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典 发表于 2022-6-7 11:17:18

国际剩余价值生产中国主场 主导国内小循环 救美西资本主义

中国对跨国公司重要性有增无减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金观平2022-06-07 09:17



https://rs1.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30efb95cd49941a948065760fa6f076c.png?w=12603月份以来,跌宕反复的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冲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有论调借此炒作称,跨国公司在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对跨国公司的重要性将会减弱。这一论调经不起推敲。相反,中国对跨国公司的重要性有增无减,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看问题须用全面的、长远的眼光,过往历史可以提供重要借鉴。2003年,非典疫情侵袭中国,超过500个外商投资项目进度受到影响,总金额超100亿美元。当时有人声称,由入世推动的中国吸引外资的良好局面将发生逆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当时驳斥了这种说法。他表示,非典对在华外企的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中国在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却是长期稳定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近20年来,大量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扩产,收获满满。非典阴影早已成为历史大潮中的一个小浪花。自2001年至今,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GDP全球占比从4%提高到18%,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中国已经是世界经济当之无愧的主角。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发展优势更加凸显,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突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通过生产、技术、服务和资本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只有拥抱全球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而拥抱全球化,就必须拥抱中国,拥抱中国市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扩大开放的决心没有动摇,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首先,庞大的中国市场依然具有很强的成长性。大量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业绩占比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占比甚至达到50%。随着中国人均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跨国公司在华经营还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不断丰富的研发资源,将帮助跨国公司降低研发成本,为跨国公司研发创新活动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而促进跨国公司研发成果转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大在华研发投入。此外,中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加入RCEP等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为跨国公司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更大空间。面向未来,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多机遇。中国贸促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71%的受访外资企业维持了业务规模,16.4%的企业扩大了业务规模,72.1%的企业在华增资幅度大于5%。这些数据表明,外资企业普遍对坚持在华发展认识清晰而坚定。近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增强了跨国公司“追上全年销售目标”的信心。事实将会证明,那些积极拥抱中国的跨国公司将收获丰厚的回报,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焦典 发表于 2022-6-7 11:40:56

左大培:必须打击反华企业,限制反华国家的在华企业

2022-06-07 11:01:03来源: 红色文化网   作者:左大培




http://static.szhgh.com/p/192707645bfe51b6d151f35dc8deb575.jpg  一年多来,美国对中国的疯狂攻击,并没有随着拜登取代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而告终。事实证明,拜登比特朗普对中国更危险。他一上台就把美欧日等西方国家串联到一起,在政治外交上掀起反华浪潮。污蔑中国在新疆的民族政策,是这股反华浪潮的最新一波。2021年3月份,美国、欧盟、英国、加拿大还分别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宣布对中国的有关个人及实体实施单边制裁。中国政府则以反过来制裁欧盟、英国等国的反华个人及实体进行反击。2022年5月5日,美国国务院网站修改涉台论述,删除了先前版本中“不支持台独”等字样,引起轩然大波。拜登本人更是在媒体面前宣布美国要承担起台湾的战时军事防务,一度蛮横地干预我国内政。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事进行了强力回击,警告美国不要试图挑战中国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底线。  其实,除了外交上的严正交涉以外,中国还有一个反击西方的最有力武器,那就是重重惩罚反华的西方国家的在华企业。去年以来,许多西方国家的企业跟着本国政府利用新疆话题反华的风潮起舞,声言要抵制用新疆棉花制作的纺织品。恰恰是那些在华有业务的大服装公司,如耐克、H&M等等。他们在这场风潮中冲锋在前。这些反华外企为此遭到中国人民痛恨而受了些损失,但是我们仍然没有看到有关部门对涉事的反华外企采取足够有力的措施。事实表明, 惩治在华的反华外企,是反击西方的一个最有力武器。  这个问题在中美贸易战中就显示出来了。特朗普大幅提高关税限制中国产品对美出口,损害了中国的出口和经济。当时中国方面为了在贸易战中反击美国,也提高了美国产品的关税以限制其进口。但是正如特朗普所说,货物贸易上中国对美出口是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的好几倍,光限制美国产品进口不可能对美国形成足够的反击。这使中国在对美贸易战中陷入被动,而摆脱这样被动局面的最好方式,就是像美国打击华为、中兴那样狠狠打击在华的反华美国企业。  笔者一直没有查询到系统的数据,在华美企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有多少,每年赚取了多少利润。但是种种迹象都可以说明,在华美企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和赚取的利润都是巨额的,中国甚至是美国某些巨型公司赚取利润的主要来源。采取措施沉重打击在华反华的美企的销售和盈利,肯定会给美国经济上反华的措施以足够的回击。而且这样打击在华美企,也一定会打到美国政府的痛处。保守派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行事主要是为美国企业争利益。就是他发动的反华贸易战,说的是为保护美国工人就业,其实受惠的首先是美国的资本。也正因为特朗普政府是在为美国企业服务,它才会在反华贸易战中一边说要促使美国企业回归美国,另一方面却又对美国企业搞各种各样的“豁免”,以避免提高进口产品关税伤及美国自己的企业。这些各种各样的“豁免”,就是特朗普处处为美国企业着想的证明。而特朗普的贸易战政策,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基本上被拜登当局继承了。  一些亲美经济学家还编造各种借口,继续鼓吹向外企甚至美国企业提供各种优惠。可以说,就是这个原因,才导致西方国家有恃无恐,在中美贸易战发生四年多来,还想以各种单方面制裁干涉中国内政。  其实,那些在最近投身于反华浪潮的国家,从美国、英国到欧盟中的经济大国甚至日本,都有大批企业在中国赚大钱。而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从来都不可能不积极为本国企业谋利。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所说,“过去我们把你们(美西方)想的太好了”,才使这些西方国家坚信反华不会给本国在华企业造成多大损失,导致它们肆无忌惮地在军事、政治甚至经济领域打压中国。而让它们变老实的最好手段,就是要好好整治一下它们在华的反华企业。  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外企来华投资虽然有利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但对中国本土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一直就是弊大于利。而在1993年后,中国变为经常项目持续顺差,从而一直有资本净流出之后,这种负面效应就更加明显。外企对中国本土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的害处,首先就抢走中国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和生产资源,由此夺走中国企业的投资机会,妨碍中国企业的成长;外企的另一大害处就是把中国国内产出可以带来的中国国民收入变成了外国人的收入。正因为如此,对外企本来应一直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在中国变为资金净流出之后,更应当对外企以限制和改造为主。  必须限制和改造外企。即使兼顾对外企的利用,也应当明令原则上不准外企参与政府采购,政府采购要首先采购本土企业产品,只在无法靠本土企业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考虑采购在华外企产品和进口的产品。对外企征收的所得税税率,更应当明显高于本土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因为对外企征收的所得税实际上是对外国人征税,是直接增加中国人民的收入。商务部这样的主管部门更有责任研究并实施限制外企在华产品销售的措施。  但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们在许多方面不是有利于中国民族企业构筑自主研发能力的,而是让外企享受到了比国内企业更优惠的待遇。外企长期比中企享有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种对外企的税收优惠现在虽然终结了,但是亲美经济学家却又扛起“国民待遇”、“平等对待中企和外企”的招牌,继续鼓吹实际上保护外企的勾当。对外企的这种保护不但继续妨碍中国企业发展、减少中国的国民收入,而且使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不担心会失去其企业在华赚钱的利益,因此变相鼓励了西方政客大胆反华。  正因为如此,在急需反击西方反华行为的当下,应当尽快拿起反击西方的最有力武器,狠狠打击在中国的西方反华企业,叫它们在中国捞不到钱。  俄乌冲突后,在各方压力之下,西方各大跨国企业接连退出俄罗斯市场。戏剧性的是,并不尽如西方所愿,这些品牌的撤离非但没有重创俄罗斯市场,反而给俄本土品牌商创造了大量机遇,各大西方品牌空出的市场也逐渐被俄罗斯品牌代替。对于撤离俄罗斯的这些跨国企业来说,即便日后西方决定解除对俄方的打压,这些跨国企业失去的俄罗斯市场,也很难再夺回来了。都说福祸相依,对于俄罗斯来说,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打压和制裁,还真不一定都是坏事儿,因为对于过去数十年始终对西方抱有幻想态度的俄罗斯来说,小到本土企业的发展,大到本国多领域的自强和突破,不得不说,要不是本轮西方这么大的制裁,还真未必能把它逼出如此的决心。  如果说将西方企业“驱逐”出俄罗斯,俄罗斯是被动的在制裁西方在俄企业的话,那么它的效果无疑是在给中国反制西方制裁打了个样板。  对于中国而言,首先应当做的是,原则上禁止反华外资企业和从反华国家进口的产品参与中国国内的政府采购(这一点其实已经在执行),并且要对反华国家的在华企业征收更高的所得税税率,严格限制反华国家在华企业的经营和产品销售。应当以法规的形式明确规定,中国企业有权申诉其受到的外企的任何打压,而相应的主管部门必须做出使本土企业足够满意的回应。只有对中国足够友好的国家的企业,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享受到放宽这些限制措施的待遇。  总的原则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焦典 发表于 2022-6-7 12:54:04

欧洲金靴:科兴资本迷局

2022-06-07 09:39:46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欧洲金靴




http://static.szhgh.com/p/530fcc44e527b6147bea5f668e6b36db.jpg  1  5月27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开就“接种新冠疫苗后患上白血病”的社会现象进行回应,会上中疾控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接种疫苗后出现一些症状和疾病,其和疫苗接种是否有关,相关的判断需要遵守规范流程,并要有依据。如果有怀疑,要报告给接种单位,由接种单位组成多领域专家组,收集相关资料。”  疫苗出现副作用已经不是第一天了,但鉴于副作用往往过渡期短且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不断有基层地方明里暗里得“层层加码”、半劝导半强制地推行疫苗接种,舆论发酵并无太大波浪。  但是最近一年多来,以科兴为主的疫苗连续出现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胶质瘤、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的极端案例,这不得不引起重视。  作为疫苗监管体系的一部分,中国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简称AEFI系统)已建立了十余年,但2018年时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彭向东曾指出:“中国的AEFI系统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包括系统的灵敏度、透明度、数据公布的及时性、分析效率等多个方面。”  四年时间过去,这套系统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接种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数据依旧非常少,且透明度也不够高。http://static.szhgh.com/p/ab9c0e28f1992709cdc35c0f09390491.jpg  去年5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4月30日的新冠疫苗安全性监测数据,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阶段性对疫苗不良反应数据进行了不甚详细的公开。  此后官方再也没有关于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最新数据公布,并且公众至今也没有任何一个公开入口可以查询到这些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新冠疫苗在中国已经接种了33.8亿剂次,而公众对全国范围内的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最新情况一无所知,距离上一次信息公开已经整整一年。  这一点倒真的可以对比一下美国:美国的疫苗不良反应检测系统(简称VAERS)会根据上报信息动态更新——正是依靠这套系统,去年4月美国报道了六例年龄位于18-48岁的女性在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后两周内发生了一种极其罕见的血栓,其中一例死亡。  也是依靠这套系统,去年6月25日FDA决定对辉瑞和Moderna新冠mRNA疫苗说明书进行修订,向美国民众发布警告:以上两种新冠疫苗接种将增加心肌炎和心包炎(心脏周围组织炎症)的发生风险。  此前,我已经写过很多辉瑞疫苗在境外的严重接种后果,这次轮到国内的科兴,在抗疫进入新阶段、新态势的当下是否还是要抱守疫苗抗疫、以及如何正确看待疫苗,已然刻不容缓。  推荐阅读:触目惊心的辉瑞疫苗  就在中疾控做出回应的一个月前,4月26日,科兴生物发布消息,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科兴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进入临床研究,用以评价新冠病毒变异株疫苗在各类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自今年2月底始,科兴已经陆续向中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奥密克戎变异株灭活疫苗的临床申请,4月14日时,科兴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在香港特区获得临床批件。  巧合的是,同在4月14日那天,《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监察》报告发布:从2021年2月26日至2022年3月31日,香港全市市民合共接种了约1513万剂新冠疫苗,同期香港卫生署共接获八十九宗呈报为疫苗接种者异常事件,并在离世前两周内曾接种新冠疫苗的死亡报告。  而这八十九宗死亡报告中,有五十六人接种的是科兴克尔来福,三十三人接种的复星复必泰——按照科兴和复星在香港四六开的接种比例推算,每百万剂疫苗接种后两周内出现死亡的人数为:科兴疫苗9.25人,复星疫苗3.64人。  这样的数据已是足够让人惊恐。http://static.szhgh.com/p/f205a3c098ae8ec9960233439bb864ac.jpg  更不用说西安和上海这两个此前国内接种疫苗最积极的城市(西安是因为举办全运会而半强制接种)连续在大规模接种率下仍疫情大破发,此类事实值得深究。  当前,国内多地持续爆发零星疫情,疫苗接种的关注度再度提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就曾表示:“按照以往的传染病防控经验,应对常规病毒,单一疫苗即可,但对于狡猾、善于变异的病毒,可以实施不同的疫苗‘联合作战’。”  2  随着国内推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开发均在持续进行中,科兴自然是主力中的主力。  前段时间科兴还因为裁员的新闻上过头条,据传要裁撤70%的员工。  其实疫情光景之下各大企业裁员已经不是热搜级消息,但是之于“疫情经济收益群体”的科兴,裁员、不发年终奖等闹剧就显得格外可笑。http://static.szhgh.com/p/6c20ee4ef3cca8724fc14211d1d2e4a3.jpg  根据4月底的年报显示,北京科兴2021年全年录得收入约267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146.1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北京科兴中维贡献税后约136亿元的盈利。  科兴控股则在2021年实现总营收193.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0亿元),净利润14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3亿元)。  作为北京科兴生物开发的“明星级新冠肺炎灭活疫苗”,CoronaVac(克尔来福)已在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或有条件批准,目前已有超过二十八亿剂新冠疫苗被运送到世界各地,为科兴打造了一份华丽的财务报表。  2021年,智飞生物净利率33.30%,康泰生物净利率34.59%。康希诺净利率44.35%——而科兴生物却一枝独秀,净利率达到74.63%。  高利润率、华丽业绩之下,其实也是科兴研发投入比例较低的现实:2021年,对比几大国际疫苗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可以发现,智飞生物(代理的默沙东4/9价HPV疫苗贡献其全部产品货值80%)为2.66%,康希诺(销售产品以新冠疫苗为主)为21.05%,康泰生物、沃森生物分别为20.22%、21.77%——而科兴生物只有0.8%。  而且,就这点研发投入也不全部是新冠疫苗的,为sIPV(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COVID-19疫苗等疫苗的总和。  不仅是科兴旗下制造疫苗的科兴中维,其旗下的科兴制药也充满着浓郁的“去制造业化”的味道,2021年其销售费用高达7.56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5.26%,占营业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8.79%;其中,市场推广费用6.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26%。  与同行业的凯因科技(688687.SH)59.94%、万泽股份(000534.SZ)44.98%、特宝生物(688278.SH)53.99%、三生制药(01530.HK)36.15%相比,科兴制药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处于较高水平。  科兴,真可谓生物医药界的联想。http://static.szhgh.com/p/9bcc5867405aad18730122ea1933cd99.jpg  但是这些油光四溢的财富——取之于万千黎民、占用财政支付的海量财富,最终流向了哪里,是国有资本吗?  很不幸,并不。  科兴的第一大股东是日本的软银集团,占股15.07%;第二大的股东才是科兴生物的创始人兼CEO尹卫东;第三大的股东是CDH吴尚志等六位创始人,占股8.39%,第四和第五的股东分别是永恩国际和维梧资本,其中占股8.25%。  一众境外国际资本。  造成这个现象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其实包含着一个关于「私有化」的历史往事,一切都源于2003年科兴的赴美上市。  3  科兴内部有“两个司令部”,一是董事长、出身北京大学未名集团的潘爱华为代表的“国有中资系”,主张国有控股科兴;另一个是尹卫东为代表的“国际外资系”,主张境外资本渗入。  两派人马为争夺科兴的控制权,已互撕多年,过程之曲折可以拍一部电视剧,从2001年兄弟联手到2016年反目成仇,一场私有化与反私有化的斗争一直是国内生物界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戏。  两人合作源于2001年。  出身北大系统的潘爱华从北大未名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出资5100万,成立了专攻疫苗生产的北京科兴,尔后邀请尹卫东的唐山怡安加盟。  唐山怡安是家小公司,没有股本,便以手上研制的疫苗当作股本,技术入股2400万——资本与技术合流,相得益彰。http://static.szhgh.com/p/07b9fd3c7eed177b8df5010d402801a0.jpg  外加上尹卫东拉来的新加坡投2500万,彼时三方构成了51%:24%:25%的股权结构,潘爱华的北大未名集团处于控股地位。  注意,北大未名集团是北京大学三大产业集团之一,为国资背景企业,此时的科兴是国有控股单位。  2003年,为了推动北京科兴赴美上市融资,公司股权做了大规模重组——根据纳斯达克的规定,由于北京科兴第一大股东为北大未名集团(中国国有资本),不符合美方上市标准,只能被迫改组。  正是这一改组,让尹卫东及其背后的境外资本势力找到了私有化科兴的机会。http://static.szhgh.com/p/b9a01f94c7a384f223855079ea83e2bd.jpg  当时,尹卫东在北京科兴名下另成立了一家科兴控股——香港科兴,让它作为赴美上市的主体,北京科兴则通过香港科兴间接控制上市公司。  可问题就出在了改造后的股权与控制权上。  经过股权改造,潘爱华的北大未名集团被迫放弃了控股股东的地位。  而北京科兴本身并非上市主体,上市主体是其分支的香港科兴,改组后北京科兴的股权结构变成了尹卫东的香港科兴占73.09%,潘爱华的北大未名26.91%。  潘爱华成了实实在在的小股东。  为了补偿潘爱华,尹卫东曾承诺给予北大未名集团永久实际控制人地位,且潘爱华在董事会中拥有一票否决权;另外在科兴董事会五个席位中,北大未名可以提名三人,香港科兴提名两人。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尹卫东代表的香港科兴此后又坚决否认存在该协定,不承认潘爱华和北大未名“永久实际控制人”的身份。  并且,潘爱华本人也拿不出实质的合同协议,只有一份《备忘录》,但《备忘录》是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应的。  君子协定被撕毁,“君子协定”也就名不副实。  之后双方陷入长期的拉锯战,香港科兴凭借大股东身份在董事会中实际占了四个名额,北大未名仅有潘爱华一人。  于是,香港科兴利用在董事会多数优势地位,由尹卫东担任总经理负责科兴日常运营,董事长潘爱华则直接被架空,成了“吉祥物”一般的虚位人物。http://static.szhgh.com/p/4b82b64b3ab36c7354e587f2f933aa78.jpg  在不久前科兴中资股东发布的年报中,都出现了“中外股东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字眼。  科兴旗下用来上市融资的香港科兴,其作为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47%的股权归美国股民所有,18.9%归赛富基金,22.5%归1 Globe,尹卫东本人占股10.61%。  而赛富基金的背后,正是是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思科集团;1 Globe的背后则是美国强新投资集团。http://static.szhgh.com/p/872b91da395ea75d2edcdb635e94ea7f.jpg  注册地位于加勒比海的安提瓜岛的科兴,当前前十大股东中,除了创始人尹卫东持股11.07%以外,其余早已全部都是外资,这是一家毫无争议的外资企业。  股东名单中有一个前文提到的维梧资本,这家投资机构还有犹太资本的影子,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创始人为美籍华人孔繁建和美籍犹太人Edgar Engleman。  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科兴会和比尔盖茨产生接触。http://static.szhgh.com/p/0c662e0d019bc8843d70140e24674144.jpg  推荐阅读:关于比尔盖茨  2021年2月5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科兴中维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注册申请,其申请通知为《外资项目备案通知书》,且标注了科兴中维是“外商独资企业”。http://static.szhgh.com/p/9a66d514409963a06ba7009a45dae3a1.jpg  所以,“科兴是不是外资”的问题不必再争论。  跋  恩格斯说过一段话:“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  在毛主席时期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各类疫苗不存在销售、交易、买卖、市场等概念,生产和接种疫苗的唯一目的就是预防疾病、治病救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也正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新中国消灭了天花等看似难以攻克的疫病。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疫苗采购逐步“市场化”,但在双轨制等特殊时代背景的制度操弄下,由各省疾控中心主导,流通渠道按照省市县三级模式管理,每年召开一次订货大会,呈现高度垄断的状态。  当时,能在各衙门拿到“批签发”和“申领证”的人,往往各有门路,不是“家里有佛”就是“上面有人”,都早早靠着疫苗发家、积累了第一桶金,成为了所谓的“疫苗下海者”,日后也开创了自己的疫苗企业——智飞生物的蒋仁生、康泰生物的杜伟民、沃森生物的李云春莫不如此。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入世之后,境外资本势力成为了国内疫苗商们新的靠山,这其中被犹太资本控制的一众国际医药财阀更是为笼络国内生物制药企业的急先锋,至今日局面下已是尾大不掉之势……  “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这些阶级代表着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欧洲金靴,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金靴住在八角楼”,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焦典 发表于 2022-6-10 12:32:20

孙正义投资中国三大企业为啥全亏?

静说日本2022年06月07日 07:54:02 来自浙江省




对于软银集团创始人兼总裁孙正义来说,2020年度和2021年度,属于冰火两重天。2020年度,软银集团创下了日本企业中的一大奇迹,净利润超过了5万亿日元(约2535亿元人民币),超过丰田汽车公司,成为日本企业中的“首富”。但是,2021年度,软银净利润居然亏损1.7万亿日元(约661亿元人民币)。仅仅一年时间,孙正义坐了一次过山车,从“首富”变成了“首负”。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8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C030E8E71B7EAC8D82B49F03525A7F09F07BC287_size43_w1080_h608.jpeg5月12日,孙正义在东京公布的软银集团最新财报显示:截至3月31日,软银集团2021年度创下了风险投资史上最大的亏损,落得公司于1981年成立以来的最差业绩。为什么在日本其他跨国企业纷纷创下史上最高利润额的时候,软银集团却“一枝独秀”,鸡立鹤群呢?一切的问题,出在资本投资上。软银集团旗下的愿景基金在2021年度净亏损高达2.64万亿日元(约1381亿元人民币),结果以一己之力把整个集团拖下了水。孙正义的投资传说,始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刚起步时,孙正义就投给了阿里巴巴2000万美元,结果在阿里巴巴于美国上市后,获得了2千多倍的巨额利益回报。孙正义一下子获得了“投资之神”的美称。阿里巴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2020年FORM 20-F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7月22日,软银集团持股为24.8%,仍是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有了阿里巴巴成功的案例,孙正义一直看好中国市场,远景基金的23%投资,都投给了中国企业。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0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7578C29B9568F0F9AF9997F06298770B2FF534B8_size68_w1080_h720.jpeg但是,遗憾的是,阿里之后,软银再无灿烂。软银集团的2021年度财报显示,愿景基金一期前三大亏损来自滴滴、Wework、Grab,愿景基金二期的前三大亏损来自Wework、京东物流和叮咚买菜。这5家巨亏的投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了3家:滴滴、京东物流和叮咚买菜。很少有人知道,滴滴的最大股东,也是孙正义的软银集团。公开的资料显示,软银对滴滴的投资,始于2017年,滴滴才2岁。孙正义居然大笔一挥,给滴滴送上了80亿美元的投资。同年9月,软银又出资6.39亿美元收购了阿里巴巴在滴滴的5%的股权。滴滴的第一桶金,其实来自于孙正义的软银。2020年,孙正义又慷慨解囊,给滴滴的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事业领投了5亿美金。到目前为止,软银集团给滴滴的投资款已经多达120亿美元(约798亿元人民币)。根据滴滴的招股书显示,软银共持有滴滴21%的股份,是滴滴最大的股东。本来,软银指望滴滴的投资能够成为阿里巴巴之后的又一经典喜剧。但是,直到在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美国悄悄上市破坏了规矩,孙正义不仅没有拿到白花花的银子,反而淋了一场暴风雨。到美国上市,成了滴滴的噩梦。2021年,滴滴股价几近腰斩。2022年以来,滴滴股价再跌约70%。如今,滴滴的市值只剩下70亿美元左右。按照软银集团持股21%来计算,软银投资滴滴的120亿美元,如今只剩下约15亿美元,1百多亿美元已经打了水漂。痛苦的不只是滴滴,还有京东物流。京东物流上市前,软银集团以每股40.36港元价格,认购了1.15亿股,认购金额达6亿美元。2021年5月28日,京东物流在香港港交所成功上市,开盘股价一度涨超18%,市值曾经超2700亿港元。但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的时间,京东物流股价跌至14.94港元,市值已不足千亿港元。结果,软银集团投资京东物流的损失,超过了7成。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11_q90_webp/x0.ifengimg.com/res/2022/96D0CA520BEE9058267F23FDF551A0A009ACEC9C_size92_w1080_h711.jpeg叮咚买菜于2017年5月上线,先后进行了11轮的融资。软银集团在2021年5月12日,独家投资了D+轮融资,投资金额为3.3亿美元,持股5.6%。同样好景不长,在美国上市后不久,叮咚买菜的股价一路暴跌,2021年跌去3成,2022年现在,已经跌去7成。与投资京东物流一样,软银集团不仅没有赚到一分钱,投资款反而再亏7成。孙正义说,中国投资市场给软银挖了一个个坑,他已经没有力气往下跳。孙正义是一个极其自信与自负的人。公司刚成立时只有2名员工,孙正义站在苹果箱上发表了一场演说,宣布公司要在5年后,实现营业额100亿日元。第二天,2名员工一个都没来上班,他们以为遇到了疯子。过去许多年,孙正义回忆起当初的那一幕,说了这么一句励志的话:“人们最初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但是,孙正义这几年投资中国企业,却败在自信和疯狂!他没有看到,中国互联网企业经过20多年的狂奔,已经气喘吁吁,危机四伏。但是,孙正义还以为,大家刚吃完人参。孙正义前瞻性地认为:“共享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但他却没有想到,资本的盛宴挑战了中国金融监管,他不懂世界上还有一门学科,叫“政治经济学”。有人说,孙正义投资是“一胜九败”。虽然在中国投资市场,孙正义亏得血本无归,但是,他的运气也不是全坏。作为科兴生物的最大股东,软银占股15%,科兴生物日赚1.8亿元,孙正义一天也能数钱2700万元。如果没有这一场疫情,孙正义亏得更惨。



焦典 发表于 2022-6-14 23:06:15

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5600亿元 同比增长17.3%
2022-06-14 17:53:00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今天(6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56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5/4AB5B766EC972B8F8F9950E3EDD34EB0F0904A72_size28_w664_h333.jpg

数据显示,1—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折合8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6%。

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5.4%。

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2.8%、27.1%和21.4%。

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6.1%、35.6%和17.9%。

焦典 发表于 2022-6-15 01:11:52

俄外交部发言人:乌克兰实际上沦为西方殖民地 以贷款为生
2022年6月14日, 21:31
俄外交部发言人:乌克兰实际上沦为西方殖民地 以贷款为生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14.06.2022
© Sputnik / 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 转到图片库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表示,乌克兰作为一个靠西方贷款为生的国家,实际上已沦为其殖民地。
她在Telegram频道上写道:
“波罗申科和泽连斯基(虽为政敌,但在这方面却出奇一致)使国家陷入不断借款的境地,不仅使乌克兰依赖于西方,还将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殖民地和委任统治地。”
扎哈罗娃表示,“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一直在积极卖身投靠西方资本”。
她解释称:“从2014年2月基辅政变到2021年12月,该国共获得约705亿美元,其中189亿美元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2亿美元来自世界银行(WB),31亿美元来自欧洲复兴开发银行 (EBRD)。”
自俄在乌开展特别行动以来,西方国家和一系列国际货币机构对乌贷款大幅增加。
扎哈罗娃说:
“特别行动开始后,仅根据乌克兰国家银行数据,2022年2月至2022年5月,西方为乌克兰提供的资金就已超过150亿美元。”
这位外交官指出,乌克兰文化和信息政策部计划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处理该国的“非殖民化”问题。

链接

和发幻境新自由主义治下乌克兰 局地在华都可见 无合作共赢3 个回复 - 2380 次查看乌克兰:人均GDP仅为俄罗斯35%,人口下降了800万,到底是谁掏空了“欧洲粮仓”? 财经连环话 2022年02月15日 19:58:20 凤凰网财经二套消解无聊的对症之药凤凰网《财经连环话》出品昔年“工业大国”到今日任人宰 ...2022-2-16 17:41 - 焦典 - 世界格局大变动

焦典 发表于 2022-6-15 11:56:05

外围纷扰不改中国市场投资价值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6-15 11:33
受地缘政治冲突和美国公布的超预期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影响,近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股市、债市出现集体大跌。有人担忧,中国资本市场会受到冲击,外资“走进来”步伐也会因此放缓。实际上,外围纷扰不改中国市场投资价值。

种种迹象表明,外围市场波动并未影响海外投资者走向中国的脚步,外资正用“真金白银”表达看好中国资产的鲜明态度。进入5月底以来,A股市场交投情绪明显升温,北向资金连续10日净买入,累计加仓超660亿元。同时,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ETF也遭遇抢购。

资金的流入,即是信心的彰显。中国经济的强韧性大潜力,是吸引外资积极“走进来”的“核心磁石”。虽然多点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持续推进复工复产与经济刺激举措,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极大提振市场信心。

从支撑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来看,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日新月异;中国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升级持续发力,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在当前发达经济体已现增长疲态的背景下,可以说,未来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量市场必然有中国,最好的投资机会也在中国。

对外开放的坚定推进,也为投资中国拓展了更大空间。今年以来,金融市场开放举措密集落地,沪伦通扩围、互联互通标的范围持续扩大、外国投资者参与A股交易范围进一步放开……开放节奏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度越来越强。随着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向纵深推进,外资来华之路将愈加宽广,无疑会吸引更多海外资金加快拥抱中国资产。

较低的A股估值,为外资创造了长期投资价值。在外围市场波动加剧之际,低估值的A股市场走出独立行情,市场韧性和长期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此外,中国“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支撑,近期人民币汇率明显企稳,更具配置价值的人民币资产,也让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投下“信任票”。

看准大势才能握住未来,历史经验表明,外部纷扰改变不了中国的发展轨迹,我们只要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精准施策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就能将外部挑战转变为自身发展机遇。开放的中国充满机遇,发展的中国天地广阔,看好中国市场、投资中国经济,是具有远见卓识的选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焦典 发表于 2022-6-15 12:26:58

媒体:英国品牌Boy London在中国陷入暴力丑闻

2022年6月14日, 20:05 (更新: 2022年6月14日, 20:06)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6/0e/1041924826_0:0:1196:673_1920x0_80_0_0_49584f49d951f7f295b0ed296059dfb9.png.webp

CC BY 2.0 / David Rguez / Aida @ sifreak-sichic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据中国媒体报道,英国知名服装潮流品牌Boy London卷入了一起丑闻,一名身穿带有该品牌标志T恤的男子在中国河北的一家餐厅骚扰并殴打了多名女性。

此前,中国东北部河北省一家餐厅的监控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开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该摄像机拍下了上周五该餐厅的一名食客开始猥亵一名与两位女性朋友坐在一起的女士,该男子摸了她的肩膀和背部。在这位女士多次要求他放过她并推开这名男子后,他和其他几个人暴力殴打了她和她的朋友。一段该男子用脚和椅子殴打女性的视频,在中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两位女士在医院接受治疗,警方在这起打架事件中逮捕了9人。

其中一名男性袭击者身穿印有Boy London品牌标志的T恤,一些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将其与攻击性行为联系起来。
据《环球时报》援引一位网友的话称:"该品牌应该对许多犯下集体犯罪的人喜欢穿其衣服的这一事实作出回应。“该报还指出,因与餐厅事件有关的负面联想,一些顾客已经将他们的衣服退回Boy London商店。
同时,也有许多网友表示,该品牌不应该为这一事件受到指责。
该品牌没有做出任何官方回应。报道指出,中国“天猫”网购网站上的"Boy London"店已经设置了一个自动回复,以回答关于该餐厅袭击事件的询问,其中指出 "我们强烈反对暴力"。 Boy London品牌成立于1976年,于1997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焦典 发表于 2022-6-16 00:55:26

上海:新认定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6-15 21:16
6月15日下午,上海市举行“第三十五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为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颁发认定证书。

记者了解到,此次获颁证书的企业中,制造业占比57.5%,服务业占比42.5%,多数属于上海重点发展产业,生物医药企业5家,智能制造企业10家,汽车企业3家,商贸零售企业8家,高端服务业企业7家。从企业能级看,30家总部企业中,大中华区及以上区域总部达9家。

总部经济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了解到,截至目前,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48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数量不断增加,能级也不断提高。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6月1日以来,上海市政府已连续举办11场政企沟通圆桌会,倾听企业诉求,回应企业关切,稳定外资企业在沪发展预期和信心。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更大程度释放政策效应,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跨国公司等各类企业在沪实现更大发展。

(总台记者 吴琼 郭恩友)

焦典 发表于 2022-6-16 20:53:14

南财快评:美联储大幅加息75个基点,加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2022-06-16 19:56
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在5月加息50个基点后,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联邦基准利率上调至1.5%-1.75%。这是美联储28年以来最大幅度加息,美联储表示7月还将加息75个基点或50个基点。5月高达8.6%的CPI让美联储下定决心将加息幅度从50个基点提高到75个基点。为控制持续的高通胀,美联储不仅今年的每次议息会议都将加息,而且明年也还要加息。

史上少见的加息频率和幅度将加大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对于加息控制通胀的难度,鲍威尔也表达通胀预期有自我实现功能,一旦根深蒂固了将极大增强通胀的持续性,美联储控通胀就将更加困难。美国此轮通胀原因错综复杂,包括货币、疫情、制裁、关税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相互叠加,难以只通过加息的手段就能控制下来,未来美国很可能进入通胀与加息不断反复的循环,推高利率并直接抑制美国经济复苏。

同样的高通胀不同的原因,相同的加息手段却无法控制高企的通胀。美国此轮通胀持续时间长,且连续多月创40年来新高,今年以来美国核心CPI均超过6%的水平。在加息50个基点后,5月份美国CPI仍攀升至8.6%。鲍威尔表示高通胀是疫情、高价能源及广泛涨价压力带来供需失衡所导致。美联储还表示7月份或将再加息75或50个基点。同时美联储已从6月开始缩表,9月份缩表力度还将翻倍。

此轮美国通胀刚性强,通胀根源短期无法消除。一是疫情冲击。疫情变化及疫情反复带来产业链供应链冲击推升通胀。二是制裁持续推高通胀。美国对俄采取包括能源禁运在内约20轮制裁,对于较为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欧盟也在加码对俄能源制裁,其所导致的油气断供进一步推升能源价格。三是货币超发及财政刺激,美联储2020年采取的无限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近两年来上十万亿美元的美国财政刺激更是大幅加码,带来的已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水漫金山。特朗普时期对包括其盟国在内的高关税壁垒,也对通胀起到了支撑作用。不仅如此,还要防止美国工资和通胀螺旋式上升给通胀带来的窘境。

尚未根本走出2007年金融危机的美国一直是零利率或低利率状态,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更是降为零利率叠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今年3月小幅加息25个基点后,因通胀依然高企不得不快速大幅加息。与此同时,由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创出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6月份加息的同时还伴有缩表,到9月份缩表规模还将翻倍。但高频度大幅度加息和快速缩表只会加剧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由于此轮通胀的诱发因素多、刚性强、持续时间会更长,导致高企通胀难以仅通过加息就控制下来,美联储仅通过持续加息将通胀控制在2%的目标很难实现。

如此大幅度频繁加息,对于复苏脆弱的美国经济是巨大打击。疫情冲击下,美国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的经济将被快速抬升的利率水平进一步限制。投资也将因利率快速抬升、能源价格走高、供应链中断而进一步受阻。伴随美联储孤注一掷的加息,美元指数正快速攀升,截至6月15日,美元指数已超过105,涨至20年来新高,美元走强将抑制美国出口。至此,需求侧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均掉头向下。美国经济衰退只是时间问题。不仅如此,日前美国房贷已经接近甚至超过30年来平均水平,伴随美联储基准利率快速攀升,房市和股市也难上扬,在加息和通胀中,后续甚至可能出现美联储不停大幅加息,而通胀降幅有限,同时消费、投资与资本市场掉头向下,美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甚至最终引发经济危机。鲍威尔对此直言不讳,软着陆不易,因通胀的外生因素油价和疫情带来供应链瓶颈难控,美国经济软着陆还需要运气。

美联储自己的预测也隐含了对美国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通胀持续高位运行的悲观预计,侧面表示美国经济衰退在即。在美国一季度经济萎缩1.5%、地缘政治风险、制裁和反制裁加剧的背景下,美联储仍毅然决然加息75个基点,这是飙升通胀让美联储无奈而不得不采取的被动措施。与此同时,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FOMC公布美国2022—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为1.7%、1.7%、1.9%(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5.7%),同时大幅上调对失业率、通胀率及核心通胀水平的预测,这都表现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担忧。

回顾美国历史,不管经济衰退因何而起,在美联储成立以来的15次美国经济衰退当中,几乎每一次都有美联储加息的直接抑或间接影响。在疫情反复冲击,叠加地缘冲突以及制裁与反制裁带来的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下,美联储以大幅度、高频度的加息来控制通胀,将令复苏脆弱的美国经济受到打击,经济衰退就会成为大概率事件。不仅如此,美联储加大加息缩表的力度,也会对复苏中的世界经济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叠加制裁与反制裁等多因素影响,或令美经济陷入衰退甚至危机,进而扰乱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为此要防持续加息可能带来美国货币风险、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国际剩余价值生产中国主场 主导国内小循环 救美西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