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久乱不治别不了的司徒雷登 第5纵队非毛化逼中国吞香港苦果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1:32:14 | 只看该作者
韩咏红:美签《法案》香港短胜长输
时间:2019-11-29 07:1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早点  北看记  韩咏红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这项法案经由美国参众两院几乎全员通过后,特朗普签字是迟早的事,但白宫星期三宣布该法案已获签署并正式生效时,还是引起不小震撼。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侵害香港人权与自由”的人员实施制裁,冻结他们在美资产和禁止入境;并要求国务院每年审查赋予香港有别于中国大陆的贸易地位,这明摆着以美国国内法干涉香港内政。虽然美国在香港也有庞大的利益,若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地位,美国也会深受损失,但是如果中美关系恶化到脱钩地步,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换言之,香港的未来陷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中。至于美国威胁制裁“侵害香港人权与自由”的人员,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对于香港官员在施政与执法时的心理压力,却也不容小觑。

一直积极推动美国做出这项立法的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昨天马上表明将继续争取国际支持对香港官员的这类制裁机制。他也毫不客气地说,香港众志将收集意见,定出制裁官员、警员以至选举主任的建议名单,其政党驻华盛顿的人员还会继续争取为法案“加辣”。他要利用美国给港府更大压力,但整个香港也会受累。

这种种迹象——从香港连月不止的社会抗争,到里外配合推动的美国《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再到星期天(24日)香港建制派在投票率空前高涨的区议会选举中溃败,一个醒目的问题再一次浮现:到底是谁真正在治理香港?

在11月24日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中,非建制派在452席中夺下393席,议席翻涨了两倍以上,这个显眼的成绩大陆官媒集体低调处理或基本不报道,很少的一些评论避谈本次区选结果的含义,或形容香港社会还“存在一些情绪”。

的确,从法理层面说,香港不论哪一个层级的选举,不论选出什么样结果,都不会改变香港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反对派夺权的企图不可能成功。然而,事态的发展恐怕也在让北京思考,香港到底是不是中国的?不久前,有关香港须完成“二次回归”的评论在中国舆论中深受关注,所谓须“二次回归”的说法,一个隐而不宣的论点就是:香港政权其实没有完整回归,对此要有客观的认识。

香港反修例抗争的持续发展,只是一步步更赤裸裸地揭露一个深层事实:西方的势力、财团影响力,从回归前到回归后,在香港始终存在,而港人也始终是认同“两制”大于“一国”。当然,建制派在形同变相公投的11月24日区选中,仍保住40%选票,也证明一个稳定的“爱国爱港力量”,在香港也是一直存在,虽然这支力量正在衰弱中。

这次区选的惨败让许多建制派人士愤愤不平,讽刺泛民“暴力胜选”的说法应运而生,这说法当然遭到民主派人士的反对。

不过,“暴力”是否是造成本次区选成绩的因素之一?客观而言,暴力在凝聚社会不满,刺激反对情绪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

自2014年占中以来,港人先是冲破了对“违法代义”的心理界限,在今年的抗争中,社会对于暴力的忍耐度又有了“跨越式”的提高,抗争运动中一句“没有暴徒、只有暴政”的口号为打砸破坏行为提供了合理化依据。必须注意的是,虽然许多港人因交通基础设施被损毁而遭受不便,他们并不归咎于打砸者,而是归咎于港府甚至北京。港人固守的这个逻辑,让他们在投票时不与暴力抗争者“割席”,反而强烈表达了对抗争者理念的认同。

于是,11月25日凌晨开票时,建制派兵败如山倒,本报驻港同事不由感叹:香港短胜长输。

以区选为高潮的连月抗争,让泛民主派、勇武派与支持和理非的民众,都累积了与中央对抗的更强实力与信心,区选结果又证明,暴力无损抗争活动在港人心中的正当性,甚至对反对票有用,可见香港的暴力抗争还会继续下去。

此时,泛民主派估计已在为2021年特首换届“造王”运筹帷幄。北京不可能接受与国际社会“共管”香港,但香港的难题目前仍都看不到有效解决方法。中央政府必须做的事很多,包括提升深圳等内陆城市的开放程度,减少对香港金融中心的依赖,另一方面则必须着力推进改革,提升大陆在港人心中的印象,更须全面检讨与整顿现有治港机制与人员,但这些都非一时之功。可以预见的是,香港的经济将受压,抗争继续周期性上演,香港还会动荡不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9 12:45:41 | 只看该作者
人民锐评:美国绝不是香港的恩主
人民网 发布时间:11-2908:48人民网官方帐号

在西方的感恩节到来之际,美方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悍然将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签署成法。用国内法处理国际事务,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是对香港同胞共同利益的严重损害,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直接挑衅。然而,一些香港人却把赤裸裸的霸权行径当作最好的感恩节礼物。28日晚,他们在中环爱丁堡广场举行了“感恩美国”的街头狂欢,奴相十足,丑态百出。

美国反华势力与香港反对派狼狈为奸,成为极端暴力事件的主要推手,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从美国政客不断会见反中乱港人士、为其提供精神鼓励,到美国基金暗中资助激进势力、为其提供物质支援,美国黑手在修例风波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为何反对派要借外人之手来制裁生之养之的香港?为何要对美国的干预感恩戴德?乱港分子黄之锋的话代表了一些人的心态,那就是借美国之力“推动香港民主”。事实上,反对派在暴力活动中“反人权”“反民主”的嘴脸早已暴露无遗,此次又不惜搭上香港的未来向外部势力乞怜,其图谋注定不会得逞。
美国的人权、民主记录劣迹斑斑、乏善可陈,如何能为香港树立榜样?美国对本国警察滥用暴力、种族歧视的事实视而不见,却无端指责特区政府过分使用武力;美国对自己的人权灾难装聋作哑,却肆意将“人权大棒”挥向他国;金钱政治大行其道的美国从不实行总统普选,却要求香港实行“双普选”……所谓的“美式民主”“美式人权”并没有说服力,更不值得效仿。美国口是心非的双重标准背后,不过是以人权、民主为幌子,牺牲他国、独霸世界的霸权逻辑。

所谓法案是“利港”还是“害港”,明眼人一看便知。关于取消香港“单独关税区”地位等制裁内容,与人权、民主无关。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香港经贸一旦受挫,将在投资信心、企业经营、市民就业等方面产生链式反应,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而对乱港分子的签证保护,公然为暴力犯罪行为撑腰,让他们愈发肆意妄为、铤而走险。以“推动人权民主”为名行“破坏香港发展”之实,反对派卑躬屈膝换来的结果,是对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全体香港人的利益损害。

“美国与你们同在”的宣示,不过是物色“棋子”的谎言。长期以来,美国在世界各地强制兜售“民主”“人权”,但带去的多是战火纷争、哀鸿一片。有人说:哪个国家被美国“关心人权”,哪里将成为一片废墟,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就是样版。在香港,从非法“占中”到修例风波,美国不断扶植反对派、培训暴徒,就是为了搞“颜色革命”,从而祸乱香港、牵制中国。不要以为美国不会背叛“朋友”。一旦香港混乱,美国只会抛下遍地伤疤的烂摊子,坐收渔人之利。在美国利益面前,反对派等冲锋陷阵的“炮手”不过是任人摆布的“炮灰”;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一手扶植的“棋子”也会成为随用随扔的“弃子”。

美国绝不是香港的恩主。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作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香港的繁荣稳定是港人长期拼搏的结果;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在回归后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香港与世界各个贸易伙伴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国际经贸地位十分牢固……香港的繁荣稳定,受到“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不会轻易因某一国家推出的某一法例而动摇。更重要的是,祖国和14亿同胞始终是香港的最坚强后盾,任何人都阻挡不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步伐。面对所谓法案,中国并不缺少见招拆招的反制工具,更不缺少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决心和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