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1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困苦青年失业 政权腐败军人政变 阿拉伯之春再现大动荡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12 17:0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二次“阿拉伯之春”正在酝酿

2019年4月12日 11:54 英国《金融时报》 安德鲁•英格兰

本月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的领导人在人民抗议下被迫下台,而导致抗议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困苦在整个中东普遍存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Omar al-Bashir)为了保住权力使出了独裁者手册中的每一种伎俩,直到最后他自己的军队背叛了他。(图为苏丹首都喀土穆街景。

在数月的示威期间,巴希尔让苏丹进入了国家紧急状态,任命安全官员掌管各州,承诺进行全国对话,并部署部队射击与殴打要求结束其30年统治的抗议者。

但苏丹人民仍不顾对专制政权的恐惧大量涌上街头,发泄他们对多年压迫统治与经济困苦的愤怒。周四,巴希尔成为阿拉伯地区本月第二位被迫下台的领导人;9天前,阿尔及利亚军队介入,最终结束了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在阿尔及利亚20年的统治。
这两件事的情况截然不同。一方面,苏丹跨立在阿拉伯世界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间;其人民讲阿拉伯语,其富裕阶层可以收看整个阿拉伯地区的电视台;但苏丹与东非有着广泛的贸易联系,而且,在南苏丹独立前,其领土延伸至非洲腹地的森林与草原。另一方面,阿尔及利亚民众起义的催化剂是该国政权不计后果地作出决定,试图强行让布特弗利卡开始第五个任期,尽管这位久病缠身的82岁老人已六年没有公开讲话。这个北非国家的抗议活动也非常和平。

但有些共同主题将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引起反响,该地区领导人在评估这两起重大事件之际应引以为戒。抗议的核心是,在一个失业普遍、饱受镇压的地区,年轻人感到的深刻幻灭感。

2011年,正是这种愤怒引发的起义浪潮让这一地区地动山摇。许多人认为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是失败的。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爆发的冲突至今仍在给数以百万计的人民造成痛苦,而许多阿拉伯国家政府的反应,是变本加厉地镇压哪怕是一丁点的异见。

各国领导人还拿利比亚和叙利亚的例子煽动本国人民的恐惧,警告他们不要进行轻举妄动。但苏丹和阿尔及利亚的事态表明,愤怒的民众不会永远吓得不敢动。

专家们多年来一直提醒,2011年起义浪潮的根源尚未被得到应对。相反,沸腾的蒸锅上还被危险地盖上了盖子。
多年来,阿拉伯世界的独裁者们倚赖“社会契约”来维持稳定,实际上是利用来自石油美元的政府资金来收买民心,换取民众接受政治自由的受限。但随着该地区各国政府疲于应对不断上升的债务、不断扩大的赤字以及不断增加的年轻人口,这些契约正在逐渐瓦解。

整个地区的食品、能源和燃料补贴都被削减,在年轻人失业率飙升之际推升生活成本。阿拉伯世界年轻人的失业率全球最高,15至24岁的年轻人中约30%没有工作。

结果是各家各户被要求在享有最低限度政治自由的情况下做出更大牺牲。而年轻一代的阿拉伯人教育程度更高、更了解这个世界,他们拥有智能手机,满怀抱负,极为渴望更公平的制度和更美好的经济前景。

正是动荡的环境近年来在约旦、摩洛哥、埃及和突尼斯引发了规模不等的抗议活动,因为人们被腐败政权在政治上边缘化带来的不公平感,因紧缩措施而愈发强烈。

社会压力只会不断加大。世界银行(World Bank)预计,如果目前的人口增长趋势持续下去,到2050年,中东和北非将需要创造超过3亿就业岗位。世行警告称,仅仅是为了跟上该地区人口增长的步伐,该地区每年就需要“立即创造”逾1000万个就业岗位。

可以确定地说,随着传统模式越来越不可持续,该地区各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推进早该推进的经济改革。但如果不同时进行政治改革并大幅增加就业,各国政府真就可能只是在为下一场“阿拉伯之春”播下种子。

当前的考验是苏丹和阿尔及利亚的军方接下来将如何行动。如果他们不能真正地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而仅仅试图保全不得人心的政权,他们只会为未来积累更多问题。

译者/何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4-12 20:28:45 | 只看该作者
社评:制裁没压垮的苏丹,被民生凋敝击倒
2019-04-11 20:25 环球时报  

  苏丹国防部长本•奥夫于北京时间11日晚宣布已将该国总统巴希尔逮捕,同时宣布一个军事委员会将在2年的过渡期内管理国家。当天早些时候西方媒体大量报道苏丹发生了军事政变。
  巴希尔政权已经维持30年,巴希尔本人属于典型的“政治强人”。苏丹捱过了上一轮的“阿拉伯之春”,但国家的政治经济运转不断变得脆弱。这个国家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虽然有突然性但也不很让人们感到意外。
  苏丹发生针对巴希尔的军事政变,第一大原因显然是国家经济上的失败。南苏丹在2011年独立,分走了苏丹的大部分石油资源,从而断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去年以来苏丹的面包等食品涨价三倍以上,沉重打击了民生。去年12月该国就开始出现大规模抗议活动,民意的巨大波动严重削弱了巴希尔对国家的控制力。

  因为达尔富尔问题,巴希尔在2009年就被海牙国际法庭宣布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行,西方对苏丹的制裁一直在延续。近年西方国家政府虽然没有对巴希尔政权投太多注意力,但西方舆论始终对喀土穆持否定态度。西方的整体压力压缩了巴希尔政治上的回旋空间。
  “阿拉伯之春”导致了利比亚、叙利亚、也门这样的悲剧示范,“革命”在中东已经失去吸引力。然而苏丹的内忧外患看不到缓解的希望,这推动形成了人们对结束巴希尔30年统治“试一试”的强烈意愿。近日苏丹民众在首都的抗议活动受到很多军人的同情,最终导致军队倒戈,反映出国家的现实情况让越来越多的人忍无可忍,共同的不满击穿了原有秩序的各种隔层。
  如果仔细看,苏丹人推倒巴希尔的口号主要不是“争民主”“要人权”等政治性的,而是“要面包”“要工作”这类民生性质的。至少截止到政变发生,它从动机上看并不太像通常意义上的“颜色革命”。回头看以往的“阿拉伯之春”,也不乏类似情况。
  苏丹政变再次显示,在21世纪的这个世界上,保持经济的活力和民生的健康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之本,也是国家治理中最富挑战性的任务。全球性的经济竞争不断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野蛮的政治统治已从世界各国实际淡出之后,经济利益被全球民众最为看重,也成为老百姓尊严的最大来源。而搞好经济的难度却越来越大,凭借地缘政治上的投机取巧来实现它愈发变得不现实。
  苏丹经历了达尔富尔之乱、西方的严酷打压以及国家分裂的连续打击,但巴希尔政权都挺过去了,唯有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愤怒让这个政权束手无策。这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应对政治性挑战的能力往往比想象的要充裕些,而应对经济挑战的工具更容易比认为的要匮乏。
  中东有一个国家受到美国打击的时间最长,但迄今基本稳定,它就是伊朗。而伊朗稳定的秘诀就是大饼和牛奶在任何情况下都出奇的便宜,而且国家在备受制裁的铁幕之下也能保持继续发展。
  当今世界还有一种竞争,即国家保持政治稳定的竞争。这当中虽然会有多种因素影响竞争的态势,但是哪个国家经济和民生搞得好,它很可能就会在这一竞争中保持优势和后劲。对这一可能的规律,各国现在就应予以洞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5:48:01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苏丹前线,亲身经历了这场政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环行星球
一个成员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神秘组织  观察者网 2019-4-13  5小时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脑中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作为国民,有一部分苏丹人很清楚的意识到国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具体症结所在。”
【文字/ 法一哥,审稿/ 大绿】

眼前是一道燃烧的火障,截断了通往前方的主干道。几名青年手持汽油桶,将汽油恣肆的抛向空中,顿时,火舌向上猛窜了好几分,把街那边的景致衬的热辣辣的滚烫。

蹦蹦车犹豫着开向路旁,想悄无声息的逃过眼前的麻烦,几名青年却鹭鹰一般向前冲来,将小车团团围住。

“Chinese,Chinese!”——他们不住的高声呼喊。为首的青年高大结实,用苏丹国旗蒙住口鼻,宛若伸张正义的侠士,国旗上那抹鲜红比其他任何颜色都来的刺眼。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经历。那两天,苏丹爆发了自去年12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以苏丹职业联盟为首的反政府人士,带领人民在苏丹军队指挥中心游行抗议,希望得到军队支持。

街上黑烟四起,通往北部市区的主干道皆是燃烧物的余烬;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挥举双手,高声疾呼。一辆辆消防车和军车呼啸而过,留下的是隐隐的恐慌与无尽的肃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相关新闻报道

从那天起,主流社交网络被全部封锁,我写下文字的此刻,无法使用国内的qq和微信,而这已经是网络封锁的第三天了。

不得不说,眼前的一幕幕景象给我带来了极深的震撼——不仅是内心的恐慌,还有对人类力量感的敬畏与折服。当蒙面青年紧抓住我手臂的那一刻,内心的悸动让人无法发声。

坦诚的说,在过去长达20年的人生历程中,我从没亲眼目睹过这样的动荡与不安。

而这场声势浩大,呈鼎沸之势的游行,是多个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去年12月,苏丹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种种经济问题难以解决,政府宣布提高面包和汽油的价格。以致于一夜之间,面包价格上涨了三倍。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的积怨与不满被瞬间点燃,烧至苏丹的各个角落。游行最先爆发于周边城市,最终蔓延至首都喀土穆。

人民的诉求也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上升至政治层面,他们要求现任总统巴希尔、已在位30余年的苏丹领导人退出2020年大选,并立即辞职。而如今的经济形势是游行的前因、冲突的导火索,但并非问题的症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相关新闻报道

从纷乱的马路心有余悸的回到宿舍,刚好遇到两个非洲大学的小哥,和我们聊了起来。话题自然而然就转到了现在的局势上。

我向他们描述了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心中隐隐的担忧,他们却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模样,向我不厌其烦的说起了游行抗议的缘起——简而言之,就是经济问题。

我也就试探性的询问道,政府为何不解决这些经济问题?似乎是因为用阿拉伯语很难向外国人解释,又或者实在一言难尽,他对我说道,现在的经济问题是许久以来积累的结果。

我脑中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作为国民,有一部分苏丹人很清楚的意识到国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具体症结所在。
其一,2011年苏丹南部公投独立,就此与北部分道扬镳,苏丹作为传统农业大国,经济结构本就极为单一。

其自从于中部和南部发现石油后,经济发展非常依靠石油的开采和出口,但与苏丹南部的长期内战不仅劳民伤财,南部的分裂还带走了苏丹60%的石油储备,经济下行压力瞬间倍增。这就是苏丹经济一蹶不振的原因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资源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诅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南苏丹独立公投时的留影,
图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其二便是达尔富尔问题。巴希尔政府以武装和资金支持的方式,扶持了一个名叫金戈威德的阿拉伯民兵组织对抗黑人族裔反政府武装,以起到借刀杀人之效。这一组织对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展开了种族大清洗,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6年美国因达尔富尔危机对苏丹实施经济制裁,大大钳制了苏丹经济发展的能力,而这种禁锢存在于苏丹20年之久,对苏丹国内经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打击。尽管美国于2017年解除了部分制裁,但外资流入苏丹市场的情况却未能达到预期,苏丹经济依旧持续恶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在联合国上针对达尔富尔危机进行讲话。
图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一天的课上,فريال老师为我们造了一个例句,大意是——银行里没钱了,也就顺口聊起了这个话题。她说,每天早上一觉起来,物价都比昨天又涨了几分,银行里却连钱都没有,大家不敢把钱拿去银行里存着,反而将它们都放在床底。

这种货币运转链的断裂,源于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短缺,而货币短缺与物价上抬又导致新一轮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滋生。人民生活压力巨大,青年普遍失业,社会仇恨不断累积。

而这一现实问题,不仅存在于苏丹,也存在于大多数的阿拉伯国家,他们普遍经济结构单一,对石油产业依赖度严重,极为缺乏风险抵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领导人多年独裁,政府内部腐败与裙带关系并行,社会阶级极度固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叙利亚政府虽在可怕的内战中幸存,但国家已是满目疮痍。图为战争中的ISIS“首都”拉卡。
图源:[img]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estroyed_neighborhood_in_Raqqa.png[/img]

由于内因、外因、历史、当下种种问题相互作用,又或是相互成因,使问题的解决倍加困难。而把握这一解决路径的领导阶层也还面临另一重问题,即民主

现代国家或许有强大的动员能力,但社会对民主的需求也愈加高涨,尤其在后发国家,政府主导的方案要谨慎小心,并理解社会的需求与耐力。与社会脱节的政策既没有效力,更可能导致社会的全面愤怒。

当人民的愤怒积累到一定程度,当民主的诉求成为人民的普遍诉求,当所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结为一张网,无论什么程度的强权都会被无情推翻,被彻底粉碎。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1日上午,苏丹军方占领苏丹国有电视台,暂停所有新闻直播,宣布解除巴希尔的总统职务,同时,包围总统府,逮捕巴希尔政府的多名要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图为美联社报道

一切来的都非常突然,我也没有预计到,在写下此文的途中会发生如此风云巨变,但一切又并非毫无征兆——苏丹人民的怒火早已烧至各处,无能的统治者迟早会被其吞噬。

政变结束了,但革命还远没有结束。阿拉伯世界需要永远铭记,民主是一个响亮的口号,也是一把致命的利刃,它能吞噬腐败,粉碎独裁,也能动摇国本,伤及人民。世界上不缺少有民主诉求的国家,但真正能实现民主过渡,打破阶级壁垒,实现社会进步的国家却寥寥无几。

想必大家都没有忘记2011年扩散至中东各处的阿拉伯之春,现在想来,“春”字的用法如同笑谈,它对于当时残存的独裁政府确实是摧毁性的,但对于阿拉伯社会,对于阿拉伯各国的人民来说也同样是致命的。站在当下向那一刻遥望,宛若一场肃杀的严冬。

2011年,一名突尼斯小贩的自焚点燃了阿拉伯社会对现有体制积存的愤怒,也打开了阿拉伯世界的民主之门。抗议、游行、示威以星火燎原之势一路从北非扩散至海湾,几乎对阿拉伯彼时的所有政权都有所触动,对一些国家更是毁灭性的打击,在埃及屹立30年不倒的穆巴拉克政府被推翻,穆巴拉克本人被捕入狱。

其后,埃及通过民选推举出的穆西政府,差点将埃及拉入宗教统治的不复深渊;在利比亚的卡扎菲政府,因非人道主义镇压,被欧美国家乘虚而入,国家势力自此分裂,以致现在都还存在激烈冲突;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则以相同的理由被欧美国家以武力干预,叙利亚地区自此沦为大国博弈的前线,各方势力撕裂、恐怖主义蔓延,百万难民出逃至全球各地、千年古国化为一片废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战争中被毁坏的叙利亚历史遗迹,贝尔庙。

如今再来观察这些爆发阿拉伯之春的国家,他们的政治、经济并没有多少进步,社会问题也没有任何转圜。稳坐江山的独裁政府,愈趋固化的社会阶级,问题重重的国内经济,日益低迷的社会情绪,更有甚者已是毫无主权,家国沦丧。

民主本身是件好事,我们也能通过民主革命见证阿拉伯人民的力量,但为何留给阿拉伯世界的总是民主之殇?

2019年初,北非地区无比躁动——阿尔及利亚、苏丹、摩洛哥皆爆发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游行旨在要求改善经济民生,同时挑战腐败落后的独裁政府。阿尔及利亚的游行示威群众逼迫在位20年的布特弗利卡退选辞职。陷入困境的苏丹人民立刻受到鼓舞,在巨大的游行压力下,仅仅时隔一周,就得到军政府支持,推翻了巴希尔政权。

BBC,法新社等西方媒体都纷纷揣测,这是否是第二次阿拉伯之春的开端?这个是与不是的问题,我无法解答。

但我从这次的民主革命中听到了令人诧异的声音,布特弗利卡宣布辞职后,仍有一部分人在继续游行,表达诉求,他们认为军方以阿尔及利亚宪法第102条胁迫总统辞职并不意味着还政于民,军方只是将布特弗利卡作为一个牺牲品,以求继续维持现有的体制与统治阶级的权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布特弗利卡(右),
图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游行示威者想要的不是推翻政权,而是要以人民的意志进行选举,继而统治国家。也许这才真正触及到了阿拉伯世界民主革命的问题内核?

真正的民主革命,确实不仅仅是推翻一个现存的独裁政府,而是挑战因长时间独裁而形成的非民主体制。

阿拉伯世界的民主动荡还在路上,一切尚看不到尽头。望他们的主赐福于他们,因为他们的善良,他们的热情,他们的淳朴,望他们早日找到驶出迷雾的路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3:15:35 | 只看该作者
苏丹军事委员会宣布取消此前实施的全国紧急状态和宵禁 © REUTERS/ Stringer
军事
22:52 2019年04月13日(更新 23:00 2019年04月13日) 缩短网址
题目: 苏丹军事政变 (18)
0  0  0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13日电 苏丹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宣布,取消此前该委员会实施的全国紧急状态和宵禁。

俄新社收到的声明中说:"宣布取消全国紧急状态和宵禁"。

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表示,军事委员会最多2年解散,他强调指出,军事委员会有义务将权力转交给民选政府。

苏丹国防部长阿瓦德·伊本∙奥夫4月11日表示,总统奥马尔∙巴希尔被逮捕,并宣布成立一个将在两年时间内管理该国的军事委员会。苏防长称2005年宪法在该国终止,并且实施为期三个月的紧急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2
5#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23:18:48 | 只看该作者
阿拉伯之春2.0?苏丹街头抗议者欢呼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辞职

  • 郭涵Rock,Paper,Shotgun


    2019-04-13 21:02:13  来源: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 郭涵】
西方媒体口中“阿拉伯之春的延续”——苏丹政变爆发一天后,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苏丹官方电视台周五(12日)报道,国防部长伊本·奥夫当晚宣布,辞去上任仅一天多的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由前军方参谋长、中将布尔汉接任,后者已于13日宣誓就职。
周四,苏丹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了执政30年的前总统巴希尔,并组建过渡军事委员会,宣布全国进入三个月的紧急状态。
但大批民众不顾宵禁令,从周四晚开始持续抗议建立军政府。首都喀土穆警方称,两天来已有至少16人死于流弹,20人受伤。
奥夫表示,辞职是“为了国家利益”、“团结武装力量”。与他一同辞职的还包括情报及安全部门负责人萨勒,后者被指控下令对抗议者开枪,而布尔汉曾亲自上街倾听民众意见。
英国《卫报》认为,这被视作军方愿意展开对话的积极信号。消息发布后,数千民众深夜在首都街头庆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伊本·奥夫12日晚宣布辞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苏丹陆军总参谋长布尔汉13日宣誓就职
自去年12月以来,苏丹全国各大城市陆续爆发游行示威,民众抗议面包价格上涨,政府无力应对经济危机。
当地时间11日上午,苏丹军队进入首都喀土穆,占领了国家电视台、总统府、国防部大楼及市内的主要道路桥梁。自1989年开始执政的苏丹总统巴希尔(Omar Hassan Ahmad al-Bashir)宣布辞职。
不少外媒在报道苏丹近期的持续抗议及政变时,均打出了“阿拉伯之春的延续”的主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美联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尔街日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外交政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当天下午,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国防部长奥夫(Awad Mohamed Ahmed Ibn Auf)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巴希尔下台且被逮捕,苏丹政府已经解散,全国进入三个月紧急状态,成立由他担任主席的过渡军事委员会,为期两年。
发起政变时,数千聚集在国防部大楼外的民众曾高呼:“它倒下了,我们赢了!”但奥夫的讲话并未让他们满意。
从周四晚上开始,不少抗议者不顾宵禁令,持续在国防部大楼外“扎营”,他们高喊反对建立军政府的口号,要求立即选举,并与军方爆发冲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苏丹国防部大楼外“扎营”的民众
苏丹医生协会透露,自政变发起以来,已有26人死亡,超过150人受伤。死者中包括5名士兵,他们当时为保护民众而受到亲巴希尔民兵的攻击。喀土穆警方则透露,截至周五游行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于流弹、20人受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五抗议建立军政府的民众
周五当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发表声明称,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呼吁苏丹当局不要对和平抗议者使用武力。联合国安理会也就苏丹问题进行紧急闭门磋商。
苏丹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阿卜杜勒萨拉姆表示,军事委员会致力于“和平过渡”,“保证回归文官政府”,一切取决于当地的事态发展和利益攸关方之间达成的协议,呼吁国际社会给予耐心和支持。
当天晚上,伊本·奥夫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武装力量”而辞去过渡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由前军方参谋长布尔汉接任。
与奥夫一同辞职的还包括苏丹国家情报与安全机构负责人穆罕默德·萨勒,路透社称,是他下令军方朝抗议者开枪。《卫报》表示,奥夫此举被视作军方愿与民众展开对话的积极信号,不少民众则深夜集会欢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周五当晚庆祝的人群
《卫报》称,国际法院曾指控伊本·奥夫涉嫌在南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犯下战争罪行。而布尔汉则声誉更好,且曾亲自与国防部大楼附近的抗议者见面,并倾听对方的意见。他已于13日宣誓就职。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与埃及、利比亚、埃塞俄比亚等7国接壤,为非洲面积第三大国。苏丹1956年独立建国,随后半个多世纪里共爆发两次内战。2005年,南苏丹成立自治政府,并于2011年宣告独立。
新华社介绍,南苏丹独立后划走了原苏丹共和国56%的石油储量。失去最主要外汇收入来源造成苏丹政府巨大财政赤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北苏丹油田及设施示意图,2011年7月9日中国承认南苏丹独立,并与之建交(图源:美国安全智库Stratfor)
2017年10月开始,苏丹困境愈发严重。中央银行先后两次下调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苏丹镑持续贬值,全国范围内食品严重短缺,燃料供应不足,最终演变成游行示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2
6#
 楼主| 发表于 2019-4-15 13:19:46 | 只看该作者
政变背后,苏丹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9年04月15日 09:46:37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驻苏丹特约记者高阳】4月11日,在近5个月的持续抗议示威活动后,苏丹发生政变,军方宣布控制总统巴希尔,解除其一切职务,成立过渡军事委员会。至此,在苏丹执政近30年的巴希尔政权轰然倒塌。对于《环球时报》记者来说,来到苏丹还不到3个月便经此大变,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但回顾来到苏丹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突然感觉苏丹此次政变,是偶然,也是必然。

无处不在的“萨迪克”

早就听闻非洲人热情,到苏丹后才有了深刻体会,无论认识与否,走在路上总会有人主动跟你打招呼。上至衣着体面的“成功人士”,下至贩夫走卒,甚至路口拦车乞讨的小孩,看见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张口来一句“嘿,萨迪克”,阿拉伯语是“朋友”的意思。起初记者只是觉得当地人热情,但随着了解逐渐深入,才发现这一声“朋友”凝聚着中苏数十年友好交往积累下来的深厚友情。

自1959年中苏建交起,中国对苏丹的援助从未间断。在经济领域,中国帮苏丹修建了完整的输油管道、炼油厂,协助苏丹开发油田,建立起国家的经济支柱。在农业领域,中国提供技术、资金,帮助苏丹改良品种,大幅提高当地粮食、经济作物的产量。在民生领域,中国为苏丹修建了麦洛维、上阿特巴拉等多个水利枢纽工程,解决了用电难、饮水难、灌溉难等民生问题。这在苏丹新版钱币上就有所体现。

在医疗领域,中国援苏丹医疗队迄今已经是第34批,技术精湛的中国医生救治了数不胜数的苏丹百姓。在维和领域,中国维和部队长年坚守在达尔富尔地区,为维护当地和平,避免再次发生种族冲突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为苏丹所做的一切,都实实在在地烙印在苏丹人民的心中,他们知道,中国人就是朋友!

荒芜的良田与闲坐的青年

记者在国内就了解到,苏丹有着丰沛的水资源,非常适合农业种植。来苏丹后,外出采访,记者经常看到路边一片片肥沃的黑土地闲置着。询问苏丹司机,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足够的人耕种”。

然而,回到苏丹首都喀土穆后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场景:工作时间,路边的树荫下,许多苏丹青年闲坐聊天,喝茶、喝咖啡。记者问苏丹友人:这些人为什么有时间在这闲坐?他回答说:他们没有工作。记者很不解,有那么多闲置的田地,这些青年找不到工作可以回去种地啊?友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已经习惯了。

慢慢地,记者理解了“习惯了”的含义。无论是长年在苏丹工作的中国“老苏丹”,还是当地人,都曾遗憾地对记者说,苏丹的经济支柱已经消失,国内经济趋于崩溃。还有一个普遍的共识是,2011年南苏丹独立是苏丹政府最无奈、最失败的决定。

曾经的苏丹,和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一样,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有过一段丰衣足食的日子。有石油带来的大量“快钱”,苏丹政府理所当然地参照大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做法,对粮食、糖、燃油等生活必需品进行补贴,以全民福利的形式让民众享受到极低成本的生活。一张大饼只需1苏丹镑,加满一箱汽油只要320苏丹镑,以现在苏丹镑和人民币差不多10:1的汇率,也就是一张大饼0.1元人民币,一箱汽油32元人民币。

逐渐地,苏丹人“习惯了”这种生活,不需要太辛苦,在喀土穆等大城市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就可以解决温饱,有大把时间享受生活。但这种好日子在2011年突然终结,南苏丹的独立直接带走苏丹75%的石油储量,加上美国长期制裁的影响,苏丹经济不断恶化。

财政入不敷出,通过农业、侨汇等途径得来的收入,绝大多数要填到高额生活必需品补贴这个无底洞中。政府不得不降低补贴,提高物价,但民众已经“习惯了”,出现强烈反弹自然成为必然。去年底,政府将一个面包的价格由1苏丹镑加价至3苏丹镑,加上听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取消向汽油和小麦提供补贴,随即引发大规模示威。这也是导致此次政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银行前的“人龙”和五花八门的“小费”

如果在近期来到苏丹,会看到一个很奇特的场景——遍布街头巷尾的各个银行网点和ATM取款机前,天天排着长长的“人龙”,好像在抢什么紧俏商品似的。因排队顺序爆发激烈口角,甚至演变成打架事件也让人见怪不怪。

自2018年以来,逐渐恶化的经济导致苏丹通货膨胀严重,除政府补贴的生活必需品外,其他商品价格飞涨。而此前苏丹政府发行的最大面额货币为50苏丹镑,苏丹社会非常诡异地出现“现金荒”,银行时常没有现金给前来取钱的民众,导致民众对银行系统不信任,自发囤积现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由于现金严重匮乏,银行不得不限制支取额度,每人每天只能取500到2000苏丹镑,折合人民币50至200元。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前述排长队取钱的“奇景”。

苏丹货币汇率长期固定在47.5苏丹镑兑换1美元,但实际上苏丹镑已经严重贬值。在此情况下,地下外汇交易猖獗并屡禁不止,苏丹镑兑换美元的黑市价格已经涨到71比1。许多合法或非法的货币兑换公司囤积现金兑换成美元,更加剧了“现金荒”。大量民众变成账面上的“有钱人”,但无法取现消费,生活愈加困难。

来苏丹时间虽短,还有一个现象让记者印象极深。许多“老苏丹”告诉记者,不论办任何事,都要做好给“小费”的准备,不把“小费”给足,要办的事要么拖很久,要么根本办不成。起初记者不以为然,但很快就体会到了“小费”的作用。

申办苏丹当地驾照时,记者打听好办证地点就去了,但抵达后不得要领,没有办证指引,向工作人员询问也没人理睬。不得已,在朋友建议下找了个名叫蒙扎尔的中介帮忙。在蒙扎尔的引领下,工作人员笑脸相迎,甚至考虑到记者的外国人身份可能看不懂阿拉伯语考卷,交规考试直接由考官代答。路考时,教官一声怒吼驱散了一同考试的大批当地人,让记者享受到快捷通道待遇——第一个上车,2分钟后合格下车,两个小时完成所有手续。当记者问为何前后差别如此之大,蒙扎尔坦诚地说,他给了工作人员和考官“小费”。

当地交警也是索要“小费”的好手。一次,记者开车外出采访,途经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右转,却被一名交警拦下,说记者违章闯红灯。记者解释说,路口没有红绿灯且右转不需要等灯,但仍被收走驾照和车辆行驶证,并要记者随其到警察局接受处理。无奈,记者只能前往,但在路上他突然示意记者靠边停车,开始“普法”,表示如果去警察局要缴纳5000苏丹镑罚款并可能拘留一天,如果给其700苏丹镑“小费”就可以直接走人。记者选择了后者。

腐败现象在全球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只要有合理的监管模式和坚决处理的决心,就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但在苏丹,这种已经普遍到令人麻木、“习惯了”的腐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前路艰难,去向未卜

此次苏丹发生军事政变,恰逢北非另一大国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在民众和军方压力下被迫辞职,该事件产生示范效应,给了苏丹反对派和抗议民众莫大的鼓舞。同时,4月6日是34年前苏丹民众争取军方支持,成功发动政变推翻前任领导人的纪念日,反对派和抗议民众借此争取到苏丹中下层军官支持,导致原本站在巴希尔一方的苏丹军队分裂,迫使苏丹军方发动政变。

政变后,苏丹民众欢声雷动,但国家面临的根本问题并非更换一个领导人或者一次政权更迭就能解决的。经济命脉缺失、整体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局面都需要苏丹人民自己面对。而在完成对国家政治权力的重组后,新生的苏丹政府也必须为经济和民生问题买单。但是,导致政变发生和巴希尔倒台的真正原因要归结到经济问题上,经济问题带来民众对巴希尔政府的失望和不信任。经济命脉崩溃、腐败现象丛生、生活压力剧增等,都是导致巴希尔政权垮台的砝码。民众的怨气不断积累,必然有爆发的时刻,此次政变只是民众长期积攒的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所以说,政变是偶然,也是必然。

眼下,除了交通堵塞,秩序有些混乱,苏丹民众的生活没有受到政变太大影响。军政府的执政能力如何,能否保证社会正常运转,需要时间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