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74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日挑唆南海冲突 东南亚国家同床异梦 政经分离博弈谁能赢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4:4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显龙总理: 南中国海若起冲突 区域经济必受创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03:30 AM/黄顺杰来自/联合早报

南中国海主权争议目前未显著影响投资者信心,但局势若进一步升温,甚至发生海上冲突,区域经济发展必然会受巨大冲击,各方须尽量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李显龙总理昨天在出席老挝亚细安峰会的行程结束后接受新加坡媒体访问时指出,各方要克服在南中国海课题上立场各异的挑战并不容易,这是攸关国际利害关系的现实,各国必须在这复杂的环境中摸索,寻找各自的立场。“这些立场基本上与各国身处的战略环境有关,影响这些国家的世界观——他们面对的威胁是什么、机会又是什么;谁是盟友、谁保持中立,谁又是潜在敌人。”

李总理说:“万一海上发生事故,或两船相撞或局势升温,当然会造成严重影响,投资者信心受冲击,到时问题就大了。”

李总理上月曾在国庆群众大会上指出,亚细安很难就南中国海纠纷采取一致立场;有的亲近中国,如老挝和柬埔寨,其他国家像菲律宾和泰国是美国的条约盟友。一些国家是南中国海的主权声索国,一些不是,内部有不同利益,要团结起来自然不易。

李总理说,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仍是每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共识。“就连(与会的)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天也说中国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若环境不稳定,中国增长和发展将受影响,区域各国亦然。”

亚细安有四个成员国——菲律宾、越南、文莱和马来西亚与中国在南中国海长期存在主权纠纷,其中,菲律宾向国际仲裁庭提出南中国海权益的申诉后胜诉。前天,亚细安和中国正式通过两项措施,即设立外交高官热线和《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以增进沟通和避免局势升温。中国也表明争取在明年中完成《南中国海行为准则》框架草案。

峰会期间,不是主权声索方的日本和美国,分别呼吁中国尊重仲裁案裁决,与亚细安内部对裁决只字未提的温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总理吁美与亚细安 继续深化合作

亚细安与美国的关系过去八年在奥巴马总统任内显著提升,美国不仅带动区域经济繁荣,也协助维持区域和平稳定,是亚细安的珍贵伙伴。李显龙总理希望美国在下任总统的领导下,仍继续与亚细安深化合作关系。

李总理在昨早举行的亚细安—美国峰会上发言时,向明年将卸任的奥巴马说:“这是你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参与亚细安峰会,我对于奥巴马总统在两届任期内对亚细安的一路支持和重视表示感激。”他指出,美国对亚太区的参与是“良好和正面的”,美国通过贸易与投资带动区域繁荣、维护和平稳定,并协助建立一套“不论国家大小,都遵守同一规则,和平解决纠纷包括南中国海争议的的区域秩序”。

在经济方面,美国与亚细安合作紧密,例如,美国是亚细安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国,由美国提出的“扩大经济联系”计划(Expanded Economic Engagement,简称E3)进展也不俗。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协助亚细安成员国进一步融合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是双方另一个合作领域。李总理说,亚细安和美国在前年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而对抗全球暖化危机的《巴黎协定》也是在美国,特别是奥巴马的亲自领导下成形。新加坡支持提早落实协定,并表示我国将在完成必要程序后核准协议。

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本月3日已核准协定,推动该全球气候协议今年底生效。

李总理昨早在另一场亚细安—印度峰会上指出,崛起中的印度也是亚细安“非常宝贵”的伙伴,不仅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推动亚洲经济增长,也可促进本区域互联互通。他向与会的印度总理莫迪说:“亚细安和印度都是庞大和多元的经济体,如果双方能携手整合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动,对亚洲增长将起着重大影响。新加坡向来支持印度与本区域的战略合作,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印度能在塑造和维持开放、平衡与具包容性的区域秩序扮演重要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2:03:51 | 只看该作者
顾屏山:G20峰会展现中美不同领导风格
发表时间:2016-09-13 11:41:55


关键字: G20峰会G20峰会习近平讲话G20峰会奥巴马习近平会见奥巴马奥巴马访问老挝G20峰会开幕式讲话“一带一路”倡议

最近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展示了中国和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领导风格,这种不同在两国领导人习近平和奥巴马身上体现了出来。

习近平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合作。奥巴马的信息是让世界追随美国例外论的领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月3日,习近平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会见奥巴马

作为主席国,中国可以设定峰会的议事日程并掌握了发表开幕式讲话的优势。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和科技领域的领导者。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中国将继续为全球反贫困作出贡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

习近平说,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习近平坚决促进贸易和投资。他强调,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

他说:“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由于冲突和动荡、难民危机、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世界经济需要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习近平认为这条道路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中国无疑是通过技术创新保持经济增长的成功案例。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高铁网络,而且拥有最长的开放水域桥梁,这些都是明证。

中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向月球发射了探测器,并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G20杭州峰会结束后,奥巴马前往老挝参加东盟系列峰会。他是第一位访问老挝的美国总统。因为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对老挝发动的“秘密战争”,奥巴马称美国对老挝有道义上的责任。

据报道,老挝目前仍然受到美国空军当年进行的“地毯式”轰炸的影响。几十年后,老挝的农村地区仍然有无数没有爆炸的集束炸弹。这些炸弹不时被一些毫不知情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引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月7日,奥巴马参观老挝炸弹幸存者康复中心

奥巴马提议每年为老挝提供3000万美元,连续三年。但这些资金不足以让农民安全耕种,使老挝实现经济复苏。

与其它许多国家不同,美国从未同意停止使用地雷和集束炸弹。美国保留了杀人及令人致残的权利,与其同时还可耻地从中获利。

人权的伟大捍卫者也是夺取人类生命的致命武器的最主要提供者和使用者,这是一个不小的讽刺。

差别显而易见。习近平提出在追求共同繁荣的道路上进行合作。奥巴马提供的则是导弹防御保护伞和一条通往死亡和毁灭的道路。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9月11日文章,原标题:《来自G20峰会的启示:两条截然不同的未来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13:56:20 | 只看该作者
新加坡外交部反驳《环时》报道 对罔顾事实文章表失望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03:30 AM
文/林展霆
来自/联合早报

新加坡外交部昨天反驳中国《环球时报》日前的报道,严正批评该报道提及有关新加坡代表在不结盟运动峰会上言行的内容是“不符事实和毫无根据”,并对该报社刊登罔顾事实的文章表示失望。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旗下的《环球时报》中文版上周三刊登题为“不结盟运动首脑会闭幕 新加坡妄提南海仲裁”的报道,指新加坡本月17日和18日在委内瑞拉举行的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中,在磋商过程中“执意要求塞入”为菲律宾南中国海仲裁案背书的内容,“企图强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内容”。

报道还称,当时不少国家反对强化涉南中国海内容,使得新加坡代表气急败坏,对反对国冷嘲热讽,并公开挑战委内瑞拉作为主席国的裁决,遭到不少国家反对。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昨天致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指上述报道提及有关新加坡在不结盟运动峰会上言行的内容“是不符事实和毫无根据的”。

罗家良表示,对一家主流媒体刊登“罔顾事实、充斥胡编乱造和无稽之谈的不负责任文章”感到失望。为维护专业、客观和公正,罗家良要求《环球时报》全文刊登回函的中英文版本以让读者了解事实,避免新中两国的亲密友谊受影响。不过,据本报了解,《环球时报》没有刊登这封回函。

罗家良列出三点声明,对《环球时报》的报道作出回应。

罗家良首先指出,关于提议更改不结盟运动峰会最终文件中的东南亚段落一事,不是临时决案或任何单一亚细安国家主张的,而是亚细安一致和共同立场,也是亚细安十国根据第49届亚细安外长会议联合公报达成的共识。

2016年7月,老挝以亚细安现任主席国身份向前任不结盟运动峰会轮值主席国伊朗提交正式信函,阐明亚细安共同立场。同年7月29日,伊朗将亚细安提交的更新讯息转发给各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其次,罗家良指出,峰会主席也拒绝了亚细安遵照不结盟运动惯例,在不受非区域成员或外方干涉的情况下,更新其所在区域段落内容的要求。

罗家良说:“如果这项重要原则得不到尊重,那么今后任何非区域成员或外方将可随意把其看法强加予各区域的事务。这不符合不结盟运动及各成员国的利益。”

他也指出,东南亚相关段落,包括涉及南中国海的内容,自1992年起就已纳入不结盟运动峰会的最终文件,并以亚细安共识为基础,定期进行更新。

第三,与《环球时报》捏造的说词相反,新加坡代表团从未在不结盟运动峰会上提及南中国海或仲裁结果。

罗家良说:“新加坡始终秉承着原则性立场,发言支持东盟(亚细安)共同立场以及捍卫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惯例。新加坡相信,若不结盟运动的原则被动摇,将不利于不结盟运动的团结、公正性和未来。”

罗家良也列举峰会上发生的三件事,进一步反驳《环球时报》报道的不实指控。

首先,在玛格丽塔岛举行的不结盟运动高官会上,只有极少数非东南亚地区的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反对亚细安提出的更新方案,然而实质性的讨论却遗憾地遭阻止。

其次,针对不结盟运动主席国拒绝亚细安提出的更新方案的不当决定,作为亚细安主席国的老挝,代表亚细安全体十国向该主席国提出抗议。对于不结盟运动这项长久的原则遭破坏,不少其他国家也表示反对。

最后,不结盟运动峰会结束时,作为亚细安主席国的老挝向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致信,明确指出亚细安对不结盟运动最终文件中涉及东南亚部分未被更新的段落,集体持保留意见。

亚细安主席国要求把亚细安的更新提案,附在不结盟运动最终文件, 作为一个附录。罗家良在致胡锡进的信函中,也附上了亚细安主席国老挝的信函复件。

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支持各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成员国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则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21:54:47 | 只看该作者
2016年9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据中方媒体报道,在日前结束的第17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新加坡等极个别国家不顾众多国家明确反对,坚持要求在会议成果文件中强化涉南海内容。新方近日表示有关报道不符合事实,毫无依据。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我们注意到媒体有关报道。

不结盟运动并非讨论南海问题合适场合,其会议成果文件应根据不结盟运动长期坚持的协商一致原则,体现所有成员国的共识。事实很清楚,极个别国家坚持要求在成果文件中片面渲染有关涉南海内容,但这并没有得到不结盟运动绝大多数成员国的赞同,有关内容也没有反映包括中方在内的南海问题相关方的共识。

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南海形势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中方希望有关国家切实尊重中方立场和与东盟方达成的有关共识,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中国—东盟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和南海问题妥善处理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问:关于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相关内容的一系列报道,是否会影响新中之间的友好关系?

答:去年中国与新加坡确立了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我想强调的是,在涉及双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中新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7 21:55:41 | 只看该作者
胡锡进复信新加坡大使:您的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做过头了
2016年09月27日 13:56
来源:环球网 作者:胡锡进
原标题:胡锡进给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的复信

尊敬的罗家良大使先生:

我在出差的路上,今天读到您写给我的信。您在信中批评《环球时报》9月21日“不结盟运动首脑会新加坡妄提南海仲裁”的报道“捏造”事实,“胡编乱造”。我向编辑部了解情况后,作此回复。

《环球时报》记者是根据参加了不结盟首脑会议的知情人士介绍情况写成此文的。我们的信息源严肃、可靠,记者的采访扎实、认真,文章写的就是真实情况。因此我不能同意您对《环球时报》报道的指控。您本人作为驻中国大使,大概没有参加那次在委内瑞拉举行的会议,不是亲历者。可能是您的政府让您这样说的吧。

我注意到您的信中有一个细节,就是承认不结盟首脑会议主席国委内瑞拉拒绝新加坡的要求,对方为什么拒绝呢,拒绝了什么具体表述呢?您回避了,只是强调对方做得不对。其实《环球时报》文章就是对这个您没有说的情节和原因的展开。

中国社会长期视新加坡为友好国家,但是必须指出,在南海问题上,尤其是在所谓南海仲裁公布前后,新加坡的表现很让人失望。新加坡不是南海争端方,但你们的表态远远称不上中立,而是偏袒菲律宾、越南的立场,与美日形成呼应。此外,新加坡此前还接受美国在你们的基地部署濒海战斗舰和P-8反潜侦察机,谁都知道它们是对付中国的。新加坡的这些做法损害了中国利益。

看看东盟大多数国家是怎样平衡处理南海仲裁这一敏感问题的,我认为新加坡应当为你们在这个时候给自己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使绊而感到羞愧。我认为大使先生应敦促您的国家反思,而不是给报道真实情况的《环球时报》扣帽子。

《环球时报》编辑部非常愿意看到中新友好关系健康发展,我们曾发表社论,对新加坡在大国之间周旋的难处表示理解。但即使这样,我在此仍要对大使先生说,您的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做过头了。新加坡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站队,你们成为东盟中极少数最积极宣扬南海仲裁的国家,至少你们向外界传递出的信息是:新加坡在南海问题越来越公开跟着美日跑。

您在信中提到希望共同维护中新之间的“亲密友谊”,希望这是您的真心话,也希望这是您的政府的真心话和政策。我们最担心您作为驻华大使对中国公众说的话,与您的政府在不同国际场合的言行对不上号。但愿新加坡今后有关南海的言行能够证明这一担心是多余的。也衷心希望新加坡能扮演好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的角色,以你们今后在区域复杂局势中的表现赢得《环球时报》读者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尊敬。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2016年9月27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6#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09:29:38 | 只看该作者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再次致函反驳《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07:05 AM
数码编辑/杨丽娟Sina Weibo  Email

(联合早报网讯)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今天(28日)凌晨第二次致函中国《环球时报》,回应该报总编辑胡锡进对他第一次致函的回复,并重申该报的报道不实。罗家良指出,此事件的关键在于《环球时报》于2016年9月21日刊登的报道,并没准确地报道近日不结盟运动峰会的会议过程。他在信中指,《环球时报》并没有参加相关会议,其信息仅依赖于匿名的消息来源。相反的,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全程参与了峰会的讨论。因此,罗家良阐述的事实,可参照公开记录验证。

罗家良也指胡锡进“误解”了他之前的回复,他澄清,不结盟运动峰会主席国并没有拒绝新加坡的要求,而是不合规矩地拒绝了亚细安要求以亚细安共识更新有关东南亚地区段落的内容。鉴于此,老挝以亚细安主席国的身份向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致函,对于不结盟运动最终文件中涉及东南亚的部分表示保留意见并要求记录在案。

罗家良指出,对于他之前回复中所附上的亚细安主席国的信函,胡锡进一字未提。在此,他重新附上此信,以便胡锡进关注。


针对胡锡进27日批评新加坡在南中国海课题上的立场。罗家良指出,这些与《环球时报》报道的真伪性毫无关联。他申明,新加坡一贯坚持明确和原则性的立场,新加坡领导已经在多个场合向中国领导阐明立场。新中的立场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也不是对立的。因此,双方必须互相了解彼此的立场,求同存异,并且朝双方扩大共同利益的方向前进。

他也再次要求《环球时报》将他于9月26日的信函,包括其附录部分(亚细安主席国的信函),全文刊登在最初刊登其报道的《环球时报》印刷版。“这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事实真相,以确保诚信、专业、客观和公正”。

《环球时报》中文版21日刊登题为“不结盟运动首脑会闭幕,新加坡不顾反对妄提南海仲裁”的报道,指新加坡本月17日和18日在委内瑞拉举行的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中,在最终文件的磋商过程中“执意要求塞入”为菲律宾南中国海仲裁案背书的内容,“企图强化成果文件涉南海内容”。

罗家良26日致函《环球日报》,指上述报道中有关新加坡在峰会上的言行的内容“不符事实和毫无依据”,并表示“我们对于一家主

流媒体竟然刊登这篇罔顾事实、充斥着胡编乱造和无稽之谈的不负责任文章感到失望”。胡锡进27日做出反驳。罗家良28日凌晨再次回应。(《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游润恬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7#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09:52:33 | 只看该作者
郑永年:南中国海仲裁案后的东亚局势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03:30 AM
文/郑永年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菲律宾提交给海牙国际仲裁庭的南中国海仲裁案,完全否定了中国的历史权利。尽管菲律宾和其他声索国可以得到巨大好处,但实际上并不能实现,因为中国的“不接受”立场,仲裁案很难执行,这些国家很难单独和中国相对抗。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美国是最大的赢家。判决把太平岛视为礁,而非岛,这最符合美国的利益。正如英国《金融时报》(2016年7月21日)分析:“对于美国而言,该裁决让它得以借机证明该航道为一条国际水道,任何海军都可以合法航行,它也提高了中国通过进一步填海造岛、扩大其军事存在足迹的潜在成本。”对美国来说,南中国海不存在任何东西,而只是一片海而已,这就为其航行自由提供了法律依据。

正如最近的东亚峰会的成果所显示的,仲裁案之后,中国经过艰巨的外交努力,已经基本上稳定了局势。可是,围绕着南中国海主权的国际政治斗争仍然暗流汹涌。西方、日本和其它声索国实现了最初的目标,即诋毁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把中国视为不守规矩的国家。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资深民主党人卡丁(Ben Cardin)就表示:“中国必须做出选择,是要坚持法治,表现得像个负责任的全球领导者,还是要走自己的路线。”

中国的国际压力仍然在后面。当前的欧洲和美国都自顾不暇。英国脱离了欧洲,欧洲正在忙于和英国打交道。欧洲更是为日渐增多的内部恐怖主义所困。美国正处于大选期间,进入内部政治较量期,缺乏有效的领导集团。但等到新总统到位,南中国海等问题又必然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且很可能是行动导向的。仲裁判决出来之后,美国各方面都认为这是美国的胜利,这是针对中国19世纪规划的势力范围,所做出的一份21世纪的基于规则的裁决。

对中国的致命威胁

尽管中国“不接受”仲裁结果,但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仲裁决定已经为西方和有关国家的未来行动,提供了法律基础。因此,《金融时报》评论道:“在此次裁决之前,中国是在一种法律模糊性更大的环境下行动的……在裁决的支持下,五角大楼对南中国海的大多数地物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能指导美国的巡航。”《金融时报》引述美国兰德公司中国问题专家的话说:“裁决让美国对其已经在进行的事情更有信心了。”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必然要围绕着南中国海问题,继续以不同形式向中国施压。尽管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美国的对华政策会趋于强硬,但美国的对华政策会是全方位的,而不会局限于南中国海问题。总体上看,美国所要确立的就是亚太地区“基于规则的安全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安全体系,美国所可能采用的各方面的行动布局也开始明朗。然而,在美国正在构划的所有布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一个美国主导的,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在内的亚洲同盟或者准同盟,也就是所谓的亚洲版“小北约”,而这个“小北约”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所构成的威胁,也是最致命的。

不难观察到,事情正在发展过程之中。临近南中国海仲裁案出台之时,美国和韩国高调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决定。之前,中、美、韩在制裁朝鲜方面达成了共识,中国积极配合制裁朝鲜。美国为了求得中国的配合,在是否部署“萨德”方面持模糊的态度。但在仲裁案宣布之前,美韩突然决定部署。“萨德系统”显然并非针对朝鲜,那只是一个方便而有效的借口。实际上,这个举动是美国多年来一直所梦想的。就对中国的国家安全直接威胁来说,“萨德系统”并不是南中国海问题所能比拟的。“萨德”系统一旦被部署在韩国,大半个中国就完全暴露在美国面前,失去了有效的安全。南中国海并没有这样直接的威胁性。在二十国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当面向韩国总统朴槿惠表示,中国坚决反对萨德系统的部署。韩国内部也存在着强大的反对声音。但是,朝鲜的这次核试验,已经给予朴槿惠最有力的支持。

再者,仲裁判决为美国和日本等国干预南中国海提供了法律依据。尽管不是南中国海域内国家,美、日等国一直在重复强调中国要接受判决。菲律宾和越南等声索国的表述尽管不那么直接,但也是希望中国接受。其它一些非声索国因为担心和恐惧中国的崛起,也是希望中国接受的。同时,越南等其它声索国家的下一步选择很重要,如果它们也认为可以通过仲裁的方法为自己求得利益,就会仿照菲律宾去做。即使这些国家愿意回归到和中国的谈判,美国和日本也会千方百计地纵容和鼓励越南等国找中国的麻烦。也就是说,南中国海问题有可能会继续恶化下去,直至有关方面和中国发生直接的冲突。
事实上,形成一个美国主导的美、日、韩、台同盟或者美、日、韩、台准同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至少不可以忽视如下这几个因素。

第一,存在着形成同盟的法理基础。美国和日本、韩国分别有联盟条约关系,美国与台湾有《美国台湾关系法》。

第二,美、日、韩同盟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韩国和日本之间的安慰妇问题,经美国的大力协调得到解决,两国同时也面临着朝鲜的威胁(无论是实际的或者想象中的),因此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

第三,台湾执政党民进党的亲美日政策已定。国民党在大选中惨败。民进党天然倾向于美国和日本,尤其对日本,民进党政治人物和台独派有天然的亲近感。民进党上台执政之后,因为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官方联系已经中断。如果不能在短时期内恢复,更会促成民进党倾向于美国和日本。

第四,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可以利用其先进的信息情报系统,对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主要政治人物构成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亲美。

中国的对策

当然,面临如此剧烈的国际环境变迁,中国不会被动应对,而是在积极准备其有效的对策。中国会如何行动?从近来的发展看,有几方面值得观察。

首先,对中国来说,南中国海问题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解决。南中国海问题已经大国政治化(美日的卷入)和国际化(国际仲裁判决)。菲律宾和越南等国不会轻易放弃判决对他们的有利之处。即使愿意和中国进行双边谈判,他们也会根据仲裁判决漫天要价。再者,即使菲律宾等国愿意回到双边谈判,美、日等国也不会轻易罢休。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会有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呢?无疑,中国的角色最为关键,因为中国是本区域的大国,也最具有能力来保障本区域的秩序。中国最早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没有引出其他国家的积极回应。越南和菲律宾等国远早于中国造岛,中国的造岛行为本来就只是对其它国家行为的反应,只不过中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家能力,在短时期内造出的岛礁很快超越其他国家。现在,中国已经改变了从前被动的角色,可以主动作为了。

中国势必会软硬兼施。从硬的方面来说,中国会继续完成岛礁建设,不会半途而废。对中国已经造好的岛,美国的战略是企图进入12海浬范围,以显示其航行自由的决心。但美国不会非理性到攻击岛屿,因为这样无疑是和中国宣战。美国现在的关切点是黄岩岛,中国是否会在黄岩岛造岛?美国早些时候也已经向中国提出,不要开始在黄岩岛造新的岛。如果中国决定建造黄岩岛,势必造成局势的升级。

中国尽管会保留造岛的权利,但就眼前来说也可以换一种思维。中国可以从共同开发或合作的角度和菲律宾来处理问题。中国甚至也可以用黄岩岛来牵制美国。中国对黄岩岛保持一个模糊战略,美国在黄岩岛的成本就会很高。对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中国基本上已经形成“你来我抗议”但避免公开冲突的模式。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美国动员那么大的军事力量在南中国海,其成本是巨大的;相对来说,中国的成本就很低。几年对峙下来,必然让美国付出巨大的代价。同时,也逐步让国际社会看到,除了保卫主权核心问题之外,中国并不是西方所认为的扩张主义者。

从软的方面来说,中国可以在已经造好的岛礁,为其它国家提供航海方面的公共服务秩序基础,包括航行安全灯塔建设、避风港、紧急救助、海上搜救等等。此外,中国也可以再次回到邓小平所提出和强调的“共同开发”方案,和其他国家进行渔业协定、海底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保护和共同开发等项目。

其次,中国已经意识到一个整合的亚细安既有利于亚细安本身,也有利于中国和亚细安国家的整体关系。中国理解亚细安一些国家和美国紧密的战略关系,但中国不可能容许一个整合而针对中国的亚细安,不会坐视亚细安整体选择和美国、日本站在一起来对付中国。不过,一旦亚细安分裂,对中国极其不利,因为大部分国家会选择美日。正如这次东亚峰会上中国的行为所显示的,中国已经做了正确的决定,继续努力巩固亚细安在本区域的主体地位和亚细安的进一步整合。
再次,在东北亚地区,中国会继续对日本构成巨大的压力。随着日本对南中国海的兴趣越来越甚,中国需要遏止日本南下干预南中国海的能力。这方面,中国也会适当和俄罗斯进行协调。尽管中国和俄罗斯不会结成美日联盟那样的联盟,但战略伙伴关系会更紧密一些。如果在东海和东北亚,中国能够对日本构成足够大的压力,甚至让日本感觉到真正的“威胁”,日本南下南中国海的势头就可以被遏制住。

不管怎样,正如前面所说,尽管中国经过努力促成南中国海局势暂时稳定下来,并出现一些新的积极因素,但没有人可以忽视南中国海问题依然严峻。如果轻忽和无所作为,新的危机就会浮上台面。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8#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2:58:49 | 只看该作者
不结盟运动峰会在委内瑞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03:30 AM
文/蔡永伟, 游润恬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事件演变为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与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书信对峙”。


yewlt@sph.com.sg

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本月18日在委内瑞拉落幕,然而,有关本次会议的磋商与最终文件形成过程的争议却延续不断,而且事件越演越烈,演变为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与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书信对峙”。

本月21日,中共官媒人民日报社旗下的《环球时报》引述匿名“知情人士”称,新加坡在峰会最终文件的磋商过程中“执意要求塞入”为“菲律宾南中国海仲裁案背书”的内容,文章标题指责“新加坡不顾反对妄提南海仲裁”,并形容新加坡代表“气急败坏”“不断节外生枝”“出于一己私利,在磋商和会议中反复纠缠”,对新加坡提出强烈的质疑。

本周一(26日),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去信《环球时报》,反驳该报报道“不符事实和毫无依据”,并附上本届亚细安轮值主席国老挝发给不结盟运动峰会主席的信函为证。隔天《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复信罗家良坚持“文章写的就是真实情况”;28日凌晨,罗家良再度去信胡锡进反驳。而《环球时报》始终没有刊登作为“证据”的老挝信函。

老挝信函是亚细安十国共识

至今双方依旧各执一词。不过,如果尽可能根据目前有凭证的信息来查证,《环球时报》指责新加坡“妄提仲裁案”,但在老挝的信函中,“仲裁案”这几个字并不存在。而且,老挝信函表达的是亚细安十国的共识,并不是部分亚细安国家的立场。

老挝的信函提到了南中国海问题,并重申南中国海问题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安全和合作至关重要。信件也希望峰会将以下内容以附件的形式附录在不结盟运动的最终文件之中:

首先,包括重申呼吁按照国际法公认的原则,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在南中国海的所有主权和领土争端,而不诉诸武力的威胁。同时,敦促所有各方全面有效地落实《南中国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和增进相互信任和信心,在其行动中保持自我克制,并争取早日通过有效的行为准则,以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以期为所有争议问题的最终解决创造积极环境。

其次,希望所有有关各方保持克制,不采取可能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信任、信心的行动;对南中国海当前的发展态势表示严重关切,包括对地区内填海造陆和活动升级,以及军事设备的增多和对南中国海前哨的进一步军事化的可能性;强调非军事化和自我克制的重要性,包括可能使南中国海局势更加复杂、让紧张局势升级的填海造陆活动。

信函也重申共同维护南中国海和平、安全、稳定,及国际法中公认在南中国海自由飞行和航行的权利的决心和重要性。上述这些,是亚细安十个成员国一致要求在不结盟运动最终文件中更新的,有关东南亚地区段落的内容。

另外,另有来自亚细安成员国的知情人士向《联合早报》透露,亚细安国家是在今年7月便讨论了上述段落内容更新的问题,并且在纽约与不结盟运动协调局达成共识,同意在9月的委内瑞拉峰会针对内容更新进行讨论。

然而,在9月15日举行的不结盟运动高官会上,负责协调东南亚段落的厄瓜多尔(Ecuador),宣称一些成员国对于更新内容存有异议并提反建议,但拒绝披露是哪些国家。

该知情人士透露,亚细安国家进行讨论后,达成共识不接受这些国家提出的反建议,要求厄瓜多尔公布这些国家的名单,并且提议峰会将上述段落内容记录在案,让存有异议的国家公开表态并提出建议或反建议。

据知情人士称,不结盟运动主席国委内瑞拉拒绝更新段落的要求,引起亚细安的不满。老挝于是以亚细安主席国的身份向委内瑞拉致函,表达亚细安对最终文件中涉及东南亚的部分表示保留意见,并要求记录在案。
不过,当天与会的老挝代表没有更新段落的内容在手,所以这些内容是新加坡代表代为宣读。

根据罗家良大使给胡锡进总编辑的信函,委内瑞拉拒绝亚细安要求更新有关东南亚地区段落的内容,是“不合规矩”的,因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可以在不受非区域成员或外方干涉的情况下,更新其所在区域段落内容的要求,这是惯例。

另有消息源透露,新加坡对于《环球时报》的指控深感意外和吃惊,因为要求更新最终文件中有关东南亚地区的段落,是亚细安十国的共识。

新加坡并没有在峰会中为南中国海仲裁结果背书,由始至终也没有在峰会上挑头,更没有打算挑头。实际上,亚细安在峰会中有要求的对象是委内瑞拉,不是针对中国;媒体将这起事件中转移为新中双边关系问题,“完全离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3:02:14 | 只看该作者
新加坡再搅南海局势 李显龙与安倍提“南海秩序”

2016年09月29日 04:00
来源:环球时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李显龙访问日本,在东京迎宾馆会见安倍
原标题:新加坡再搅南海局势 李显龙与安倍共提南海秩序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李恬静】正在日本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8日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日本共同社28日说,日新总理就早日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签署,南海问题以及朝鲜核及导弹威胁问题等“达成共识,寻求合作”。
报道称,安倍与李显龙28日在东京赤坂迎宾馆举行会谈。会谈后两人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安倍称,期望以在日新建交50周年时李显龙总理访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李显龙高度评价日新关系发展,并称将与日本携手行动,促使TPP早日生效。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日新总理会谈不仅限于双边合作,而是广泛涉及地区问题,围绕TPP、南海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双方达成不少共识。就南海问题,日新双方一致表示“强调海洋法律秩序的重要性”。同时,针对朝鲜核与导弹威胁,两国表示将“携手采取严厉的应对措施”。新马高铁项目方面,日新同意在今年年内召开相关部门的副部长级会议,就新马高铁引入日本新干线技术进行研究。李显龙表示,“期待看到日本新干线中标”。
11月,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还将访问日本。日新总理均表示“非常期待新总统的访日继续推进两国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18:12:46 | 只看该作者
胡逸山:纳吉访华以经济挂帅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03:30 AM
文/胡逸山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热点话题

马来西亚首相纳吉正在中国进行官式访问。这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三次正式访问,连同其他的工作访问等,在拜相以来访华已然不下七趟。在这次访华期间,几乎每天皆有新的中国对马投资或与马合作项目的宣布,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即便马中关系一向已极为密切,区域内外都有一些观察者在猜测,在中国与美国在本区域的对弈里,马国是否自此会更为靠向中国而疏远美国?

之所以有如此猜测,其中一个因素当然是继过去一年多来,在美国数份主流报章,包括《纽约时报》与《华尔街日报》等做出相关的详细报道后,美国司法部几个月前宣布,将通过民事程序,追讨涉及马国“类主权”基金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一马公司),涉嫌经由美国被“转移”的大笔资金以及其他财物。纳吉身为马国首相,是一马公司的顾问团主席;在该项美国司法部的民事诉状中,他的继子被直接点名为利益攸关人士,而有关所谓“马国官员一号”的身份更是呼之欲出。因此,一些方面便推测,在纳吉领导下的马国政府,是否对美国当局这些似乎在针对他的举措深感不满,故在马国外交上转而靠向中国呢?


我想,做如是猜测者,也太低估了马国当局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了解了。美国所实践的是个重视严防利益冲突的政治体制。虽然统领美国司法部的总检察长是由总统所提名,但还是得被(可能其多数党与总统所属的政党不同)参议院批准才得以就任。总统也极不可能对司法部的各项调查“指指点点”,更遑论明令司法部去做一些带有政治成份的调查了。如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水门事件所显示,有时美国司法部甚至会(委任独立检察官)主动调查涉及总统的案件。当时的尼克逊总统,也因为企图阻扰对他的调查而被国会弹劾,辞职下台。更近的,有联邦调查局在当下距离总统大选投票只有几天的当儿,竟然宣布重启对与总统奥巴马同属一党的候选人希拉莉的“电邮门”的调查,这明显会影响她的选情。

马国当局与美国的全方位交往极为频密,对美国政界如此的“公正不阿”的运作,也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的,断不会认为有关一马公司的调查,是一项奥巴马政府的针对纳吉的不友善行为。而纳吉与奥巴马,在不久前的亚细安峰会系列活动上,也还不是言谈甚欢?

更为务实点,应该是说在这举世经济持续不振的大环境下,本区域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受到经济不景的打击。美国与欧洲别说对外投资了,它们假如能够重振自身低迷的经济表现,让本区域各国得以出口更多物品到那里,借此带动本区域的经济,也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即便是中国的经济也业已迈入“新常态”,这新常态毕竟还是欧美经济成长率的两三倍;而且中国近年来也极为愿意,尤其是在周边国家进行大数额的投资。同样身为发展中国家的马国,又如何不寻求更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呢?

须知,在纳吉访华之前的数个月里,有好几个之前与中国的关系有待改善的东南亚国家的领袖,包括缅甸新任国务资政翁山淑枝、越南新任总理阮春福,以及最近的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皆纷纷抛弃之前的“歧见”访华,而且也与中国商定了多项造福它们的合作计划,大有与中国重修旧好之势。马国一向与中国的关系极为稳定。中国是马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而马国也是中国在亚细安里的最大贸易伙伴国。在连那些与中国“重修旧好”的邻国都纷纷“如沐春风”的情况下,马国又怎么能不争取在中国努力寻求更大更广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宏观规划里,力求分得更大的一杯羹呢?

马国因为在经济上以对外贸易为主轴,所以一向来在外交上皆很谨慎应对各项国际博弈,尤其是超级大国之间的逐鹿,而且在审酌与任何一国的双边关系时,也不只看意识形态的异同,而是全面的检讨包括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利弊。所以多年来即便与中国在南中国海上有一些领土领海的争议,也从不过度渲染,发生事件时也多选择低调的磋商处理,一切以两国之间全方位的各项良性的交往为重。

至于马国与美国的关系,虽然多年来美国多次对马国的人权与政治情况“说三道四”,而马国也时有强硬的言辞上的回应,但马美之间无论是在经济上(美国至今仍是马国的最大直接投资国)或战略上(如反恐、联合演习等)的紧密合作,也从未间断过。马国在中美近年来在本区域以至世界各地的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里,也只能如本区域其他各国般,继续寻求平衡而中立。

在纳吉的这次访华中,特别引起瞩目的还是马国会首次向中国购买军备,而且还是巡海护卫舰。这对于肆虐我家乡沙巴东岸的海盗猖狂问题,希望能有所遏制。不过大家也别忘了,这只是马国多年来力求把其军备采购来源多元化的最新一项努力而已。屈指算来,已公开的是,马国过去曾向俄罗斯购买过战斗机,也曾向法国购买过潜水艇。世上的军火出口国必须清楚的理解,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军备采购的预算还是极为有限的。所以军备的性能是一回事,但其价格以及其他优惠条件也还同等重要。

综上所述,纳吉的访华,最基本应被视为本区域各国力图复兴各自以至整体经济的最新典范。

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兼任高级研究员、马国首相纳吉前政治秘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