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典 发表于 2022-5-8 15:28:21

资本榨劳动创财富 店2首善上海封城激千浪 中国经济30年最糟

中国特稿:解封路如临深渊 沪经济活力难复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陈婧   邮箱: jingchen@sph.com.sg
2022-05-08 05:00

https://oss-static-zaobao.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3fs-public/styles/article_large_full/public/2022-05/ZB_0508_CJ_doc7kukghl89ns1lmhqr17c_05175911_yingxuan.jpg上海已有1600多万人口被划入可外出活动的“防范区”,但防范区与封控区街道间仍设置隔离,活动范围有限。(路透社)




程予然告诉《联合早报》,小区过去一个月没有新增感染者,但直到奉贤区宣布社会面清零后,他们才获准外出。尽管没规定出行范围,但由于区内公交还未恢复,也禁止居民驾车出行,大部分人也只能在附近1.5公里左右范围内活动。未知何时再封城 市场信心大跌奥密克戎变种病毒的超强传播力,为上海“清零”带来的挑战远超预期。这个超大型城市的全面解封一再延后,不仅令它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遭受冲击,也令中国经济前景更加阴云密布。熟悉上海情况的学者向本报分析,当上海病例出现大量外溢时,当地防疫政策已不再是单纯的科学考量,而是要从“全国一盘棋”的政治需求出发。不同于与大陆地理隔绝的香港,上海在封城和解封问题上,都没有自主决策权。这让它在封城时格外被动,解封时也更加小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在本月1日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说,上海将在本轮疫情社会面清零之后,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尽管他没进一步诠释,但分析普遍认为,48小时核酸检测将成为常态化防控举措之一。上海严苛清零冲击中国经济华侨银行大中华地区研究主管谢栋铭受访时指出,上海财政实力优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消费券等较直接方式刺激经济。但从目前局势来看,官方还是停留在传统“底线思维”框架内,以减税降费、放宽贷款等政策为受困群体兜底。上海接下来以何种形式拉动经济复苏,值得拭目以待。包括程予然居住的奉贤区在内,上海16个市辖区中,目前有六个区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根据官方定义,这些地区连续三天单日新增感染者数在区内人口总数占比小于10万分之一,可实施“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居民可前往区内的超市、药房、医院等场所,但进门时要查验出入证、健康码、核酸或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并接受体温测量。在多地将防疫政策常态化同时,福建省厦门市则从上月起试验将入境者集中隔离时间从14天缩短为10天,并以抗原检测取代部分核酸检测。网上流传的官方文件显示,本轮试点城市还包括上海、成都、大连、宁波和青岛等。但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称,此次试点是为减少隔离成本,并不意味着放松清零政策。对程予然而言,只要还能外出,常做核酸、缩小活动范围是可以接受的代价。她说:“最近朋友圈流传一句顺口溜:‘不想封,就别疯’。最怕一旦新增病例,又要被封起来。”核酸检测料成新常态上海并不是中国第一个封城的地区,但它的经济体量和国际声誉,令全球投资者对它有更高期待。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设立,上海也率先推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改革政策。去年上海外资企业增至7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额达到225.5亿美元(312.7亿新元),位居全国第一。定居上海的外国人口约有20万人,也是中国最多。这些都为上海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基础。学者:市场对上海失去信心也对中国整体政治环境担忧上海虹口区民众在一个便民核酸采样点接受检测。上海全市已布局近9000个采样点,为民提供常态化检测。(中通社)
半年前,纪华容才到上海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当时的上海令他印象深刻。“我回国后还跟朋友说,上海做得很好,几乎感受不到有疫情。怎么也没想到,上海竟然会封城。已经一个月了,还没解封时间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纪华容告诉《联合早报》,展期在7月初,6月应该开始筹备布展,参展商也得提前抵沪完成入境隔离。但如今上海每天还有数千起新增病例,展馆能否如期清场改建,还是个问题。尽管还没收到展会延期通知,已有一些新加坡企业决定取消参展。封城一个月后,上海疫情持续降温,这个中国经济重镇也逐步解除封控。不过严苛清零要求,令上海的解封之路走得小心翼翼。这个国际化大都市还要多久才能恢复封城前的活力?解封后的上海民众要面对怎样的新常态?上海复工复产进度迟缓,对中国经济和国际投资者信心,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官方统计显示,这1800多家重点企业复工率超过70%。不过,占全市企业总数比重超过99%、吸纳就业超过800万人的中小企业,由于难以满足闭环生产的防疫要求,绝大多数仍在停工中,这将对上海就业造成空前压力。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太盟投资集团(PAG)董事长单伟建上月在与股票经纪人的会议中,批评高压防疫政策令上海乃至中国经济陷入半瘫痪状态。他直言,中国经济正处30年来最糟状态,市场对中国股市的信心跌至30年来最低,民众的不满情绪升至30年来最高。谢栋铭回顾,两年前武汉因疫情封城时,市场信心也遭受重大打击。“如今投资者的恐慌同样因未知引发。但这个未知不再是针对病毒,而是针对防疫政策。市场不知道是否会再度封城,政策会不会有更多变数,政府或许应该在这方面更透明一些。”上海市经信委在4月30日推出第二批允许复工的1188家“白名单”企业,加上此前已经复工的666家企业,上海复工企业总数已达1854家。不过,也有业者决定继续深耕上海。多家媒体上周披露,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正计划在上海建立第二座工厂,以扩大产能。特斯拉是上海最早获批恢复生产的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位于临港的超级工厂,三周前已正式复工。https://oss-static-zaobao.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3fs-public/2022-05/zb_0508_cj_doc7kqc6a36owzqqt0skae_05180132_yingxuan.jpg冠病疫情暴发两年来,上海采取和其他城市不同的精准防疫策略,让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以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但过去两个月,上海防疫政策在经历了前期左右摇摆后,最终随着中国副总理孙春兰抵沪而定调,转向传统封控。这令部分期望上海可以试验新防疫模式、带动中国迈向开放的观察家感到失望。香港福克斯传媒旗下平台“ThatsShanghai”4月中旬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950名在沪外国人中,85%因此次封城而重新考虑是否留在中国。其中48%受访者说,即便不能马上走,也会在未来一年内离开。分析人士指出,严苛的清零要求持续拖累上海解封进度,令这个经济重镇陷入经济和防疫难以两全的尴尬境地。而北京、郑州等陆续步入局部或全域封控的城市,也将面对这样的困境。https://oss-static-zaobao.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3fs-public/2022-05/epidemic-trend-shanghai-copy_0.jpghttps://oss-static-zaobao.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3fs-public/2022-05/zb_0508_cj_doc7kuybczwx4w808lklrb_05180217_yingxuan.jpg中国其他地区 料照搬上海防疫手段上海封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直接反映在4月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上。中国国家统计局一周前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制造业PMI降至47.4的两年多来低点。上周四(5日)公布的财新服务业PMI也跌至36.2,同样创下2020年2月以来的新低。延伸阅读上海封城周记:清零后 “解封” 仍无望?上海高校毕业生逾22万达新高 市政府要国企定向招聘缓解压力早在4月11日,上海就开始分区分级差异化管控,迈出解封第一步。截至本月4日,2500万上海居民中,已有1600多万人身处防范区,可以走出小区,在有限范围内活动。一些企业则开始用脚投票。全球汽车芯片大厂安森美半导体公司(ON Semiconductor)4月18日宣布,位于上海的全球配送中心因封控被迫关闭,公司将把相关业务迁至新加坡。足不出户整整一个月后,上海奉贤区居民程予然(化名,40岁,公司职员)一周前领到一张出入证(小图)。这张小卡有效期为半个月,根据卡上印制的规定,每户家庭每天有一人可出门一次,时间不超过四小时。准许出门的时段为早上9时至傍晚6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受访时指出,市场不只是对上海失去信心,而是对中国整体政治环境感到担忧。过去两年政府打击互联网和教培行业,已让投资者感到中国市场的政策风险日益提高,上海封城验证了这样的推测。“上海解封也很难再挽回市场信心,因为决策层今天可以让它解封,明天就可以再把它封上,这个过程不需要与市场沟通,完全是政治化的。”上海解封进程缓慢,纪华容计划长期保留东莞仓库作为备用,尽管这意味着成本翻倍。“上海现在就像是在发烧感冒,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我对上海还有信心,但现在我知道它也会生病,要为此做好两手准备。”令上海居民不满的,除了遥遥无期的解封时间,还有封城期间层出不穷的“买菜难”“看病难”等问题。当电商、快递等商业力量被迫停摆后,上海基层行政部门的能力短板随之暴露。即便在迈向解封之际,仍有居委会被曝光侵吞生活物资,有基层干部因防疫失责而遭免职。新加坡商人纪华容正为是否要飞往上海举棋不定。他原定7月到上海参加一个大型母婴产品展,但举办展览的国家会展中心,现在正被用作收治冠病患者的方舱医院。“上海的解封进度,取决于当地经济压力什么时候达到临界点,以及江苏、浙江等周边省份什么时候认为上海疫情不再构成外溢威胁。乐观来看,5月底上海市内能恢复70%通勤、公交和商店营业,但进出上海还会有很强约束。”纪华容创办的环保清洁剂公司Green Kulture在上海设有办事处,负责进口产品并分销到各地。他说,上海汇聚商业和物流资源,政府办事也透明高效,落户上海是“很自然的选择”。但突如其来的封城严重影响产品发货,公司被迫在广东东莞设立新仓库,将产品从上海转运过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预计,除了政治环境略为宽松的广东,中国其他地区都将照搬上海的常态化防控手段,遏制奥密克戎大规模传播。“事实上,上海原本可以探索居家隔离、分级诊治等新抗疫模式,推动中国逐步向外界开放。但如今上海已经错过推行这些策略的机会。”小区解封第三天,程予然到街上闲逛了一会。她发现路旁多数商店仍大门紧闭,少数营业的商场和菜场门口则排起等待入场的长龙。“路上人很少,车更少,冷清得让人有点担心。我感觉可能还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恢复到封城前的热闹。”自4月1日全面封城以来,上海本轮疫情总感染人数已超过60万人。本月1日举行的防控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说,经专家综合研判,社区传播风险已得到遏制,本轮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不少防范区居民至今仍被封控在家,市内大多数商店和餐馆无法开张,企业复工情况也不乐观。根据上海发布的两批复工复产名单,目前有1854家企业复工。而上海市场监管局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共有267万多家企业,复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不到1%。原有生活秩序还未完全恢复,封城后的新常态则在逐步建立。上海本月起启动常态化核酸检测,截至周三(4日),全市已布局各类核酸采样点近9000个,其中超过一半已开放运营,目前主要为城市保供人员和复工复产企业员工提供检测服务。中国三大股指上周集体下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中共政治局随后在召开会议时,继续对楼市释放宽松信号,并首次预示对互联网企业的高强度监管将告一段落。但经济师认为,除非整体防疫政策出现根本转向,否则今年经济难以扭转困境。华侨银行大中华地区研究主管谢栋铭认为,上海短期内可能出现企业和人才外流,但它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桥头堡的优势,仍具有长期吸引力。“当前全球都在开放,上海逆势封闭会令身在其中的人备受冲击。但过去两年,其他新兴市场也经历了疫情反复引发的震荡。企业还是会根据长远趋势作为决策依据。”毗邻上海的杭州和中国首都北京,上周起也相继展开常态化核酸筛查,居民须凭核酸证明出入公共场所和搭乘交通工具。中国知名市场策略师洪灏本月初从交银国际控股离职,他的微信和微博账户也被清空。此前一个多月里,洪灏多次对中国经济发布预警,指出中国存在资本外逃、股市暴跌等风险,清零政策对经济影响也将持续扩大。令市场恐慌的是,他的观点正一一得到印证。








焦典 发表于 2022-5-8 15:34:52

上海封城周记:清零后 “解封” 仍无望?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陈婧上海特派员邮箱: jingchen@sph.com.sg
2022-05-08 05:00

https://oss-static-zaobao.oss-cn-hongkong.aliyuncs.com/s3fs-public/styles/article_large_full/public/2022-05/ZB_0507_CJ_doc7kvyhbb51xt1c02n1c7j_07213544_lownc.jpg小区附近一所学校几天前完成作为感染者转运中心的使命,一袋袋垃圾被清理出来,防疫人员也相继离场。(陈婧摄)




(记者是《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这下,连之前开导大家的邻居也忍不住抱怨:“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上海疫情是否如官方形容的那样逐步向好?以个人所闻所见,新增病患的确逐步减少。小区附近一所学校上月被征用为感染者转运点,彻夜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就在前两天,操场上的篷子拆除了,一袋袋垃圾被清理出来,全副武装的“大白”也相继离场。校园又恢复了无人时的安静。率先清零区的生活尚且如此,我们这种每天还有新增病例的区域,提级防控似乎也情有可原。居民们上午刚这么宽慰自己,下午就接到了新通知:为“巩固防疫成果、实现清零攻坚、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未来一周全小区将进入“静默期”:不仅下不了楼,连快递和团购也被叫停。延伸阅读中国特稿:解封路如临深渊 沪经济活力难复邻居所言不假。朋友居住的普陀区已经实现全区“社会面清零”,但居民活动依然受到严格管控。每户每天只有一人可凭通行证外出一次,出门前要出示抗原自测阴性证明,出门后只能前往特定超市或药店。超市还为不同小区居民规定指定购物时间,每次购物时长45分钟,限购500元(人民币,约104新元)。居民们在聊天群组里连连发问:什么叫提级管理?有没有明文规定?要过多久才会放宽?如果“清零”了都不能走出小区,那分级管控还有什么意义?七天又七天,我居住的小区连续14天没有新增冠病感染者后,终于在昨天(5月7日)降级为风险最低的“防范区”。与此同时,街道又发了新一批物资:粽子与咸鸭蛋礼盒。但这不仅没能安抚居民情绪,反倒让大家更绝望了:“这是在暗示我们,还要继续封到端午节(6月3日)吗?”居委会干部一如既往地无奈:“上级没有给出文件,我们只能按要求执行。同一街道其他小区也是这个情况,希望大家理解配合。”而这样的成果,倚赖的是不间断高压防控措施。面对传播力超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一旦放松管控,感染数立即又会飙升。因此,就连已经实现清零的区域,都不敢有丝毫放松,生怕“一夜回到解放前”。有邻居开解,现在就算能出小区,除了超市以外也没地方可去,万一因此有了新增感染,被打回“封控区”实在得不偿失,“还是在小区里散步安全”。分发粽子咸鸭蛋礼盒 似暗示将封到端午节在静默期中,小区迎来封控第六周。比起何时能走出小区,封城前那个活力四射的上海何时重现,更令人牵肠挂肚。大家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接到居委通知:由于街道要求“提级管理”,我们依然无法走出小区,上街活动。街道发出的通告上写着,短期“静默”有助于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早日解封。许多上海市民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熬过一个多月。但如果清零后也迟迟无法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民众还愿意配合多久?中小企业还能支撑多久?要靠严防死守来巩固的抗疫成果,又能持续多久?截至前天,上海共有235万人处在封控区,403万人在管控区,1686万人则在防范区。照理来说,约七成上海民众已能外出活动,本应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但昨天这场空欢喜,不禁让人怀疑,有多少防范区居民和我们一样,犹如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win Schrondinger)假设实验里那只生死未卜的猫,在没有接到街道通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解封了,还是继续被封?




焦典 发表于 2022-5-8 15:40:36

上海3月至今向餐饮旅游企业发放723亿人民币贷款
2022-05-08 14:02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媒体在今早(8日)的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受疫情冲击比较大,一些个人收入也受到影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有哪些具体的帮扶措施?

余文建回应称,在支持企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各金融机构自3月以来共向731家抗疫物资保供企业、物流企业发放贷款335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总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透露,上海自3月以来,向餐饮、旅游等1万多家企业发放贷款723亿(人民币,约150亿新元)。

余文建说,配合上海市政府出台的《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18日制定出台23条金融支持政策后,上海总部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又专门出台了20条配套举措。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受困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督促带动金融机构重点帮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做好相关金融服务。

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受疫情影响的1万多家企业则获得723亿元贷款。

焦典 发表于 2022-5-8 16:01:14

济南: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收入,可申请临时救助金
爱济南客户端
2022年05月08日 07:26:37 来自山东

5月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济南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在疫情期间,如何为困难群众兜底?济南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郜银成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民政局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救助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强化临时救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修订《济南市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针对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做出多处调整完善:进一步拓展保障范围,拓宽申请渠道,减少申请环节,压缩审核时限,完善收入认定办法,继续实施低保渐退期制度等,实现了困难群众“应保尽保”。今年以来,全市新纳入城市低保210人,农村低保1797人,发放低保金497.74万元。

二是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制定下发《关于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将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保障标准分别提高10%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995元/月/人、770元/月/人,更好保障全市25.23万困难群众,3月底前已全部落实到位。

三是加强疫情期间临时救助。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临时救助问题指引》,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发生地镇(街道)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岗复工、连续三个月无收入来源,生活困难的,经本人申请,由务工地或经常居住地镇(街道)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救助金378.48万元,救助1992人次。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共发放临时救助金7.72万元,救助76人次;发放防疫及生活用品价值16.91万元,救助3063人次。

(爱济南记者:苏晓萌)

焦典 发表于 2022-5-8 19:44:40

上海有居民聚集讨要物资与“大白”发生冲突?官方通报今日闵行

2022年05月08日 17:23:42








【上海有居民聚集讨要物资与“大白”发生冲突?官方通报】5月7日晚,有圈群视频反映颛桥镇银都路2688弄(原金盛家居市场)人员聚集讨要物资并与“大白”发生冲突。经核实,银都路2688弄为商办用房,自封控以来,颛桥镇参照住宅小区发放频次,并结合该区域实际情况,定期发放多批物资,最近一次物资发放时间为5月4日。5月7日晚19时左右,受个别人员蛊惑,银都路2688弄部分居民喧闹聚集,以讨要物资为由,辱骂、挑衅管理人员,并有部分人员趁乱高空掷物。为维护现场秩序、确保人员安全,安保人员立即进入楼栋进行劝阻,期间相关人员拒不配合,并煽动围观居民冲击封控大门,与安保人员发生肢体冲突。民警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劝离围观群众,平息事态。据现场调查,滋事人员家中物资均充足。目前,带头滋事人员已被传唤,警方拟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颛桥镇将继续关注群众需求,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感谢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携手同心、合力攻坚,不断巩固和扩大抗“疫”成果。颛桥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5月8日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116A146EA93BCF6B0EAFEB5F9F10D8BE7D86E34E_size333_w650_h366.png




[责任编辑:吕凡 PN144]



最热评论
雄心壮志d李奥娜_寒昭 [上海网友]家中物资充足?不可能吧2022-05-08 18:57

凤凰网友 [山东网友]讨要什么物资呢?咋也不说,我不信无缘无故,你来蛊惑我试试。2022-05-08 19:06



焦典 发表于 2022-5-8 19:52:08

上海居民食用街道发放三文治腹泻 当局立案调查
2022-05-08 15:09

上海市普陀区投诉称,街道发放的保供物资“金帝来”金典三文治存在食用后腹泻。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后确认三文治不符合食用标准,目前已立案调查。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接居民投诉,反映街道发放的保供物资“金帝来”金典三文治存在食用后腹泻和“金帝来·30年畅销品牌”的广告宣传问题。
据查,该批“金帝来”金典三文治供应商为上海蜂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执法人员对上述产品涉及的三个批次进行抽样送检,报告显示三文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符合国家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上海蜂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并将相关情况通报给生产单位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同时,对于涉嫌发布虚假广告的问题,已发函至委托单位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作进一步调查。

焦典 发表于 2022-5-8 22:02:08

风动|中介失信,外来务工者流浪上海街头

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11129/15/wemedia/ed94ce81f51e840607685f56187abc0444f278c0_size4_w122_h122.pn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
风洞


2022年05月08日 17:58:53 来自北京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0031CCA5D248C8A7651F33816F85050AB0B15036_size1407_w1080_h810.png作者丨傅一波 燕青主编|苏杉4月28日晚,降雨降温。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层向外延伸,就是申贵路的高架桥,37岁的江西上饶水电工李明,在四面透风的桥下渡过了第9个夜晚。此刻,他正蜷缩在一张薄床垫上,盖着志愿者捐赠的外套,桥上渗下的雨水,将他的床垫浸湿了。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723160B7AD3F1C5667B787C0D62073D34BDA0CD9_size1456_w1080_h810.png| 滞留人员在桥下的生存现状半个月前,李明向一家劳务中介缴纳了300元中介费,“来参加支援方舱医院的建设工作”。那位中介告诉他,要做搭建、水电、木工一类的体力劳动,日薪1200元。这远远高于此前日薪200元的工地工作。于是,他乘坐高铁抵沪。然而,中介却失联了。在等待中介的日子里,他可以选择返乡,但此行不仅一无所获,还得花钱回上饶自费隔离;或者留在上海找其他工作,又无处落脚——彼时,上海的酒店均处于歇业或不接待外来游客的状态中;如果进入政府提供的救助站,则面临封闭隔离,无法自由出入。最后,他睡在了虹桥站附近的高架桥下,成为一名滞留人员。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9F7B9952F0FFC7CC907DF393366D5E5FCD3255DE_size770_w1080_h823.png| 滞留人员聚集的位置图示李明并非个例。在上海虹桥站出发层外约400米、申贵路高架的东、西、南三个方位,有50多名来自各地的务工人员,均系被劳务中介以“支援方舱建设”的名义招至上海,获取中介费用后“失联”。风动实地走访了这群外来务工人员,记录下在封控期间,这批务工者抵沪后寻找工作未果,露宿街头的经历。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3A1BA475C480B0C6C12967A7867CE9AAFFEB5C2F_size2_w915_h162.png“高薪”援建4月17日,李明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一名劳务中介发布的一则关于“支援上海方舱医院建设”的招工信息:“上海方舱内舱招聘施工人员,日薪1200元,工期为14天,施工结束后的14隔离期间每日补助200元。”在家乡,做水电工每月能挣6000元,按照上述薪资计算,如有28天工期加隔离补助,最高收入能达到19600。李明被这条信息吸引了,当时,他没有怀疑这则信息的真实性。连日来,上海(当时)发现阳性感染者人数突破20000例,从3月1日起累计感染人数超过35万例。上海已建成方舱医院超过100座,可提供超过16万张床位,但比起感染人数,显然需要更多方舱医院、更多床位。4月8日,第14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中发布,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集中隔离救治场所建设专班,统筹推进集中隔离救治场所(方舱医院)建设,包括中建二局、隧道股份、久事集团、南通四建等在内的央企、国企、民企先后组织了50000人次的作业队伍投入建设。这些宏观的背景,使劳务中介的信息似乎具备了“合理性”。而让李明未生疑的,还有他的个人经历。3月中旬,他刚刚通过另一个劳务中介前往香港支援过方舱医院建设,20多天的施工期和隔离期结束后,他和7名各地工友们顺利拿到8000元现金,且回到各自家乡。这次,也一定能赚到钱回家吧,李明想。他一边联系中介,询问招工名额,另一边开始联系援港工友,告诉他们这个高薪机会。当时,那名中介称,疫情政策随时调整,需要务工人员的个人信息提前向上海市疾控中心报备,获得证明后才能安排入场施工。于是,他向中介提供了自己和工友们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中介隔天回复,一切安排妥当,要求李明一行人准备好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近1个月的衣物,缴纳总计2400元(300元/人)的中介费后,他们需在4月20日当天乘坐高铁到上海虹桥站集合,届时会派车“点对点”接送他们去施工地点。当一行八人从湖南、重庆、徐州、江西各地纷沓而至上海虹桥站时,劳务中介失联了:微信、电话皆不回复。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A1B270C4DEAA66CDE938E3636A2A0473EC06C675_size697_w1080_h583.png| 虹桥站内实景李明一开始以为中介可能是繁忙没看手机,但在虹桥站内,他遇到数名外来务工人员,上前聊了几句之后,发现自己的经历和他们的一模一样,这时,他隐隐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9E5C8A0AD6BD23C9D0CEBCBA322296AC6D2D7FA8_size3_w915_h162.png中介失信4月26日,21岁的姜平交了600元中介费从广西南宁抵沪,同样因中介失联、滞留在了虹桥站附近。29日,他在微信群内重新找了一个中介,又支付800元中介费,骑行4个多小时,到达30多公里外的宝山应聘消杀工作。抵达后,中介告诉他,务工人员已招满。姜平不得不花了400元打黑车,重新返回虹桥站。46岁的王丽丽来自湖南娄底。4月23日,她在一家劳务中介处听闻“上海需要医护服务人员,日薪530元,简单培训即可上岗”。王丽丽交了1500元中介费和2980元培训费,中介组织的为期一天的培训,是基础的防疫知识科普,“教我们怎么给人做核酸和抗原,还有给病人换尿布”。4月26日,王丽丽按中介要求自费从广州乘坐高铁抵达上海虹桥站。此后,中介的电话一直处于忙线状态。第二天一早,电话终于接通,中介让王丽丽先在虹桥附近找地方住下,“熬一熬马上来送吃的、又说正在给你们安排车子。”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1B27A124FB6C9727B676FB28FF1DFA7C6B8D11F1_size344_w1055_h1170.png| 王丽丽缴费记录在车站等了3天后,那位劳务中介电告她,自己坐出租车去一家医院上班。她打车到达后,经历了和姜平一样的结果,人已招满。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6AAE3CB4BC4951C8589E9CCBF6C76AE796158CCD_size196_w1055_h1170.png| 王洋缴费记录滞留人群中年龄最大的,是山东烟台人王洋,今年58岁。他同样也是被千元日薪吸引来的,在缴纳了5000元中介费后,于4月29日晚抵达虹桥站,联系中介时,发现已被拉黑。在李明、王丽丽、王洋、姜平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他们为了做临时工的工作,加了数不清的中介微信和群组。其中,多名劳务中介在4月25日-30日期间内发布的方舱援建工作日薪多在1000~1500元。风动尝试拨通了数家中介,对方均称可保障工作真实有效,前提是预先缴纳500-1000元不等的中介费,并提供身份信息和健康码。王丽丽缴纳中介费1500元和培训费2980元的公司,分别名为“傻大姐家政集团黄埔公司”和“广州旺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23269845012B680650EDFB99292AEC77A9866F37_size146_w1080_h569.png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广州旺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为李秀梅,原法人与实际控制人均为张瀚文。张瀚文也曾担任深圳市傻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现任该公司总经理和执行董事,“傻大姐家政集团黄埔公司”为深圳市傻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所属公司。天眼查提示的风险信息显示,深圳市傻大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投资的家政公司至少涉及6起服务合同纠纷诉讼案件。此外,在天眼查“傻大姐家政”品牌下,有网友评论:“家政我也是交了钱没培训,让他们退钱就把我拉黑了,我们微信建个群,一起想办法让他们退钱。”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7F0815A72A1BE8666A4F74E56ACCFEACFF477EAA_size182_w1080_h559.png而王洋联络的中介名为朱文,是潍坊中成恒运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金为80万元人民币。公司的经营范围并未显示有劳务派遣相关业务。王洋来上海之前,朱文在朋友圈内发布招募信息“上海方舱医院的短期工”,18个名额,日薪800~1000元一天,半个月结算。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FEA5A19360F52DCD6F0B597331D6846AD082A2B7_size95_w1080_h1325.jpg| 王洋与中介的朋友圈对话王洋在其朋友圈下留言:“你先抓紧把我们递过去再继续招。”朱文回复:“你们的档案已经在疾控中心了,就等那边出证明,通知过去了。”王洋并没有等到证明和通知的书面文件,而是由朱文通过微信“口头通知”他,流程已经走完,可以来沪。王洋称,缴纳中介费时,也没有签订书面协议或合同,只有共计微信转账5000元的记录。5月7日,风动电话联系到了朱文,对方表示目前方舱务工人员全部招满,提及找工作是否收中介费,朱文称,自己不收,是帮助建设单位收取的。在虹桥站附近滞留的外来务工人员,不少想追回中介费,姜平、王洋、李明选择了报警,民警告诉他们,这种情况属于劳务纠纷,需要找到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这看起来很复杂,我们只想找个工作而已。”李明说道。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5376E05F05D8A7883FD84703CE188F0B71CAB247_size3_w915_h162.png桥下生活李明一行八人到达虹桥站当天,天色已晚,周围高架桥上没有一辆车,工友们说,先步行到就近的旅馆休息。他们穿过申长路空荡的商务区,来到3公里之外的会展中心附近。八人能选择的,只有每晚100元左右的小旅馆或招待所。但上海进入全域静态管理状态之后,营业的酒店、旅馆不少价格上涨,而且有的只对持通行证的骑手或医护人员开放,有的被征用作为临时隔离点,有的已被物流保障企业包下,作为员工的暂住地。李明等人询问了3家旅馆,没能入住,他尝试联系了一家提供床位的青年旅社,也不行。八人面面相觑,陷入沉默。半小时后,他们决定步行回到虹桥站申贵路600号南边的桥底下落脚,“总比流落街头好”。他们把自己随身带的一床被褥,紧挨着铺在地上,晚上就用衣服盖着身体睡觉,带着的面包、泡面、饮用水集中起来,放在一个行李箱里,没有热水,就干吃泡面。虽然吃住没有着落,李明和工友们还是相信方舱建设高薪招工这件事,他们认为只是运气不好,碰上了“黑中介”。滞留桥下期间,他们又开始尝试联络更多的劳务中介。滞留前10天里,有的劳务中介派车来接人,半路又称“工作取消”让他们下车,有的需要收取中介费,他们拒绝了。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4B314194B10BD20C7FA3DF70A44424FEF3437BDE_size164_w555_h608.png| 李明等人收到的公函(附件中包含几人姓名与身份信息)4月30日中午,李明在一个劳务中介群内找到了方舱建设的工作——大工400~450元、小工300~350元,提供住宿和接送,不收中介费。这次,八人报上身份信息后,收到了一份盖有公章的《关于商请放行防疫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函》,落款为黄浦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后面附有一份同样盖有公章的务工人员名单,名单开头写的是“上海市重大防疫工程建设保障人员相关信息表”,保障项目名为“崇明应急隔离点”,李明和工友们的信息都在其中。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97E06D5ACB2DB9E58AE8FEE3AA5B4888A008FBCF_size1672_w1080_h810.png| 临行前的李明一行人这回他们心里踏实了,于是将被褥丢弃,迅速收拾好行李。当天下午2点42分,一辆金龙面包车辗转多处,接上了包括他们在内的53名务工人员后,驶向施工地点崇明。然而,司机快要抵达施工地点时,却发现道路被封锁,上前交涉后,封锁岗亭内的工作人员表示,全车均为外地来沪务工人员,存在感染风险,无法放行施工。这辆满载外来务工人员的车,最终原路返回了虹桥站。兜兜转转,李明一行人仍然滞留在高架桥下,吃住都成了问题。原有的食物消耗殆尽,买几包泡面,需要走出车站3公里外的地方。丢了被褥,只好蹲坐在墙边,晚上靠着桥墩入睡,好在天气逐渐升温,几人身体也扛得住。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94BB3FAEB893B1DAFD71EC66489E678A563B75A7_size1017_w864_h830.png| 申虹路333号的核酸点此外,为了保证自己的健康码呈正常状态,且找到工作时可以按照要求提供核酸阴性证明,每天下午1点左右,李明一行人会步行前往1.4公里外的申虹路333号、或者扬虹路高架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两处检测点自费检测,每次需28元。李明出门时微信、支付宝和现金加起来总共带的四千多元,两周后只剩下两千多元,“每天花费100元,没收入的情况下谁吃得消呢?”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0F4B4B03C35531C08CDC0B22E43674128BA3D9FA_size1477_w1080_h810.png| 滞留人员(虹桥)和李明一行人相似,滞留在虹桥站外出发层高架桥下的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赚回来沪的火车票钱和滞留中的开支,试图联络更多中介找到新工作,可中介发布的信息真假难辨,一些人被迫“交纳”了多次中介费。
进行中371人参与
凤凰投票
如何看待外来务工人员应招“日薪千元”工作滞留上海?

[*]1. 如果你是务工人员,看到“日薪千元”的招工信息,会心动吗?会,他们给的太多了
会,是假的我也愿意试试
不会,高回报意味着高风险
不会,这肯定是骗局

[*]2. 如果你是这些务工人员,找工作受阻后,会选择继续滞留还是返乡?马上返乡,回家及时止损
继续留下,可能有其他工作机会
没有想好,我会犹豫

[*]3. 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日薪千元”工作滞留上海,你认为问题出在哪?个人侥幸心理
中介不负责任
多方信息不对称
其他

点击查看结果>>
提交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49B718D22A950DF192CA3F29642E3F1E2838E410_size3_w915_h162.png滞留还是返乡据接近施工单位的劳务派遣公司相关人员透露,上海方舱医院建设项目紧急,建设单位向劳务中介发布用工需求后,劳务中介把需求层层转包给了大大小小的其他中介。大批劳务中介收到需求后,会分头火速召集外来务工人员,岗位先到先得,造成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抵达施工地点后,却发现岗位已经饱和。“招聘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统筹和分发管理存在疏忽,源头众多,中介作为中间方也稀里糊涂只管往这里拉人。”该人士表示。据接近方舱施工单位人士的消息,自4月20日以来,上海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日渐下降,上海各处计划新建的方舱施工点不再积极扩张,务工人员需求过剩。上海一家蓝领劳务招聘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徐志向风动介绍,招聘蓝领的劳务中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拥有劳务派遣证的劳务公司,不会对务工人员收取中介费。这类公司公司资质门槛高,需要实缴200万注册资金,并且满足5人同时缴纳社保的要求。目前,在上海的车墩镇有不少这样劳务公司,向工厂输送务工人员,向用工单位收取费用。另一种是家政公司,受限于相关法规,这些公司并不公开声称自己从事劳务中介,只说做家政服务,向务工人员收取300-500百元不等的中介费。徐志表示,中国4亿多蓝领从业人员,求职主要靠上述两种劳务中介,在发生劳务关系的过程中,中介和务工者之间经常存在跳单、转包,甚至劳务纠纷等各类问题。事实上,在2020年新冠疫情伊始,温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忠颖曾探讨过疫情期间务工人员权益保障问题。他指出,务工者在疫情期间从事临时性岗位,存在三重权益保障困境。其一,在正式工作之前,务工者通常与劳务中介缔结口头约定来取代书面合同,即便签约,签约方来源也不清晰,这导致劳动关系难以界定,用工主体认定复杂;其二,签订合同情况下,劳动合同内容解释障碍。用人单位存在在合同上随意填写的情况,发生劳动争议后,作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其三,合同终止认定障碍。“蓝领不少都是从老家出发,流动到他处从业,工作本身不稳定。”徐志说,种种原因结合起来造成了滞留现象,在疫情之下被放大了。据风动多方调查,从4月中旬开始,滞留于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数逐步增加。他们当中,还有部分人是在参与了上海方舱建设后,抢不到车票无法返乡。除了分布在虹桥火车站外,还有部分集中在虹桥汽车西站、上海南站、上海火车站以及上海街头。通过滞留人员的讲述,人数可能接近2000人。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820A00B01E3C64C57BB57531E3F469A6F6E7E5CC_size1191_w1080_h810.png| 滞留人员(上海各处)4月15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民政局局长蒋蕊针对无固定住所的流浪人员安置问题也给出了回复。安置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对符合离沪条件,自己也要求返乡的流浪人员,上海市民政局将资助其返回家乡;二是对有意愿暂时在上海务工的人员,民政局会帮助联系相关的合适岗位;三是对于其他一些特殊情形,一时无法分流的人员,由属地政府落实了临时安置点,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可务工人员大多不愿意接受返乡这样的结局。一方面是因为各地返乡隔离政策不同,大多需要返乡人员自行承担14天隔离的费用,“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真拿不起这个钱,真是折腾不起。”54岁的安徽人严晓花想到返乡可能每天300~500元的隔离费用,打了退堂鼓。另一方面,不少人不愿空手返乡,仍期待高薪工作。但这与相关部门想帮助解决他们生存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一回事。这一矛盾,为努力给他们找工作、抢票的志愿者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带来难题。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60F83B4242C9D756D2731533CE30FA52385D25AD_size345_w1080_h721.png4月30日晚,义务帮助滞留在沪的务工人员的志愿者组建了一个找工作微信群组群,并发布了两则招工信息,一是日薪900元的方舱消杀、安保工作,和时薪25元的物流分拣工作。群内60名外来务工人员,蜂拥报名前者,报名分拣工作的人只有一人。实际上,滞留人员返乡的火车票也一票难求。受疫情防控影响,4月以来,上海两大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水上客运、省际客运等也处于停运状态。长三角范围内仍保持大量列车取消运营的状态,特别是涉及上海,且同时办理进出站的列车一天只有几趟。据4月28日12306公布的票务信息显示,由上海出发或经停的高铁仅G10\G7376\G7511\G7375次列车,车票均售罄。据解放日报消息,近期,日均出上海的人数维持在几百人左右。来自山东的济宁务工人员米亦菲表示,4月中旬以来她多次抢票无果,拨打12306咨询电话得到的答复是,“12306给出的余票情况仅供参考,以实际余票为准。”针对抢票难,虹桥站调整了售票对策,身穿防疫服的工作人员会在每天下午2点~4点期间带着售票机器,在车站出发层外统一询问滞留人员是否需要购票。一名当地民警向风动口述,由于上海几处铁路车站都处于封闭状态,虹桥变成了唯一可以离开上海的渠道,滞留人员从四面八方涌来,警方正和铁路部门协调,每天在固定的点位对滞留人员进行帮扶。需要车票返乡的务工者名单会由街道统计后交给派出所,由民警和铁路部门沟通后,帮他们抢票。然而,“前脚抢到了票,后脚务工人员说,找到了工作,就走了。”虹桥站附近的一位民警告诉风动,在当下的上海,一张返乡车票背后是各方人员的努力。据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离开上海,需要多种证明文件,离沪人员必须持有健康码绿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和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目的地接收证明、离沪保证书、当日有效车票。多种因素之下,许多务工人员仍然选择滞留上海,而他们的住宿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虹桥站附近民警表示,在酒店无法收留的情况下,派出所曾考虑增设救济点收留滞留人员,“但有个问题是蛮让我们担忧的,一个是点位设的少了不够,点位多了人又变多,滞留人员也没有统一管理机制”。此外,还有政府设立的救助站可供滞留人员前往,不过这些务工人员进去后,都需要接受14天的封控隔离,无法自由出入寻找工作。4月29日,滞留人员姜平的情绪开始有些崩溃,他伏在两处高架相隔的铁栏杆处说,“我愿意去救助站。”当晚凌晨,他在虹桥站附近的救助站内睡上了一张硬板床。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2_20/4DABD319EB3A6BE3BD5029A88EF4418C9E2F54B0_size587_w1080_h486.png| 救助站内实景王丽丽在万般无奈之下,和家人讲述了自己在上海的经历。听闻母亲的遭遇,21岁的儿子立即想办法帮母亲查到了就近免费隔离地点,义乌。王丽丽决定先到达义乌进行隔离,待结束后再返回湖南老家。5月1日中午12点30分,王丽丽拿着儿子帮她抢到的车票,坐上了前往义乌的火车。临行前,她在滞留群内向大家告别。几个小时后,她在群内贴出隔离酒店的视频,并确认义乌免费隔离7天的相应政策。第二天,3名滞留务工人员选择抢票前往义乌进行隔离,随后返乡。虹桥站外高架桥上,月季花正开。桥下,仍有滞留人员徘徊不断,也许这次,空手而归已成定局。


焦典 发表于 2022-5-9 12:48:17

于泽远: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 于泽远   邮箱: yuhs@sph.com.sg
2022-05-09 05:00
标准
在中国特色的“既要”“也要”政治话语中,既然鱼和熊掌都是好东西,那就都争取得到,但兼得谈何容易?
但问题是,封城或半封城所付出的经济社会代价太大,不能长期持续。

不难预见,如果今年下半年中共二十大后,封城或半封城仍是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的常态,高层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目标将很难兑现,恐怕只能在“鱼与熊掌”之间作出选择。

有关疫情防控的争论也撕裂了社会,很多人认为就算一时控制住疫情,病毒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防控状态没完没了,前景渺茫。

鱼和熊掌都是好东西,如果二者都能得到,任谁也不会拒绝。

就连一向与高层保持一致的《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5月5日也发文说,北京的抗疫属于“背水一战”;如果北京这套严格的清零政策都收拾不了奥克密戎病毒,它还是进一步传播开来,那么北京人得接受这一严酷现实,国家也要接受。

这一关键宏观经济指标是继今年3月录得49.5%的数据后,连续第二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下,也是近一年以来的最低值。

近几天,中国各地各部门都在“学习贯彻”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要求各级干部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常态化防控和局部疫情处置工作,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同时,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给餐饮、酒店、交通等服务行业带来惨重损失,大量从业人员没有了收入来源,不仅生活压力剧增,还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

就在胡锡进发文当日,中共政治局常委会举行会议,要求“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显然,在中国特色的“既要”、“也要”政治话语中,既然鱼和熊掌都是好东西,那就都争取得到。

鱼与熊掌的典故来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不是不想要鱼,只是在二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只好舍弃鱼而选更有价值的熊掌。现实中,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感慨因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有所取舍的无奈。

但两者兼得又谈何容易?由于疫情影响,加上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及前段时间对平台经济等私营领域的监管整顿,导致投资大幅削减,市场信心低迷。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今年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7.4%,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

胡锡进的看法得到很多人认同,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奉命”出来放风,为官方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做舆论铺垫。

此前,中共政治局在4月29日召开会议,要求各地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少舆论认为,中国将全力稳增长、稳就业,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市场信心再现,股市也因此大幅抬升。

2020年“武汉保卫战”成功后,中国坚持“动态清零”,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可谓“鱼与熊掌兼得”。眼下上海疫情破防,北京等地疫情严峻,多数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和担忧,仍愿意配合官方再次将疫情控制住。这是高层坚持“鱼与熊掌兼得”的基础。

投资大幅削减 市场信心低迷

这次会议等于宣布,那些把防控疫情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想法是错误的,官方不仅不认同这些“自以为是”的思想,还要坚决和这类言行作斗争。

延伸到当下时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仍在为控住疫情苦战,经济民生都受到极大冲击。

不少人认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犹如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如果要保住经济发展这个“熊掌”,就只能逐步舍弃疫情防控这条“鱼”。毕竟,与经济下滑、民生凋敝造成的后果相比,疫情可能带来的危害还是要小的多。

链接
抗疫持久战 非'后时代'非攻坚战 全验改革真假社资混合成分16 个回复 - 2165 次查看一岁半婴儿卡到喉咙因无核酸证明被拒诊身亡?官方回应法治日报 2022年05月04日 10:41:26 近日,一段关于江苏睢宁一岁半婴儿卡到喉咙因无核酸证明被拒诊后身亡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该视频配文称,4月29日晚间 ...2022-5-4 13:26 - 焦典 - 焦点时评
反毛拒当人民勤务员 争为资本店小二 党内路线斗争主要矛盾8 个回复 - 4781 次查看现实的教育让我觉醒!一名大学生在康师傅方便面厂打工后的思考2022-03-24 10:53:3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红色青年白依依   编者按  近日,“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引发全民热议,大家对于方 ...2022-3-24 14:07 - 焦典 - 焦点时评


[*]和发赤字+中性市场主体掩盖世界基本矛盾 疫情重创底层百姓3 个回复 - 195 次查看世界劳工组织报告指出 疫情重创最不发达国家劳动者 参考消息2022-5-1 【法新社巴黎4月29日电】失去收入、营养不良:国际劳工组织周五发布 ...2022-5-9 01:58 - 焦典 - 坛友之声



[*]豪言壮语写未来史不光顾 底层人民也是人 外卖4 个回复 - 2627 次查看以身试药,背女儿送外卖,底层人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少? 2021-11-23 11:53:26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红色卫士   笔者在快手上刷到了一则视频:江苏一位31岁的父亲独自带半岁的女儿每天跑12小时的外卖。 ...2021-11-24 02:04 - 焦典 - 焦点时评
[*]

[*]底层'躺平'文化+执政基础中产对三孩生育政策爆苦水=幸福感13 个回复 - 10098 次查看下午察:三孩生育政策引爆的苦水 时间:2021-05-31 21: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5月31日)开会,会议指出中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且要促 ...2021-6-2 17:00 - 焦典 - 焦点时评
[*]

[*]金钱社会底层百姓沉默中死亡 博士高官高唱幸福感 工会卡车6 个回复 - 3592 次查看被罚2000服毒自杀,卡车司机有多难? 2021年04月08日 12:46:18 来源:南风窗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姜 雯 摄影 | 南风窗记者 郭嘉亮 近日,河北沧州泊头市货车司机金某途经唐山市丰润区超限检查站时,因北斗定位掉线 ...2021-4-9 12:01 - 焦典 - 焦点时评
[*]

[*]皮凯蒂中国研究:最富10%占41%财产底层50%占15%公有占30% 超欧洲2 个回复 - 1360 次查看【数据说话】皮凯蒂:中国的贫富分化程度已经超过了欧洲,接近美国 2017-05-04 14:16:06 来源:政儿八经追论文 作者:皮凯蒂   这是Piketty团队继Piketty and Qian(2009)之后对中国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的一项研 ...2017-5-6 12:10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

[*]吃人金钱社会缝隙 中特社真共产主义萌芽 底层互惠经济养老1 个回复 - 429 次查看特稿:储值备用 时间银行推广互助养老 时间:2019-12-01 08:3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截至目前,中国民众对于“时间银行”的认可度不高,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仍待加强。(曾实摄) 华南脉搏 广州报道倡导互助养老 ...2019-12-1 13:29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

[*]共同富裕 无中特学术体系支撑的话语权vs 底层人民生活心态4 个回复 - 638 次查看为什么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活得比中产还幸福?2019年07月17日 15:27:07 来源:凤凰网知之 作者:一条 《生活万岁》被誉为今年最后也是最值得期待的纪录片,摄制组跑遍全国,用了3个月时间,记录下了15个普通人 ...2019-7-20 11:36 - 焦典 - 前中后三十年


焦典 发表于 2022-5-11 23:22:57

国常会: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
2022-05-11 22:58:54 来源:新闻联播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会议指出,受新一轮疫情、国际局势变化的超预期影响,4月份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正视困难,着力稳住经济大盘,为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是财政货币政策要以就业优先为导向,退减税、缓缴社保费、降融资成本等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稳就业,以保基本民生、稳增长、促消费。要进一步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压实责任,切实稳岗稳就业。二是确保物价稳定。我国基本民生需求品供应充裕,但不可掉以轻心。要确保粮食产量和供应稳定,夯实稳物价基础。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特别是重点地区物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三是确保能源供应。在前期支持基础上,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要优化政策,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四是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给予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年底前申请即可缓缴,预计减缓企业负担900多亿元。职工未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五是抓紧研究养老保险费缓缴政策扩围、延长期限的措施,指导地方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水电气等费用予以补贴。
会议指出,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方式,盘活基础设施等存量资产,以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和扩大有效投资、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指导地方拿出有吸引力项目示范,对参与投资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会议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为帮扶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减负和就业,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财政承担;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此项政策惠及400多万高校毕业生。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焦典 发表于 2022-5-18 15:51:11

中汽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严重阻碍
2022-05-18 13:02
标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称,4月中国国内疫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行业内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受到严重阻碍,生产供给不足,汽车市场也受到极大影响,消费能力和信心均呈明显下降。
据新浪财经报道,乘用车产销2022年4月分别完成99.6万辆和96.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7.1%和48.2%,同比分别下降41.9%和43.4%;与上月相比,降幅分别扩大41.8个百分点和42.8个百分点。
2022年1月至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49.4万辆和651.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6%和4.2%。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快速下降,交叉型乘用车降幅更明显。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增,其他三大类品种均呈下降,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明显。
2022年4月,中国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11.4万辆,同比下降61.5%,降幅大于乘用车总体。国内生产的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104.2万辆,同比下降10.1%,比乘用车总体降幅扩大5.9个百分点。

----------------
消息:中国政府正与汽车制造商就延长电动车补贴谈判
2022-05-18 14:52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正与电动汽车制造商就延长原定于2022年到期的电动汽车补贴进行谈判,以刺激电动车市场的需求。
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说,包括中国工信部在内的政府部门正考虑在2023年继续向电动汽车买家提供补贴。不过延期至2023年的补贴条款,包括补贴金额和哪些车辆将有资格获得补贴尚未定案。
中国丰厚的补贴被外界认为是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电动车市场的关键因素。根据招商银行估计,自2009年开始提供补贴以来至2021年底,中国政府已向包括商业车队运营商在内的买家发放了约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205亿新元)的补贴。
在中国政府的补贴计划下,几乎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的电动车都能获得补贴,包括在上海设有工厂的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等非中国企业。中国计划原定于2020年底逐步取消电动车补贴计划,但中国政府将这项计划延长了两年,以刺激冠病大流行期间的需求。
然而,以上海为首的城市自今年3月以来实施严格的冠病封控措施后,供应链被扰乱、电动车汽车销售和生产也随之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4月份的电动车销量虽取得同比增长45%,但仍比上个月的增长速度要慢得多。
根据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的数据,在严格的封控措施下,上海上个月没有售出一辆新车。
中汽协预测,随着上海疫情逐渐放缓,复工复产计划也逐步进行,在4月份的低谷之后,生产和需求将在未来几周开始追赶。
此外,包括广东和重庆在内的一些地方政府也推出了刺激措施,对4月份用旧内燃机汽车换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进行补贴。官员们将从6月起推出补贴措施,鼓励更多农村买家购买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每辆车的补贴金额最高可达5000元。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资本榨劳动创财富 店2首善上海封城激千浪 中国经济30年最糟