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焦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臂屠中兴华为中芯国际 抗美救国先清买办技术路线领导权

[复制链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4:42:54 | 只看该作者
美财长:字节跳动选甲骨文为合作伙伴,不涉及出售和技术转让2020-09-14 22:24:59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0-09-14 23:07:20
(观察者网 讯)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接受CNBC采访时称,周末接到提案,甲骨文作为TikTok可信赖的数据安全合规合作伙伴,代表解决美国国家安全问题。
姆努钦称,TikTok最终解决方案的截止日期是9月20日,目前两个程序正在进行,一个是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对TikTok的审查,另一个是基于总统行政令的国家安全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姆努钦谈到的解决方案,是甲骨文作为数据合规伙伴,类似苹果在中国由云上贵州进行数据合规的方案,并不涉及之前特朗普提到的要求TikTok出售,也不涉及TikTok的核心技术转让。
姆努钦还表示,美国财政部将会和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委员会本周一起审查相关方案,并向美国总统提出审查建议。
甲骨文方面14日也已确认,公司已同意成为字节跳动在美国的“受信任的技术供应商”。声明称:“甲骨文证实了姆努钦部长的声明,这是甲骨文上周向财政部提交建议书中的一部分,公司将成为(字节跳动)受信任的技术供应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姆努钦接受CNBC采访 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9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接受CNBC采访时称:“(TikTok)交易期限为9月20日,我知道这会让人感到有些疑惑,但那确实是9月20日......我确认,我们在上个周末收到甲骨文公司一份提议,他们将成为受信任的技术合作伙伴。”
此外,姆努钦还在CNBC上确认,甲骨文公司已提议成为TikTok受信任的技术伙伴。“这会创造一个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并带来20000个新岗位。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将会在本周审查这份提议,并推荐给特朗普。”
姆努钦透露称:“我们对微软和甲骨文都很有信心,但他们(字节跳动)选择了甲骨文。”他还称,将和TikTok的技术团队将一起审查交易,代表解决美国手机数据的安全。
特朗普8月3日发出赤裸裸的威胁,称在9月15日前TikTok必须要卖给美国公司,否则将关门大吉。除此之外,特朗普还提出,TikTok的这笔交易应上交相当大一笔“佣金”给美国国库,“因为是我们让这笔交易成为可能”。
随后,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纷纷表达了加入交易的意愿,但在8月23日,母公司字节跳动宣布正式起诉特朗普政府,同时开始准备美国业务的“关停预案”。
8月28日,中国商务部和科技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专家点名这可能涉及TikTok技术。30日,美国彭博社也随之跟进解读,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出售TikTok美国业务需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考虑到中国政府的审批需要一定时间,出售TikTok的交易可能会被推迟至11月美国大选之后。
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微软公司在官方博客上发表声明称,字节跳动已表示,不会把TikTok美国业务卖给微软。消息出来后不久,《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甲骨文击败微软,赢得了对TikTok美国业务的竞购。该消息人士表示,甲骨文将被宣布成为TikTok在美国的“信任技术合作伙伴”,但交易可能不会以直接出售的方式进行。
9月14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9月14日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科技公司字节跳动既不会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微软公司,也不会将该业务会出售给甲骨文公司。消息人士同时表示,字节跳动不会向任何美国买家提供该视频平台的源代码。
此外,中新社@国是直通车 14日也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不出售给微软的消息是比较准确的,同时字节跳动也不会将TikTok美国分公司出售给甲骨文。
9月1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字节跳动公司不会向微软出售TikTok(抖音国际版)业务一事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提问。
汪文斌表示,中方已多次就TikTok问题阐明立场。TikTok在美遭遇“围猎”, 是典型的政府胁迫交易。美国个别政客,一方面鼓吹要实现公平、对等,构建所谓的“清洁网络”,另一方面却又在拿不出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对某一领域取得领先优势的非美国企业,进行无理打压和百般胁迫。这充分暴露了美方某些政客强取豪夺的真实用意和经济霸凌的丑陋面目。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我们将坚定支持相关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定维护国际经贸规则。
汪文斌强调,我们敦促美国政府为外国企业战略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营商环境。至于你提到的企业具体经营行为,我们不作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6#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4:35:56 | 只看该作者
芯片巨无霸诞生!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交易仍需中国批准

2020年09月14日 17:28:31
来源:时代周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据路透社报道,软银在今日早上宣布,已同意将旗下芯片设计商ARM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dia)。若交易最终达成,将大幅改变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格局,一家新的芯片巨无霸企业将会诞生。

据报道,英伟达将会向软银支付120亿美元的现金,215亿美元的股票,其中20亿美元的现金将在签约时支付。根据ARM未来的业务表现,软银最多还可以获得5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而ARM员工将获得总值15亿美元的英伟达股权。

由于这笔交易涉及数额巨大,牵连甚广,双方预估需要用18个月才能完成交易。另外,交易至少还需通过中国、英国、欧盟和美国监管部门的同意。交易最终能否完成,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

受到消息刺激,软银今日的股价大涨近9%,收盘报6385日元。

收购后ARM将保持中立

与收购方英伟达不同,ARM本身不生产芯片,主要业务是将自己的芯片核心架构产权授权给行业里面的“合作伙伴”由他们去开发相关的处理器及相关系统。授权费(License)和版税(Royalty)就是ARM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ARM架构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因而获得市场的追捧。目前,市面上95%的智能手机的芯片都使用了ARM授权的架构。另外,大量物联网(IOT)设备以及汽车,家电,传感器,数字相机,无人机边缘计算设备也使用了ARM的技术。

据统计,利用ARM技术打造的芯片数量超过1800亿枚,涉及苹果、高通、三星、AMD、华为等企业,而这些企业或多或少和英伟达有竞争关系。因此在本次交易还在谈判阶段时,就有不少媒体质疑英伟达此举是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垄断市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伟达官网关于收购的公告

可能为了平息这些企业的疑虑,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他将保留ARM的中立授权模式,并通过首次向外授权英伟达的知识产权来扩大这一模式。他还保证英伟达不会进行手机芯片设计,“英伟达不设计CPU。我们没有CPU指令集。英伟达不会将IP授权给半导体公司。”他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是竞争对手,并且我们有意增加IP。而且,与ARM不同,英伟达不参与手机市场。”

英伟达还承诺,ARM的品牌会继续存在,允许该公司继续在英国提供注册知识产权服务。英伟达还会扩张ARM在英国剑桥的研发力量,建立一个世界级的AI研究和教育中心。

黄仁勋认为收购将有利ARM的合作伙伴的未来发展,并有信心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英伟达显示野心

本身是图形处理器(GPU)发明者的英伟达,近年来一直稳坐全球图形处理器市场的龙头老大地位。2019年,英伟达占有73%的全球独立GPU市场份额。在主业之外,近年来英伟达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也发展迅速。

高速发展之下,英伟达的市值也水涨船高。时代周报新媒体统计,英伟达股价在5年内升了18倍。截止到上周五,英伟达股价是486.58美元,折合市值2,993亿美元,超过了主要竞争对手英特尔(2087亿)和AMD(894亿)的市值总和。从市值看,英伟达成为了全球第一的半导体芯片公司,此次收购ARM,将会巩固其领先地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英伟达今年股价走势(图源:雅虎财经)

英伟达此前曾推出基于ARM架构的 Tegra系列处理器,但在手机、平板等移动平台折戟。黄仁勋表明,英伟达无意重新进入手机芯片市场。目前,Tegra系列处理器多数用于游戏和车机设备上,比如目前销量超过5300万台的任天堂Switch游戏机就采用了定制的 Tegra X1芯片。另外,奥迪、宝马、特斯拉等品牌的不少车型的车机系统,也选用了英伟达的芯片。

不少分析师认为,英伟达收购ARM将有利其在游戏、车机和物联网芯片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扩大其在自动驾驶、数据中心等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

收购ARM后,英伟达将成为集IP 授权和设计、数据中心和游戏、移动、PC与服务器,自动驾驶、AI、5G与 IoT等诸多前沿领先业务的超级半导体企业。

黄仁勋此前财报会议中已经明确提出,2020下半年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游戏季之一。而最新的一季度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业务已经超过游戏,成为英伟达最大的收入来源,在全球超级计算机中,排名前10名中有8家用的都是英伟达的GPU。

对于收购的前景,无论是英伟达还是ARM都表示乐观。黄仁勋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称,收购完成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将英伟达的技术与ARM的庞大客户网络结合起来,他表示:“(这次收购)将会改变的是我们路线图的速度。我们可以肯定地知道,数据中心和云服务都需要ARM CPU。”黄仁勋还在采访中表示出对未来的强烈野心,“我们即将进入一个阶段,我们将创建一个比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互联网大数千倍的互联网。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希望为这个人工智能时代创建一家计算公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黄仁勋(右)与ARM CEO塞格斯接受福布斯访问

还需面对重重阻力

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这笔交易似乎没这么快可以成行。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有很多因素将会成为这笔交易的阻力,包括各国政府、反垄断部门、曾经竞争合作的公司。

虽然黄仁勋承诺ARM会在授权模式上继续保持中立,但苹果、高通等企业依然会有所担心。由于英伟达自己也做芯片,这种“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的情况,有可能会引起各国反垄断部门的注意。

ARM总部所在地,英国政府的取态颇为关键。英国的在野党工党此前已经表明反对英伟达收购ARM,工党党魁米利班德 (Ed Miliband) 警告说,如果一家美国企业收购英国 ARM,最终会导致英国的就业机会流向海外。

执政的保守党之前则发表声明称,“如果我们认为收购可能对英国构成威胁,英国政府会毫不犹豫地进一步调查此事。”作为回应,英伟达特别在收购声明中指出,将保留ARM在英国的总部。

中国政府对这笔交易的态度也值得关注。ARM超过三成的销售业绩来自中国,ARM中国公司拥有中国市场的永久性和独家产品销售权、技术框架的自主研发权。根据公开信息,ARM中国公司51%的股份由中国投资公司、丝绸之路基金、淡马锡控股、深业集团、厚朴投资联合持有,由厚朴投资领投管理。

黄仁勋表示,有办法解决中国合资企业的管理问题,情况“在控制之中”,对于收购ARM得到中国监管机构批准有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5#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4:35:15 | 只看该作者
ARM联合创始人请愿约翰逊阻止英伟达收购:事关经济主权


2020-09-15 13:25:14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0-09-15 13:33:16
(文/观察者网 一鸣)当地时间9月14日,英伟达(NVIDIA)正式宣布斥资400亿美元从日本软银手中收购ARM。
然而,这笔交易引起ARM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泽(Hermann Hauser)的强烈不满。他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将ARM卖给英伟达将会是一个行业灾难。在交易宣布之后,他更是直接发表一封写给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公开信,要求英国政府“救救”ARM。他认为这笔可能使英国成为美国附庸。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公开信截图
在公开信中,豪泽表示,ARM拥有数千名员工,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遍及剑桥(总部位于剑桥)、曼彻斯特、贝尔法斯特、格拉斯哥、谢菲尔德和沃里克。
“当总部迁往美国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英国失业,正如卡夫收购吉百利那样。”
他还指出,这笔交易将破坏ARM商业模式的根本。在他看来,ARM原来可以被称为半导体行业的“瑞士”,向许多被许可方提供参考设计,其中许多被许可方可能也会相互竞争,甚至当中还有不少英伟达的竞争对手。
而一旦英伟达控制该公司,将使这些业务关系不可持续。
不过,豪泽认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英国国家经济主权问题。“ARM是英国仅存的技术领先公司,在手机微处理器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5%。
他指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中国的贸易冲突中,将技术优势“武器化”,因此除非英国拥有自己的讨价还价武器,否则英国将成为附带受害者。
一旦该公司被美国实体收购,ARM未来的任何销售将受到美国出口法规的约束。“英国电子行业有数百家公司,雇用数以万计的人在其产品中使用ARM。其中许多产品出口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市场,那意味着他们都必须遵守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规定。”
“这使英国处于令人难以置信的立场,即关于允许ARM出售给谁的决定将在白宫而不是唐宁街做出,”他写道,“主权曾经主要是一个地理问题,但是现在经济主权同样重要。向美国交出英国最强大的贸易武器正在使英国成为美国的附庸国。”
豪泽呼吁,英国政府需要为该交易设定三个条件:保证在英国的工作数量;英伟达不得享有比其他ARM客户更优惠的待遇;美国不能对其客户关系进行安全审查。
豪泽说:“如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那么“英国政府应帮助安排AR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IPO,并使之成为英国公司”。
在信的最后,他警告,如果鲍里斯·约翰逊不为国家利益这么做,“历史将铭记这一点。”
豪泽还为这封公开信创建了一个名为“拯救ARM(Save Arm)”的网站,用来收集支持者签名。
此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黄仁勋(Jensen Huang)承诺将保持ARM的商业模式和独立性。
黄仁勋在一封致员工信中称,ARM拥有卓越的商业模式。其将延续ARM的开放式授权模式,保持其客户中立性,为全球各个行业的客户提供服务,并利用英伟达全球领先的GPU和AI技术进一步扩展ARM的IP授权组合。
他还承诺,ARM的总部仍将设在剑桥,并将继续作为英国科技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石。英伟达计划保留ARM的名称和品牌标识。
对此,豪泽认为,除非法律明确规定,否则诺言没有任何意义。
此前也有其他人对这笔交易表达了担忧。英国影子商业部长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在周五给CNBC的一份声明中说,英国政府需要考虑“对公司总部所在地以及依赖它的英国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影响。”
米利班德还警告了垄断的风险。他说:“我们也知道主导地位的趋势是科技领域的一个特殊问题,政府必须对此更加警惕。”
当时,英国政府发言人在回应中说,他们密切监视诸如此类的交易,在他们认为收购对英国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他们会进一步调查。
据悉,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仍需要获得包括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等在内的监管机构批准。如果顺利,交易预计将在大约18个月内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4:27:24 | 只看该作者
2700亿世纪大交易!芯片巨头即将投入美国怀抱?1.5万亿产业陷入被动
2020年09月14日 06:03:55
来源:证券时报

ARM看来终究还是要被美国人收走了!

据路透社消息,英伟达公司(Nvidia Corp)即将完成以超过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700亿元)的价格从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这将在芯片行业造就一个超级大巨头。消息人士称,有关方面最早可能在本周就会宣布ARM的现金加股票交易。

今年7月1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软银集团正在研究全部或部分出售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股份,或者选择让ARM上市。四年前软银斥资320亿美元收购了ARM。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逐渐浮出水平。这笔交易对于中国半导体企业,特别是华为而言,并不是好消息。若英伟达收购ARM,意味着美国将牢牢控制半导体的上游。

9月15日,也就是本周二,美国对华为新禁令将正式生效。在这个节骨眼上,华为甚至中国1.5万亿市值的半导体行业可能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陷入被动,即使此前我们可能也做了最坏的打算。那么,是否存在破解之法呢?

2700亿世纪大交易

软银要卖掉ARM的消息已经在市场上流传了有一段时间,今天终于有了一些眉目。

据路透社消息,英伟达公司(Nvidia Corp)即将完成以超过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700亿元)的价格从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手中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这将在芯片行业造就一个巨人。消息人士称,有关方面最早可能在本周就会宣布ARM的现金加股票交易。

目前,英伟达市值高达3002亿美元(近2万亿人民币)。英伟达以其为视频游戏提供动力的图形芯片而闻名,但他已经开发了其他市场,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和数据中心。

ARM几乎为所有移动设备(例如电话和平板电脑)提供了芯片技术,但也正在扩展到汽车,数据中心服务和其他设备的处理器。这家英国公司不生产芯片。相反,他许可基础技术,并靠收取许可费盈利,以便其他人可以用他的框架来制造芯片。

ARM此前与英伟达也有合作。去年,英伟达表示将使其芯片与ARM的处理器配合使用,以建造超级计算机,从而加深其对用于对气候变化预测和核武器进行建模的系统投入。

ARM公司在全球拥有6000名员工,其中有3000名员工在英国。目前全球数百万种电子设备都使用ARM的芯片架构,无论是苹果的iPhone、iPad,亚马逊的Kindle,或是汽车制造商的汽车电子设备。

软银在2016年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RM,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软银当时收购他的原因是为了扩展物联网技术,该技术将交通信号灯,冰箱和互联网等日常设备连接起来。

截至目前,涉及交易各方均未给予回应。

1.5万亿产业陷入被动?

若英伟达最终成功收购ARM公司,对于市值1.5万亿的半导体产业来说,可能会陷入被动。

东吴证券计算机团队表示,英伟达收购ARM会导致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限制能力提升。此前国内海思、飞腾等均获得ARM的V8指令集授权,并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CPU。如果英伟达成功收购ARM,ARM可能会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国内厂商能否继续获得升级版的指令集授权存在较大变数。

未来国内ARM阵营的芯片设计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CPU代码继续升级芯片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V8指令集基础上自行升级指令集,或者也可以转向开源指令集RISC-V开发相应CPU,或者和龙芯的MIPS、申威的Alpha架构合作走MIPS、Alpha路线。无论哪种路径,国内芯片设计公司自主程度均需要进一步提升。

曾经与ARM合作密切的华为面临的压力可能也会增大。今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此举将使得华为进一步被美国出口管控政策所限制。华为中国对此回应,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而9月15日,是美国对华为新禁令正式生效的日子。9月15日及以后,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今年8月17日,美国商务部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获取美国技术的限制,同时将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实体名单”。

在此之前,有媒体报道,ARM公司宣布要与华为停止合作,而ARM公司拥有的架构技术是芯片制作的必要技术,如果失去这项技术的使用权利华为就不能完成自有麒麟芯片的研发生产。不过,由于华为拥有V8的永久使用权,华为可以通过对V8的升级来解决芯片制作问题。但当ARM升级至V9时,华为就会面临冲击。

有业内人士表示,华为目前在CPU、GPU上还采用的是ARM的公版核心。当然,这对于ARM来讲,也是损失巨大,目前ARM在中国有20%左右的收入比例,基本上都是华为海思贡献的,一旦停止合作,20%的收入就没有了。当然,目前华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也并不是芯片设计 ,而是芯片生产的问题。

这家万亿巨头可能更尴尬

其实,对于这样一笔交易,英特尔这家万亿巨头可能更加尴尬。ARM与英特尔所称霸的芯片领域是传统的PC及服务器市场。但从移动互联时代开始,ARM在这个芯片市场的领导地位凸显。

资料显示,2015年,包括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在内的全球1384家移动芯片制造商都采用了ARM的架构,全球有超过8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芯片都采用的是ARM架构的处理器,超过70%的智能电视也在使用ARM的处理器。

由于盈利模式不一样,英特尔的营收远大于ARM。英特尔研发、制造芯片并销售,而ARM则是把技术授权给其他半导体制造商,从中收取少量的授权费。但随着移动终端芯片市场的不断扩大,英特尔也看到了市场的未来所在,一直想凭借在PC及服务器芯片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将芯片架构引入移动终端,但却因为其超高的功耗而显得困难重重,而ARM向来只设计低功耗处理器,所以在移动终端领域的芯片竞争,英特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ARM方面曾表示,ARM客户端CPU的路线图旨在利用5G将给所有客户设备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再加上硅代工合作伙伴的创新,ARM芯片将能够突破x86的主导地位,未来五年内将能够在Windows笔记本电脑和Chromebook领域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若英伟达入主ARM,英特尔的处境会更为艰难。因为英伟达占据了人工智能的高地,而这代表着未来的方向。

当然,事情也可能还存在变数。英国反对党工党近日对这一交易表示反对,认为英伟达收购ARM公司不符合英国的公共利益,可能导致英国最具创新力之一的科技企业被海外资本掠夺,工作岗位流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4:25:40 | 只看该作者
全面断供!华为麒麟芯片或成“绝唱” 多家企业断供华为遭“反噬”
2020年09月15日 07:37:00
来源:国际金融报社

断供!缺货!然后,“反噬”将发生……

“缺货!”

“库存不多了!”

9月14日,当《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上海市一家华为门店时,店内销售人员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些话。不仅如此,销售人员还向记者展示了其后台库存数据,热门机型确实存在没有库存或库存个位数的局面。

这不是个例。记者发现,华为官方销售渠道也出现了部分热门机型缺货的现象,而更大范围的缺货现象则是发生在经销商处,同时,二手手机市场搭载麒麟芯片的华为手机价格也出现了普遍上涨的局面。

这种缺货和涨价的情况均与华为芯片被断供有关。从9月15日起,美国对华为芯片开始实施全面“断供”,即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半导体公司均不能再卖产品和技术给华为,否则将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

目前,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联发科、高通、中芯、海力士等全球主要芯片生产企业都陆续表示9月15日之后将断供华为,在此情况下,华为将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自研的麒麟芯片也将无法继续生产。

渠道缺货涨价开始显现

当记者进入华为门店时,店内的销售人员正和两位客户商谈购机事宜,但因为无任何活动和折扣,两位消费者最终无奈摇头走出了店铺。

事后,记者了解到,这两位消费者此前曾来咨询过,期望购买的华为机型当时经销商处还有相应地折扣,但近期这些折扣和活动全部停止,华为手机变相地涨价了,至于未来还会不会有折扣并不确定。

不仅如此,华为P系列、Mate系列和Nova系列都出现了库存不足的情况,热门颜色、内存机型还出现了缺货现象。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缺货机型如果要订购,只能今天下订单付款购买,明天拿货。

在近日举办的2020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称,华为手机最近一个季度在全球和国内市场都实现了第一,其中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1%。不过,余承东也坦言,手机已经出现了缺货。

据凤凰WEEKLY财经报道,批发市场和渠道商手里的华为手机最近价格涨得反常,华强北电子市场的报价更是一天内涨两次;缺货问题开始显现,9月,一位专营华为品牌的手机店主的报价单上,热门机型Mate305G、nova75G等经常缺货。

但《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华为官方渠道价格仍算稳定,在华为官方商城和华为京东自营旗舰店中,部分热门机型显示无货,并未出现大规模缺货的情况。

同时,二手市场中的华为手机也开始涨价。转转集团9月初发布的手机行情显示,自麒麟9000很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最后一代旗舰机型的消息传出后,二手手机市场搭载麒麟芯片的华为手机普遍涨价。

其中,和二季度结束时的二手市场价格相比,目前二手市场华为P40系列、Mate系列和Nova系列均出现售价上涨态势,普遍比一个月前涨了百元以上。其中华为Mate30 Pro 8G+128G(5G)版涨价300元左右,华为P40 Pro 8G+128G(5G)版加价幅度则在200元-300元之间。

美国制裁致无芯可用

华为机型之所以出现大范围缺货和涨价的现象,华为销售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解释称,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机型本身卖得久、比较火,另一方面这也和华为芯片被断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也向记者表示,随着时间逼近美国禁令正式生效的时间9月15号,断供延期的消息依旧没有出来,现在看到的缺货和涨价是不延期下快速发酵的市场现象,也就是“屯粮续命”的做法,一方面华为的供应在减少,另一方面,物以稀为贵,华为官方不会涨价,但对经销商来说,利益是第一位的。

自从2019年5月美国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以来,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就在不断升级。

然而,华为在经历三轮制裁的大环境下,去年手机全球出货量达2.4亿,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全球发货量达1.05亿,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2558亿元,同比增长15.85%。

在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一年之后,今年5月15日,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再度延长华为的临时许可到8月13日,但同时他们正在更改一项出口规则,意图打击华为的芯片供应链,试图切断华为在全球的芯片供应。

根据这项规则变动,即使芯片本身不是美国开发设计,但只要外国公司使用了美国芯片制造设备,就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才能向华为或其附属公司提供芯片。华为继续获取某些芯片或使用某些美国软件或技术相关的半导体设计,也需获得美国的许可。

8月17日,全新“升级版”的华为禁令正式出台,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分别发表声明,进一步收紧对华为获取美国技术的限制,并将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地区的38家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而这项禁令的正式生效日期就是9月15日。

作为半导体巨头,也几乎是目前唯一一家能为华为麒麟1020系列芯片实现5nm代工的企业,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表示,5月15日后未再接华为的新订单,9月14日后将不会向华为供货。

目前,除台积电外,三星、英特尔、联发科、高通、中芯、海力士等全球主要芯片生产企业,都陆续宣布9月15日之后将不再为华为提供芯片服务。

再过一段时间,华为Mate40系列将上市。在8月7日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余承东曾表示,华为Mate40系列搭载麒麟9000芯片,这可能将是最后一代华为麒麟高端芯片。

芯片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对智能手机来说不可或缺,在用一片少一片的芯片断供局面下,华为热门机型出现断货和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搭载麒麟芯片的多是华为中高端系列手机,一旦备货用完,可预见的是,华为手机出货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分析报告中表示,无论华为能否在9月15日后取得手机零部件,华为在手机市场的竞争力与市占份额均将受到负面影响。

备货量或可支撑半年

为了减少芯片备货不足对将来华为手机出货量的负面影响,华为也在争分夺秒地“囤货”。

通信行业资深独立分析师黄海峰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最后一代”的高端芯片麒麟9000备货量在1000万片左右,也意味着有约1000万台华为Mate40/Pro手机可以用上这一芯片,或许可以支撑半年左右。

日前,据媒体报道,随着禁令进入倒数阶段,华为旗下海思大手笔包一架顺字号货运专机,赶在出货期限前赴台运走芯片,提高备货库存量。

此前亦有消息称,华为与联发科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与采购大单,订单金额超过1.2亿颗芯片数量。依据美方的管制措施,第三方厂商若想供货华为,需向美方提出申请。8月28日,联发科方面表示,目前已经依照规定向美方提出申请,静待美方审核中。

“华为芯片断供,暂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现阶段芯片材料、设计和制造依然是我国芯片产业的薄弱环节,我国仅仅在封测领域有一定话语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新基建》作者盘和林表示,华为事件为国内芯片产业敲响警钟,拿来主义的红利期已经结束,我们要自力更生的发展本国芯片进行替代。

事实上,华为手机不仅面临芯片断供危机,操作系统方面也存在诸多风险。去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曾发布声明称,按美商务部要求,将停止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和服务,仅允许华为使用公开、开源版本的安卓系统。

面对这一危机,华为正发起突围。在去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正式面向全球推出鸿蒙系统,而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鸿蒙2.0亮相。余承东称,此次鸿蒙系统的升级,不仅仅带来了分布式能力的全面提升,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完整的分布式设备与应用开发生态,全面赋能全场景智慧生态。明年华为手机将全面支持“鸿蒙”系统。

多家企业断供华为遭“反噬”

在断供华为芯片背后,除华为本身将受到负面影响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因此遭受了严重的“反噬”。

之前,高通就曾游说美国政府向华为供货,因为向华为断供,会让高通损失超过80亿美元,这些损失的市场也将面临被海外竞争对手吞噬的风险。

孙燕飚向记者表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华为的损失最终会反映到美国的厂商身上。

近日,全球芯片巨头英特尔也对外表态:正在与美国相关部门保持合作,以寻求继续为华为供货。而同样来自美国的美光科技也表示,华为的订单占其营收的10%左右。若以美光科技2019财年的收入234亿美元计算,此次断供,美光科技将损失20亿美元的营收。

有分析指出,断供华为,高通、英特尔和美光科技三家美国芯片公司损失就超千亿元。除美国公司外,在美国升级禁令的要求下,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芯片公司也损失惨重。

在日本,向华为等供给图像传感器的索尼和华为之间可能存在每年数千亿日元的交易;世界最大半导体企业台积电每年向华为供应约6000亿日元的产品;向华为供应高端智能手机面板的韩国三星电子也存在与华为之间的大额交易;在中国台湾地区涉足芯片设计开发的联发科也与华为拥有近500亿日元的交易。

英国调查公司Omdia的高级总监南川明估算称: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向华为供应2.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超1800亿元)的零部件。断供华为后,这2.8万亿日元规模的零部件面临供给停止的风险。


“美方动用国家力量,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对他国特定企业持续打压、遏制,是对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的破坏,是对国际经贸基本规则的无视,更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严重威胁。这损害中国企业利益,损害美国企业利益,也损害其他国家企业的利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如是评论。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华春莹表示,在华为等中国企业问题上,美方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他们对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华为最大的“错”就是它是中国的,就是它在5G领域比美国更先进。美国似乎容不得任何其他国家有比他更好的东西存在,所以以莫须有的罪名、滥用国家力量打压华为等中国企业。这是一种经济霸凌行径,是对美国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公然否定。

链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1

主题

4万

帖子

10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242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4:19:08 | 只看该作者
华为芯片断供首日!生态伙伴:华为没有B计划;经销商:手机拿货困难
2020年09月15日 08:11:51
来源:证券时报

缓冲120天后,华为的至暗时刻还是来了:9月15日,美国5月15日下发的对华为芯片管制升级令正式生效,台积电已停止为华为代工生产麒麟芯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最新从华为产业链获得的消息显示,华为目前没有B计划,后续华为可能从高端手机“降维”至汽车、OLED屏驱动等,配之以软件、手机周边产品补洞,而经销商向记者传递的情况则为:“现在华为手机拿货很难,除非同步搭配手表、手环、眼镜、平板、音响、耳机等产品,而若从外围拿货,价格又高出几百至几千不等。”

不过,黑夜来临前夕,9月14日下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依然积极发声:Mate40会如期而至。苹果则选择在华为断供第二日即9月16日凌晨1点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

华为至暗时刻来袭

今年5月15日,美国在去年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基础上进一步升级,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进而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即升级对华为的芯片管制。

如此禁令下,台积电等华为芯片代工厂为华为代工,将要获得美国许可才能执行,当然美国方面给了120天的缓冲期,期间内台积电等公司仍可给华为持续供货,首个华为芯片断供日为2020年9月15日。

如今,9月15日已至,美国方面并没有再宣布延期信息,这意味着华为芯片断供正式来袭。

在此之前,台积电曾在其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未计划在9月14日之后给华为继续供货。随后,美光科技、三星与 SK 海力士等均表示,将无法在9月14 日之后发货给华为。

“华为还能从韩国的三星、中国台湾MTK、中国展讯购买芯片来生产手机。”华为2019年财报发布会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回应华为限制。

但随着8月17日,美国商务部进一步收紧对华为获取美国技术的限制,同时将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实体名单”,华为外购芯片方案也被限制了。

“就算华为因为长期不能生产芯片做出了牺牲,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多芯片企业成长起来。”华为前轮值徐直军曾说。

然而,众所周知,在高端芯片方面,比如7nm、5nm芯片方面,中国企业依然难以无法媲美于台积电等国际大厂,因此华为高端手机不可避免地将受影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前不久也曾表示,美国对华为芯片供应的禁令将于9月15日生效,届时麒麟旗舰芯片可能成为绝版。

一轮轮打击正式生效后,华为至暗时刻来袭。

生态伙伴:华为没有B计划

针对芯片断供,华为是否有B计划,一直是各界关注重点,但9月14日下午,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华为合作伙伴获得的信息显示,“针对芯片断供,华为有没有B方案,从接触华为高层的消息了解,是暂时没有。具体对策,应该主要还是寻求国产替代方案。”

不过,一位熟悉华为产业链人士、半导体专家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直言,华为芯片寻求国产替代之路也很难,一方面高端芯片存在技术瓶颈且难以绕开美国技术与设备限制,低端芯片可以用,但意味着华为将“降维”竞争;另一方面,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言深度扎根半导体行业,即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也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较长时间,不是有钱就可以造出来的产业链。

“华为现在真的‘没路’了,高端方面确实做不了了,后续只能降维做汽车或者OLED驱动等,以及发展发力笔记本电脑、平板等其他手机周边产品。”在这位专业人士看来。

此前,今年8月,曾有消息称,艰难时期,华为拟大力发展笔记本、平板等业务,以应对美国芯片限制等。

近日,华为一位经销商也向记者透露,近段时间以来,华为手机拿货比较困难,上一级代理一般要求下级代理下单华为手机时必须同时配套下单华为其他智能产品,比如手表、手环、眼镜、平板、音响、耳机等产品,否则不给货,而如果从外围其他渠道拿货华为手机,价格则比系统内渠道高出数百至数千元不等,普遍在100元-300元之间,高端手机如华为上万元的折叠屏手机则可能高出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华为芯片断供前夕,华为2020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宣布一揽子软件新进展,包括鸿蒙2.0发布、HMS新进展、EMUI11发布,以及明年华为所有手机都将支持鸿蒙系统等,表明华为有意通过强化软件、生态、系统等,补硬件受限制影响之伤,换道超车抢抓未来十年物联网发展机遇。

产业链正寻求替代方案

至于芯片断供对产业链影响,“华为芯片断供,对华为生态伙伴也造成一定影响”,9月14日下午,华为芯片断供前夕,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华为一长期合作伙伴高层获悉。

这位高层透露,公司长期与华为合作,产品采用的底层芯片一直是海思,现在公司正在寻找接触新的芯片替代渠道,以便确保公司业务正常运转。

相关情况并非孤立。东华软件近日在回复投资者问答时也表示,鹏霄国产化服务器是公司在信创产业业务布局的重要一环,目前公司与华为鲲鹏合作的服务器一体机产品是公司第一款国产化计算产品,已在市场开始推广落地。公司在国产化处理器(芯片)方面与华为鲲鹏、中科龙芯、天津飞腾等芯片厂商建立了合作,随着我国芯片技术的不断突破,将有更多芯片厂商加入公司信创产业生态。从短期及中长期来看,公司在国产化处理器芯片有多种方案去满足市场现有需求,以及公司鹏霄项目的发展。

武汉凡谷也承认,美国对华为限制,对公司带来负面影响。公司称,美国政府已将多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美国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美国政府若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名单或加强对“实体清单”的限制,由此对公司的客户、供应商和业务合作单位造成的影响将会通过产业链传导,也会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

受芯片断供影响,华为芯片近年来长期处于缺货状态,这也影响了华为手机产量。对此,华为上游玻璃盖板等器件供应商蓝思科技表示,公司产品属于高度定制化产品,通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因此公司可以提前综合各大客户需求,根据产能状况统筹安排合理的产能结构和生产计划,最大化地利用公司产能、人力等资源。

华为苹果竞相放大招

有意思的是,就在华为芯片断供前夕,9月14日下午,余承东在其个人微博发布视频。被问及下一代Mate手机何时发布,他表示“请大家再等一等,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此前,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余承东曾透露,将于今年9月份发布新一代华为Mate40手机,搭载最先进的华为麒麟5G芯片。 不过,麒麟系列芯片9月份以后将无法再生产,华为Mate40将成为搭载高端麒麟芯片的“绝版”机。

另外,刚刚闭幕的华为2020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再发声:“没有人能熄灭满天星光。”

而华为最大竞争对手苹果,也选择了在华为断供后第二日放大招,即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1时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

9月14日晚,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表研报称,考虑到产品量产出货时间,预测9月15日的新产品发表会将会有新iPad Air与新Apple Watch,而不会有iPhone。

郭明錤进一步透露, iPhone 12系列包括5.4英寸iPhone 12、6.1英寸iPhone 12 Max、6.1英寸iPhone 12 Pro与6.7英寸iPhone 12 Pro Max,每个机型均支持5G且均有2个版本 (Sub-6 GHz与mmWave+Sub-6 GHz)。iPhone 12、iPhone 12 Max、iPhone 12 Pro与iPhone 12 Pro Max的Sub-6 GHz版本量产出货时间分别是10月上旬、10月中旬、10月下旬与10月下旬。mmWave+Sub-6 GHz版本则较Sub-6 GHz版本晚量产出货。

配置方面,郭明錤认为iPhone 12系列将不支持耗电的120Hz (显示器更新频率),iPhone 12系列电池容量变小,支持耗电的5G功能已不利续航力,若再支持耗电的120Hz将会显著降低使用者体验。

不过,对于投资,郭明錤不预期Apple新产品发表将显著推升大部分Apple供货商的股价。“我们正向看待Apple与大部分供货商的长期展望,但建议投资人须注意下列风险,包括:新产品需求、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冲突与新冠肺炎。”

链接

再现井冈山第5次反围剿?美帝全面封堵主要对手
24 个回复 - 3310 次查看
印媒:43名中国军人在冲突中伤亡 时间:2020-06-17 13: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印度媒体引述消息称,在前天暴发的中印边境冲突中,中国军方有43名人员伤亡。亚洲国际新闻(ANI)今天凌晨发推文称,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 ...
2020-6-17 17:21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测试| 主人公论坛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京ICP备14052571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