易啊,考核的指标全是看发表了多少论文,或者看经济效应,这样医生哪还能静下心仔细的诊治病人,为病人着想,只能尽量保护自己,按教科书一板一眼就不错了。”
母亲(中)退休后参观考察东南亚一所医院
07 父亲晚年患上帕金森,母亲一直在父亲身边照顾十年,寸步不离,直至三年前父亲去世。实际上,父亲去世前,母亲健康就出现问题,但她担心给我们添麻烦,从不提自己的病痛。 父亲去世后,母亲突然间身体就垮了下来,去医院检查,发现已是肺癌晚期并骨转移。母亲忍受着非人的疼痛折磨,坚强地配合治疗。 作为子女,我们很自责,没有早点发现母亲的病。母亲则坦然面对,宽慰我们说:人老了,不是这个病,就会是那个病。她还非常达观地开了一个玩笑:否则怎么死得掉?! 母亲是既有大爱也富有小爱的人,是大节不亏,也注重小节的人,无论做事做人都一丝不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她一辈子践行的是“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无论是对病人的态度,还是个人的医术医德,都给自己定下了很高的标准。
08 母亲从不曾为没有时间自我享受而抱憾过。她仿佛没有多少个人的欲望,有的只是充沛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精力和意愿。 或许这就是她那个年代多数人的共性,母亲这样的人占多数或主流的时代,是多么美好而强大的时代。
母亲去了,如同那个热情似火、温暖如春、积极向上、个人的抱负因和时代融入一体而变得伟大的时代一样去了。
但母亲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不可磨灭,就如同那个时代,无论如何被抹黑、被歪曲、被遗忘,但其留下的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文化基因,仍然在润泽后代。 怀念母亲,也怀念造就了母亲的伟大时代! 八十年代末退休后的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22:52:43 | 只看该作者
高继平:永远的怀念 ——10年知青生涯
2021-09-27 20:51:57作者:高继平来源:昆仑策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生于1951年5月,9岁时母亲病故,父亲由于特殊原因离家,我实际上成为一个无人管的孤儿,只能分别在舅舅和姨姨家轮流寄宿。虽然舅舅姨姨家人对我不薄,但总感觉到毕竟不是自己的家。1964年,上级号召城市青年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我已经小学毕业,虽然只有12岁,但也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感到就这样下去,倒不如去农村插队,还能自食其力。因此,就在当时的离石县柳林镇委会报了名。那时,也没有什么劳动法规定,领导考虑到我在家没人照顾,到农村参加集体插队,还有许多大哥大姐们照应,就批准了我的申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乡插队前的作者高继平】 我们插队走的时候是大冬天。插队临走那天,我和柳林镇的其他21名大哥大姐一样,戴着大红花,在镇领导和居民的欢送下,共同乘坐汽车,唱着红歌,来到了当时也属于离石县的峪口公社圪针湾生产大队。到点后我才逐步知道,我们一同下乡的共有22人,大多数比我大5至8岁,我是最小的一个;另外还有一个叫赵宽恩的,也只有14岁。  到村里后,村里决定让我们集体生活,分队劳动。我们22名知青被分配在五个生产小队参加劳动。村里的干部和社员对我们都挺好,但村里当时确实太困难,提前也没准备。我们刚下乡时,有的住在大队部,有的住在单身老人的家里,有的住在放棺材的空窑洞里。那个地方,即使在冬天也是用柴取暖做饭,因为我们刚去,没有预备的过冬柴火,村干部就派村民给我们砍柴,解决了我们的取暖和做饭问题。第二年,大队给我们新建了两孔窑洞,我们就搬进了新的窑洞里过开了集体生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当年插队时用的脸盆和水壶】 第二年春天,春耕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分队跟着村里的社员劳动。那个年代,公社好比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村里的干部和社员都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我们白天劳动,听老农教我们咋样种地,晚上有时是听老农们讲什么时候种谷子,什么时候种玉米;有时是晚上学习毛主席著作。人心换人心,干部社员们和我们好,我们也要回报这份情义,因此,有时晚上就给村民挑水,帮助没有劳力的家庭磨面、碾谷子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下乡时读的毛主席著作】 圪针湾地处大山边缘,人少地多,六七十年代那里的狼还很多。在1966年的冬天,知青们正在睡觉,突然听到野狼的叫声。那时候没有电灯,只有煤油灯,大家爬上房顶一看,三只野狼正在玩耍,吓得谁也不敢吱声,回到家里坐到天亮。有几个胆小的,当天回老家去了。 到第二年以后,知青们就陆续走开了,有的当了兵,有的安排了工作,有的回了家。后来,就剩下我一个人。那年我已经15岁了,过春节就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窑洞里,只能对天长叹。过年后,横泉水库开始招民工,因为那里很危险,又得离家,村里没有人去,我就报名去。水库干活的人很多,有干石活的,有干土活的,我在水库上干活时,亲眼看见大石头活活把人压死在工地上。还有一次土方塌下来,压住三个人,那时候只有人工救援,没有机械,最后两个遇难、一个活了下来。我在横泉水库当民工时,每天只挣三分工,大人每天一个工分(最高十分),大人吃一个窝窝头、一碗汤面,我吃半个窝窝头、半碗汤面。那个年代没有衣服穿,冬天天气很冷,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实在难熬,我就把草袋子穿在身上。就这样,我坚持在横泉水库干了两年。 两年后,我又回到了圪针湾知青点,继续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村干部看到我一个人生活,做饭困难,就让我住在养牛场,由一位姓侯的叔叔给我做饭。村里有位赵老师,每天晚上叫我读书、写字。此时,我已经超过15岁,按照村里的记工办法,由过去每天三分工改为七分工。在农村,我学会了种地、种蔬菜,我种过玉米,种过谷子,春种秋收样样农活都干过,都会干。当时大队还给我分了几分自留地,我在自留地里种玉米,种谷子。由于工分多了,又有自留地的收成,我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在我插队期间,离石县负责知青安置工作的张秋玲、吴紫云两位领导,常来知青点看我,还给我带来钱、粮票和穿的衣服。到1968年10月,又调我回到县知青安置办公室,当了临时通讯员。直至1969年8月,在原离石县知青办领导的安排下,我转到柳林贺昌大队插队落户。 转插到贺昌大队后,我在大队煤矿下井,一干就是五年,每天给一个二分工,直到1974年12月,我插队已满10年。当时,柳林县也成立了知青办,县知青办的李光普、张廷爱,给我发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光荣证”以及一个脸盆,一个水壶,还有30元人民币。 1975年1月,给我分配工作时,我已经娶了个农村媳妇,并生下两个娃娃,已经是四口人了。就这样,我就被安排在交口县硫磺矿工作。1980年,调回柳林县建筑公司。2008年退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退休后的作者高继平】 1989年,我故地重游,回到了我的第二故乡方山县峪口镇圪针湾村。当时村里正修建学校 ,我虽然收入不高,家中养活着4口人,但为了感激圪针湾村老百姓对我少年时的关爱,我还是给学校捐了300元款,并赠送了一面锦旗,内容是“非常感谢老一辈领导和村民对我少年插队时的关心和爱护”。2013年,我又回圪针湾村,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带去50多份柳林的土特产,以表示我对老人们当年对我关照的谢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当年的知识青年证】 从开始当知青至今,虽然已经过去将近60年了,我也已经年逾古稀,但现在回想起来,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有一首歌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这一辈,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确实是这样,知青生涯,我们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特别是像我这样的特殊情况,才12岁就远离家乡,去了百里之外人烟稀少的农村,每天顶着太阳、披着月亮,和大人一起干活,说不苦不累是假的。但客观地分析,当时我们的国家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要发展起来,没有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是不可能的。当时不仅是我们苦和累,全国人民都和我们一样,在出大力、流大汗,饿着肚子加班干,即使我们不插队,在任何岗位上也一样得大干。如果没有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的付出,就绝对没有子孙后代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因此,想想今天的日子,想想当年老百姓对自己那种淳朴的感情和热情的照顾,想想我们这代人没有像上一辈人那样遇到过兵荒马乱,遭受过流离失所,想想我们今天赶上这样的好时光,我就感到很知足。 广阔天地万朵花,金花银花苦菜花,走到天涯和海角,中国知青是一家。没有历经苦难,就不知道甘甜的可贵;没有波澜壮阔,人生就会无味。10年的知青生涯,令我永生难忘;10年的知青生涯,我也绝不后悔! (作者系圪针湾和贺昌老知青;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