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帝国主义时代的谈判万能论: 军事演习vs军事演戏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1:5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焦典 于 2016-2-15 11:52 编辑



中国要准备打仗,还是不准备打仗
张志坤 · 2016-02-15 · 来源:乌有之乡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url=]
3
[/url]



[url=]收藏(0)[/url] 评论(3)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国家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历来是多重手段并用并举,其中,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等都与军事手段相辅相成。所谓军事手段,充分的战争准备以及由此而来的战争威慑是基本内涵。上述这样几种手段互相借助、互相支持、互为表里,国家对外战略博弈才能异彩纷呈、好戏连台。
中国要准备打仗,还是不准备打仗
张志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的中国要不要准备打仗,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命题
  对此,不同的中国人有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中国人认为,战争正在远离中国。坚持这种看法的人也分成两个不同的类别,一类人认为中国已经足够强大,没有谁胆敢对中国诉诸武力;另一类人认定,中国已经走在融入西方、实现与“国际社会”“一体化”的道路上,所谓打仗完全是无稽之谈;
  另外一部分中国人的判断却与此相反。他们认定,很长时期以来,战争就在向中国逼近,是否最终成为现实,取决于中国反对战争的意志、勇气与能力,而反对战争的最好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大的战争威慑,这是人类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一条铁律。要建立强大的战争威慑,就必须有充分的战争准备,以最充分的战争准备来避免战争,这是一切战略家的核心法则。记得小时候上学体育课或者课间体操,那时候我们所喊的口号就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笔者以为,这个口号,可能就是对上述法则最直观的诠释。
  但是,不久之后,中国人就相当普遍地认定,这样的准备白费了,实际上没有这个必要,从而在实践上予以相当彻底地颠覆,和平主义绥靖主义大行其道。直到今天,认定中国不需要战争准备的人依然相当多,其势力也相当大,影响相当深远,一句“不要拿我交的税款去造航母”可谓是其中的经典。
  笔者以为,这种思潮非常有害,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后果:
  其一,如果不准备打仗,“军事演习”就要堕落成为 “军事演戏”。
  严肃的军事态度历来是“练为战”,养兵是为用兵,演习必须高度贴近实战,有明确的假想敌。如此这般地展示武装力量才能发生相应的威慑作用,否则,如果从骨子里就不准备打仗,或者不想打仗,不敢打仗,演习就要变成搞形式、走过场,非但没有任何威慑作用,还要白白地浪费人力物力。比如,如果中国已经下定决心任何情况下都不想因为南海岛礁问题打仗,那么,中国所有在南海进行的各种军事演习就都变得毫无意义。钓鱼岛问题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决心必要时对美日一战,一切演习就要都变得一文不值、屁用不顶。
  其二,如果不准备打仗,那就准备接受别人的讹诈。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战略博弈历来都是寻找并抓住对手的软肋,以此为取胜之要招。中国越是不想打仗,就越是有人上门挑战;越是害怕战争,就越是有人拿战争来讹诈中国。前不久,菲律宾达沃市市长罗德里戈•迪泰特声称,如果他当选菲律宾总统,在南海争议水域问题上他将与中国进行谈判,而非诉诸战争。这话听起来对中国似乎很友好,但琢磨来琢磨去,总是让笔者感到十分滑稽。难道菲律宾这样的蕞尔小帮,居然也有资格谈论与中国战争与否的问题吗?出现这种现象,恐怕不是对中国的恭维,而是一种无情的嘲笑与讽刺。澳大利亚总理的表达更为直观,据报道,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在1月19日访问美国时就南海问题称,“如果中国战略的核心目标正如其所说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那我们就有理由期望中国的行动会经过慎重考虑,以减少而非增加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对暗礁和浅滩的声索是否合理合法应当是次要考虑”。意思就是告诉中国,即使中国对南海岛礁的主权要求是合理合法的,也要为了避免同美国的冲突而放弃。这是赤裸裸的讹诈,这说不定就是美国的意思,只不过借用别人之口而已。如果这样,那就更要耐人寻味了。
  因为这样,所以现如今中国虽然并未准备对哪个国家诉诸战争,但做好准备必要时不惜与中国一战的国家却相当可观,屈指算来,大概不属于个位数的范畴。许多国家正在靠对中国的战争叫嚣与表演来展示自己,增进自身的战略价值。
  其三,如果不准备打仗,军改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任何军事改革都是为了下一场战争的胜利而奠基,是战争准备的一个必要环节,达成这样目的的军事改革就是成功的改革,否则就是失败的改革。现如今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军改也是这样,其核心目标指向是赢得战争,而不是权力的再分配、利益的再瓜分。当年蒋介在北伐胜利和抗战胜利后先后有两次军改,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整编”,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权力的再分配、利益的再瓜分,自然就要弄得离心离德。第一次的因为分赃不均,落得个“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第二次虽然没有军阀重开战,但也搞得军心涣散、兵无斗志,以致于庞大国民党军队短短三年就被对手打了个落花流水,失败的军改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其四,如果不准备打仗,战略上就要走向被动、出现困境
  国家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历来是多重手段并用并举,其中,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等都与军事手段相辅相成。所谓军事手段,充分的战争准备以及由此而来的战争威慑是基本内涵。上述这样几种手段互相借助、互相支持、互为表里,国家对外战略博弈才能异彩纷呈、好戏连台。这就是说,军事手段是对外交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这个要素不到位,战略博弈的成效就将大打折扣,其它手段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益。战略缺项必然导致战略瘸腿,走起路来就要一拐一拐地十分难看,就将变得日益被动,陷入困境当中。
  所以,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真实可信的崛起,当代中国必须把做好战争准备当做崛起的核心要义,大声喊出“要准备打仗”的强音,在全国上下树立准备打仗的思想意识,以此唤醒民族的战斗精神,彰显国家的战争意志,让战争准备成为塑造中国战略面貌催化剂。这与“和平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并不矛盾,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的和平发展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事实上,如果有朝一日对中国的崛起进行一番评估评价的话,考核标准与指标体系固然是多重与多个方面,但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未来中国能否取得一场实实在在的军事胜利,如果取得这样的胜利,复兴崛起就显得十分饱满丰厚;如果没有这样的胜利,所谓的复兴崛起就将严重缺乏公信力与说服力;如果在别人的战争讹诈面前畏缩胆怯,甚至人家摆下擂台都不敢上去应战,一切有关复兴崛起的神话就都将不免沦为一场笑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