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64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出夜郎国 晓民心知世情 内宣弄错感恩人 外宣高唱大国责任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00: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者倡华抗疫外交弃高调 回归人道关怀

时间:2020-04-06 23: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星岛日报》

新冠病毒疫情袭击全球,中国在控制疫情之后,开展积极主动的“抗疫外交”,派遣医疗队伍及物资驰援世界,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但亦引起西方警惕。欧盟早前警告,中国正利用疫情扩大其政治影响力。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接受本报访问建议,中国应该放弃高调举措,回归“人道关怀”层面。南京大学教授朱锋受访亦认为,中国本次外交表现能否给自己加分,取决于是否保持朴素和低调。

由福建省卫健委选派的中方抗疫医疗专家组,昨天抵达马尼拉,协助菲律宾应对疫情。目前中国已对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主要以医疗物资和技术为主的抗疫援助,物资包括测试剂、口罩、防护服、额温枪、呼吸机等。一些地方政府亦向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城市捐赠物资。包括阿里巴巴和华为等大企业,向西班牙、比利时和爱尔兰等国运送医疗设备。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称,“此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

“理直气壮,世界应该感谢中国”,与此同时,官媒争相报道中国“战疫”有功,称中国“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大牺牲和付出,为全世界赢得宝贵的抗疫时间窗口,中国还向其他国家分享经验、捐赠物资,处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及大国担当。中国的付出亦得到一些国家的高度评价。南非总统盛赞,中国为全球抗疫树立榜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迎接中国医疗队,深情亲吻中国国旗,更被大批官媒轮番报道。

不过,中国的海外援助能否达到期待的外交效果,仍尚待观察。白宫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坚持认为,中国正在以提供物资的方式进行“宣传”。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早前对中国的“慷慨政治”发出警告,敦促欧盟国家准备好迎接一场“全球话语权之战”中的“影响力之争”。BBC亦引述多位学者相信,中国大规模对外援助是为了跟美国战略竞争,争取更长远的全球领导力地位。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近日在记者会反问,“那些阴阳怪气说风凉话的人,他们到底为抗击疫情做了甚么?难道他们真的希望中国此时无动于衷吗?见死不救吗?”

“中国不要关起门来说话”,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对本报指出,当前中国争取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应该说些外国人能听得进去的,而不是人家听不懂的、高深的哲学上的东西”。他建议,中国须放弃现在的高调举措,并向外界强调对外援助是基于“人道主义”,因为回归到人的生命最容易被理解。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亦认为,全球疫情之下,如果中方媒体从“感恩外交”基调的去宣传,“我支援你,你就要欢迎我,给我好处”,就自己降低了外交品格和道德形象,受援国的看法也会随之变味,中国会被认定过于功利,是在利用疫情施展外交影响力,赢得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01:03:0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大国责任论易被曲解为借机称霸
时间:2020-04-06 23: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星岛日报》

疫情在国际蔓延之后,中国随即开展了史上“涉及范围最广”的对外抗疫援助。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认为,中国官方强调的“大国责任”,容易被国外曲解成“要借此机会‘称霸’”,他建议中国应放弃高调举措,回归“人道关怀”层面,才有可能增强软实力。

上月31日,官方《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头版刊登题为“这个春天,全球荡漾着‘中国温暖’”的文章,宣传中方对外援助。北京也频频强调此举是“投桃报李”及“大国责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出席G20电话会议时,指疫情防控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

对于有西方舆论质疑中国是“别有用心”,郑永年教授分析,中国官方所说的“大国责任”容易被国外曲解成“要借此机会‘称霸’”,民间的民族主义的“中国要崛起了”等说法也帮助了西方的反华力量。他说,“(中国)援助的实际行动赚来的这种信用、信誉,基本上被媒体、宣传部门、外交部门消费掉了。”

郑永年表示,中国现在逼切需要的不是“口水战” 、不是“争霸权”、不是互相“妖魔化”,应该放弃高调举措,并向外界强调对外援助是基于“人道主义”。他指出,“‘人道主义’是国际秩序最基本的点”,也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这样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我认为这样会给中国带来很多软实力” 。

作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中美此前持续“口水战”。郑永年研判,美国在此次疫情自顾不暇,没有提供西方国家较多的公共服务,所以其“软实力”会有所下降,但“美国的硬实力可能不降反增”。他提醒道,“中国不要太骄傲”,因为中国的继续崛起取决于中国的外交、舆论做得好不好,“现在为止,我觉得做得不怎么地”。

疫情的全球爆发引发了经济、社会及政治多重危机,郑永年认为西方国家在此次疫情中这么“狼狈”主要缘于“全球化”。因为“全球化”把口罩、防护服、医疗用品等的产能转移至其他国家,包括“世界工厂”——中国。反之,中国能有效控制疫情除了“举国体制”,还得益于“全球化”。

不过在郑永年看来,疫情后“全球化”可能回到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欧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肯定会把能影响国家利益、老百姓安全卫生的产能都转移回来”。他最后总结道,“所以新冠疫情对世界的影响不光是国际秩序的问题,还要重新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01:04:59 | 只看该作者
法国86名议员和40名医生学者联署文章称台湾“国家”,中国使馆发言人反击:谁承认台湾是“国家”?
来源:中国驻法大使馆网站
2020-04-06 20:31

4月6日,中国驻法国使馆官网刊文《中国驻法国使馆发言人就法国议员联署有关涉台文章致《新观察家》周刊编辑部的信》,以下为文章全文:

中国驻法大使馆网站截图

中国驻法国使馆发言人就法国议员联署有关涉台文章致《新观察家》周刊编辑部的信

我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拜读了《新观察家》周刊于2020年3月31日发表的、由86名法国议员和40名法国医生学者联署的文章《世界卫生组织应与台湾全面合作》,试图从中获得一些国际知识和国际法营养。然而,读罢颇为失望。这是一篇错误百出、满纸荒唐的文章,不仅不能予人启迪,反而具有极大的误导性。更为严重的是,它暴露出签署这篇文章的人国际知识极度贫乏,逻辑思维十分混乱,政治动机十分可疑。

他们张口闭口把台湾称作“国家”,为其未被邀请参加世卫大会而鸣冤叫屈。谁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了?联合国吗?法国吗?世人皆知的国际知识是,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世卫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台湾既然不是主权国家,自然就没有资格加入,也没有资格参加世卫大会。那些签署这篇文章的人,连如此基本的知识都不懂,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他们声称,台湾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色,把台湾排除出世卫大会,将损害全球卫生安全和台湾卫生安全。嗯,这是台独分子最常用的说辞。然而,既然在没有加入世卫组织的情况下,台湾都能很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不恰恰说明不允许台湾参加世卫大会不会影响台湾的卫生安全吗?至于全球卫生安全,台湾如此“出色地”处理好新冠肺炎危机,说明它不参加世卫大会也不会损害全球卫生安全。事实上,台湾在祖国母亲的呵护下,同世卫组织在技术层面的联系和合作是畅通的。世界上有什么重大疫情,台湾能够通过世卫组织平台了解到;台湾如果发生重大疫情,也可以及时向世卫组织发出警讯。

文章说,台湾在2019年12月31日就向世卫组织发出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的警讯,这就言过其实了。事实上,是武汉市政府于2019年12月30日发出新冠肺炎通报后,台湾向世卫组织问询有关情况。台湾是在今年1月23日才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它怎么可能在去年12月31日就发出警讯呢?它有先知先觉?

文章要求世卫组织避免政治操弄,排除外交干扰,回归自己“保护全球每个人的健康”主业。我看,正是因为某些国家、某些人在台湾加入世卫组织的问题上一再进行政治操弄,才使世卫组织专注主业的工作不断受到干扰。我奉劝这些人放开世卫组织,你们如此瞎折腾是徒劳的!

相关报道:中国驻法使馆回应法BFM电视台评论员不当言论:强烈不满和谴责

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人缅怀逝者的日子。中国全国各地及驻外使领馆降半旗,举行悼念活动,以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法国BFM电视台一位评论员在这一时刻发表不尊重逝者的言论,是很不合适的。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谴责。我们注意到他本人和电视台已就此公开道歉。

疫情无国界。我们悼念在中国、法国以及全世界因疫情失去生命的人。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种族主义和歧视言行。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抗击疫情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希望所有人能团结互助,共同赢得这场战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17:24:29 | 只看该作者
国家卫健委:人民会感激和怀念张静静护士,并铭记医务工作者的贡献
2020-04-07 15:42: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同疫情展开顽强斗争。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逆行出征,作为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拯救了数万生命,赢得了人民爱戴,书写了光荣历史。特别是4.2万援鄂医疗队员,与湖北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并肩作战,从寒冬腊月坚守到春暖花开,基本阻断了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效作出了突出贡献,也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在7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留下了无数感人故事和动人瞬间,还有的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昨天,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管护师张静静永远离开了我们,让人心痛!她曾在援鄂日记中写到:“本想像当初来时一样悄悄地返回,但我热爱的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感恩的心使我感动。”我相信,人民会感激和怀念张静静护士,会永远感激和铭记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20-4-7 17:48:46 | 只看该作者
“法国用华为建5G就能换口罩”?“中国强迫意大利回购捐赠物资”?赵立坚打包辟谣!
2020-04-07 17:25




2020年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以下为部分实录。

记者问:据报道,英国《旁观者》杂志美国版网站5日刊文称,意大利曾向中国捐赠防疫物资,现在中国让他们买回去。经意大利记者调查,这条消息属于假新闻,文章作者通过道听途说且无法查证的第三手消息,抛出“中国强迫意大利回购捐赠物资”的说法。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赵立坚(资料图)

答:中意是友好国家和重要合作伙伴。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困难时刻,意方通过多种形式向中方表示支持。意大利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十分关注,急人所急尽力向意方提供帮助。除中国政府援助外,地方省市、中资企业和个人还提供了大量口罩、防护服、呼吸机、检测试剂等意方急需的防疫物资,同时我们也根据意方要求积极协调,为意在华采购医疗物资提供便利。中方还先后派出了三批医疗专家组赴意分享经验和做法。中方的帮助体现了急难有情的朋友之义,我们真诚希望意大利早日控制疫情,民众健康得到保护。任何无中生有的搬弄是非只会对抗疫合作造成干扰,是不人道、不道德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国议员竟这样抹黑中国:法国若用华为设备构建5G网络,中国愿意提供口罩

2020年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召开例行记者会,部分实录如下。

问:据报道,美国众议员马克·格林近日接受采访时称,据他了解,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习近平主席交谈时,曾请中方提供大量口罩。中方却说,假如法国采用华为设备来构建5G网络,中国愿意提供口罩。中国就是这样,全世界都该认清中国的本质。你能否证实并评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赵立坚(资料图)

答:我不知道这位美国议员有什么依据,他的言论再次证明,美国个别政客为了破坏国际抗疫合作和中国同法国等国家的关系,不惜编造谎言和散布虚假消息。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两国元首已3次通话,体现了双方高度互信和中法关系的高水平。在两国元首战略指引下,中法围绕抗击疫情开展紧密合作。出于双边友好和人道主义精神,中方已向法方提供了一批医疗防疫物资,并为法方在华采购医疗防疫物资提供便利,从来没有为此设置任何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6#
 楼主| 发表于 2020-9-18 14:43:11 | 只看该作者
韩咏红:“讲好中国故事”为何这么难?
时间:2020-09-18 07: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早点  北看记

韩咏红

世界越来越纷扰,西方世界与中国的矛盾一再增多。近日与中国朋友谈到国际形势,他有焦虑,更有不解与不平——中国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总是不被理解?成就总被怀疑甚至歧视?2013年以来,中国努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但外界还是充满成见,“到底怎么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这是老问题了。在回应前,我先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两个真实事例。

一是在台海两岸引起风波的“求和说”。中国官媒央视的涉台时评栏目《海峡两岸》资深主持人李红,上周四点评国民党前副主席王金平将赴陆参加第十二届海峡论坛,荧幕出示字幕点评:“台海兵凶战危,这人要来大陆求和”。

这个点评旋即在台湾激起反弹。国民党批评大陆不友善,要求李红道歉,李红缓颊解释“求和”是“寻求和平”但不道歉。最终,国民党宣布取消以政党形式参加海峡论坛。

其实,在当前紧张的台海局势下,海峡论坛筹办不易,虽说王金平率团访问大陆也不会改变什么,但大陆既然续办论坛,自然是希望维持一个可能缓解气氛的交流平台,没有刻意制造障碍之理。而李红的主要观众是大陆民众,她暗批和民进党暗通款曲的王金平,对于调整“九二共识”的国民党主席江启臣也有敲打之意,用了“兵凶战危”“求和”这类严厉且不客气字眼,则契合了大陆民意氛围。

不想,这“求和说”传到了台湾,导致了后续的风波。李红事后澄清,涉事表述纯属个人,不代表官方,大陆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也呼吁外界勿将之上纲上线,结果又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一个媒体人的点评为什么产生这样大的影响?难道大陆主播就没有发表个人观点的自由吗?答案就在于,因为央视顶着中央官媒的正式身份,不管是李红或其他主持人只好背负这个包袱。而李红估计没想到言论会传遍台湾,否则估计也会换一个调子。

这恰好反映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部分难点。其中首要的一点是:大陆社会与外部受众在情感逻辑、价值观与认知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而大陆以“内外有别”为原则,将宣传分成内宣与外宣,却又频频发生错位甚至自相矛盾。

同样一句话,中国民众听来大快人心,在外部却可能引起很大反感。而随着世界信息的流通,“内宣”与“外宣”之间根本就不存在隔离墙”。于是,中国的“内宣”也都成了“外宣”,还屡屡抵消“讲好中国故事”的外宣努力,就像一面争取台湾民心,一面说人家来“求和”;一面宣示走和平道路,一方面张扬“厉害了我的国”。

再者,大陆主要媒体都是官媒,好处在于口径高度统一,坏处是一切发言都可以被恶意曲解为“官方授意”,甚至揣测大陆内部不团结,出现“多头马车”,让官方的宣传策略选项变窄。

另一种错位是官员人为的,那就是“对外说话给国内听”“对外示强给国内看”。这类表态出发点就是迎合国内,又怎么可能起到正面的宣传和解释效果呢?

说起来,“说好中国故事”这道难题,外国人也不一定办得好。这是我想到的第二个事例:迪士尼最新电影《木兰》费好大劲宣扬集合中国传统美德与现代女权意识的所谓“忠勇真孝”,不也被大吐槽吗?

那是不是说,“中国故事”就没可能讲好?绝不是,但要真讲故事、别宣导理念和精神。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多年前就做了精彩的比喻,主张给人吃“原生态苹果,不要做成果酱,不要做成维生素C”。

苹果指的是中国人的真实故事,维生素则是现实背后的治理理念、哲学,甚至包括社会主义。让人吃原生态的苹果,就是中国要自信地把民间真实直接让人看,让外国媒体、观众自己体会个中的精神,如此一来,中国治理成效与合理性自然凸显。而既然强调“原生态”,我想内宣与外宣也应该是一致的。如果老要抽取某种精神理念去宣传,连迪士尼做起来都蹩手蹩脚。

其实,西方人可以对某个国家的人民产生好感,而对不论哪一国的政府往往都是质疑,所以“讲好中国故事”的破解法则就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少一些内外有别的宣传或政策赞美。这说难也不难,中国人有那么多故事好讲,端看大家要不要做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7#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2:11:47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1-06-01 15:38:3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形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5 22:53:41 | 只看该作者
北京学者对“外宣内宣化”感担忧
时间:2021-07-15 07:3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北京学者对“外宣内宣化”感担忧 警惕“讲好中国故事”被互联网情绪裹挟
学者指出,中国正形成一个奇怪的“外宣内宣化”现象。这个现象造成了宣传对象混乱,例如中国外交官的发言,或是专家、学者讲的中国故事,很难区分到底是说给国外受众听,还是说给国内受众听。这就出现投了很多钱去办对外宣传,但最后只在国内产生效果。

中国官方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之际,北京学者对“外宣内宣化”趋势提出担忧,警惕“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可能被互联网民粹情绪所裹挟。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储殷昨天(7月14日)在该智库举办的“中国新叙事”研讨会上指出,随着民族自信心提升和宣传方式改变,中国正形成一个奇怪的“外宣内宣化”现象。这个现象造成了宣传对象混乱,例如中国外交官的发言,或是专家、学者讲的中国故事,很难区分到底是说给国外受众听,还是说给国内受众听。

储殷也是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他指出,对内和对外应有两套不同的叙事技术标准;但外宣内宣化后,两套标准变成了一套标准,出现“用内宣标准要求外宣,或在外宣传播过程中,内宣的技术标准成为主打力量”的情况。他说:“这就出现投了很多钱去办对外宣传,但对外宣传最后只在国内产生积极效果。”

此外,储殷认为,中国“外宣内宣化”的趋势与互联网、自媒体发展相结合,更形成了外宣民粹化趋势,而一些专家、外交人员为迎合这些情绪降低专业标准,“讲好中国故事”最终会被国内互联网的情绪所裹挟。

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国家近年来关系恶化,在贸易、科技、媒体、香港与新疆人权、冠病溯源等问题上矛盾不断加深。中国外交官以强烈的措辞回击外界指责,捍卫中国的立场,但咄咄逼人的姿态也被贴上“战狼外交”的标签。“战狼外交”在中国国内得到民众广泛支持,却对中国在海外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中共政治局5月31日举行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主题的集体学习,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提出,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次集体学习引发国际舆论关注,被解读为中国希望扭转“战狼”形象。

储殷认为,中国并非不能采取斗争的姿态,但真正需要去说服的不是战斗的对象,而是第三方,就如一场激烈的辩论比赛,从来都不是要驳倒对手,而是要通过辩论向听众、评委展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他说,任何唇枪舌剑的战斗环境中,能够争取到的第三方非常少,而“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吃相和姿态是非常重要的”。

“压制真正交流和沟通”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院研究员寿慧生在同一场研讨会上,也对当前中国的大外宣策略提出质疑。

他指出,目前大外宣笼罩着中国的对外沟通,但外宣并不等于沟通。他说:“宣传是让别人去听我说什么,但沟通不是一定要说服别人,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寿慧生认为,大外宣导致的是把自身的意愿、委屈强加给别人,这种思维模式下难以实现真正的共情和真正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他说:“这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大外宣导致了一种行政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把外宣内宣化,实际上压制了真正的交流和沟通。”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