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4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反全球化黄背心起义 精英贵族仇劳工的反民粹主义穷途末路

[复制链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2:4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重塑全球一体化?


2016年04月12日 06:10 AM


哈佛教授、美国前财长 劳伦斯•萨默斯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二战结束后,一个广泛共识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一个支柱——这个共识是,支持把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促进和平与繁荣的力量。从全球贸易协定到欧盟一体化计划,从布雷顿森林机构到消除原本普遍存在的资本管制,从外商直接投资(FDI)增加到人员跨境流动增多——总体方向是明确的。在国内经济发展、集装箱船运和互联网等促进一体化的技术、以及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立法改革的推动下,世界变得更小、更加紧密联系。

这证明一体化的成功已超过了合理的期望。大国之间没有再发生过战争。世界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快。在物质发展的同时,人类在战胜饥饿、赋予妇女权力、提高识字率和延长寿命等方面甚至进步得更快。再过几年,智能手机数量将超过全球成年人数量。这个世界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能比的。

然而,西方却出现了反对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总统竞选中的四名主要参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和特德•克鲁兹(Ted Cruz)——都反对这段时期以来最主要的自由贸易倡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共和党内最有可能成为候选人的特朗普提议用墙把墨西哥隔开、废除贸易协定和迫害穆斯林,这些点子比他本人要受欢迎得多。英国的脱欧运动得到了大力支持。在大量难民涌入的压力下,欧洲开放边界的承诺似乎就要化为泡影。主要由于政治因素的制约,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跟不上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

当然,反对一体化背后的一大因素是知识的匮乏。没有人因为他们的工资能买到的服装、玩具和其他商品多了一倍而感谢全球贸易。成功的出口商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国际协议。所以,我们的领导人和商界人士显然有理由教育民众理解全球一体化的好处。但是,当前时机已经太晚,趋势正朝着错误方向移动,这类努力能有什么效果不容乐观。

不过,导致反对一体化情绪的核心因素并不是无知,而是一种并非无端形成的观念:人们觉得,全球一体化是精英阶层推行的,也服务于精英阶层,基本没有考虑普通民众的利益。他们认为,全球化议程是大公司制定的,目的是挑起不同国家之间的争斗,以从中获利。他们读到了“巴拿马文件”被揭露的内容,认定全球化不过是为幸运的少数人提供逃避纳税和监管的机会,其他人则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他们看到了伴随全球一体化而来的破坏,当国内大型雇主竞争不过外国对手时,就会造成社会后果。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应该会发生什么?精英们可能会继续追求和捍卫一体化,希望能争取足够多的民意支持——但是,从美国总统竞选和英国退欧辩论的情况来看,这种策略可能已经山穷水尽。这很可能导致新的全球一体化停下脚步,使得在维护既有成果的同时依靠科技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来继续推进一体化的努力发生中断。

历史先例、特别是从一战到二战之间那段时期的经验,并不能促使人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担保人、也没有强大的全球性机构的情况下,“无管理”的全球化能够获得成功。

这样的想法会更有希望:推进全球一体化可以“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地进行。重点可以从推进一体化,转向管理其后果。

这意味着把注意力从国际贸易协定,转向国际和谐协议(harmonisation agreements),在后一种协议中,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问题的重要性要超过与授权给国外生产商相关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对于借助跨境资本流动来逃避纳税或绕过监管的巨量资金,我们要投入足够多的政治资本来应对,不能亚于我们目前投向贸易协定的政治资本。这将意味着,要把重点放在世界各地中产阶级父母所面对的挑战上,他们怀疑——但仍非常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

本文作者是哈佛大学查尔斯•W•艾略特大学教授(Charles W. Eliot University Professor),曾任美国财政部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2:38:18 | 只看该作者
20年首次 黄背心冲击法国政府大楼2019-01-06 13:38

【文/观察者网 郭涵】
1月的巴黎,“硝烟又起”。
一群身穿黄背心的抗议者5日开着一辆叉车在巴黎街头大摇大摆地挺进。与以往不同,这次他们出现在了塞纳河左岸。这里可以说是法国的心脏,法国中央政府各部门都在这里云集。
最终他们确定了目标:叉车一个油门冲向了路边一幢建筑物的大门,高耸的黑色木门转眼就变得支离破碎。
视频制作/观察者网 唐莎莎
这座建筑物是法国政府发言人格里沃的办公室所在地,距离埋葬了拿破仑的法国荣军院仅有几条街。而在此之前发言人格里沃已匆忙从后门撤离。《纽约时报》称,这是自1999年来,法国示威者首次冲击政府大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发地卫星图片
持续了8周的法国“黄背心”运动仍在持续。作为新年的第一次大规模示威,抗议者人数大有回潮之势。法国内政部长卡斯塔纳(Christophe Castaner)透露,法国全境共有5万余人上街。
据《巴黎人报》介绍,受冲击的是法国政府发言人格里沃(Benjamin Griveaux)的办公楼。他在采访中表示,10余名“黄背心”和黑衣男子用一辆叉车撞破大楼前门,破坏了院子里两辆轿车并砸碎了几扇玻璃。格里沃与他的团队已被从后门安全撤离。
这栋办公楼位于巴黎第七区格勒内勒街101号(101 Rue de Grenelle),原为Rothelin-Charolais酒店,建于1703年。该楼自18世纪末起被法国内政部征用,曾作为多个部门的办公场所,1980年被登记为历史纪念建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里沃办公楼前门被撞坏 图源:视觉中国
格里沃自2017年6月入职以来就在此办公。他曾是马克龙“共和前进”党的发言人,常被视作后者最亲密的政治盟友。据悉,有抗议者还试图接近爱丽舍宫,但因防卫严密作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黄背心”抗议者使用的叉车 社交媒体截屏
法新社称,最近几周以来“黄背心”抗议的规模逐渐下降。上周六(12月29日)约有1.2万名抗议者走上香榭丽舍街头,相比之下11月24日鼎盛时期仅巴黎就有4万名抗议者。
不过,1月5日的抗议作为2019年首次,其参与度与激烈程度均大有回升之势。本周三(1月2日),法国警方以组织游行未报备的理由,逮捕了一名“黄背心”运动领导者埃里克·杜埃特(Eric Drouet)。杜埃特的支持者形容此举是“独裁”,他于1天后被当局释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格里沃在办公楼外,他4日谴责“煽动者欲挑起叛乱、推翻政府” 图源:视觉中国
巴黎,里昂,马赛,波尔多等大城市均有黄背心示威,其中巴黎有约3500人示威者在街上焚烧电单车、汽车和路障,并在餐厅纵火。《今日俄罗斯》称,巴黎约有103名抗议者被逮捕。
据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在巴黎奥赛博物馆,警方使用催泪弹与闪光弹阻挡数百名抗议者前进。在国民议会大楼附近,有抗议者与挥舞警棍的警察扭打在一起。在香榭丽舍大街,警方使用水炮向扔石头的“黄背心”抗议者还击。

警方与抗议者人群冲突 社交媒体截屏
“黄背心”运动源自去年11月民众上街抗议马克龙政府上调燃油税,随后演变成要求改善社会不公的广泛运动,并提出马克龙下台。
去年12月初,马克龙正式回应抗议者诉求,暂停上调燃油税,并承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会轻易增税。在12月31日的新年演讲中,马克龙曾表态呼吁人们接受改变,承诺法国会继续改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2:40:42 | 只看该作者
20年首次,“黄背心”冲击法国政府办公楼!2019-01-06 06:31 环球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法新社
  【环球网综合报道】新年伊始,“黄背心”重回法国街头。法国连续8星期爆发“黄背心”示威游行,全法约有5万人周六(5日)继续走上街头,抗议总统马克龙不得民心的政策。这也是进入2019年后,“黄背心”首次发起抗议活动,但和平示威最终演变成暴力冲突,警方发射催泪弹进行驱赶。
  香港东网6日报道称,巴黎,里昂,马赛,波尔多等大城市均有黄背心示威,其中巴黎有约3500人示威者在街上焚烧电单车,汽车和路障,甚至在餐厅纵火;还有人向防暴警察投掷杂物,一名警员被单车击中受伤。有守在塞纳河桥上的警方发射催泪弹,阻止示威者过河前往国会。
  有示威者闯入政府办公楼,大肆破坏车辆。
  示威者批评政府:“他们无权把我们置于如此窘境,我们老是要付钱,我们受够做奴隶了,我们本可靠自己的薪金过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7 12:47:49 | 只看该作者
“黄背心”警告马克龙:若你继续如此愤怒将化为仇恨
2019-01-05 04:00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龚鸣】“如果你继续如此,愤怒将化为仇恨”,当地时间3日,法国颇具影响力的“黄背心”运动团体“愤怒中的法国”,在脸书上发表公开信,斥责马克龙政府“毫无节制的压迫”。“黄背心”成员5日将继续在法国多地进行抗议活动。
  据法国《费加罗报》和《巴黎人报》报道,公开信没有用敬语“您”,而是以第二人称“你”直呼马克龙,每一段几乎都充斥着对他的批评。公开信谴责法国政府野蛮地攻击依法和平游行的公民。抗议者指责马克龙通过拖延时间来应对示威活动,公然拒绝了马克龙为缓和争议而提出的“全民质询”(全民大辩论),认为这是“政治陷阱”。马克龙在2019年的新年讲话中,呼吁“黄背心”回归平静,这封公开信也是对他新年讲话的回应,称其缺少倾听,提出的措施虚情假意,已经失去了法国民众的信任,“你的行动败坏了你的名誉”,“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你不再可信,你和你的党派已经失去了19个月前人们对你的信任”。
  为了继续和政府进行斗争,“黄背心”在信中要求和马克龙在总统府会面,希望马克龙“改变态度,在谈判桌上讨论问题”。去年11月,法国总理菲利普原计划与“黄背心”代表见面,但是最终未能实现。公开信还呼吁“黄背心”于5日在巴黎及周边地区发起第八次游行示威,并鼓励非“黄背心”民众也走上街头集会。据悉,“愤怒中的法国”的成员将于5日下午2时集会。他们将首先在巴黎市政厅前公开宣读这封信,随后前往法国国民议会。法国多个城市的“黄背心”组织,如波尔多、尼斯、里昂、斯特拉斯堡、图卢兹等,也纷纷宣布将于5日再次举行抗议活动。此外,一支由女性组成的“黄背心”队伍也宣布,将于6日在巴黎游行抗议,地点尚未公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10:50:21 | 只看该作者
郑若麟:“黄马甲运动”将向欧洲蔓延,不可避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汇报
百家号01-0721:0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示威游行人群

编Saying:

法国“黄马甲运动”在继续,这很可能是一场将会引导法国,甚至整个欧盟走向另外一个历史方向的“革命性”运动。文汇讲堂嘉宾、原文汇报驻法国首席记者、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郑若麟认为,“黄马甲运动”的目标是要推翻法国现政府和现行政治体制,这将是一场长期性运动,它也将会造就一批被主流排斥的新的思想者,包括舒阿尔、托德、索哈尔等;它将不可避免地向整个欧洲蔓延,并会与美国“特朗普现象”遥相呼应,促使全球性民粹主义浪潮高。讲堂整编此文,作为1月20日文汇讲堂的“中欧关系”的预热。

法国“黄马甲运动”是由政府计划征收柴油税引发的。这条抗议链源远流长,远的如1789年砍掉国王路易十六脑袋的“法国大革命”,稍近一点有1968年将戴高乐将军赶下台的“5月风暴”,还有改变了人类思想史的“巴黎公社起义”。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在法国积累多年的对整个左右翼执政体制、法国经济格局和西方民主根基——“代议制民主”强烈不满的一次总爆发。唯一不同的是,动因似乎来自极右翼,但却得到极左翼的有力支持。

尚未定性:一场重要政治运动

示威游行人群

分析这场“黄马甲运动”非常困难。它具有几大特征:

首先,这是法国历史上首次爆发的没有明确领导者、组织者、甚至连“发言人”也不断变化的一场运动(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没有台前的领袖并不意味着这场运动没有幕后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其次,参与者主体大多是底层出卖劳动力的无产阶级,以及生活水平正在不断下降的广大中产阶级;

再次,这场运动表现出鲜明的民粹主义色彩,特别是激烈反对金融资本对法国经济的控制(也因为这一点,“黄马甲运动”正在被指为“反犹”);

最后,法国网络信息空前猛烈地冲击着整个舆论,正在成为法国民众的重要信息来源。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对这场“黄马甲运动”任何总结、定性的文章都将会被历史淘汰,因为这场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变性与多样化。“黄马甲运动”在未来几周内有可能被镇压下去,但它必然会在未来数月甚至一两年内卷土重来,并将成为法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政治运动。因此,本文是综述这场运动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走向、以及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迹。

三大反对:政府、媒体和资本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4-2022法国针对每升燃油所征税费(不含增值税,以欧分计), 颜色由浅至深分别代表柴油、95号汽油及95号含10%乙醇汽油。来源:法国生态转型与团结部

去年五月份,一位名叫Priscilla Ludosky的司机在“脸书”“推特”和“Youtube”上发表了一份公开信,要求免除新征的0.76欧元柴油税。此信在网络上征集到23万个签名支持。

到十月份,网络上出现了一段短视频,一位名叫雅克琳娜·莫罗(Jacqueline Mouraud)的女子不仅抗议柴油税价上涨,而且质疑国家额外收取的燃油税到底用到哪里去了,并要求马克龙总统对此做出明确回答。数周之内这一视频点击量超过六百万,而且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她。

在此之前,爱丽舍宫恰好传出“30万欧元高价换地毯”的丑闻,两相对比,反差太过强烈。对此强烈不满的法国社交网络媒体开始发出“扎克雷起义”的呼吁。

2018年11月,真正有组织的“黄马甲运动”出现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的海滨城市Dieppe。当时网络上出现了一个“黄马甲群”,在推特上呼吁11月17日进行抗议示威,很快该群就有了16000名参与者。17日那天,小城果然爆发了“黄马甲示威”,几乎所有十字路口都被身着黄马甲的抗议者堵塞。

很快,运动在法国蔓延开来,对于参与人数,法国主流媒体认为至多三十来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运动的转折点是马克龙总统的电视讲话。马克龙总统做出了全面让步:取消燃油税、增加最低收入者的收入(从国库中拿出一笔钱,每月给所有最低收入者100欧元补贴)。然而“黄马甲运动”并未因此停止。今天,一句著名的口号已经响遍法国:“RIC”(référendum d'initiative citoyenne),意指“公民自主公决”。

“黄马甲运动”要求法国当局进行一系列公民投票,而投票议题也要由公民直接提出。这非常充分地反映出法国民主选举体制本身在这场运动中遭到几乎全面的质疑。同时,示威者不约而同地对法国金融体制提出强烈批评。在去年12月30日“今日俄罗斯”法语频道的一次直播中,一位示威者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不愿意继续生活在金融权力的统治之下。”

种种迹象已充分表明,“黄马甲运动”针对的是目前统治法国的三大权势——政府、主流媒体和财团,是对西方整个统治结构提出全面质疑。正因如此,这场运动并没有因为总统马克龙做出大幅让步而中止。但其仅仅是“破”,而非“立”,更不是对世界上其他统治模式的肯定或赞同。

导致分裂的两大焦点:金融权力、全球化

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

“黄马甲运动”瞄准的标靶有两大焦点:金融权力和“全球化”。正是这两大焦点将法国社会分裂成两大部分,但这两大部分不是以传统的阶级成分划分的,而是以对这两大焦点的观点认同划分的。

这场“黄马甲运动”是在法国深陷债务危机的背景下爆发的。对法国债务危机产生和解决方法的不同认识,已将法国分为两大对立的人群:

一部分人认为债务产生的原因是法国建立了一个负担过重的福利社会,即对穷人的各种额外补贴太多,导致国家入不敷出,因而改革就是要改掉这一部分福利,同时为了吸引资本,要对富人减税;

另一部分人(既包括目前参加这场运动的大多数“黄马甲”们,也包括法国社会“沉默的大多数”)则认为,法国债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1973年1月3日通过的《银行法》,这项被称为“蓬皮杜—罗斯柴尔德银行法”的法律对法国中央银行进行了私有化,使法国中央银行失去了货币发行权,最终导致法国今天债台高筑。

另外一个焦点是“全球化”。

法国社会阶层泾渭分明,甚至连居住地都有明确界线。法国上层大资产阶级、bobo(小资产阶级)和受雇于他们的部分底层阶级,主要生活在巴黎及其周边三十公里左右,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法国上层最具代表性的阶层主要是金融、房产和跨国大公司的拥有者,他们早已走向全球。而居住在巴黎周边的则主要是为这批上层人士服务的人,尽管他们属于中产阶层,但由于他们与巴黎上层密切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追随上层模式,因此他们同样支持“全球化”。

这次参与“黄马甲运动”的主要成员,是散布在法国巴黎之外广大地区的白人中产阶级和底层无产阶级。他们占到法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靠打工生活,纳税和交通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支出。“黄马甲运动”最醒目口号之一便是,“马克龙关心地球末日,我们关心每月的月末日”。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场运动是对1968年“5月风暴”的一次逆转。“5月风暴”是在法国经济迅猛发展阶段,左翼民众要求挣脱工作束缚,争取更多自由、更多民主的左翼革命,而这一次则是在经济急剧衰退中的一场反对进一步开放、反对进一步自由化,要求更多就业、工作和保障的右翼革命。“黄马甲运动”正在逼迫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历史正在开倒车,还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民粹巨浪:与“特朗普版”呼应

玛丽娜·勒庞

法国这场得到左翼民众支持的“右翼革命”与整个西方爆发的反对“全球化”的“民粹主义”浪潮是完全相吻合的。

在美国选出一位反“全球化”的总统特朗普时,法国选民也将“不左不右”的马克龙和极右翼的玛丽娜·勒庞推进大选的第二轮。在极右翼的勒庞进入第二轮之后,反勒庞便成为一种道义上的“责任”。于是在出现空前弃权、白票和无效票(高达25.44%)的情况下,勒庞被击败,马克龙当选。

马克龙上台后并没有在执政中向民众让步,相反,在国内继续推行其多位前任已经失败了的所谓“变革”(基本上属于“劫贫济富”),而在国际上则明确担任起跨国金融资本的发言人角色(马克龙是欧盟国家中最明确批评特朗普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领导人)。如此,马克龙便成为国际民粹主义浪潮所瞄准的一个首要目标。

事实上,特朗普的前顾问史蒂夫·班农多次来到法国,并与玛丽娜·勒庞进行深入接触。去年三月份,班农在接受法国《当代价值(Valeurs Actuelles)》杂志采访时就曾预言:“马克龙竭尽全力遏制民粹主义浪潮,这将是人们惟一记住的,但他不可能遏制住这股浪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堪重负的法国防爆警察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预言美国将走向衰退的艾玛纽·托德(Emmanuel Todd)不久前就“黄马甲运动”警告说:“法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极端化,所谓的精英,即巴黎上层拒绝与人民进行谈判。”因此,他的结论是:“法国最大的危险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场政变。”

为什么说是一场政变?因为“黄马甲运动”的精神,得到了部分法国军队和警察内部人员的支持。警察工会秘书长伊夫·勒费伏尔(Yves Lefebvre)在蒙特卡罗电视台(RMC)的节目中抗议警察负担过重、加班过多,并宣布准备罢工上街。这对法国政权的冲击非常大,迫使法国内政部长在短短几天内便决定对警察工会做出全面让步。

“信息革命”:网络媒体、非主流学者串红

Le Média在youtube上开设的频道

众所周知,这次“黄马甲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没有明确的领导者。有意思的是,在这场运动中出现的几位被主流媒体有意屏蔽、忽略的学者对法国社会、“黄马甲运动”发表的讲话、文章和观点,却起到了某种深刻的引导作用。

一些原来影响并不大的网站,在运动中异军突起,成为运动的重要信息传播者,其影响与日俱增。

比如一个建立于2017年,名为“起风了”(Le vent se lève)的网站在这次运动中影响大幅增加。

另外一个叫做“媒体”(Le Média)的视频网站也播出了大量主流媒体刻意回避的话题节目。在“黄马甲运动”进入高潮前夕,该视频网站在其栏目“真正的政治”中组织了一场名为“金融资本真的夺走了权力?”的辩论,吸引了大量观众。

同时,“今日俄罗斯”法语频道(RT France)在法国是一家外国电视台,但在报道“黄马甲运动”中却起到了类似甚至胜于法国主流媒体的作用。它聘用了很多因政治理念不同而被法国主流媒体排斥的知名记者,并给予他们主持节目的充分自由,结果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效果。

此外,在这些舆论簇拥下成为不是代言人的“代言人”的学者及其观点也非常值得关注,舒阿尔是巴黎南特大学的教师,正是他提出了“RIC”——“公民自主公决”的主张。他对代议制民主一直持否定态度,主张“抽签民主”,甚至公开否认法国是“民主”体制。他的几乎所有观点都受到“黄马甲运动”参与者的高度重视,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精神领袖”的作用。另外一位是前面提到的经济学家托德。还有一位是被指为“极右翼”的阿兰·索哈尔(Alain Soral)。索哈尔被法国主流媒体描述为“反犹”政论家,从运动一开始,便在他主办的一个网站——“平等与和解”上不断发表看法和分析。

本文收笔时,法国“黄马甲运动”已经度过了第八周,根据法国内政部统计,参与人数大约五万人。目前在世界其他地区,如欧洲的比利时、北美的加拿大、中东的以色列等国也出现了类似的“黄马甲运动”,这究竟反映出什么倾向,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衰退,西方内部金融与产业两大资本之间的斗争趋于激烈并导致金融市场动荡,甚至爆发新的危机,全球经济因此持续衰退,而欧洲又首当其冲,那么“黄马甲运动”将会继续燃烧,其后果难以预测。

作者:郑若麟

来源:1月7日太和智库,有所删节,标题改编。

编辑:周俊超

责编:李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11:19:35 | 只看该作者
“黄马甲”运动没有凉:资本的压迫不停,群众的怒火不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土逗公社
百家号2019-01-0718:1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导语:尽管已经跨年,遍布巴黎的“黄马甲”运动并没有停歇,无论是冬日的寒冷,或是圣诞节、新年的狂欢,都没有打消大家的热情,这种坚韧的力量似乎也在表达着怒火本身的强烈。昨天,法国总统马克龙一改之前的和谈态度,突然强硬地表示了镇压趋势。这次运动到底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且看土逗特约作者做出的梳理。

从11月中旬开始法国“黄马甲”运动已经持续了近时两个月间,每周六成千上万的“法国黄马甲进京群访”事件撼动整个法国,震惊全世界;现在更颇有烽火燃遍全球的意思,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德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兰、希腊、瑞典、英国、加拿大、以色列、伊拉克、约旦、巴基斯坦、中国台湾地区都先后发生了模仿”黄马甲“类似的抗议活动。

在法国,不仅阴冷的冬雨未能浇灭抗议者心中的怒火,即使是斯特拉斯堡圣诞市场的恐怖枪击案都没能让“闹事分子们一致对外、共体时艰”;在圣诞假期前最后一个周末12月22日(第六周),根据法国内务部统计,到巴黎抗议的人数已经跌落到不足3000人,但是全法国各地仍然有数万人上街抗议,法国与西班牙、荷兰、德国等地的边境出入口被抗议者用车辆堵塞,并且发生了抗议者与警察的暴力冲突,全国200余人被捕,巴黎100多人被捕,整个抗议活动出现第十名死者。当然最终运动的趋向是否会走向沉寂仍然值得关注。

黄马甲运动的诉求从最初的反对能源税加税到反对移民、反犹排穆、保护地方社区、捍卫法国传统文化、要求廉洁政府、全面减少税收、要求马克龙下台、重新选举国会,乃至打倒资本主义制度,其中一些诉求自相矛盾,甚至也不乏极其反动的倾向;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黄马甲运动传到法国以外出现的类似抗议混合性的诉求,其存在着传播性与效仿性则无从否认。而且,我们要记住的是“黄马甲”运动不同于过去的罢工与游行,虽然巴黎仍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但是运动更多地扎根与遍布在法国的外省。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运动进入第三、四周后,已经间或传出国家机器本身的消极抵制与不服从,如在外省警察不愿意着全身防暴装具强行驱散抗议者而引得抗议者的欢呼,警察工会要求前线警员按照操作手册故意放慢工作节奏,甚至直接声明广大基层警员与“黄马甲”抗议者有共同的愤懑不满;而法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尽快补偿警察的加班费和年终奖励,当一个“民选的合法”政府要依靠物质奖励来维持暴力机器的治理效率,这本身反映了统治手法的黔驴技穷。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运动进行到第三周后,12月4日法国总理菲利浦宣布废除“环保能源税”时,这一明显的让步并没有使运动得以消退,反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抗议者争取更大胜利的信心。引发运动的诉求本身反而不再那么重要,愤怒本身成为了要表达的一切,而最终指向了要求”现行秩序的象征“总统马克龙下台。

“傲慢的金童“ 与失去共识的政治空间

笔者曾经在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结果出来后写到,

马克龙以明显优势当选预示着法国人民在等死与找死之间做出了”等死“的选择。刚刚结束的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结果反映了这种弥漫在法国大地的失望与愤懑的情绪。高颜值的“粉色金童”马克龙固然四面讨好,但对于解决种种现实的危机与僵局其实并无什么“灵丹妙药”,不过是继续(1990年代以来传统的)新自由主义的世界市场政策和进一步削减已经岌岌可危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他的前任们从克林顿到布莱尔,从奥巴马到齐普拉斯,多少“金童”在满怀期待的上台,一路高开低走留下一地鸡毛。下一个“金童”马克龙会有什么不同吗?五年后他是否还能保住神话,抵抗国民阵线的节节紧逼,还是神话褪色,成为极右翼进一步登堂入室的垫脚石?(法国的粉色“马卡龙”胜了,但不屈的法兰西何去何从?2017年5月8日 土逗)

与此映照的是2018年12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做的”重大让步“与呼吁和平与秩序的做派反而成为了某种政治笑话。除了此前12月5日总理菲利普已经宣布暂停燃油税上涨,马克龙提出的让步政策包括:

1. 从2019年5月起,法国的最低工资(SMIC)每月将增加100欧元。

2. 所有有能力的雇主向员工支付年终奖,且政府不会对此征税。从2019年开始,取消对加班费的征税。

3. 对于每月退休金不到2000欧元(原来为不到1700欧元)的退休者,政府将在2019年不提高其普通社会保险捐税(CSG)税率。

4. 不恢复巨富税(ISF),因为让富人留在法国才能增加投资,增加就业。

5. 要求大企业做出贡献,马克龙表示将召集各大企业负责人,在未来的一周内制定出具体决策。

6. 加强打击偷漏税。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日前表示,明年欧盟内部如果不能就美国网络巨头的税收问题达成共识,法国将对在法运营却逃避法国企业税的公司采取特别征税措施。

事实上其中有些政策的让步并不应和本次”黄马甲“运动的诉求,而恰恰是2017年法国各工会发动数十万工人大罢工反对马克龙劳工改革的时应做的让步。当时马克龙的劳工改革包括更为放宽企业解雇员工的限制与中小企业在与员工谈判待遇时可以没有工会的介入,引发法国的各工会和左翼的不满与罢工,虽然在去年9-10月间法国有过不少大规模罢工,但并未能阻挡劳工改革法案在议会的推行,作为左右共治代表的马克龙的支持者占据了议会的多数。现在马克龙的应对仍然是希望通过新自由主义的“现金红包”的小恩小惠收买来暂时平息民众的怒气,但坚持其市场和亲商的基本政策不变;由于马克龙的让步几乎缓了一年,而且事实对象不同,注定效果有限。

例如,所谓提高月最低工资100欧元,看似不低。2018年法国最低工资1498.50欧元,100欧元的涨幅达到6.67%;但就在”黄马甲“运动爆发前的10月份法国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2.2%,为三年来的新高;此前两年,法国最低工资的增长幅度都低于当年实际物价增长幅度,例如2017年,物价增长幅度为1.7%,当年最低工资增长速度只有1.5%,所以6.67%增长率扣除2.2%的通货膨胀率,即使不考虑2019年本就应增长的部分,其实增长不过3%-4%而已。

而至于马克龙提出的政府支持”有能力的”雇主发年终奖以及2019年起加班费可以免征税,更是口惠而实不至,而“有无能力”的自由裁量权皆在雇主手中。而拒绝恢复“巨富税”所谓确保企业和投资活力,显示马克龙根本没有在其执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有明显向群众的退让。所以,12月10日当马克龙在再三犹疑后,最终在爱丽舍宫内的电视讲话(2300万人观看这一演讲,是法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总统电视演讲)后表示让步并愿意”倾听“民众时,群众并没有”雷霆雨露皆是恩典“的感动,反而有一种被侮辱后的愤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

作为知识精英的马克龙这种傲慢与自以为是其实是其自身经历与思维逻辑的真实反应;他甚至缺乏一些久经风雨老练油滑政客的那种”表面功夫的倾听“。马克龙不是马克龙自己,他是法国金融界的扎克伯格、他是白皮肤的奥巴马,他是在全球化时代中新自由主义政策下”政治神童“的符号(ICON),他是年轻又睿智、高等教育而不失丰富经历的”精英“,他思考的不是家乡亚眠,也不是法国本身,而是欧洲,而是身处全球秩序的法国,也因此他,他的言行,无时无刻体现出他和他所代表的集团利益,也因此事实上又将自己疏离于真正的”法国“之外。

他此前与法国社会党左翼辩论时,讥讽左翼对手“买得起一件好西装的最好方式是努力工作”;他曾经对生活难以为继的失业者说“过条街就能找到工作,你找不到工作只能说明你自己不够用心;在处理其保镖穿警服打人的情况时,”马克龙曾经表态“谁对处理结果(政府被指包庇本纳拉)有意见,让他们来找我!”;

第一轮总统大选他大幅领先,于是就高调地与妻子包下一家奢华的餐馆庆祝。高(智商,而非身高)富帅而又任性,看似完美人物,但是远离现实。

在选举期间,在他的家乡亚眠美国惠而浦集团开设的一家工厂要关闭,当地工人举行罢工;马克龙可以很在餐馆包厢内自如地与资方、商会与工会代表进行斡旋交流,但是当他到达罢工的工厂现场时,则显得格格不入,面对工人并不自如,甚至直接遭遇工人的嘘声。

对马克龙的“任性直言”,在此次”黄马甲“抗议活动中,抗议者在墙上写道“马克龙,我们过到街这边了!”、“马克龙,我们有意见,我就来找你了!”

当那个趾高气扬的”金童“(法国自拿破仑之后最年轻的国家元首)坐在金碧辉煌的爱丽舍宫内镀金的大办公桌后,一脸严肃自我陶醉地强调着法国要团结、民众遵守秩序,体察民情,恩赏群众;也许他真以为自己是”拿破仑的传人“,但在群众看来这完全是一个高高飘在云中,不知民情,被一群骗子和高利贷者所包围,一心为超级富豪们谋福利的”他们“中的一份子。而且,马克龙越要显示自己的自信与成稳,在群众看来越是与民众疏离与装模做样,这时他所谓与长他24岁的老师的”爱情人设“隐含的意味更多变成了一个未曾长大的恋母小男生的自私自利自大,而非是喜人的讨巧与浪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根据路透社12月初的报道,马克龙的民意支持率只有23%,而在一年半前,他当选总统时,其支持率曾高达70%;“金童”的褪色比我们料想得更快、更瞠目结舌,当然此前无论是社会党奥朗德政府还是代表戴高乐派最后传人的萨尔科奇其实也都一路高开低走。

但是,更为危险的是,因为事实上法国经过前两任总统,以国民阵线为代表的极右翼的政治基本盘的已经确立(约占三分之一),所以马克龙所领导的中间派力量成为今天维持左右共识、遵循规矩、精英代言的脆弱平衡的象征,当初马克龙之所以能执政就是因为传统中左中右长期的无能为力而导致基本架构崩盘,马克龙作为彻底的”中间派“出来弥墙修补,但也正因为此其实马克龙的支持基础极其脆弱。所以在”黄马甲“运动之后,很可能意味着法国”左右为难的趋中心化和平衡化“的传统政治建制空间将支离破碎,温情脉脉的面具即将撕下,如果马克龙不解散现有内阁推卸责任,不进行”自我政变“,甚至无法想象明年马克龙如何维系其统治的合理性,从最初的假装无视群众到后来步步退让时假装重视群众;”疯者为王的时代”即将到来,法国的政治变动本身将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这个冬季注定已成为了法国历史乃至21世纪政治史的一部分。

谁是黄马甲?诸众来了!

马克龙在海外访问时公开宣称”法国工人懒惰和工会蛮横”,更是惹来朝野的批评,总统的这种做派很难让为勉强维持基本生活的民众接受,在他们看来着代表着精英的傲慢与愚蠢。

而作为昔日的经济部长,他应该很清楚工人年平均工作时间为1473小时比德国的1371小时更要高出100小时多;法国的生产效率(45.4欧元/小时)不仅高于欧洲平均水准(31.9),甚至比德国(42.3)和瑞典(44.4)都高;而法国工人的工会率只有10%左右。

而且,很多媒体不会告诉你的是,在失业率接近10%的法国(青年失业率约20%),6000多万人口中(4000多万劳动人口)中有1000万人(约占劳动人口四分之一)依靠着最低工资勉强维持生活,而在这下面约有88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他们每月收入只有601欧元,而最富有的0.01%的人口,每月收入达到58266欧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源:BBC

很多中文媒体都曾把这次“黄马甲运动”称为一场“五毛钱的革命”(因为此次马克龙增加的能源税仅为每升汽油增加0.065欧元,约合人民币0.5元),仿佛”天生爱闹革命“的法国人都是一群”五毛党“,为了人民币区区五毛就要闹事。

一些媒体不会告诉你的是,根据统计2013年,大约有80%的法国人上下班时采取自驾车的方式,但2018年这个比例最多不超过43%(来自法国《回声报》报道的法国国家统计局消息)。事实是在留下的43%驾车上下班(直接受能源税涨价影响的)的人群中,相当部分不是开车得以享受,而是不得不自驾上下班,其中很多住在外省的中小城镇郊外的中下层居民,需要每天进行十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的通勤,不用说上班,甚至连外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也根本无可靠的公共交通可以依赖。而且根据法国经济财政部表示,国际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法国的物价将上涨0.3%。油价上涨造成消费减少;而事实上能源税也起到了相同的遏制消费的作用,相当多中下层家庭(拿着最低工资和低于最低工资的近2000万人口)每月收入刚够勉强维持日常开支,甚至不得不用依靠贷款和信用卡来“寅吃卯粮”维持。

按照法国官方和媒体的说法,很多参与抗议的被捕者都是30、40岁上有正常职业的来自外省的劳动者,其中很多人甚至在个人经历上都不曾政治化,没有参加过抗议与骚乱;他们不是所谓的”职业抗议者“也不是哪些政治党派的忠粉,他们之所以选择在周六进行抗议活动,很简单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时是周末,周一到周五是工作日,他们得上班糊口,这些人构成了”黄马甲“的主体。

BBC采访的一名中年女性”黄马甲“的表态很有意思,她家三口人有三辆车,她丈夫是一家工厂的经理,她自己是医护人员,而女儿在读大学;按照收入来算她家完全是一个欧洲典型的中等收入家庭;但她直言他们家住在村子里,如果不开车外出根本不可能;当她说道,我父亲曾经说过法国有富人、中产阶级、工人阶级,而今天我认为法国只有富人与工人阶级,没有中产阶级,我们现在尽可能不外出、不逛街、不旅游。在示威现场,我们不问别人的工作是什么,投哪个政党的票;要让马克龙们听见,这就是她参加黄马甲抗议的原因。

同样根据媒体报道,一名被捕的”黄马甲“抗议者直言,“这就是生活,租金太贵了,早知如此,我宁愿想回到父母那里,也不会去做傻事。”另一名被捕的抗议者本身是一名羽量级拳击手;为了维持生计却签了一份管道工的长期合同,每月工资1200欧元。他在法庭上承认自己砸碎街头石块和与警察冲突是:“巨大的错误”,但他仍然强调他将继续支持”黄马甲“运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年后“黄背心”首次活动

图片来源:法新社

在媒体的报道中,抗议者反复提及,“我受够了”、“他们不听我们的”、“我对一切都不满”。所以,所谓的”五毛“涨价更多的是击溃了这些竭力想维持”正常生活样子“的”良民百姓“最后的心理防线,就如同在另一片大陆上,如果房价的遥遥无尽还只是让人失望,而房租的涨价会击跨那些在宇宙中心为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漂移的青年人口”;委曲求全的奋斗、自我洗脑的努力之后注定面对的仍然是无望的未来时,希望、失望、绝望、屈辱与愤怒间的转换只是万千心绪中一根发丝的变化而已。

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何直到12月初暴力事件已经发生后,对于黄马甲运动的民意支持率会高达75%以上,当然在媒体和官方一再渲染巴黎的暴力事件后,整体对黄马甲运动的民意支持率确实有所下降。不过正是那种“不满的一切”、”无名的愤怒“、”被无视的屈辱“成为了法国社会中下层民众的共识,滋养着”黄马甲“运动,建立起了对”政治空间“的同仇敌忾,而傲慢的巴黎与”巴黎的主子“马克龙则是”国民的敌人“。

巴黎在世界范围内代表着法国,是所谓法兰西文化的象征,是著名的全球大都市的地标之一,但它是营造出来的景观,它是为满足某种观感而再现的法国(如果一个亚洲人、美洲人没有在巴黎打过卡,他或她好意思自居”全球人“吗?即使东亚诸邦的肥皂剧也要反复出现铁塔、圣母院、卢浮宫等场景);所以它更多是一个景观剧场再现的舞台,而不再是千万人真正生活着的法国。巴黎的法国政府与布鲁塞尔的欧盟的联系可能远比与马赛或者哪座法国小城的联系更深;全球化的世界市场把巴黎从有血有肉的法国中生生拔走,提供给那些急于在舞台剧中出场的精英们享用。

所以,对于这些来自外省的抗议者而言更像是从法国中抽离出去的一座”漂浮的“城市,而非法国的巴黎;这个巴黎不会感受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无从享受这个巴黎。法国,普通的法国人,则不再拥有巴黎。

全球化的一大成就就是将众多的”不同质的实现形式统一化“,而将”原本同质化的删选、分离、变异“,不同质的共同体排斥着同质的非共同体,跨越了民族、地理、性别、文化的差别,由资本的霸权和意识形态的规训统一起来;但问题在于这个共同化的过程中,被抛弃与被遗忘的同质体则越来越多;在今天世界各地的知名帝都、魔都、壕都、废都,莫不如此。

由此,我们不难参悟那些巴黎著名景点和旅游奢侈品消费区外的纵火与打砸,这固然是来欧洲大陆无政府主义的历史遗产;但同时表达的是外省的愤怒,他们要夺回的是那个不再属于他们的巴黎;这曾经是他们的巴黎,他们的一部分;而今天这部分已经从他们的生活中被生生地割离;向着巴黎进军更多的是象征着对他们给他们带来无数愤怒的资产阶级统治与资本主义异化的抗议,也象征着他们对于既有生活秩序的瓦解和对被遗忘与抛弃发自内心的恐惧。而同时在法国外省各地的抗议活动,封闭法国与周边欧盟国家的边境,占领城镇中心广场与交通岔口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种“主权宣称”的心态,那些曾经是我们的,现在都已不确定,所以要通过占领、封闭、集会来自我确认,而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的会导致某些伴有排斥异己文化、仇视外国人和其他种族、拒绝接受外部世界的心态;受伤害者必保守;但这种反抗必然基于直接反抗当下的统治地位政治制度,所以“打倒资本主义”的标语刷到凯旋门下。

从这一意义上讲”黄马甲“运动的不少诉求都是向回溯性的,而非向前看的;他们恐惧的是失去曾经仅存的,而非寻求未来可能的道路;他们是为了解构今天而来,而无以准备建构明天;今天的一切都是祸根,但是明天是什么无以得知,街头有力的怒吼恰恰是绝望后无奈的耳语,让我们回到昨天吧。

于是“黄马甲运动”就像一场野火似的蔓延开来,你甚至很难说清楚谁是”黄马甲“?多数媒体在描述时都会有一种挫败感。因为你也很难用传统的政治分野和理性逻辑去分析它,左的,右的?进步的,保守的?青年人的,老年人的?利己的,利他的?白人,黑人?犹太人,穆斯林?未来的,过去的?它即是它,又不完全是它,一旦你开始对它归类,它就本身变得不完整了。

例如在12月3日当法国总理试图寻找运动的代表和活跃分子进行谈判以消弭“黄马甲”运动时,却在最后一刻发现这些找来的代表根本无从代表,他们或者主动表示自己无法代表任何其他人,或者代表一经选出,网上就立即有抗议者否认所谓代表的权威性,结果导致对话会最终被迫取消,而这次所谓“朝野共识会谈的失败”使法国总理菲利浦不得不单方面向公众释放燃油税不增税,传统的政治空间内博弈的游戏的不再管用。找不到可代表,也不存在所谓的架构,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在网络上、社交媒体上发起一场抗议或者集会,而发起者本身也无从在现实中控制这场集会会如何发展与收尾。这种自发性、原生性与主动性恰恰不同于历史上已经被规训的“社会运动”,套路将没有太多的意义。

所以,按照奈格里的说法,毫无疑问今天的黄马甲运动的参与者就是他所一直强调的“诸众”,运动并不需要中介代理,他们通过自我表达所面临的大量社会苦难。(This is a multitudinous movement, that does not want intermediation, that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enormous social suffering so far accumulated. ‘Antonio Negri on the Yellow Vests and the New Wave of FrenchInsurrection’,Dec 3, 2018)

同时,奈格里强调诸众由内部的种种差异构成,这些差异决不会缩减成统一的或单一的身份——不同的文化、种族、族裔、性别和性取向;不同的劳动形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欲望。诸众是所有这些个体差异的多样性集合,共同的愤怒把他们纠合在一起,但他们不是一体的,他们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而且有时会如同布朗运动一样互相冲撞;最极端的案例莫过于,同在巴黎,当有“黄马甲”抗议者公然宣示纳粹敬礼并殴打犹太老妇人时,也有“黄马甲”抗议者为防止穆斯林儿童受伤,主动熄灭阻挡警察的篝火。

资本主义是如此狡黠而富有生命力,从它出生到今天,它总是不停地向自己的敌人学习,将敌人吸收到自己的框架内,而且用敌人的方法摧毁敌人,在它仍然稚嫩地面对欧洲封建势力时如此,在它处于危机中面对社会主义时也是如此;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侵蚀了社会政治空间,今天所谓的传统左右政治分野事实上都被吸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之下;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政治与社会中介组织本身成为了“既成政治空间”的一部分,无论是叫工会、党派还是社会组织,“先锋队”本身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精英主义框架下的产物。

传统意义上的反对既成统治者的极左、极右政治力量(极右的国民阵线、左翼的不屈的法兰西、各类成型大工会)其实在这场运动中实际作为也乏善可陈,不要说领导群众,至多作为跟随剧情发展吆喝的观众,如勒庞或者梅朗雄之类所谓参与运动,更像是足球比赛的现场吆喝的球迷,而非是下场踢球的足球运动员。

“黄马甲”运动作为一场诸众具有主体性的运动,而绝非自诩的”阶级先锋队”或者“民族卫士”领导的运动(那些形式本身仍然是委身精英主义的少数“反精英”对抗精英),其从形成时就不接受或者说拒绝中介与代言的,也不愿意为已有的信托式政治机制所约束。在事实上拒绝旧有的权力分配与博弈框架,形成新的自我为主体的;按照奈格里的说法就是”双重权力“,以权力对抗权力(Dual Power:Power against Power)。而从十年前占领华尔街运动、愤怒运动以来,这种自我独立于建制空间之外的主体才可能发展出新的实践力量、新的中间群体觉醒、本来稳定西方社会的中间力量日渐掏空,最终才可能形成有意义于当下的新组织形式。而且只有保持这种原生的、自发的、乃至野蛮的主体性,才会使诸众保持活力,如果因为组织规训而是失去主体性的活力,那么进行组织的意义又何在呢?

中国革命曾经有一句名言”干部靠教育,群众靠示范“,而如果没有成功的示范,无有广泛群众的自发的参与,就算有所谓”教育的干部“,其本身存在的意义何在?更何况其根本无法体现出该具有的活力,而不过是亦步亦趋的对历史的摹仿,而这至少是自一战以来法国乃至更大范围内左翼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相映成趣的一个案例是隔海峡相望的英国扑簌迷离的”脱欧“,旧的阵营与壁垒已经被打破,理念与行动互为矛盾;极左翼为了明天(选择)要求脱欧哦,极右翼为了昨天(道路)也要求脱欧,中左翼和中右翼为了保住今天(现实政治地位)要求留欧;老年群众为了保住今天(的自己)要求脱欧,而青年人为了明天(的自己)希望留欧,而所谓留欧本身就是为了维系今天的机制,而脱欧必然导致今天机制的瓦解,将带来什么?其实无人能完全知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催泪弹也无法驱赶民众

图片来源:法新社

而这背后反映的恰恰是深厚的失望与愤怒,集体性的对今天的失望,对现行制度的不满;其创造了一切今天的问题,而无力予以解决;所以无论是美国特朗普上台,意大利五星运动与联盟的联合执政,还是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的右翼民粹主义的狂吠;还是西班牙的”我们能“运动、民粹主义来了! 而由诸众参与的法国”黄马甲“运动则是这一民粹思潮在法国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传统政治空间的极左翼与极右翼也已无法容纳这种理念。

不错,民粹主义不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愤怒,是一种存在;它就像冬日里的雾霾一样弥漫在整个时空中,你无法从空气隔离雾霾,除非你能在源头上消除导致雾霾的诱因,净化空气需要的是制度性变革。也许不久的将来,黄马甲运动将会整体退潮,但是愤怒并没有,它就像雾霾一样弥漫在空气中,你 能看见它,你能闻到它,你甚至能从自己的血液中感受它,;即使暂时退潮,但会以更猛烈的潮流重新回归。只要产生愤怒的制度仍然存在,那么对现实的愤怒将会与之相伴永存下去……

在欧洲革命失败而沉寂的1854年,拉萨尔曾经给马克思的复信,(您所说的)至于现今的消沉无法靠理论来克服,这一点你完全正确。我甚至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任何时候都没有单靠理论战胜过消沉,也就是说,靠理论克服这种消沉虽然产生过信徒和宗派或不成功的实际运动,但从未引起过现实的世界运动或普遍的群众性的思想运动。群众只有受实际事态的沸腾的力量的吸引,才不仅在实际上而且在精神上投身于运动的洪流。

恩格斯在1881年针对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旧自由党已经成为建制一部分,而新的工人政党还未出现时曾经说过的: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遍地感到,老的政党注定要灭亡,老的套语变得没有意义了,老的口号已被推翻,老的万应灵丹已经失效了。各个阶级的有思想的人,开始看到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只能是走向民主制的道路。假如还有希望,希望仍然在无产者那里。

作者:羽佳

编辑:Targaryen

美编:太子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12:04:48 | 只看该作者
马克龙要开展“全国辩论”应对“黄马甲”运动,这事能成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汇报
百家号01-0800: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月6日,法国巴黎,“黄背心”示威持续。当日女性示威者走上街头举行集会。|视觉中国

当所有人认为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妥协能换来“黄马甲”运动的平息时,法国全境在上周末再次爆发抗议示威活动。更重要的是,随着骚乱和暴力的图像与视频占据各大社交媒体,国际舆论认为,总统似乎已无力应对“黄马甲”运动。

欲用“全国辩论”试探民众反应

据法新社报道,上周六全法共约5万名抗议者参加示威活动,比去年12月底的第七次活动增加1.8万人。全法多地示威中都出现了暴力事件,甚至法国政府大楼也被抗议者冲击。此外,抗议者在数个地区向警方投掷石块,而警察用催泪弹和高压水炮回击。据统计,法国警方共拘捕了103名抗议者,其中101人遭到监禁。“他们攻击的是共和国的卫兵、代表和象征。”马克龙5日晚在推特上严厉谴责这一行为,称将利用法律手段应对暴力行为,并呼吁所有人回到对话及谈判的轨道上。

美联社分析称,面对愈演愈烈的“黄马甲”运动,马克龙将很快会推出新措施。果然,法国政府6日宣布,马克龙将开展一场为期3个月的“全国辩论”,以回应民众的诉求。据了解,此次辩论的主题包括生态过渡、税制及公共支出、国家组织及公共服务等四大项。辩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一月中旬,政府向民众征集选题,了解民众最关心的问题。第二阶段从一月中旬持续至三月中旬,对征集的选题进行辩论。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国问题专家薛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辩论其实是一种试探。一是试探民众对于改革的反应,避免像燃油税上涨后导致的“黄马甲”运动再次出现;二是马克龙希望借此改变他已被贴上的“富人总统”的标签。但他同时认为,政府在公布辩论选题时或许会激发民众更大的矛盾,“毕竟有些民众的选题无法选上,那些人的反对声会有多大,马克龙到时如何安抚变得很关键了”。

不断妥协将影响总统连任

有分析指出,“全国辩论”将是一把双刃剑,若法国民众诉求届时无法得到妥善回应,马克龙政府将再度面临考验。此外,马克龙借此次辩论尽力避免全民公投的尴尬局面。因为在法国历史上的全民公投中,也曾发生过民众由于对领导人不满而投反对票的情形。2005年法国举行《欧盟宪法条约》全民公投,55%的民众投下反对票,大部分人就是因不满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而选择反对。马克龙此举意在让法国人将所有问题全部抛出,再想解决办法。

“黄马甲”运动爆发于马克龙5年任期的关键时刻,从其一系列不受欢迎的经济改革开始,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正日益考验着马克龙加快改革步伐的决心,并迫使政府对税制改革进行重大调整。然而薛晟认为,“全国辩论”恰恰会拖慢改革的节奏,去除3个月的辩论期与7月、8月的暑假假期,留给法国政府仅有半年有余,政府是否有时间与精力应付,民众会否再次被激怒,这些都是未知数。

事实上,马克龙在燃油税问题上做出妥协时,就已经注定如今的局面。马克龙之前的让步满足了法国人的要求,表明他是愿意妥协的。法国人自然会提出更加多的要求。“如果不同意,他们就继续抗议;如果同意,那就继续不断试探他的底线。”薛晟认为,不断妥协的后果就是影响马克龙的连任。法国总统每任任期结束后,法国媒体都会为总统列出一张表单,上面有其竞选时承诺的内容。如果马克龙妥协到底,其任期结束时他的成绩单就会格外难看,势必会影响连任,奥朗德正是前车之鉴。

作者:吴雨伦

编辑:王卓一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12:08:27 | 只看该作者
郑若麟:法国“黄马甲运动”意味着什么?


  作者:郑若麟    来源:观察者网  发布时间:2019-01-05 10:22:37


         一、“法国往何处去?”

“巴黎”是一个具有特殊魅力的名字!

除了与浪漫、风流、优雅、奢华等令人迷醉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外,巴黎也与一个特殊的词密不可分:“革命”!以及这个令人既响往又令人恐惧的名词背后的暴力、怒火、破坏、毁灭……

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法国“黄马甲运动”第四幕!

这场运动显然只是法国历史上民众抗议链上的新的一环。回顾以往,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抗议链可谓源远流长:远的当然令我们回忆起砍掉了国王路易十六脑袋的“法国大革命”!稍近一点我们会提及将戴高乐将军赶下台的“68年5月风暴”。还在我们耳边余音缭绕的革命口号,我们的脑海里也立即会浮现起“黑夜站立”运动、“为了所有人的示威”(Manif pour tous)运动等等。所以今天在巴黎发生“五十年来最重要的”抗议示威“黄马甲运动”因此也并不令我们吃惊。这是巴黎人的传统;这是法国人的传统:不满就上街、就抗议、就革命!

这场人数尽管不多、但却有着“全民性”运动性质的抗议是从五月份就已经初露端倪。当时一位名叫Priscilla Ludosky的驾车者在“脸书”、“推特”和“Youtube”上发表了一份公开信,要求免除新征的0.76欧元的柴油税。此信在网络上征集到23万个签名支持。

到了十月份,网络上出现一帧短视频,一位名叫雅克琳娜·莫罗(Jacqueline Mouraud)的女子不仅抗议柴油税价上涨,而且质疑国家收取的这额外的燃油税到底用到哪里去了!她直名要求马克龙总统对此做出明确回答。

莫罗的视频在网络上激发了更为强烈的反响,数周之内这一视频点击量超过六百万,而且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她。

而在此之前爱丽舍宫恰好传出“30万欧元高价换地毯”的“丑闻”;两相对比,反差太过强烈。由此,强烈不满的法国社交网络开始发出“扎克雷起义”的呼吁。2018年11月开始,一到周末,巴黎和全国各类大小城市均出现身着“黄马甲”的抗议者。“黄马甲”是当汽车在路上出现问题抛锚时必须穿上的一种背心,目的是让其他汽车司机远远地就能看到他。这种以“醒目”为旨的“黄马甲”便成为这次运动的强烈象征。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31日,法国巴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演大型声光秀和烟花表演,庆祝新年到来,吸引数以万计民众前来观看。“黄马甲”示威者也参与了庆祝。(@视觉中国)

为什么法国的示威往往会引发暴力行为呢?我还在法国担任常驻记者时,曾报道过一次法国从68年5月以后历史上很有可能规模最盛大的一次游行:抗议同性恋婚姻的“为了所有人的示威”。当时动员起超过150万人的规模巨大的示威抗议。但由于没有任何严重的暴力行为出现,于是当时的总统奥朗德根本对此熟视无睹,自顾自通过了同性恋结婚的法律。这对法国的抗议者们是一个沉重的教训:和平示威等于无用示威!

这一次“黄马甲运动”显然接受了教训。从上个周末这场运动已经进入第四周。几乎每一次运动都会发生不大不小的“暴力”行动;而到上周这一暴力行动已经达到最高峰。这场“运动”也就被法国媒体描述成“起义”、“革命”……今天法国的“黄马甲运动”已经漫过法国边境,正在朝着比利时、荷兰等其他欧洲国家汹涌而去。

显然,今天的问题已经是:法国往何处去?

二、一场全民支持的运动?

所有的民调都证明,大多数法国普通民众都支持这场运动。有的民意调查甚至高达72%以上。甚至法国历来“政治对手支持的我一定反对”的各派政党,除了马克龙的执政党以外,也几乎都一致地站在“黄马甲”背后。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这场运动从传统右翼政党到社会党的部分领袖,甚至连极右翼的玛丽娜·勒庞与极左翼的让—吕克·梅朗松也都站到了同一阵营内,分别表示对这场已经被法国媒体描述成“起义”的“黄马甲运动”表示强烈的支持。

为什么这次表面上看是一场“没有组织者的运动”会得到人民如此广泛的支持;甚至迫使各大政治党派也都表态支持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不是几十生丁欧元的燃油税的问题,而法国长期以来积累的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高升、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生活水准日益滑坡等诸多问题的一次总爆发。正是缘于此,尽管政府最终决定取消这笔燃油税,但群众运动并没有就止熄火。

上周六“黄马甲第四号行动”在警方的高度警戒下还是上演了:初步统计(官方)有13.6万人上街示威、警方出动了89000名警员、并且布置了大量装甲车;结果是1723名示威者被捕、1220人被拘留(这破了一次性拘留人数的纪录)、264人受伤;其中包括39名警察和宪兵。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运动的范围正在扩大,不仅学生—-甚至包括中学生——也已经动员起来,而且其他领域、甚至包括部分警察也转向同情示威者。

前几天曝出的在巴黎郊区Mantes-la-Jolie市148名中学生在被警方逮捕时,双膝跪地、双手带铐、双手抱头的照片已经转遍整个欧洲。在上周末的示威中,在“共和国广场”上示威者也都模仿这些被捕学生跪在地方,以示抗议。“双膝跪地、双手抱头”的画面很有可能将成为这次运动的一个标志性画面……

另外一个极其特殊之处,就是警方这次根本就没有等出现暴力行动就已经从早晨第一时间开始实施逮捕行动。也就是说,参加合法抗议活动的人只要身上带有“违禁”物品——比如锤子、打火机之类的——也都被抓。甚至在前一天夜里至凌晨,运动远还没有开始之前,警方就已经突袭了有案纪录在身的一些政治暴力分子,抓捕了一批据称是“头领”式的人物。可以说,“黄马甲第四号行动”在襁褓里就已经被掐死了。但这并没有完全遏制住“黄马甲第四号行动”依然上演。

法国的“黄马甲”运动最初是为了抗议计划中的燃料涨价,但后来演变成大规模抗议总统政策和管理方式的示威运动。(@视觉中国)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这场运动的真正目标,是要推翻现行法国政治体制,即要求法国总统马克龙下台。这一目标显然是难以达成的……

三、一个意外的题外话

对这一点我已经深信不疑:在欧洲几乎没有任何真正纯粹的“自发”运动。这一次也不例外。

在这场运动的“边缘”,爆出了一个大“丑闻”:法国著名杂志《巴黎竞赛画报》在报道“黄马甲运动”时,用了一张照片做封面。封面上一边是一位警察,而另外一边则是一位身穿黄马甲的法国人。问题就出在这个人身上。他的名字叫埃尔维·利森,是一位著名的“反犹作家”,多次被法国司法机构判定犯有“反犹”罪。

他曾出版过一系列有关犹太教、末世论、反白人种族主义等被认为是“反犹”的书籍。显然,利森非常积极地参加了这场“黄马甲运动”,并被《巴黎竞赛画报》的记者拍到了照片,登上了该周刊的封面。这一下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法国有一个犹太族群组织,名为“犹太协会联合会”,专门针对法国社会出现的任何“反犹”做出强烈反应,包括司法反应。《巴黎竞赛画报》刊登利森的照片,并将他介绍成“黄马甲运动”的发言人或代表人物,是否意味着这场运动具有“反犹”的性质?为什么《巴黎竞赛画报》要用利森的照片?

到底是因为记者是不知道此君是何许人也而“误”将利森的照片用上了封面?抑或有意要将这场运动导向某个方向?一连串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巴黎竞赛画报》做了道歉。但这也反映了一个实情,即参加这场运动的法国人确实非常庞杂,其中包括极右翼和极左翼。这说明了法国现政府已经非常不得民心。从传统左右翼到极左和极右翼,马克龙总统在民意调查中的满意度已经不到20%。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满意度已经确实危及民选政府的合法性。

但是,在法国任何事情一旦与“反犹”联系在一起,便会变得异乎异常地复杂。这既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当今现实正在不断地提出的一个问号……与此同时,另外还有一个名字也不断地被人们提及,那就是美国的白宫前智囊史蒂夫·班农,与他在欧洲建立的“运动”基金会。我们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班农的基金会与“黄马甲运动”有任何关联。不过,法国“68年5月风暴”的奥秘,我们也是近半个世纪以后才理清其来龙去脉的。

如果我们联想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顾国际惯例两次发推特评论“黄马甲运动”,以至于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利昂反唇相讥:“……我们没有参与讨论美国事务,亦请让我们自己过我们的日子。”言外之意,请特朗普闭嘴。

我们等待着历史在未来给我们的答案。

四、这是法国经济改革的挫败吗?

对燃油征税,是在履行《巴黎气候峰会协议》呢?还是为了从“穷人”那里捞点钱?燃油税取消,是法国改革的一个“挫败”吗?美国总统特朗普看到“黄马甲运动”反对增加燃油税非常得意。

因为美国退出了巴黎气候峰会协议。对于特朗普来说,所谓气候变暖就是一个骗局。法国掉进去了,不得不对汽车燃油征税,结果导致社会动荡。特朗普就差一点直说“活该”了。

事实上,气候变暖确实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具体到法国而言,几乎可以说鲜有法国人会相信,国家征收这点税会对地球气候的变化产生任何影响。相反,这中间带来的一种“不公正”的感觉,却是非常深刻的。

仅仅在几年前,法国政府还鼓励大家购买柴油车。因为柴油比汽油便宜。但柴油车的售价却要贵得多。然而没过多久,却因为“地球气候变暖”这样一个理由,法国政府决定大幅提高柴油的价格(提升幅度大大超过汽油),这对购买了柴油车的消费者确实非常不公。

现在要换车的话,柴油车不仅二手车已经根本卖不出价格,而且新的节能车价格也已经上去了。更令法国柴油车消费者头疼的是,法国每年都要对所有汽车进行年检,通过的汽车才能继续使用。而明年会有很多柴油车将无法通过汽车质检,理由恰恰就是“污染大气层”。这样就会逼着很多家庭不得不换汽车。然而问题是太多的家庭无钱更换汽车,所以才会引发如此强烈的不满。政府出尔反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有点“玩弄百姓于股掌之间”的意味……

2011年在法国比扬古举办了雷诺车展,布洛涅-比扬古曾经是全球几大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东方IC)

但最根本的,则是法国经济毫无复苏的迹象。法国曾经是一个工业制造业大国。法国的空客、高铁、核电、甚至包括汽车,都曾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赴法担任常驻记者前后二十多年,亲眼目睹着法国政治家对法国经济的无所作为,任由其日渐衰弱;再加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对法国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法国在这场世纪之争中显然没有能够胜出。法国的政治体制是直选国家最高领导人。

从戴高乐下台之后,法国的选举体制可以说没有能够使任何成熟的、对治理法国有着一整套方案的政治家选上台。比如右翼经济学家雷蒙·巴尔、左翼经济学家米歇尔·罗卡尔等人都未能在普选中胜出。法国经济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今天法国经济已经处于严重的困境之中。

法国人民非常执着、具有非常强烈的平均主义思想意识。法国大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世界上最彻底的革命之一。法国民众最强烈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平等”。“黄马甲”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极右加极左”的综合性运动。其出发点实际上是非常单纯、“幼稚”、甚至可以说是“无解的”:如何才能维持法国人今天的生活水准。他们惟一达成共识的是:马克龙做不到。这场运动将不可避免地会找到“替罪羊”:要么转向民粹主义,那就会向国外寻找“罪犯”;要么就会在法国内部寻找:届时法国就会发生剧烈的动荡……“黄马甲运动”只是一个序幕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8 13:04:42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2019-01-08 10:54:14  来源:昆仑策网  作者:青年慕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习总书记的讲话,希望能有更多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强调共同富裕摆在首位的要求:

  “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

  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 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决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朝着“共同富裕”迈进。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习近平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谈到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时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诸如老百姓广为诟病的影视明星“天价片酬”、国企负责人薪酬过高的现象,就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有人说明星的天价片酬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这个说法不完全对。因为明星的天价片酬确是在市场环境中形成,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中大资本对于影视行业的把控。换句话说,如果这样一个大资本控制机制不改变,明星的薪水就限不下来,即使出台强有力的法律条例,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无数的变种——事实上已有媒体爆出,不少明星已通过将片酬转股权的方式“暗度陈仓”。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把落实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劳动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3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43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0 14:14:22 | 只看该作者


“榨干”富人?美最年轻女议员呼吁开征70%富人税

2019年01月10日 07:32:56
来源:参考消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1月10日报道外媒称,作为美国史上最年轻的女议员,年仅29岁的科尔特斯自当选以来一直毫不畏惧地推行有争议的“激进”政策。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1月7日报道,当地时间1月6日,她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采访时,呼吁要对美国富人征收高达70%的重税,这是她提出的环保计划“绿色新政”中的一项内容。

报道称,这种做法与2017年的美国《减税和就业法案》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过下调最高收入者和企业联邦所得税税率,获得了最大的利益。美国税收改革的创始人格罗弗·诺奎斯特更指她的“榨干富人”计划是“对中产阶级纳税人重新开战的开场白”。

美国共和党众议员史蒂夫·斯卡利斯也在推特上抨击了这一提议。

但报道指出,科尔特斯提出的计划侧重于边际税率,这是一种累进税制,是美国税法的基础。它的工作原理是以最低的税率对最低数额的收入征税,然后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目标是以较低的税率对低收入者征税,同时评估较富裕的美国人的较高税率。

此外,科尔特斯还提出,在税率提高的情况下,经济仍然会保持增长。科尔特斯强调,“富人税”将适用于年收入高于1000万美元左右的美国人,粗略估算这个群体只有14万人,因此对其他人没有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她认为征收“富人税”不太可能会降低这些千万富翁保持富裕的动力,同时还能鼓励人们从事薪水较低但对社会有益的工作,比如教学或科研。

报道认为,科尔特斯提出“富人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每个美国人都能以合理的工资获得工作。她表示:“当你做一份甚至两份全职工作都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时,何来尊严?”

不过她也流露出征税也许会鼓励富人们想方设法避税的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